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学生和环境保护个人研究综述及小结

学生和环境保护个人研究综述及小结

时间:2017-06-04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学生和环境保护个人研究综述及小结(一):环境保护文献综述

环境保护学文献综述 喀斯特地区土壤的利用及研究进展 以贵州省为例

学 专 业: 森 游

班 级:森游101班

姓 名:李 光 容

学 号:1009030035

目录

前言„„„„„„„„„„„„„„„„„„„„„ 3

关键字„„„„„„„„„„„„„„„„„„„„3

Abstract„„„„„„„„„„„„„„„„„„„3

Keywords „„„„„„„„„„„„„„„„„„3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3

二、贵州省喀斯特概况„„„„„„„„„„„„„3

三、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 „„„„„„„„„„„4

四、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5

1、土壤生产力较低„„„„„„„„„„„„„5

2、土壤质量不高„„„„„„„„„„„„„„5

3、对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不了解,滥用土地„„„5

五、对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建议 „„„„„„„ 6

1、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6

2、提高土地的生产力„„„„„„„„„„„„6

3、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6

4、严格规范土地的使用„„„„„„„„„„„6

5、加大土地合理利用的宣传力度„„„„„„„7

六、参考文献 „„„„„„„„„„„„„„„„ 8

关于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及研究进展

前言:贵州省是一个喀斯特极为严重的省份,石漠化使得贵州的土地利用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的一些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再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为贵州省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也希望贵州的明天更好。

关键字:土地利用 喀斯特 石漠化 贵州省

Abstract :In guizhou province is a karst extremely serious provinc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some releva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guizhou we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talk about some of his own opinions, hope for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and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to provide some little help, also hope to guizhou tomorrow better.

Keywords:The useing of la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guizhou province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土地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土地就是民众赖以生存的一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土地这一极具使命的物体也渐渐的收到了人们的冷待,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不断加深,一方面,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引以为傲的文明,然而另一方面,也对土地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森林的锐减、水土的流失、环境的污染、物种的渐渐灭绝以及水资源的污染等,无一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在利用土地的同时,也要充分的认识土地,不断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才能让土地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贵州是一个喀斯特较为严重的省份,喀斯特分布面积及石漠化面积较大。本文主要从贵州省喀斯特土地资源利用

的现状出发,进而探讨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着重对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的特征分析,希望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可为贵州省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贵州喀斯特的概况:

所谓喀斯特,指的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喀斯特解释来自百度百科)。中国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同时它也是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一个片区(袁道先,1997;杨明德,1998),该片区石漠化是在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或结果(熊康宁、黎平等,2002;王世杰、李阳冰等,2002),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04)1529]、“关于印发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通知”(发改农经[2008]749号)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等文件精神,西南岩溶石山主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其中贵州省有78个(市、区)进入全国451个石漠化综合治理专项县。为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国家决定“十一五”期间在贵州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做好55个县(市、区)的试点工作,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摸索石漠化治理模式和不同条件的治理方式,为“十二五” 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打好基础。

由以上可知,贵州省喀斯特较为典型的省份,在省内,山川纵横,地形较为破碎,民族众多,没有平原支撑,虽然资源较为丰富,但利用起来仍然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地形的限制,导致它的土地利用也较为困难。

三、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在本文中,在参考了李正、王军等《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_以贵州省为例》一文,将贵州省的土地类型分为以下几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水域、未利用土地八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要求的不仅仅是活得下去,更要活得舒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台面上,人们对土地的参与利用越加频繁,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的利用越来越多。但是,此消彼长,由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的较少规划的占用,使得耕地、牧草地及未利用地越来越少,人口的不断增多,耕地的不断减少,也使得人与土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退耕还林政策也必须提上了日程。

四、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1、土壤生产力较低

贵州在全国来说,是一个较为贫困的省份,经济上的短缺加上地形的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贵州的土地利用,使得土地的利用并不十分合理,土地的生产力水平较低,与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土地的利用不合理也间接的限制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发展,使得其产值及商品化率的程度不高。

2、土壤质量不高

山多平地少是贵州的一大特点,由于山地较多,使得贵州的土地分布较为零散,利用率不高,而且大多都为坡地,生产上较难处理;再者,贵州的地形特点,石漠化较为严重也使得贵州的很多土地缺乏生态保护,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而且田地缺乏水源灌溉,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进而造成土地质量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贵州明明水热同季、降水丰富,然而土地生产率却低下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沿海地区的发达,也吸引着贵州部分民众外出务工,使得家中耕地常出现撂荒现象,田地无人耕种。

3、对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不了解,滥用土地

贵州的土地分散较为严重,人们对于如何合理利用土地的概念并不深,也不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土地的利用也越来越深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观念尚未受到普遍重视,乱占滥用土地现象仍然存在。人们在规划建筑用地时,并未多方考量,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部分民众及部门甚至抛开国家律法及相关的规章制度,未批先建、边批边建、少批多建、非法转让和变相买卖土地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尤其是居民建房,用地随意,喜欢独居散建,超指标占地,这对土地造成土地的极大浪费。

学生和环境保护个人研究综述及小结(二):环境教育文献综述

环境教育文献综述

一、环境教育涵义的界定

“环境教育”在国际教育界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第一次提出环境教育的术语,是1948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当时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环境问题爆发,1965年英国首次使用环境教育概念,并把中小学的环境教育作为通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起始点。几十年来,尽管环境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已开展得颇为普遍,尽管人们对环境教育的定义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但在研究和推进环境教育中,对其含义也作了不少的探索,例如: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宪章》中,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和目

标,对环境教育的含义作出了初步界定:“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的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和促进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这,尚处于对环境教育这一活动的描述层次上,仍未确切地指出其理论范畴。 1977年的《第比利斯宣言》认为:“环境教育,应恰当地理解为,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各种变化作出反应的教育。环境教育应使个人理解当代世界的主要问题并向他们提供在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所必需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使每个人都为生活做好准备。环境教育采用一种以广泛的跨学科性为基础的整体性方法,培养人们以一种全面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密切依赖性。环境教一育有助于显示今天的行动与明天的结果之间存有的永久联系,并证明各国社会之间的相互依

存性以及全人类团结的必要性。”第比利斯会议对环境教育概念的阐述,较之以往的定义己颇为全面和成熟,会议不仅明确了环境教育的基本性质和教育对象,而且较详细指明了环境教育的目的,目标及指导方针。

随后各国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揭示环境教育的本质,明确环境教育的概念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使环境教育的涵义日趋完善。我国的《辞海》(1999年版)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作了一个较为简练的概述:“环境教育旨在使学习者认识和理解人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积极保护环境及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以及有关生态学知识的教育。”

以上有关环境教育的概述,虽未有一个公认的科学定义,但从不同侧面触及了环境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许多启发和可资借鉴之处。综合国内外对环境教育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认为环境教育是一种过程。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教育家卢卡斯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教育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的知识和信息,同时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复杂关系;“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是指以学生在环境系统中亲身体验作为环境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把环境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去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理解环境、关心环境、保护环境。“为了环境的教育”,涉及价值、态度和正面的行动等伦理元素,是指环境教育要直接鼓励学生探索和解决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明白人类在环境系统中必须承担相应的伦理道德责任。

197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美国内华达会议上提出了一个现今常被引用的环境教育定义:“环境教育是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与其他生物物理环境之

间的相互关系来说,这些态度和技术是必要的手段。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行为准则作出决策、对本身的行为准则做出自我约定。"换言之,环境教育是培养有科学的环境意识、有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有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又有对环境负责的行为习惯的“四有”国际公民群体的教育实践过程。

美国《环境教育法》(1970年)规定,所谓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它要使学生环绕着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同人类的关系,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分配与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等,对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

(2)认为环境教育是一种手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认为,环境教育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

(3)认为环境教育是一门学科。这个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学者徐辉、祝怀新的定义。他们认为: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这类观点强调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但同时又认为环境教育是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

由上可见,不同的人对环境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我国的《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

结合我国的规定,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环境教育的涵义可界定为:旨在提高全民素养,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战略的教育。中小学环境教育是以中小学生为对象,对他们进行环境及环境科学的教育,以增进他们的环境知识技能,培养环境责任感,提高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环保道德观和价值观,具备一定的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学会生存和发展,从而在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好基础的教育。

二、国内外学校环境教育现状

从国内外来看,学校环境教育可以大致归纳为中小学环境教育和高校环境教育。

(1)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

第一,在大纲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当今日本的经济高度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很高,因此,环境教育在日本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发展。日本非常重视学校环境教育,因为学生阶段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础阶段。日本于1971年、1989年、1991年和1992年分别制定中小学使用的环境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亚洲其他国家一般主张把相关的环境概念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里。我国至今没有制定和颁布专门的与环境教育有关的教学大纲,而是把关于环境教育教学的规定渗透在各科的教学大纲之中。

第二,在环境教育方法方面。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都将课外活动看作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育部门专门设置了野外环境教育中心,中心既是培训教师的基地,又是学生开展环境校外活动的场所。日本的环境教育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技能和实践能力。日本的学校环境教育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体验性环境教育。体验性环境教育就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参观和亲手实践等体验性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我国在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上还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

主,大多数中小学缺乏应有的环境教育设施,只有个别学校具备环境教育实验室或其他环境教育场所。

第三,在教师培训方面。国外普遍重视环境教育教师的培训。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法令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充分的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教育;在哥伦比亚,国家教育系统的基础教育已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它由教育部培训,总理事会准备,旨在保证所有的教师都进行环境教育培训;澳大利亚认为环境问题不是一门学科能解决的,需要跨学科来探讨,为此,维多利亚的罗斯顿高等教育学院将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球科学系、数学系合并为一个系——环境学系,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环境学识的中学教师。在我国,中小学大部分没有专职的环境教育教师,其他各科教师大部分也没有接受过环境知识和环境教育方法的系统培训。

(2)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现状

高等学校环境教育,也就是专业环境教育,应该以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为主。美国的B.J内贝尔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为大学的非环境类学生开设了《环境科学——世界存在与发展的途径》选修课,在这部他自己撰写的专著中,虽然也涉及到了今天我们环境教育的各个方面,但却不是简单地介绍一般性的知识,而是带有很深刻的研究性质,这样的授课内容很容易引起大学生们的认同。我国高校环境保护专业的设置从无到有,发展迅速。1973年至1983年的十年间,全国范围内约有3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多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课程,通过这些专业课程,为我国培养了具有环境专业素质的硕士研究生114人,大学生1724人,中专生610人。

三、 国内外环境教育立法及机构设置现状

(1)环境教育立法现状

美国早在1970年就率先制定了《环境教育法》。根据该法案,联邦政府建立了环境教育司和环境教育咨询委员会。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国家环境教育法》,根据这一法案的规定,联邦政府在环境保护署设置了环境教育处,并成立了国家环境教育咨询委员会、联邦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以及非盈利性的国家环境教育与培训基金会。世界许多国家虽未单独制定环境教育法,但都在环境保护法或其他法律中写入了关于环境教育的专门条款。如前苏联1960年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定:“自然保护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列入普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应成为学校的必修课。’’菲律宾的《总统法》规定:“国家环保局和其他政府机构必须通过各种宣传激发群众的环境意识,并鼓励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马来西亚的《国家环境质量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由国家教育部管理环境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要求把环境教育融合到各级教育中去。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类似于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这样专门的环境教育法规,但也有许多法律法规涉及到环境教育。早在1973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情况的报告所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决定》,1981年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规和文件中都对环境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环境教育机构设置现状

除制定环境教育法外,各国还纷纷成立了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国家机构。如英国成立了环境教育委员会,日本在环境局设置了环境情报科和环境教育办公室,法国和澳大利亚分别设立了环境教育设备委员会和环境教育协会等。联合国为了

谋求环境教育的发展也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机构。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力合作,建立了国际环境教育规划署,进行全球环境教育规划。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始加强了环境教育组织机构的建设。1991年,经国家教委研究决定成立了国家高等学校环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1997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国第一个专职进行环境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同年,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也成立了环境教育中心。截至2000年,北京已有自然之友、地球村等环境教育民间组织。这些环境教育组织对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王冬桦:人类与环境—环境教育概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2]田青编:中小学环境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2001版.

[3]冉圣宏等编:环境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开明出版社.1999年出版.

[5]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6]江家发.环境教育学[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7]田青,曾早早.我国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文件汇编[G].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2010.11.

[8]杨超飞.环境保护与环境文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9]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宣传教育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 1年版.

[10]李久生.环境教育论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345967/

推荐访问:个人研究综述及小结 生态环境保护个人小结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