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趣百科 > 植物养殖 >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时间:2017-12-04   来源:植物养殖   点击:

【www.gbppp.com--植物养殖】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第一篇_中国现代农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

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①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②农业部长杜青林的概述: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有9亿人口,占据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7亿占产业总人口50%,三农问题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富民强。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农业也是一个蕴含大量机会的大产业。目前,中国每年农产业及食品总规模为9.3万亿,农资总市场为2.2万亿。201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2万亿(其中电商13亿),农业产业链占据了半壁江山。超过10万亿的农业市场规模下,预计其现代农业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别。

在此利好刺激下,资本市场日益关注现代农业发展。包括联想、阿里巴巴、万达等知名企业都已进军农业市场,未来农业上游领域农发种业、隆平高科等;中游北大荒;下游流通环节的象屿股份等公司发展值得关注。

新时期下,现代农业发展将有以下趋势:首先,农村土地改革进程将加快,种植和养殖业规模化经营将被大力推动;其次,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企业将向集团化迈进;最后,“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互联网可期。物联网、大数据实现精准农业,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此外,信息化管理实现工厂化的流程式运作,将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和农业生产模式创新。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第二篇_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供需分析及未来趋势前景预测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供需分析及未来趋势前景预测

中国农业发展迅速,但资源约束性大,规模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偏低,行业质量管控体系松散,造成食品安全隐忧。中国农业在过去三十多年发展迅速,农业产值结构和消费结构也逐步发生着变化,加工食品、高营养和附加值产品、畜牧产业上游的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以及非中国传统食品的需求增长趋势明显。而分散的农地结构、有限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以及极端多变的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长期导致中国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包括松散的质量监控体系在内的种种先天缺陷也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中国农业面临着来自消费市场和国际农贸体系双重的转型压力。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趋向适度规模化和全产业链经营,横向和纵向产业并购和投资有望更加频繁。全产业链经营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模式。通过投资并购和行业板块的有机扩张,企业可以使上下游各个环节紧密对接,实现不同环节的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并且实现覆盖全产业链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使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得以保证。根据我们的观察,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以及行业经验丰富的实业巨头之间的投资竞争将在全产业链的各个阶段展开;而中小型农业投资者则主要在产业链上的某一环节实现横向扩张。

中国农业企业海外投资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品牌和市场类投资集中在北美、欧洲和澳大拉西亚,而资源型投资则主要流向非洲、南美洲和澳大拉西亚。

近些年来,中国农业公司在海外市场频频进行直接投资和并购活动。中国农业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更加多样化,投资领域也逐步发展到多个子行业和领域,包括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和研究技术的应用、商业化和市场化、品牌、渠道和市场等。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直接新建、收购或租用生产基地或加工厂,还有直接利用当地成熟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整合投资目的地的资源。中国农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已经遍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的企业合作层次逐步升级,由单纯的合作开发资源发展到资本联合经营,推动国际产业并购。

在以实业类投资者为主导的农业并购市场上,国内农业种植类和农牧业资产对境内外卖价最具吸引力,在这一环节进行积极扩张已经成为多个农业二级行业经营者的广泛共识。

面向产业上下游的纵向产业链延伸扩张将以行业巨头为主要玩家,在目前阶段,全产业链策略主要对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呢能力强以及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更具可操作性和现实吸引力。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产业兼并整合,农业巨头之间的竞争将在产业链的各个阶段展开。而在中小型农业并购层面,企业的战略布局则更多集中在子行业内部,投资者主要通过“小步快走”的灵活策略进行布局,以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横向扩张为主要特点。近年的并购市场出现不少行业外企业通过并购进行“跨界”投资的案例。除了与实业家个人的产业抱负有关之外,资本巨头的高调入局也和企业优化投资结构,分散资产风险以及储备长期的利润增长点有关。

国内农产品价值与附加值的深度挖掘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也为PE/VC提供了广阔的投资平台,特别是在诸如高端食品消费市场、农业电商、种业、冷链物流、物联网等领域。目前资本在农业渐成聚集之势,有相当比例的涉农投资机构在该领域有较高的投资比重。大多数涉农PE/VC的两次或多次投资分别流向了不同的二级行业,表明资本机构更倾向在不同的子行业/产业链环节配置资产,分散风险,以期在全行业范围内寻求最佳利润。畜牧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份额在过去几年维持稳定并逐渐增加,投资者选择帮助被投公司通过向上并购投资畜牧养殖项目、直接从产业上游获取优质资源、进行质量把控;PE/VC对于林业公司的兴趣逐渐减少,但也观察到零星大规模交易,或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林业领域正在进入产业整合阶段;渔业逐渐吸引资本的目光,成为新兴的投资类别;非生活必需品类投资比重上升;农业服务业正在成为资本新宠,其与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旅游观光、现代企业管理、互联网等新兴且具有高附加值行业的结合将激发不可限量的商业创新能量。

新型业态、技术和服务成为新兴的投资领域,或成为农业行业下一轮上市风潮的主要力量。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应用、生物技术应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冷链物流体系的跨区域建设、绿色/有机农业和休闲创意农业等成为新的热点投资领域。资本的加入为中国农业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后续的企业管理和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了稳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将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并推动下一轮农业领域上市风潮。

一、中国农业产业现状与挑战

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农业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满足人民多样化产品需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也逐步增强。尽管中国对涉及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产品一直坚持自给自足的政策,但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油籽、奶制品、玉米、食糖、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口量大幅增加,食品零售价格自2000年以来明显上扬。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特别是人均热量和蛋白质的消费与高收入经济体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受土地、水资源以及农村劳动力水平等的制约,国内供给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十二五”规划的农业发展目标以及政策都有意识地向农业部门倾斜,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重要保障。

农业发展的成就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政策环境的变化、国家投资的增长以及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整体而言,尽管农村、消费和经济格局快速变化,但农业土地和水资源也日趋匮乏。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客观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农业经营分散且规模较小、加工层次低、产品不达标、农业科技含量低、信息化水平低等。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不同性质资本对农业领域的关注,虽然它们的关注点存在差异,但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整体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是业界共同的期望。广义农业产业链涵盖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运输和储存以及销售。

图表 广义农业产业链示意图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图表 1978-2012年基础农业各二级产业产值结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基础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中国基础农业产值结构在过去三十多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种植业产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80%下降到2012年的52.5%,而牧业产值占比在同一期间则由15%上升到30.4%。城乡居民人均肉、蛋、奶、水产品等快速增长,替

代了部分传统粮食主食,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居民农产品消费逐渐向高层次转变,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一)产量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旺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产量普遍保持了高速增长。1978至2012年间,中国的粮食产量从3.05亿吨增长到5.9亿吨,上升了93%;其他经济作物和农产品的产量也有了明显增长。

图表 1978-2012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增长情况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面临人均农业资源相对有限、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飞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问题加剧等困境,中国通过发展国民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农业投资等方式保证了近几年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基本上维持了粮食的自给自足。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粗粮等达到了很高的自给水平,大部分粮食产品的自给率保持在0.95和1.05之间,肉类产量能够保持自给,净出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1-3%。

图表 1990-2012年中国主要农产品自给率

数据来源:世界粮农组织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和行业发展方式进入调整和转变的关键时期,不同产业的生产发展逐渐出现分化。粮食、果蔬等基础农作物的产量增加,经济作物产量小幅增长,而畜产品和水产品持续快速发展。在畜牧养殖领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猪肉生产量占全球生产总量的50%,生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1%。在水产养殖领域,自1989年以来,中国的水产品产量已经连续20多年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22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将占到全球总产量的63%。

中国农作物和农产品产量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家在农业领域持续大力的投资,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农业资本的实际净投资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在大量投资的支持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得以逐步完善,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7倍多,灌溉与水利等基础设施有了显著的改善。现代农业技术和一些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解决了生产难题,优化了生产流程,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农产品需求持续旺盛,农产品消费量增速明显,增长势头强劲。2000到2013年间,大豆的消费量增长了153%,牛奶消费量增长了174%;2012年食糖消费量也已经达到了1420万吨。预计到2017年,中国人均食糖消费量将比2005到2010年间的平均水平上升29.6%,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日本(1.6%)、韩国(17.9%)等发达国家市场。

人口增长是推动农产品需求增长的最基本和最重要因素。尽管中国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近年来有所回落,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的人口增量依然很大。人口增长导致的农产品需求增长是刚性的,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表现为农产品总体消费规模不断增长。而除了人口因素外,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也是导致农产品消费总量持续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以食物为代表的农产品整体需求被不断推高。

在农产品消费总量扩张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等收入人群比例的增大,居民消费的农产品更多样化,对加工食品以及其他高价值产品的需求增长快速,更具营养和附加价值的高消费层次农产品将进一步替代低消费层次的初级农产品。城乡居民肉、蛋、奶、水产品的消费稳定增长,部分替代了小麦和大米等传统粮食。与此同时,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等非食用性农产品消费也将随着人们对畜牧产品和高级农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增势。同时,国内消费者对于一些非中国传统食品的需求也随着其生活水平的上升逐渐增加,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但是增长趋势明显。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第三篇_现代农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概念【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按照当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农业最新发展的一种表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农业现代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概念。人们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历史的角度,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指在现代、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而农业现代化则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程度。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从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我们国家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的新旋律,完成这个转变过程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一)科学化 现代科技正迅速地向农业生产、加工等领域渗透。科技进步将逐步替代对传统资源投入的单纯依赖,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因。只有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农业才有先进的装备设施、先进的生产管理,劳动者自身的技术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二)集约化 集约化主要是指现代农业的增长发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即由单纯的注重数量和速度增长,转

到主要依靠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二由单纯地依靠资源的外延开发,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三改单纯注重物质、资金投入,为在物质、资金投入增加的同时,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物质和资金利用率来实现农业增长。

三)商品化 商品化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即从以完全自给自足(自我消费)为目标向完全形成商品(社会消费)为目标的逐步过渡。

(四)市场化 它是现代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体系,是实现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现代农业生产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是要面向整个国际市场。

三、现代农业的主要形态

* 都市农业:

* 城郊型农业

* 无公害农业

* 观光农业

* 绿色农业

* 精确农业

* 持续农业

四、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

* 生产供给

* 生活休闲

* 生态保护

五、现代农业追求的主要目标

* 提高土地产出率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提高产品商品率

* 提高资源利用率

* 实现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三统一

第二节 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农业科技进步角度看待世界农业发展,世界农业发展主要有八个趋势:

一、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高新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它是建立在全面应用科技基础的高效农业。目前,现代农业科技正迅速地向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全面发展,由生物技术占主导地位引起的农业科技革命促进农业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各国政府都把农业科技作为振兴农业的一项重要事业来抓。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很小比重,但考虑到农业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很重视农业科技工作,鼓励和支持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建立各自庞大的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体系。如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建立了以国立农业科研机构为主导的科研体系,并与地方政府和全国“农协”的科研推广组织相配合,成为“科技立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运用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实行技术改造,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创新农业技术,在作物栽培、畜禽和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土壤调查与环境控制、配方施肥和配合饲料、品种选用、栽培与饲养管理、病虫害与疫病防治以及产后处理等过程,都已实现了工厂化,并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调控;各种形式的设施农业,如温室、塑料大棚、薄膜覆盖等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瓜果等生产。无土栽培和植物快繁脱毒等密集型高新技术正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四、农业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为主导技术的农业高新技术革命,正使未来农业由

“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农业面临着观念更新、内涵深化、外延扩大的挑战。

五、农业日益走向商品化、国际化。世界农业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各国都在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经济循环。农业国际化趋势对各国农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各国只有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优先吸纳先进技术,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形势。农业日益商品化、国际化的趋势是农业采用高新技术的强大动力,它把各国的农业逐步推向世界市场。

六、农产品朝多品种、高品质、无公害方向发展。质量和品种成为农产品竞争的首要因素。未来农业不仅满足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能给人们提供健康上的保障及精神上的享受,“无公害”、“无污染”、“反季节”水果蔬菜以及工艺型、观光型、保健型农产品将会应运而生,为农业开发和科技应用展现了诱人的前景。

七、从专业化生产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农业生产内部的许多环节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专业化农业部门,随之出现了市场竞争、商品流通、各专业化农业部门供求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农工综合体”、“农工商联合企业”应运而生,促使世界农业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这一趋势50年代最先在美国兴起,60年代波及西欧各国,到70年代扩散到原苏联、东欧及世界各地。

八、世界农业的潮流——建立实现“高效、低耗、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世界农业发展的新目标集中在全球农业低耗、持续发展这个主题上,许多国家的农业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农业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短期产业,重视农业持续发展,增强农业的持续发展后劲,这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农业时都必须考虑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三节 农业高新技术的构成、特征

及其转化模式

一、农业高新技术的概念

高新技术包括高技术和新技术。

高技术是处于当代科技最前端的技术群,主要领域有: * 微电子与计算机

* 信息技术

* 自动化与机器人

* 生物技术

* 新材料

* 新能源

* 航空航天

* 海洋开发

高技术的特点:

* 高难度

* 高技术密集

* 高知识密集

* 高资金密集

* 高速度

* 高竞争

* 高风险

* 高效益

新技术是指刚投入或尚未投入生产使用的开发研究技术或工程技术,是相对原有技术而言,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窨空间里产生的新发明、新发现和创新技术,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首要是生物技术,其次是信息技术,此外,新材料与新能源、航空与航天以及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也加速了对农业的武装。

二、农业高新技术的内涵

从产业角度涉及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包括10个方面: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第四篇_2016年现代农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

走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5575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报告名称: 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 165575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720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u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现代农业是一个内涵广泛并且逐渐发展、不断完善的概念。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管理、现代农民等先进生产要素武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统筹城乡工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2004年以来,中央每年印发1号文件,就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部署。近几年来,相关政策更是密集出台,2015年5月,《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正式发布,随后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确定为第一大目标以来,政府各个部门也相继发声。而进入2015年11月份以来,政策利好更是接踵而来。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17日,财政部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2142亿斤,实现十一连增。连年增产,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功不可没。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科技对生产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稳步提高,新型经营体系取得长足进步。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分析报告认为,2013年至2015年,农业现代化建设连续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字。2013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4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15年,做强农业必须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分析报告》针对当前现代农业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现代农业行业发展投资及战略建议。

报告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分析、权威的数据、直观的图表等,帮助现代农业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报告是现代农业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现代农业行业发展趋势,洞悉现代农业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文目录

第一章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与阶段 1.1 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研究范围 1.1.1 全产业链核心利益 1.1.2 现代农业经济周期 1.1.3 主要产品研究种类 1.1.4 主要产业链条分布 1.2 现代农业一体化投资背景分析 1.2.1 土地流通与大规模集中

(1)土地流通与大规模集中的制度及形式 (2)农村土地流通情况 1.2.2 农业相关扶持政策分析 (1)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近年中央一号文件分析 (3)相关财税补贴政策分析 1.2.3 科技农业相关产业受重视

1.2.4 农业经济国际化程度提高 1.3 农业产业链投资与发展困境分析 1.3.1 农业产业链双柠檬市场 1.3.2 农业产业链低水平均衡 1.3.3 市场主体的力量不对等 1.3.4 农业产业链“双失灵” 1.4 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模式效益分析 1.4.1 产业链协同效应 1.4.2 企业成本效益分析 1.4.3 食品安全效益分析

1.5 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局限分析 1.5.1 产业阶段适用的局限性 1.5.2 长期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1.5.3 产品品牌定位的局限性 1.5.4 全产业链模式本质分析 1.6 现代农业一体化投资壁垒分析 1.6.1 现代农业进入壁垒分析 (1)资金壁垒 (2)网络壁垒 (3)品牌信誉壁垒 (4)管理能力壁垒 1.6.2 现代农业退出壁垒分析 第二章 中国现代农业细分市场分析 2.1 现代农业细分市场前景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第五篇_2016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工作报告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现代物流综合平台为抓手,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和体制支撑,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水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发展目标

以规范农民合作社建设为基础,五年内全县合作社工商登记总数达到1400家以上,入会社员数10万户以上,带动农户15万户以上;使6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成员收入比当地未入社农户高20%以上。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申报体系,积极争创市级以上示范社,示范社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主要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达到80%以上,商标注册率达到70%以上,生产生鲜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达到50%以上。从2016年起,争取利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调整布局、优化环境和管理升级,建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物流平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环境良好的批发、零售和展销三级农产品网络服务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

三、工作重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以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重点,紧紧围绕奶牛、大棚果等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突出规范建设,提升农民合作社水平,增强组织内部服务创新,开拓市场功能,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创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重点建设内容:

一是以规范化建设为基础,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从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示范社建设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系统指导,帮助合作社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县盛世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农业标准化生产销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及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配备绿色食品生产田间记录暨农产品质量安全配档表,监督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该合作社在以土地入股吸收成员的基础上,合作社本身流转土地2000亩,形成独立规范的生产基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明显。下一步,我们将盛世果蔬合作社的经验做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成员中进行推广,不断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整体水平。

二是以农村土地流转为杠杆,促进实现集约化经营。以合作社为平台聚集土地,实现成片连方,通过“股份+合作”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其一,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股份按照“群众自愿、土地入股、集约经营、收益分红、利益保障”的原则,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共同组建合作社。其二,合作社按照民主原则对土地统一管理,不再由农民分散经营。其三,合作社挂靠龙头企业或实现“农超对接”,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其四,合作社实行按土地保底和按效益分红的方式。年度分配时,首先支付社员土地保底收益,留足公积公益金、风险金,然后再按股进行二次分红。通过这种方式的土地流转,农户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可外出或到合作社打工,挣得另一份务工收入。这样,农民收入多了,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旱涝保收,没有了后顾之忧。

三是以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平台为龙头,突破合作社发展瓶颈。通过调整布局、优化环境和管理升级,建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现代物流综合平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环境良好的批发、零售和展销三级农产品网络服务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通过农产品现代物流综合平台这一实体,努力搞好信息服务、销售服务、经营管理服务、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五项服务,引导和鼓励合作社从生产领域的合作逐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经营领域合作发展,实行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产地认证等统一服务,解决单个合作社在农产品加工、冷链建设领域无力投资或投资规模过小、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将分散在各个合作社中的本地特色农产品整合在一起,带动本地更多的农产品走向高端商品市场,实现合作社产品“产得好、卖得好,卖得好、卖品牌”的格局,不断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纵向一体化经营。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第六篇_2016农业示范园调研报告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倾力支持,各相关镇常抓不懈之下,我县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树形象,三年见成效”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落实有效措施,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思路不清、主业不明、融资困难、效益不高、管理不善等问题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因此,创新思路,转变方法,提高效率,对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和运营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园区建设概况和工作成效

(一)基本概况

我县自然条件差,山高坡陡,平地匮乏,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加之农民老龄化、大量青壮年劳力走出农村转入非农产业,致使大面积的土地撂荒等现象日益增加。农业发展潜力不强、农民收入增收缓慢、农村发展后劲不足,成为摆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确立了“三化同步、三农统筹、富民为先”的思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产业示范园”目标,将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突破口,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基本要求,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循环发展和绿色生产为路径,以培育市场经营主体为核心,以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标志,在全县范围内因地制宜,配套建设“61122”现代农业示范体系,探索出“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变工人”这样一条发展山区现代农业和统筹城乡的好路子。

目前,6个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总面积9.15万亩,建成核心面积2.33万亩,流转耕地1.14万亩、林地1.7万亩。作为引领全县发展的天宝、中营两个农业示范园已初见成效,并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晨合现代农业示范园被命名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示范引领,中厂苗木花卉、卡子木瓜、卡子茶叶产业等示范园区按市级示范园区标准建设,已初具规模,有力地推进了我县山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同时,在示范园区的带动下,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农业发展建设的积极性。

(二)工作措施和成效

1、健全园区包联帮建机制。一是县上成立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和各镇主要领导作为成员,明确职责,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布置新的统一攻坚任务,重点协调解决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重大决策事宜。三是每个园区明确了包抓单位和包抓领导,实行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部门牵头、一批单位协办的措施狠抓落实。

2、构建现代农业示范体系。我县采取“主攻重点、集中投入、抓点示范、带动全局”的办法,把农业示范园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进行统一部署,整体规划,同步建设。围绕“11135”(打造1个宜居县城、11个重点集镇、35个生态社区)的城镇规划体系,确定了“61122”现代农业示范规划建设体系(即建设6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扶持壮大10个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建立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扩大20个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示范点,积极培育2000名职业农民,形成了“有示范园区引领,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合作组织推进,有家庭农场支撑,有职业农民经营”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体系。

3、积极探索园区建设模式。我县紧抓陕南移民避灾扶贫搬迁政策机遇,按照“一个生态社区、一户劳动密集型企业、一个产业示范园区”的思路,围绕农业示范园建设移民安置社区,按照整片区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布局,扶持龙头企业积极流转土地,在山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生态循环产业,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山下建设安置小区,集中安置搬迁群众,初步形成了“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产业示范园建设模式,仓上镇天宝、城关镇中营农业产业示范园在这种模式的探索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4、聚集合力强化帮扶措施。一是凝聚部门力量,实行项目、资金倾斜,帮助园区搞好水、电、路、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设工作。两年来,县政府及各部门累计支持园区项目40多个,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协调贷款1000余万元。二是从土地流转、金融信贷、招商引资、技术支撑等方面对现代农业园区给予政策优惠扶持,形成良好的支持企业建设的服务管理氛围。三是坚持从园区建设实际出发,做好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各项工作,通过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职业农民;通过指导产业大户发展产业,发展了一批农业经营人才;通过园区建设,培养了一批农业管理人才。

5、工农融合助推园区发展。我县坚持依托农业发展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壮大龙头企业为关键,以订单生产为手段,倾力打造涉农品牌产品,促使农业产业增产达效。积极引导有实力、有能力的业主投入农业产业兴建现代农业园区;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和支持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发展农业产业或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协调服务功能,村组干部带头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带动农村发展,形成了“工商资本下乡建设,返乡能人回乡建设、村干部带头建设”的发展模式。通过工农融合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村土地流转,带动和形成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二、我园区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思路不够明晰。我县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园区业主没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理念,抱着走一步看一步态度,存在长期规划和短期建设衔接不到位,发展思路不明晰,定位不明确,主业不突出,规模效益不明显等问题,阻碍了园区持续高效发展。

2、经营主体力量薄弱。企业为主园区主体,在农业基础投入过小,投资效益偏低,示范带动作用有限,后续发展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要在条件艰苦的山区将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单靠园区业主力量很难办到,必须注重培育新型园区经营主体参与园区建设与经营。

3、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业主在前期基础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后续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园区建设捆绑项目也非常有限,且项目管理的条件限制及资金难以及时到位,银行贷款难度大,利率高,需抵押等具体问题,使园区建设失去自主性、科学性,支持效果不明显,资金问题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发展的瓶颈。

4、园区功能尚需提升。农业示范园区应该具有高效、生态、特色、观光等特点。目前,我县示范园区还处于基础建设,重农业生产,休闲观光功能还未得到体现。最有影响力的天宝农业示范园区虽然已注重生态观光功能提升,但还处于初始规划建设阶段。

5、品牌营销水平较低。园区生产水平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具有竞争性的品牌产品和园区,市场竞争力不强,影响园区产品销售推广。同时,园区业主对市场评估也存在偏差,在建设前,市场调研不够充分,缺乏足够的市场支撑,产品销售打开局面难。

6、科技支撑急需强化。园区经营者文化层次不高、技术人才匮乏,产业工人素质偏低,还没形成高水平、高效率的园区建设队伍,主要是因为高强度的园区建设与生产工作需要青壮年劳力和高端技术人才支撑,但是本地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条件艰苦又难以留住高端技术人才。

7、管理机制亟待规范。园区发展中存在“只进不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没有经济效益就起不到示范推广作用。一方面是农业主管部门对农业园区建设的行政管理与指导,需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加强项目管理,解决农民与园区利益联结不紧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8、激励政策落实困难。园区建设项目资金落实有滞后性,建设主体需要大量垫资完成项目,影响后期建设;企业投入园区建设见效慢,需要发展其他见效快的产业来支撑园区建设,政府没有相关扶持措施;园区建设具体相关优惠政策不明确,不利于提高园区建设积极性。

三、农业园区发展路径和建议

近年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支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行载体。为进一步规范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经营水平,促进园区在带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明确园区发展思路。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是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发展的动力,业主在产业选择上应与木瓜、黄姜、畜牧、茶叶、中药材等市县确定的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便于后期的项目资金的争取。一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复合业态。园区要立足实际,精心布局,突出重点,明确一个主导产业,做好主辅业结合,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形成具有市场前景好,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结构。二是加强产业基地培育。茶叶、木瓜、中药材等示范园特色明显,产业单一,必须在培育产业基地上下工夫,提高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把园区做大、做强、做专、做精。三是提高产业质量水平。产业发展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努力构建生命力旺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园区产业结构。四是建立紧密的利益连结体。在园区与农户之间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体,共同推动园区产业发展,由园区集中流转土地,引入产业大户在园区建家庭农场;建立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共同发展产业基地;建立农产品加工厂,农民进场务工,让农民能够切实受益。

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养一批能够建设、运营园区的新型经营主体是关键。一是龙头企业自建园区。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挥自身资金、技术、信息优势,流转土地,建立大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照“龙头企业 产业基地 农民”的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二是农民合作社牵头创办园区。由村组干部或者是创业能人按照“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的要求,组建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的经营模式,兴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导社员集中力量发展规模产业,合作社负责组织产品加工和营销。三是农村社区规划创建园区。抓住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机遇,以新型农村社区生产要素聚集为基础,以解决搬迁群众就业为目的,以发展产业为核心,在新建农村社区周边规划布局现代农业示范园,认真策划、包装、规划建设一批前景好、后劲足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四是家庭农场经营园区。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和平台,加强招商引资,凡是有意愿在园区发展产业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q/398568/

推荐访问: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