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时间:2017-10-15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第一篇_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理清游览顺序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解题:“记”是什么意思?较“记”的是什么? (记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浏览胜地,固而是一篇游记。并告诉学生,这篇游记是顺圣陶先生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后写的。) 教师: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第五段(6、7)介绍里洞。

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

3、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浏览时间人物、景点。) (2)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4月14日,我去游览浙江的金华双龙洞。

5、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1)默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标画出不沿看到的景物,及这些景物的特点,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这些学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回答,老师边板书:景物——映山红 油桐 砂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听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作者听到山中溪流的声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不时变化的溪声。)

(4)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同时边读边想象沿着途明艳的南方山景,并思考,课题是《记

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沿途景色呢?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

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特景象的衬托;

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总结第二段段意; 从金华过罗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艳迫溪流到洞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A、请大家打开书55页,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B、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C、指名学生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D、板书:外洞 孔隙 内洞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B、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

3、小结过渡,布置下一步学习任务:其实呀,你们刚才谈的这些就是这几个地方的特点。通过刚才两次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游览了这几个地方,也知道了这几个分别有着这样的特点。那么,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呢?(了解学生大概情况)同学们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最喜

欢的地方,你们想让大家都来喜欢这里吗?那就要你们去细细地读文章,喜欢哪个地放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通过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好吗?我们这样去读: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就按平时读书的方法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讨论:

A、组织:有一些同学已经想好了。下面,我们先按课堂小组开展讨论,跟同学们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这些个特点让你喜欢的?

B、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初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交流评议:

A、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讨论: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势 4)乘船感觉(找出相关词句,说出思维过程,弄明白作者通过写什么来表现孔隙窄小的特点,读出乘船的姿势和感受。)

B、同学们体会得不错。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有哪些同学也对孔隙产生了兴趣?正因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点写,使我们如临其境。所以孔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们,是这样的吗?

4、读写结合,突破难点:

A、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呢?请看黑板,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最后呢?

B、谁能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难问题?

5、分层朗读,体会写法: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是多么有趣啊!下面,我们分组来读这一段,再来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层层说清楚的……请大家拿好书。

6、学法小结: 我们在刚才的学习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点是窄小的;接着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到了空隙的特点;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

7、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奇特的内洞也很有趣,喜欢内洞的同学,你们有信心把同学们都吸引过来吗?好,一个个来,你先说。

B、你从这儿看出内洞很奇特,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C、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D、那吸引你,使你们对内洞感兴趣的是什么呢?现在有哪些同学也对内洞产生了兴趣? E、小结:同学们谈得不错,听的也很认真。作者抓住奇特这个特点来写内洞同样打动了我们的心,我们来把这几句读一读。那些同学想读?想读的同学一起来读。

F、再看看,内洞除了奇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8、总结学法:

A、学完了孔隙和内洞,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B、洞内宽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C、学生答,教师版画。(画出后山)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A、游完了双龙洞,回过头来看,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刚才,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B、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标出路线图)

C、那么,今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参观游记呢?除了写作顺序之外,要想吸引读者,打动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第二篇_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节选自叶圣陶的《小记十篇》中的《游了三个洞》。文章记叙了叶老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文章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畅,外洞的宽畅,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论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和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设计理念:

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观念,凭借教材这把“钥匙”,以顺应学生的“身心发育和生活经验的扩展,逐步培养学生凭借我国语言文字吸收经验表达情意的知识能力。”(叶圣陶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学”到自己“写”,这是我所追求的。本设计旨在构建动感课堂,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勇于创新,感悟内化文本,催生个性语言,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编写课文提纲。

教学难点:

孔隙的描写。游记类课文的学法。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用具:

1、内洞景观录象、孔隙一段文字及孔隙的纵切面、友情卡。石钟乳、石笋图片数张,维美光盘。

2、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金华龙双洞的信息,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学习生字,梳理线索,分清主次)

一、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谈话导入:

1、谈话:在节假日里,有不少同学跟随着爸爸妈妈去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置身名山大川,有的让你沉醉于她的瑰丽,有的让你流连于她的神奇,有的则让你惊叹于她的博大。你曾到过什么地方游览,并说说你的感受好吗?可参照这样的句式。

我游览过(什么地方),那里(什么风光 ),我感到(什么印象)。

2、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释题。“记”是什么意思?(记载)

3、本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于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 4、激趣: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快读吧。

设计意图:从谈已有的生活导入新课,让学生学着提供的句式,侃侃道出自己的旅游经历,激荡起心中的情思,易引起对新课文阅读的期待。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教师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2、指名让学生认读、识记:重点强调"渐"字的读音,“蜒”字的写法。

3、检查自读情况: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设计意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三、再读课文,梳理游览线索

1、你跟随着叶老先生游览了双龙洞的哪些景点呢?再读读课文,圈出景点的名称。教师根据汇报交流,完成板书:

上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设计意图:梳理游踪线索,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更为后面的深入阅读、体验导游角色的语文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2、教师: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3、浏览文本,把文字变成画:

读了课文,金华双龙洞的大体情形有没有在你的头脑里形成画面呢?请你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根据文字的介绍,在自己本子上用简笔画出金华双龙洞的环境。另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画后给同学们介绍画的理由(从文中找出根据)。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可感的形象,这是学科间的融通,而这种方式,有效地实现了文本的整体感悟。

四、分清主次,把握重点

1、默读课文,对照作者的游览过程,说说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

2、前后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使教学在抓住重点的同时,兼顾课文其他内容,使学生感受作者构思的严谨与巧妙。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方法。

五、欣赏路上见闻

1、学生自渎1~3分钟,边读边画出喜欢的词句,互相讨论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见 闻)

2、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第二、三自然段。

①交流第2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A、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

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明艳”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抓住“明艳”,体会山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朗感情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新绿”,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春天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不断地有新芽、嫩叶冒出来。刚长出时的颜色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作者说“或浓或淡的新绿”,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特点。因为有“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B、出示电脑课件,将沿途看到的山、花、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沿途美景就像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C、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交流对第3自然段的理解:

A、教师:沿途不仅有有特色的山、花、树,还有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听听溪水的歌唱。抓重点句子,体会溪流的变化。

B、讨论交流: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溪流的样子和声音时时在变化,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产生的。听,溪流的声音多好听,有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有时发出淙淙的声音,有时发出潺潺的声音,多像一首动听的歌啊。)

C、(教师作示范朗读,指导读好排比句。)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生缺少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我设计了两幅不同状态的溪流图,并配上不同的溪声,学生通过比较,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又较好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和背诵。 4、小结:第2、3自然段写了路上的见闻,写得有声有色,充满了对沿途景物的爱,使我们也仿佛亲眼目睹了沿途那迷人的景色。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5、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板书:突兀森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6、有感情朗读一至三段。

7、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的一、二、三段,了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跟作者一起游览了路上和洞口、外洞的景色。洞中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把读书的权力还给了学生,把探究的权力还给了学生。抓住重点,组织“强攻”。相信学生,强化自学。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金华观龙洞的资料。

设计意图:布臵作业看眼新,重视发展能力。

第二课时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第三篇_《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第四篇_《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要实现儿童的“言语习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体特点,更要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文本内容、体悟表达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双龙洞各景点的特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揣摩作者将景点特色写具体的方法及独特的结构方式,感知游记类文章的特点及

写法;

3、引导品读感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尝试解说,学做“小导游”。

流程设计:

一、引出话题巧激趣

1、同学们,知道导游是干什么的吗?

2、如果你就是一位导游,现在接到了一项任务——带领游客游览浙江金华双龙洞。出发前,你得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做小导游,叶圣陶爷爷将成为我们此次学习历程的特别顾问。

【评析:孩子对游玩常常乐此不疲,让孩子学习做小导游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欲望。如此导入新课,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教者紧扣文本特点,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从“语言文字的运用”出发,既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又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二、游览路线要了解

1、准备工作的第一件事是安排好路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叶圣陶爷爷的游览路线,谁来说说?(板书游览路线和各景点名称)

2、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欣赏了一路风光,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叶圣陶爷爷对眼前美景的感受?

3、如果你就是小导游,该怎样向游客介绍这“明艳”的景色呢?(抓住“明艳”一词回忆一路优美的风光,引导孩子说出一路看到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评析:对游览路线的回顾非常重要,既是对全文的一个整体把握,也为下面学做小导游作了有效的准备。对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路风光”的复习亦很有必要,让学生抓住主要景物及景物特点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也是为学做小导游作了有力的铺垫。】

三、景点特色须熟知

※ 披文入境,感受空隙之“小”

1、做好小导游,最重要的一件事当然是要对每一处的景点了如指掌。通过初读课文,你觉得哪个景点最惊险最刺激?为什么?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找看,哪些词语能让我们体会到孔隙的小?

3、叶圣陶爷爷真不愧是大师,光用文字就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如果你也贴在小船里进入孔隙,会怎么做?心里什么感觉?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4、要说孔隙的特点,一个字便能概括——“小”,可就是这个“小”叶圣陶爷爷却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还从多角度来写,你觉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引出侧面描写)

※ 合作探究,感受写法之“妙”

5、不止如此,叶圣陶爷爷在介绍其它景点时还用到了许多方法,你能发现吗?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第四、六、七自然段,像我们刚才所做的一样,抓住重点词句去朗读、去发现、去品味。

集体交流(板书各景点特色及方法):

⑴洞口:宽 (打比方)

⑵外洞:大 (打比方 想象说明)

⑶内洞:黑、大、奇

【评析: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读写分家将徒然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引导儿童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让他们去探索文本形式的秘密,触摸作者表达方面的秘妙,如此便能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为阅读和表达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 迁移想象,感受内洞之“奇”

6、重点感受“奇”(出示句子):“其次是些石钟乳……也很值得观赏。”

① 仔细读读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奇在哪?

②“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什么意思?

③ 拓展小资料: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金钟”、“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 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7、欣赏不同的石钟乳和石笋图片:各位小导游,你们知道吗?导游工作时经常还要解答游客们各种各样的疑惑,问题来了,都说双龙洞里的石钟乳和石笋很奇特,有的像这个,有

的像那个,我怎么看不出来,你能看出来吗?请用以下句式写出你的观察和想象。

出示句式:你瞧,那石钟乳(石笋)有的像 , ;

有的像 , ;有的像 , ……

【评析:小资料的呈现,让学生欣赏到了形态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图片,这种适时的拓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习的空间,也能调动起孩子们言说的欲望。想象是儿童心灵的游戏,让他们在观察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并提供平台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就是让他们经历一次语言运用的愉快旅程。】

※ 对话作者,感受双线之“妙”

8、到此,我们总算游完了整个路线,可这一路与我们相伴的还有另外一个会唱歌的导游,它是谁?请迅速地到文中找找写溪流的句子,想一想,如果要在黑板上画出小溪流向的线路图,该怎么画呢?

9、(指名学生发言,教师画小溪流向示意图),仔细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能猜到叶圣陶爷爷这样写的用意吗?

四、激情解说我能行

1、各位小导游们,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终于要出发了,这次我们要来进行解说接力游戏。

2、出示游戏规则:

① 整个行程分8个部分,用抽签的方式选出每组要解说的内容;

② 解说词由小组合作完成,可结合资料,可引用文中语句,也可自我创新,解说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

③ 每组推选一位解说员参加解说接力。

3、小组准备。

4、模拟解说。

5、自由评价。

【评析:此时让学生玩一玩“解说接力游戏”,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通过前面对游览路线的了解,对景色特点的赏读,对表达方式的感受,学生就如何做小导游已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美国有一句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学生通过“解说接力游戏”的语言实践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言语习得”的核心目标。】

五、总结方法我会用

1、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真是一次紧张有愉快的旅程,你们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如果

你去某地旅游归来,想将所见所闻写下来的话,你能从我们的特别顾问叶圣陶爷爷写的这篇《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学到什么呢?

2、课后延伸:我们的家乡高邮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古城,被誉为“东方邮都”,这里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丰富的物产资源,还有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视角,借助搜集资料、亲身游历、实地寻访等方式,精心创作一篇导游词。

【总评: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凸显了“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者不仅引导孩子们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让学生知晓了作者在观察、构思、表达等方面的匠心,并能借助“小导游”的形式让学生尝试运用例文的语言进行再创造,把作者笔下的景点用自己的方式介绍出来。相信孩子们经历了这样的“语言运用”之旅后,对叶圣陶笔下的“金华的双龙洞”的景点特色能够了然于胸,对如何做导游能够有极为充分的认识,并能习得游记的表达方法,将来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第五篇_2015《记金华的双龙洞》名师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学习本课生字。掌握“浙江、杜鹃、明艳、蜿蜒、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等词语。

4、 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具准备:介绍双龙洞的VCD,课文录音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

2、播放配乐的课文录音。

3、出示课题,释题引入。[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

(2) 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

二、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1、 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2、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

3、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四人小组合作)[板书]

4、 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 品读交流,理解深化。

(一)品赏路上的见闻。

1、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 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

3、 引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4、 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老师朗读,学生想象,播放VCD)

(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 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板书:宽、大]

2、 导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 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4、 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A:孔隙的特点——窄、矮[板书:窄、矮]

B:作者的感受——好奇、险[板书:险]

5、 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

6、 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

A: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板书:黑、奇、大]

B: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四、 情境再现,总结延伸。

1、观看游外洞内洞的VCD。

2、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

(先四人小组练说,再个别上台表演。)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

4、 总结:叶老游完此洞后依然兴致勃勃,又沿着溪水往上走,去观赏上一个洞——冰壶洞,冰壶洞另有一番美丽的风光,他写了另一篇游记,编在中学课本里,大家可以找来一读,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浙(zhè)呈(chéng)稍(shāo)是翘舌音;

臀(tún)蜿(wān)蜒(yán)源(yuán)是前鼻音。

多音字:“盘曲(qū)而上”、“系(jì)着绳子”、“像桥洞(shì)的”

2、注意字形。

蜒、臀

3、理解新词。

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颜色各不相同。

二、复习巩固。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2、作者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每一处景点有什么特点?

三、整体回归。

1、简单交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内容。

2、根据图示,对照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一(1)交代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二(2—3)讲路上的见闻。

三(4)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

四(5)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

五(6—7)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六(8)讲乘船出洞。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四、学习写法。

1、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

2、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课外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学习辅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第六篇_2015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我班共有59名学生,本班学生学习努力,进取心强。行为习惯方面:学生能按照一日行为规范来做,但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男孩子在这方面的养成习惯做得还不够,下课会有奔跑现象出现,经常要老师同学提醒。

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作业能认真完成,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

品德情况: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师长,爱同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由于是独生子女的关系,会出现自私、虚荣心、盲目自满的思想。

结合这种情况我将做一下准备和计划:

二、具体工作:

(一)班级建设

1、文化建设:在开学一到两周内,将教室文化布置到位,教室布置相应内容如下:班风、班训、班级公示、我们的作品、语文学习成绩一览表、图书角、卫生角等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设,还力争在一学期内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主观能动性。

2、学习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永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因此将采取各种办法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学习。从提高作业质量入手,到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学科知识的落实,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前提条件,将不遗余力的督促学生注意各方面的安全,上学放学,课中课余,将安全防患工作做到位,杜绝安全隐患。对于一些危险性的游戏,禁止学生参与;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将与家长沟通,一起进行教育。

(二)管理方法、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纪律性和自觉性,我认为应该对学生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内心世界,我还不敢说完全掌握。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1)与学生交谈。有计划地利用班队会课与学生交谈,通过召开中下生座谈会、召开班干部会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情况,增加师生感情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有利于开展工作。

(2)不定期抽查学生的作业。通过平时的观察与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度,学生出现较大的进步要及时鼓励与表扬,当学生的成绩出现较大的退步时,要及时调查原因,扭转局势。

(3)进行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通过与小学生父母的对话,了解小学生在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4)在学习上对学生严格管理。常写观察日记,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三)日常工作

(1)组织好学生参加升旗和做操。

组织学生参加每一周的升国旗,是对学生进行形象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做课间操是班主任坚持跟班指导,要求学生做到精神饱满,姿势正确,动作符合节奏,做操完毕整理好队伍,依次返回课室。

(2)检查本班学生值日生工作。

班级的值日制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自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班级的值日工作,对他们进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培养劳动习惯等方面的教育,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向全班学生提出明确的前进目标,并制定出有效措施,鼓励全班学生努力去实现奋斗目标,一个奋斗目标的实现,就可以使班集体达到巩固和发展。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还应该有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这种班风、舆论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为此,班主任必须培养良好的班风,而培养班风要以正确的舆论做起。班上有了正确的舆论,坏事在班上就得不到支持,就会很快被制止,学风、班风就可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2)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

实践证明,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好助手,正确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有利于班主任搞好班上的工作。

(3)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工作。班集体中总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们或是学习差,或是性格孤僻,或是顽皮捣蛋。班主任必须做好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总之,对个别生不能一概而论为差生,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要在工作中努力吸取新经验,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四、班级愿景:

本学期的班级目标是:团结和谐,积极发展!为着这个目标,我们将不遗余力的努力奋斗!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二)

寒假结束了,学生们满怀喜悦之情回到校园、回到课堂之中,看到学生一年年不断的成长,心中倍感欣慰。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的我,就是看着一批批的学生学业有成,能够在长大之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师的工作时如此的重要,我作为班主任,更要教好学生!

一、基本情况:

我班现有学生62名。该班级学生经过共同学习生活,已经形成了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品德;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比较刻苦,成绩比较稳定。

二、工作目标:

1、思想工作的教育,进一步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每一位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敬。

3、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使一名学生掉队,力争全班同学在学习、纪律等方面齐头并进。

4、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上游。

5、争创优秀班集体。

三、工作措施:

1、做好任课老师的协调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谐调好各科教学,合理统筹教学课时,薄弱学科更要尽量满足,以促进学生的全科平衡发展。要密切联系任课教师,在服务好他们的学科教学之余,也要建议他们加入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来,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统一管理学生的尺度,形成教育合力。

2、抓住“初始效应”期,鼓励学生树立奋斗目标

学生在新的学习阶段开始时,往往都有最初的计划和目标这一开始阶段就是学生的“初始效应”期。但由于多数人的意志力不足,不能持之以恒,这一些良好的愿望,就成了“闪念”。(

3、进一步完善班级学生综合考核量化工作

制定“学生综合考核量化”评价表,包括出勤、卫生、纪律、作业等方面,根据标准对学生的在校行为进行及时评分,反馈,每周小结,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结果,自觉的改好行为习惯,加强纪律观念,端正学习态度,以促使良好班风、学风的养成。同时对一些统计结果较差的同学,则要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

4、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要多关怀激励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上级教育单位对“全科合格率”越来越重视,所以,扶持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便成了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这一类学生,由于成绩偏差,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逆反心重,故在对他们的教育过程中万不可随意的批评制责,而要耐心宽容,并适时给与关怀激励。

班主任不应充当班集体的“保姆”,而应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这样班主任应当力争是学生的朋友,同时是各科任老师德育的伙伴,学校领导的参谋。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学习,沟通与外界的联系,跟上改革与发展的脚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384157/

推荐访问: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