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宋词 > 诗词赏析 > 什么是五言律诗

什么是五言律诗

时间:2018-08-21   来源:诗词赏析   点击:

【www.gbppp.com--诗词赏析】

什么是五言律诗 第一篇_5.五言律诗(全)

五言律诗 诗人:36位 诗词:80首

1、《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作者: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即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庙号为“玄宗”),亦称唐明皇。西元712

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故而多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

【正文】: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注解】:1、栖栖:忙碌不安,指孔子周游列国。2、: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父叔梁纥为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氏邑,人地。3、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4、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否,不通畅。 5、今看两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殷制,人死后,灵柩停于两楹之间,孔子为殷人之后,故从梦境中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两楹奠喻祭祀的庄严隆重。两楹:指殿堂的中间。楹:堂前直柱。奠:致祭。 【韵译】:

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 忙忙碌碌周游列国,疾恶鄙陋世俗, 先圣诞生于邹氏邑,后来迁居曲阜; 这宅院鲁王原想毁它,而扩建宫府。

孔子曾经叹息:凤凰不至生不逢时; 见麒麟他伤心哭说,我已穷途末路! 而今到此,瞻仰两楹间对他的祭奠; 与他当年梦见坐享其间,并无不殊。

【评析】: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亲祭孔子而作此诗。诗意在“感叹”孔子的际遇。孔子一生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大事。首两句是叹惜,三、四句是叹美,五、六句是再叹惜,后两句再叹美。处处用典,句句切题,整齐有序,一丝不乱。

2、《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

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正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解】:1、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评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

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

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正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2、辅:护卫。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评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4、《在狱咏蝉·并序》作者:骆宾王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

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正文】: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解】:1.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

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2.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3.曩时:前时。4.将:抑或。5.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6.缀诗:成诗。7.西陆:指秋天。8.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9.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10.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韵译】: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 是受案听讼的公堂, 那里有数株古槐树。

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 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 但听讼公堂在此,

象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 秋蝉鸣唱, 发出轻幽的声息, 凄切悲凉超过先前所闻。 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

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 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 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 所以,它的清廉俭信,

可说是禀承君子达人的崇高品德, 它蜕皮之后,

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等待时令而来, 遵循自然规律; 适应季节变化,

洞察隐居和活动的时机。 有眼就瞪得大大的, 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 有翼能高飞却自甘澹泊, 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本质。 在高树上临风吟唱,

那姿态声韵真是天赐之美, 饮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 洁身自好深怕为人所知。 我的处境困忧, 遭难被囚,

即使不哀伤,也时时自怨, 象树叶未曾凋零已经衰败。 听到蝉鸣的声音,

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经上报; 但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 我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 触景生情,感受很深,写成一诗, 赠送给各位知己。

希望我的情景能应鸣蝉征兆, 同情我象微小秋蝉般飘零境遇, 说出来让大家知道,

怜悯我最后悲鸣的寂寞心情。 这不算为正式文章, 只不过聊以解忧而已。 

【什么是五言律诗,】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 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 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 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无人知道我象秋蝉般的清廉高洁, 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评析】: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诗作于此时。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阐发物我之关系,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颈联运用比喻,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

“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 冤狱未雪之恨。

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5、《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作者:杜审言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正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解】:1、和:指用诗应答。2、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3、淑气:和暖的天气。 4、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韵译】: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 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 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 晴朗的阳光下绿苹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 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评析】:因物感兴,即景生情。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6、《杂诗》作者:沈佺期沈铨期(约656~约714或715) 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 【正文】: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解】:1、闻道:听说。2、解兵:撤兵。3、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4、龙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现在蒙古境内。这里指敌人的首要地区。 【韵译】:

听说黄龙冈驻边的防地, 连年打仗一直未曾罢兵。 这团可爱的闺中明月, 如今却常照汉家的军营。

少妇今夜思夫春心蜜意。 良人也在回想别离柔情。 谁能够带领一支好军队, 一举攻取龙城结束战争!

【评析】:这首诗极写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的两地相忆。起句先说卫戌黄龙冈边土,年年不休。接着写一对情人各自东西,同披月光:闺中营中,清辉共照,柔情相忆,彼此黯然伤神。共同的愿望是有个名将能率领军队,一举破敌,结束战争,使天下亲人团聚。

全诗抒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绪。情调凄怆,但不消极。语浅意深,耐人寻味。

7、《题大庾岭北驿》作者:宋之问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

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正文】: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解】:1、阳月:阴历十月。2、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致病之气。

3、陇头梅: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韵译】: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 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 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 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评析】:大庚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

全诗写贬谪岭南的伤感,于旅途中抒发情怀。开头以比兴入手,写望雁思乡,再写岭南境恶,更衬怀乡情切。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暗祈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以表衷情。

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柔婉动人。

8、《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号为德,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玄宗开元年间(公元

712年~公元713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

【正文】: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1、次:停留。2、残夜:天快亮时。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韵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评析】: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9、《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

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正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注解】:1、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2、万籁:一切声响。3、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韵译】:

什么是五言律诗 第二篇_五言律诗之一

返回《唐诗三百首》

返回《唐诗三百首》

什么是五言律诗 第三篇_五言诗句

篇一:诗词

说起诗词,自然是先说到诗,毕竟词是根据是发展而来的。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像乐府诗 诗经等等,都算是古体诗。

而重点和难点是在近体诗,近体诗需要讲究格律。诗词最有特色也是最难的地方就是格律了,它赋予诗词音乐美的同时也将诗词推向了新的难点。但从总体来看仍然是诗词发展的一个优秀成果。我想大家读起唐诗宋词大都会觉得比诗经乐府诗舒服吧,原因就在这里了。 格律大致上是平仄和韵脚的问题,平仄都比较好理解,现在的第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但是古韵(平水韵)中存在着入声字,古时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对应的就是现在的一二三四声了,其中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但是入声现在就没有了说到入声字,古时的五音被合并成现在的四声。入声字也被分到各个声部里了。但是无论入声字是第几声它都为仄,这就是有些人把第二声当成仄声的原因。

第二声中入声字数量非常多,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必须将入声字分辨出来,归到仄里边。 最好的办法是按读法分

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声字,都是古入声字

二)凡d、t、l、z、c、s等六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三)凡k、zh、ch、sh、r五母与韵母uo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

四)凡b、p、m、d、t、n、l七母跟韵母ie拼时,无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什么是五言律诗,】

五)凡d、g、h、z、s五母与韵母ei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六)凡声母f,跟韵母a、o拼合时,都是古入声字

七)读ue韵母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只有「嗟」jue,「瘸」queˊ ,「靴除外

八)一字有两读,读音为开尾韵?,语音读i或u韵尾的,也是古入声字。也有口诀法,比较麻烦。不做介绍了

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声字,都是古入声字。比如白 急 之类都是入声字属仄,这是平仄字的分辨方法。

下面说到韵的问题

平水韵是诗必备的, 也就是古韵。相对于新韵(词林正韵)来说的是中华新韵.

古韵诗古人一直用的一种韵法, 108平水韵不能错, 要求很严格, 而新韵中把几个邻韵合在了一起, 这就大大增加了字数。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认可新韵, 一些正规的比赛中也是必须用平水韵的。

什么是平水韵?是古人制定的一个韵表。

这是平水韵的韵表:

上平:一东、二冬、叁江、四支、四支、五微、六鱼、七虞、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叁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一先、二萧、叁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叁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一董、二肿、叁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雨、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叁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

养、二十叁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琰、二十九槛去声:一送、二宋、叁绛、四置、四邃、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叁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贺、二十叁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叁十陷 入声:一屋、二沃、叁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叁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押韵说起来简单,其实上也是有几个难点的。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1,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2。草色烟光残照里3,无言谁会凭栏意4。 拟把疏狂图一醉5,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8。 就这首词来看,很多熟悉蝶恋花这个词牌的人都知道.蝶恋花应该是一韵到底,不可换韵的。 细 际 里 意 醉 味 悔 悴。看这几个字,

细 际 里 意是押韵的吧。醉 味 悔 悴 是押韵的吧

但放到一起很容易让人误解怎么误解?一是:有些看似押韵的可能是不押韵,如雨,里. 二是:看似不押韵的可能是押韵.如细,悔.

对于熟悉韵律的人来说自然常见,对于新人来说就麻烦了。归根结题是因为古时读音和现在读音的差异。

诗词是要单压一体入声韵的,入声字放在句中算仄

放在韵脚就是入声韵

平水韵中特意把入声韵归出来了。

入声:一屋、二沃、叁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叁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那也是现在读音是近代定出来的

【弱弱的问一句,,韵脚和句末有区别么】韵脚一定在句末,句末不一定是韵脚吧。押韵的脚字叫韵脚。

iu和ou 表面看韵母不同,其实,二者的韵身是一致的 iu=iou, i是韵头,ou是韵身,只是拼写是省略了韵腹o时,所以,liu和tou,就是押韵的。liu=liou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方法

用现在读法解释古人定的韵确实很难

gui=guei 不看韵头u 不看韵头u jin和chun、jin=jien、chun=chuen、也都是省略了韵腹e ,不看韵头i和u,二者韵身都是en,所以肯定是押韵的。

最具争议的问题是这个?eng、ing、ong押韵吗?

可以肯定地说,都是押韵的,这都是改写和省写造成的假象篇二:曹植对五言诗发展的贡献 曹植对五言诗发展的贡献

文学院1202班

曾晓瑜

121040064

摘要:曹植(公元192年-232年)是我国魏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他的诗、赋、散文成就均高于同时代人,其中对五言诗的发展贡献更是卓有成就。他的五言诗不但继承了乐府民清新流丽的特点,而且将其改造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钟嵘在《诗品》中评价其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刘勰曾说,“古诗”是 “五言之冠冕”。本文将从数量上,形式上,表现上具体分析曹植对五言诗的发展贡献。

关键词:曹植 五言诗 发展历程 艺术特色

一、五言诗的发展历程

1.1五言诗发展的阶段

五言诗的成立期——东汉,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当数东汉班固的《咏史》。 五言诗自班固开始成立起,作家们便不断吸收汉东府民歌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的营养,用他们自己的努力,写现实的生活,抒发真实是感情,至东汉末年,把这种新型的诗歌形式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五言诗的成熟期——东汉末年。五言诗的兴起,为叙事诗的崛起奠定了基础,随着五言体式的成熟,叙事诗在这一时期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另外,这个时期,真正称得上普遍意义上的成熟的作品是《古诗十九首》。

五言诗的发展巩固期——魏晋。建安这一时期,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的作家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次文人诗歌高潮。他们的创作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表现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另一方面突破《古诗十九首》的局限,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悲凉慷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正如《文心雕龙》时序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保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建安诗歌这种杰出成就形成了后来的“建安风骨”。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坚固地位。从此以后,五言诗成为占领诗坛的文学形式。

1.2五言诗在建安时期数量跃居第一

钟嵘《诗品?序》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历史上的诗作总量,以五言诗为最多。唐人写有大量的五言古风及五言律绝,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五言诗的出现最早源于民间歌谣。大约在春秋未、战国初,民歌中就已经有了较之“文繁而意少”的四言体更便于容纳双音词,以表现愈来愈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人们内心世界的五言体雏形。在建安时代,“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曹植《与杨德祖书》)出现诗人众多,作品繁盛,特别是五言诗数量比例跃居第一的局面。这是中国诗坛前所未有的。

1.3曹植对五言诗的影响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现存诗歌九十余首,其中有六十多首是五言诗。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

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不是曹植一人的功劳,建安时期是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诗人们不再拘守于儒学,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其中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

曹操改造了五言乐府,首开慷慨悲壮的五言诗风,曹丕增强了五言诗的抒情性,促进了五言诗华丽风格的形成,曹植巩固了五言诗的地位,创造了诸多五言诗的体类,对后世专类诗的出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曹植对五言诗形式上的影响

1.1语言形象性增强

曹植善用比兴,但又不拘泥于比兴的一般形式,而是将比兴与诗歌深厚的历史理性和强烈的情感评价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象征意象,创造出情景交融、韵味深长的艺术境界,借此寄寓自己的遭遇感慨和困顿愁情、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其中,最善以女性、动物、植物和典故来寓象征于比兴之中。

曹植继承了自屈宋以来以香草美人比喻和象征贤能达士的文学传统,但又比前者蕴含更深刻丰富的情思意蕴。其中,《美女篇》最富代表性。《美女篇》全诗十五句,一百五十字,在当时可谓长诗。诗人调动各种艺术手法,精细刻画了一个“荣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的光彩照人、貌若天仙、但又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的美女怨妇形象。但立意却不在此,而在借美女求贤不得、盛年未嫁幽愤情怀的抒发,倾吐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相悖的矛盾心理与愤懑。从而使整首诗情兼雅怨、沉郁悲凉、深厚蕴藉。《杂诗》亦借南国佳人空有绝世之貌而不得知己,寄寓自己正当盛年却无法施展抱负的深切慨叹。

1.2联句,对偶,比兴增多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唏”,“孤城翔故城,灵柩寄京师。”“清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这些诗歌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仗工整,大量运用对偶修辞手法,节奏和谐,尤其是叠词的连用给人以美感,增强语言的音律性与和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熟记,同时曹植诗歌比兴手法运用明显,明明要说此事,偏论彼事,以彼事谈及此事。《野田黄雀行》中“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来喻人才能出众就容易引起祸端,“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赠白马王彪》)既写实又比兴,既写道路的艰辛又写人生的艰难;“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七哀》)烘托出了当时周围的情景,使哀怨更哀,更伤感,“燕雀戏藩篱,安识鸿鹄游”表现了有志难发的痛苦和郁闷,慷慨之音激烈。

1.3层次审美取向定型

曹植常以植物作为比喻象征物。在《赠白马王彪》中,“ 转蓬”象征在外漂泊的游子征,以“浮萍”象征身世飘零、无依无靠的愁妇。虽咏征夫愁妇的悲叹,却暗喻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世,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愤,引人以丰富深刻的想象。尤其《弃妇诗》,诗人悲歌绝唱道: “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丹华灼烈烈,璀采有光荣。光荣晔流离,可以处淑灵。有鸟飞来集,拊翼以悲鸣。悲鸣夫何为?丹华实不成。”通篇咏石榴,但深刻丰富的意蕴无不见于言外:美丽的石榴花可喻美女秀色可餐的容颜,石榴华而不实不就象征美女因无子而遭遗弃的悲惨命运?再进一步探究:个人的遭遇,世事的艰辛,人生的思考,情感的悲慨无不寓于其中。

由此可见,曹植笔下的人、事、物、景等的描绘,不在其本身而在其所负载的人生 意义,诗人对自己、对民族、乃至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担忧。这也就是古代文论中所谓的审美意象。

三、曹植在五言诗表现上的影响

1.1手法多样,有机融合

曹植的诗歌创作一般都注重章法结构,其中有的崇尚自然流露,有的则讲究精工构思。曹植五言诗在章法结构上虽不拘一格,但偏重于“刻意求工”之美。如《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四句对仗严密而工整,词性虚实相对。这些“有意而为”的作法,自然为后代格律诗的兴起起了很好的先导作用。

长篇组诗《赠白马王彪》更是结构独特。全诗借鉴乐府古辞中常见的“顶针”之法,创造了章章蝉联的结构形式,每章可独立成篇,综合起来又可表达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意蕴。用现代诗文结构理论的说法,实际是一种纵横网式结构。

1.2 精于炼字与炼句

陆机《文赋》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可见名言警句在整篇中的作用。故此,大凡优秀的古代作家都非常注重炼字炼句。曹植亦然。他虽然没有留下“推敲”之类的传说,然而对字、词、句的锤炼却是毫无疑问的。《白马篇》字字珠玑,其中 “控弦破左的,右发催月支。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最为精彩。诗人准确地选用了“控”、“催”、“接”、“散”四个动词,并且从左、右、上、下四个不同的方向对少年游侠进行了精妙描写。“接”言其敏捷,“散”言其力猛;行动描写极尽夸张、比喻之能事,把一位骑射精湛、武艺高强的少年游侠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蹈””、

“凌”二字更是传神地描绘出少年游侠英勇顽强、锐不可当的神威。总之,曹植的五言诗,章无虚句,句无冗词,叙事抒情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综上所述,我们从曹植五言诗艺术特色的分析可以看出,曹植对于五言诗的发展贡献是极大的。钟嵘评价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是切中肯綮的。正因为如此,曹植无愧于“粲溢今古,卓而不群”的“建安之杰”的称誉。

5哥 综上 所述 曹植王子对五言诗的形成发展成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独特的风格,想说又不说,欲言又止的写作手法为不少人称颂,亦可能为“类鲁迅先生”的现代人批判。曹植公子的七步诗家喻户晓。

曹家是一个超级牛b的家庭,曹操有的霸气和勇气。

参考文献:

[1]高国雄.《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浅析曹植五言诗的艺术特色》[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0.

【什么是五言律诗,】

感觉像新华社 的稿 差不多呀。

只听见大声喊口号,不见具体分析呀。

都是一直在喊万岁!

感觉像读 神龙教 的东西呀,

你可以把我的 参考意见,给大家分享,让你们班的文人们,感受下外行的思维,篇三:五言诗

五 言 唐 诗 选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鸟鸣涧》

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什么是五言律诗,】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咏鹅》 作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悯农》(一)

作者: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

【什么是五言律诗,】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古朗月行》

作者: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金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宿山寺》

什么是五言律诗 第四篇_文档五言律诗大全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望洞庭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什么是五言律诗 第五篇_2、王维五言律诗

王维五言律诗(共110首)

已读到第12首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1、过香积寺

安禅制毒龙。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解释:

曲(qū):水边。 古木无人径,

安禅:指身心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安然进入清寂

宁静的境界。 2、汉江临眺

毒龙:佛家比楚塞三湘接,喻邪念妄想。荆门九派通。 见《涅磐经》:江流天地外,“但我住处有一山色有无中。 毒龙,想性暴郡邑浮前浦,急,恐相危害。”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明月松间照,留醉与山翁。 清泉石上流。 解释:

浦:水面。

3、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新雨后,解释:

天气晚来秋。

暝:日落,夜4、送梓州李晚。 使君

空山:空旷、万壑树参天,空寂的山野。 千山响杜鹃。 新:刚刚。 山中一夜雨,随意:任凭。 树杪百重泉。 留:居。

汉女输橦布,

巴人讼芋田。 树梢淅淅沥沥文翁翻教授,活像泻着百道不敢倚先贤。 清泉。

解释:

壑:山沟。 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树杪(miǎo):布,为梓州特树梢。

树杪百重泉:

产。

什么是五言律诗 第六篇_五言律诗-咏水

五言律诗《咏水》

五言律诗-咏水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tssc/473483/

推荐访问:五言律诗大全 五言律诗格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