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趣百科 > 音乐知识 > 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时间:2018-08-11   来源:音乐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音乐知识】

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第一篇_音乐鉴赏答案_周海宏

打开你的耳朵(一) 1 下面哪一首曲子暗示了“音乐中包含着各种内容的表现,说不出表现的是什么是因为你听 不懂”的审美观念:(A)  A 高山流水 B 梁祝 C 马赛曲 D 马刀舞 2 在音乐欣赏中,不一定非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内容区解说音乐。Y 3 “听不懂”——说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说明听者欣赏水平差。N 4 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下面哪一项:(B)     A 视觉性;非语义性 B 没有视觉性;没有语义性 C 没有视觉性;语义性 D 视觉性;语义性 5 《西西里之歌》选自下面哪一项:(C)     A 《蝴蝶夫人》 B 《莫扎特》 C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D 《星条旗永不落》 打开你的耳朵(二) 1 文学和音乐分别是下面哪一项的艺术: (B)     A 语言;视觉 B 语言;听觉 C 视觉;听觉 D 情绪;视觉 2 音乐是情绪的艺术。Y 3 萨利埃里是下面哪一国的著名组曲家: (D)    A 德国 B 法国 C 英语

 D 意大利 4 下面关于廖尚果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C)     A 即青主 B 中国音乐理论家 C 生于 1892 年,卒于 1959 年 D 著作有《乐话》和《音乐通论》 5 《流浪者之歌》的作者是贝多芬。N 打开你的耳朵(三) 1 音乐欣赏的关键的心理活动是下面哪一项: (B)     A 了解音乐的创造背景 B 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 C 深刻理解曲音乐表现的主题 D 了解音乐的创作形式 2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C)     A 聂耳 B 李叔同 C 廖尚果 D 梅兰芳 3 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是下面哪一项: (A)     A 感受听觉的美;体验情绪的变化 B 感受视觉的美;体验情绪的变化 C 感受听觉的美;体会创作形式的变化 D 感受视觉的美;体会创作形式的变化 4 《马刀舞》是一首热闹的管弦乐曲。 (Y) 5 下面关于《蝴蝶夫人》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D)    A 一首悠扬的钢琴曲 B 一首雄壮的进行曲 C 一首热闹的舞曲

 D 一首安静的合唱曲 音乐表现的机制(一) 1 下面哪一项不可以引起联觉: (C)     A 发音速度 B 音强 C 音色 D 音高 2 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叫做下面哪一项: (B)     A 想象 B 联觉 C 视觉 D 听觉 3 社会经纬栏目和法制进行时栏目片头要选择给人深沉感的曲目。Y 4 下面哪一项不可以用高音来表现: (D)     A 凉爽 B 亮色 C 真丝 D 羊绒 5 听觉是音乐与表现对象之间的桥梁。N 音乐表现的机制(二) 1 《英雄的生涯》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 (A)     A 理查· 斯特劳斯 B 德彪西 C 拉赫玛尼诺夫 D 肖邦 2 下面哪一项是肖邦的著名代表作: (B)   A 《蝴蝶夫人》 B 《葬礼进行曲》

  C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D 《星条旗永不落》 3 《野蜂飞舞》中最大的败笔出现的原因是下面哪一项: (C)     A 将长笛改成钢琴 B 将长笛改成弦乐 C 将弦乐改成长笛 D 将钢琴改成弦乐 4 《沃尔塔瓦河》的作者是斯美塔纳。Y 5 音乐欣赏中的通俗指的是音乐的音响与它要表现的东西在联觉上对应德特别准确。N 音乐表现的机制(三) 1 从作品角度看,音乐能否引起明确的内容理解取决于下面哪一项: (A)     A 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 B 持续而跳跃的联觉对应关系 C 非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 D 非持续而跳跃的联觉对应关系 2 表现紧张要用下面哪一度音程: (B)     A1度 B2度 C3度 D4度 3 下面关于柴可夫斯基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   A 代表作《皮尔金特组曲》 B 《1812 序曲》表现的是俄德战争 C 俄国人 D 代表作《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4 从听众角度看,敏感的联觉、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Y 5 音乐通过自己特有的途径——乐曲本身来体现视觉印象、情绪、感情体验及思想观念与戏 剧性内容。N

音乐表现的机制(四) 1 下面哪一首不是表现黎明的作品: (D)     A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B 《皮尔金特组曲》 C 《大峡谷· 日出》 D 《第二钢琴协奏曲》 2 理解音乐,从关注下面哪一项的联觉体验开始: (D)     A 作曲家 B 他人 C 作品本身 D 自己 3 《芬兰颂》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 (C)     A 理查· 斯特劳斯 B 拉赫玛尼诺夫 C 西贝柳斯 D 柴可夫斯基 4 下面关于《芬兰颂》中主题 2 的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   A 苦难 B 觉醒 C 沉重 D 压抑 5 《芬兰颂》中第九个主题里的旋律被称为芬兰的第二国歌。N 6 斗争、前进是《芬兰颂》里主题 6 的内容。Y 阐释的权力(一) 1 中国传统音乐的 5 个音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B)    A do B fa C mi

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第二篇_江苏省常州市2016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常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中国足球太缺少在硬仗中_______的机会,难以在必须赢下的比赛中展现出_______的气势。世界杯预选赛留下的遗憾与失望,或许会被中国球员在亚冠赛场上的神勇表现冲淡, 但中国足球在国家队层面的_______甚至倒退,将始终成为影响这个项目全面起航的短板。

A. 锻炼 不可一世 故步自封 B. 磨炼 舍我其谁 故步自封

C. 磨炼 不可一世 亦步亦趋 D. 锻炼 舍我其谁 亦步亦趋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谈到本性,对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能略知一二,我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开篇就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

B. 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管理部门和主管领导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C. 随着许昕、樊振东以惊险的比分艰难取得双打比赛的胜利,中国男队以总比分3比0击败中国台北队跻身进入决赛。

D. 空气质量与城市竞争力高度相关,一个城市的空气是否洁净,综合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环境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4.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相对于其他后进现代化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保守不以压制创新为能,因此它可从传统和现代中都能得到有益的滋养。

①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仍旧保持了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② 对于古今之变淡然处之,不走极端正是英国文化的一大长处

③ 英国比较成功地减弱了现代化所带来的巨大颠簸和震荡

④ 它的创新不以踢开传统开路

⑤ 也就是英国之为英国的国家特性

A. ①⑤③②④ B. ②④①③⑤ C. ③①②⑤④ D. ③①⑤②④

5. 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

A. 三十多年前的池塘,在我记忆里还保留着绿叶红花的碎影,时移事迁,池塘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荷叶荷花了。【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B. 我们的祖先有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C. 希望同学们毕业后能凭着“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淡定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踏实做事去改变家乡,这就是青春不朽的一种方式。

D.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经典阅读的式微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正与珍视经典的传统教育方式渐行渐远。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张惟孝,字仲友,襄阳人。长六尺,通《春秋》,下第,乃工骑射。城中乱,争出关。惟孝拔剑杀数人,趋白河,见一舟壮钜甚,急登之。舟人不可,惟孝曰:“今日之事,非汝即我,能杀我者得此舟。”众披靡,

遂以舟达郢州。兵乱,奔沙洋。别之杰为帅,尽隘诸湖不泄水。惟孝令二人贾服前行,密窥隘兵,曰:“易与..

耳。”乃与十骑,衣黑袍,假为敌兵,曰:“后队亟至。”守隘四五百人悉溃,舟趋藕池。

开庆元年,卜居江陵,至沙市,众舟大集,不可涉。顷有峨冠张盖,从者数十,则宣抚姚希得之弟也,令曰:“敢有争岸者投水中。”惟孝睥睨良久,提剑驱左右而出,举白旗以麾,令众船登岸,毋敢乱次。干官.

钟蜚英见而异之,以告唐舜申,舜申曰:“吾故人也。”具言惟孝平生。蜚英谓曰:“今日正我辈趋事赴功之秋。”.

惟孝不答。又叩之,则曰:“朝廷负人。”明日,蜚英导希得罗致之,宴仲宣楼,蜚英酒酣曰:“有国而后有家,.

天下如此,将安归乎?”惟孝跃然曰:“从公所命。”乃请空名帖三十以还。逾旬,与三十骑俱拥甲士五千至,.

旗臶鲜明,部伍严肃,上至公安,下及墨山,游踏相继。希得大喜,请所统姓名,惟孝曰:“朝廷负人,福难祸易,聊为君侯纾一时之难耳,姓名不可得也。”时鼎、澧五州危甚,于是击鼓耀兵,不数日,众至万人,数..

战俱捷,江上平。制使吕文德招之,不就而遁,物色之不可得,或云已趋淮甸,后不知所终。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尽隘诸湖不泄水 隘:阻塞 .

B. 蜚英导希得罗致之 罗:捉拿 .

C. 聊为君侯纾一时之难耳 纾:解除 .

D. 于是击鼓耀兵 耀:炫耀 .

7.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A. 遂以舟达郢州 B. 举白旗以麾 ..

C. 以告唐舜申 D. 乃请空名帖三十以还 ..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1) 今日正我辈趋事赴功之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国而后有家,天下如此,将安归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制使吕文德招之,不就而遁,物色之不可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张惟孝的主要品质。(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 这首诗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4分)

(2) 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主要表现手法。(6分)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 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 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 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7) 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 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 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老兵客栈

谢友鄞

这儿最早是古驿站,叫水会营子,旅蒙商设臵仓库,囤居货物,行商坐贾云集。一家家火红的幌子下,站着伙计,肩搭毛巾,吆喝:“屋里请,又有包子又有饼,没有麻花现给你拧!”

论建制,水会营子是个镇,建筑极像一座小城。水会营子属于辽宁,再向北,就进入内蒙古了。世俗人心,有一种临界的感觉。从民国至今,水会营子两度划归内蒙古,一度划归辽西省,如今纳入辽宁省版图。水会营子人家,都有两三个户口簿,旧的没交上去,新的又发下来。有的老人说他是内蒙古人,新娶进家门的儿媳妇纠正道:“爹,这是辽宁省。”公爹用拐杖敲击地面,吹胡子瞪眼睛叫喊:“我活糊涂了吗!这里是水会营子!”

没错,这里是水会营子,消防团大本营。清朝时,营子内有深井三十眼,井旁设瞭望楼,一旦发现火警,白天举旗,夜晚挑灯,指引火灾方向,官兵们驱动水车紧急扑救。瞭望楼上,永远站着三名士兵,背靠背,呈三角形,监视火情。曾有一场雷火,借助狂烈的北风,扑向瞭望楼。没有一名士兵退缩,火龙过去后,三副焦黑的骨架,仍然站立在了瞭望楼上。

民国后,兵营消,水会归商会管理。消防灭火,变成民间自救互助性质。商会添臵了机械水车,喷水卷筒。所有商铺都配备水桶,大小一样,用红漆写上“防火”和自家商号名。在救火现场,由商会统一发放号坎,防备盗贼混入,趁火打劫。穿坎肩的伙计,将自家水牌交给水会老兵,听从指挥,奋力救火。事后按水牌清查,救火不力者罚款;遇火不救者,封店半年,勒令店主给被烧死者披麻戴孝。渐渐地,水会营子成了省界两边都倚重的消防重镇。

老兵从十四岁起就吃军饷,给数不清的势力当过差,如今九十岁了,眼睛灰白,满脸褶子巴巴,像蜈蚣。陪伴老兵的,只剩下一匹退役军马。营盘内水井遍布,清晨多雾,朦朦胧胧,老兵听见铃当叮咚叮咚响,老军马不用人赶,去奶站给他取奶回来了。老兵喜欢羊奶的膻香。喝完羊奶后,老兵拎着马灯,在客栈内巡行,土墙,空马厩,土坯客房,搭配在一起,像遗址标本。听见客人来了,老兵吸吸鼻子,说:“我嗅到生人味了。”

老兵老了。现在老兵最看重的,就是存放在客栈内的消防水桶,任何人不准乱动,任何人不准乱用。投宿的客人,越来越杂,什么鸟都有,大夏天的夜晚,溜出来,用消防水桶冲澡。老兵眼睛快瞎了,耳朵却好使,听见泼啦啦水声,幽灵一样钻出来。老兵狂怒:“来人哪!掌灯!”立刻响起纷乱的脚步声,客房伙计,食堂厨工们跑出来。一个小工举起马灯。陌生客人急忙穿上裤衩,叫喊:“别照我!”

老兵厉声道:“畜生!你用消防桶洗屁股!”

客人一副赖子样,说:“俩破桶,白给我都不要。用完这水,给你送回去。”

“把他抓起来!”老兵怒吼。

客房伙计和厨工们逼近客人。 “我是旅蒙商。”客人叫嚷,不知道自己惹下了大祸。

老兵下令:“鸣锣,游街。”

众人一拥而上,将客人的头按下,双手别在身后,推着他,向营子里走去。老兵取出铜锣,“咣咣咣”敲,吆喝:“破坏消防犯噢——”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边地消防重镇的铜锣声,照样一丝不苟地敲响,庄严地回荡在水会营子上空。

12. 第②段中说水会营子的“世俗人心,有一种临界的感觉”,文章哪些内容体现了这种临界的感觉?

请加以概括。(6分)

13. 作品中的“老兵”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14. 解释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边地消防重镇的铜锣声,照样一丝不苟地敲响,庄严地回荡在水会营子上空。

15. 本文题为“老兵客栈”,但几乎一半篇幅在叙写水会营子的历史。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 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大师何以诞生

李海默

①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能不能诞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大师?乐观者言,只是时间问题,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自然会诞生。悲观者言,现今与中西学术传统的原典路径皆割裂太深,隔阂太巨,无以为继。笔者苦思此“问题”,发现其中有一大悖论,此悖论不解决,这个“问题”终究是个伪问题。 ..

②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今中国需要大师?在笔者看来,呼唤“大师”的焦灼来源于公众与社会的一种普遍认知:中国已经如此发达,学术文化领域“大师”的缺失是明显不合理与不匹配的,这让中国丢脸,因此迫切需要大师。这么想本无可厚非,但呼唤和吁求如此的强烈,乃至人们不再去关注另一个更加切要的问题:怎样的社会机制才是孕育大师的温床?

③1957年,以赛亚·伯林在其题为“苏俄文化”的论文中写道:“他们觉得伟大的民族必须拥有重量级的教授、杰出的艺术家和充分的文化装饰。因此他们给予那些行业的最高从业者很高的薪水,但又难以摆脱一种难以抑制的威吓后者的冲动,或一种敲打、欺负、公开羞辱后者的诱惑,当后者稍微表现出某种独立或希望保护自身尊严的迹象时,就迫使后者记住身上拴着的锁链。”这是当年苏联知识分子的处境。社会需要的是作为“符号”意义存在的大师,最好能够拥有一切中西文化的荣誉头衔,而一旦拥有,社会希望他如何自处呢?自然是以永远保持这一“符号”的中立态度而存在,做社会的“大师”,而不是大师自身成长轨迹里不断嬗变的那个具体的人。我们这个社会已渐渐不知究竟何为真正的大师,而只需要一些合乎公众心愿的大师“符号”。

④既然如此,那么反复诘问开篇那个问题,难道不是构成一种内在的悖论吗?只有那种深切浸润在学术传统中,并能结合世道人心做新的发掘与变革,引领风气迁转,却又“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人物,才可能是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大师降临,往往让侪辈与后来者发出“世间原未有斯人”的感叹。真正的大师往往期待用新知为社会做些什么,大师与社会互相“熟悉”,而我们所呼唤的“大师”却定格在一个静止的形象中,作为中国崛起的一个佐证。

⑤1971年汉娜·阿伦特发表《纪念马丁·海德格尔的八十华诞》,描述了她那一代人对海德格尔的仰慕:“关于海德格尔的传说很简单:思想又复活了;人们认为已死的昔日的文化瑰宝又获得了言说,人们发现这些瑰宝所呈现的完全不是先前认为的那样无足轻重。终于有了这样一位教师;人们也许能够从他那里学会思考。”“真正的大师”恐怕就是这个气派,生当衰世能激荡风雷,唤醒“万马”,生逢盛世则洞悉世运,扭转乾坤。

⑥大师何以诞生?他总是诞生在那些渐渐明白何为真正的大师的时代与社会,世代盛衰不是决定性的条件,关键或许更在于整个社会充满对人性的理解与对知识的尊重。

16. 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①段中“悖论”的意思。(4分)

17. 简要说明第③段和第⑤段中的引文在文中的作用。(6分)

18.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8分)

七、作文(7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都知道理想主义者——那些有着高尚却常常不切实际的理想的人们。我们也知道现实主义者——那些把目标限定在能达到的成功,只设置实际且可操作的计划的人们。的确,实际的人常常能实现他们的目标,然而没有那些梦想家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又将会怎样呢?

要求:①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800字。

语文附加题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 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自仲尼以上尚书则阙略无年次百国春秋之志复散乱不循凡例又亦藏之故府不下庶人国亡则人与事偕绝。太史公云:“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此其效也。是故本之吉甫①、史籀②,纪岁时月日,以更尚书。传之其人,令与诗、书、礼、乐等治,以异百国春秋。然后东周之事,粲然著明。令仲尼不次春秋,今虽欲观定、哀之世,求五伯之迹,故荒忽如草昧。

(选自章太炎《国故论衡·原经》)

【注】① 吉甫:周宣王的贤臣,后代诗文中多以之作贤能宰辅的典型。② 史籀:周宣王的史官。

21. 文中提到的诗、书、礼、乐、春秋与________合称为“六经”。(1分)

22. 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在著史方面的功绩。(3分)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3.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三国演义》中曹操率四十万大军进攻逍遥津,遥望东吴军营,战船罗列,军容严整,不由发出“生

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第三篇_德州市2015年初三一练语文试题

庆云县九年级练兵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A.桑梓(zǐ) 栈桥(zhàn) 浣溪沙(huàn) 瓜熟蒂落(tì) ....

B.狡黠(xiá) 戏谑(nuâ) 汗涔涔(jīn) 否极泰来(pǐ) ....

C.琐屑(xiâ) 倜傥(tǎng) 契诃夫(hē) 期期艾艾(ài) ....

D.缄默(jiān) 牟取(mú) 戈壁滩(gě) 面面相觑(qù)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脉搏 讴歌 拌脚石 哀声叹气

B. 寒暄 孪生 订书机 墨守成规

C. 蜇伏 籍贯 捅娄子 明枪暗剑

D. 报消 真谛 电线竿 姗姗来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外交部发言人郑重声明,中国在南海岛礁自己的领土上兴建一切设施都是无可非议的。 ....

B.今年两会期间,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现在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

C.南极地区气候独特,终年被积雪覆盖,冰川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可谓巧夺天工。 ....

D.阳春三月,鲜花盛开,落英缤纷,美不胜收,好一派大好春光啊!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整理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

B.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郭沫若曾为蒲松龄故居题写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对联。

C.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D.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分别是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中的人物。他们虽然国籍不同,但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5.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粉丝”“草根”“纠结”“动词”都属于名词。

B.短语“食品安全”“申办冬奥”“政治生态”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党中央之所以下定抓铁有痕的决心来反腐倡廉,是因为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存亡的大事。”这个句子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D.“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

6.下面语段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加以改正。(2分)

1 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2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

3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

4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竭。○

有语病的是第 句,应改为 有语病的是第 句,应改为

7.名著阅读(共4分)

(1)《骆驼祥子》里,有两个女子对祥子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个是 ,另一个是 。(2分)

(2)下面是《黄永玉大画水浒》中的三幅画,请任选两幅,写出人物的姓名或绰号。(2分)

【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8.默写(5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3)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4)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现人的高贵品质,正如《论语》中所说的“ ,

(5)关心百姓疾苦是古人的一种高尚情怀,比如 (作者)的

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情怀。

9.综合性学习(4分)

习近平总书记 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请你参加以下两组知识竞赛。

(1)了解节气含义,参加节日活动 (2分)

中国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的名字虽然只有两个字,但其中含义丰富;不同传统节日也有各自独特的习俗活动。请你回答:“清明”这一节气的含义是 ; “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活动有 、 。(两个即可)

(2)了解节日习俗,积累古典诗词 (2分)

不同的传统节日,节日中的不同习俗活动,使古代文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也因此写出了大量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请你回答:“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有 、

;与“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有 。

二、阅读(共4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0——12 题。(共7分)

甲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0.甲、乙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近体诗中的。(1分)

11.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甲诗描写了时节“家家雨”“处处蛙”的景象;乙诗描写了春天 的景象。(2分)

12.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4分)

甲: 乙:

(二)阅读《出师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13——15题。(共6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 ..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

1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5.“亲贤远佞”是诸葛亮给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结合这一段文字,说一说“亲贤远佞”的现实意义。(2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16——18题。(共8分)

射 说

元好问

1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

2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轶○3,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

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

4,求为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

5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走○

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说》。

1跨蹑:指跳跃的样子。○2乐:指射箭时的鼓号声。○3轶:因受惊而快跑。○4虱、【注】○

5走:自称谦词。 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观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

16.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再而贯马耳之左 再: (2)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 私: ..

17.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射,技也,而有道焉。

18.内容理解。(4分)

(1)“说”常常有所叙、有所议。从本文看,所叙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所议的观点是(用文中句子回答)

(四)阅读文章,回答19——21题。(共8分)

【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小苹果》走红,“耳朵虫”作怪

1歌曲《小苹果》MV在优酷网首发之后,以燎原之势迅速跃居各大音乐、话题、视频排○

中国好耳朵歌曲答案 第四篇_2016尔雅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答案

1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出自()。

1.0 分

 A、 《原道》

 B、 《逍遥游》

 C、 《中庸》

 D、 《春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是最好学的弟子是()。

1.0 分

 A、 子路

 B、 子思

 C、 颜回

 D、 冉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中国人结婚的传统色彩是()。

1.0 分

 A、 黑色

 B、 纯白色

 C、 大红色

 D、 桃粉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礼仪之始在于()。

1.0 分

 A、 正衣冠

 B、 梳容颜

 C、 顺言辞

 D、 端行为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现今梅毒感染率已经是90年代的多少倍 ?()

1.0 分

 A、

2

 B、 10

 C、 25

 D、 5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关于周公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1.0 分

 A、

又称周文公

 B、

西周初期神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 C、 周公旦为周文王第四子

 D、 周朝历史上第一代周公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君子与人之交,必须验行,不得以其言辞之善,则谓行之尽善”出自()。 1.0 分

 A、 孔颖达

 B、

孔子

 C、 孟子

 D、 郑玄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8

《弟子规》中“读书法 有三到”中的“三到”不包括()。 1.0 分

 A、 心

 B、 眼

 C、 耳

 D、 口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

政论源于以下哪部经典著作?()

1.0 分

 A、

《尚书》

 B、

《礼记》

 C、

《诗经》

 D、

《周易》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0

影片《铁人》讲述的是什么地方的事?() 1.0 分

 A、 哈尔滨

 B、 北京

 C、 秦皇岛

 D、 大庆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

哪朝人发明了三跪九叩?()

1.0 分

 A、 唐朝人

 B、 宋朝人

 C、 清朝人

 D、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q/470597/

推荐访问:中国好耳朵答案 好听到耳朵怀孕的歌曲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