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趣百科 > 植物养殖 > 养殖业扩建工程

养殖业扩建工程

时间:2017-08-28   来源:植物养殖   点击:

【www.gbppp.com--植物养殖】

养殖业扩建工程 第一篇_畜牧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XXX县畜牧养殖建设项目

第一章 总 论

1.1 申请项目概述

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XXX县畜牧养殖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XXX县新寨乡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将依托项目区适宜发展生态畜牧养殖的自然条件和喂养牲畜的饲料资源优势,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原则,采取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管理手段,逐步形成畜牧养殖、良种繁殖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生猪良种繁育和商品猪供给的养殖基地,建设猪舍12栋,饲料库4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形成年出栏12000头三元商品猪,饲养纯种母猪1000头,纯种公猪50头,年产二元种猪8000头,建畜牧草基地1000亩。

1.1.2 项目背景

1、生态畜牧养殖业是省、县“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产业

畜牧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大力提高畜牧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贵州建成西部畜牧强省,根据我省的实地情况,确定了“南猪、北羊、关中牛”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未来5年,贵州畜牧业将在增加总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上狠下功夫。确保

畜产品安全,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畜产品的县场占有率。并吸引社会各方面资本,壮大龙头企业群体。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产业效益;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解决良种供应不足的问题;强化动物疫病防治,确保畜产品安全。计划到2014年,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农业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安康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制定的安康县的“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积极发展优势绿色养殖业基地。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优选适生品种,以县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基础为依托,充分利用我县农业产业调整的锲机,狠抓产业强乡(镇)、专业村和产业大户,重点建设“六大”绿色畜牧产业生产基地,年稳定出栏猪400万头、羊200万只。

XXX县“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培育、壮大魔芋、蚕桑、畜牧三大产业”的发展目标,在全县大力支持重点专业村和养殖大户,每年稳定出栏生猪20万头,羊6万只。2006年全县畜牧总产值达亿元,而养猪就有9000万元之多,“八五”前,全县主要是传统养猪加地方品种(安康黑猪),此品种属脂肪型品种,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饲料报酬低,瘦肉含量少。“九五”期间全县开始引进荣昌、长白、汉白等优良品种、同时推广配(混)合饲料,使得全县养猪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但是,由于经济落后,用于生产的投资严重不足,优良品种猪推广步伐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现代化,规模化、

标准化的畜牧养殖更是空白。XXX县湖南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筹划、探索和发展,现己形成一定规模,并于2008年5月正式组建成立了公司。通过建立XXX县畜牧养殖建设项目,加快XXX县乃至全县良种猪的推广和扩大商品畜生产规模。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加快全县生猪良种推广步伐,走规模养殖、高效养殖路子,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满足县场需求。促使农业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加快一村一品实施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2、畜牧业是我县我县的优势产业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要求把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采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使更多的农产品加工转化,实现增产、增效、增力。农民受益较高的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项目优先发展:实现“开发一项产品,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富裕一方农民”的目的。安康县自90年代开始把发展畜牧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多种经营的重头戏来抓。

3、XXX具有生产绿色畜产品的环境条件

XXX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佛教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麓,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总人口43.76万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XXX县,以原有建制

设立XXX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92年被国务院列为内陆对外开放县,1998年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划定为革命老区,是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城,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蔡氏古法造纸艺术之乡”等美誉。

XXX东距铜仁·凤凰机场135公里,西距省会贵阳324公里,北距重庆秀山火车站100公里,距渝怀铁路孟溪火车站80公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核心区域,是贵州省重点打造黔中经济区的重要支点和连接成渝经济圈的桥头堡。303、304省道穿境而过,是铜仁市西五县的交通枢纽中心,国家级重点工程杭瑞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方便快捷的交通格局已逐步形成。

XXX人杰地灵,民族风情浓厚,世居着土家、苗、汉等民族,各民族在共同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家长号亢奋、激越,傩戏古朴、神秘,土家花灯洒脱、俚趣,浓浓的民族风情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书法底蕴丰厚,有“书法之乡”的美誉,以题写“颐和园”匾额而名扬海内外的严寅亮先生就是其杰出代表之一;孕育了国务委员戴秉国、美籍太空博士吴学超等一批仁人志士的XXX。彰显着千百年来凝聚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博大精深。

养殖业扩建工程 第二篇_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县*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名称: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建设单位:*县*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主管单位:*县农业局

建设地点:*县*镇*村

方案编制:*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

时 间:二0一二年二月

目 录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区及项目单位概况

三、编制依据

四、建设任务

五、设计方案

六、建设进度安排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八、管理措施

九、效益分析

*县八龙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县*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2、建设地点:*县*镇*村

3、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及项目法人代表

*县*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法人代表*

4、项目主管单位:*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养殖业扩建工程】

5、项目性质:改扩建

6、项目建设目标【养殖业扩建工程】

按照“人畜分离,集中养殖、封闭管理、净污分离”的原则,通过引进粪污处理设备和修建沼气工程,以达到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的目标。

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引进粪便固液分离等沼气设备一套,新建150m沼气池一座、消毒室10m、兽医室20m,改建圈舍820m,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8、项目建设期限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建设期限安排8个月,即从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

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设投资12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30.45万元,改建圈舍53.30万元,设备购臵安装39.25万元。

项目资金来源为:计划申请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补助资金2322

25万元;县级配套7万元;项目单位自筹91万元。

10、编制单位:*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

二、项目区及项目单位概况

1、项目区概况

*县地处********。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浅山丘陵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特征,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县辖*个镇*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10年*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8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4653元。

*县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主要是发展牲猪产业和牛、羊、鸡等畜禽业。在2009年,*县被定为陕西省七大养猪基地县之一,2010年提出关于推进“百千万”畜禽养殖工程的实施意见,目前的布局主要是向规模效益方向发展,关键是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目前全县在建万头养猪场6个,千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34个,10万只以上养鸡小区2个,100头以上养牛场3个。

近几年,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政府积极引导,*县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得到了实惠,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现已确成为陕西省畜牧产业发展基地县之一。截至2010年统计,*县生猪存栏18.7万头,牛存栏4.3万头,羊存栏10.2万条,鸡存栏200万只。为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步伐,强力推进畜牧产业发展规模,计划到2013年,*县生猪存栏达100

【养殖业扩建工程】

万头,牛存栏达15万头,羊存栏达60万只,鸡存栏达400万只。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2、项目单位概况

*县*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12 月,是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注册的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公司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禽畜产品为宗旨,以采用科技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己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同时企业也得到健康、稳步的发展。

公司现占地面积100亩,建有标准化猪舍8栋3040平方米,无公害饲料生产厂6068平方米。现有职工28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0人、初级职称18人。截止2011年底公司存栏猪150头,出栏300头;拥有总资产1655万元,总负债813万元,所有者权益743万元,资产负债率49.12%;营业收入为998万元,净利润118万元。公司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健全,产权明晰,按现代企业模式运营管理,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要求,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无公害饲料基地,促进农村养猪、养鸡技术进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公司法定代表人*,女,她具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理念,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社会形象良好,无破产、无拖欠银行贷款等不良信用记录。

三、编制依据

1、《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农业厅关于申报2011

养殖业扩建工程 第三篇_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鸿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鸿蓬牧业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6年1月

- 1 -

- 2 -

第一章 项目摘要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鸿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2)项目主管部门:宁县畜牧兽医局

3)项目建设单位:鸿蓬牧业有限公司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类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

6)建设地点:九龙川村

7) 建设期限:2016年

8)主要技术内容、规模及投资

项目对选定在鸿蓬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实施,猪舍新建800㎡,仔猪保育舍800㎡,新建排污管理1100m,集污池400m,沼气池50m,贮液池30m;购臵钢制格栅50套,污水提升泵2台,污水泵2台,管道、阀门等配件1套,普通兽医器械5套,紫外线灯及消毒室配套设备5套。

9)投资概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249.9万元。其中:建筑土建工程费概算为229.4万元;设备及安装费概算为15万元;项目建设其它费用

3.5万元,预备费2万元。

10)资金筹措

经概算,该项目总投资249.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 - 3 - 333

专项资金5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199.9万元。

11)经济和社会效益

(1)本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明确,规模与现有设施设备匹配,专区布臵合理,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项目建设可提高生猪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生态农业迅速发展,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也可在一定程度是缓解当前我县及省市猪肉的市场压力,降低价格,促进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3)项目建设采用的技术方案可靠,符合项目实际需要,同时利用生产废弃物,生产沼气做到变废为宝,从而使整个企业良性循环,降低了环境污染。

(4)项目通过基础设施改善、五良技术推广和合理的粪污处理措施,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同时,有助于降低生猪的疫病,减少经济损失,节约生产成本。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达215.2万元。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及赢利能力。建设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1.2 实施方案编制参考资料

1)项目区社会经济、气象、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设备初步报价资料等;

- 4 -

2)其它相关的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纹;

3)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料;

4)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07]110号)。

1.3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的有利条件、生产供需分析、建设场址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进度、项目招投标、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社会经济评价。

- 5 -

养殖业扩建工程 第四篇_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武乡县五龙湾农林牧发展有限公司

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二O一四年一月

武乡县五龙湾农林牧发展有限公司

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武乡县五龙湾农林牧发展有限公司1000

只育肥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地址:武乡县涌泉乡西河村

3、项目法人:段志明

4、建设性质:改扩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

近几年来,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比重

增大、发展快、效益高。中央及地方规划实施的返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等方针都为农村要优质、高效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前所未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我公司决心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扎扎实实把优化畜群畜种结构作为畜牧业的重点工程来实施好,把农场建成涌泉乡良种肉羊繁育基地,从拟定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及农牧林水等基础建设来看,项目具有可行性,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一是牲畜改良舍饲圈养,有利于减轻对四周山坡的负担,恢复植被;二是该地区有足够的

玉米秸杆,尤其适应于进行青贮,生产的玉米可加工成羊饲料,养殖有了最基木的保证,项目的实施有现实的可行性。

在农村特别是山区的社会发展是最具活力的两大人力

资源队伍,一支队伍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迫切要求向非农业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市和城镇转移,但现行的体制和政策方向仍不同程度束缚着他们身份的合理变迁和待遇的公平对待。党和政府要制订政策和措施,逐步消除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他们合理有序的流动,把劳动力资源有效转化为劳动力资木。另一支队伍是大批自愿留在农村务农的劳动者,他们基于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和自身贫困状况的要求,渴望成为现代化农牧业的生产经营者,成为现代农村的新型农民,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木政策,根据农业结构性调整和特色农业化经营的需要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地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远程培训工程,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投入渠道,制定落实政策,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投入渠道,制定落实政策,为广大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智力文持、能力培养和精神食粮。

因此,为了实现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伟大目标,为了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更好地促进羊产业化进程,劳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明确提出了农业化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畜牧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资金、技术的

投入和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加大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羊

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羊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羊养殖业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因此,羊养殖项目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化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羊产业化进程,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畜牧业产业化集约经营的发展需要

高标准的畜牧业养殖基地可以促进家畜饲养由传统的

放牧型饲养向舍饲化经营方式转变,充分发挥优良家畜品种的生产性能,有效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是山西省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山西省已将畜产品加工业纳入2015年远景目标发展纲要中,并强调了开拓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企业的发展思路,对山西省畜牧业产业化提出了战略性发展目标,并给予政策上的全面支持。因此,长治市政府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集约化畜牧业,努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育肥羊及深加工在全市农牧业总体规划中已被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和全市经济重点专项工作推进,并作为畜牧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引导和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

2、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

项目实施后,可使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农民尽快脱贫致

富,有力地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肉牛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带动养殖业、饲料加工业、肉食品加工业、运输业、基础建设、金融、服务业等许多行业的联动发展,大大增加项目区的就业机会,进而推进产业化进程,使畜牧业真正步及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是调整农业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当地广大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地政府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视会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本项目建设育肥羊养殖基地,实行舍饲圈羊技术,进行

青贮饲料的贮藏,保证饲草料的均衡供给,符合国家农牧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的优质、高产、高效农牧业,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技术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指导思想,可最终实现发展区域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收,农业增效,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目的。所以本项目的建设也是满足市场供不应求的需要。

本项目通过创办示范牧场,走科学养畜之路,使畜牧业

从传统的养殖业向科学养殖业生产,逐步走向规范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本项目将对涌泉乡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农牧业,调整畜牧业结构,有效利用秸杆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养畜,用现代生

产经营方式对秸杆的开发、利用乃至对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

养殖业扩建工程 第五篇_2016市政府工作方案

南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一】

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17号)和省政府《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政发〔2016〕175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坚持水域陆域、城镇乡村、地表地下统筹,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综合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工作,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着力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南通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资源超采和污染得到有效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1.4%。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8%。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地下水、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到2030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一、实施产业绿色转型,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结合水质改善及转型升级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江苏省落后产能淘汰要求。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实施行业范围更广、要求更严的地方性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鼓励企业主动提高标准,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和核准除减排治污、生态保护类新(改、扩)建项目。(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等参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重点开展小型化工、印染、造纸、电镀、农药等“十小”行业取缔整治工作,制定取缔项目清单。2016年底前全面依法取缔到位。(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发改委等参与)

严格环境准入。根据流域水质目标、主体功能区划、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分区域、分流域研究并组织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及《南通市化学品生产负面清单与控制对策(第一期试行)》(通政发〔2016〕10号)。提高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准入门槛。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按要求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并选择部分行业的新建项目在同行业内替代。沿江地区严格限制新建中重度化工项目,淮河流域限制发展高耗水型产业,沿海地区严格控制新建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项目。(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局、水利局、海渔局等参与)

建立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到2020年,完成市、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加快监测评价体系建设。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要制定并实施水污染物削减实施方案,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市水利局、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海渔局、建设局等参与)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严格生态红线保护。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湿地等涉水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加快长江、通榆河、通吕运河、通启运河等生态廊道构建。(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国土局、建设局、水利局、农委、海渔局等参与)

加强规划蓝线管理。在城市规划区内保留足够的水域面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实行水域占补平衡,确保水域面积不减。(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规划局、发改委、国土局、农委等参与)

强化沿海岸线管控。开展海岸线利用现状调查,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海洋功能区划布局产业类型,强化沿海岸线及沿海港口岸线用途管制。(市沿海办、发改委、海渔局牵头,市港口局、国土局、水利局、农委等参与)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留足河道、水库和滨海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要限期退出,保证生物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重要湿地等生态空间。(市国土局牵头,市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海渔局、环保局等参与)

构建优江拓海江海联动新格局。把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城市规划蓝线作为产业布局的前置条件,重点行业的建设项目严格依据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评估结果,合理确定发展布局。沿江“腾笼换凤”与沿海“筑巢引凤”相结合,按照“沿江、沿海、沿上海、沿通道、沿重要节点”的五沿布局,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市发改委、经信委牵头,市沿海办、国土局、环保局、建设局、水利局、港口局、海渔局等参与)

加快城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2016年,全面排查市区及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现有化工、印染、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原料药等污染较重企业,制定企业改造退出方案和清单。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污染较重企业改造退出任务。(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建设局等参与)

(三)开展重点区域、领域、行业水污染治理

强化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开展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设施排查,全面推行园区内企业废水和水污染物纳管总量双轨控制,重点行业企业废水实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一企一管”,区内企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要求后,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完善区内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开展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2016年底前,集聚区全部完成废水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安装,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深化化工园区整治,园区内企业不能达到接管要求的一律依法限期治理,化工园区及区内企业全部建成自动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全面开展电镀集中区摸底调查,明确淘汰企业、项目、工艺(设备)清单和限期治理计划。加强工业污泥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工业污泥得到安全处置。对集聚区污水处理厂、重点行业废水处理设施产生污泥危险废物属性不明的,开展危险特性鉴别工作。(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科技局、商务局等参与)

整治“十大”重点行业。按照“调高调优调轻调绿”思路,以企业清洁化、循环化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传统重点行业转型升级。2016年组织开展印染、化工、电镀、制革、农药等“十大”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建立清洁生产企业清单和清洁化改造项目清单,全面推进清洁化改造,2016年底前,清洁化改造项目全部完成。(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等参与)

加强船舶污染控制。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超年限船舶淘汰清单,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商用、渔业船舶。2018年和2021年新投入使用的沿海和内河船舶必须执行新的排放标准,其他船舶于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标的,限期淘汰。航行于我市水域的国际航线船舶,要实施压载水交接或安装压载水灭活处理系统。规范船舶修造和拆解行为,严格行业准入,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船舶修造和拆解单位按要求配备防污染设施设备,禁止冲滩拆解。(市交通局、南通海事局牵头,市经信委、商务局、环保局、海渔局、质监局等参与)

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开展沿江沿海及主要内河的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船舶修造厂废水治理与废弃物处理设施基本情况调查,编制实施港口码头和装卸站污染防治方案。港口、码头建设配套的污水存储、垃圾接收暂存设施,完善区域污水管网、垃圾转运服务体系,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能力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港口、码头、装卸站应配置事故应急设备和器材,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活动污染水环境的应急计划。2016年年底前,65家船舶修造厂污染防治设施达到建设要求。2016年和2020年年底前,沿江沿海和主要内河港口完成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市港口局、交通局、南通海事局牵头,市建设局、环保局、经信委、水利局、海渔局、商务局等参与)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四)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市区、县城镇的污水处理,加快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到2019年,市区、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8%,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以上。(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环保局等参与)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2016年底前,市区、县城集中处理设施基本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鼓励建制镇集中处理设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区域,鼓励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进一步深度处理试点,尾水排放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或地表水质量IV-V类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增加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环保局等参与)

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建立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实施建设、统一组织运营、统一政府监管“四统一”的建制镇污水处理工作模式,加快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整合进程。2016年底前,完成市级城镇污水处理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基础信息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市建设局牵头,市环保局等参与)

(五)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加快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全面开展城镇建成区污水收集和处理现状排查,制定管网改造计划,优先推动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污水截流、纳管,难以进行改造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城镇新区必须全部规划、建设雨污分流管网,积极推进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城镇排水与污水收集管网的日常养护工作,提高养护技术装备水平,强化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规范排水行为。到2020年,市及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市新增污水管网长度820公里。(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规划局等参与)

加强污泥处理处置。遵循“区域统筹、合理布局”原则,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处理处置设施。全面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泥的产量、泥质、运输和处理处置现状排查,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编制污泥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与改造计划。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现有污泥处理设施达标改造;2020年底前,各县(市、区)实现永久性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严格执行污泥转运“联单制”,污泥运输车船安装GPS,强化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市建设局牵头,市环保局、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参与)

大力推进尾水再生利用。加快建设和完善市区和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设施,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规划局、财政局、城管局、环保局等参与)

(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5号)和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城函〔2016〕275号)要求,科学编制《南通市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等参与)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系统治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统筹建设”原则,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综合提升、径流污染有效削减、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构建健康的城市水生态系统。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既有建成区要结合旧城改造、易淹易涝片区整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逐步实施。组织开展海绵城市省级以上试点示范工作,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小城镇、村庄等示范建设。(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环保局等参与)

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农村环境

(七)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优化养殖业布局。按照“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的要求,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合理确定养殖区域、总量、畜种和规模,以充足的消纳土地将处理后的畜禽废弃物就近综合利用。强化畜禽养殖分区管理,针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等生态红线区域,以及各重点流域、重点水体和重点控制断面,各县(市)和通州区人民政府要划定禁养限养区,报上一级相关部门备案,并对社会公开。全面开展养殖业调查,摸清家底,明确规模化养殖场清单,列出禁养区需关闭搬迁的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清单,2016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及养殖专业户关闭或搬迁。(市农委、环保局牵头,市委农办、市发改委等参与)

加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非禁养区内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设施。散养区域推广海安等地的经验,实施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与利用体系,提升工厂化堆肥处理规模,推广高效液态有机肥生产技术。新建养殖场应采取生物、工程、农业等措施利用畜禽粪便。有条件地区积极推进畜禽粪便沼气发电并网工作。自2016年起,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16年、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分别达到60%、90%。(市农委、环保局牵头,市委农办、市发改委等参与)

(八)防治水产养殖污染

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深入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对禁养区和限养区严格依法依规管理,在宜养殖区科学确定养殖地点、品种和模式,大力推广生态渔业、增殖渔业、循环渔业等。发展海洋牧场,鼓励有条件的渔业企业拓展离岸养殖、浅海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市海渔局牵头,市农委、水利局等参与)

强化水产养殖业污染管控。积极推广人工配合饲料,逐步减少冰鲜杂鱼饲料使用。鼓励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推广低毒、低残留药物的使用,严格养殖投入品管理,依法规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并开展专项整治。2016年,各地要制定本地区百亩连片标准化池塘改造方案,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尾水净化区,推广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技术,有效控制水产养殖业污染。(市海渔局牵头,市环保局、农委等参与)

加强渔业资源和水生生态养护。严格控制捕捞船网及马力总量,逐步减少渔民、渔船数量,降低捕捞强度,严厉打击“绝户网”。严格执行长江禁渔期和海洋伏休制度,健全禁渔期渔民生活保障制度。深入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和海洋人工鱼礁投放工程,缓解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市海渔局牵头,市水利局等参与)

(九)控制种植业污染

调整种植业结构。根据区域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特性,围绕“稳粮调油压豆棉”的思路,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地下水易受污染的区域优先种植需肥需药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推广农艺节水保墒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在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总体规划时,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要求,并在实施建设中加以落实。(市农委、农发局牵头,市国土局、水利局等参与)

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根据《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案》,编制我市实施方案。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建立连片绿色农业污染控制区,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规模化发展,从源头控制种植业污染。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推进化肥使用减量化;加大有机肥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和农民种植技术培训,鼓励农民积造施用农家肥、购买和使用商品有机肥,逐步增加农田有机肥使用量,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时机施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研究地方农膜使用标准,制定农膜使用和回收的优惠政策,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开展残留农膜回收试点。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要利用现有沟、渠、塘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到2019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以上。(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水利局、质监局等参与)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统筹规划、集散结合、自主实施、政府帮扶、以奖促治”原则,以县(市、区)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施农村清洁、水系沟通、河塘清淤、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协同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及提升工程和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各地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及分年度计划。统筹城乡、区域生活污水治理,编制县级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合理选择就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处理以及分散处理等治理模式。优先推进通榆河清水通道等重点区域农村污水处理。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开展农村河塘疏浚和水美乡村建设。到2020年,村镇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85%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5%,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市水利局、建设局牵头,市委农办、市环保局、农委、卫计委、规划局、城管局等参与,其中: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整治试点由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参与)

四、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

(十)合理利用水资源

控制用水总量。按照《南通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通政办发〔2016〕6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事项的通知》(通政办发〔2016〕8号)要求,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全市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用水单位重点监控名录。新(改、扩)建项目用水指标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运。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46亿立方米以内。(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参与)

加强再生水利用。以市区和县城镇为重点,建设、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开展建筑中水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扶持中水技术设备研发生产企业,探索建立建筑中水应用管理制度。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钢铁、火电、化工、制浆造纸、印染等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市水利局、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交通局、环保局等参与,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由交通局负责)

(十一)提高用水效率

建立用水效率评估体系。实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明确各地、各领域、行业节水目标任务,将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将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到 2020年,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要求,全市所有县(市、区)建成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统计局、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参与)

抓好工业节水。实施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目录及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理。鼓励电力、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化、化工、制革、食品发酵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在沿海前沿地区电力、化工、石化等行业,推行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等工业用水。到2020年,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市经信委、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建设局、海渔局、质监局等参与)

加强城镇节水。实施差别化水价、超计划加价收费,加大重点户监督力度。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控制在10%以内。规划用地面积二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同步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力争2016年,创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市水利局、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物价局、经信委、质监局等参与)

发展农业节水。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到2020年,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全市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市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农委、农发局等参与)

(十二)科学保护水资源

完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河流水域纳污能力,并加强考核与评价。(市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等参与)

科学确定生态流量(水位)。2016年底前,在市域北部区域的淮河流域,制定生态流量(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q/370282/

推荐访问:养殖业扩建申请书 卢浮宫扩建工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