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时间:2018-09-03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第一篇_儿童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分析题一

小涛,16岁,某职校学生。不久前与母亲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双腿截肢。截肢后的小涛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与父母关系日渐疏远。职校虽然表示愿意接受小涛返校读书,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针对小涛残状况的特殊安排迟迟没有落实,因此,小涛至今没有返校。母亲感到十分自责,对小涛的任何要求都尽量满足,希望能够“赎罪”。父亲因为唯一的儿子成了残疾人,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小涛感到前途渺茫,内心十分焦虑,了解到小涛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决定介入。

问题:

1.本案例中的小涛有哪些服务需求?

2.依据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教育康复模式,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应开展哪些工作?

答案要点

1.案例中的小涛有如下需求:

(1)康复的需求,小涛因为意外变为残疾人,双腿截肢,行动不便,生活很难适应,社工应联系相关的康复机构协助小涛进行康复治疗,尽可能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关爱与尊重的需求,针对小涛的自卑和绝望,社工应运用个案工作的相关技巧与小涛建立好专业关系,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导,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3)受教育的需求,小涛目前还是一名学校的学生,他希望在学校接受教育和与同学相处,所以社工协助学校落实小涛入学问题,让他尽快重返校园,恢复正常的生活。

2. 社会工作者应该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系统入手,与学校、家庭、社会人士配合,一同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全面介入工作过程:

(1)微观层面,针对小涛自身系统,通过个案工作协助小明尽快走出心理阴影,训练生活技能,恢复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2)中观层面,一是对于小涛的父母,社会工作者要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已经残疾的小涛,改变小涛母亲有负罪感,过分自责,以至于对小涛过分溺爱、关照等不正常的情况;改变小涛父亲认为自己“倒霉”的看法,使他们树立起对小涛康复和发展的信心,从而对小

涛产生一种正面影响。二是配合学校或特殊工作者进行针对小涛的文化科学知识及劳动、职业技能的训练,开展个案工作,对小涛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咨询服务或各种专门的辅导。

(3)宏观层面,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小涛和家属的同时,还要倡导残疾人的相关政策,促使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和其他残疾人康复工作者掌握有关知识,并使各种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

小红是个12岁的女孩,有个幸福的家庭。但半年前爸爸的工作单位改制,爸爸一夜之间下了岗后虽然努力找工作,但一直没有结果。妈妈在焦急之余对爸爸的唠叨和埋怨多起来,碰上爸爸的火暴脾气,两人开始不断争吵。小红在学校本来成绩优异,活泼开朗,有很多朋友,可如今每逢爸爸妈妈吵架,她都很害怕,经常独自一人流泪。现在,小红越来越孤僻,不愿跟同学交往,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

问题

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来分析本案例。(10分)

2.请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具体的介入策略。(20分)

【答题要点】

优势视角是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本案例来说,小红一家具有的优势为:10分

(1)环境优势。小红的爸爸妈妈虽然经常吵架,但他们一家的家庭结构完整,且感情基础牢固;小红原本有很多朋友。

(2)人的优势。爸爸对待再就业的态度很积极,并努力行动;小红学习基础扎实,有积极要求上进的愿望。

对于这些优势,小红的爸爸妈妈并未发掘出来,而是经常吵架,给小红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导致小红对生活存在恐惧,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

2.根据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主要有:(20分)

(1)对小红进行心理疏导,运用心理技巧帮助她缓解压力,放松心态,鼓励她勇敢面对现实,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2)与小红的爸爸妈妈交流沟通,运用角色互换、换位思考等方法增进彼此的理解,明白双方都在为建立美好家庭而努力;教授他们学习沟通方法,改进交流方式;帮助他们意识到争吵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达成为了孩子构建和谐家庭环境的共识。

(3)与小红的老师和朋友联系,请他们多帮助、关心小红,增强小红的社会支持网络。

(4)鼓励小红多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找回自信。 案例分析题三

欣欣,女,8岁,来自黑龙江,年过七十的爷爷在老家靠每月300元的退休金生活。欣欣与父母一起在深圳生活。母亲自欣欣出生后,没有再工作,心思主要放在照顾欣欣上面。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收入不稳定。欣欣1岁时被确诊为肾病综合症,免疫能力低,数年来一直反复住院,高额的医疗费负担导致原本一般的家庭变得非常窘迫。

经过几年的治疗,欣欣的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身体情况较差。据欣欣父母介绍,欣欣是一个性格开朗,乐观,懂事的孩子,在病情稳定时会说一些逗人开心的话,但长期住院让她不爱说话了。看着同龄孩子都在上学,欣欣十分羡慕,而自己却由于长期住院,害怕感染等原因无法上学,就连与同龄人一样外出游戏和玩耍的机会也很少,因而近期出现焦躁情绪,开始对父母发脾气。

住院期间,欣欣的主管护士察觉其变化,转介给社工。

1.简述增能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观点。(10分)

2.结合案例提出社会工作者专业的服务策略。(16分)

3.设计一份服务对象结案的评估表,其中评估指标不少于5项(14分)

参考答案:

1.增能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个人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主要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排挤和压迫造成的。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并非没有能力,而是生活环境的限制,使他们的个人能力受到了压制。(5分)

社工协助服务对象确认了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自己的无力感是可以得到改变的,专业人员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伙伴,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5分)

2.(1)情绪疏导:协助服务对象与医生沟通,了解服务对象的治疗情况,使服务对象及其父母共同参与到治疗计划中,掌握治疗进度;帮助服务对象及其家人疏导情绪,缓解压力,并给予情感支持,缓解其由于对疾病不科学的认识引起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2)资源整合:鼓励服务对象父母搜索自身和家庭的可用资源,并与服务对象父母协商,和社工一起申请社会资源,如福彩公益基金,外来工服务关爱基金,媒体资源等。

(3)保障问题:协助服务对象父母理性认识保障的重要性,尽快为服务对象购买城镇合作医疗或深圳的少儿医保;协助申请各类救助金,部分解决服务对象的意料费难题。

(4)自信心建立:鼓励服务对象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早日返校做准备。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第二篇_2014年儿童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儿童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私立的“培智学校”和“爱心家园”,全社会和众多爱心人士支持特殊教育,他们为发展偏差儿童矫治、残疾儿童康复提供了空间,这属于儿童社会工作中的( )。

A 增强儿童权益保护

B 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的环境

C 提供有关儿童的信息

D 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E 推动儿童教育事业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发展偏差儿童矫治、残疾儿童康复是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手段之一。选项 A为正确答案。

第2题

针对孤儿、弃儿的救助中,需要通过社会工作人员进行联系并予以督导的服务是

( )。

A 儿童福利院安置

B 日间照顾中心

C 家庭寄养

D 家庭领养

E 收养服务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在对孤儿、弃儿的救助中,家庭寄养是经社会工作人员联系在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生活水平、教育程度等诸方面都适宜的家庭,给予协助并予以督导,逐渐使双方能和谐相处。选项C为正确答案。

第3题

中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阶段,0~5岁儿童的工作主要由在各地( )中设立的专门的儿童工作部门来负责。

A 学校

B 民政局

C 工会组织

D 妇联组织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E 共青团组织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中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0~5岁儿童的工作主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在各地妇联组织中设有专门的儿童工作部门。选项D为正确答案。

第4题

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指( )。

A 消极性的儿童社会工作

B 一种积极的儿童社会工作

C 工作对象是所有的儿童群体

D 已逐渐成为儿童工作的发展方向

E 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第三篇_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

(1)儿童的概念一般意义上指未成年的人类。在有的国家将人在性成熟以前均称为儿童。 ①儿童概念的表述1989年11月20日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多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 ②儿童概念的内涵演化包括:

a.儿童是人的生命中一个特定阶段;

b.儿童是作为人生的初始期而受到关注的;

c.儿童是人特别需要保护和关爱的阶段。

(2)儿童的界定

①生理年龄无论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18岁,还是我国所使用的14岁标准,这些对儿童界定的方法,均是以其生理上生命存续的时间为依据来辨识儿童的身份。

②心智年龄在特殊因素的作用下,心智年龄和生理年龄会产生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虽然在公共政策等层面很难体现,但其决定了服务对象的实际状态,对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3)儿童的特点

①生理特点

a.成长性。儿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组织等也都处于成长之中,这样全方面的发展,只发生在儿童期。

b.基础性。儿童的成长为其今后的成年打下基础,并可能由于童年的某些经历,造成其成年后的问题。

②心理特点

a.发展性。儿童的心理与其生理一样处于发展期,人格基本成形,认识和社会化还处于雏形。

b.依恋性。儿童对其抚养者的依恋,不仅基于情感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生存需要的自然反应。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c.可塑性。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抚养环境。 ③行为特点

a.探索性。由于儿童是对事物认知的能力尚有欠缺,岂有很多行为,表现出探索的性质,其过程和结果,也是增加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b.模仿性。通过这种模仿性,人们可以采取控制示范行为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儿童生存的需要不仅表现在其要获得足够的物质以满足生命延续和身心成长方面,还表现为这些需要的满足,不能依靠其个体实现,必须由其家庭或者社会来满足。有时需要社会政策层面介入帮助,亦可上升为法律的强制性要求。

(2)爱的需要儿童在家庭或者机构中生活需要爱,以使他们的情感也能够获得发展,使他们在成年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与其他社会成员正常相处。儿童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具体实务中,有一部分就是要重构对儿童爱的供给,或者是帮助儿童建立起爱的代偿机制。

(3)学习的需要儿童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使其今后成年步入社会时,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和家庭有责任和义务为儿童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4)游戏的需要儿童需要游戏,这是由其天性决定的。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体的成长,并通过游戏学会与人相处,逐渐地认识了解社会。当前由于游戏治疗的放松性和疗养作用,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年龄阶段以及各类社会群体的社会工作直接实务中,但这还是有别于儿童对快乐的自然而然的需要。

(5)社会化的需要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社会角色,掌握道德规范。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儿童的社会化,既是儿童成长发展的个体的需要,也是社会对儿童群体的整体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既要保护儿童使他们获得健康成长,又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儿童社会工作既要努力通过合适的途径去增进社会对儿童的保护,还要教育引导儿童学会自我保护,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儿童的成长与面临的问题

儿童成长各阶段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见表2 1。

表2.1 儿童成长各阶殷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

四、儿童社会工作定义和特点

1950年联合国儿童权利会议把儿童社会工作曾经定义为:凡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均称为儿童福利。儿童社会工作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

儿童社会工作有以下四项特点:【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①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立足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

②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特定对象需要和特点基础之上;

③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 ④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及自助的服务活动。

五、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法律基础

(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中有关对儿童和权益保护的阐述条款如下。

①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②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2)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旨在建立保护儿童的国际标准,以防止儿童被忽视、受剥削和虐待。公约规定:

①确保儿童得到保护;

②确保儿童享有其幸福所必需的保护和照料;

③确认每个儿童均有固有的生命权;

④确认残疾儿童有接受特别照顾的权利;

⑤确认每个儿童均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 ⑥儿童应该有法定的免费教育;

⑦儿童应该有全面的康乐和游戏的权利;

⑧儿童应该有自己的姓名和国籍;

⑨以及无论种族、肤色、性别、国家和地区,儿童都应该同等享有上述的权利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儿童生物学与儿童发展有关系的生物学理论主要是遗传学说。遗传学认为,个体发展是一个规则的自然发展过程,差异是因为DNA的差异造成的。

(2)儿童心理学

①心理分析理论心理分析理论对儿童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应该考虑或重视将儿童当前的状况与过去的成长经历密切地联系起来。

②心理社会发展论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划分成八个阶段,每一阶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机的概念来贯穿。

a.学习信任阶段(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b.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5~3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

c.发展主动性阶段(3~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d.变得勤奋阶段(6~12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e.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9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f.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9~25岁):亲密与孤独的冲突。

g.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25~65岁):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

h.达到完善的阶段(65岁以上):自我完善与绝望期的冲突。

③行为或学习理论行为或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模式有三种:

a.古典制约的学习模式涉及儿童的外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

b.操作制约的学习模式是指在适当的反应出现时给予奖励的一种学习和行为反应方式;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第四篇_论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发展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专业学号:11241020102)

摘要: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儿童的数量庞大,对于儿童的服务涉及千家万户,开展科学有效的儿童工作,是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得以最终实现的基本保障之一。长久以来,我们对于儿童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儿童社会工作系统体系。在此,阐述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儿童社会工作的认识,加大人民对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视,以改善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现状。

关键词:儿童社会工作、重要性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儿童社会工作,是以全体儿童为工作对象,社会工作者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进行服务,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工作。从历史和现实发展来看,儿童社会工作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侠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时候补救性工作,以处于特殊困难境地的儿童为对象,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这种思想和模式在20世纪以前,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早期体现得较为明显,随着社会的进步已逐渐被新的理解和共识、新的服务模式所取代。

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指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工作对是所有的儿童群体。在内容上包括文教、卫生、医疗、保健、体育、娱乐、家庭保障、儿童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涵盖了能增进儿童健全发展的各项措施;能防范危害儿童发展因素的预防和保护措施;能保障儿童福利的措施;能促进儿童潜能的措施。这是一种积极的儿童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利用一切能促进儿童发展的各项个人的和环境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已逐渐成为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发展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一)、儿童的概念

在我国学术界,通常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

儿童是一个人的特别发展阶段。儿童期和人生的其他生长期相比较,具有特殊的意义。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别快的时期,即一个人的快速生长期。儿童阶段是人的生理变化最为显著的阶段,身高体重的增长,骨骼的发育,身体比例的变化,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善,内分泌腺机能的改变等各方面的变化都是其他人生阶段不可比拟的。在心理上,无论是知觉、认识等功能性发展,还是情感、意志等心理元素的发展,儿童期都处于特别迅速的时期。同时,人对于社会规则的学习,对于社会问题的认知大部分也来自儿童期。

儿童时期是人发生巨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儿童时期是人的行为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段,在这一时段中,人的接受力强,社会刺激的有效性高,给予适当的刺激,就有利于发展。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由感情单一、需求单一的个体向感情丰富、需求多样的个体的转变;不成熟的自我向成熟的自我的转变;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过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极大,有利的因素会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反之则不利于儿童的成长。

(二)、儿童面临的问题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但是我国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下面我举例谈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

1、儿童营养问题。

适当的营养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关键因素。营养充足能增强儿童疾病抵抗力并使儿童能够充分利用教育和社会的机会。目前儿童的营养水平呈现两种趋势。一种是由于极度贫困导致的营养不良,如:发育不良、体重不足、缺铁性贫血。200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关于儿童和母亲营养状况的进展跟踪报告》指出,中国农村有大约40%的儿童发育迟缓。2012年3月28日新京报记着报道了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宝山乡高寒村儿童营养状况,这座村子里的农作物只有土豆和荞麦,家中一贫如洗,每年的食物都不够吃,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新鲜的肉和蔬菜。刚满1岁的小梅身高67厘米,体重6.2公斤,而国家公布的1岁儿童平均身高体重为75厘米和9.4公斤。小梅的营养状况已属于严重营养不良,并伴有发育迟缓。在高寒村,像小梅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日复一日的土豆和荞麦,是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这里的孩子们童年食物的主题。由于缺乏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食物,这里的孩子普遍面临着营养不良的境况。另一种则是由于营养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过度肥胖。肥胖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障碍,也对儿童的身心正常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发展带来了问题。

2、特殊的儿童问题。

在我国0~14岁的儿童中,有残疾儿童900余万人,占全国同龄儿童总数的

2.66%。残疾儿童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社会及家庭问题。父母为长期照顾残疾儿童,不能全心投入到工作中,以及对残疾儿童的训练,给家庭造成经济问题,同时父母也会担心还在未来的独立生活问题;现在社会上任有许多人对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存有偏见;残疾儿童的入学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3、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有如下一些。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心理问题;学习问题……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儿童养育和保健

儿童养育指在饮食喂养、合理营养、居住环境、托儿设施等各个方面对儿童更加完善、更全面和更科学的抚养和培育。儿童保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妇婴保健,即利用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婴儿死亡率;二是指对儿童的卫生工作,即通过健康检查、身体缺点的锻炼及矫治、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宣传等方式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全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2、儿童照顾和教育 儿童照顾是指在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环境中给予儿童在生活、学习、成长等各方面的呵护和关怀。

儿童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使儿童学会认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具备生活中必需的能力、习得初步的社会规范、培养基本的道德品格的过程。

3、儿童救助和保护

儿童救助主要指对孤儿、被遗弃儿童以及生活困难儿童的救济和帮助。对前者的救助形式主要有儿童福利院教养、家庭寄养和收养等。对后者的救助的主要方式是为贫困或单亲家庭提供经济和物质上的救助,以使儿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儿童保护包括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从制度上规定和保护儿童的各种权利;二是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具体手段切实保护儿童的合法利益,如生命权、被抚养权、健康权等;三是保护儿童的成长,与各种有关的社会力量(家庭、学校、警署、法院、青少年保护专设结构等)合作,对一切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行为作斗争。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制度化的为儿童服务的活动,对于儿童本身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贡献,这种贡献就是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基本功能,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有:对于处于困难境地的儿童的解困和救助;对于所有适龄儿童进行成长辅导;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功能:儿童社会工作具有社会安全的功能;儿童社会工作具有社会发展的功能。

(五)、我国儿童社会社会工作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儿童的福利保障十分重视,儿童社会工作也有了较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儿童福利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实际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上,如:构建有关儿童事务的法律体系;通过儿童组织和儿童服务机构推动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特殊儿童的福利事业。经过新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儿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儿童工作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我国在整体儿童福利政策和立法方面,我国与国际任然有一定差距。在10年动乱期间,原有的机构和工作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儿童工作处于停顿状态。现在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

从服务提供角度看:对于儿童社会工作的立法不够健全;服务经费少导致专业社工人才的流失;专业的社工人才队伍小;城乡服务不平衡等问题。

从服务对象角度看:家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越来越突出,家庭功能弱化,如家庭小型化、离婚率高、家庭暴力、贫困家庭等;儿童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困境儿童或特殊儿童越来越多。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国还应加大社会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为祖国的花朵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社会工作系列教程/主编史柏年罗观翠. 儿童社会工作.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第五篇_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分值:30 得分:30 )

一、单选题

1、 ( )认为,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应该考虑或重视将儿童当前的状况与过去的成长经历密切地联系起来。(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A )

A. 心理分析理论

B. 多元智能理论

C. 建构主义理论

D. 心理社会发展论

2、 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抚养环境。因此,对这些环境中的要素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这说明儿童的心理具有(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B )

A. 发展性

B. 可塑性

C. 探索性

D. 模仿性

3、 儿童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向儿童提供服务时,重构和代偿给儿童的先天需要是(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A )

A. 爱的需要

B. 学习的需要

C. 生存的需要

D. 游戏的需要

4、 目前已在我国进行标准化并制定了全国常模,同时被用于儿童青少年行为、情绪研究的儿童测量量表是(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B )

A. 社会期望量表

B. 自我意识量表

C. 儿童受虐量表

D.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5、 彤彤今年6岁,父亲喜欢赌博、喝酒,每次输钱或者喝醉回来就对彤彤拳打脚踢。社区工作者小刘发现这个情况后将彤彤及时带走并做了妥善安置。小刘所做的工作属于(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A )

A . 保护性服务

B. 支持性服务

C. 常规性服务

D. 补充性服务

6、 下列各项不属于微观层面的儿童社会工作的是(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

D )

A. 建立弃婴弃儿救助小组

B. 创立贫困儿童救助专项基金

C. 社区开办婴儿营养及卫生保健专栏

D. 某市为少儿保健医院增加拨款

7、 下面几个个案中,需要用儿童社会工作技巧开展工作的是(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B )

A. 一个15岁因为恋爱而放弃学业的初三学生

B. 一个有重度智力障碍的17岁少年

C. 一个流浪在外多年,有种种不良嗜好的14岁儿童【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D. 一个小时候被父母遗弃现在存在心理障碍并沉沦于网络游戏的16岁学生

8、 小惠出生在农村,现已到入学年龄。父亲认为现在上学学费很贵,再加上即使考上大学也不好找工作,还不如在家种地划算,于是不让她上学读书。这种情况属于(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A )

A. 儿童疏忽

B. 儿童歧视

C. 儿童虐待

D. 儿童冷遇

9、 小静是一个有孤僻症的孩子,社会工作者决定用玩偶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做的是(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C )

A. 小静在开始时,不愿意与玩偶玩,于是社会工作者鼓励小静去抱抱玩偶

B. 在小静玩玩偶的过程申,社会工作者把小静正在玩的动作用言语表达出来并记录下来

C. 小静玩了所有的玩偶,超过了预期的时间,为了不打扰小静,社会工作者让小静继续玩

D. 小静对一个玩偶打骂,社会工作者则对这个玩偶呵护有加并进行赞赏

10、 小明从小跟着父亲生活。由于生活的压力,父亲经常拿小明出气,打他、饿他。一天,小明的父亲在干活时发生了工伤事故,导致瘫痪在家,脾气也就更暴躁。小明在放学回家不仅要照顾爸爸,还得忍受爸爸的斥责。邻居们看着都十分担心,于是请来了社会工作者小刘对他进行帮助。小刘与小明进行了交谈,并告诉小明,处于当前的环境,他可以去社区的福利中心暂住,待父亲情况好转再回家。小明深爱父亲,虽然考虑到自己在家可能面临很多困难,不过小明表示,自己希望留在家里。面对如此情况,小刘当务之急应该(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B )

A. 极力劝说小明,让他去社区福利中心

B. 尊重小明的决定,让小明留在家里

C. 通过小明的亲人、邻居告诉小明,小刘的建议是对小明好的

D. 借助各种资源,帮助小明的爸爸转变现状

11、 肖家河社区是成都市外来务工人口的聚居地之一,这里也就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流动儿童。由于务工人员多从事个体经营等工作,通常要天黑以后才能下班回家,这使得这些流动儿童在放学后没人看管,他们上网、看电视却不完成家庭作业。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工作者组建了“四点半”课后辅导组织,这一组织在照顾儿童学习上提供了( )服务(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D )

A. 保护性

B. 支持性

C. 替代性

D. 补充性

12、 在对受虐儿童进行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特殊角色是(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A )

A. 保护者

B. 支持者

C. 教育者

D. 提供服务者

13、 在儿童的( ),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逐渐显现,一些个体开始表现出说谎、攻击性行为等行为及心理偏差(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B )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学前期

D. 学龄期

14、 在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背景下,学生减负越减负担越重。在某些学校,孩子们每天都要做一堆习题、试卷。当这些孩子回到家,又要完成作业,参加奥数、英语等各种兴趣班,小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这一社会事实忽略了儿童的( )的需要(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D )

A. 生存

B. 爱

C. 社会化

D. 游戏

15、 在增强流动儿童自我认知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属于宏观方面的服务是(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C )

A. 社会工作者与流动儿童的家长沟通,倡导他们多与自己的孩子交流互动

B. 组建“我是城市一员”小组,将学校的流动儿童组织起来,参加城市各种活动

C. 组织全市的流动儿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提交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

D. 在社区开展各种服务流动儿童的活动,如建立流动儿童课后文化小组

二、多选题

1、 学龄期儿童成长与面临的问题有(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ABCD )

A. 生理机能进一步发育,心理、智力、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B. 开始学习今后介入社会所需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

C. 保持身心的正常发展

D. 可能会出现学习性问题

E. 开始认识身边的亲人和感知环境

2、 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包括(分值:1 得分:1 用户作答:ABCE )

A. 家庭

B. 学校

C. 同辈群体

D. 自我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77294/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的对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