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收集相关的资料,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收集相关的资料,

时间:2017-07-16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收集相关的资料,(一):小学品德 课前搜集资料

小学《品德与社会》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同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它是一门综合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外,还有机融合了其它诸多方面的常识教育,如法制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它能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能为他们以后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但这些方面的教育对于上课的教师来说,却因其知识点多,专业性强以及学生缺少一定的基础,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教好上述这些内容的综合课,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前材料的准备

重视课前材料的准备,就其现在品德课堂教学倡导生成反对过多预设的背景下,是难以被大家认可的。因为学生课前材料的准备必然围绕预设的方案进行,而过多的预设会涉及到一个是否体现“以生为本”的问题,这也是新旧教学理念在教法上的一种区别。但是,当我们接触了《品德与社会》中那些融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法制、环境等教育内容的课文,却会感到由于这些教学内容因年代久远、内容抽象而远离学生自己“正在进行的生活”,也或因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积淀不多,使得师生离开了必要的课前材料的准备而难以确保课堂教学顺畅、有效的开展。因而教师在执教这些课文前,要指导学生做好必要的课前材料准备,保证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于课堂学习之中,同时,学生准备的过程,既是一个课堂学习的提前介入过程,还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

1、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如我区汤亚飞老师在执教《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前就要求学生去搜集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轰炸、洗劫家乡的史实材料,并告诉学生可以是图片、文字材料、现身说法的录音,也可以是自己访问的记录,但人人都要有发言交流的内容。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指明路径,让学生能顺利地去获取相关材料。由于学生年龄小,平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这二个圈子中,因而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让他们走出校门,向社会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让学生课前去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是应该向学生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对学生获取有效材料的路径自己要心中有数,甚至要先作尝试和必要的铺垫工作,以确保学生材料准备工作的顺畅进行。如前所述的汤亚飞老师,为了提高学生调查、访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她

对学生要调查、访问的对象事先进行了摸底了解,还为学生约定了时间,确定了具体的内容,准备了必要器材,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满意的收获。

3、提供素材,让学生从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学生课前准备学习材料的途经有许多,其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素材,让他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以备上课之用,在学生学习任务较紧或材料准备的渠道较少情况下,也是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如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书报、画册、影视材料等。当然,教师向学生提供的素材,比要求学生去准备的材料,内容要多一些,范围要大一些,以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更多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相关的材料,为上课时所用。如不是这样,课前准备就会有“作秀”之嫌。

4、身体力行,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地去准备相关材料。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为让教学过程能顺畅进行,为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在让学生准备有关学习材料的同时,自己也应去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只有教师具有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有比学生更多的学习素材,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才会得心应手。而且,教师通过自己课前材料的准备,能够发现一些在准备过程中的问题,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前所述的汤亚飞老师,为了《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的教学,就十分注重学生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多次来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并且自己也参与其中,还把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认真的课前准备,就能弥补一些综合课程学习上的“先天不足”,就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二、突出品德教育这条主线

品德与社会虽然是一门综合课程,但品德教育仍然是它的重头戏,是学科的基本属性。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偏离品德教育这条主线,把它上成地理课、历史课、社会常识课。具体操作为:

1、挖掘教材自身的情理因素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些课文有比较显性的品德教育内容,教师也较容易把握准教学目标,教学难度不大。但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常识”的成份多于“品德”的成份,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把它上成常识课。如《国际组织》(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年级)一课,教材向我们介绍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各种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出现了诸如联合国、绿色和平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一些国际组织的名称,认识这些组织的标志,并初步了解它们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应仅把重点放在一些常识的介绍上,如围绕联合国组织,纠缠于“联合国成立于哪一年?是怎样成立的?它下设哪些组织?历任的秘书长是谁?”等,而应把重点放在通过用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和说明这些组织的性质和作用,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如某次战争发生前后,联合国是怎样竭力制止战争的发生和减少战争对人民的伤害;某次重大灾难发生后,联合国又是怎样协调和组织各国的力

量对灾区施以人道主义救助等,以体现国际组织的“人文精神”,也使《国际组织》一课的教学体现一种“生命”,反映其品德属性,至于它的名称、标志等常识内容,则让学生基本了解即可。

2、让师生的真情实感充盈综合课教学的课堂。人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诸要素构成,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一直是原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任务之一。今天,虽然品德与社会的综合课程代替了原来单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但课程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依然是不可缺失的。一个缺少道德情感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人,至少属于品德上的不健全,因为这是人最基本的特征;一堂没有情感的课是一堂没有“生命”的课,至少是一堂不完美的课,因为课堂需要有“生命”的涌动。 那么,如何让情感充满整个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堂,我认为最基本的要求是师生要有真情实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自身要有情感,而且还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浓浓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情感得到培养,认识得提高。如我区湘师附小应东辉老师曾执教的《圆明园在哭泣》(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年级),是一篇综合历史知识教学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中侵略者抢劫、焚烧圆明园的片断,并用充满感情的语气对学生说:“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把偌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偌大的一批艺术瑰宝、偌大的一份世界遗产化为了灰烬。圆明园在哭泣,中国在哭泣,世界也在哭泣!我们不能忘记这一段屈辱的历史!”当学生列举了中国近代史上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其它事例后,教师又用沉重的语气小结过渡:“我每次读到中国的近代史,总让人感到屈辱和揪心。是什么导致了国家的衰弱呢?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所以当外国列强用鸦片的洋枪攻击我们时,我们无力抵抗,只能蒙受屈辱。这是多么沉痛的历史教训呀!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在教师情感的引发下,也以同样的心情举事例,谈感受,使学生既接受了历史知识的教育,又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综合”教育目的。

三、有机融合相关的常识教学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怎样在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渗透常识性内容的教学,体现其综合性,我们认为要 “有机融合”。这种有机融合讲究的是内容准确、范围适度、过程自然贴切。

1、内容准确。这是从教师所涉及“常识”教学的知识内涵角度来提出。因为是融合“常识”教育,一般教学的知识点较多,所以融合的前提必须是把常识内容讲准确,没有知识性的错误。鉴于此,我们在综合课的教学中,凡涉及到地理常识的内容,就要从地理教师的角度对学生施以教育,教学语言尽量用地理教师的术语来正确表述,如讲述地图上的方位时,少用上、下、左、右而多用东、南、西、北这些方位名词来表述,以免产生理解上的异议;涉及到历史常识的内容,对人物的姓名、事件发生的时间及起因、经过、结果一定要讲准确,千万不能“毛估估”,以免带来知识点上的错误而误导学生;涉及到法律常识的内容,同样也要根据教学目标,把该法律所相关的内涵与外延解释准确„„。至于如何把这些比较枯燥、

抽象的“常识”讲得生动有趣,吸引住学生,那是教师“技术水平”的事了。如前所述的应东辉老师,他在自己讲述和引导学生讲述的圆明园被焚烧事件及在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许多不平等条约,都从历史资料中查得,凭借着历史资料中的详实记载,对圆明园被抢劫焚烧的时间、过程、结果及发生原因作了较为具体的介绍与分析,对其它一些不平等条约作了举例与解说,并结合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断,不仅内容真实,说服力强,而且很能吸引学生,有助学生对那一段近代史的大概了解,也为他们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范围适度。这是从教师所涉及“常识”内容教学的范围外延角度来提出。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一个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各种知识还处于一个形成过程中,所以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和能力,属于“奠定基础”阶段,与中学《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我们对涉及到的“常识” 内容的教学一定要根据目标要求,不能教得内容太深、范围太大,变成一堂历史课、地理课或常识课。如前所述的《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教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告诉学生从1842年起,旧中国历届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并且列举了主要的几个,让学生填写相关的年份和内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展开某个条约进行分析,如讲述分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签订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后果等,或者过多地逐个讲述不平等条约,都会违背教材编写的本意,改变《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

3、过程自然贴切。这是从教师所涉及“常识”教学的操作角度来提出。因为是有机融合,所以在教学常识内容时必须自然、贴切,没有故意或勉强的痕迹。具体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渗透对学生的“常识”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有关常识教学的同时,又渗透着品德教育,二者融合一体,恰到好处。如前所述的应东辉老师执教的《圆明园在哭泣》,通过课前引导学生搜集与整理材料,再加以巧妙地梳理,使学生对鸦片战争时期的那一段中国近代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了以下四个活动主题:“思想旅行”让学生通过圆明园被焚烧前后图片资料的展示、对比,引发疑问,以激起学生追溯历史的欲望;“史海钩沉”是让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的自主交流来了解圆明园遭抢劫、焚烧的真相,初知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的原因,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历史回眸”是让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回顾和几个不平等条约签订背景的了解,认识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不是偶然的,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圆明园被毁事件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抒我心”是让学生在情感得激发、认识得到一定提高之后的畅说,谈认识,谈感受,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且环环相扣,收到了综合教育的良好效果。

总 之,品德学科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的开设时间还不长,所积淀的方法与经验也不是很多,也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且有效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提出上述浅见,以期望大家对此作更深的探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

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这些常识性题材,知识容量大,学生体验少,教学难度大,容易上成常识课而缺乏品德味。如何有效地展开常识性题材的教学,笔者有初浅的思考,供大家借鉴。

一、资源取舍:让“一地鸡毛”成“掸”

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常识性课文,知识性强,远离学生生活,教材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代沟。教学这样的课文,教师需要有很大的知识储备,学生也需要有大容量的知识积累。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进行资料的搜集、归类、取舍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以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民俗、民风大观园》为例)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伴随着悠悠历史共同发展的,是丰富深厚的民风、民俗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的外延非常大,诸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巫术禁忌等。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无时无刻不沉浸于丰富的民风、民俗之中。教《民俗、民风大观园》一课,如果我们面面俱到,把丰富的资源一一呈现给学生,那么可想而知,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了知识的灌输者,课堂应知识的机械堆砌而变得了无生趣。

着眼于教师,有效的做法是:明确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突破口,使用有价值典型性的资料,点石成金。

着眼于学生,有效的做法是:有目的的搜集、整理、内化,用喜欢的方式呈现。资料搜集犹如大海捞针,事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鲁洁教授曾经说过:“教科书可能是‘一地鸡毛’。笔者认为,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空间很大,这些杂乱无章的拓展资料亦如‘一地鸡毛’。这‘一地鸡毛’只有经过梳理、取舍后,才能成为“鸡毛掸”,真正被学生喜欢,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情感磁场:让“常识题材”有“情”

列宁指出“没有情感:,也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品德课堂中,尤其要从“情”字入手,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而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达到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而教材中许多常识性课文,知识味浓而情感性不足,我们应该怎样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点,建立一个有效的情感磁场,实现知识性和情感性的和谐统一呢?这是值得我们品德教师深思的。(以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有不测风云》为例)

《天有不测风云》介绍了灾害的种类和我国曾经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让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和 “天灾”背后的人为因素;同时也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在灾害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互助精神。有些老师课前搜集了很丰富的资料,课堂上呈现了各种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受灾情况,有视频有文字,课堂成了自然灾害的大杂烩,缺乏情感性。其实,就这篇课文而言,有两个情感促发点:自然灾害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天灾面前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值得讴歌。抓住这两个情感促发点,利用多媒体,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品德教学中,恰倒好处地利用电教手段,一石激起千层浪,建立一个有效的情感磁场,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创造了道德情感体验的最佳契机。这是常识性题材常

用的教学方法。

三、活动巧引:让“乏味知识”显“趣”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收集相关的资料,(二):如何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如何让学生拥有充足且条理清晰的学习资料,使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硬件设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地服务,倍受学校和广大教师所关注。可如何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料?经过查阅资料和学习新课程标准,我从理论上对学习资料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学习资料与学生的学习的整合,重要的是以学习资料为基础来促进学生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运用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他们面前展开的将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他们可以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自己探索,解惑创新;合作研讨,共享成功。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资料的收集进行指导和帮助,对学生的学习资料收集成果进行评价。基于这样的认识,现以五年级《黄河东流水》这一主题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一、教学设想与实践 (1)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品德与社会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选择何种教学策略,都必须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建好平台。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三个“心中有数”。首先是对教材和教学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黄河东流水》一共需要五个课时来完成。通过对黄河源头、流程情况的了解,更深入的体会黄河的文明及其凝聚的民族精神,更多地了解黄河现在面临的问题,从而寻找方法,变“害河”为“利河”,拯救我们的母亲河。这是对学生进行收集、整理资料、识图能力训练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情感培养的好教材。其次,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要“心中有数”。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初步具备一定的搜集学习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的能力;能比较好的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只是部分学生对资料的筛选能力欠缺。再次,对教学所需信息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小学生对于信息资料的搜集和选择的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这便是教学中必须着重注意,着力完成的任务,也是我们这一教研课题的重点,教师必须在课前多做准备。如教这一课时,有关黄河的资料繁多,这些资料中与本节课教学内容不都有密切联系,如果学生自己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不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为了指导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教者课前特意给学生进行了分组:黄河的源头、流程情况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组;黄河凝聚的民族精神组;变“害河”为“利河”组;拯救母亲河组。每个小组负责自己的探究方向的资料,并且每个小组成员也有分工。 (2)引领学生步入文本的境界。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资源,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启迪思想,使他们通过识图和资料,深入了解文本,感悟课文内容,达到既定的学习要求。 (3)通过观赏黄河的照片,情境导入。运用收集到的黄河照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气势宏伟的黄河,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通过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黄河有个总体的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讨论,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在网站上、书刊中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网络是查找资料最方便快捷的途径,可以提倡学生使用,书刊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料来源途径,学生应充分利用起来。 (4)让学生实践操作,自由探究。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正确充足的资料是为学习服务的,所以实践操作,自由探究,是促进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新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描绘一下黄河的大致走向,很有兴趣地轻轻松松地识图记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实践证明,收集整理资料,扩充信息量,拓宽学习和运用各项知识的领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优异的条件。 二、教学反思与构想收集和整理资料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有了学习资料的支撑,学习内容就变得简单多了;有了学

习资料的支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深入研究相关内容,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收集、整理学习资料这一学习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料,放手让学生去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要求“一刀切”,教学进度“齐步走”,“已经会了的,还要继续听;没有学会的,也要拖着跑。”的弊端。在教学《黄河东流水》这一课时,教者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引导学生以文本为拐杖,利用各种条件,因人而异,从各人的具体实际出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搜索所需资料,自主练习朗读课文,自由发表见解,受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体现了资料收集整理的重要性。 教学实践使我们对收集整理学习资料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1)收集资料不要盲目的收集,而是要有方向、有重点地查找。根据学生的年龄、实际能力来确定主题方向,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台”上施展才华,动手、动脑,长知识,长才干。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现代化设施查找资料。 另外,任何游离于教学规律之外的资料收集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融会贯通,根据教材,找准主题方向。 再次,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能够理解并且有能力去收集和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适度为原则,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适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357871/

推荐访问:学生收集资料的好处 课堂教学目标意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