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趣百科 > 宠物知识 > 2015小版全册价格

2015小版全册价格

时间:2018-07-12   来源:宠物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宠物知识】

2015小版全册价格 第一篇_2015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7、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8、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1

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认识正方形。

①谈话启发方法。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①引导回顾方法。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集体交流。

交流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交流图形: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圆)

④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

(1)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家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谁发现了?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3)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体验深化

(1)提问: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五、总结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

长方形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预习要求:看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2

2015小版全册价格 第二篇_201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学习内容 分数乘法(一)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过程与方法,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具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5个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

问:12×5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

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变。

333

通过将算式: 改写成乘法算式,引出课题。

101010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谈话并提问:今天是小新的10岁生日。妈妈买来了一个大蛋糕。小新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了生日蛋糕。他们每人吃9个。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3个人一共吃多少个?)

(2)提出要求: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在草稿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请你画一画,算一算,争取让同学们看清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他们每人吃9个”,就是把整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这个圆平均分成9份,其中2份就表示一个人所吃蛋糕的大小,就是9个。那么三个人一共吃的就是求3

2

个是多少? 9

追问:你们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将问题分析得很清楚,那你们是怎样列式的呢?说说你的想法。 2222+2+2622

预设:① += == (个)表示3个 连加的和是多少。 9999939

2

22

②9×3=9 9=3 (个)也表示3个9 连加的和是多少。

22X3622

追问:不同的算式都表示“39连加的和是多少”由此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用乘法计算更简便一些。)

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所不同的是相同加数是分数。

(3) 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2X362

①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3 = = (个)并提问。请你们看看这个算式,你能理解它是怎么

9993计算的吗?

2

②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算式并提出问题:这个算式是先计算再约分的,你有不同的想法吗?

预设:

1 1

222222

×3= 或 ×3 9393 3 3

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这几个算式并提出问题:通过比较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母与整数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4)小练习。

1

(1)计算12×4

(2)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2、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1

1桶水有12L。3桶共多少L?2桶是多少L?4桶是多少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总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桶水共多少L?12×3 11 2桶是多少L?12×2 11

4桶是多少L?12×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12×3表示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111是一半,12×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222 是多少。

11

12×4表示求12L的4 是多少。

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解决问题。

323

(5)小练习:9×6= = ×4=

410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约分,为什么只能将

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说计算与约分方法。教师展示一种学生将分子与整数约分的错误方法,让学生辨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1)、教材第2页“做一做”。

2)、教材第5页第3题

2、

1、计算。 17155

42 32 97

16642

3、列式计算

7

(1)12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

85

(2)kg的6倍是多少kg?

9

11

(3)一块长方形的铁皮,长是6分米,宽是分米,这块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2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习内容 分数乘分数(二) 第 课时 课型 新 授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 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1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玉米的面积

253

占5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1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

251111

作单位“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 公顷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

2525

11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 × 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25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操作探究算理。

11

1、提问:×究竟等于多少呢?

25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111

涂一涂的方法,说明× = 。

2510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11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 ,再把这 部分平均分成

22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11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又把这平

221

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由此可以得到:

1011111×== (板书算式) 252510

(二)、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3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 公顷)的 ,

2513

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5

13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 的 。怎样计算?

25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13133(板书算式) 252510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

1111

。说明×=。 102510【2015小版全册价格】

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4/9的1/3是( ),3/4的1/5( )。

3、一块地是4/5公顷,这块地的1/7是( )公顷。

4、一堆水泥重15/16吨,用去3/7,用去( )吨,还乘下总数的( )。 5、1千克面条3/2元,王大妈买了7/10千克面条,共花了( )元。

6、一个长方形的宽是5/18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习内容 分数乘分数 (三) 第 课时 课型 新 授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具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321732

×30= 12×= = =

355384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

9

【2015小版全册价格】

千米/分。 10

4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45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

9

千米/分。 10

49

千米/分的。

4510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

(2)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9494362

(㎞) 1045104545025

2015小版全册价格 第三篇_2015~2016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2.92,合格率为93.4%,优秀率为34.7%。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习,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 单元,“观察物体”移到五年级下册。 2.“可能性”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3.“数学广角”的内容进行调整。

4.“简易方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其他单元内容的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由原三上移来。

课标调整过后,新旧教材的衔接比较乐观,基本上没有新的知识点断层,仅有一些内容因为课标变化,要求降低,或者删掉或者往后挪动,本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了,孩子们在四下还学习了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因为课标的修订,教材的编排作了较大的调整,使其更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当中应结合新教材的编排思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回顾,完备以前所学知识,形成更新的认识。同时本期还需补充遗漏内容“数字编码”、“ 观察组合小正方体”、“ 画轴对称图形” “鸡兔同笼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

【2015小版全册价格】

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5.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6.经历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7.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9.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组合小正方体,画轴对称图形。 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主要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意复习旧知,为小数乘法的学习做准备。 4.突出转化的思想,注重算理的理解。 5.加强练习,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加强指导。

6.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 7.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8.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9.要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10.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11.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1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13.经历探究过程,渗透转化思想。

14.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教 学 进 度 表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数学思考: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问题解决: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遇到问题主动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时安排:11课时

1.小数乘整数………………………………2课时 2.小数乘小数………………………………2课时 3.积的近似数………………………………1课时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2课时 5.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课时 6.整理与复习………………………………1课时

课 时 教 案

2015小版全册价格 第四篇_2015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下(全册)打印版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q/461965/

推荐访问:宠物小精灵剧场版2015 2015年小版邮票目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