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时间:2018-07-01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第一篇_如何进行自我塑造

如何进行自我塑造

行为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习惯性的创新。 由此,足见习惯的力量。

一切的想法,一切的做法,最终都必须归结为一种习惯,这样,才会对人的成功产生持续的力量。

另一研究结论是: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形成习惯性动作。同理,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

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验证了21次以上,它十有八九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可能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个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习惯构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没有改变不了的习惯,只有你不怎么想改变的习惯。

没有改变不了的性格,只有你不怎么想改变的性格。

没有改变不了的命运,只有你不怎么想要做好的事情。

做一个计划成功者,去有计划地为自己塑造好习惯。

成功是因为习惯。 一旦你养成了成功者身上所有的好习惯,你会发现自己“不成功都很难”。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篇_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1)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的《教育的艺术》,他的《相信孩子》,一生追求的是建立自我教育新论。

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进行自我教育的。在苏霍姆林斯基那丰富的教育著作中,我们发现,“教会少年自我教育”,始终是他理论上的追求,也是他对自己25年教育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他把“自我教育”提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规律、教育的真理、教育的智慧和艺术的高度,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阐述。 他说:“我十分坚信,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比起组织星期日的消遣来,教会少年自我教育要困难得多。比起直到少年走出校门沉醉于无拘无束的自由空气之前抓住他的手不放来,教会少年自我教育也要艰巨和复杂得多。惟有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解决这些困难。我在学校里干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已使我对此确信无疑。”

他认为,放任自流的教育和抓住不放的教育,都不能算真正的教育。他还说:“多年的经验使我懂得一个真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教育规律之一;要这样教育小小年纪的人,让他拥有他付出昂贵代价得来的精神财富。这代价就是奋发努力,就是克服困难。学校教育的最初步骤,实质上就是激发自我教育的能力。”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事业本身固有的、普遍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苏霍姆林斯这里所说的“最重要的教育规律之一”,指的是学校教育内部的规律,它函盖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谈自我教育,总是把它和有生命力的集体教育放在一起来论述的。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他说:“个人和集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对个人的教育,就谈不上集体的教育力量,而对个人的教育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我认为,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这里他再次从教育概念的含义上加以阐述,从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教育的统一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内涵。当然,这个观点,与加德纳提出的“实现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但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只有重现个人教育,才有真正的集体教育;而对个人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是激发个人自我教育的能力。我国的教育曾经是非常重视集体教育的,我们的班集体建设理论与实践,也充分证明苏霍姆林斯基经验的普遍意义,我们追求把班集体建设成为具有自我教育功能的教育主体,这种自我教育集体的基础应当是个人的自我教育。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也出现

一些令人困惑和忧虑的局面——我们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中,同时存在否定或忽视集体教育的倾向,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正确处理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方面,显得问题比较突出。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这种集体的内部生活,是从一个人的独特性引起人产生仿效的愿望开始的。我们学校最关心的是,要使得集体里能成长起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让他们能够影响其他的人,使这种影响在活动中为集体树立一个榜样。任何一个基层的或全校的集体里都有许多具有突出的个人天赋、能力、智慧和才干的人。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要让这些个性特点通过坚定的意志、高尚的自尊感、强烈的志趣和正当的自爱心表现出来。”他把自我教育看作是“集体的内部生活”,这是一个重要观点,不要脱离集体教育来谈自我教育;他所关心的是“使得集体里能成长起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这种个性能够影响集体中人,能为他人树立榜样;要让这些个性特点表现出来。他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克服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中的摇摆偏颇,应当是很有启迪的。

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2) 苏霍姆林斯基谈自我教育,总是把它和有生命力的集体教育放在一起来论述的。

他说:“个人和集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对个人的教育,就谈不上集体的教育力量,而对个人的教育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我认为,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这里他再次从教育概念的含义上加以阐述,从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教育的统一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内涵。当然,这个观点,与加德纳提出的“实现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但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只有重现个人教育,才有真正的集体教育;而对个人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是激发个人自我教育的能力。我国的教育曾经是非常重视集体教育的,我们的班集体建设理论与实践,也充分证明苏霍姆林斯基经验的普遍意义,我们追求把班集体建设成为具有自我教育功能的教育主体,这种自我教育集体的基础应当是个人的自我教育。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也出现一些令人困惑和忧虑的局面——我们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中,同时存在否定或忽视集体教育的倾向,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正确处理集体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教育与个人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方面,显得问题比较突出。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这种集体的内部生活,是从一个人的独特性引起人产生仿效的愿望开始的。我们学校最关心的是,要使得集体里能成长起具有鲜明个性的人(A.B.卢那察尔斯基语),让他们能够影响其他的人,使这种影响在活动中为集体树立一个榜样。任何一个基层的或全校的集体里都有许多具有突出的个人天赋、能力、智慧和才干的人。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要让这些个性特点通过坚定的意志、高尚的自尊感、强烈的志趣和正当的自爱心表现出来。”他把自我教育看作是“集体的内部生活”,这是一个重要观点,不要脱离集体教育来谈自我教育;他所关心的是“使得集体里能成长起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这种个性能够影响集体中人,能为他人树立榜样;要让这些个性特点表现出来。他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克服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中的摇摆偏颇,应当是很有启迪的。

教育有两种主要形态,自我教育和非自我教育。非自我教育即父母的教育、集体的教育等。这里涉及的问题是社会为本还是以人为本。不言而喻,是后者。

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思想及其做法,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础。

首先,他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出发,认为必须使少年期和青年早期的中小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他说:“人们称少年期和青年早期为困难年龄期。在这个体力、智力、道德意识蓬勃发展的时期,教师面前也会出现许多困难。惟有在教育和自我教育融会在一起的情况下,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是个人智能,道德和社会意识的自我肯定的年龄期。在这个年岁上,学生精神上的正常发展,取决于他在集体人际关系和活动的一切领域中(在智力生活中、在劳动中、在道德信念的形成中)自我肯定的深刻程度。只有当少年不仅学会仔细观察周围世界,而且学会仔细观察自己时,只有当他不仅渴望认识自己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渴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只有当他心灵的力量集注于使自己变得更美好、更完善时,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谈的是精神生活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少年已经认识许多东西,懂得许多东西,但却不认识,不懂得他自己„„教师应经常地去提醒少年: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要好好去想想自己的命运,自己的未来。但为了让一个人去沉思自己的未来,他就应当在自我教育方面有所作为——接受某种考验,检验自己的力量,锤炼自己。”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教育、自我锤炼,这是青少年教育中最困难、艰巨和复杂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教育决定教育的成败。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理想自我”概念的确立,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我教育中一个最微妙的领域,也可以说是一个最难于捉摸的领域就是“自我认识”。他认为“人生的睿智就是认识自己——当然这里指的是正确的认识。顺便说说,自我教育也是由此开始的。这是一个

人一切激情和理智的最精确的交叉点。”教育家说自我认识,心理学家讲自我概念态度系统,讲自我实现,从不同的两个方面想到一块儿去了。

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3) 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呢?这方面的内涵非常丰富。如果从内容上分,包含这些方面:

1、认识自己的个性。他认为“教育学,无论是作为教育理论还是作为教育实践,对人的个性都还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这里指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和才能的形成,是理想、兴趣、志向的培养。”“我认为,教育者最困难的任务是:使每个学生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道德核心、树立理想、永远对坏事怀有毫不妥协的旺盛的斗争精神、养成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能独立辨别方向的本领。培养个性就是培养坚忍不拔、不可战胜的道德品质,一个人有了这种道德品质,他就能成为对别人产生良好影响的源泉,就能自己教育自己,而且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更加巩固。”“在少年时期,了解自己的个人爱好具有很大意义。每个少年都能认识到他学习一些科目的能力强,学习另一些科目的能力差。”在苏霍姆林斯基去世十多年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1983)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区分了智力的七种形式,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自我认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能力单独作为一种智能被提了出来。这不仅从心理学的成果方面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及其经验的科学性,而且解释了为什么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原因,使个性(性格)教育有了可靠的理论支撑。

2、认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义务心和责任心,是一个人道德心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的道德意义恰恰在于要使您感到并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负有义务的人’。只有在用自己的双手、思想和意志创造出来的事物面前凭借自身的经验领略到惊讶之情的人,他的心灵才会产生负有义务的情感体验,才会具有意识到自身责任的能力。”认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是自我教育的目的之一;而认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的途径,在于认识自己的创造及成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他还说:“当【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我需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在力量、他的特征和才能时,我就要设法在集体里造成这样的相互关系,使得我所要了解的这个人感到他对别人负有重大的责任。一个人只有在他负有责任和义务中才能表现出他有什么能力。”这里他提出了认识一个人的个性和认识这个人的义务心、责任心的统一,而且是要放到集体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去认识,只有在他负有责任和义务中才能认识一个人的个性和能力。这些经验是很宝贵的。

3、认识自己的尊严和情感。

在自我教育中,情感体验处于一种重要的中介地位。“自我教育有道德、劳动、学习和体育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因为自我教育的全部过程是头脑和心灵的复杂活动的统一,是感情和信念的统一。”“我们认为,掌握感情的语言,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掌握自然和社会的科学原理。我们教会儿童在人与人的接触中具有体贴他人各种情感和欲念的能力。我再说一次,只有不仅用肉眼观察世界,而且用心灵观察世界的人,才能成为接受教育的人。如果心眼又瞎又聋,那他的肉眼也会什么都看不见。情感上的蒙昧无知必然产生淡漠冷酷:有时,一个人在人群中会感觉到自己有如置身荒漠。”

在情感体验中,对自己独立性和尊严感的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朋友,请记住,要想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要用语言非常细致地触动学生最隐秘的心弦——荣誉、尊严和高尚气度。”“自我尊重、体验到自尊心,是意识到自己成长过程的美好伴侣。只有在受教者尊重自己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自我教育。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他对你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应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就越听得进进去,接受得快。如果学生缺乏自我尊重,他对你的教导和规劝就会充耳不闻。”“自我尊重取决于什么?怎样培养?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摘掉一朵玫瑰花时,不可抖掉那颤动欲坠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容许采用粗鲁的、‘强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我想把自尊心称为儿童的知识修养。这是心灵上的软弱性,它随着思想、动机和意图的纯洁性而增长。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了学校中最有意思、值得十分重视,但可惜又很少研究的一个问题,我指的是儿童的脑力劳动,更确切地说,是这种劳动在情感领域中的反映,也就是理智感。自尊心产生于明快的理智感,产生于认识所带来的快乐。儿童知识修养的源泉,就在于这种明快的理智感之中。如果学习是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进行的,学生就会变得对自己漠不关心、毫不在乎,那就谈不上自我教育了。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极重要的任务,是保护青少年心中明快的理智感之火,不使它熄灭,因为,一旦熄灭后再要点燃是很困难的。”这里他谈到了许多概念,情感体验,快乐的情绪,明快的理智感,自我尊重,自我教育,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见得在自我教育研究中,自尊情感的培养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第三篇_浅谈教师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更成功[1]

浅谈教师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成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自己的领域,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加深自己的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这意味着我们首先要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技能在现有领域不断提高,其次,我们要在教育技能上不断提高自己,经常反思自己现有的教育情况,不断改进充实自己。

那我们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应该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更成功? “亲其师,信其道”是古代教育家总结的经验。学生只有敬爱老师,才愿意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真心的爱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 这是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前提。学生信任你,你讲的话才在 感召力,才能得以落实。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使你真正了解学生,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在这一方面我认为应注意从以下几点去做: 1、尽力去了解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有意识和学生接触以及侧面了解,掌握学生生活环境,学习条件,思想情况,学习情况以及个性特点,心理特点,了解他们所做、所急、所需,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2、理解、尊重学生。教师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每个学生(哪怕双差生)都希望自己是老师喜欢的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是老师“讨厌的人”,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作为老师应该理解学生这一纯真的愿望,抓住这一“闪光点”。不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教师都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决不能挖苦、讽刺、体罚学生,应该耐心的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3、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特别注意不要袒护优生,冷落差生。常有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喜欢,看不见他们的弱点或者迁就他们的缺点,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却看不见他们的长处,对缺点有时会小题大做,造成差生逆反心理和抵抗情绪,同时使他们自暴自弃失去信心,对老师产生厌恶心理。

二、严于律已,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道德的典范,智慧 的化身,行为的标准。因此,教师本人就应以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的工作态度,文明的举止,端庄的仪表,不凡的气质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言传同时进行身教,使之潜移默化地给学生良好的情感鼓励,学生在敬重你的同时就会自觉接受你的教育或批评。

三、注意因材施教,切忌简单粗暴。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脾气,不同的思想素质。有的学生善于接受教育只需点到为止,有的学生不大乐意接受教育,十分固执。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办法,不同的态度,有时要柔中带刚,有时要刚中带柔,把握好“度”,运用好“法”,合理、巧妙的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感到教师严而不凶,畏而可敬;使学生感到言词诚恳,击中要害,又充满爱意。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愿意改正缺点。反之用发脾气、简单、粗暴,千篇一律的说教会使学生反感,习以为常,甚至产生敌意和你对着干。 没有爱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只要我信对学生充满爱心,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多一点温暖和体贴,注重自身修养,公平、公正【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我们就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我在智康教育中心所感受到的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

开放的课堂是大家共同成长的课堂,现在的我还是在研修中,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力争拾级而上。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第四篇_如何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如何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作者:祁亚娟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5期

在道德教育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思想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将社会意识转化为自我意识。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没有教育者的指导,自发地进行固然不行;但有了教育者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自我思想斗争,也是不能实现的。

关于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在我国有着古老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如吾日三省吾身,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君子必慎其独,改过迁善,居敬存养,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等等。虽然这当中有不少唯心主义色彩,但却也反映出在自我教育中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克制、自我思想斗争等多方面的自我修养功夫。

我们今天提倡的自我教育,不能像过去那样去闭门思过,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式的。让学生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集体活动中,通过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影响,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约束,以达到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感。因此,做好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正确认识青少年,看到青年一代思想的主流

能独立思考,思想上没有框框,不迷信,不盲从,对新事物容易接受,对不良现象疾恶如仇,敢于提出怀疑,痛砭时弊,为了振兴中华,强烈要求学习科学技术,等等。当然,在青少年中也有认识不深,思想不稳定,讲求实惠,容易冲动,对西方的东西有的分不清美与丑,有时由于对现实不满而表现出消极颓废、怀疑一切,以至表现为无政府主义等。如何发扬青少年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做到思想“活”而不“乱”,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要有分析、有对比,用事实进行说服。如,有的中学为了解决在学生中一度出现哼唱不健康流行歌曲的问题,他们不是强行禁止,而是用革命歌曲、优秀民歌、古典音乐作对比欣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对青少年的正当要求,特别是对一些年龄较大的青少年的正当生活要求,如职业等问题,应给予关心,并设法帮助解决。对青少年正当的文化娱乐要求要尽力满足,以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对青少年出现的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完成的思想,要作分析,要肯定他们积极奋进的精神,使其克服脱离社会实际的空想。

二、要改变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根据时代的特点、青少年的爱好,确定新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我们不但要通过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教育,还要寓教于科技、寓教于文娱活动之中。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只要

求学生听话、顺从,更应当要求学生有独立见解,有创造精神,有开拓的能力等。如,在进行劳动教育时,不仅要求青少年刻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更应要求他们肯于动脑筋,有创新精神,有组织能力。总之,要培养青少年的现代化思想和时代精神。

三、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青少年“早当家”

所谓“早当家”,就是给予任务,提出要求,在工作中锻炼。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干部虽然在集体工作中占去了一些时间,但所得到的锻炼是不当干部的学生所无法体验到的。只有在“早当家”的锻炼中,才能培养出青少年的责任感。青年们对于当前的不良现象,表现出极大不满,我们应当承认这是一种好的表现;但不能仅限于发牢骚、说闲话,而应有主人翁的思想,要有敢于同一切不良现象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四、思想教育同教学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主要受认识规律所制约,在学生认识的过程中,一般不易受到学生主观状态的抗拒;而道德教育则不同,它要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规律行事,学生原有的思想状况,是接受教育或者拒绝教育的思想基础。教育者必须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创造教机,自愿行动、自我思想斗争,才能使教育者的意图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要求,以达到思想转化的目的。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第五篇_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指教师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深刻的剖析,是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是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着手,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

一是“我是谁”。也就是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自己的特征。

二是“我在哪里”。也就是思考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当前所处的位置。

三是“我将走向哪里”。也就是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 具体地说,教师的自我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教师自身为指向的,即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态度、道德、价值观以及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反思,也就是自我反思。它包括:

1、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反思

2、对自己能力水平的反思

3、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反思

另一方面是以教学为指向的,即教师对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等,也就是教学反思。它包括: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①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

②明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③明确学生的发展水平;

④明确教学目标;

⑤明确教学方法与手段;

⑥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

2、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①关注学生的反应;

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③有效应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3、学习活动的促进——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4、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

①教师通过语言、体态、表情等对学生的行为、反应、思维和感情等进行接受、表扬、支持,积极的对学生提供反馈;

②以积极态度感染学生。【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③对师生之间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与调整。

5、评价学习行为——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作业、交流、操作等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评价。

6、教学后反省——在一堂课或一阶段的课上完之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第六篇_如何让教育走向自我教育

如何让教育走向自我教育

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教育成为真正的自我教育,当学生结束几年的学习后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寻求怎样获得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这是教育的方向,是目标,更是准则。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可以在注重养成教育的传统上更进一步,在日常教育中融入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生命教育理念。

何谓“生命教育”?借用杰·唐纳·华特士的观点,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做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另一方面迎接一辈子的学习。因此可以这么理解,教育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首先,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需完美的结合书本学习和人生体验。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越来越容易,视野越来越开阔,思维越来越活跃。比如在校社团活动日,开展诸如模拟联合国会议、模拟剧团演出等各类活动,在开拓学生的想象力、锻炼自主组织能力、参与能力上颇具成效。但现实与模拟体验毕竟有距离,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若存在偏差,不仅影响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专业选择,也会影响日后的职业发展。多一些真实的生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思考。就不会出现将爱心传递给千里之外的受灾难民,却对父母的辛苦操劳缺乏体谅的现象。儿童职业体验活动在日本深受追捧,尽管国内大部分学生没有条件参加该类活动,但作为教师不妨借鉴这种理念加以灵活应用。比如建议学生用一天的时间跟随父母上班,亲身体验职场生活,写体会,明白生活甘苦。比如在主题班会时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提出当家一日活动,体验生活受

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第七篇_作为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学习气氛浓烈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真正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排头兵,最大限度地凝聚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我们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教师应该最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应该是导演的角色,学生是演员,只有演员入戏才能把戏演好。学习就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摒弃其他的坏习惯,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

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

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四、教育发展,德育先行

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里特征。教书育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五、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总之, 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生高度负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知识结构,做到既传授给学生理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做人的准则,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才不愧为人之师。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58657/

推荐访问:学生自我教育 用日记进行自我教育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