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上网的危害事件

上网的危害事件

时间:2018-05-03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上网的危害事件 第一篇_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中,整个精神被那激动的情节所吞蚀,五彩缤纷、虚拟莫测的网络世界,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就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降低能力,影响学业

不可否认,电脑网络信息丰富,确实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跟电视一样,使学生"看"多"想"少或只"看"不"想",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就会逐渐下降。网络游戏题材丰富,像科幻、武打、比赛等等,因此,一些游戏迷宁可不吃饭,也要省下钱进网吧过一把瘾,久而久之,就会玩物丧志,荒废学业。据调查表明,上网的中小学生有80%以上是打游戏,15-16%是交友聊天,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为数极少。一方面,上网占用了青少年学习、休息的部分时间,造成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等情况;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除在精力方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视力大幅下降。与现实的社会 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 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 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 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 愿面对现实生活。曾经有一个中学生,游戏上瘾,夜不能寐,晚上11点多了,又起来跑去游戏厅,一直玩到天亮,早上上课昏昏欲睡。问他,答曰:“有一关我没打过,睡不着,想想,我能过关的,所以就又去了”。游戏成瘾是指长期迷恋电脑游戏,上课渐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由于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房,导致生活节律紊乱,一旦停止电脑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这些行为特征与毒品成瘾行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心理病理行为。

二、心理病变--孤独症

青少年长时间上网,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迷上网吧以后,不仅成绩下降,而且变得目光呆滞,沉默寡言,孤僻怪异,易暴易躁,让人不可捉摸,也不再与同学说笑玩耍了,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发愣。举个例子,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生,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以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钱不少不说,问题是从此他就象换了一个人,一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孤独,感到周围的人都很陌生,不愿再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认为他患了一种“自闭症”。

三、昼夜泡吧,摧残身体

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地泡吧,对其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一名13岁中学生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在网吧玩游戏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激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打斗,使他血压升高,心跳过速,又加上过度疲劳,最后猝死网吧。由于中学生心理不成熟,意志较弱,容易受网络的引诱而沉湎于其中,诱发“网络心理障碍症”。“网络心理障碍”是指患者上网成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进行聊天、玩网络游戏等活动,进而迷恋网络,离开网络就会产生各种病症,以致损害健康,造成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失调。典型的表现是:厌食、失眠、精神萎靡、冷漠、孤僻、丧失兴趣。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中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主要有孤独抑郁、游戏成瘾、色情成瘾、网恋等。

四、网上交友,上当受骗

有的中学生上网聊天、交友,侃得天昏地暗,以为浪漫之极,遇到了知己。然而,网上交友,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据一项香港青少年在互联网上交友的调查显示,有70%的青少年在网上结识新朋友,其中50%的青少年网上会与网友见面、通信、打电话等。网络专家指出,由于网络具有跨国界的特性,因而各种骗术层出不穷。中学生思想单纯,与网友交谈时往往实话实说,结果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以致上当受骗。

五、吸取糟粕,走向堕落

目前世界上的色情信息网站多达几十万家,在互联网上可以随便点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形成,他们的鉴别能力和抵御能力较弱,加上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往往经不住诱惑,怀着好奇心理去寻找一些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东西阅读。一旦堕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上网吧是要花钱的,没有钱玩游戏,就向家长要!向同学借!慢慢地学会了说谎,乃至去偷!去抢!

专家介绍,那些网络暴力游戏往往设置为积分制、对抗情景和类似于现实的场景,长时间感受这种近似逼真的体验,使青少年习惯了打打杀杀与血腥场面,已经分不清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把游戏与生活实际相混同,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绪变化更剧烈,富于攻击性,暴力倾向更强,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类似网络暴力的情感和环境时,往往容易丧失理智,毫不犹豫地把在虚拟游戏中的行为运用于现实的人际冲突,导致一些悲剧发生,这正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主要有:

1、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很大的压力 ,渴望得到调节;2、青少年的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容易把自己卷进游戏中; 3、媒体与网络的误导:在生活中找不到的成就感,在暴力游戏中可以找到;青少年很喜欢刺激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暴力游戏中可以满足; 4、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导致孩子想逃离生活,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网络游戏。 5、政府对媒体的引导和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不够:媒体对娱乐界不良现象的正面宣传和网上色情、暴力的泛滥已是有目共睹,令家长们深恶痛疾。按照法律规定,传播淫秽物品属违法行为。那么网络上大张旗鼓的色情和暴力宣传是否是一种违法行为呢?正因为目前缺乏法律上的确定性,所以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明目张胆地践踏着我们的法律,摧残着青少年的心灵。如此现状,家长们感到无可奈何,学校感到力不从心,而社会则发出了世风日下的感慨。 网络的危害案例

案例一:2006年4月17日,三个12-14岁的学生因上网没钱,将一个看大门的老人打死,抢走67.36元钱。作案后,回到网吧继续上网。

案例二:2006年7月14日,某市的一个15岁的青年因上网成瘾,整天迷恋于网络游戏,平时少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时间逃学。其母见儿子如此沉迷,多次劝阻无效,同其父商量好后,将儿子锁在家中。五日后,这个青年因网瘾大发,开始焦躁不安,同其母争吵几句后,便将其母杀死,造成血案。

案例三:2007年3月,某县两个高中学生经常上网聊天。男生甲以少女的身份约男生乙半夜在某处约会,乙生信以为真,半夜翻过学校院墙,不幸将左腿摔折。后来,乙生知悉此事,为报复将甲生打成轻伤,二人家长也为此事诉诸公堂。

案例四.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

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综上所述,沉迷网络使中学生身心健康不能健康的发展,学校和家庭必须正确教育、引导。同时同学们必须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提高辨别能力、选择能力,必须学会合理合时的正确使用电脑,发挥电脑应有的作用,真正学有所成。

上网的危害事件 第二篇_网络的危害专题

网络的危害专题

为青少年远离网络危害提供保障

日前,解放日报的报道“网络游戏勾了他的魂——一位大学生的网络蜕变”一文发人深省。一位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因为迷上了网络游戏,荒废学业,不仅对逃课“渐渐感到麻木了”,而且对老师、父母的规劝从充耳不闻,发展到欺骗撒谎,常常昼伏夜出,在网吧通宵达旦。正如他自己所说:“网络游戏让我身不由己,平日里和同学们对话也感到越来越困难,只有在游戏中我才会两眼放光,不支持我玩游戏的人,我会突然地仇恨他,包括父母”。 直到母亲拧开煤气开关自杀,才使他如醍醐灌顶,翻然悔悟。 这是一个沉痛的故事,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这样的教训一再发生。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已是成人了,都禁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更不要说本来就玩性十足,没有自控能力的中小学生。一旦迷上了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一些学生便如吸食毒品一般,被勾去了灵魂,无以自拔,或者弄垮了身体,或者被迫退学,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对家庭是毁灭性的打击,对社会何尝不是潜在的危害?

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游戏对于心智不够成熟的年轻人而言,确实是很难抵御的,大学生也需教育和引导。全国政协常委、上海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说,希望年轻人既要会“进网”,也要会“出网”。不会“进网”的人不是个现代人,同样,不会“出网”的人也很难成为一个高尚而有成就的人。

最近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其中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十分必须和紧迫的。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然而多如牛毛的网吧认真执行的有多少?笔者以为,虽然对新增网吧已停止审批,但对营业网吧仍应加强整治,对无证照黑网吧应严查取缔;其次应加强监管力度,而且对进入网吧的年轻人应该有个时间限定,不能听之任之;其三,学校、家庭都应有“预警”机制,一发现苗头便予以干涉、阻止,不要等孩子深陷进去,问题相当严重了,再来阻止。上面那个大学生,沉湎网络游戏一年后,数门课红灯高挂,学校才告之家长,如果学校与家庭多一些沟通、联系,何至于发展至此?但望这件事能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举一反三,筑起一道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游戏危害的屏障。

沉迷于网络游戏危害大

当邱成伟(音)向警察局报案说,他的网络游戏虚拟装备“屠龙”(韩国游戏《传奇3》中的一种装备)被盗时,他遭到了警察的嘲笑。于是,这位41岁的网络游戏玩家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件事。他用一把实实在在的匕首,扎死了偷走他“屠龙”的那位网友。

法院可能会因此判处邱死刑。这一事件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人们开始关注迅速发展的网络游戏业对社会生活及人们的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据估计,中国目前有4000万网络游戏爱好者。由于玩游戏引发自杀、过度疲劳猝死以及因虚拟资产引起争端等现象时有发生。

邱丢失的“屠龙”被人以480英镑的价格出售,这一数额远远超过了中国人的平均月收入。警察告诉邱,对于他的游戏装备被窃,他们也无能为力。网络财产案件很难处理,因为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和所有权不在现有法律保护范围内。

据估计,中国目前互联网用户已超过了1.2亿,比2002年翻了一番,其中超过1/3的网民是游戏爱好者。这也是网络游戏成为当今最赚钱行业之一的主要原因。过去两年,网络游戏运营商的收入以每年超过40%的速度增长。

中国政府曾宣布,中国很缺乏网络游戏开发人才。信息产业部估计,中国需要60万名游戏技术人员才能打败外国竞争。

然而,网络游戏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很大,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的报纸充斥着与网络游戏有关的犯罪活动及悲剧事件。如今年1月份,一位13岁的小男孩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以致难以区分现实和虚拟世界而自杀。去年3月份,重庆市的两名学生由于玩了整整一夜的网络游戏,竟在回家过铁路时趴在铁轨上睡着了。

另据报道,一位沉溺于游戏的玩家因连续玩了20个小时而猝死在电脑前。

网络的四大危害

一、网络游戏。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过亿,比2002年翻了一番,其中超过1

/3的网民是游戏爱好者。相当一部分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也是网络游戏成为当今最赚钱行业之一的主要原因。

网络游戏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很大,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的报纸充

斥着与网络游戏有关的犯罪活动及悲剧事件。如今年1月份,一位13岁的小男孩由

于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以致难以区分现实和虚拟世界而自杀。去年3月份,重庆市的两名学生由于玩了整整一夜的网络游戏,竟在回家过铁路时趴在铁轨上睡着了。另据报道,一位沉溺于游戏的玩家因连续玩了20个小时而猝死在电脑前。此外,还有很多关于虚拟财产失窃引发犯罪的报道。

网络游戏使许多青少年沦为网瘾少年的严峻事实,认为这种被人称为“电子

海洛因”的东西,正蚕食着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后,网络游戏成瘾引起的社会问题已经出现。

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青少年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会

规范和其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长此以往会淡化现实社会规范的要求,给暴力犯罪埋下隐患。

二、网上垃圾信息。网络中的大量垃圾信息,往往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道德问题

和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是一个“功能齐全、政治化的自由社会,它吸引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公民,同时也吸引许多坏人、盗窃分子、诈骗犯和故意破坏分子。网络上的信息可谓龙蛇混杂、泥沙俱下。网络信息中对青少年危害最甚的首推“黄色信息”。青少年的性意识正处于由被动走向成熟的时期,性信息对他们具有极强的诱惑力。浏览色情网站,使得一些人注意力过于集中于性方面,产生性冲动和性幻想,精神萎靡不振,影响身心发展;青少年经常查看色情网络的内容,时间长了,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会形成一些错误的性道德观念,甚至接受“性解放”、“性自由”的观点,追求性刺激。

在我国,建国以来就对一切色情的东西及其传播方式,进行了严格控制,人们

与色情接触的机会有限。而对色情的鄙视,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当色情内容通过网络出现在生活中的时候,对人们心理冲击之大,是无法估量的。

以色情画面来吸引观众、达到赢利目的的黄色网站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比较

多。色情网站对青少年危害比较大,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控制能力较差,一旦迷上了色情网站,很容易堕落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处于生理、心理的发育期的青少年访问色情网站,若没有指导很易误入歧途;

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而淡化了正常的日常交往,长此以往会形成行为障碍,严重的甚至产生自闭症。如何防止色情网站毒害青少年的问题,各界人士(尤其是家长)

一定要重视。

三、聊天与BBS。“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青少年的生活心

态和交往方式,并且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了当代青少年追求新奇、方便的心理,以及不拘泥于传统习惯、文字规范的作风,是当前网络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网络流行语”能让网民之间心领神会、心照不宣。但是,不上网的人却往往不知其所云。因为“网络流行语”大多在使用上具有随意性和非规范性,往往是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

四、网络消极文化的侵蚀。网络是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

【上网的危害事件】

形态、思想观念在这里汇集交织,网络使用者轻易就可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因此很容易陷入一种迷惘的境地。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很不成熟,缺乏“免疫力”,极易受到其他外来思想的影响和冲击,长期浸泡在网上,耳濡目染,很容易受到西方外来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渗透,受到腐蚀,盲目信从。同时,西方那些享乐、奢侈、冒险、刺激、性解放、性自由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喜欢猎奇的青少年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容易使他们艳羡、认同并摹仿,产生冲动和迷失,引发对现实的不满,进而丧失进取、奋斗的内在精神和意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占据了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权。随着西方文化通过网络的传播,其价值观念正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产生影响,西方的价值观轻而易举地影响当今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和理想信仰.对于崇尚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将面对网络文化的严峻考验,少数控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很有可能因价值观的错误而埋下犯罪的种子。

络严重危害未成年人心灵

谁为孩子撑起保护伞?

“我已不知该如何去挽救孩子。”家住海口市文明东路的一位母亲噙着眼泪说:“网络勾去了孩子的魂,我已有半年没看到孩子的笑容„„”

网络严重危害孩子们的心灵,拿什么来拯救孩子?

经营者,你守规了吗

走进网吧,大多能看到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的告示,但许多经营者置之不理。近年来,我省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屡禁不止。去年,海口市共查处70家违规网吧,其中80%的网吧有接纳未成年人现象。今年3月份,我省文化市场稽查部门共查处违规网吧82家,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仍是最大问题。

目前,全省正进行网吧的全面整治。但近日,记者在暗访几十家网吧中发现,仍有许多网吧业主为未成年人大开方便之门。公安部门为许多网吧安装了实名管理系统,规定需上网者持身份证办卡上网,但不少经营者办了一些公共卡,专供未成年人使用;有的桌面上布满了网络游戏的快捷方式,还专门设好了游戏联网操作;有的网吧主页一打开,就不断“蹦”出黄色页面;有的网吧还提供方便面、饼干,使小孩可以通宵达旦地沉溺于网络中。

为何众多网吧业主敢铤而走险?府城某网吧经营者一语惊人:主要挣的是小孩的钱。那位伤心的母亲说,许多网吧经营者为利益昧了良心,将心比心,他们自己的孩子被网络所害,也能无动于衷吗?

老师,你如何教孩子

海口市某小学一位老师对记者说,学生逃课去上网学校还能管住,但在课余时间却无能为力。省教育工委的一位负责人指出:这种观念反映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学校要做的不仅是管,更重要的是引导。

一位初中学生说:“同学们一下课就在聊最新的网络游戏,我如果不去玩,跟同学就没什么话可说。”网络游戏很容易上瘾,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很少有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许多学生反映:上完课后,很想放松身心,但除了网吧,他们很少能找到别的娱乐活动。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医师岳筱雯认为,学校过分强调分数,也是导致学生喜欢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学校学习压力大,而学生在网络中可以解脱;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学校容易受冷落,但在网络游戏或聊天中,他们可以找到成就感、得到倾诉。

一些教育人士呼吁:多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多引导学生,教育他们辨别良莠。

家长,你的管教方式对吗

为阻止儿子上网,在海口某文化单位工作的魏女士曾5次在网吧用凳子打儿子。如今,儿子变得性格孤僻、有逆反心理,甚至因为害怕,已不敢和母亲一块吃饭。面对记者时,魏女士后悔不已。

一些家长因对孩子痴迷于网络束手无策,去找心理医生帮忙。心理医师岳筱雯的一番话让记者震惊:绝大部分小孩不是因为上网导致了心理疾病,而是在上网之前就有了心理障碍。岳医师解

上网的危害事件 第三篇_网瘾危害案例

网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主宰当今信息社会的一大潮流。网络既提供给人们各种便捷,又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13岁-18岁的中学生网瘾现象最为严重,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带来的危害性必须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一、网瘾的概念及其属性

网瘾就是网络成瘾的简称。青少年网络成瘾就是青少年对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稀奇古怪的网络游戏等网络信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又缺乏一定的自制力,由此形成对网络的过度迷恋,造成心理和行为的过度依赖。

网瘾与药瘾、毒瘾等有明显的不同,药、毒瘾有明显的生物学基础,即有明显的躯体依赖。而网瘾者虽没有明显的躯体依赖,但却有着强烈的心理与行为依赖。因此,它应该属于行为成瘾的一类。 目前,有关部门已将网络成瘾归属为精神病的范畴。因为,网瘾者除了精神不集中,影响社会交往和正常的学校教育外,迷恋网络者还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的界限,常常陷入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人格迷惘中。如沉迷《魔兽世界》的网游者,就以为现实世界也充满了魔幻属性,以一种唐吉珂德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挑战和颠覆现有的社会价值,仿佛魔兽入脑入心,缠绕病态心魔。

将网瘾者纳入精神病范畴,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应急举措,也具标杆意义。毕竟,信息时代深度触网已经成为现代主流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缺乏系统有效的社会管理防火墙,游弋于虚拟世界的人容易患上网络病。病态的意识和行为蔓延至现实世界,就会带来诸多的问题。所以,将网瘾者看成精神病是人们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积极举措。 青少年网瘾者以上网玩游戏为主,基于对精神病讳莫如深的文化

禁忌,或许有人对网游成瘾的少年称作精神病接受不了。但事实是,孩子一旦有了网瘾,哪个父母不是焦灼万分甚至肝肠寸断。而且,不仅网瘾被纳入精神病范畴,工作成瘾、购物成瘾、饮食成瘾、性成瘾、烟酒成瘾等都将被看作是成瘾疾病。所以,网游成瘾纳入精神病管理不是人格歧视,而是科学界定。

二、网瘾的特征及其表现

网络成瘾者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过度依赖,以上网为生活重心,上网时间失控;一旦停止上网,马上就会出现不安、着急、烦躁、乏力、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头晕眼花、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无端发脾气、说谎、孤僻、甚至打骂家人、自杀等不良心身和行为反应。具体呈现为以下特性:

1、渴求性网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全由上网活动所控制,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焦虑和渴望。

2、逃避性网瘾者为应付环境变化或追求某种体验,通过网络活动来产生激动、兴奋、刺激和紧张等情绪体验,也可从中获得一些安宁、躲避甚至麻木的情感效果。

3、耐受性网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就像吸毒者必须逐次增加毒品摄入量一样,耐受程度不断增强。

4、烦躁性在意外或被迫不能上网的情况下,成瘾者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特征和全身颤抖等生理反应。

5、冲突性网络成瘾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比如与家庭、朋友、工作、学习、社会活动和其他爱好等的冲突。

6、矛盾性成瘾者对成瘾行为有时持有矛盾心态,当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时却又不愿舍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

7、反复性成瘾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和戒除之后,成瘾行为会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网瘾危害案例:

1.小男孩源源(化名),13岁。4岁时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6岁时父亲再婚,一年后,弟弟出生,家庭关系逐渐出现不和谐。在学校,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发呆,要么搞小动作,要么扰乱课堂秩序,常常不交作业,并且经常逃学,出入网吧。他总是与流浪小孩为伴,与网友们为伍,一进网吧,两眼放光,兴奋异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多次卖书包、卖课本,换钱上网。在家里,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对父母的批评极为反感,态度非常敌对,家庭关系日益紧张。后来,不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外出的时间越来越长,由最初的一两天到后来的十多天。说谎,不做事,偷家里钱,偷贵重物品换钱,偷客人的钱,家长关他禁闭,他就大声嚎叫,砸东西,把家里的东西往楼下丢。身体状况也急转直下,贫血、胃肠痉挛、头晕、头疼、双手震颤,家长彻底绝望了。

2.陶宏开:王刚之死不是个例 青少年网瘾谁之过近日,陶宏开在其博客刊登了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再次炮轰中国的网瘾问题。陶宏开表示,网瘾少年王刚沉迷网络游戏10年、最终耗尽了生命,是一个极端的典型,但并非个例,还有很多类似的“赵刚”、“孙刚”等。

3.小辉,高一男生,在同学的带领下到网吧上过一次网。网上丰富的内容让他仿佛进入了一个乐园,网络游戏更像黑洞一样吸引着他。从此他对网络是 “一网情深”,欲罢不能。他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白天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然而一摸到鼠标键盘就立刻神采奕奕。为了到网吧上网,半年之内他偷了父母3000多元钱,上网时间1000多小时。因为在网上游戏中的积分令同伴羡慕,被称为“大侠”。父母发现不愿上学,问其原因,他也不理解。后来父母发现他每天都去上网,

家里少了许多钱,开始控制不给他零用钱,他一反常态,打骂父母,砸东西,多次自伤,还扬言要自杀,直到父母给钱为止。

9.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 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10.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男,汉族,17岁,初中文化,江西省人。 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在湖里后埔某网吧上网,因其盗用他人帐号上网被管理员发现而被赶出网吧,2005年1月4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纠集了两名身份不明的男青年到该网吧为其被赶出的网吧的事出气,到网吧后该三人将网吧管理员李某打成轻伤,将另一管理员黄某的手划伤,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检察机关经审查以寻衅滋事罪对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批准逮捕。

11.安徽省庐江县。 2005年11月14日,年仅16岁的少年胡彬在服用了农药之后,被紧急送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抢救,到达医院时,胡彬已经生命垂危,两天后,胡彬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于胡彬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胡彬的家人、老师和同学之所以一致认为网络游戏是胡彬自杀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在胡彬自杀前,曾经在当地一家名叫飞宇的网吧里疯狂地玩了11天的网络游戏,随后就发生了自杀的悲剧。然而,对于他们的这种说法,有一个人提出了强烈的反对,那就是飞宇网吧的老板。这位网吧老板声称,他承认胡彬在自杀的前几天的确是在他的网吧里度过的, 但是时间不是11天,而是4天,而且胡彬在到他的网吧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异常。网吧老板还指出,胡彬不是第一个到他网吧玩网络游戏的孩子,其他孩子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由此说明胡彬的自杀与玩网络游戏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对于一个16岁的初三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过大,缺少家庭关爱以及违法犯罪之后的畏惧心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他走上绝路的动因。

12.PK少年:杀人只是游戏 PK少年唐亮自认为是网络游戏高手,但是自从在虚拟世界中遭遇另外一位游戏玩家,唐亮被对方杀死23次以后,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他,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报复方式,一起悲惨的网络血案由此发生。 因为唐亮在网中杀了古世龙的朋友,古世龙就帮他的朋友在网中把唐亮给杀了,唐亮就开始骂古世龙说我们是朋友你为什么要杀我,古世龙就说他还是我的朋友呢,如果你再杀他我们朋友也没得做,然后唐亮说不做就不做,就开始在网中杀古世龙的朋友,古世龙就开始在网中杀唐亮。网络游戏中两人的战争之所以能够爆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网络游戏中唐亮娶了一个虚拟的老婆,然而这样的好事却遭到了古世龙的干涉。在网中唐亮的‘老婆’被古世龙骂走了。”

上网的危害事件 第四篇_盘点近年十大网络谣言及社会危害

盘点近年十大网络谣言及社会危害 近期,北京市公安机关打掉在网上蓄意造谣传谣、非法获利的网络推手公司,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因涉嫌犯罪被依法刑拘,其它省市也在开展类似打击网上蓄意造谣传谣的行动,取得巨大成效,大多数人都拍手称快。但是仍有些人心存疑虑,对网络谣言危害性认识不足,因此盘点近年网络谣言十分必要,本文简单列举十大谣言如下:

一、柑橘蛆虫事件:全国的柑橘果农受损

二、“地震”传言令山西数百万民众受惊

三、“爆炸谣言”导致江苏盐城群众大逃亡和部分民众遇难

四、躺着中枪的“中非希望工程”及卢俊卿父女

五、被网络谣言恶意抹黑的“张海迪”

六、网络谣言引发疯狂的食盐抢购风潮

七、“被去世”的名人

八、被网络谣言中伤的海南支教学生

九、被“嫖娼”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十、造谣新疆籍艾滋病人滴血投毒事件

这些网络谣言大多耸人听闻,无不极大地造成当事人的名誉和财产损失,造成社会混乱,危害极大。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清醒看到:网络谣言到最后到底欺骗了谁,谁又是最终的受害者?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它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法治、健康的网络环境是网民获取资讯和维护权利的基本保障。 本文摘编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十起网络谣言案例,意在使大家认清谣言的社会危害,自觉抵制谣言传播。

一、柑橘蛆虫事件:全国的柑橘果农受损

【上网的危害事件】

2008年10月22日,在北京新发地市场,一排排装满橘子的货车整齐地排列着,即使贱卖也少有买主。图为北京超市挂牌明示产地 (资料图片)

2008年10月27日,乌鲁木齐奇台路一水果批发市场内,由于四川广元的柑橘蛆虫事件,造成该市场内几十家蜜桔批发商的上千吨蜜桔滞销,有些蜜桔已开始腐烂变质。桔商们时不时地将烂桔子丢在车下,随处可见一堆一堆被挤烂变质的蜜桔。(资料图片)

“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2008

年的一条短信这样说。从一部手机到

另一部手机,这条短信不知道被转发了多少遍。此间,又有媒体报道了“某地发现生虫橘子”的新闻,虽然语焉不详,但被网络转载后再度加剧了人们的恐慌。

自2008年10月下旬起,它导致了一场危机:仅次于苹果的中国第二大水果柑橘--严重滞销。在湖北省,大约七成柑橘无人问津,损失或达15亿元。在北京最大的新发地批发市场,商贩们开始贱卖橘子,21日还卖每斤0.8元-1元,次日价格只剩一半。山东济南,有商贩为了证明自己的橘子无虫,一天要吃6至7斤“示众”。

10月21日,当传言已经严重影响全国部分地区的橘子销售时,四川省农业厅对此事件首次召开新闻通气会,并表示,全省尚未发现新的疫情点,相关传言不实。

二、“地震”传言令山西数百万受惊民众【上网的危害事件】

资料图片:2010年2月21日,太原市民走上街头议论着地震的话题。

资料图片:山西省地震局公告截图。

2010年2月20日至21日,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2月20日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网一度瘫痪。21日上午,山西省地震局发出公告辟谣。

山西省公安机关立即对谣言来源展开调查,后查明造谣者共5人。

35岁的打工者李某某最先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写成“你好,二十一号下午六点以前有六级地震注意”的手机短信息发送传播,被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区分局行政拘留7日。 一名20岁的在校大学生傅某某在网上看到有关地震的帖文后,便在百度贴吧发布《要命的进来》帖文:“我爸的一个朋友,国家地震观测站的,也是打电话来,说震的几率很大!大约是90%的几率,愿大家好运!这绝对权威!”被行政拘留5日。 在太原打工的韩某某出于玩笑,以“10086”名义发送“地震局公告:今晚8时太原要地震,请大家不要传阅,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的信息,被行政拘留10日。

在北京打工的张某为了提高网上点击率,先后在百度贴吧等多地发布《最新山西地震消息》:“山西2010年2月21日地震消息,据官方报道,山西吕梁地区死亡36人,伤亡人数正在统计中。晋中、太原、大同等地未来72小时可能发生不下30次余震,余震范围包括山西晋中、晋南地区、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大家及时防范。”被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24岁的工人朱某某为了起哄,在百度贴吧发帖称“山西太原、左权、晋中、大同、长治地震死亡100万人”。被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三、“爆炸谣言”导致江苏盐城群众大逃亡和部分民众遇难

资料图片:受谣言蛊惑而逃离家园的村民们。

2011年2月10日凌晨2时许,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有人传言,陈家港化工园区大和化工企业要发生爆炸,导致陈家港、双港等镇区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陆续产生恐慌情绪,并离家外出,引发多起车祸,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

响水县公安部门于10日下午4时初步确定并抓获此案件的谣言来源者刘某。经查,2月9日晚10时许,刘某给响水生态化工园区新建绿利来化工厂送土过程中,发现厂区一车间冒热气,在未核实真相的情况下,即打电话告诉其正在打牌的朋友桑某,称绿利来厂区有氯气泄漏,告知快跑。桑某等在场的20余人,即通知各自亲友转移避难。这则谣言的传播链条无形中就此形成。在传播过程中,绿利来化工厂被置换为园区内另一家企业大和氯碱厂,而事件程度也在人们口耳相传中愈发严重,最终导致了一场万人大逃亡。11日凌晨4时左右,由于下雪天黑路滑,双港镇居委会八组群众10多人乘坐的1辆改制农用车滑入河中,当场2人死亡,另有5人受伤,送至医院后,又有2人抢救无效死亡。

当地公安部门得到消息并及时上报后,县委立即召集相关镇区和部门,成立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截至11日早晨6时左右事态平息,群众陆续返家。

2月12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殷某被刑事拘留,违法行为人朱某、陈某被行政拘留。

四、躺着中枪的中非希望工程及卢俊卿父女

2011年6月5日,中非希望工程在卢旺达隆重启动。

上网的危害事件 第五篇_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的具体实例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的具体实例

数个实例

安徽省庐江县。 2005年11月14日,年仅16岁的少年胡彬在服用了农药之后,被紧急送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抢救,到达医院时,胡彬已经生命垂危,两天后,胡彬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于胡彬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胡彬的家人、老师和同学之所以一致认为网络游戏是胡彬自杀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在胡彬自杀前,曾经在当地一家名叫飞宇的网吧里疯狂地玩了11天的网络游戏,随后就发生了自杀的悲剧。然而,对于他们的这种说法,有一个人提出了强烈的反对,那就是飞宇网吧的老板。这位网吧老板声称,他承认胡彬在自杀的前几天的确是在他的网吧里度过的, 但是时间不是11天,而是4天,而且胡彬在到他的网吧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异常。网吧老板还指出,胡彬不是第一个到他网吧玩网络游戏的孩子,其他孩子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由此说明胡彬的自杀与玩网络游戏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对于一个16岁的初三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过大,缺少家庭关爱以及违法犯罪之后的畏惧心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他走上绝路的动因。

应该说这位网吧老板的说法不无道理,那么胡彬之死是否真的如这位网吧老板所说另有原因呢?事实是,在老师、同学和邻居们的眼里,胡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之中,经济状况较好,拥有父母的关爱,而且还没有升学的压力,由此可以判断胡彬根本不可能由于学习和家庭的原因而走上绝路。既然如此,那么胡彬自身的品行又如何呢?是否存在一些违法犯罪的现象呢?记者通过走访当地的公安部门,了解到胡彬没有任何劣迹。通过深入调查胡彬的方

在抢救的过程中,胡彬向父母讲述了自己11天的出走经历。原来,为了好好打网络游戏而不被父母找到,胡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前往县城里的网吧,而是去了一个乡镇里的网吧。开始他一天吃一袋方便面,后来,三天才吃一袋方便面,晚上,三个椅子拼起来往上一躺就睡了。这期间没有人过问这个少年的冷暖饥饱。

对于胡彬喝农药的原因,胡彬的父亲说:“胡彬在医院讲,爸爸我喝的这农药有剧毒。我问他,有毒你为什么还喝?他说,我喝就是想让你们救不活我。他说我已经玩够了。”胡彬的母亲说:“儿子老对我说,妈,我管不住自己,我就是想玩,他说管不住自己的腿,他说也不想气妈妈,不想对不起妈妈,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要玩。他说,夜里心里老是想着游戏,老是睡不着,就是想玩。”

2005年11月16日,胡彬在死前说的最后几句话是:“有妖怪过来了。杀光!杀光!”在病床上,孩子的手还在动,似乎还在打着游戏。

PK少年:杀人只是游戏

PK少年唐亮自认为是网络游戏高手,但是自从在虚拟世界中遭遇另外一位游戏玩家,唐亮被对方杀死23次以后,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他,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报复方式,一起悲惨的网络血案由此发生。

一个人能否在被多次杀死后还能再次复仇呢?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这却是完全可能发生的。由此可以看出,现实与虚拟是泾渭分明的,话虽如此,但是在网络游戏中杀红了眼的玩家却往往对二者混淆不清,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前不久,四川省什坊市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因网络游戏而引发的血案,也许会为你提供一定的答案。

作为一起血案的见证人,刘洵至今也无法忘记那个可怕的深夜,正在他宿舍里休息的好友古世龙被四名少年用刀杀死了。通过现场勘察和对目击者刘洵进行询问,警方初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四个年轻人,并且其中有人与死者古世龙相识,犯罪动机很可能是报复杀人。那么古世龙与这四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过节儿呢?据古世龙的同事和亲人介绍,古世龙平常除了上班以外就是玩网络游戏,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际活动,与别人发生冲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41703/

推荐访问:学生上网的危害 上网猝死事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