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大学生传销

大学生传销

时间:2018-02-28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大学生传销 第一篇_让大学生远离传销的陷阱

让大学生远离传销的陷阱

烟台南山学院(265713) 刘云飞

摘要:从近几年披露的传销案例来看,当前参与传销组织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高学历、

高智商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为非法传销的俘虏,进而成为非法传销的参与者?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为什么会被骗入传销组织,揭示了传销组织定义,以及它和合法直销的区别及其骗人的方法和手段,让大学生远离传销这个经济邪教。 关键词:大学生 传销

2004年6月重庆破获了一起非法传销案,参与这起案件的有来自全国十几所高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2006年9月山东聊城警方破获了自1998年以来全国最大 “蝶贝蕾”传销案,涉及传销人员50多万,其中有20%的头目是大学生,更令人吃惊的是该传销组织的核心管理软件是一位具有博士后学历的从某为传销组织设计。现代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传销组织重点拉拢的对象。高学历、高智商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为非法传销的俘虏,进而成为非法传销的参与者?这个问题令人费解。

一、 非法传销的定义及它与直销的区别

多层次传销起源于美国(英文名称multi-level marketing或者direct marketing),它是一种由生产商经过销售员直接把产品介绍销售给消费者的无店铺商业零售模式 。传销自80年代末进入中国,发展迅速且混乱。十年间,金字塔式销售,老鼠会诈骗泛滥成灾,成千上万人受害上当。199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颁布法令,全面禁止传销业。7月份批准10家规模大实力强的正规传销公司转型如:安丽,雅芳,完美等等。为了与传统的非法传销相区别把合法的传销改名为直销。2005年9月1日公布的《禁止传销条例》对传销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人员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和其他利益的。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变相缴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我们怎样把它与合法的直销区别开来呢?因为传销和直销出自同一家族,血缘相近,结构相似,采用同一方法扩大销售组织,比较相似,因而一般人难以区别。如果要简单来判断非法传销与直销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传销这个模式里头,在这个渠道里头,没有一个可以实质的作为消费的产品在流通。第二条非法传销以直接或者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为依据, 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和其他利益的,而不是以销售产品的价值来计酬。第三条传销一般收取高额的入会费(直销的入门费用较低一般也就几百元,传销的入门费一般几千元)。第四条如果你想退出,直销一般都可以轻松地退货,而传销对于退货设置了极其苛刻的条件,不允许退货。第五条传销组织往往采取异地拉人,集中居住在比较偏僻封闭地方,授课开会,大都限制人身自由。

二、 传销的危害性

1. 在经济学层面上,传销以欺骗为直接手段,出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资源。参与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解脱的方式就是发展下线,骗别人。一个庞大的骗子网络建立起来。假如传销无限制发展下去,社会上人与人的信任资源将无限流失,终究会动摇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

2. 在社会学意义上,瓦解社会基本单元———家庭,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础。传销活动参与者多有相同的经历,就是被亲戚朋友以介绍工作为名,骗到外省市。参与人员中,多是弱势群体。最后结果往往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的因“洗脑”过分投入,精神接近崩溃边缘。

3. 心理学意义上,突破了道德和法制约束,危害人的思想信念基础。传销的“洗脑”,让人不以欺骗为辱,反以为荣。传销培训出了不受道德约束的成员,即便组织被取缔,不再从事传销,已经没有正常人做不道德事时的内疚感,变得极端自私,惟利是图。这样的社会成员如果达到一定规模,社会控制体系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可以说传销的危害极大,如果不予以严厉打击,任由其滋生将对我们的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 为什么大学生会频频上当受骗

那么为什么我们拥有知识和学历的当代大学生会轻易地被骗入传销组织中,并且不少人沉沦其中,难以自拔?因为传销组织者是用“精神鸦片”迷惑了大学生,很多参与传销的大学生被彻底“洗脑”了。传销的“精神鸦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诱饵”,受当前就业形势低迷的影响,一些在校学生求职心切,而传销组织宣扬的“好工作”“高收入”使他们丧失了抵制诱惑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大都希望能够干一番大事业,开辟一个新领域,被社会认可。而传销就被某些大学生看作是一项“事业”,在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心理驱使和就业状况不乐观的情况下,这种对好工作,“事业”的心理需要,就蒙蔽了本来就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的眼睛。二是“兴奋剂”,即以格言、警句的方式为传销行为披上个人奋斗的外衣,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精神潜力,继而让身陷传销的大学生难以自拔。传销组织采用的集体生活方式、“亲情管理”模式、“吃苦耐劳”形式和相互激励机制,也颇为符合青春期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之所以会被传销的“精神鸦片”所迷惑,原因是多方面的。传销组织者所选择的口号带有一定的迷惑性,如传统式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代式的“放下面子创业”,对任何人群都有一定的暗示性和催眠作用。而从心理层面看,大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充满梦想和渴望行动的年龄,传销组织者编织的奋斗神话也很容易打动他们的心灵。并且许多时候,传销组织经常会用一些正规的直销方面,成功学方面的书作为教材,给那些入会者上课。他们套用了一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以真实的实战案例为讲义,让这些年轻人听得热血沸腾(他们口中讲着合法的事,却一直在做着非法的事情)。但这些显然都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重庆“欧丽曼”事件中,不少大学生已经旷课数月,学校方面对此却一无所知。说明我们的部分高校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松懈现象。现在大学纷纷在后勤、教学领域启动改革,一系列的问题也伴随而生。比如,学校实行学分制,大家各选各的课,一个宿舍、一个班的同学可能各有各的课堂。有的同学身陷传销组织,很长时间见不到人影,周围的人也不觉得奇怪,学校管理部门也难以发现。如果说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能得到严格执行的话,大学生又怎么可能成群结队地参与传销?如果辅导员、班委会仍然在正常地运作,高校管理者又怎么至于如此闭目塞听呢?

四、 怎样让大学生远离传销

首先作为政府方面应该加大打击非法传销力度,并且利用各种媒体向人们宣传打击传销情况,让大家认识传销,远离传销。大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殿堂,但其功能并非仅仅传授知识,它更应该传授精神与梦想。避免学生误入传销这个经济邪教,作为高校方面我们应该:(一)改变目前那种缺乏创新、类似说教的思想教育课程,它不仅脱离了现实生活,也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相脱节,以至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守”现象,各地大学生对非法传销的群体参与,都反映了“失守”问题的严重性。(二)我们应该严抓学生管理,把我们的各项管理制度真正的落实下去,确保我们学生的情况都在掌控之中。对于参与传销的学生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开除了事,那样是对家庭和社会都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们还是要给他们讲明白传销的危害,争取让他们“回头是岸”。我们

应该对所有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反传销方面的教育,力争防患于未然。(三)高等教育不能只是在课堂上机械地讲枯燥的理论,大学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经验,让我们的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减轻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做传销的因素是很多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政府行政机关严厉打击取缔传销窝点,学校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生本人也有意识地去认识传销的本质。最关键的还是提高提高实战技能,以较好的姿态面对就业,这样我们才能远离传销这个经济邪教。

参考书目:孙三宝 《一本最实用的直销圣经》2005.1出版

王万军 席罗曦 《八巨头论剑中国直销》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6.4月出版

《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9月出版

张浩 《非法传销揭秘》 东方出版社 2005.9月出版

大学生传销 第二篇_大学生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大学生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一、诈骗大学生的几种常见手段和特点 (一)冒充大学生进行诈骗 假冒大学生行骗,在诈骗大学生的案件中占的比例最大。骗子往往是几个人相互配合, 有男有女,自称是某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多以银行卡被吞、包被盗或同学走散无钱返校为 由,进行诈骗。 这类诈骗案件的主要特点是: ①受害人都是女生,他们利用女大学生涉世未深、单纯善良、容易产生盲目的同情和怜 悯等特点和弱点进行诈骗; ②作案地点一般选择在高校校园内、周边或学生返校途中的火车站和汽车站; ③作案时间一般选在学生返校或开学初,此时学生卡上都有学费或生活费且数额较大; ④诈骗分子采取伪装、合伙和演双簧的方式打消学生顾虑,博取同学的同情; ⑤有的诈骗手段并不高明,只是利用学生防范意识不强和死缠硬磨,使学生碍于情面, 往往上当。 (二)冒充高校老师或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这类诈骗案件的主要特点是: ①诈骗分子往往年龄偏大,看上去比较成熟,衣服穿着讲究,对高校的情况了如指掌, 一旦得手,诈骗数额大,诈骗范围广,诈骗方法诡秘,危害较大; ②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勤工俭学挣钱心切的弱点作案;③利用新生报到时,情况不 熟、人员不熟、防范意识差等弱点作案。 (三)利用银行卡账户进行远程诈骗 近年来, 这类案件在高等学校也时有发生。 诈骗分子通过某些途径了解到了大学生的手 机号码和家庭地址及电话等信息, 然后通过电话进行诈骗。 诈骗分子多以大学生患 严重疾 病或遭受严重伤害等危言耸听的理由,利用学生家长恐慌、急切的心理实施诈骗,并要求尽 快将索要费用汇入其指定账户。这类诈骗数额一般很大,易于得手,且较难侦破。 (四)利用大学生进行招生诈骗 招生诈骗一般是通过熟人作案, 利用同学、 亲朋好友等关系和家长为孩子求学心切的特 点,让大学生参与招生中介实施诈骗,这类诈骗数额一般较大,给大学生和被骗家庭带来很 大危害。 (五)招聘诈骗 这类诈骗主要是利用大学生找工心切,以待遇丰厚为诱饵,特别是对女学生实施诈骗, 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六)利用老乡和同学关系诱骗 这类诈骗在高校的发案比例也比较高。 诈骗分子年龄和体貌与大学生相仿, 有的就是因 违法违纪被学校开除的。 他们对大学的情况十分了解, 对大学生老乡观念强的弱点摸得很透, 诈骗往往容易得手。 (七)利用道具诈骗(利用假手机骗走真手机) 这类诈骗中,诈骗分

子的应变能力很强,往往冒充企业老板,很有派头,先打消行骗对 象的顾虑, 同时利用了人们占小便宜的弱点, 让行骗对象感到他手中的物品超值, 捡了便宜。 这类诈骗往往数额不会太高,但也不排除将来用别的道具诈骗更高档次物品。 目前诈骗大学生的惯用手法和特点, 诈骗分子无非是利用了少数大学生思想单纯、 同情 心强、贪图小利、交友不慎、防范意识不强等弱点,实施诈骗。

二、大学生防止被诈骗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社会环境纷繁复杂, 随着高等学校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学校保卫部门应针对各类诈骗 案的特点,在进一步加强打击和查处力度的同时,加强教育管理和安全防范。一方面,要控 制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维护校园的治安秩序,不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要广 泛开展专项教育, 及时将大学生被诈骗的情况予以通报, 使广大学生及时了解诈骗分子的诈 骗伎俩,学会自我保护。 (一)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贪图小利 大学生外出做家教和勤工俭学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确实将对方情况搞清楚,对社会 上招聘大学生的广告要客观冷静地进行分析和调查, 特别是对那些待遇优厚, 诱惑力极强的 广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防止招聘陷阱。 (二)切忌头脑简单发热,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确实搞清对方的真实身份和意图,提高警惕性, 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同情;交友要谨慎,感情交流要理智,单凭感情用 事、 “跟着感觉走” 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一味 , 有些大学生信奉 “老乡见老乡, 两眼泪汪汪” , “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就是没有想到这正是诈骗分子进行诈骗的手段之一。对于那些慕 名和打着 “朋友” “老乡” 、 的旗号找上门来的人, 要善于察言观色,

不要轻易 “掏心窝子” , 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上门客,要谨慎小心,尽 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更不能随意留宿,以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三)个人及家庭的资料要注意保密 在大学里过集体生活,免不了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但与人交往要有分寸,交朋友要有原 则,在不充分了解对方时,不要轻易将个人和自己家庭的资料和盘托出。有的同学则不然, 总是大大咧咧,有的到处乱写乱扔,有的在存取现金时输入密码也不注意回避,更有甚者将 密码直接告诉他人。殊不知有时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上面提到的远程诈骗,有些诈骗分子就是利用这些途径获取受害人详细资料的。 (四)保持高度警惕性,积极同诈骗分子作斗争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 在搞好学业的同时, 要关心和参与校园安全建设。 上述诈骗案件, 并不是诈骗分子每一次都能得手,调查中发现,有的同学反映曾经碰到过这些现象,只是没 有上当罢了,而有的则因诈骗数额较小,根本没有报案。当前全省正在开展“平安校园”建 设,学校应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使更多的大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教育大学生如何避免受骗上当,一旦受骗要及时报案;如发现对 方可疑要沉着冷静,拖延时间,尽量配合公安保卫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使违法分子受到应 有的法律制载。

大学生涉足传销的防范与对策

近年来传销组织以大学生为欺骗对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大学生陷入传销的新闻也屡见不 鲜,我校已连续两年发生有学生被传销组织欺骗的案件,为解救被传销组织控制的大学生, 学校保卫处配合公安机关多次到外省解救学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天之轿子”在非法传销 面前失去理智, 前仆后继地上当受骗?传销组织是如何欺骗大学生的呢?有无行之有效的防 范措施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一些讲解。 一、 传销在我国的特点

《禁止传销条例》中的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 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 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的行为。 1、怎样甄别、区分传销呢? 一、在没有提供实质性业务或服务情况下,以发展人员数量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以宣传或承诺高额回报为诱饵,采取非法集会,巧立名目或以产品变相收取不等价、不 客观的费用进行非法集资; 三、以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幌子,从事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的商业欺诈,用欺骗手段甚至 强制进行交易的敛财行为; 以类似以上行为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管理秩序。 具 备任何一种要件就可以定性为传销。 2、当前传销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 1、传销人员的地域范围较广。传销者来自“五湖四海”, 2、“拉伙”对象多为亲属、同学、朋友等。在传销组织中,有儿子拉父母加入的、有丈夫 拉妻子的,也有拉同学的,有的不但全家“入伙”,而且连姑、舅、姨也拉下水。 3、高学历人员增多。与以往的初中以下

3/7页

文化为主体不同,近年来传销人员的学历层次有增 高趋势,而且出现了大学生。部分在校大学生在寒暑假或实习期间参与传销,更有甚者是休 学搞传销。其中不但有一般院校毕业生,而且不乏名牌大学生。 4、传销组织“老大”均在外地。 5、传销的社会影响恶劣。传销人员上下线之间一般实行单线联系,在“培训”过程中有限 制人身自由的现象。而且传销规模呈扩大趋势,不少人“陷”传销链中不能自拔,他们不再 考虑如何诚实经营,而是成天想法拉“人头”,诚信之风受到破坏。 3、传销的方式、方法: 1、 参加者通过交纳入门费或购买商品等变相交纳入门费的方式, 取得加入传销组织的资格, 并取得介绍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即加入的前提时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交纳费用后,则作为 介绍自己加入者的下线,成为传销组织的成员,同时取得销售产品和发展下线的资格,他人 经自己介绍或交纳一定的费用加入传销组织后即成为自己的下线,自己为后加入者的上线, 从表面看参加者既是

传销产品的消费者又是经营者,具有使用和销售产品的双重身份。 2、先加入者靠发展后加入者,从后加入者交纳的费用中受益,发展越多,收益越大,收益 额的多少, 由加入者发展的下线和下线再发展的下线的情况决定, 即传销采用的是一种复式 计酬方式。 如果加入后不能发展下线或发展下线很少, 因加入时交纳了高额入门费他就成为 该传销活动的受害者,实际上发展下线越多,传销规模越大,后加入者就越多,上当受骗的 人也越来越多,像金字塔一样,因为财富从下向上转移,收益者只是处于塔顶的少数人。 3、组织者的受益,主要来自参加者的入门费或认购商品所交纳的费用,并非真正来自商品 营销的利润。因而有些传销组织在对传销人员进行培训时甚至公开宣称:这些产品不值钱, 你将他扔掉都可以,重要的是发展下线,只要发展了下线才能增加自己的收入。这句话说明 传销的商品只是传销组织发展成员的一种媒介,并非物有所值,揭穿了传销者的面纱,暴露 出赤裸裸的“传人头”诈骗活动的真面目。 4、组织者事先承诺在短期内能给参加者高额回报来引诱他人加入,高额回报是传销能够吸 引人参加的重要因素。如一个传销组织讲解公司的生职过程时称发展两个朋友可以成为 C 级,发展四个朋友可以成为 B 级经理,发展八个朋友就是 A 级老总,做到 A 级老总就可以

有 130 万的收入,由于宣传生职容易和高回报,很容易激起他人的贪婪欲望,

4/7页

加入传销而上 当受骗。 二、大学生被骗传销组织的原因 骗子骗人,关键是投其所好,大学生涉足非法传销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 1、对传销与直销的区别认识不清。 大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不足, 对传销的危害性认识不够, 对传销和直销本质的区别分不清 楚,认识模糊。容易被传销组织以招聘为名引诱利用,陷入传销陷阱,一些人在加入传销组 织之初【大学生传销】

【大学生传销】

,隐约感觉是传销,有的还和传销分子辩论,但由于对传销与直销的法律界限认识不 清,经过传销分子“授课”、“洗脑”后,他们逐渐认同了传销组织鼓吹的“这就是直销, 并不是非法经营”的观念。是大有前途的“辉煌事业”。 2、巨大的利益诱惑。 参与传销的大学生中,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不好,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到工作,以摆脱目前 的经济困境。非法传销的宣传迎合了一些大学生急于建功立业、摆脱经济困境的心理,传销 组织往往打出高额回报的招牌,声称只要下线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升为业务主任、经理,提 成将翻番、月收入可达数万元等。 3、通过“亲情管理”和“洗脑”,满足了部分大学生在校园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 传销组织在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的一种“家庭是亲情管理”一般十余人为一家,家长又 传销组织骨干成员担任,负责对家庭的日常管理,当大学生被骗到传销组织后,会受到其他 成员的热烈欢迎,让他们感受到“回家”的感觉,消除戒备心理,在家族中每个成员都拥有 言论表现自己的机会,相互间已热烈的掌声支持和互称“老总”,不同的家庭之间常进行一 些授课、联欢、交流活动,在传销组织内相互恭维的氛围中,使参与者的虚荣心得到很大的 满足。据一位参与传销的学生讲,虽然睡地板,捡菜叶的生活清苦,但在传销家庭中,大家 相互关心,相互鼓励,这种温暖在家里也不曾体会过。可见传销组织通过“亲情管理”、满 足了大学生在学校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 拉近了大学生与传销组织间的距离, 为他们留下来 加入传销奠定了基础。 要使招聘来的人员加入传销,首先就要进行培训,对新成员的培训又称“洗脑”,目的 是让他们接受传销理论, 交纳入门费加入传销。 现在的非法传销组织一方面多打着直销的幌 子,从商品的价格构成分析,称直销因省去许多中间的环节,直销的利润的来源是出厂价与 市场零售价之间的差额,参与者获得的报酬正是这中间的差额,是合法的收入,让参与者对 自己从事的是“直销”深信不疑“;另一方面宣传发展下线的重要性复 式计酬,要取得成功就要发展下线,他们以几何倍增学理论称几年以后,拿到几万、几十万 的收入是一件轻松的事。例如,自己加入后,发展四个下线,四个下线再发展四个下线,以 此类推,经过几个月或一、二年的奋斗,自己就成了一个月收入几十万的经理,

在传销组织 的氛围中, 每天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进行思想轰炸, 很多最初不愿加入的人在长时间不能脱 身的情况下逐步从身体到思想的控制,加入了传销。 4、高校的教育内容和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使传销组织有可乘之机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学分制,学校重视专业课程的教育,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较少,对非 法传销的警示教育更是难以提及,存在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学生学习只重视专业课程,重视 学分,缺少对社会知识的学习和锻炼。由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长期局限与学校和家庭两种 环境,与社会接触较少,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虽然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对社会实践 能力和心理素质不强, 缺乏对社会现实生活复杂性的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 很容易 上当受骗。 在日常的管理上,由于实行学分制,学生有选择学习课程的自由,班主任对学生选择课 程的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加上高等教育管理较松散,一般不清查学生上课情况,学生上不上

课老师不清楚, 加上应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多为兼职, 对学生上课情况很少进行检查督 促,大学生缺课现象较为严重。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管理更松,由于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 择,学校对大学生自主择业持支持态度,学生只要对老师说明外出找工作,老师一般不会阻 拦,也很少过问。在重庆“欧丽曼”传销案中,绝大多数学生是以招聘工作的名义被非法传 销组织骗去的,有的学生离开学校半年多,学校竟然不知道,其中有一些为低年级学生,可 见管理的松懈程度。 5、打击不力,以致于传销对大学生极具诱惑力 1998 年 4 月国务院就下发《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各地公安,工商等执法 部门对传销活动进行了严厉查禁,坚决打击,使非法传销的猖獗势头得到有效的遏制。面对 日益猖獗的传销活动,有些地方的工商、公安等职能部门认为证据难以掌握、非法经营数额 难以确定,往往以“赶”代“打”,一驱了之,致使传销分子要么隐匿一段时间避风头,要 么招集人马寻找基础较好的地方重新开辟“战场”。 由于法制的不完善, 在法律上没有对参与传销的人员相关处罚规定, 使得打击非法传销 存在先天不足, 在实践对传销

6/7页

头目以收取钱财多少按诈骗罪或非法拘禁罪论处, 对一般参与 者只是教育遣散。由于传销头目多进行幕后操纵,收取钱财后迅速转移,在打击处理时存在 对收取钱财情况的查证困难, 使得传销头目即使被抓获也因证据不足等原因处罚偏轻, 对参 与者没有进行处理, 因而不能有效震慑非法传销份子, 使得一些传销份子屡抓屡放, “老 成为 油条”。为逃避执法机关打击,传销组织更加严密隐蔽,居所更加分散,从大城市向城郊结 合部, 中小城市及农村转移阵地, 采用各种方式发展传销队伍,频频将黑手伸向高校大学生。 6、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 25 岁以下的无业人员成为传销的主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 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岗位的情况存在。一些大学生缺乏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就业观,报有不 切实际的暴富心理。传销组织抓住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单纯、天真容易被哄骗的情况, 对大学生灌输速成,暴富思想,让他们在金钱利益前失去理智,加入传销,陷入非法传销的 陷阱,成为他们继续骗人的工具。 三、非法传销多对大学生的欺骗手段 通过对一些参与传销的大学生调查,非法传销组织对大学生欺骗常采用以下手段: 1、 以招聘工作为名,行非法传销之实 传销组织发展新成员的方式采用介绍加入,求职大学生多是被同学、同乡、亲戚、朋友 等已找到工作的名义骗到传销组织的, 有的传销组织还直接到就业市场发布招聘广告, 利用 大学生对传销认识不清,偏说单位招聘的岗位是市场营销而非国家禁止的传销,经调查,大 学生进入传销绝大多数是,朋友、同学、老乡以介绍工作的名义骗到传销组织的,以为自己 从事的工作岗位是营销,在交纳一定的费用后成为非法传销的成员,为推销产品,在同学、 同乡中发展下线,成为非法传销组织的帮凶。 2、 灌输“暴富”的思想,进行思想的控制 将大学生骗到传销组织后,对他们进行“洗脑”让他们加入传销,使传销组织的重要工 作。一方面,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夸大,激发学生产生改变现实、改变自我的愿望,接 着称他们从事的直销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最佳途径,用几

何倍增学理论宣传他们的致富理论。 “给你一个成为比尔盖茨的机会”“今天睡地板,明天当老板” 、 ,好像成为百万富翁是件容 易的事,身在其中的大学生很难抵制其中的诱惑。另一方面,传销作为一种经营方式,不能 创造价值,本质上使用他人的财富来积攒自己的财富,为了挣更多的财富

大学生传销 第三篇_大学生如何抵制传销

大学生如何抵制传销

现在,“传销”一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为什么呢?因为它危害社会,引发社会刑事案件上升,家亡人亡等社会骚乱,人们不得不提防它。

当代大学生是知识分子,智商都蛮高,要抵制传销并不难。不过,首先认识一下传销,下面介绍一下它的定义:

一,在没有提供实质性业务或服务情况下,已发展人员数量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以宣传或承诺高额回报为诱饵,采取非法集会或类似更人性化的家庭宴会方式,巧立名目或以变相收取不等价,不客观的费用等手段进行非法集资。

三,以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幌子,从事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的商业欺诈,用欺骗交易交易的敛财行为。

以类似以上行为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管理秩序。具备任何一种条件,就可以定性为传销。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传销的人员就是抓住一些人想吃免费午餐,或是想少干活或不干活就有钱来,或是想创业又没有资金和经验等心理特点,把人民一步一步骗进传销。由此可见,抵制传销只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盲目地去相信那些一夜暴富,或坐在家里休息安享太平就可以挣很多钱。遇到搞传销的人,别紧张,也别害怕,保持独立思考,灵活应对,在社会上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坚决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因为相信了很危险。下面讲一下关于本人亲

身接触传销的故事:

去年(2010年)九月进入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学,对什么事都感到新鲜。12月的某天晚上,带着简单的想法去听刘兴奇的“大学生不再迷茫”的讲座,听了之后,感触很深,他所讲的深深地吸引了在场99%的大学生,下课后,大部分人都买了他推出的一个在本周六的课程门票,我也买了。

那个星期六,我去了,收获很大,尽管是刘老师饿一位女弟子讲的,却讲得很好,很成功,而且那天推出的一些课程也被很多人买了,只可惜啊!我没有那么多钱去参加,不然,我第一个冲上去报名,当时,因为她讲得很有感染力,而且是很强很强的那种,我平生第一次体会到这么强的感染力的感觉。在这里,重点提醒一下,高明的传销也会让人有那么强烈的感染力,如果你遇到了,请千万要顶住,冷静下来,一旦你交了钱,你的钱将付之东流,永不复返,而且接下来你悔恨不已,如果幸运你将只是失去点钱却保住了性命,如果不是这样,你的未来生活就完蛋了,搞传销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诈取你的剩余价值,让你欲哭无泪,欲死不能。

下午听完课,太阳已下山了,正准备回学校的时候,对我来说一个神奇的故事就进入了我的历史。一个陌生女子走到我面前,跟我聊,我抱着尊敬的态度跟她聊了起来,到最后,答应和她一起去听一个她说很好的老师的课,而且收费也比这里低,可以去试听几节课。在这里,再次提醒一下,在社会上,千万不要贪图便宜,当然,蛮多人知道便宜无好货,但我还是要提出来,因为这点真的很重要。然后,她

招集几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学生就一起去听课了。听完课后,我感觉上课老师讲得还可以,只是没太大的感染力,但也让我长了见识,学到了些东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陌生女子又邀请我去听了几次课,听了之后,我觉得越来越没味,并且每次她都又让我加入他们团队的意思。后来,我就不想去听了,可那陌生女子再一次打电话要我去听,说这次课很重要,你听了之后,会对你有很大帮助,我想,在去最后一次吧!

最后一次到哪里听课,一个成年男子专门给我讲加入他们团队的好处,并且跟我说你交的学费很快就能赚回来。然后,他就介绍“金字塔挣钱模式”,说:“如果你招到学员,你将会有一笔收入,你招的人数越多,收入就乘以几,而你招的学员又去招学员,你又工资,而且招的越多收入越多,由此类推,你将有源源不断的钱进入你的腰包,以后只要舒服的坐在家里休息享受天伦之乐就可以了”。当时,我感觉很不对劲,也不相信那男子所说,我想走,又发现他们和我在一间关闭的屋子里,我突然感觉到害怕,我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传销了,我怕他们对我不利,但我明白,如果这时被吓到了,冲动的想跑出去,那肯定会被他们抓住死死地按在地上,那以后就别想重见天日了。于是,我表现出很想加入他们团队的样子,并表示一定想办法弄钱来,再加上先前表现的态度都是很老实的样子,良久之后,终于有机会走了。

这个时候很关键,如果紧张或匆忙乱了脚步,那肯定会被他们冲上来擒住,为了不让他们发现破绽,我克制住内心的害怕,悠闲缓慢

地走了出去,当时我的心就像挂在悬崖边上,一不小心就会掉入万丈深渊,实在是太可怕了,而且以前也听说过入了传销的下场,更添加了我的恐怖,不过幸好他们没发现我的变化。走出所上课的那栋楼之后,我长吁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时我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里不安全,赶快回学校”。这个惊险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

【大学生传销】

难怪有人说:“千古不变的道理,就是为人处世的真理”。的确,社会险恶,人心难测,特别奉劝当代那些单纯的大学生们,在社会上一定要小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大学生传销 第四篇_《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如何防传销1500字左右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启示

【大学生传销】

安全一词是我们从小提及的,但是安全教育却是我们很少涉及的,我们明白安全的含义,却不明白安全教育的意义,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这门课程,我得知了很多以前并不重视的安全知识,并且掌握了很多关于校园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等等的相关保护措施,也懂得了大学生之所以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横向化,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特别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大学生毕业由原来的国家统分统配向自主择业的转化,应该通过安全教育使我们能够安全平稳地走向社会和适应社会,有所作为,成为一个保重自己,贡献社会的有用之才。【大学生传销】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辅导员从很多方面举例说明,比如基本的防火防盗知识,如何预防诈骗抢劫,如何保持心理健康面对升学就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生的防传销知识。辅导员提到了互联网下新兴的微商,在我的朋友圈也时常出现那些所谓的微商,打鸡血的言论,动不动晒自己的收入,晒晒自己的奢华生活,动员大家加入他们所谓的团队,我起初也很羡慕这样低投入高收入的代理工作,但是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事实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那些所谓的微商本质上不过是变相的传销。国务院令第444号《禁止传销条例》中定义: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近几年,各地高校学生因涉入非法传销,而荒废学业,被迫退学,甚至精神崩溃现象频频发生,不仅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涉入非法传销主要是抑制能力差、法律意识不强、就业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部分大学生对于非法传销自身抑制能力差。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受社会转型期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传销组织利用这部分大学生的这一弱点,以职业介绍、招聘兼职、网络营销等为幌子,不择手段地利诱高校学生加入传销组织,继而引发犯罪。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意识是一种较为宽泛的社会意识形态表现形式,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了很大冲击。我们大学生要知道如何预防加入传销组织,非法传销活动的惯用手段一般是以帮助找工作、安排学习、朋友相见、一起旅游为诱饵。只用手机和公用电话联系,态度急切,一周数次,地点多变。答应车站相接,安排景点会面,不提供办公场所,不让与其他熟人联系。见面设法骗收手机、证件,鼓惑创业、经商,索取财物,【大学生传销】

控制对外联系,限制人身自由,劝你发展新成员。

虽然如今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培养和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我们要把学校或政府部门组织的正规招聘会作为求职的主渠道,要提高对网络招聘信息的甄别能力,认真核对用人单位信息,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庇护意识。加强宣传,创设预警机制,加大对非法传销的打击力度,高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通过举办揭批非法传销的法律知识讲座让大学生认清传销的本质,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辨别传销,自觉抵制传销,使校园成为无传销的净土。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只关心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也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由于我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年人难以理解的苦恼与困惑,很容易走入误区。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传销公司最常用的话是“让你在消费的同时赚钱”,消费就是消费,赚钱就是赚钱。所有传销公司都是为了一个字“钱”,一定想清楚为什么给他钱:是他有你需要的产品?还是他有你需要的服务?都没有,只是为了他能给你一个事业。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该问他要钱了。商业界有一规矩,那就是一切关系的建立都要签订合同。合同时保证双方平等互利的重要工具。如果对方丝毫不谈合同。甚至拒绝签合同,那他一定有问题。不要感情用事。传销公司一般是熟人找熟人。有句话,叫朋友不言商。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不要因朋友感情伤害了自己。有的人,只要朋友邀请,就什么都不问,不明不白的跟着干,结果是陷入迷局,不能自拔,参加一家公司也好,接受一家公司的推销也好,首先应了解一家公司的资质和信用。要多参加积极健康的校园活动呢,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

如今传销活动向高校的渗透,已经对高校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若不正确对待和采取果断措施,势必会对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产生更大的冲击。我们应该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大对传销组织的打击力度,远离传销,也从各个方面的安全知识维护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传销 第五篇_从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视角看大学生深陷传销骗局

龙源期刊网 .cn

从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视角看大学生深陷传销骗局

作者:张迪 马亚琼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6期

1

摘要: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校大学生群体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虽然现在的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思想是积极而健康向上的 , 但也有部分学生受校外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迷失方向 , 由于错误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的误导 ,选择听信传销组织的歪理邪说 , 试图采用急功近利 , 投机取巧的手段获取不当财富,纷纷走上传销的歧途。 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的角度着手探讨防范在校大学生陷入传销的途径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工作 大学生 传销

一、大学生与传销

1.1透视传销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七)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后增加一条: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社会上传销又有众多的花样。例如假借直销之名行传销之实以及近期逐渐兴起的的资本运作和连锁经营等诸多变种。在组织形式上,也愈加诡秘,手段上直接加以暴力控制变为通过上课。听讲座等精神控制来麻醉被传销主要采取“奖励兑现会”、“骨干旅游”、“讲座”、“上课”、发视听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 由专职或兼职 “讲师”、“业务突出骨干”现身讲课。 宣讲的内容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所运用的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和商品直销的操作程序,典型事例。 长期大量的精神灌输,使被传销人员幻想不久的将来,自己会成为富翁级人物。现在的授课方式由原先的多人聚集讲课,变为通过网络、微信等新型手段授课,联络,各自为战,松散而集中。传销已经将“经济邪教”的本质开始暴露无疑。

1.2传销对在校大学生的渗透更加变本加厉

无论在早期的传销活动还是现在的传销活动中,在校大学生都是深受其害的群体之一。在报纸和其他媒体经常看到有关大学生深陷传销的报道 。在早期,大学生只是作为为零星的出

大学生传销 第六篇_大学生求职,小心传销陷阱

暑期将至,不少大学生选择假期打工或者刚毕业的学生选择就业。工商、公安部门发布警示,提醒大学生和求职者远离、抵制、拒绝传销,防止和避免传销侵害身心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

传销花样频出,遇到这些情况要警惕:

以“人际网络、直销、网络营销”为旗号的异地拉人头传销。该类传销以“三商法、四个发展、五级三阶制、无限代累积制、出局制”等为主要内容,宣称投资一定金额可购买一套产品,实际上大多数没有可销售的产品。

以“资本运作、连锁销售、优化资本、资本孵化”为旗号的异地拉人头传销。该类传销以投资一定金额为一单,也可以投入更多金额高起点运作,假借西部大开发、北部湾开发等名义哄骗群众加入。

以“网络销售”为旗号的异地拉人头传销。该类传销通过网上招聘或者邀约异地同学朋友发展人员,伴有限制人身自由、暴力、敲诈手段。

以“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资本运作、网络加盟、网上学习培训、网上基金投资”等为旗号的互联网网络传销。网络传销虚拟性更强,更具欺骗性,而且隐蔽性强,传播地域广,危害巨大。

非法直销,包括未经许可的直销行为、直销企业违规经营行为。截至目前,全国获批的直销企业有76家,可登录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查询。

“潜能培训”、“企业管理能力培训”、“成功学培训”等招生和培训活动。该类传销需要学员先交纳培训费用,然后通过洗脑教育,要求学员再交纳费用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并要求学员推荐发展其他人员加入。

误入传销组织后怎么办?

大学生和求职者,如果有人给你介绍“工作”、“生意”或者推荐“投资”,前提条件是你得交钱申购份额或者购买一定产品,并且要发展亲戚朋友参加,并许诺可以从中提取报酬,这就是典型的传销行为,务必要高度警惕,防止上当受骗。如果被朋友邀请到外地,朋友绝口不谈工作、生意,而是带你游山玩水、熟悉环境,要看你的身份证、借打你的手机,那你很可能是误入传销组织了,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设法逃脱,设法与传销行为地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取得联系,及时举报。

如有亲友被骗往异地从事传销,首先应积极做好亲友的思想教育工作,劝说其尽快脱离传销组织;若劝说无效,应设法弄清其所在详细地址,并积极向传销行为地公安、工商机关举报。举报传销时应当尽可能掌握传销活动的详细线索,包括传销组织的具体传销地点、时间,传销头目、骨干和参与人员的住宿地点,传销活动的公司名称、具体运作方式及相关的书证、物证等。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23349/

推荐访问:大学生传销案例 大学生传销ppt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