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宋词 > 诗词赏析 > 赞美采茶女,诗词

赞美采茶女,诗词

时间:2016-10-31   来源:诗词赏析   点击:

【www.gbppp.com--诗词赏析】

篇一:《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桂花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导入

古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瑰宝,今天又到了欣赏古诗的时间了,首先,让我们来进行背诗大赛。

今天来研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今天你就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这首古诗

二.学生自学

先让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小组选择喜欢的方法,共同学习古诗教师桌间巡视。

三.汇报自学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自学情况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重点词语绿

2.诗句的意思

3.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2)体会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用法

(3)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四.总结延伸

1.熟读成诵

2.练习背诵

3.改写短文

4.你离开过家吗?你能体会思念家乡的滋味吗?用几句话写下来

五.课堂总结

学生自由谈本节课的收获。

《古诗词三首》《桂花雨》教学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3.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一.回顾复习

指名背诵泊船瓜洲,总结上节课的学法

二.导入

1.出示古诗

2.指名朗读

三.学生自学

分组自学后两首古诗,教师巡视指导排忧解难。

四.汇报自学

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情况,集体纠正。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重点指导

1.有感情的朗读,杜仲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时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指导背诵

五.感情升华

读一读第五课学习的三首古诗,想一想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使人在表达方法上却各有特色,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还知道那些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课后收集一些读或被给同学听,比较一下这些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谈话转入《桂花雨》的学习。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 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1)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2)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3)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梅花魂》《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二、教学重点:自学并掌握两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思乡诗句引入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 衰 绢 侨 眷

潺 婀 粼 涸 缀 螃 蟹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凋字,可以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它的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ǔ,韵母不能写成u。

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与要有区别。

脾气的右旁卑是8画,笔顺是白卑。

罕字是上下结构“”加个干净的“干”。

秉字的部首是禾。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记字时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开,中间插入一个“”,读shu1i。 眷ju4n,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秉”字为例:“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

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5.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抵d! 愈y) 欺q9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 :

抄词、读课文。

《梅花魂》《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3、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现方式。

教学流程:

一、检查上节所学,导入新课。

1. 检查生字新词。

2. 潜心会文,感悟“梅花魂”

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几件事写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⒊品读第三段,感受惜梅之情。

⒋紧扣三个“!”,体悟“赞梅”之意。

5、品味“三哭”,感悟“爱国心”

⒈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赞美采茶女,诗词

⒉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⒊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二、粗读《小桥流水人家》,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这三处景物?

想一想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给你的感受或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美、乐、爱”。

3、快速浏览全文,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呢?划出相关词语。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

第一部分 美

⑴ 第一自然段:(出示文字)

句1:什么样的小溪?(出示词卡“小溪”)指名说。

2:什么样的垂柳?(出示词卡“垂柳”)指名说。)

句3:什么样的波纹?(出示词卡“波纹”)

师: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呀!引读:“当水鸟„„” ⑵ 第四自然段第三句: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黄色的野菌。”教师给予肯定,不必多讲。

⑶ 第五自然段第五、六、七句:出示“清晨,可以看到„„依依多情的杨柳。” 第二部分 乐

⑴ 第二自然段。(略讲)

⑵ 第三自然段第二句:(略讲)

师:作者仅仅是描写家乡的美景,讲述童年的故事吗?她更想表达的是对故乡浓浓的爱。在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呢?小组讨论,交流。

(3) 学生汇报。

第三部分 爱

1、 出示句子“我爱我的老家,„„但

2、出示句子“大家过着„„的太平生活。”

四、回顾全文,质疑问难

师:课文学到这儿,从课题到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课外延伸

师:古人因交通不便利,离开家乡后,常常饱受思乡之苦,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甚至更久。因此许多表达思念家乡的诗句便油然而生。请同学们欣赏: 出示思乡的诗句: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等

六、作业

摘抄课文中优美词句或段落;积累关于柳树或思乡的古诗。

篇二:《古诗词》

古诗词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晚唐诗人骆宾王《咏鹅》一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白鹅在水上嬉戏的情景。 ( )

2.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最能表现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诗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3.《秋浦歌》《将进酒》《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都为李白所作。 ( )

4.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胡令能同为唐代伟大诗人。 ( )

5.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下一句是“只是近黄昏”。 ( )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的《春日》。( )赞美采茶女,诗词

7.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称羡扬州瘦西湖的美。 ( )

8.刘禹锡《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诗人在“日暮”到“深夜”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

9.“海上生明月”的下句是“天涯共此时”。 ( )

10.“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里的“客”指的是贺知章。 (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万马齐( )究可哀”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

A.喑 B.咽 C.谙 D.鸣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此诗句中“黄鹤楼”在今( )境内。

A.湖北省 B.湖南省 C.江苏省 D.山东省

3.“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根据(改写的词。

A.王之涣的《凉州词》 B.王翰的《凉州词》

C.王昌龄的《出塞》 D.王之涣的《出塞》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像( )那样的将士。

A.张飞 B.李广 C.霍去病 D.岳飞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 )的诗句。

A.岳飞 B.辛弃疾 C.苏轼 D.文天祥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送别( )时的诗句。

A.李白 B.高适 C.孟浩然 D.杜少府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就是现在的( )。

A.端午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别董大》。

A.岑参 B.高适 C.王昌龄 D.杜甫 ) )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 )的诗句。

A.孟浩然 B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tssc/283698/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