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为什么要学历史论文

为什么要学历史论文

时间:2018-04-11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为什么要学历史论文 第一篇_历史小论文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命题特点】试卷中出现一种以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观点展开评述的题目,也称开放性试题,这种题型设计极大地反映了新课程对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改方向。

【真题回顾】

典型例题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课标)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典型例题2、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新课标)41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

第一等(12—10分):

①观点明确 ;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9~5分)

① 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 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得分技巧】

细读评分参考,我们看到可以清楚的看到要想答好此题必须做到:1、观点明确;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充分;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逻辑严密、充分;4、表达清晰(语言、文字)。 具体来说应做到:

1.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

B.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

2.表述成文: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3.语言精炼: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解题步骤】

(一)、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很多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没有根据题意,导致跑题而失分,十分可惜。由于题干中的观点并不全面,我们不能完全获悉,因此,就必须要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何为“关键词”?那就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讲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是受外部影响或者是内外相组合的产物。当然,如果材料太长,我们还要学会分层处理,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成了该题的第一步。

(二)、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一般来讲,高考试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之类题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拔。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原因,我们最好从内外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既符合我们的唯物史观,也利于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字数。而2012年的“冲击——反应”,史料应经显现在材料中,只要按照图示安排好内外事件的对应关系,展开论述即可。

(三)、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所谓“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决心,写好开头。有些学生写的开头很长,但观点始终没有明确,有点含含糊糊的味道,这是不行的。其实开头不要写得太多,就是开门见山,观点是什么就写什么。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写“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发展和外来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一定要讲究格式。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

第一段是观点,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内因,最好还有个总结。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

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例文赏析】

2011年高考41题

1、关于西方崛起,第一段材料认为西方崛起引人入胜,究其原因主要由内因决定,其他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附属。而第二段材料认为西方崛起因素除了内因以外,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我赞成第二种观点。

理由如下:西方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思想上,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但在西方向近代迈进的过程当中也深受其他文明影响。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取代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动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所有的这些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的崛起。

2、西方的崛起既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同时也是社会内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西方的崛起是在充分吸收古代亚非文明的基础上逐渐起步、发展并超越的。古代的亚非文明不论在经济、科学技术还是在航海、贸易等方面均处于领先世界的行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在武器制造方面逐渐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同时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促使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步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国家通过殖民侵略、扩张,把广大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从而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掠夺了大量原料,扩大了海外市场,所有这些都为其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诚然,西方的崛起主要是其自身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近代资产阶级不满神学压制、神权统治及专制制度,于是兴起了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并爆发了席卷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工业革命。所有这些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西方社会的迅速发展,从而成为近代文明中心并迅速崛起。

2012年高考41

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应用实践】

1、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经济结构的近代更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但以积极影响为主,我认为是

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政治体制,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促使中国融入世界潮流,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而且还出现妇女进入近代企业做工,部分女孩创新产品,出口美国,获取收益,也是有力的证明。

2、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疾、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成立社会保险的专门机构,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编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述欧洲福利国家制度

参考: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迅速;福利保障内容全面,范围广;制度完善。

评:福利制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运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巩固统治的重要政策,有利于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它妨碍了竞争、制约了效率,加重了财政负担,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知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值和扩展。”而佛兰克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依据上述材料,评价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此题可以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述:第一种观点“欧洲创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可以从地理大发现、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经济侵略方式、殖民扩张手段、科技进步等方面加以论述;第二种观点:“世界的发展创造了欧洲,推动了全球化”:可以从市场、资本、劳动力、资源、国际组织的建立、区域经济的推动、东西方的对比等方面加以归纳即可。

为什么要学历史论文 第二篇_历史学年论文

学 年 论 文

【为什么要学历史论文】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代 码: 5005400 题 目: 二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为什么要学历史论文】

述评

学院(直属系): 人文学院 专业/年级/班 学 生 姓 名: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开 始 时 间: 2011年04月06日 完 成 时 间:

目 录

摘要„„„„„„„„„„„„„„„„„„„„„„„„„„„„„„„„„ 2 引言„„„„„„„„„„„„„„„„„„„„„„„„„„„„„„„„„ 3

一、二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效果„„„„„„„„„„„„„4

二、二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社会背景„„„„„„„„„„„„„„„„„ 6

三、二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评价和影响„„„„„„„„„„„„„„„„7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1

摘 要

二战后,美国为避免日本再次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威胁,在其主导下日本政府对宪法、议会制度、土地制度、财阀、司法和教育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后被总称为“日本战后民主化化改革”。战后改革使日本最终完成了明治维新时期未能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同时又成为现代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为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但同时,由于冷战的爆发使美国占领政策发生了变化以及美国采用了“单独占领”和“间接统治”方式,使得改革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对当今日本社会产生了消积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为什么要学历史论文】

关键词: 二战后 日本 民主化改革

引 言

从1945—1951年美国对日本实施长达6年之久的单独军事占领。美国对日占领后实行了一系列非军事化的民主改革,影响着日本的战后重建历程。日本二战后崛起,除了民族性格以及诸多外部因素外,民主改革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有关美国对日占领后实行的民主化改革研究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课题。纵观学术界,现今关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研究颇多,但是很多都是从二战后民主化改革内容中的一点或几点或从其不彻底性等单方面去分析的,但对二战后民主化改革缺乏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比如: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刘咏华《战后美国对日经济民主化政策与日本经济的重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曹俊和袁德群《民主化改革对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作用》;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吴玲和宁影《美国占领当局与战后日本的农地改革》;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健《试论日本战后改革的不彻底性》等。本文试图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从整体上对民主化改革的内容及其实施情况和其实施背景,对其作一个评价再分析它的不彻底性及对当今日本的影响。对这一课题的探讨有助于了解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理解日本在历史问题认识上的倒退及中日关系一直紧张的历史原因。

一、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效果

第一,在政治方面:首先是非军事化改革。解除日本的武装,解散了大本营和军部等日军中枢机构,废除如《兵役法》和《国家总动员法》等一系列系军事法令和有关战时体制的法令;逮捕审判战犯;解散和取缔在乡军人会、大日本政冶会和大政冀赞会等法西斯军国主义团体;摧毁法西斯军国主义对新闻、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专制控制。

其次是制定新宪法,这是政冶改革的核心。废除了明治维新以后制定的封建因素浓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了新的《日本国宪法》。改革天皇制:新宪法取消了天皇总揽国家一切统治权的权力。规定天皇只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全体国民的意志为依据。对天皇制的改革,不仅革除了类似封建帝王的专制主义大权,而且铲除了法西斯帝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天皇主义。改革议会制: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取消天皇以敕令、敕语立法的权利,排除天皇和军队对议会的控制和干涉。改革内阁制:建立了议会制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确定,一般由在众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总裁担任。总理大臣和其他国务大臣均由文官担任,职业军人不得担任。内阁负责总理国务,处理外交,缔结条约,编制预算,制定政令,决定大赦、特赦,掌握人事等有关行政事务。改革

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自治,地方领导人由当地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地方可设各级议会,编制预算、制订地方性条例和法令。改革司法制度:一切司法权均归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同时,扩大了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最高法院成为同国会、内阁鼎立的独立机构。扩大民主权利:新宪法规定了国民的义务和权利,特别是过去政治地位很低的妇女,从此也和男人一样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部宪法被称为“和平宪法”,它的特点是:主权在民与象征天皇制;自由平等的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放弃战争与文官统治原则;地方自治。宪法从法律上确定了日本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战后日本长期保持政冶稳定奠定了基础。对战后经济的复兴起了了重大作用,宪法的改革精神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后来得意地谈到:“日本国宪法的制定’可以说是占领军当局惟一最重要的成就,因为它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权利。”

第二,在经济方面:首先进行了农地改革。明冶维新确立的日本近代土地所有制,是寄生地主土地所有制,它也是法西斯军国主义滋生的土壤。改革前,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这种情况严重阻碍农业的发展。由于战后空前的粮食危机,土地和粮食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日本政府继1945年12月28日公布第一次《农地改革法》后,在盟军总司令部的敦促下,又于1946年10月21日发布了第二次《农地改革法》。根据农地改革法案,寄生地主的全部出租土地、在村地主的1町步以上的出租地,均被征购,卖给农民。土地买卖是按战前价格执行的,而由于战后的通货膨胀,这种转卖实际上几乎成了无偿转移。农地改革使得日本农村的土地制度和价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一次不流血的资产阶级和平的土地革命,它废除了农村中半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基本上消灭了寄生地主及其土地所有制,为战后日本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解散了财阀,切断了财阀家族对下属企业的控制。以封建血缘家族为中心形成的日本财阀,是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对外进行经济侵略的先锋。日本投降后,作为日本经济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一项措施,盟军总司令部指令“解散财阀”。这项工作的主要措施一是令各财阀的控股公司将其所持有的证券和凭证一律交给“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由解该委员会公开转售处理,以分散股权。二是解散财阀占有一半左右股票的总公司,割断其对子公司的主从关系,使子公司独立。三是令财阀家族一律退出财界,财界的1800名领导力相继被整肃。这项改革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使资本与经营结成一体的财阀体制,变成了相对分离的新体制,具有实际管理能力的中上层管理人

为什么要学历史论文 第三篇_大学历史论文

蒋介石政权崩溃的原因

高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摘 要:从1927年蒋介石政权在南京建立到1949年退守台湾,蒋家王朝在大陆共统治了22年。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要远远大于中国共产党,为何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中共打败?历史的发展总是存在一定的规律,蒋介石政权在大陆崩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其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来探讨。自身原因包括一党专政、独裁统治、贪官横行、腐败严重等七个方面,外部原因包括中共代表人民利益、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抗日战争等原因。蒋介石政权崩溃正是由这些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关键词:蒋介石;一党专政;腐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of the Jiang Jieshi Regime

Gao Peng, Anhui city occup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Abstract: Due to comorbid regime of Jiang Jieshi from 1927 to 1949 Home Jiang Dynasty collapsed, the Jiang Jieshi government in China for over 22 years. In afte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Jiang Jieshi 's military strength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y in less than three years was the defeated?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s always in a certain rule to control under the Jiang Jieshi regime collapse, in mainland China are many reasons from their own color and external wishes because of. Its causes include a one-party dictatorship, corrupt officials, corruption is rampant, seven aspects, external reasons including the CPC Represen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execute cultivator has its field land policy,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other reasons. The Jiang Jieshi regime collapse i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for the result of joint action, is not independent of man's will.

Key words: Jiang Jieshi;One-party rule;Corruption;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绪论

探讨蒋介石政权崩溃的原因需要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到1949年蒋家王朝崩溃的22年时间。国内外学者有许多著作探讨这一问题,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我也查阅了许多史料和著作,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蒋介石政权崩溃的原因:“蒋介石政权的建立,其政权崩溃的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从而可以得出其政

权崩溃具有客观必然性。论文选择这个题目也就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一、蒋介石政权的建立

1925年5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最高权利出现真空,由谁来继承孙中山的位臵,成为国民党内一大难题。就蒋介石当时的地位和声望而言,并不在人们的视线内,但蒋介石能窥测时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和现实条件的变化,为蒋介石通向最高权利的道路提供了良机。当时国民党有左中右三派,廖仲恺是左派代表人物,胡汉民是右派势力的核心人物,而在广东国民政府中地位显赫的汪精卫也一直以左派面孔出现。胡汉民一开始就不赞成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后,他便开始积极反共。1925年8月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刺杀,这就为打着左派旗号的汪精卫给提供契机,更重要是给蒋介石带来发达良机,组成了汪蒋二人特别委员会,蒋介石则借此机会助汪倒胡。胡汉民被驱逐国外,蒋介石很快成为仅次于汪的第二号人物。1926年3月蒋介石一手制造“中山舰事件”,下令抓捕共产党员李之龙,逮捕了第一个共产党员;对汪精卫住宅以保护名义派兵包围,迫使汪精卫离开广州,不再担任主席;同年蒋介石以改善国共关系为名,又提出了“整理党务案”,规定共产党员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长。1927年3月,蒋与帝国主义、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勾结并于4月12日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中共决裂。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正

[1]式合并,史称“宁汉合流”,蒋介石政权正式建立。

二、蒋介石政权崩溃的自身原因

1、 实行一党专政,独裁统治,以党治国【为什么要学历史论文】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开始背离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打击共产党,与苏联断交,破坏工农运动,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利用孙中山的政治遗产和战争环境,将孙中山一党治国理论和三阶段理论(军政—训政—宪政)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裁主义特点的政治体制。[2]从严格意义上讲,国民党没有完成党治国家建构的政治任务,南京国民政府最终蜕变为蒋介石个人的法西斯专政,国民党以党治国变成了蒋介石的以蒋治国,国民党政府行政院也成为蒋介石个人负责的办事机关。致使党政不分,蒋借抗战需要独断专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压制广大农民,以行政命令处理党政军一切事务,排斥和压制名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独断专行。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蒋介石可以被认为首先给中国制造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中共和毛泽东创造了一个新的低层机构。要说原始型统一政府的话,袁世凯早就制造出来了。[3]

2、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与众叛亲离同现,“五子登科”官员腐败盛行。无论蒋介石的盟友美国,还是国民党政权中的高级官员,包括蒋介石父子,都认为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1948年11月,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戴将军向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报告中提出:“自从我来到这里以后,从来没有一个战役的失利说是因为武器弹药的缺乏,依我看来,国民党军队的败北是因为糟糕透顶的指挥和道德败坏的因素,把军队弄得毫无战斗意志,在整个军界到处是平庸的高级军官,到处是贪污和欺诈。”时任上海市长的吴国桢在事后回忆说:“当时在上海接收敌伪财产时的场景相当混乱,被接收的不仅是敌产,中国人的私人财产也被接收大员嗣机占为己有,海军查封了上海的一个仓库并宣

布其中所有财产都是敌产,尽管那里可能有许多商品属于中国人的私有,接收变成了劫收。”这种情况不仅上海有,全国各地都有。蒋介石曾经对大将宋希濂说:“许多中下级军官利用抗战的胜利后到各大城市接收的机会,大发横财,做生意、买房产、贪女色、腐败堕落,大发国难财,弄得上下离心、军无斗志。这是我们失败的原因所在。”[4]

3、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上海市1948年1月至8月,米价上涨了43倍,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到1948年8月达663万亿元。1948年8月国民政府强制推行 “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广大人民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大受劫难,全国发行额猛增,到1949年6月达到130万亿元,金圆券与法币一样成为一张废纸。上海的物价,1949年1月与1948年8月相比半年内上涨了128倍。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蒋经国曾经野心勃勃的去上海“打虎”,可是当打到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时却停止了,因为孔祥熙是四大家族之一,国民党统治的根本之一。严重的金融危机已经造成了工人大量失业,农民饥寒交迫,特别是国统区的人民更加贫困不堪,已经成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成为蒋介石政权崩溃的重要原因。古静如在《略论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国民经济的总崩溃》一文中指出,经济总崩溃起因于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军费支出过大,财政赤字靠增发纸币来弥补,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财政金融的崩溃,这是促发国统区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卖国的经济政策,官僚资本的膨胀,对农民的横征暴敛,破坏了民族工商业和农业的发展,加速了经济总崩溃的进程。徐兆银等在《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经济原因》一文中指出,国统区经济崩溃还与国民党控制的农村地区有限、农村经济受战争破坏严重有重要关系。经济的崩溃使国民党政府的财政来源完全枯竭,再也无力进行战争。[5]到三大战役前夕,国统区经济实际上已经完全崩溃了,建筑在这一基础上的反革命内战的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国统区人民臵身于水深火热之中,尽皆唾弃国民党政府,民族资产阶级也对国民党政府完全失望,从而使国民党政府完全处于孤立境地。同时出现的连续撤换财政部长,军队官兵拒用纸币,政府官员抢购金银、美钞等危机情景,更使国民党政府众叛亲离,垮台势在必然。

4、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政治孤立,失去民心是国民党自己酿制的一杯苦酒,它的根源是国民党的内战政策。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人民盼望安定的政治,稳定的生活。但是国民党为了保持自己的独裁统治,一意孤行打内战,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人民的意愿。只要内战不停止,民心问题就无法解决。1947年10月下旬,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司令部非法捕杀浙江大学生自治会主席于子三,此事件成为全国人民反迫害运动的新起点。11月北平五千多学生在北大民主广场举行于子三的追悼会,全国十多万学生举行罢课示威。1948年夏,中国人民反对美国扶植日本侵略势力,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为美国政策辩护,并对中国进行威胁。上海大中学生五千多人到上海外滩示威游行,反对美国干涉中国的爱国活动,北平有四百三十多位教授联合向司徒雷登发抗议书。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等百余人发表声明,拒

[6]绝领取美国援助的救济粮。这些斗争使国民党政治上更加孤立,瞬间失去了民

心。

5、 内部派系复杂,矛盾尖锐,蒋桂分裂

“宁汉合流”后,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但国民党并没有完全真正意义上统一中国。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非常大,地方军事集团很多,如:“桂系,晋系,

滇系”等拥兵自重,中央又有蒋介石的黄埔系,代表党务势力的CC系,代表行政官僚的政学系和代表财团势力的孔宋系。他们互相牵制,互相倾轧,矛盾重重,使国民党内部斗争甚为突出,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党内统一。1947年在孟良崮一役,国民党军队王牌第74师被共军包围,但该师战斗力强,且与左右部队相邻,正是与共军决战的良机。当时在周围的有国民党汤恩伯和杜隶明所率部队,正好成内外夹击之势。可是当时张灵甫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居然见死不救,结果74师被粟裕的华野全歼。这样的例子在解放战争时有很多,如淮海战役时,邱清泉不去救被围困的黄百韬兵团,在淮海战役中,蒋介石的嫡系基本上被全歼。桂系军阀白崇禧就给蒋介石两次去电,要求停战,进行和谈,逼蒋下野。蒋介石下台时气氛地说:“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而是被国民党打倒

[7]的。”在国民党军事失败时,党内不能团结一致,派系分歧,利害摩擦,以致整个党一盘散沙,最后共产党乘机一击,遂致全面瓦解。

6、 军队战斗力低下,士气低落,投城现象较多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数量有430万,而且有飞机大炮和美国的59亿美元的援助;而共产党军队数量只有130万人而且基本上是“小米加

步枪”,然而中国共产党军队却击溃了国民党军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什么原因呢?1945年抗战结束后,人们已经非常厌恶战争,蒋介石又开始整编全国军队,不断压制和限制杂牌军的发展,对杂牌军的首领进行迫害和暗杀,加强自己嫡系部队的发展,当时杂牌军和嫡系的待遇差别很大。当时的杂牌军有晋绥军、桂军、滇军、湘军、川军等,数量很多,同时这些军队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大多士气低落,倾向共产党,导致投城现象不断发生。1948年在辽沈战役进行时,留守长春的国民党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拒绝当蒋介石打内战的炮灰,60军是滇军,他们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歧视。1949年1月在平津战役中,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宣布起义,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湖南主席程潜宣布起义,湖南和平解放,同年刘文辉也率部宣布起义,1949年12月卢汉发动昆明事变宣布起义,云南和平解放。之后,蒋介石逃离大陆。[8]

7、实行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推行法西斯专政

蒋介石政权为加强独裁统治,迫害革命群众,进行暗杀等恐怖活动,建立了以中统和军统为首的特务组织,虽加强了独裁统治,但也导致了其政权的崩溃。特务组织专门用来残害共产党员、抗日群众、爱国民主人士等罪恶活动。上饶集中营、息烽集中营、重庆中美合作所等,都是国民党特务的杀人魔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和军警闯入昆明西南联大炸死要求停止内战的爱国师生四人,史称“一二一”血案。1946年2月重庆各界人士集会较场口,庆祝政协会议的圆满成功,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殴打大会主席李公朴和政协委员郭沫若等人,史称“较场口血案”。1946年6月上海十万群众举行大示威,反对内战,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民主人士马叙伦等被推为代表赴南京请愿,在南京下关火车站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殴打,史称“下关惨案”。类似这样的暗杀恐怖活动还很多,促使爱国群众、师生、民主人士成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有力配合解放战争。保甲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以便更好的实施法西斯独裁统治,进一步激化了和人民的矛盾,失去了民心。[9]

三、加速蒋介石政权崩溃的外部原因

1、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931年春,毛泽东在总结土地革命运动的经验时,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保护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的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为中国共产党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巩固了红色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和人民群众一起反对日本侵略者。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就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国共进行了43天的谈判,制定了《双十协定》,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中国共产党通过这场斗争,在人民面前争取了和平的诚意,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使其在发动内战之际就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在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经过一年的的斗争,解放前有一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这极大的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自1946年到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前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580万人,冀中有484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广大民兵还直接参战11万次,歼敌20多万人。[10]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衰败和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

抗日战争起到什么作用?这里借用费正清的一句评论:“日本侵略造成了这样一种局势:使国民党走向衰败,而共产党得以生存,发展和走向胜利。”它反映了历史事实,这场民族战争促使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他使国民党政权固有的弱点和共产党固有的优点迅速充分的显示出来,就是促使国民党政权走向灭亡的必然性因素,通过中日战争这一外在的、偶然性因素充分表现出来。[11]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使国民党政权经济上遭受沉重打击。作为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同发达帝国主义之间进行一场斗争,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耗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个政权的本质决定了它无法把损失限制在最低限度,反而加剧了它。由于惧怕人民,不敢实行人民的战争,致使军事上节节败退,大片国土落入敌手,政府的军政官员及四大家族则大发国难财。其次,造成国民党政权权威地位的迅速下降和共产党作用的迅速提高。国民党在这场竞争中是失败者,导致他在中间党派、知识分子等社会中间阶层乃至他的盟友美国人面前,威信大降。相反共产党迅速壮大,影响大大提高,原先各方对于国民党都寄予很高的希望,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表现颇令人失望。而且对抗战中兴起的抗日民族势力严加压制,始终拒绝给予人民抗战的民主和自由。与此相反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迅速壮大,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者,因而他敢于而且能够发动人民,依靠人民,同人民融为一体,通过人民战争的形式弥补自己力量的不足,迅速发展抗日武装,很快的就承担起抗日的主要任

为什么要学历史论文 第四篇_历史教学论文

2015秋季学期历史教学论文

【摘要】:围绕导学课堂中组织学生课中研讨、合作学习、学生课堂的充分展示这几个方面撰写论文。结合学校实际,就“微课”的制作和应用及“翻转课堂”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高效课堂;微课;翻转课堂;历史

一、高效导学课堂的实践

(一)课中研讨

(1)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 "研究性学习" 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于是就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学生们似乎也早以习惯了“起立--作答--坐下”的形式,希望接受训导,不想自己探究;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一个智商再高的儿童,当他的求知探索的冲动一旦泯灭于最富想象联想的年龄段,这个人一生的发展也就有限了;而一个国家,当它的国民创造性探索精神普遍消失于学生时代,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就必然充满危机。可见,还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已是时代的必然。

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为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提供了良药。它着眼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会必要的研究方法,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以往 “授受”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营造 "研究性学习" 的氛围: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价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应留给学生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 “研究性学习” 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如果可能的话,每堂都要提供给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话题可以是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是对课文的评述性问题等等。这时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 “精讲” ,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全面开花,也不能不动脑筋地把教学参考书上的东西和盘端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

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引导学生不仅从常规常式上去生疑,也从特殊变式上去生疑,教会学生思。并通过与人交流激活思维,解开思维的“死结” 迸发创造的火花,发展创新能力。其次,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 “教学目的” 改成 “学习目的”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写出每课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造等方面的目标。

要上好一节历史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3)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历史活动,促进 "研究性学习" 的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获取知识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在历史活动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尝试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35282/

推荐访问: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