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政府考察报告格式

政府考察报告格式

时间:2018-03-30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政府考察报告格式 第一篇_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报告范文及格式2

我省太行山区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实践

——平山县“万人搬迁迁扶贫工程”成功范例

校学生会

在我省太行山、燕山深山区的一些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发育滞后,人口与土地、人口与自然矛盾十分突出,普遍存在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等“五难”问题,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非常困难,常规扶贫措施收效甚微,这些地区是扶贫开发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为彻底解决这些地方群众的出路问题,我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探索扶贫移民搬迁的路子,实践证明,扶贫移民搬迁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从2003年起,把移民搬迁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四大扶贫项目”之一,认真抓好落实。2005年省政府又把扶贫移民搬迁列入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省扶贫办、发改委和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河北省农村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实施意见》。2008年初,河北省人民政府又颁布实施《河北省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08—2010年)》。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推进扶贫移民搬迁工作。

据统计,仅从2003年到2007年,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069.7万元,完成了10311户、37374人的搬迁任务。扶贫移民搬迁项目的实施,切实解决了移民群众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发展经济门路大大拓宽,经济收入稳定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使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达到了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良好效果,成为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亮点。

平山县作为我省太行山区扶贫移民搬迁任务较重的县,多年来,一届政府接着一届干,思路清晰,真抓实干,探索和总结了一条扶贫移民搬迁的成功之路。平山县位于冀西太行山区,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即便到了本世纪初,该县仍有贫困175个,贫困人口11.5万人,其中人均收入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8万人,625元一820元的低收入人口3.5万人。从2001年开始全县实施“万人搬迁扶贫工程”,截止目前,全县投入并整合各类资金1.25亿元,搬迁人口3191户,10126人,使一大批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

展,引起多方关注,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一、实施“万人搬迁扶贫工程”的起因

平山县“万人搬迁扶贫工程”是县委、县政府多年来扶贫开发政策的延续,是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积极探索。最直接的原因是1996年和1998年两次特大洪灾在乎山县的领导干部中引起的震动。在这两次洪灾中,全县因灾死亡104人。对人民群众生命的痛惜和生存环境的关注,推动了一次全县范围的特困人口生存状况摸底调查。县委、县政府组织带领扶贫、民政、发改、财政、公安、土地、水利、交通、卫生、教育、电力等十几个部门,深入平山县最偏远的山区乡村调查了解情况。此次调查历时3个月,行程2000多公里,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全面掌握了平山县特困人口的生存状况,在全县24个乡镇,717个行政村,1042个自然庄,45万人口中,涉贫的有13个乡镇,121个行政村,257个自然庄,总户数3191户,总人口10126人。这些贫困村人均耕地3—4分,大多是坡岗旱岭,草帽田,地处偏僻,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人均收入不足500元。主要表现在水、电、路、讯、医“五难”问题上:

(一)人畜饮水困难。全县共有9个行政村,8个自然庄,涉及525户,1635人。饮水最为困难的是北冶乡清风村的榆林会自然庄,全村26户,116人,只能靠2个水窖吃水,遇到干旱,水窖无水,只能到5里外的河沟取水。大部分村庄为季节性缺水,旱季需到3里外的地方挑水,缺水时间最长的达半年以上。

(二)用电困难。全县共有8个自然庄,涉及36户,98人。主要分布在王坡、孟家庄、杨家桥三个乡镇。王坡乡的冷泉村萝卜夹自然庄、沿庄村马圈沟自然庄、二青炭马沟自然庄,孟家庄镇北坪村西沟自然庄、杨家桥乡河西头村的黄毛沟自然庄在2001年前没有通电。

(三)交通困难。全县有4个行政村和27个自然庄不通公路或路况极差,涉及449户, 1510人。其中有19个自然庄,211门,不仅不能通汽车,甚至不能通行三轮车。还有个别自然庄的出路,只是一条羊肠小道,连自行车也不能通行。

(四)通讯缺失。多数贫困村,由于地处偏远,缺少电话、手机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电视收视困难,信息闭塞。

(五)就医困难。居住在大山里的上万群众,看病就医困难。很多村庄都是医疗白点村,不仅没有卫生室,连个乡村医生也养不住。多年来,这些贫困村始终没有摆脱“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不到10%的人口享受着全县80%左右的救灾粮、救济款,迫使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对特困人群实施搬迁的决策。

二、实施“万人搬迁扶贫工程”的原则和基本形式

搬迁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经过多次摸底,反复论证,平山县逐步制定并完善搬迁原则,即: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鼓励搬迁,迁留自愿;区别情况,分类安置;政府补偿,自力为主;指令安排,项目扶持。这个模式主题明确,内容全面,切合实际,便于操作。

据了解,该县对特困户实施搬迁的具体方式主要由以下几种:

(一)自然庄向主村搬迁。考虑到行政区划与当地生活习惯,主村有接受能力的应以此 方式为主。在整个搬迁工程中,这种方式最受群众认可,搬迁人数达到1917户,6211人。

(二)异地“插花”安置。插村安置是将人口较多的自然庄及行政村的群众分散转移至生存条件较好的乡村。安置地点以平山、回舍、岗南、温塘、大吾等平原、丘陵区乡镇为主。这也是一个重要形式。平山县以这种方式安置217户,665人。

(三)异地搬迁建安置小区。在土地宽广的乡村选址征地,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土地开发及饮水、交通、电力、通讯等项配套工程,建设安置小区,将34个自然庄的群众集中搬迁安置。目前投资2507万元共建6个小区,安置搬迁群众1053人。

(四)几个自然庄合并建新村。古月镇玉皇阁村原有42户,125人,分散在6个自然庄, 集中搬迁建了新村。东回舍镇新升村也是由深山区4个乡镇,11个行政村的37户,146人集中迁建。

(五)本乡镇内“插花”安置。由所在乡镇负责将一定数量的搬迁户安置到本乡镇条件较好的村。

(六)迁居县城。对愿进入县城的,政府在农转非、购房、经商、办企业及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

(七)投亲靠友。对亲友能帮助找到搬迁地点的,不论县内外,均给予支持和帮助。

(八)敬老院安置。对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由所在乡镇负责安置至乡镇敬老院。

三、实施“万人搬迁扶贫工程”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搬迁政策。本世纪初省里对移民搬迁政策还没有统一制定时,平山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一是对搬迁户给予建房材料补偿,3人以上的每户5000元;2人以下的每户3000元。特困户在原有基础上可每户增补500—1000元。二是对接收安置村按每人不低于3000元的项目资金给予扶持,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搬迁户的建房工作由接收安置村负责组织协调,帮工帮建。四是搬迁户与当地村民在宅基地、责任田、用水、用电、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同等的待遇。五是搬迁中需要各职能部门办理的各种手续,由各有关部门负责,免除一切费用。六是搬迁户的住房安置应充

分利用原有的学校、仓库等集体设施,也可购买农产旧房。七是凡有条件搬迁进县城的,政府负责协调购买住宅和商业用房,并转为城镇户口。八是迁出地乡镇要切实负责,搞好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工作。随着省移民搬迁补助政策的变化,我县对搬迁户的补助标准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搬迁方式。2004年以前,平山县在搬迁形式上主要采取了自然庄 向主村搬迁、本乡镇安置、异地安置、建安置小区等四种形式。2005年又突破了政府指令性安置为主的做法,实行了搬迁户与安置地自由对接的方法,政府做好协调服务。群众往哪里搬、建不建新房完全尊重搬迁户意愿,因村制宜、因户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一种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搬迁户、安置村的积极性,加快了搬迁进度,提高了搬迁效果。

(三)实行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一 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主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民政、扶贫、计委、财政等14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县人大、县政协将此纳入重点视察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和实地考察。县四大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搬迁安置乡村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带头为搬迁户捐赠款物。二是建立齐抓共管的落实机制。县委、县政府年年将此纳入重点工作和政府承办实事,并作为对有关乡镇和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包村包户责任制,明确奖惩,定期督导,限期完成。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组织县直部门、厂矿企业和全县公职人员积极捐款捐物,并为搬迁群众提供车辆装备,帮助他们修建新房。

(四)拓宽多方筹资的筹措渠道。实施“扶贫搬迁工程”,必须有可靠的资金保证,打破资金短缺这个瓶颈,是扶贫搬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中之重。在扶贫搬迁工程中,平山县就明确了资金筹措的思路。当时县财政仍然是吃饭财政,单靠政府出钱力不从心。靠多条腿走路,拓宽筹资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适度集中政府专项资金。将扶贫、以工代赈、救灾、水利等专项资金进行适当集中,捆绑使用,统一用于安置费用。按项目资金对安置村给予扶 持,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积极筹措社会资金。搬迁户的搬迁补贴资金由县直各单 位分包负责,广泛发动单位干部职工捐款捐物献爱心,全程负责搬迁户的搬迁安置。仅2002年,县直各单位捐献搬迁户的补贴资金就达100多万元,全部直发到搬迁户手中。各安置乡镇除妥善做好宅基地、责任田落实工作外,还全力筹措资金、粮食、衣物用于安排搬迁户的临时生活。三是发动群众集资。一方面动员搬迁户树立“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思想,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筹措建房资金。

同时为了减轻搬迁户建房的资金压力和负担,接收安置的乡村主动组织当地干部群众为搬迁户建新房出入出力。四是争取上级支持。由于“扶贫搬迁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退耕还林、保护省会饮用水源、防灾减灾救灾等项目密切相关,经过争取,各行业单位共投入扶持资金3350余万元。

(五)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万人搬迁扶贫工程”从决策到成功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就是参与此项工作的各级各部门领导和同志们带着对人民群众强烈的感情全力以赴做工 作。省市扶贫等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到县乡村检查帮助扶贫搬迁工作,先后投入资金3050万元。主管副县长韩晓瑞是个年逾50的女同志。在几年的搬迁工作中,翻山越岭走遍了所有的搬迁村庄。县民政局长刘联平在山区乡镇工作过多年,对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极为熟悉。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筹措资金保证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实施。县扶贫办副主任付树芳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并对负责验收的搬迁项目严格把关,不徇私情,保证了搬迁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古月镇玉皇阁村村长梁元元把全部身心放在了搬迁上,组织户主开会50多次,带头垫资,找亲朋好友借钱,预拨建房材料,把6个自然庄实施整体搬迁,建设了一个功能齐全、居住舒适的搬迁小区。正是有了一大批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感情的基层干部,扶贫工作才能得到有效地推进,取得不俗的成绩。为动员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搬迁工作,平山县组织工作细致,协调联动,深入到村,落实到人。通过动员会、现场会、制作专题片、组织群众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实施这一工程的目的、意义、政策标准及工程实施中的先进典型。使搬迁扶贫这一民心工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四、实施“万人搬迁扶贫工程”的效果和意义

改变特困人口的生存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最根本的是改变他们的生存生活环 境。生存生活环境改变不了,一切就无从谈起,这就是“万人搬迁扶贫工程”的意义所在。

(一)有利于特困人口观念的更新。由于特困人口集中生存在深山区,信息闭塞,也阻挡 了特困人口观念的更新,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步伐。扶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精神扶贫、文化 扶贫,没有观念的解放,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因此,必须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从交通、通讯、文化等设施的改善人手,实施换脑子工程。观念改变了,思想意识更新了,我们的扶贫工作才是找到了最佳切入点。因此,搬迁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办法。

(二)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平山县的特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最落后、最偏僻的深山区,自 然条件恶劣。由于贫困,多数群众抗击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遇到旱灾口粮难

政府考察报告格式 第二篇_调研报告的写法和标准格式

调研报告的写法和标准格式:

1. 题目

应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 前言(背景和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应简明,扼要,切题,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献小结.

调查目的:阐述调查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3. 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使读者能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是否恰当.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地点

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样本量的估计

调查方法:定性,定量

质量控制

4.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可以放在一起写,也可以分开写.

结果和讨论分几节来完成.一般采用描述,分析,讨论来写.

描述:

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描述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描述调查事物的特征

对比:

历史对比

他人研究对比

本调查中不同特征人群对比

推断:

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推断

(前提条件: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讨论:反映作者学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要紧紧围绕结果,以及可能有争议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把调查结果上升到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揭示内在联系. 与他人结果相矛盾的地方,讨论发生的原因和理论依据.

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论点明确.

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用扼要的文句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切忌重复文章内容.

文字结构应该准确,完整,精练,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建议

为政府决策提出科学建议

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建议

6. 参考文献

列出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以及有争议的论据.

具体格式见文献综述中讲述的参考文献的格式.

7. 附录

在论文中只有局部使用或完全没有使用,但又与论文有关的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原始资料,数据,如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程序,各类统计表,统计图等都可以放在附录中,有利于说明和理解调查报告,又可提供有用的科学信息.

政府考察报告格式 第三篇_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

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

调研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标准。调研提纲应该为调研提供方向,即告诉调查者怎样进行此项调研,比如目的,内容,方法,对象。调研提纲在调研之前完成,所以不应该有对策,结论性的东西包含在里面,因为那些是要调研结束之后才能得出的结果。

提纲应很好地体现设计者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逻辑性,简明扼要,思路清晰。一般思路可以是:研究对象的过去发展,发展到现在的状况(发展成绩),综合过程要求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调研提纲应该到此为止,至于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是调查结束后报告的任务。

就我看到的调研提纲形式有两种:

叙述式和问题式。前者直接规定调研的内容,条述式罗列调研内容。后者以问题的形式列提纲,更容易让调查者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调研提纲范文一:

2013灵青计划春晖使者行动第十二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筑梦彝乡公益团队调研提纲

目录

一、前言概述

二、选题背景

三、调查实施方案、计划

四、附件

一、前言概述

(一) 调研课题:乡村教育助学金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盖 租乡为例

(二) 调研目的:考察助学金计划是否可行性与可持续性,是否能支持更多大山里的 孩子能够接受教育,继续完成学业。

(三) 调研对象:当地的公益组织、学校(主要以中学为主)、孩子(受资助与未受 资助的)、孩子的家长、其他村民。

(四) 调研内容:

1. 现有助学金的发放情况:

2. 现有乡村助学金的发展的不足与盲区;

3. 助学金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4. 如何使得助学金如何避免盲区(如: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有效、透明,资助 学生的考察条件是否合理合适等)。

(五) 调研方式: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社会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六) 调研时间:2013年07月13日--2013年07月25日(依实际情况将会小幅波动)

二、选题背景

(一) 问题的提出

发起本调研的团队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筑梦彝乡”公益团队,现已成立近两年时间。团队在对四川凉山帮扶中的近两年里积累了许多经验,经过长期与当地公益组织、学校的沟通加深了对当地状况的了解,拥有了对当地较为充分的了解及预调研后确定本调研题目,使得题目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操性。

通过过去近两年的暑假短期支教以及寒假两次调研,我们团队了解到,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很多学生存在小学到初中,甚至初中到高中阶段辍学的现象。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资助更多集中在小学以及大学,而忽略了初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我们希望通过对当地初高中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情况的调研,了解这一人群的实际需要,帮助更多的学生继续完成学业,同时为筑梦助学金计划的进行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分析,为日后的助学金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对于该地的乡村资金资助,其现状大致是:教育资源普遍缺乏;资金资助多是针对小学;中学的具有拔高性阶段的资金资助未受重视。归根结底,通过这样的教育资源的资金分配方式,可利于当地孩子普遍素质提高,但也难以培养出人才,不利于当地的长久的发展。

另外,以调研地盐源县为例,其占地面积达到8388平方米,但县内初中有仅8所,高中仅仅2所,能够通过该地的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考试而脱颖而出的孩子是万中挑一的;且在山区,还有不少本来在小学取得优异成绩的有潜力学生,因为家庭贫困问题或者观念问题,不能继续学习,最终导致辍学,浪费了山区的人才资源。扶持好山区有潜力的学生完成学业,也是为他们改变山区未来做努力。这样成绩优异的孩子对持续性教育的需求十分强烈,且通过对其资助,我们能较好的使得捐助资金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也是改变山区命运的关键。因此,建立可持续的助学金机制对山区来说尤其重要。

到底乡村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应如何满足孩子们的教育需求?利用好已有的教育资源,使得他们在接受基础教育后能更好地发展,通过基础教育之外的拔高性的中学教育来提高当地的总体生活素质,不用再因资金短缺走家中长辈在乡村中模式化生活的老路,也不用在城市中沦为“农民工”。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盖租乡为例,从当地孩子的教育资助出发,考察筑梦助学金计划是否可行,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有效,透明以及资助学生的考察条件是否合理合适等,以此来逐步完善筑梦助学金计划,使更多大山里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继续完成学业。我们希望这一次的调研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当地教育状况,满足教育需求。

(二) 研究意义及背景

1. 理论意义:

我们将立足于团队已有的调研成果、现有的相关研究的文献及现今政策,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盖租乡的助学金资助问题,不再单纯地停留在对当地基本情况的了解与收集,而是建立团队助学金的可持续性的角度上,对当地的实际状况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调研,力求通过此次调研,考察筑梦助学金计划是否可行,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有效、透明以及资助学生的考察条件是否合理合适等,以此来逐步完善筑梦助学金计划,解决相关的实操问题,确定未来助学金的发展及实操方向。

团队将通过多角度分析,以助学金的整个流程为主要的思路,从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确定其可行性与发展方向。我们将从一开始发放助学金的人群的入选、不同的助学金的筛选标准、收集社会捐助资金的可能方式、善款输送到孩子手中的方式、后期的跟踪孩子状况、对社会各界的反馈等进行了较为清晰的调研标准的设定。

以下将由助学金现有的几个方面来对流程中不同的节点进行说明:

(1) 受助孩子的名单:孩子基础资料的来源、进入可能受助的孩子基本标准、受助 孩子的年龄等;

(2)筛选的标准、方式等;

(3) 社会捐助:每次捐助的金额:如何捐助:捐助方式等;

(4) 善款输送:方式:资金跟踪确定等;

(5)跟踪孩子的状况:学期间信息对称的方面、信息对称等;

(6) 反馈:主要是涉及到对象及方式,(重点捐助者、广泛捐助者、社会社区公众 等)。

2. 实践意义:

本调研是基于团队自有的具有可借鉴性的前期经验及资料、团队现有的公益发展方向而提出。通过前期较为广泛的文件搜索的情况,我们发现,就目前来说已有的调研论文来说,现有的大部分的调研仅仅停留在“世界观”的层面,处于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阶段,其多数没有从真正的“乡村的助学金”的“方法论”的,即是“怎么去做”角度去对教育资助问题进行较好、较深入的,且有针对性的调研;同样的,在多数团队调研之后,成形的多数论文大多都仅是提出了问题,但提供的是较为宏观层面的解决方式,而受调研的地点的实际情况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团队本次将进行的调研,是建立在团队发展的基础之上。为了使本次调研更有借鉴与指导意义,我们更从其可行性、可持续性的角度上进行考虑,能够在整个调研的过程中围绕“可行性”“可持续性”进行相应的地区走访与问题设计、访谈;同时拜访具有较丰富经验的公益组织,共同探讨助学金的项目的实操性,即“方法论”问题。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在本次调研结束后,团队能够能在后期的调研结果攥写、团队未来项目发展方向中体现本次调研的实质意义。

3. 背景:

目前乡村教育资金,主要是助学金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支持,中国乡村普遍存在的助学金资助的现状是:为了提高学年儿童受教育率与识字率,社会要求多是强调基础教育,总的来说,基础教育资助资金雄厚,而相对对于人生的学业进取的重要阶段的中学教育费用资助社会的关注度普遍较少;

除了整个社会的一个帮扶山区趋向推动我们选择初高中教育资金资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原有的调研及分析当地的状况得出中学对助学金有强烈的需求。

以本次调研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以下将从地点的现有状况进行相应分析:

(1) 经济条件普遍较差:

盐源县由于其较为发展的苹果产业、烟草业、及旅游业,在整个凉山州的经济发展状况较好,但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普遍行业以农业及高山放牧业为主),家庭难以负担起孩子上了中学远离家庭居住地的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等较大开支。(初中孩子不享受免费午餐,高中不存在异物教育,学费高);

【政府考察报告格式】

(2) 学业竞争大:

本次盐源县的初中有8所,高中仅仅2所,而起占地面积达到8388平方米,学校数量少,难以满足孩子的升学需求,因此导致县内升学压力大,能够考上初中的学生数量有限,考上高中的更是万中挑一。【政府考察报告格式】

(3) 支持的家庭较少:

凉山的孩子普遍上学较晚,多数孩子小学毕业时已达到15、16岁,许多孩子为了养家

糊口而外出打工,家庭希望支持孩子继续深造的愿望普遍不大;

(4) 孩子自身读书意愿:

在山区生活,周围学习气氛不浓厚,许多孩子对学业兴趣较小,且竞争度大,孩子们多数难以继续坚持读书。

综上所述,通过当地小升初的激烈竞争后,能够读上初中的孩子一定程度保证了:

(1) 孩子成绩较好,能在激烈的学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家庭支持,即使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送去上学;

(3) 孩子读书意愿较大,能够有毅力,乐观,积极读书;

(4) 能一定程度上预见孩子未来的发展,可期回报家乡;

(5) 助学金投入能看见其对孩子的积极,有效力的影响;

因此,选择对中学生进行助学金的资助,更有针对性且效用更大。

三、调查实施方案、计划

(一) 调研地的选择及说明

1. 调研地选择: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盖租乡;

2. 调研地选择的原因:

(1)当地基础:经过一年多与当地的沟通、交流,团队已与当地相关组织、学校及其工作人员建立了较好的联系,现已具备初步的地区调研基础,且该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调研成员的安全;

(2)实践中的问题:在团队早期对当地的调研及帮扶当地的实践中,团队发现了该地教育资金的投入分布不均、不够有效透明等相关问题,且这些发现的问题较大程度地影响到当地孩子的发展之路;

(3)思想:盐源县作为凉山州的大县之一,该地的居民思想相对开放,较能接受外来人员进入地区。且在“中国梦”的号召及“城镇化”的推进下,该县正处于山区农村与“城镇化”之间,发展具有典型性;

(4)交通:该地靠近四川省泸沽湖旅游区,交通相对较发达,具有一定的运输基础,能够保证调研成员在调研地之间往来;

政府考察报告格式 第四篇_调研报告模板

浙江大学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以及论文格式样本

题目(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三号、宋体、居中)

XX学院暑期赴XX(地点)社会实践团(四号、宋体、居中)

摘 要:(五号、楷体GB2312、加粗)摘要正文(五号、楷体GB2312)

关键词:(五号、楷体GB2312、加粗)关键词1;关键词2(五号、楷体GB2312,多关键词之间加分号)

正文(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正文中结构层次序数分别表示为:

一、(第一层)(五号、黑体、加粗)

(一)(第二层)(五号、楷体GB2312)

1.(第三层)(五号、宋体)

如果内容只有两层时,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1.”。

实践成员:全体姓名(五号、楷体GB2312、右对齐)

(文/XXX XXX,图/XXX XXX)(五号、楷体GB2312、右对齐)

参 考 文 献(小四、黑体、居中)

[1][国籍(若中国则不注明)]XX著:《文献》.XX出版社,2000版。(五号、宋体)

文章最后附上团队负责人姓名、所在学院、学号、联系电话

页面设置:1、A4纸型,每页24行,每行30个字。

2、左、右边距2.6厘米,上下边距约3厘米。

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在施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为例

摘 要:“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业已半年有余,尚未找到成熟而稳定的运行方式。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的十几所学校,我们发现财务运行压力大、配套硬件设施不足、食堂工作人员量少质劣、监督工作失位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该计划的顺利推行。如今,在承接贵州省大力推广的“四统”模式基础上,加强监督、调整资金政策,并因地制宜地落实“营养”二字,当是镇远县发展、完善该计划的首选之策。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问题;对策【政府考察报告格式】

一、课题综述

(一)课题背景

2011年10月26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正式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或者“营养餐”)也由此正式推行。

(二)研究目的

1.深入基层,掌握一手资料。“营养改善”计划推行半年有余,虽未完全步入正轨,但制度上的漏洞、施行中的问题多多少少浮出了水面。深入基层,从政策的受益者和执行者处挖掘出第一手的真实信息,对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大有裨益。

2.找出问题,分析对策,提供参考。从特殊案例中抽出一些各个地区都普遍存在或者可能面对的问题,然后从大学生的角度客观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这是此次课题调研的真正目的所在。

二、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营养改善”计划的出台和实施本是为了改善经济水平较低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其本身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一来减轻了贫困家庭的负担,二来也更好地满足了正处于身体成长关键期的孩子们的营养需要。我们不否认这项政策的制定初衷和实施效果都是很好的,但也必须承认,这项政策在落实中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学校财务运行压力增大(以黔东南州镇远县J初中为例)

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增加了学校财务运行的压力。

1.资金到位严重滞后与计划实施的迫切性产生了矛盾。

贵州省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从2011年秋学期开始,在全省连片特困地区65个县启动“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工作。而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但实际情况却是:2011年秋学期的专项资金(按50天记,全县共399万)到2012年三月份才正式下拨,而2012年春学期的专项资金直到当年7月初仍然分文未发。

计划的推行、检查和汇报工作确是按照规定如期展开,可在存在如此大资金缺口的情况下,强迫学校“为无米之炊”,却也给其财务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配套设施无资金支持

上文中已提到,食堂配套硬件设施严重短缺,这正是由于财政在配套设施方面没有专项资金支持。

按照规定,每位学生每天3元钱的营养补助必须全部吃进肚子中。但伴随这“3元钱”而来的另一笔费用却无人“认领”:包括食材的运输费,烹调所必须的油盐酱醋等配料费用,燃炉生火所需的燃料费,配套硬件设施维修、翻新所需的费用,部分学校因就餐人数增加购买餐具和桌椅的费用以及部分原先不供餐的学校兴建食堂方便学生就餐的费用。当然,这个漏洞最终还是要学校来补。

3.镇远县中小学已经普遍施行“校财局管”政策,学校每月底都需要到教育局报账,伙食支出也不例外。报账需要提供正规发票,但学校在菜市场购买的蔬菜、鲜肉、粮油、鸡蛋等又往往没有发票。因此,学校需先到国税局凭借收据代开发票,并缴纳3%的增值税。这笔开支虽然数额不大,但并不合理,并不应该由学校来承担。

以J初中为例:全校共有280名学生就餐,按照每名学生每天3元钱的补助标准,2011年春学期(按50天计算)共需资金42000元,再加上上文提到的为配合“营养改善”计划推行而衍生出的费用,一个短学期食堂所需花销大约在45000—50000元。这个数额对普通农村小学来说显然是无法预支的。

(二)配套硬件设施数量有限(以黔东南州镇远县K小学为例)

在镇远县,类似消毒柜、桌椅等食堂配套硬件设施极为短缺,餐具露天摆放或仅用棉布遮盖、十几人拥挤在一张小桌前用餐的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后,原本一批不供餐的学校也被迫按照规定让学生在校就餐,而这些学校往往没有食堂。

配套硬件设施短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当其冲便是饭菜的安全。没有消毒柜和碗橱,没有冰箱,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传染病的爆发几率。

其次,由于资金不足,学校很难在短期内建起食堂——酸奶、果汁、面包等从超市直接购买的零食代替了正餐,将学生“承包”给附近农户的“托餐制”代替了校内集中供餐。零食替代饭菜,且不论健康、营养与否,能否饱腹尚存疑问;将实施计划的责任转嫁给农户,的确减轻了学校方面的负担,但分散管理所带来的监督不力和食品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忽视。

正如K小学校长所说:“学校的公用经费本就不多,上头不会出这些设备的资金,又不允许挪用‘营养午餐’的补助资金,学校只好每年用有限的钱去购买消毒柜、冰箱、桌椅等硬件设施。”

1.食堂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低且数量不足,镇远县学校(非县城内)规模小,学生平均300余人,加上教职工不超过350人。

2.食堂工作人员基本享受了国家编制,工资由财政划拨。但仍有一部分工作人员的工资需要由学校承担,虽然数额不大,仍给学校造成额外资金压力。

3.每百名学生配备1.2名工作人员,达到了相关文件中规定的“每百名学生配备一名工作人员”的要求。从数据上看,镇远县中小学食堂工作人员配备情况与国家规定并无二致,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仍能发现不少问题:食堂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大多数学校都把食堂的工作岗位提供给教师家属。但这批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教育程度不高,入职后又没有统一正规的职业培训。所以他们做出的饭菜,自然难以达到可口、健康、营养的标准。

对于东部和北部一些动辄上千人的学校而言,每百名学生配备一名工作人员的确能够满足食堂正常运作的需求——每人负责一个环节,流程化作业,熟练之后即能高效运作。但镇远县学校(非县城内)规模普遍较小,每个学校只有不到4名工作人员,每个人需要承担的任务、负责的工作环节大大增加。

(三)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不统一导致监督管理工作失位

“营养改善”计划贵州省相关实施方案中规定,县政府是该计划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但就镇远县的实际情况而言,乡政府是该计划的真正行动主体。具体原因如下:

1.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的划拨,县审计局、卫生局分别负责资金和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具体工作由县教育局统筹。教育局有两个人分管“营养改善”计划,下辖不到10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31945/

推荐访问:政府申请报告格式 政府考察报告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