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趣百科 > 爱好 > 托斯卡尼尼

托斯卡尼尼

时间:2018-05-26   来源:爱好   点击:

【www.gbppp.com--爱好】

托斯卡尼尼 第一篇_明眸响乐-托斯卡尼尼

明眸响乐--托斯卡尼尼

文章提交者:ZBI 加帖在 音乐之声 【凯迪网络】

明眸响乐--托斯卡尼尼

作者:刘自立

近来观赏了托斯卡尼尼的录影带。是历史上十大指挥家系列。想许多音乐爱好者也早已观赏之。之所以要来写写感想,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每个人观看和聆听音乐的感受不同,我的感受只能是自己的。说出来给大家看看,是起到一个陌生化效应。古语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此。”将青山拟人的化,他自然是另一个,就应该是:料青山看我不应如此。

托氏是指挥界前辈领袖人物,自不待言。所以一旦看到银幕上的他,多有伟大雕塑作品的感受,冷俊,深沉,甚至平淡。全无表面的戏剧化追求和任何后来人常做的噱头。他的眼睛深陷在眉骨下面的眼凹里,只有在他指挥到极为激烈的乐章时,他的眉毛才会略微上扬而让人们看见他的深邃的眼睛。一般时候,观众只是看见指挥的权杖在他的塑像般的面庞和头廓前面挥动。他的脸部线条很简单,几乎是没有明显的变化,易动。高大的前额熠熠发光。几乎完全秃顶。乐队演奏始终,他的情态全部融入了他的音乐构思和指挥处理。他坚毅地站立在那里,这个可敬的老者。腿部基本不动,像我看到的里查·斯特劳斯指挥他自己的“查拉斯图拉”。但是老托的动作还是要比里查的幅度要大一些。里查的图像无论从前后看过去,更像是那个时代的人。而那个时代的特征何在?就是:一切是在心中。一切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中。里查几乎是一动不动地在指挥。他的一具巨大的圆形的头颅好像是一具巨大的思想库。没有他的音乐那般五色迷离,怪诞四射。

老托,这个个子不高的男人;像所有矮个子伟人一样,他有着怎样坚毅的性格!你从他的指挥手势里就可以一览无余了。他的指挥的节奏极为坚定;坚定到他的音乐处理在几乎每一个分句完成时,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几乎是切割了音乐整体蛋糕的刀的痕迹——这当然不是说他破坏了音乐的整体,恰恰相反。他的无论是贝九还是瓦格纳的“汤豪塞”序曲,都给人一种节奏强劲到无以复加的感觉。这样的节奏贯穿全曲。正好印征了罗曼·罗兰所说的贝多芬的“力”!在贝九的指挥中,人们听到的是一种独到的对于贝多芬英雄主义精神的再现;而这种精神是在他的坚定的细节中完成的。他自始至终地忠实于这样的坚定和准确。我们也可以说,在这层意义上,托斯卡尼尼的表现主义是一种对于贝多芬的忠实。(可笑的是,我们居然会想到那个机器时代的有如卓别林行走般的滑稽节奏。)

还有,他的速度是极为快速的,凌厉的,一往无前的。在他的音响高潮的谷底和峰尖之间,他的海浪般推进的气势可以说是音乐演奏中的一个唯一。他时时将右手放在鼻下以示乐队的弱奏或放慢,但是很快,他度过了一个在我看来就像卓别林的休息间隙那样的短暂的一瞬间,他的交响乐的狂风暴雨又马上接踵而至。只是他的眼神,在看见和未看乐队乐手之间,定位在他的一种独特的乐思当中。人们说不出他的内醒和外示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用哲学家的语言来附和这样的一种风格,就是:他在被异化的人的景致和神的景致中完成了对于异化的转化和扬弃?

托氏的指挥是极为准确而简朴的。他没有后来的指挥——在我看来可以分成表现主义和非表现主义两种——舞蹈般的动作,一切是为了音乐,为了音乐的灵魂和灵魂中的核心。他的指挥不是富特文格勒的慢,也不是后来的加迪纳的快——不,他们是不同的。因为,在他营造的那个时代,快的概念和在加氏的时代也许完全不同。一种是精神的再现,贝多芬的再现;而另一种是纠正,是探索,也是疑问。

当他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将“阿伊达”的总谱关闭在指挥台上,而开始他的首次指挥的时候,托斯卡尼尼的音乐精神就在那个还不曾出现的,后来所谓的现代音乐和后现代音乐精神的舞台上展现出来,以至延续至今。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对于今天的人们是如何评介的;也不知道他如果看到西蒙·拉特将伟大的柏林爱乐的演奏风格搞成一个巨大而灵通的摇滚乐和准摇滚乐队声响的时候,会做何感想。我看见西蒙是在完成和毁掉一个时代,一个由托斯卡尼尼开创的古典音乐和古典美学精神的时代。当人们说,年轻人不喜欢古典音乐的时候,我是极为不解的。当七十年代我们还是青少年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对于古典音乐的崇拜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于重新找到托斯卡尼尼,克劳斯,萨巴塔,甚至里赫特,尼基什,马勒等前辈指挥家的风采充满信心。这当然不单是要回顾一种指挥的艺术和音乐的艺术,而是要将这些以后也许完全根断的艺术,当作一种古董和珍宝加以保留而保留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在以托斯卡尼尼为首的伟大古典主义的指挥家里列出了一个当然不完全的名单。这个名单,我想,已经不能将西蒙甚至阿巴多这样的指挥加入其中了。我们在他们的指挥作品里,已经听不到像托氏和富特文格勒,克纳佩茨布什,克伦贝勒和瓦尔特等前辈音乐家营造的那种古典主义的声响了。在你比较奥曼迪和克纳佩茨布什,克伦贝勒,和托斯卡尼尼指挥的瓦格纳的歌剧序曲的时候,奥曼迪宏大的音响徒有其表,漂浮,游弋,浅薄。他既没有克伦贝勒的层次和均衡,也没有老托的宏大和质感,更没有富氏的贵族般的典雅和罗曼谛克;而后者的演奏精神才是我们心目中预期的,不可取代的。

现在,托斯卡尼尼的电视现场演播已经暂告中场。他没有表情的面孔只是稍微显示了一点人们看不见的笑容。这和他在乐章的中场休息极为短暂就又开始挥动他的神棍使音乐驰骋起来一样;现在,他对于现场观众的掌声也只是略表谢意。

伟大雕塑转身向后台走去。

我们觉得一种淡淡的悲哀泛泛而来。

托斯卡尼尼带走了一个时代。虽然这个时代前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纳粹的屠杀和东方的所谓的文化革命;经历了原子弹的爆炸„„而托斯卡尼尼也许也经历了一些如此这般的悲哀。但是,他对于音乐的纯粹的忠诚,使他的音乐是那样的古典而又永恒;我甚至以为永恒只是一种古典,而且是为少数人热衷,而为大众抛弃。伟大的托斯卡尼尼的艺术今天被抛弃了吗?

所幸并非所有的人,所有的国家和城市都在演奏西蒙·拉特式的格什温和西蒙·拉特式的伯恩斯坦的清唱剧。

在萨尔茨堡的音乐节上,

在这个城市的种种精神和物质的四面八方,我们还是会找到一种纯粹古典主义的现实。记得当我们聆听当地的导游在回忆托斯卡尼尼如何在二十年代造访这座城市并指挥演奏的情景时,我们大家都肃然起敬,好像在等待老托的英灵会不期而至呢!

(刘自立 学者 北京)

*.*.*.* 2005-12-31 17:43:00

欣赏富特文格勒的艺术并成为他的信徒对我来说有一个过程。当我第一次在柏林听到他(1926年),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外来客,来自饥饿的俄罗斯,我对德国香肠比富特文格勒深邃的演绎更有兴趣。但我听他音乐会的次数越来越多。富特文格勒乐队的首席大提琴皮亚蒂格尔斯基介绍我们认识。皮亚蒂格尔斯基有时会作为独奏家与乐队演出施特劳斯的《唐吉科德》,或者舒曼的协奏曲。

有很多难忘的场景。当我在维也纳进行了几次成功的音乐会后,我的朋友Paul Bechert预言,我不久就会与柏林爱乐乐团和富特文格勒本人合作。这话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富特文格勒邀请我演奏德沃夏克的协奏曲。在演出前三天我病了,但我不能错过这次演出,我靠输液让自己站在了舞台上。

我不认为德沃夏克对于富特文格勒是重要的作曲家。实际上,他知道德沃夏克乐谱的每个音符。我那时是一个年轻的音乐家,经验太少,常常在这首协奏曲的慢乐章中做出一些删节。富特文格勒不同意这样做。

另一位音乐巨人,理查·施特劳斯,也不同意在德沃夏克音乐中的这种删节。在俄罗斯,施特劳斯被认为是一流的音乐大师,在我印象中他早已经死去了。当我见到他,我自己完全在一种震撼的状态中。我想施特劳斯也不会对德沃夏克的协奏曲很熟悉——他怎么会对这样的作品产生兴趣呢?然而,排练一开始我就意识到他了解所有的音符。我当然在慢乐章进行了删节,没有事先通知他。他责备我:“你删节的是这个协奏曲中最美的段落!”富特文格勒与施特劳斯说出了同样话,当然,他们都是对的!与富特文格勒合作后,我总是要在没有删节的情况下演奏或者录制这个作品。

一次,我与埃塞·多布洛汶(Issay Dobrowen俄罗斯钢琴家兼指挥家)去参加斯德哥尔摩演出一场音乐会。节目单有两部多布洛汶的作品,还有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富特文格

勒来到音乐厅欣赏。第二天多布洛文指挥歌剧《叶弗根尼·奥涅金》,富特文格勒也出席

了。音乐会获得普遍赞誉。此间,大家一起谈论起德国的政治情况,我记得富特文格勒公开表示了他对纳粹分子的反感:“我是一个德国人,但是德国现在发生的事情是真正丑恶的。”

一些美国人永远不原谅富特文格勒二战时期仍在德国演出的行为。曾经发生过一个非常不愉快的事件,富特文格勒1948年被邀请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几位美国著名的音乐家发表声明,如果富特文格勒接受这个职位,他们将联合抵制芝加哥交响乐团。我没有加入这个抗议,尽管我的一些好朋友在声明中签了字。【托斯卡尼尼】

这个事件后不久,我在芝加哥演出,一个记者来到后台问我:“你在抗议富特文格勒的声明中签名了吗?”我说:“没有,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富特文格勒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绝对不是纳粹分子,如果抗议成功,芝加哥交响乐团会失去很多”。

爱德华·雷耶森——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经理当时听到了我的谈话。也许是他把我的话转告了富特文格勒,因为当我再次来到瑞士卢塞恩,与安塞美合作德沃夏克的协奏曲的时候,富特文格勒来到排练场,他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在休息的时候他走过来,脸上的表情辛酸而且激动,对我说:“你是一个正派的人,但是我们一些共同的朋友不是这样的。”

当音乐与政治混为一谈,结果就是“音乐的政治”。个人间的恩怨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因素。在富特文格勒的音乐生涯中,他的对手包括另外一位音乐巨人——阿图罗·托斯卡尼尼。

富特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指挥方式很少有相似的地方。托斯卡尼尼的创造性活力总是惊人的,他试图勾画出乐曲的每一个细节。当富特文格勒指挥的时候,他的手势是含糊的。不熟悉他的乐手甚至不知道什么时间进入。

我清楚地记得,托斯卡尼尼1930年带领纽约爱乐乐团到柏林,这是他们欧洲旅行的一站。他们的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观众席上有布鲁诺·瓦尔特、克伦佩勒和恩里克·克莱伯。皮亚蒂格尔斯基、霍洛维兹和我在一个包厢中。托斯卡尼尼指挥到贝多芬交响乐(英雄)的中间,坐在我们旁边包厢的富特文格勒突然站了起来,对我们喊:“这是不是一种可怕的声音?”他的意思是说,老托的声音听起来太清晰了。

另一个典型的故事。富特文格勒经常到巴黎,或者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或者指挥当地的歌剧院。我曾与霍洛维兹一起欣赏他指挥的瓦格纳《名歌手》。序曲开始后,我注意到托斯卡尼尼与他的太太和女儿走进剧院。当序曲结束,托斯卡尼尼从座位上跳起来,嘴里喊着:“太业余了!贱货!”然后退场,表情就像小孩子一样。

*.*.*.* 2005-12-31 18:03:00

托斯卡尼尼 第二篇_浅谈歌唱中“情感”的重要性

浅谈歌唱中“情感”的重要性

【摘要】:歌唱艺术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歌唱的“情感”把握是否正确,对声乐的学习及演出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情”是一切艺术之所以感人的根茎,“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歌唱时只要做到了声情并茂,才能发挥出作品的全部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歌唱;情感

声乐是一门通过人声歌唱来表现的音乐艺术。歌唱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情”。“情”是一切艺术之所以感人的根茎,“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所以“情感”在歌唱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对某种体验需要发泄的动态反映。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

声乐曲仅仅是乐谱上的音符文字,要使歌曲获得生命成为音乐,就需要演唱者不仅要再现歌谱上那些显见的记录,更要去挖掘蕴藏在作品里那些无法记录的情感内容。因为无论词作者把歌词写得多么明确,曲作者把歌谱写得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无法表达歌词的情感内涵,音乐运动的内在韵律和微妙变化,词曲作者内心的文思、乐思与写在纸上的歌谱事实上存在着差距,弥补这种差距,只有通过歌唱者有感情的歌唱,才可能使这种内在的精神记录具有生命意义,所以说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

人的一切外部活动都受其内在心理的影响,歌唱活动是最情绪化的活动,它受心理情感的影响尤为显著。歌唱的情感就是歌唱心理的重要方面,因而研究歌唱情感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对于指导声乐学习提高演唱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歌唱艺术是情感化的艺术。歌唱艺术通过洗练的音乐语言、动听的歌喉以及优美的旋律,直接抒发特定的情感。因此,他最易于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喜爱。托斯卡尼尼曾说过:“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管他在音乐上的演唱技巧如何高明,如果缺乏情感的表达,他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匠,匠人满街都是,而艺术家却在百万人中难找一个。”前苏联音乐家万斯洛夫非常 强调音乐的抒情作用,他说:“承认感情在音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同其它艺术相比,音乐在表现现实的全部多样性,首先是情感的表现。”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在声音和情感的内在本质上,存在着远近不同的相对应的关系。”黑格尔的见解,被近代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异质同构”或“同态同构”理论证实了。歌唱的目的就是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表达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由于受到各种事物的感染与刺激,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状态。“声情并茂”就是这种感情的状态的最高境界。

歌唱艺术是通过意境与情感的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健康而饱满的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只有将情感融入歌声之中,才会达到“歌欢则与声笑并,咏戚

托斯卡尼尼 第三篇_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六版本演绎比较分析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六版本演绎比较分析

【托斯卡尼尼】

1.托斯卡尼尼,1939/NAXOS

2.富特文格勒,1951/EMI

3.卡拉扬,1963/DG

4.索尔蒂,1972/DECCA

5.约胡姆,1977/EMI

6.伯恩斯坦,1989/DG

一、第一乐章

六个版本时长及处理的简要分析

第一乐章13分

第一乐章17分45秒

第一乐章15分12秒

第一乐章18分17秒

第一乐章16分13秒【托斯卡尼尼】

第一乐章18分08秒

作曲家在贝多芬第一乐章的速度标记是每分钟88,托斯卡尼尼采用了偏快的速度,富特文格勒在这里使用的速度是68,卡拉杨是72,约胡姆是64,索尔蒂是68,伯恩斯坦是54-60之间。

托斯卡尼尼比较注重客观主义,他在第一乐章的速度偏快,副部主题的速度也不慢,在182小节木管的对位处理出现了误差,提前两个小节进入了渐强,从195小节开始逐渐的减慢最后接回了原速,在第265小节,他的坚强幅度很大,仔细听你可以发现整个乐团的

速度因为这个特别的处理(crescendo molto)而加快了,虽然在这里乐谱上作曲家并没有表明到底要怎么处理,但是不得不说这里的处理,的确影响了演奏的速度,416小节他使用了弦乐加高八度的处理,这样做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同时出现这一情况的还有第501小节,在这里托斯卡尼尼也同样做了这样的处理,这样对于速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富特文格勒第一乐章的速度比贝多芬在总谱上标记的速度要慢,对比总谱和音像资料可以发现总谱上贝多芬标注的速度是88,而富特文格勒演绎的速度大约在69左右,可能因为弦乐开始的力度太轻了,而且富特文格勒又很注意第一小提琴四分音符的时值,并在这里加入了揉弦,这也是导致速度慢的原因,在第17小节,从起拍开始的强奏非常的有爆发性,这里由于所有的音符听上去都很均匀而21小节开始的附点八分音符和弦也都保持着很充足的时值,因此听上去这里的速度还是比较平稳的。在273小节,这里富特文格勒运用减慢的处理,并在295小节提前渐强两个小节,渐强之后,在速度上听起来有明显的加快。326小节的铜管声部显得格外突出,甚至听上去想让我觉得有点意外,速度平稳有力,节奏准的像节拍器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在416小节这里,富特文格勒并没有采用弦乐小提琴声部的高八度处理,使得418小节听起来有些缓慢,但是ff听上去就格外的突出了。由于当时长笛的音区限制,451小节他要求长笛在这里做了下行音阶音区高八度演奏的调整。478小节开始的坚强段落,由于弦乐连线保持音的完整性要求,使得这里听起来张力十足,而速度也有明显的加快和减慢。从506小节,富特文格勒在这里做了速度减慢的处理,而他在这里并没有遵循作者贝多芬在其中标记的(a tempo ),而是将这个减J漫保持到了513小节处,并逐渐减速进入了整个乐章的尾声,这里的速度处理对整首作品的结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本该力量十足的尾声显得有些拖沓。

这里我选择的是卡拉扬在60年代录制的贝多芬全集的版本,卡拉扬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希望融合富特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指挥的优点,而事实上他录制的这套贝多芬全集,也的

确成为了后人欣赏贝多芬交响曲的一种基准,这也是他最为奔放时期的指挥个性的体现。在这个版本中,速度上我们可以听的出完全没有拖沓,给人感觉力求精细,在第一乐章中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利用他们管乐的能量用了很多强奏,这使得速度被很稳定的控制下来,而托斯卡尼尼节拍器式的指挥方式也在这里隐约的可以感受到,93小节这里的弦乐弓法的连贯处理,也是富特文格勒先生喜欢的一种自由方式,没有换弓,一气呵成,416小节没有采用高八度的处理,在511小节这里,卡拉扬严格的采用了作曲家贝多芬的速度标记,没有做其他人使用的渐慢处理,这就避免了尾声的拖沓,使得音乐很自然的流动进入尾声。

索尔蒂指挥的版本我选择的是他1972年录制的版本,第一乐章的六连音节奏很清晰,速度也很均匀;第16小节在速度上他作了一点拉宽的处理,使主题进入得更加明显主题的节奏感很强,68小节开始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十六分音符乐句非常的有律动性,速度很均匀;74小节开始的副部主题速度稍为缓和,听上去有点浪漫主义特韵味;值得注意的是,排练号D这里,第二小提琴和第一小提琴的发音很清楚,力量均衡,这是索尔蒂这个版本的第一乐章我很喜欢的一个地方,这里第二提琴和第一提琴都很重要,取消了143小节的长笛声部的大跳,改为下行级进的旋律使得原本很难的片段,演奏的很轻松了;196小节的回原速(a tempo )完全遵循总谱的要求,排练号K之前没做渐慢的处理,主题的再现很有力,在极强的乐队全奏声中还能清晰地听到主题的细节这也是他这个乐章突出的处理细节。;365小节将弦乐的渐强拉回到弱(p),然后和管乐一起渐强;416小节弦乐没有采用移高八度的做法,SO1小节第一小提琴没有使用高八度处理;最后的尾声索尔蒂处理得较流动,之前的渐慢很多539小节开始的铜管节奏很有力,节奏感很强,速度也很稳。

约胡姆的录音版本在所有版本处于一个中速的水平,速度上听起来不紧不慢,在第一乐章当中他使用的速度是64,在55小节,弦乐的8分音符在速度上,他做了渐慢的处理,听他的音效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得到,这样做是为了让音乐的情绪更明显,102小节,103

小节的八分音符都很饱满,这也使得这里的速度很平稳,接下来的展开部献速度又回到了64左右,虽然有些许差异,但是基本上还是在原速中的,273小节这里他使用了和79小节一样的渐慢处理,378小节之这里的速度由于圆号旋律的进入听上去很流动,加之小号声部突出的处理,这里可以说是他在第一乐章处理中的一个亮点。416小节依然没有采取高八度的处理,这里就不会有速度的影响,还原了作曲家的要求,排练号O约胡姆起的速度很稳在进入尾声之前没有速度放慢的处理,但是要注意的是他在进入尾声之前也并没有还原速度,结束的时的两个全奏的和弦他做了放慢的处理,在这里由于速度的减慢让乐队的收束显得更平稳,更整齐。

伯恩斯坦在这场音乐会中演出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的速度是所有我听过的音像资料中最慢的,起拍的速度基本上保持在54-58之间,198小节弦乐演奏的主题,由渐强到减弱的力度变化,使得速度有一个明显的拉宽再收紧的感觉,排练号L的速度稍稍减慢,这里我认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因为乐谱上并没有标注,应该是他个人的处理,排练号M的地方伯恩斯坦强调了和声变化,这里的速度显得渐慢的很夸张,416小节依然没有采用高八度的处理,在511小节他没有按照作曲家在总谱上标记的(a tempo)还原速度,而是一直渐慢渐慢到了尾声。

二、第二乐章

六个版本时长及处理简要分析

第二乐章13分04秒

第二乐章11分S1秒

第二乐章10分02秒

第二乐章12分46秒

第二乐章I1分04秒

第二乐章12分O1秒

这个乐章,处理速度方面主要有两个重点的地方需要注意的,也就是三声中部前后的速度处理,和反复记号的处理。这个乐章的演出一直以来存在两个速度上的几段,即在进入(404-411小节)三声中部之前的渐快的处理(Stringendo)幅度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极快,比如伯恩斯坦的庆祝两德统一的演出录像中,乐队演奏渐快段落的时候,声音听上去甚至到了极其模糊的不清晰的地步;另一个以富特文格勒为代表的指挥家们,他们在乐章开始使用稍慢的106-112的速度,在经过渐快之后,后面的半小节时值与前面的一小节时值大致相同,这样乐段听上去衔接的比较顺畅和自然,托斯卡尼尼斯卡尼尼和卡拉扬开始的速度明显比其他指挥快很多126和132。假设如果我们按照贝多芬谱面的速度标记,在三声中部采用平均的二分音符,运用116的速度,那实际演奏的效果并不是作曲家所标记的Presto的速度,而是一个稳固的中板,显然和急板的速度是不能吻合的。代表浪漫主义指挥风格的约胡姆就是这样严格按照作曲家在总谱上的标记速度演奏的,在经过渐快之后马上回到116的速度。这样的处理听起来在作品乐段间的连贯感比起其他的指挥差很多,但是也不得不说这是种独到的见解。

富特文格勒在170小节处,木管与弦乐的并置中采用了速度和音效上拉宽宽的处理,这里的处理很有特色;接下来在272小节处,强调了打击乐声部定音鼓的三连音节奏,这样做使得节奏感颇为突出而整个乐队的音响效果也很个性,之后的273小节突然做了一个轻的处理,这样做使得其他旋律声部听上去特别的清晰而有层次。

卡拉扬在开始的定音鼓节奏型上特别强调附点的准确,由于整个演奏速度偏慢,显得格外持重、深思熟虑而且很有劲道,在处理三声中部的圆号声部第422小节处时,在这里加上了一个的重音,强调了主题的切分节奏和闯入性,伯恩斯坦则是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每四小

托斯卡尼尼 第四篇_做好每一件小事

做好每一件小事

做好每一件小事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是意大利著名的指挥家、大提琴演奏家。他到过很多的地方,指挥过无数的乐团,也见过无数的达官显贵。在托斯卡尼尼80岁时,他的儿子好奇地问他:“您觉得您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在剥一个橘子。”

“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说得多好啊!其实,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世界上很多的事看上去是小事,其实,却是大事。当年,美国太空3号飞船快到月球了,却不能登上去,只好无奈地返回来。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一节造价30美元的电池坏了。于是,这个酝酿已久的航天计划破产了!

让我们从小就养成重视每一件小事的习惯吧。随手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主动帮一把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相信你,一定能做成大事!

托斯卡尼尼 第五篇_古典音乐欣赏入门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

1.

对于音响发烧友来说,当开始厌倦飞机大炮玻璃声时,当听腻了辛辛拉提的1812序曲中的大炮声音的振撼时,或当对蔡琴的歌一遍遍听厌了后,恭喜你,你可以进一步,开始进入音乐圣殿之门了。本文的目的是想使苦于入门的朋友快速入门欣赏古典乐。【托斯卡尼尼】

首先说明,本文仅是笔者个人观点,本人不是权威,说得不好不对不详细处,请各位网友多多谅解!

如果想欣赏古典乐。建议不要去买一些国内”权威”“写的叫《音乐欣赏入门》之类的书,这类书会把一首曲目解说得”清清楚楚”,至于作者是不是这个意思,他是不管的,我个人认为他只想把他一个人的思想强嫁给你。这对入门有一点用,但是却把你的思想限制死了,当欣赏一些纯音乐(如伯拉姆斯的作品),你就会不知所云了。音乐界有一句名言,让音乐说话,让解说消失。通你只需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和作者对作品的意见就好,其它人说的都是在强奸作者。所以一个好的解说者,只会告诉你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想告诉听众的东西,至于音乐本身,通常只会告诉你几个主题,让你能注意就行,至于怎样理解—这是你个人的事,除了作者别人都可能是错的,除了你,你的任何理解对于你都是对的。我的口号是:让权威滚蛋去吧!!(除了我,呵呵) 建议先买一本《辛丰年音乐笔记》,非常值得一读,深入浅出。他在上面有十二篇关于古典乐欣赏入门的文章,好文啦(还好,辛丰年不是权威,连个搞音乐的都算不上)。不过他的某些观点我也是不太赞同的,对音响迷来说,应该可以有更好的捷径。有些书籍,能卖到书都可以买来看一看,对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解能力很有好处。如:《管弦乐名曲解说》,唐.爱斯著,分上、中、下三册,共计不过几十元,不过写得又好又全,基本不用再买音乐欣赏类的书了;《西方音乐史》,保罗.朗多尔米著;或《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朗格著,二位兄台观点”奇特(落伍)”,不要全部认同。还有一些音乐家的个人传记,如《勃拉姆斯》等,英国OMNIBUS经典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还有如《古斯塔夫.马勒》,布鲁诺.瓦尔特著等等(你喜欢谁就买谁)。一句话,国内的权威人士写的就最好别买,被误导了不要来找我;),至于什么音乐学校的欣赏课教材,更纯粹是误人子第+放P。另外有两个刊物,《音乐爱好者》与《爱乐》,也可以订来看,尤其是《爱乐》。如果有足够的兴趣,甚至可以卖一些讲乐理知识的书看,或者同时学一门乐器就更好了。最简单的:口琴就好.

好了,进入正题。如果我要推荐,老柴(柴可夫斯基)的是入门的首选,优美动听,浅显易懂,可以从入门到精通(他也有相当多的非标题音乐,如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而且也适合发烧用,色彩极好。他的作品中,最浅的大概是:《1812序典》,发烧友肯定都听过,够容易懂吧(只需知道是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伦入侵的就可以了),比现在流行歌其实还容易懂(现在流行歌,不告诉你歌词,千篇一律)。紧跟着是《天鹅湖》,最好是听全剧,选段也不错,买一张DVD,边看跳舞边听更好了,里面每一支曲都极为优美,音效也好。第三应为《胡桃夹子》,其它同天鹅。关于版本问题,对这类通俗得比流行歌还流行的曲目,只要是一支像样的乐队演奏都差不多(除了那盘极发烧的孔泽尔的名盘外都行),只要录音好就行。再后可以找《意大利随想曲》来听听,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听过的色彩最好、又优美动听的音乐。我听过的版本中,SONY公司录制,费城交响乐团演奏,尤金.奥曼迪指挥的是最好的版本,费城乐团本就是以色彩著称的,这个版本比卡拉扬的版本录音效果和演奏都好,第一推荐(如果有给我留一张,我只有磁带,已听得音质下降得不行了)。再后就较自由了,《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米尼的费朗西斯卡》、《弦乐小夜曲》、《曼弗尔德》等,一路往下听就行,为了方便理解,最好有一本老柴的传记。

接着讲,再后你可以听老柴的交响乐和纯音乐作品了,如《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等和他的6首交响乐,不过推荐从第6开始听,再听第5,反过来听。第6的感染力最强,如果音响好,一个完全不懂音乐的人也会被振撼—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真达心灵深处的音乐,你只需知道这是老柴个人的经历的悲剧和悲怆的感想就行了。而第5中的忧郁、哀愁,同样会深深的打动一个完全不懂音乐的人。第四我个人认为很难懂,而1、2、3,本人都没有啃过,不作评价,有机会可以听听。当然,如果你喜欢室内乐的话,老柴的《四季》、《费罗伦萨的回忆》、《弦乐四重奏》不可不听。第6的版本我听过至少5个,最好的又是费城的那个版本,尽管没有卡拉杨的录音好,但音乐感染力却是最好的,卡拉杨的还不如伯恩斯坦的版本。

经常听到别人都是推荐听贝多芬来入门(辛丰年就是其中之一),但我个人却认为从老柴入门更好,也许是因为我就是听老柴的第六入门的。贝多芬的音乐总体来说,一是不如老柴优

美动听,容易让人厌倦;二是内涵较深,不容量听懂而使人望而生畏;三是曲目太多,又多是纯音乐的作品,不好选听。让我推荐的话,听完老柴后可以选贝多芬的第九中的第五乐章来听听,第三中的第四乐章,第五中的第一乐章,第六可以全部听。可以了,千万不能再听了,等你精通了再回来听就可以了,否则会让你刚入门又被赶出来的。其实,他的几部序曲倒可以仔细的听一听,作为爱乐者的话,多听贝多芬是没错的。推荐的版本是卡拉杨的,据说伯恩斯坦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990年的第九的版本相当不错,托斯卡尼尼的也很好,可惜我没听过,不敢评价。

听老柴有一个副作用,容易把人弄得很内向,很忧郁,很有个性,大家要小心(其实听古典乐都有此等功效)。不过只要是发烧友,在外人的眼里都和外星人差不多,也管不了那么多了:P。我前几天花了近400元卖了一条信号线,被人评为:有毛病(没办法,他的有源音箱才200还不出头)。:(

以下曲目都是好东东,大家可以随机缘听:里姆斯基的《天方夜谭》(又名《舍赫拉查得》或《一千零一夜》)和《西班牙随想曲》,雷斯皮基的《罗马的喷泉》,比才的《卡门组曲》,圣桑的《天鹅》,萨拉萨提的《流浪者之歌》等。这类型的小品还有很多,都是色彩又好(发烧专用),又浅显易懂的好曲目。如果想爆棚,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段描写日出的音乐不错(烧了音响不要来找我),其它段都是高深莫测,还是别听为妙。不过此君的《唐璜》倒值得一听。

再下面有个人的值得一听,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典,新世界》,个人认为,这是最深入浅出、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作品之一。另外他的第八也可一听,还有一些,如节日序曲,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和些室内乐作品也可一听。他的作品,总听来说,优美动听,浅显易懂,色彩也不错,用他入门也可以,只是他的名气不如老柴,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买到。说起大提琴协奏曲,有一首是笔者喜欢的,就是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个人感觉比德沃夏克的这首还好听。

【托斯卡尼尼】

再下面就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听了,我只提几个人就可以了。

瓦格纳,此位仁兄的音乐着实好,起码《指环》中的音乐,《汤豪舍序曲》是该听的。他的

音乐色彩和以上的诸位不一样,怎么说呢,他是主要以一种音乐的色彩(即和弦的色彩)而不是音响的色彩来描绘,不过音效也很牛哦。他的音乐很容易抓住人,但是听他的音乐很累人,相当累人,折磨啊! 不过我的梦想就是能卖到一张拜罗伊特音乐节日的门票,好好被折磨一次:P。而且此人绝对不是好人,此人集全人类的缺点于一身,小气、妒忌、忘恩负义、恶毒攻击朋友,多次勾引朋友老婆,还搞最铁的哥们(李斯特)的女儿(超级大色鬼);还反动(准确的说是反人类:种族歧视--反犹,希特勒的老前辈),他写的歌剧情节更是乱七八糟,《罗恩格林》是说姐第之间乱伦,《指环》开始是兄妹之间乱伦,还生个儿子后来又跟他姑乱搞(说到此,笔者忍不住呕吐起来,哇!哇!我儿子以后有此人十分之一坏我就把他扼死在摇篮里!)。德国人这种怪物特多,尼采、甚至贝多芬都是其中之一。不过此人又才华横溢,他的所有作品(几乎只有歌剧),全是自己作诗(剧本),自己作曲、配器,场景也自己搞。甚至自己设计修了一座音乐厅(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专演自己的歌剧,音效全球最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的建筑设计师们吃S去吧)。怎么样,找来听听吧。

马勒,此人的音乐宏大、深奥,不过他的《第一交响乐》还是很好懂的,听第一时对比他的旅伴之歌来听理解得更好(以后有机会我展开这部作品来讲);第二也行,可以听一听,其它的还是别去受这个罪。不过其人的第八,要动用近千人的乐队及合唱队,想试音响的爆棚效果肯定不错。

柏辽兹,此兄台的《幻想交响曲》,可以好好听一听,尤其是其中的刑场的一段(葬礼进行曲),哪天你老兄杀人被枪毙时请写感想一篇,我好拿来反驳他。其它随便,发烧的话,他的音乐倒蛮合适的,都是些极爆棚、色彩又好的作品。

【托斯卡尼尼】

J.S.巴赫,许多人认为他的音乐很难懂,依我看未必,其实我觉得动听,很好懂(反正都是一些纯音乐的作品,谁要告诉你他写的是什么绝对是误导你)。只有学究们,非得搞清楚他的复调结构,就很累了。至于我辈等大众光听听,不追求知其所以然,反而会觉得很好听,很好懂(谁都搞不懂)。

维瓦尔第,他的《四季》很值得一听哦,个人认为这应属于浪漫主义的作品,可为什么此人是和巴赫同时代的(更早几年呢),搞不懂。发烧友必备,很考音响的作品。

莫扎特和舒伯特,此二位仁兄的音乐要听的话本人的建议是:找一部最破的收音机,而且必须是单声道,将信号接入进去听,感觉奇好,或者老得不能再老的录音,把音响高音低音都衰减到最小也可。因为他们的音乐就是音乐,你要听的是音乐本身,任何的音效反而会让人分散注意力。莫扎特的钢琴,有一次在琴行听见有人弹,怎么说,反正我当时如果有money的话肯定当场卖一台回去学,不过听录音的话我是没什么感觉(可能也是音响太好,准确的说是差的原因吧)。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是本人唯一推荐的他的交响曲,怎么说,很好理解,但发烧友可能不太喜欢,因为音效确实不怎么好,但经历过一此沧桑的人会真正喜欢这部作品的。

贝多芬,本人拒绝评论,什么赞美的词都被人用过了,而且本人听得并不多。

伯拉姆斯,此人的第一、第四、悲剧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与命运之歌本人听过,听听吧,求你们了,就听一下吧。不过他的作品要听多遍才能听出其中味来,对我辈来说,只需了解有这样的音乐作品就可以了。不过,他的室内乐很值得一读,喜欢室内乐的朋友可以多听一些。

其它,其实吉它中有一些好曲目,不过不多,随便找一盘古典吉它的都差不多。但有一首值得一提,罗德里哥的《阿兰祖兹吉它协奏曲》,第二段相当不错。我听过一个叫克里斯多夫.柏肯的人和爱乐乐团的磁带,后来想找CD,一直没找到,如有那位仁兄看见,请帮忙购卖一张(EMI出品)。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会问,为什么约翰.斯特劳斯家族的作品和咱们中国的民乐你提都不提?为什么,因为本人认为,斯特劳斯家族的作品,听就好,不值一提(最后还是提了,呵呵)。至于咱们伟大的民乐,这个„„,那个„„,咳咳,其实„„,也不错,也不错„„ 同学们,下课。刚才提问的同学请留下来,把这篇文章抄500遍!

最后有一句名言:你喜欢的,就是好的;你的见解,永远是对的(当然是针对你而言)!(摘自《Jize(杰子)名言录》!

2.

/bbs/article.asp?titleid=36252&ntypeid=11

托斯卡尼尼 第六篇_娜塔莉波特曼 2015哈佛毕业演讲 中文

2015届毕业生,你们好。今天来到这里非常荣幸,库拉那校长、各位家长、尤其是各位毕业生,非常感谢你们邀请我。首先,我必须得承认,因为否认不了,因为维基解密公布的索尼被黑资料中已经爆出,当我接到邀请时,我回复的是:“哇哦!这可太棒了!我得找几个搞笑写手代笔阿,你说呢?”这段天下皆知的最初回复背后的原因是,我们毕业日时有幸请来威尔法瑞尔做讲者,当时许多同学宿醉未醒,或者嗨劲没过,就想傻笑。所以我要承认,即便是毕业12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对自己的价值毫无自信。我必须提醒自己,你来这里是有原因的。

我今天的感受跟我99年初到哈佛成为新生时的心情一样,说起这件事我还是很震惊,当时你们还上幼儿园呢。我感觉肯定是哪里出了错,感觉我的智商不配来这。而我每次开口说话时,都必须要证明我不知是个白痴女演员而已。所以我要先道个歉,这场演讲不会太搞笑,我不是个笑星,我也没找写手代笔,不过今天我在这里是要告诉你们,哈佛明天就要给你们毕业证书了,你们到这里是有原因的。有时你的不自信和无经验也会导致你去接受别人的期待、标准或价值,但你们要知道,无经验可以造就你们自己的路,一条没有“事情本应怎样做”之负担的路,一条由你自己的理由来定义的路。

前几天,我带着快四岁的儿子去游乐场,我看着他玩街机游戏,他玩的无比专注,努力朝着靶子投球。作为一名犹太裔老妈,我跳过20步,已经开始想象他成为大联盟球手,头球精准,手臂健壮,用心专注,但后来我才明白他想要的是什么。他玩投球是为了用票换取粗劣的塑料玩具,最终的奖励比游戏的过程更令他兴奋。我当然想鼓励他享受游戏的快乐和挑战,不断练习带来的进步,因表现出色而得到的满足感,甚至还有完成游戏目标时的成就感,但这些都比不过一毛钱的塑料小人。小人伸出黏黏的手臂,还可以贴在墙上,这就是奖励。从孩子的本性中,我们看到许多自己天生的偏好,我看到了我自己,也许你们也能。

随处可见,奖励被当成虚假偶像来崇拜,威望、财富、名声、权势,你们将来就算不会

全部遇到,至少也会遇到其中几个。当然我今天来演讲的部分原因,除了我是个自豪的哈佛校友之外,就是我在生命中得到了一些非常令人羡慕的玩具:奥斯卡小金人。在毕业演讲时我们会撞到常见的烦事,那就是成功人士来告诉你,成功带来的结果并非那么值得信任。但我觉得这种矛盾可以被弥合,而且是有教导意义的。成就总是美妙的,但你得知道为何这样做。如果你不知道,它就会变成可怕的陷阱。

我高中是在长岛一家公立学校Syoseet高中,我们学校的女生都拿着Prada包,烫直了头发,而他们的口音,是我这个9岁从康州搬来的女孩为了融入而一直在模仿的。因为我年纪太老,所以我上高中时互联网刚兴起,同学都不太在意我演员的身份,我在学校出名是因为我的背包比我的人还大,而且我满手都是消正液,因为我不喜欢笔记本上出现划掉的痕迹。毕业年册中我被评为“最可能成为智力竞赛选手”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最呆的书呆子。星战EP1刚上映,我就来到哈佛读书,我知道我得重新建立别人对我的看法了,我害怕大家以为我只是靠名声才进了哈佛,担心他们觉得我配不上这里严格的智力标准。其实真相也差不多如此,我来哈佛之前从没写过10页的论文,我都不知道自己写没写过5页的论文。我被一位同学的淡定眼神刺激并吓坏,他是Dalton或者Exeter高中的名校生,他说跟高中相比,哈佛的作业量是小菜一碟,我是完全应付不来。我觉得一周读完一千页书是不可想象的,而写出50页的论文是我永远都做不到发的。我完全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意图,我连跟自己说清楚都做不到。

我从11岁起就在演戏,但我认为演戏是轻佻且无意义的。我出身书香门第,非常在意别人是否把我当回事。跟我不敢发声相比,大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q/448402/

推荐访问:托斯卡尼尼阅读答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