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时间:2018-06-02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篇_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一、课标对本年级的要求

1.大数的认识,要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想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力。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的内容有: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和数学广角的知识。

其知识结构图如下: 亿以内数的读法

亿以内数的认识 :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数的产生:介绍古人的记数法记数符号 第 十进制记数法 七 亿以上数的认识 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 用计算器计算

学 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内 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容 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

知 100以内)识 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 构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例2

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1

图 笔算乘法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3 积的变化规律。 例4 估算。 例5

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

例 1

关系。例1(垂直与平行)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2

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

距离处等。

( 例3 把平行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形

和梯形 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

和长方形

正方形的关系。 例1

认识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例2 第

七 整十数除整十数 例1

教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例2

学 商一位数 例3

内 (不是整十数)

容 笔算除法 例4

知 商两位数 例5

识 商的规律 例6

结 完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构 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例1 图 能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2 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省时间,让学生体

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例2:以家里来客人要沏茶的素材为背景,提出“怎样安

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问题,继续讨论如何用优化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3:有关排队论的问题,研究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候时

间最少的问题。

。 例4: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对策论的应用问题。 多位数的认识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进行系统

第八单元:总复习 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

计算能力

空间与图形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

观念,

统计的复习 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

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亿以上的计数单

位,初步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对随读生来说,只要能会读数就可以了。) (2) 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角,认识平角、周角,知道角的关系;(对随

读生来说,能认识射线、直线、线段,会判断各种角就可以了。) (3) 使学生掌握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概念,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

它们的特点;(对随读生来,只要他们能对给出的图形进行正确地判断就可以了。)

(4)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随读生也应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力目标:

(1) 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

为数,写出近似数;

(2) 使学生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以及乘数、除数是整百的乘、除法。 (3) 使学生会估算多位数的乘、除法,学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

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4) 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5) 会画复式统计图,能根据复式统计图解决问题。

(6) 对于随读生来说只要他们学习生活的快乐,学习中能够学会与人合作,

与人相处就可以了。 3、思想教育目标:

(1) 结合有关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

义的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渗透初步的运筹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4) 培养随读生热爱学习、喜欢和同学相处的意识,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概念,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特点;

会用量角器度量角,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画复式统计图,根据复式统计图解决问题是也是本册教学的难点。

五、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积极向上,有进取心。从上学期考试情况来分析,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思维比较活跃,发言积极,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尖子生比较突出,但有小部分学生虽然智力不差但是自我抑制能力较差,上课听讲和家庭作业习惯都不好,学习成绩不稳定。两个班都有个别学生数学学习有一定困难,原因有几个,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智力较差,三是思想懒惰。需要加强跟踪辅导。这学期主要还是加强学生习惯的培养,养成审题认真、细心的好习惯,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作业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使每一位学生把“双基”掌握得扎扎实实。 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a)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在教学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和交

流的空间。

b) 要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能力和习惯。

c) 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d) 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e)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难点。 f) 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 g) 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h) 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i) 重视口算、笔算、估算技能的共同发展,互为促进。

j) 保证必要的练习。 k) 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七、教学进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篇_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精编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 “2个千”

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 “3647个万”

大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每级读完后加上该级的计数单位。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大数的写法:按照数级从高到低写数,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大数的比较方法和以前相同,先把数位对齐,位数多的数大;位数一样的,从最高位的数字依次往右比起。

1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种方法,首先确定需要精确到的数位,将其后面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进行取舍。0~4为“舍”,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的数字不变,5~9为“入”,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上的数字加1。

注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符号一定要用“≈”!

11、 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

(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 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

(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12、二进制与十进制

13、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

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3、计算工具的认识:

(1)算盘:发明算盘的是中国。算盘有上下两档,上档每颗珠子代表5,下档每颗珠子代表1,每根杆相当于一个数位,如“万位上的一颗上珠”表示“5个万”。

(2)计算器:CE是“清除键”,ON/C是“开关及清屏键”。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1、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具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不可延长。

2、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只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3、直线:没有端点(或者说“有0个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4、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

叫做角的两条“边”。角要用弧线表示大小。

5、过点画直线的数量: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无数条直线。

因为“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6、角的度量方法: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步骤:(1)(量角器的)中心点 与 (待测角的)顶点 重合

(2)(量角器的其中一条)0刻度线 与 (待测角的)一条边 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与0刻度线同圈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7、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

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8、会求一个已知角的余角、补角和对顶角:【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如右图,若∠3=25°,则∠4=90°-25°=65°

若∠1=25°,则∠2=180°-25°=155°

若∠1=25°,则∠3=∠1=25°

10、角的分类:

(1) 锐角<90°, 直角=90°,90°<钝角<

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9、钟面时间问题(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因为周角是360°,而钟面上有12个整点刻

度,所以每两个整点刻度间的夹角是360°÷12=30°

3:00或15:00,时针 2:00或14:0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3个整 和分针夹角为2个整点,即30°×3=90° 点,即30°×2=60°

10、 角的绘制方法:

A、用量角器画角(如画65°的角)

(1)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顶点和一条边

(2)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与0刻度线同圈的)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用端点和刚画的点来确定另外一条边的位置)

(5)画小弧线,标注

B、用三角板画角(如画75°的角)

画角方法和用量角器的相同,只是标注方法不同,需要标出这个角是由哪几个三角板上的角组合(加或减)而成的。

注:用三角板可画出所有15°倍数的角,如75°、105°、120°、135°、150°和165° 而用“一副(两个)三角板”可以“拼出”75°、105°、120°、135°、150°这几个.

11、 图形计数:

数线段:2+3+„„端点个数

数射线:端点个数×2

数角:2+3+„„+射线条数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3=30,再6

×3=18,最后算30+18=48,所以16×3=48。

2、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末尾0的部分先不看,看

成16×3,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0,160末尾有1个0,所以添上1个0得480,所以160×3=480。

3、笔算乘法的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

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

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如145×12。

4、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如160×30=

(1) 先将末尾的0的部分和“非0”

部分分别对齐

(2) 用虚线隔开,虚线要往下延长

到得数的地方

(3) 把“非0”部分按照原来的方法算出得数

(4) 把末尾的0的部分的0添在得数末尾,

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5、速度关系及“复合单位表示法”:P54

每小时行60千米 也可以说成是 速度为60千米/时

每分钟行225米 也可以说成是 速度为225米/分

关系式: 速度 × 时间 = 路程

所以 速度 = 路程 ÷ 时间

时间 = 路程 ÷ 速度

做应用题时应特别注意速度的单位,例如: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120千米外的王庄乡送化肥,用了2小时,问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P56

问题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的是速度,所以要知道路程和时间。 120 ÷ 2 = 60 (千米/时) 求的是速度,单位也要是速度!

6、验算的方法:

7、乘法验算用交换因数,但要注意步骤可能会变多,步骤数量取决于下面的因数有几个

“非0”的数字

8、“买N送一”问题的解决:

例: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P48

解决方法1:先算实际付的钱数: 16×3=48(元)

再算实际得到的棵数: 3+1=4(棵)

接着算平均每棵实际付的钱数: 48÷4=12(元)

最后算每棵便宜的钱数: 16-12=4(元)

解决方法2:先算总共便宜的钱数: 16×1=16(元)

再算总共得到的棵数: 3+1=4(棵)

最后算每棵平均便宜多少钱: 16÷4=4(元)

9、“够不够”问题的解决:

例1: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钱够吗? P48

计算过程除了应该算出共需多少钱 24×4=96(元) 之外,还应当与带来的钱数进行比较,即 100>96 ,不用带单位但要注意同样单位的才能比较。

例2:小军家距离学校420米,小军上学时平均每分钟走62米,6分钟内他能走到学校吗?

这题一看62不是整十数,当然不会去用除法啦,用我们学过的乘法最简单: 解:62×6=372(米) 372<420 答:6分钟内他不能走到学校。

10、 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不变。

11、 乘法估算:

一要注意要符合实际情况,接近准确值。

二是要将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四舍五入”成相近的整十、整百数,简化计算。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同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P65

3、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P65

4、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靠、移、画、验 (一定要看书、操作一下!) P66、67

5、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P66 注意:缩句后变成——垂直线段 的 长度 叫 距离。

6、平行线的性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这个性质可以用来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

7、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时的要点:用垂直和平行的方法画图,注意标注:长方形要标出一组邻边的长度,正方形要标出一条边的长度(如果有的话),再标上直角(3个及以上)或者在旁边写出“长方形”、“正方形”。

8、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P71

9、集合图:用集合图来表示图形之间的关系

10、四边形的特性: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或叫做“不稳定性”。 P72

11、底和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从梯形上底上的一点到下底引

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

段叫做梯形的高,梯形的底是固

定的两条边——上底和下底。【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10、 特殊的梯形:两腰相等的梯

形叫做等腰梯形,只有一条腰和上、下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不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篇_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一、大数的认识

㈠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画分级线是关键)

1、 数级有:个级、万级、亿级。

2、 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位、十亿位、百亿位„„。

3、 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十亿、百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4、 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判断方法:根据较高的计数单位

中含有多少个较低的计数单位来判断进率。例如:“千”和“十”之间的进率就可以根据一千里有多少个十来判断,即1000÷10=100,所以“千”和“十”之间的进率是100。

5、 数的读法:①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例如:640┆7000,读

六百四十万七千;②在同一级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例如:1003┆0040,读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改写及求近似数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

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注:多个数进行大小比较时,先看它们分别是几位数,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分成一组,再逐组进行比较。

3、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先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

是等于或大于5。如果小于5,就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舍去,再改写成0;如果等于或大于5,要先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求12756及1389000的万的近似数并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即:12756≈10000=1万;138900≈1390000=139万。

二、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亿以上数的认识

1、数字和数的概念是不同的。数字只有0~9这10个,而数是由数字组成

的,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有

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三、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1171720世纪4020世纪70年代,

2、算盘主要用来计算和记数,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键与

键最大的区别是

键只清除当前显示的数据。如果发现当前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用键清除错误,如果做完一道题后,按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1、 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1公顷=10000平方米

2、 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

⑴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⑵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00┆0000平方米中有100个 ⑶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三者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00公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篇_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精选

口算题

26×30= 810÷90= 270+430= 26×3= 540÷60= 280-190= 30×15= 300÷50=

16+49= 8×13= 750÷30= 95-59= 40×50= 780÷30= 47+53= 5×190=

270÷30= 203-42= 200÷50= 5×130= 320-90= 700÷2= 24×50= 47+26= 90÷30=

250×4= 61-22= 60÷2= 27×30= 170+150= 840÷70= 15×60= 90-79=

760÷20= 40×170= 180+54= 35×2= 660÷30= 140+180= 800×6= 870÷30=

50-43= 12×7= 70÷4= 30+38= 4×15= 800÷20= 960-69= 125×80= 640÷20=

290+53= 17×2= 70÷14= 710-230= 52÷4= 50×19= 800-130= 840÷20=

40×25= 380-290= 950÷50= 4×130= 380+57= 68÷17= 4×18= 71-24=

300÷2= 36×2= 27+45= 94÷2= 6×15= 2200-600= 18×50= 65÷13= 92-58=

1

40×17= 810÷90= 270+38= 18×3= 76÷2= 70-23= 600×50= 400÷8=

180+55= 2400×3= 96÷16= 320÷40= 20×35= 480÷4= 17+54= 50÷25=

14×4= 88-59= 0÷320= 0+230= 6×16= 93-61= 96÷12= 38×30= 26+54=

96÷8= 60×500= 120-34= 600÷4= 170×3= 28+68= 94÷2= 4×23=

83-48= 57÷3= 57÷19= 91÷13= 46+50= 840÷20= 16×50= 45÷15=

90÷18= 42÷14= 85÷5= 850÷50= 990÷11= 990÷90= 68÷4= 700÷20= 1400×5=

420÷70= 60÷20= 78÷4= 450÷50= 370÷10= 640÷80= 15×5= 23×3= 12×10= 480÷80= 16×5= 27×3= 90÷15= 48÷4= 630÷70= 60÷30= 24×20= 32×3= 30÷ 6= 12×8= 480÷80= 600+40= 150÷50= 630÷70= 36÷2= 50÷5= 2×45= 327-198=

4500÷900= 420÷20= 240÷40= 696÷3= 4×50= 16×70= 210÷70= 300×330=

140×300= 760×20= 210÷3= 12×6= 640÷80= 12×2×5= 640÷16= 27×3=

15×6= 13×4= 4×5= 70+90= 2500÷50= 360÷60= 125×8= 20×2= 150×20= 400÷50= 3×1400= 8800÷40= 750÷50= 40÷5= 23×4= 15×5= 27×3= 39÷3= 56÷14= 300÷60= 87+13= 18×35= 4800÷40= 16×5= 87÷3= 8×25= 300×6= 60÷30= 1000÷100= 80÷40= 9600÷800= 37×200= 160÷40= 720÷90= 23×3= 90÷15= 32×3= 24÷8= 2

16×3= 39+61= 32×25= 14×201= 32×20= 25×4= 80÷20= 120×3 = 80÷20= 25×40= 600÷30= 750-290= 660÷20= 350÷70= 24×3= 480÷80= 48÷4= 48÷16= 83-45= 70÷5= 567+299= 15×2= 80÷16= 67×4= 40×9= 72-45= 420×20 = 240÷40 = 125×8= 400÷80= 5×490= 8600-4200= 13×3= 150×40= 16×5= 24×20= 12×8= 560÷80=

40÷20= 90÷30= 120÷60= 400÷80= 210÷3= 270÷9= 160÷80= 350÷70=

210÷30= 720÷90= 160÷40= 400÷50= 250÷50= 180÷60= 60÷20= 360÷90=

560÷70= 480÷60= 70÷10= 90÷6= 48÷12= 80÷16= 56÷14= 98÷14=

80÷40= 240÷80= 720÷80= 240÷60= 360÷60= 540÷90= 200÷50= 350÷70=

400÷80= 300÷50= 240÷40= 320÷40= 990÷3= 70×90= 540÷6= 360÷4=

32÷2= 120÷3= 300÷6= 280÷40= 75÷15= 68÷17= 54÷18= 50÷25=

50×40= 3×50= 20×14= 180÷9= 200÷40= 320÷8= 7×12= 5×120=

14×30= 810÷9= 640÷80= 150÷30= 400÷5= 160÷40= 240÷8= 350÷70=

120÷30= 560÷70= 450÷90= 70÷5= 76÷19= 52÷26= 78÷26= 84÷21=

3

320÷40= 960÷3 90×3= 20×40= 44×2= 72÷3= 52÷4= 400÷50=

90÷6= 75÷5= 490÷70= 16×40= 110-30= 480-400= 23×20= 50×60=

900÷30= 24×3= 600÷20= 500÷50= 84÷12= 96÷24= 75÷15= 45÷15=

70×4= 95÷5= 30×23= 120×4= 4×23= 25×4= 100÷50= 30×15=

120÷60= 350÷50 200÷40= 5×24= 100÷25= 90+240= 630÷70= 72÷6=

15×40= 16×60= 540÷9= 300÷6= 90÷15= 68÷17= 85÷17= 60÷15=

85÷17= 92÷23= 96÷24= 100÷4= 63÷21= 60÷15= 70÷14=

45÷15= 51÷17= 36÷18= 72÷24= 54÷27= 84÷42= 72÷12= 84÷14=

100-34= 90-55= 30-12= 80-29= 60-35= 50-27= 80-16= 100-23=

69÷23= 60÷12= 96÷12= 65÷13= 90÷15= 48÷16= 72÷18=

57÷19= 75÷25= 78÷13= 84÷12= 42÷14= 32÷16= 64÷16= 90÷18=

90-45= 90-35= 180-72= 180-50= 90-33= 180-107= 180-112= 360-170=

52÷13= 91÷13= 80÷16= 96÷16= 95÷19= 72÷12= 90÷15=

51÷17= 85÷17= 72÷18= 76÷19= 92÷46= 76÷19= 60÷12= 42÷14=

16×6-6= 32+3×20= 32+3-20= 56-7×8= 56÷7×8= 17×3+20= 78-12×4= 40-7×4=

4

54÷18= 80÷16= 90÷45= 98÷14= 84÷12= 92÷23= 60÷15=

87÷29= 96÷12= 70÷14= 81÷27= 56÷14= 65÷13= 91÷13= 75÷15=

96-32÷16= 120÷40+20= 180-36-44= 40×(38+12)= 160-(95-15)= 810÷(5×18)= 70+30×2= 159-59+41=

84÷14= 76÷19= 98÷14= 70÷14= 95÷19= 92÷23= 100÷25=

81÷27= 84÷28= 76÷19= 60÷12= 75÷25= 87÷29 78÷13= 75÷15=

90-3×13= (170+40)÷30= (95-20)÷25= 350÷(50+20)= 72÷(12×3)= 28+56÷28= 50-20÷5= (120+30)×2=

70-34= 30-19= 90-72= 200-12= 60-28= 50-32= 70-45=

60-43= 100-38= 300-49= 200-41= 40÷20= 90÷30= 120÷60= 400÷80= 210÷3= 270÷9= 160÷80= 350÷70= 210÷30= 720÷90= 160÷40= 400÷50=

100-54= 60-35= 80-44= 110-45= 120-104= 60-17= 100-67=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90-61= 170-56= 120-12= 200-89= 80÷40= 240÷80= 720÷80= 240÷60=

360÷60= 540÷90= 200÷50= 350÷70= 400÷80= 300÷50= 240÷40= 320÷40=

50+50×7= 190-30×5= 17+3×20= 48-18+6= 120÷30×2= 125-25×4= 48-18÷6=

250-150÷50= 91÷13×11= 120+30×2= 84÷2-37= 50×40= 3×50= 20×14= 180÷9=

200÷40= 320÷8= 7×12= 5×120= 14×30= 810÷9= 640÷80= 150÷30=

5

6×(31-15)= 90-40×2= 350÷50+20= 72÷12×3= 159-59-37= 280÷5÷2= 160÷40+40=

240÷4×20= (72-24)÷12= (90-12)÷26= 95-(74-50)= 320÷40= 960÷3 90×3= 20×40=

44×2= 72÷3= 52÷4= 400÷50= 90÷6= 75÷5= 490÷70= 16×40=

800-600÷20= 70+30×4= 5×30-20 72÷12×3= 100-80÷4= 160-60÷20= (27+53)×4=

300÷(95-90)= 420÷2-200= 80-60÷20= 3×30+70= 70×4= 95÷5= 30×23= 120×4=

4×23= 25×4= 100÷50= 30×15= 120÷60= 350÷50 200÷40= 5×24=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篇_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50330/

推荐访问:小学四年级数学题库 小学四年级数学论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