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养生保健 > 玉米面积干旱调查

玉米面积干旱调查

时间:2014-11-06   来源:养生保健   点击:

【www.gbppp.com--养生保健】

玉米面积干旱调查(一):干旱对玉米的影响

1、 干旱对玉米的影响?

旱作玉米其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只能靠自然降水来供给,而自然的总量及其时空分布并不一定与玉米对水的需求相吻合,因此,喊做玉米常受到旱灾的影响。

干旱对玉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小,干旱,主要是限制营养生长,而中后期干旱,则主要限制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导致穗粒数和粒重下降。

2、 玉米需肥影响因素

确定玉米需肥量是需要考虑几下几个因素:

(1)产量水平:玉米在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对矿物质元素的需求量存在一定差异。一般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单位面积玉米的氮P2O5五氧化二磷、氧化钾K2O吸收总量亦随之提高,但形成100kg子粒所需的N、P2O5、K2O量却下降肥料利用率提高,相反,在低产水平条件下,形成100kg子粒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增加。因此,确定玉米需肥量时应当考虑到产量水平间的差异。

(2)品种特性:不同玉米品种间矿物质元素需要量差异较大,一般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适于密植的品种需肥量大,反之,需肥量小;

(3)土壤肥力:肥力较高的土壤,由于含有较多的可供吸收的速放养分,因而植株对氮P2O5,K2O的吸收总量要高于低肥力土壤条件,而形成百千克子粒所需的N、P2O5、K2O量却降低,说明培肥地力是获得高产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保证。

(4)施肥量:一般随施肥量增加常量水平亦随之增高,形成百千克子粒所需的N、P2O5、K2O量亦随肥量的增加而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相对降低。

3、水稻高产

弄清水稻的产量形成自然就能促进水稻高产了。

(1) 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a.穗数的形成 b.粒数的形成 c.成粒率和粒重的形成。

三者的关系密切,应当穗粒结合,即在保证适宜穗数的前提下,增加每穗粒数,提高成粒率,从而增加每穗成粒数和千粒重,容易获得高产和优产;

(2) 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水稻产量的物质主要来源是光合产物,其余是更系吸收的

养分。控制群体数量,提高群体质量,是群体在抽穗至成熟期积累较多的干物质,并分配到成粒中去,是水稻高产,优质的核心。

(3) 理想株型与高效群体:株型是栽培和育种容易把握的性状,在水稻高产研究具有重

要实用价值。同时,水稻产量是群体形成的,只有建立高质量的高效群体,才容易获得高产和优质。

1、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

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含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地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或更高的投入,并改善环境,高效率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 地膜覆盖的土壤热效应:地膜效应他本身并不能产生热能,覆盖增温主要

是由于两个方面原因:第一,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热量消耗;第二,

阻碍近地空间的热量交换。

(二) 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

(1)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蒸发速度的影响:它的阻隔作用,使垂直水分蒸发受到影

响,只能横向和放射性蒸发,土壤水分的蒸发速率减缓,总量下降,达到良好的保墒效果。

(2) 地膜覆盖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提高效应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和增加产量提

供了条件。

玉米面积干旱调查(二):关于当别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鲁布革乡当别村委会近三年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玉米面积干旱调查】

调 查 报 告

2009年入秋以来,当别村委会雨季提早结束,气温异常偏高,降雨异常偏少,全村出现大范围旱情。此次干旱是云南省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对此,村委会对本村三年来的干旱情况作了一次详细的调研,通过拜访受灾村民及到实地查看,了解情况,获得以下灾情情况:

一、 当别村基本情况

当别村委会位于罗平县鲁布革乡东南部,是江外(南盘江江以外)四个村委会之一,距乡政府47公里,距县政府56公里,是我县最偏远和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全村共有520户2334人,除5个人因婚姻关系迁入本村以外,其余全部为布依族。全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农田占6%,旱地占20%,林地占74%,农作物以林木、水稻、玉米、生姜、旱烟为主,森林覆盖率84%以上。平均温17.8℃,年降雨量1200—1300毫米,无霜期353天,属温润的亚热带雨林气候。有一条砂石路往东北连接至八大河;一条毛土路往西连接师宗县高良乡。住房以木结构房和砖瓦房为主,砖瓦化率35%,电话入户率80%。下辖当别、弄亚、更邓、大舍腊四个自然村,距村委会所在地分别为0公里、6.8公里、2.5公里和15.5公里,分部比较分散,其中大舍腊村还是一个“飞村”,被广西及本乡六鲁村隔断,与我村委会其它三个自然村地理不相接。另外,弄亚村是我村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现只有一条仅能通车半年的土毛路与外界沟通,至今没有通电话信号,地理条件和人文思想都十分落后,能初中毕业的学生算当地高学历的人。

【玉米面积干旱调查】

二、 全村受灾情况

天上一丝云彩不见,水源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就算江内及罗平有雨,我们江外也只能听见雷响不见雨滴!据统计当别村委会这几年每年的降雨量只有正常年份的20%到30%

2010-2011年,当别村委会每年小春播种面积420亩(其中水稻240亩),受灾面积400亩,占已播种面积的95%,绝收超过107亩。全村小春粮食因灾减产50%以上,有的减产超过70%以上。

至1998年天生桥水库建成蓄水后,我村60%的田地被淹没,10多年来,我村40%的粮食需要到市场上购买。特别是更邓村,95%的粮食需要到市场购买,粮食自给率非常低。连续三年的干旱更是雪上加霜,2009年秋以来的干旱,使全村因干旱新增缺粮人口30%,需救助的缺粮人口为624人。这些年粮价也是突飞猛进,上涨了30%多,这给我们村的群众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急需更多的政府救济!

1、 干旱对当别村委会农作物的影响

当别最主重要的农作物是水稻、玉米、生姜及旱烟,这四种作物占到全村种植面积的90%上。①从2010年的春季到今年,村民在每年的春季都一直在等雨水种植水稻,可是一直等到5月都没有下雨,只好水田变旱地,改种玉米,而由于5月份已经错过了玉米的种植季节,玉米的产量也只有平时的50%左右。最终的结果就是水稻种植面积大量少,而改种玉米的田地粮食产量也大量减产,水稻玉米两不收。②由于没有预料到干旱如此严峻,村民仍然按照以往的种植经验及季节种植玉米,但是一直没有下雨(连小雨都没有一场),玉米一直不能发芽,土地因被挖过还更容易干旱、沙化,同时,由于土地松软,种子被禽鸟偷食也十分严重,最终的出芽率仅有60%左右,很多村民补种的效果也不理想。③近三年来,由于干旱,土地没有潮湿迹象,而且生姜种价格昂贵,成本投入巨大,村民不敢贸然种植,大多已经将姜种变卖,这三年来每年的种植面积仅有2008年以前的一半左右。④旱烟是我村四大农作物中受干旱影响最少的一种,但是由于抽旱烟的群体逐年减少,市场销售不如往年,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在不断减少。

2、火灾发生情况

自2009年秋以来,全村火灾发生4起,其中一般火灾2起(大舍腊、大舍腊),大火灾2起(当别、更邓),火场面积1500,森林面积1400.6亩,林木损失【玉米面积干旱调查】

78万多元,直接经济损失47.44万元。给村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刚好种植了4—6年的半大杉树,损失更是惨重。同时这也给当地刀耕火种式的种植方式提出了警告,为在防止火源进入山林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素材,当地村民思想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烧地(在种植前把地面的树木、杂草全部烧掉作为肥料)习惯大大减少。

3、人畜饮水情况

2010年初,半年多的干旱导致很多水源点相继干涸,无水可出,村民饮水面临巨大困难,在我村委会的四个自然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到清水江及小河沟靠人背马驮给牲畜及日常生活用水的情况,在上级政府部门及联系点的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分别对当别村、当别完小、更邓村、大舍腊村进行了改水,维修了三个主要老水井,现基本能满足村民的人畜饮水需要。但是弄亚村仍然没有得到人畜饮水改造,人畜饮水仍然十分困难,大多村民都是从村脚的小水沟里面提水使用,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亟待解决。

村委会也尽量的压缩日常开支,投入1000元与村民修建水池一个,与水源点用水农田户4户协商用水,优先提供村民人畜用水,支付给受优先提供饮用水而导致田地干旱影响的农户补偿款6000元。

4、干旱对植树造林的影响

我村是以林业为支柱产业的一个林业村,2009年林场拍卖后,每年都有近8000方的林木采伐量,采伐后村民在次年就积极的进行植树造林,三年完成种植面积4500多亩,其中杉树种植3400亩,油茶果种植1100多亩,做到当年采伐,次年完成种植,山林无一亩荒地。但是连续三年的干旱,使得树苗种植后一直没有得到雨水的滋润,三年种植的苗木成活率仅有70%,其中杉树成活率77%,油茶果成活率仅为60%多。这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苗木,也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经济发展阻碍。

三、 抗旱救灾情况

面对严峻的旱情,县委、县政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县、乡抗旱救灾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全省各级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强化服务,认真抓好防大灾抗大旱各项措施的落实,有力促进了抗旱保生产及护林防火工作的有序开展。

1、多方面筹集抗旱资金。

在干旱发生后,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首先对我村的人畜饮水进行了改造,现在基本能满足村民的人畜饮水需求。在此期间,共获得上级各类资金60多万元,基本都用于了人畜饮水改造工程。由于弄亚村道现在还没有得到改水,村委会仍将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资金,早日改水,满足弄亚村民的人畜饮水需要。

2、 加大粮食救济及临时救济

一方面,2010年民政部门给予我村的救济粮从1.5吨增加到9吨,大大缓解了村民的生活困难,但是2010年的高峰期过后,从2011年至今救济水平就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甚至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村委会积极向县、乡民政部门申请,增加给予我村的临时救济名额,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家庭暂时度过难关。但这相对于我村大面积的救济需求相比,还是显得相形见绌。

3、 成立护林防护队

我村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超过80%的村,连续的干旱导致山林里的枯枝败叶十分干燥,只要遇到一点星星之火即可成为燎原之势。除了乡里分配的护林人员以外,我们村还另外成立了一个护林防护队,主要由各村组干部组成,共30人,一旦发现山上任何地方有烟冒出,可就近调集人员前往灭火,并对烧火人员进行教育,对屡教不管者由村委会进行罚款教育并要求家人严加管教。

四、 结语

面对旱情,各级政府部门和当别村民都积极应对,确保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安全。对当别当地人来说,旱情确实比较严重,无论对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十分明显的影响。虽然对当别的人们来说,这场干旱的严重程度

他们可能五十多年来从未见过,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也许只是气候自然波动中的一个起伏。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抗旱救灾,众志成城,相信灾害只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

当别村民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玉米面积干旱调查(三):2016旱情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调研报告

旱情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调研报告

今年入夏以来雨水普遍不足,尤其是自7月份以来持续高温,降雨低于往年同期降雨量,对双庙镇农业造成了不良影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形式不容乐观,根据县统计局要求,我镇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旱情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调研,经调查双浮镇45035亩粮食作物全部受灾,3621亩经济作物也受灾严重,具体情况入下:

1,由于持续连日干旱无雨,导致农作物严重缺水,全镇农作物大面积受旱情影响,生产迟缓、减产已成定局,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我镇大豆面积种植较大,目前正是其结荚期,长期无雨干旱,再加上水源有限,直接影响了生长,玉米和红薯等季节性作物也由于干旱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经济作物中,部分蔬菜品种由于高温提前结束生长,影响了产量和质量,其它经济作物如棉花、瓜果、油类作物也受到严重影响;

2,为尽快缓解旱情,双庙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镇村两级全体干部专题会议,并成立了以镇长王玉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抗旱领导小组,发动全镇广大干群全力抗旱,但天气长期干旱,水源有限,给抗旱带来一定困难,加上前期旱灾已成定势,导致我镇农作物受灾严重,大豆有荚无粒,玉米有棒无仁,大面积绝收。

通过镇村干部深入田间调研,双庙镇对此次旱情造成农作物生长受损十分重视,分派农业综合服务站专人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尽最大努力减少旱情给我镇农业收入带来的损失。

双庙镇农村经济与统计服务站

玉米面积干旱调查(四):2016全县农业生产形势调查报告

一、1-3季度农业生产主要特点

(一)种植业生产平稳增长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略有下降。三季度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同比下降1.3%。其中晚稻及单季稻面积为4.86万亩,下降1.9%;除秋玉米面积有所增长外,豆类和薯类面积都有所下降。

2.药材、蔬菜面积和产量增加。受药材种植效益提高推动,部分乡镇种植面积扩大,1-3季度全县药材播种面积185亩,同比增长9.1%;蔬菜种植面积为18433亩,增长0.7%,产量比上年增加,实现产值9356万元,同比增长12.7%。

3.茶叶和水果产量增加。今年受春冻等自然灾害影响少,茶叶和水果产量好于上年。茶叶产量比上年略增,价格高于上年,实现产值57699万元,同比增长13.7%;柑桔、犁子、桃子、杨梅、果用瓜等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7.2%、6.3%、6.5%、4.5%和7.4%。

4.食用菌效益较好。今年以来食用菌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菇农种植效益较好,实现产值97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

(二)畜牧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对下半年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畜牧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畜禽整治专项行动的开展,使各乡镇属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必须限期拆除,养殖户只能选择重建养殖场或转产,能繁母猪存量下降,加上新养殖场建设进度偏慢,养殖户不能及时补栏,季末生猪、家禽存栏减少。预计四季度生猪、家禽等存量会继续下降。

1.生猪存出栏大幅下降。季末生猪存栏7.24万头,下降11.5%;能繁殖的母猪0.35万头,下降3.1%;出栏数9.23万头,下降15.6%。

2.家禽存出栏下降。季末家禽存栏49.32万只,减少2.1%;出栏65.21万只,减少1.5%。

3.牛、羊存出栏数有所增加。由于养殖牛、羊效益好,对环境、水源污染较少,专业户增加,因此,牛、羊出栏同比分别增长4.5%、7.9%。

(三)林业生产有所增长、渔业生产平稳发展

林业生产有所增长,其中人工造林未成林抚育和成林抚育面积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为1522公顷和905公顷,同比增长7.5和13.6%;木材产量同比增长7.4、而毛竹产量较去年同期降低。渔业生产比较平稳,实现产值1406万元。

二、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五水共治”及禽流感双重冲击,对我县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五水共治”的全面推进,全县生猪和家禽等养殖业遭遇发展瓶颈。前三季度畜禽养殖存栏总量明显下滑,生猪养殖受禁限养区划分、生猪价格低迷影响,下滑明显;家禽受禽流感影响,生产恢复不明显。

二是土地流转仍然比较困难,规模发展速度缓慢,产业规模过小、综合效益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是农业产业发展瓶颈。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当前由于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配套,农业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脆弱,容易因高温干旱、暴雨水灾等自然灾害而遭受损失。

四是农业生产成本继续增加,化肥、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出现普遍上涨,土地流转租金和农业劳动用工涨幅较大,此外,受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影响,农民增收压力仍然较大。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借“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东风,统筹发展规划,既近要稳市场,保养殖户积极性;又要实现畜牧业生产生态养殖,建立长效的运作机制。一是要推进养殖污染治理。开展治理工作情况督查,继续做好保留场的规范管理工作,会同环保部门加快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合理规划好生态养殖基地;二是要做好生猪、家禽、蚕桑生产业发展的规划及保护政策,做到政策宣传到位,农技服务到家;三是要提升畜禽防病防疫水平。

(二)强化效益导向,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加强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一是要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发展规模种粮,提高种粮效益;二是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粮食规模化经营的扶持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加强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促进效益农业发展。

玉米面积干旱调查(五):2015县开展下乡服务活动的情况报告

县开展下乡服务活动的情况报告

(刘建军李素芳)

平顺县是一个农业小县,全县辖12个乡镇263个行政村,总人口1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6万人,总耕地18.82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万亩。小麦作为平顺县主要的夏粮作物,主要分布在**河岸有水浇条件的**、**、北耽车以及虹梯关等四个乡镇,其他乡镇有零星种植。小麦面积虽然种植不大,但对产区农民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全县2015年玉米计划春播面积10万余亩,谷子0.8万余亩,马铃薯3万亩。我们下乡服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平顺县冬小麦抗旱春管情况

1、全县小麦种植、生产情况

2015年全县共种植小麦2.3万亩,比去年增加0.12万亩。从小麦种植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有水浇条件、无霜期长的**河岸**、**、北耽车以及虹梯关等四个乡镇,从水地、旱地分类看,全县小麦种植面积中水地、旱地基本各占一半,其中水地小麦1.2万亩,旱地小麦1.1万亩。从越冬前我们下乡调查苗情看,一、二、三类面积比例是40:40:20,分别是一类苗面积0.92万亩,二类苗面积0.92万亩,三类苗面积0.46万亩。由于从去年10月中旬到今年2月7日全县连续近三个月基本没有出现有效降水,该县各乡镇麦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部分麦田还有受冻害死亡情况,冬小麦一、二、三类苗情分别下降。到2月10日部分乡镇麦田开始陆续进入返青时调查,一、二、三类小麦面积比例为20:35:45,分别是一类苗面积0.46万亩,二类苗面积0.805万亩,三类苗面积1.035万亩。除有水浇条件的**河岸三个乡镇在越冬前经有关部门督促、协调,部分田块浇过越冬水外,大部分田块特别是旱地均无水浇。现在小麦的生产情况是,水地小麦土壤墒情较好,10厘米土壤含水量达到15.1%;旱地小麦土壤墒情较差,10厘米土壤含水量只有13.9%。全县小麦受旱情况是,1.1万亩旱地小麦全部受旱,其中5000亩旱地小麦达到中等以上干旱程度,2000亩小麦发生不同程度的点片死亡现象。各乡镇小麦种植分类面积见下表:

2、抗旱春管工作情况

自去年10月中下旬以来,该县天气持续干旱,有将近三个月基本无降水,给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基于该县持续旱情,特别是越冬作物冬小麦受到的严重影响,该县把抗旱保苗工作放在当前工作的第一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狠抓抗旱保苗工作不放松,积极推动各项措施落实,以确保大旱之年小麦不减产,农民种粮不减收。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

2015年春节前,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孙伟县长就召集有关部门、小麦产区重点乡镇分管农业常务副乡长,安排部署小麦抗旱工作,要求各乡镇特别是重点乡镇要把小麦抗旱保苗工作放在首位,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小麦正常越冬和生长。2月8日开始,该县离河南**邻近的**等乡镇土壤开始解冻,**小麦田块开始进入返青期,县政府孙县长又安排部署农业部门、各乡镇协调战备渠浇水之事,农业技术部门及时下乡指导小麦春季管理,确保了小麦能正常生长。特备是2月7日,借助省市结合气象状况实施的人工增雨(雪),该县普降11毫米左右的降水,对缓解全县的旱情发挥了良好作用。该县各乡镇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召开了抗旱浇麦动员会,成立了相应的抗旱浇麦工作领导小组,以乡、村两级为重点进行了全面宣传发动,为全县抗旱浇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制定周密的抗旱浇麦措施,不断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为有效地指导农民开展抗旱浇麦,去年元旦节日之前我县农业技术部门及时下乡指导小麦进行冬季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专门在《今日平顺》撰写冬小麦冬季管理技术措施,及时发放到小麦产区所有村、庄,并在平顺电视台播放小麦冬季管理措施,提醒农民在春节之际关注天气变化,抓好麦田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指导农民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冬灌,并结合冬灌,合理追肥,中耕增温,促进了苗情升级转化和麦苗安全越冬。立春之后,为尽快落实各项抗旱保苗技术,县农业局每乡安排2名技术人员包乡搞好技术指导和督促,深入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同时通过电视直播、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形式加大抗旱浇麦技术的宣传力度,深入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到抗旱浇麦工作中来,迅速在全县掀起了抗旱浇麦高潮。

三是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74812/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