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怎么样保存白糖

怎么样保存白糖

时间:2018-11-09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第一篇:怎么样保存白糖

白糖基本知识

白糖基本知识

白砂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制药等含糖食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白砂糖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我国是白砂糖重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主产区在广西、云南、广东湛江、新疆等地,近年来产、销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食糖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国家宏观调控主要依靠国家储备,市场在价格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 白砂糖的分类

食糖的种类很多。根据加工环节不同、深加工程度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专用性不同,食糖可以分为原糖或粗糖 、绵白糖、白砂糖、冰糖、方糖、赤砂糖、土红糖等。白砂糖、绵白糖俗称白糖。食品、饮料工业和民用消费量最大的食品糖为白砂糖,按照国标GB317-1998生产的一级以上等级的白砂糖占我国食糖生产总量的90%。 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价格较为昂贵。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食糖作为一种甜味食料,是人体所必须的三大养分(糖、蛋白质、脂肪)之一,食用后能供给人体较高的热量,一公斤白糖可产生3900大卡的热量。

(二) 白砂糖的生产及用途

1.白砂糖的生产

我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白砂糖几乎是由蔗糖这种单一成份组成的,白砂糖的蔗糖分含量一般在95%以上。凡含蔗糖成份较高的植物,均可成为制糖的原料。目前世界上食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尽管制糖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差别,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工厂利用甘蔗、甜菜榨取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形成糖结晶,这种结晶称为粗糖(或原糖),呈

浅棕色。粗糖经过提炼后,成为日常消费的白砂糖。除糖料甘蔗、甜菜外,白砂糖也可由原糖、粗糖、绵白糖等其它含蔗糖分较高的食糖类加工而成。我国蔗糖榨季为11月至翌年的4月;甜菜每年10月份开榨,至翌年2月份结束。与蔗糖相比,甜菜糖生产成本偏高。近年来,我国糖厂开榨时间由南向北各不相同。甜菜糖厂一般在9月底与10月初开机生产;甘蔗糖厂11月以后陆续开榨,广东湛江开榨时间比较早,广西次之,云南省最晚,大部分糖厂在次年1月开榨。制糖期最迟结束时间一般为6月份。

2002/03年制糖期历时256天,2003/04制糖期历时253天。 进入90年代,食糖产量较高,市场供应充足,糖价走低,生产甜菜糖无利可图甚至损失惨重。受此影响,我国甜菜糖年产量逐年减少,特别是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改种其他农产品,北方甜菜糖大幅度减产,2002/2003制糖期,甜菜糖产量减少到124万吨,2003/2004制糖期甜菜糖产量进一步下降为58.73万吨,在产糖量中所占比例由11.67%下降到5.86%,而且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2.白砂糖的生产特点

一是糖料与其它作物不同的是,收获后不能直接变成商品糖,必须经过工业化加工。二是由于工业化加工需要较大的设备投入,糖价高且有充足的糖料时,加工能力的增加滞后;同样,糖价低或原料不足时,加工能力又不容易很快减下来,因此,糖价格波动周期比一般农产品要长一些。

三是近几年,北方的甜菜糖产量逐年下降,糖业生产出现从北向南、从沿海向内陆、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广西、云南、两省区食糖调出量已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

四是我国食糖的生产具有非常强的周期性(如图三所示)。纵观我国食糖的生产历史,食糖生产的周期大致上以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本上是3年连续增产,接下来的3年连续减产。从1990年到1995年为一个周期:1990-1992年连续增产,1992-1995年连续减产。从1996-2001年为一个周期:其中,1996-1999年连续增产,2000-2001年连续减产。下一个周期将从2002年开始到2007年结束。而目前我国食糖生产正处于一个增产的周期阶段。

导致食糖生产这种周期性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糖料种植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长规律。如甘蔗种植一次,宿根可以生长3年。同时,农作物的生产还有自然的大年、小年之分。 第二,糖料的生产和加工时间比较长,糖料作物的生产1年1季,食糖的生产也是如此,一旦糖料大幅度减产或增产,如果没有外在的人为调控措施,短期内不可能熨平波动,只能是减产时短缺而待价而沽,增产时过剩而低价倾销。 第三,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灾害也导致糖料生产的强周期性。

3.白砂糖的用途

白砂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制药等含糖食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三) 白砂糖保存

白砂糖存放时间受气候条件、加工质量、保管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加工质量好、气候条件好、保管条件好的情况下,白糖可存放二、三年;而在加工质量差、气候条件差、保管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保存半年左右。由于白砂糖是工业产品,随着加工技术条件的改善和质量意识的提高,目前我国白砂糖的出厂质量大都能达到国标一级标准,因此一级及以上等级的白砂糖占市场流通量的90%以上。

但是,受加工工艺的影响,在相同的储存条件下不同工厂生产的一级白砂糖保质期的差别却很大。白砂糖保管不善或保存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受潮、溶化、流浆、结块;二是色值变化,颜色变黄;三是污染,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超标。 白砂糖正常保管要求: 一是作好入库验收,对食糖的品种、数量、质量、包装等进行认真检查。品种不同、水分含量不同的白砂糖应分别堆码。 二是配备必要的设施,严格遵守堆码、保管操作规范。库房应达到要求,配备必要的通风除湿设施。垛底应有防湿垫板及隔湿层,垛周围应有适当的空隙及通道,垛高及每垛数量不能超过规定。 三是加强库内检查与养护。为防止库存白砂糖溶化、变质,必须加强在库检查,按时测定白砂糖的水份,特别是在7-9月份。

夏季库内温度应不超过摄氏30度,相对湿度不超过70%。气温较高、潮湿多雨的地区应对糖库或糖垛进行密封,必要时进行吸湿处理。

(四) 白砂糖主要品质指标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白砂糖(GB 317-1998),白砂糖质量标准分为精制、优级、一级和二级。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白砂糖(GB317-2***)已经修订完毕,已进入审批程序。

《白砂糖》国家标准的新、旧指标对照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既考虑了标准的先进性又考虑到了目前中国糖业的基本情况。《白砂糖》国家标准的卫生指标中增加了酵母菌和霉菌两个项目,二氧化硫、铅、砷等指标比老标准更加严格,而铜项目则从标准中删除。理化要求中的多项指标均进行了修订。标签中增加了保质期的要求。《原糖》国家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是增加了卫生要求;理化要求增加了葡聚糖项目,修订了色值和安全水分系数等项目。

主要修订内容有(如表4所示):

①对GB317-1998中卫生指标要求的修订基本上按最新《食品卫生标准》增减项目和修订指标。 ? ●增加了酵母菌和霉菌两个项目。规定酵母菌≤10cfu/kg,霉菌≤25cfu/kg。 ?

? ●菌落总数指标从350个/g,200个/g 修订到100cfu/g。 ?

? ●删除铜这一项目。 ?

? ●铅从1mg/kg修订到0.5mg/kg。 ?

? ●二氧化硫指标的修订。一级、二级白砂糖≤30 mg/kg,优级白砂糖从≤20 mg/kg修订到≤15mg/kg,?? 精制白砂糖修订到≤6mg/kg。 ?

? ●在理化要求中,每一级别的糖都有多项指标作了修订,总的原则是根据国家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我?? 国白砂糖的质量现状等因素综合考虑。 ?

? ●精制白砂糖:电导灰分从0.03%修订为0.02%;干燥失重从0.06%修订为0.05%;色值从30IU修订到?? ?? 25IU;混浊度定位30MAU,相当于原来表示方法的2度,有所提高;不溶于水杂质从20mg/kg修订到??? 15mg/kg. ? ? ●一级白砂糖:指导思想是与国际耕地白糖(即原B级糖)质量水平接轨。现行国标GB317-1998中蔗糖?? 分、还原糖分、干燥失重已等同或由于国际耕地白糖的要求,只有色值170IU离耕地白糖150IU还有一?? 段距离。这次一步到位,将色值修订为≤150IU。不溶于水杂质从50mg/kg修订到40mg/kg。 ?

? ●二级白砂糖:还原糖分从≤0.17%修订为≤0.12%;电导灰分从≤0.15%修订到≤0.12%;干燥失重从??? ≤0.12%修订到≤0.10%;色值从≤260IU修订到≤240IU;混浊度定为220MAU,与原来的11度相当;不?? 溶于水杂质从≤80mg/kg修订到≤60mg/kg。

?? ②感官要求也作了修订。由于细粒砂糖产品不断增加,粒度小于80%颗粒大小范围增加了在0.14-?? ?? 0.45mm这一区间。

第二篇:怎么样保存白糖

白砂糖小知识

白砂糖小知识

一、白砂糖分有四个级别:分别为精制、优级、一级、二级。识别糖产品的好坏可采用眼看、鼻闻、口尝、手摸四种方法:

1、看,白砂糖外观干燥松散、洁白、有光泽,平 fef 摊在白纸上不应看到明显的黑点,按颗粒分有粗粒、大粒、中粒、细粒之分,颗粒均匀,晶粒有闪光, 轮廓分明。

2、闻,用鼻闻有一种清甜之香,无任何怪异气味。

3、尝,溶在水中无沉淀和絮凝物, 悬浮物出现,尝其溶液味清甜,无任何杂味和 异味。

4、 摸,用干手摸时不会有糖粒沾在手上,松散,说明含水分低,不易变质,易于保存。

二、糖品的正确保存和使用:白砂糖应保存在干燥、阴凉处,包装袋或包装盒打开后最好装入密封的玻璃或塑料瓶中或用毕后立即把塑料袋口封紧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不然糖品易变黄色,蔗糖发生转化,甚至滋生微生物,螨虫。(糖品的保存期一般为18个月,勿超期存放,建议家庭中宜贮存一个月的用糖量)白砂糖如贮放一段时间后,最好要在溶液中煮沸后方能食用,当白砂糖直接受高温时很易焦化,焦化后的黑色焦糖不宜食用。

糖 (sugar)

幼沙糖 (caster sugar or granulated sugar)

白色颗粒状结晶,纯度高,蔗糖含量在99%以上,是食糖中质量较好的一种,水分、杂质及转化糖的含量很低,较易储存。

糖粉 (icing sugar)

为洁白的粉末状,糖颗粒非常细,同时有约3—10%左右的淀粉填充物(一般为玉米淀粉),作为防潮及防止糖粒纠结的作用。

糖粉也可直接以网筛过筛,直接筛在西点成品上做表面装饰。

红糖

结晶细软,色泽深浅不一,有红、黄、紫、黑等色;含糖蜜、杂质、水分均较高;但由于它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具有补血、破瘀等功效,特别适合于产妇、儿童及贫血者使用,红糖大多是用土法生产的。

冰糖 (rock sugar)

采用特殊结晶方法制成的大块蔗糖结晶,呈半透明状起杂质转化糖及水分的含量较少,质量较优,易保管,冰糖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肥的功效,用于治肥燥咳嗽,咽痛口干,胃弱食少,高血压等。

正确认识蔗糖

2004-8-19 15:46:52 阅读次数: 847

中国人食用蔗糖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上从未见到因食用蔗糖而有害人体健康的记载;全世界约六十亿人口,每年要消费掉一亿三千多万吨蔗糖,也从未见过有关因食用蔗糖而出现安全问题的报导。

中国历代医书都肯定了蔗糖(当时为土法生产的红糖、冰糖)对人体的药用疗效及营养价

值,中药常用冰糖做药引子。当时医书记载“甘蔗味甘平,无毒,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使用量的迅猛增加,为争夺市场,在有的报章上出现了“吃糖有害”的广告和宣传,违反事实、违背科学,把蔗糖描绘成了“有害”食品,而把添加了化学合成甜味剂的食品则说成是健康食品、营养食品、疗效食品,在消费者中引起了混乱,使得不少消费者见糖生畏、谈糖色变,影响了对食糖的正常消费。

让消费者正确认识蔗糖、科学客观的评价蔗糖,适量消费蔗糖、充分享受蔗糖,是当前需要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一、蔗糖的化学、物理性质。

“食糖”通常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取的蔗糖。蔗糖(双糖)与果糖、葡萄糖(单糖),麦芽糖(双糖),淀粉、膳食纤维(多糖)同属糖类,均为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光合作用后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它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六 fef 营养要素(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的主要来源。 蔗糖在酸性溶液中或有转化酶存在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合称转化糖,其化学分子式相同,但结构式有左旋、右旋的区别,转化糖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释放出能量,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可完全排出体外,不会在人体内残留任何有害物。

蔗糖为无色透明结晶,属单斜晶系,通常为12面体,有的少至10面,有的多至14面、16面;蔗糖易溶于水,有微弱的吸湿性,杂质含量增加时(如红糖、赤砂糖),吸湿性加大;蔗糖溶液的粘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温度升高可使粘度降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受水中杂质含量与成份的影响,这是甘蔗、甜菜糖汁中的糖分虽经蒸发浓缩仍不能完全结晶析出的原因。

二、蔗糖的营养价值

【怎么样保存白糖】

蔗糖是最为经济而且在人体内分解最为完全的供应能源物质;每克蔗糖在人体内分解后,可产生4.1千卡热能,是维持体温,满足生理活动和从事劳动生活需要热能的来源。糖类是构成神经组织的成分,所有的神经细胞和组织都含有糖类。 肝脏中贮存的糖原具有保肝和解毒作用。糖有促进蛋白质生成的作用。糖类可参与脂肪的代谢,并使其氧化完全。大脑、心脏和肝脏等重要器官都依靠糖类提供能量,维持活动能力;机体生长、发育,调节体温都离不开糖类;它还为人体提供“建筑材料”;如果糖类(和脂肪)摄入不足,人体将不得不依赖消耗蛋白质、脂肪供给肌体能量;但是,蛋白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氨一类有害物质;脂肪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酮体,均对肌体不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糖,适量吃糖有益人体健康。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要“适量吃糖”。

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蔗糖仅仅是调味品,人均消费水平很低(世界人均年消费20公斤,我国为7公斤,属低下水平),没有人追求蔗糖的高消费,不存在西方发达国家蔗糖消费过量(人均年消费35公斤,高的达到50-70公斤)的问题。这是我国的国情,对蔗糖的宣传应实事求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三、蔗糖在食品加工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蔗糖在食品加工工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蔗糖可以使大部分食品变得更加可口。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服药外,即便是最具营养的食品,如果毫无味道,就难于下咽;水果不甜,吃的人肯定不多;糕点没有味道不会有人去买;甜食能促进食欲、增进营养,南方人炒菜喜欢放糖,婴儿刚生下来就爱吃糖,大部分健康人群都对甜味有好感,说明爱吃糖似乎是人的天性。

2、多数加工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都离不开蔗糖。

蔗糖在食品加工业中可用作增味剂、防腐剂、膨松剂、质地调整剂和发酵食品的助剂。在焙烤食品中,蔗糖是酵母繁殖的营养剂,在焙烤过程中,蔗糖可增加香味、改善外观色泽,同时可保持产品水分,延长保质期。在软饮料中加蔗糖,可增进稠度,增强风味,并有助于固定二氧化碳。在果酱、果冻中,糖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增加产品的稳定性,提高果子的风味。在冷冻和罐头食品中,糖可用作防腐剂,可使水果保持丰满,防止食品因暴露于空气中颜色加深、外形收缩。一些用于西餐的调味品,如蛋黄酱、番茄酱、蘑菇酱等,糖可以使这些制品“软化”,减弱酸味,使其风味更加调和。对乳制品,如牛奶冰淇淋,加糖后可使其变得膨松,增加甜味、改进质地;在炼乳中, fef 糖可用作防腐剂,防止霉菌和微生物的滋长。制造各类糖果更是少不了糖,由于蔗糖纯净、甜蜜、易溶、易调色、易结晶,这些物理性质都非常有利于糖果加工。

【怎么样保存白糖】

四、蔗糖的医药价值

蔗糖的营养价值众所周知,但其医药价值则鲜为人们注意。

1、蔗糖有迅速解除人体疲劳、恢复体力、抵御寒冷的功效。

蔗糖属糖类中的双糖,是经济而且在人体内分解最为完全的供应能量的物质,它由两分子单糖缩合而成,每一克重量的蔗糖,在人体内经消化分解后,可产生4.1千卡热量。 人们食用蔗糖以后,可迅速分解为单糖,进入血液供应能量,起到解除疲劳、恢复体力、抵御寒冷的功效。对体力劳动者、运动员,长途旅客,野外工作者,在疲乏、寒冷的情况下,适量食用蔗糖,可起到立竿见影解除疲劳、抵御寒冷的效果。

2、蔗糖可促使口腔生津。

蔗糖对人体腹泻所引起的严重脱水有极其良好的理疗作用。在一些欠发达国家,特别是霍乱易发区,每年有上百万的儿童因腹泻脱水而死亡。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人(特别是产甘蔗糖的国家)发现用蔗糖,可以有效的辅助医治人体脱水。

3、蔗糖是维生素A的增强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营养专家在巴拿马发现人们因缺乏维生素A对健康影响很大,因而致力于研究如何可以使维生素A能较长期地保留在体内;后来他们终于发现蔗糖是维生素A的一种有效而实用的增强剂。

4、蔗糖能增强人体对铁质的吸收。

人体缺少铁质,会使进入人体组织中的氧气量减少,减弱人体的抵抗力,影响工作效率;对孕妇而言,缺少铁质,对体质的影响尤为突出。如何采用简易、价廉的办法,保特食品中铁质是一些营养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危地马拉和委内瑞拉有人研究后发现,蔗糖对铁质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适量吃糖可用以减少贫血症。

5、蔗糖有治疗创伤的效果。

不少医生发现餐桌上的蔗糖有着极好治疗伤口的功效;它不但能够消除各种伤口的感染,而且在整个伤口愈合的过程中也有良好的作用。

为什么蔗糖会有如此奇特的功效?这是因为蔗糖能够溶于伤口的组织中,而浓蔗糖液会降低水分活性,干预渗透作用,产生一种环境,使微生物无法生长;它除了能抑制细菌外,还可提供伤口组织再生的滋养成分,有助于伤口的愈合;经过蔗糖处理的伤口愈合后,皮肤会恢复光滑;蔗糖对于缝合的伤口和植皮后伤口的愈合过程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功效。

精炼蔗糖是纯净的天然物质,不存在其他药物使用过量之虞;人体对蔗糖容易适应,也不会像对抗菌素那样产生过敏反应。

菜里放糖 加热了再吃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食糖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调味品,炒菜、

熬粥、制作点心和小吃,样样都要用到它。食糖的种类很多,但很多人都不清楚它们有什么区别。有人说“女子不可百日无红糖”,有的人认为冰糖有营养而且最甜,这些说法是否科学呢?

颜色不同精度不一

食糖按颜色可分为白糖、红糖和黄糖。颜色深浅不同,是因为制糖过程中除杂质的程度不一样。白糖是精制糖,纯度一般在99%以上;黄糖则含有少量矿物质及有机物,因此带有颜色;红糖则是未经精制的粗糖,颜色很深。

根据颗粒大小,食糖又可分为白砂糖、绵白糖、方糖、冰糖等。白砂糖、绵白糖都称白糖,蔗糖含量一般在95%上。白砂糖颗粒均匀整齐、糖 fef 坚硬、松散干燥、无杂质,是食糖中含蔗糖最多、纯度最高的品种,也是较易贮存的一种食糖。绵白糖与砂糖相比,结晶颗粒细小,含水分较多,外观质地绵软、潮润,入口溶化快,适宜于直接洒、蘸食物和点心,因其含水量高而不易保管,最好加工成小包装。冰糖是以白砂糖为原料,经加水溶解、除杂、清汁、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制成。

炒蛋放糖更嫩滑

如果比较各种食糖的甜度和口感,结果会让很多人吃惊:纯度高的白糖反而不及红糖甜。不过,白糖的甜味比较纯。一般而言,白糖、黄糖适合加在咖啡或红茶中调味,黄糖也常被用于烹调菜肴时调味。红糖有特殊的糖蜜味,适于煮红豆汤、制作豆沙、蒸甜年糕等。冰糖的口感更清甜,多用于制作烧、煨类菜肴和羹汤,如冰糖银耳、冰糖肘子、冰糖兔块等。冰糖除了使菜肴具有特殊风味外,还能增加菜肴的光泽。冰糖性温,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生产的高档补品和保健品。老人含化冰糖还可以缓解口干舌燥。

使用砂糖制作糕点,不光可以让味道香甜,更可以使糕点蓬松柔软,蛋糕就是最好的例子。炒鸡蛋时加点糖,也可以使蛋更嫩滑。此外,和盐一样,糖也可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例如蜜饯与果酱。

用红糖补血没必要

红糖精炼程度不高,保留了较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每100克红糖含钙90毫克、含铁4毫克,约为白糖、黄糖的3倍,还含有少量的核黄素(维生素B2)和胡萝卜素。《本草纲目》记载,红糖性味温,有化瘀生津、散寒活血、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我国有产妇吃红糖、妇女月经期喝红糖水补血的习俗。此外,天寒受凉或浑身被雨淋湿,喝碗生姜红糖水,可预防感冒。这可能与红糖中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铁质有关。中国传统膳食中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吸收利用差,妇女、尤其是孕产妇贫血发病率高,红糖中的铁无疑是很好的补充,这在动物性食物不丰富的年代尤其重要。现在,膳食中铁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丰富,喝不喝红糖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人们最常吃的还是白糖,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白糖容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尤其是容易被螨虫污染。如果螨虫进入消化道寄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肠螨病"。如果螨虫浸入泌尿系统,还可能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直接做凉拌菜用的糖、给婴幼儿或老年人食用的糖更需要特别注意。建议最好将添加白糖的食物加热处理。加热到70摄氏度,只需3分钟螨虫就会死亡。家庭购买白糖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夏天气温高,更不可以久存。购买的食糖宜贮藏在干燥处,并加盖密封。

得糖尿病与吃糖无关

糖分子结构简单,不用消化酶作用就可以直接吸收。如果吃糖过多,必然影响人体摄入其他营养,而使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受到影响。尤其是儿童不宜吃太多甜食、喝过量的含糖饮料,否则会影响正常进食时的胃口,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不过,许多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糖的摄入量与肥胖的发生率以及血脂升高没有直接关系,而脂肪的摄入却与二者密切相关。糖尿病的发病是由于胰岛的功能不良或受损所致,与吃糖无关。但糖尿病患者确实不可随意吃糖,因为极易吸收的糖会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岛更不能负担,加重病情。

残留在口腔中的糖,被口腔内的细菌分解成酸后会腐蚀牙齿而引起龋齿,所以吃完糖或含糖的食物后要注意清洁口腔。 蔗糖和白砂糖应该是一个概念:

白砂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营养物质之一,主要化学成分是蔗糖,从型式上可分为白砂糖和绵白糖,其中白砂糖原料是甘蔗或甜菜,含蔗糖量 99.5%以上,外观干燥松散、洁白、有光泽,无明显黑点,晶粒整齐、均匀,按蔗糖含量多少分为精制、优级、一级、二级四个级别;绵白糖是以甘蔗或甜菜糖为原料制成,外观晶粒细小、均匀,颜色洁白,质地绵软、细腻,可分为精制、优级、一级三个级别,其纯度低于白砂糖的蔗糖量,不宜长期贮藏。

蔗糖是人类基本的粮食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蔗糖根据纯度的高低可分为三种;白糖、砂糖和片糖。 ... 蔗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Saccharum spp.)和甜菜(Beta vulgaris)。将甘蔗或甜菜用机器压碎,收集糖汁,过滤后用石灰处理,除去杂质,再用二氧化硫漂白;就形成白糖. 糖只 fef 是一种纯热能食物,不含其他任何营养成份,宝宝过早吃煻会造成营养失调。所以我给宝宝喂的都是雀巢婴儿无糖米粉,这口味也很丰富更利于宝宝的吸收与消化 我认为都是糖,所以我给宝宝吃这个无糖的,对牙齿好,为将来不挑食做准备了,这个米粉不同的阶段都有相应的产品,口味特多,确实不爱上火,消化也挺好的。 我也了解了这些问题,看来当初选择无糖米粉还真的是很正确的选择呀,前段时间的高糖事件还吓我一跳呢,无糖米粉挺科学的呀

第三篇:怎么样保存白糖

白糖知识概况

白糖基本知识

1.糖的分类

食糖的种类很多。根据加工环节不同、深加工程度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专用性不同,食糖可以分为原糖或粗糖、绵白糖、白砂糖、冰糖、方糖、赤砂糖、土红糖等。白砂糖、绵白糖俗称白糖。食品、饮料工业和民用消费量最大的食品糖为白砂糖。

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价格较为昂贵。目前我国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2.白糖加工及用途

白糖几乎是由蔗糖这种单一成份组成的,白糖的蔗糖分含量一般在95%上。因此,凡含蔗糖成份较高的植物,均可成为制糖的原料。

目前世界上白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我国是世界是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用甜菜制糖是近几十年才开始的。尽管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

甘蔗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需大量及经常性雨水来生产糖分,干旱会严重影响单位产量。一般甘蔗种植一次,可再长芽每年收割,收获期3-4年。我国蔗糖生产期为每年的4月—10月,榨季为11月至次年的4月。甜菜生长于温和气候带,每年10月份开榨,次年2月份结束。我国甜菜糖主要产地是新疆、东北、内蒙。与蔗糖相比,甜菜糖生产成本偏高。进入90年代,生产甘蔗糖已无利可图的情况下,生产甜菜糖更是损失惨重。受此影响,我国甜菜糖年产量逐年减少,不足白糖年产量的20%。

工厂利用甘蔗、甜菜榨取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形成糖结晶,这种结晶称为粗糖,呈浅棕色。粗糖经过提炼后,成为日常消费的白砂糖。除糖料甘蔗、甜菜外,白砂糖也可由原糖、粗糖、绵白糖等其他含蔗糖分较高的食糖类加工而成。

白糖作为一种甜味食料,是人体所必须的三大养分(糖、蛋白质、脂肪)之一,食用后能供给人体较高的热量,一公斤白糖可产生3900大卡的热量。

白糖是国民生活中重要的副食品,也是饮料、食品和制药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3.白砂糖主要品质指标

按照国标GB317-1998,白砂糖质量标准分为精制、优级、一级和二级。

感官要求:(1)晶粒均匀、粒度在下列范围内应不少于80%;

——粗粒:0.800~2.50mm;

——大粒:0.630~1.60mm;

——中粒:0.450~1.25mm;

——细粒:0.280~0.800mm。

(2)晶粒或其水溶液味甜无异味。

(3)干燥松散、洁白、有光泽、无明显黑点。

理化要求: 表一

卫生要求: 表二 4.白砂糖保存

白砂糖存放时间受气候条件、加工质量、保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加工质量好、气候条件好、保管条件好的情况下,白糖可存放二、三年;而在加工质量差、气候条件差、保管条件条的情况下,只能保存半年左右。

由于白砂糖是工业化产品,随着加工技术条件的改善和质量意识的提高,目前我国白糖的出厂质量大都能达到国标一级标准,因此一级白砂糖占市场流通量的90%以上。但是,受加工工艺的影响,在相同的储存条件下不同工厂生产的一级白砂糖保质期的差别却很大。白糖保管不善或保存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受潮、溶化、流浆、结块;二是色值变化,颜色变黄;三是污染,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超标。

白糖正常保管要求:

第一,作好入库验收,对通知单所列的品种、数量、质量、包装等进行认真检查。品种不同、含水量不同的白砂糖应分别堆码。 第二,配备必要的设施,严格遵守堆码、保管操作规范。库房应达到要求,配备必要的通风除湿设施。垛底应有防湿垫板及隔湿层,垛周围应有适当的空隙及通道,垛高及每垛数量不能超过规定。

第三,加强库内检查与养护。为防止库存白糖溶化、变质,防患于未然,必须加强在库检查,按时测定白糖的水份,特别是在4-9月份。在夏季,库内温度应不超过摄氏30度,相对湿度不超过75%。气温较高、潮湿多雨的地区应对糖库或糖垛进行密封,必要时进行吸湿处理。

白糖产区和产量分布

世界上食糖主要生产国家或地区是巴西、印度、欧盟、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菲律宾、古巴、南非等。1997/98年度全球原糖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255亿吨;1998/99年度又创新高,产原糖1.323亿吨。

世界排名前十位国家或地区原糖生产情况

我国白糖产量近几年呈增长趋势,糖产量排在巴西和印度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白糖产地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南方是甘蔗糖,北方为甜菜糖。甘蔗糖占全国白糖产量的80%以上,广西近年跃居全国蔗糖产量的第一位,1997/1998年度以来,占全国糖产量40%以上。 广西主产地为中南部的南宁、柳州地区,主要产糖县为崇左、来宾、扶绥、柳城邕宁等。云南主产地为德宏、临沧、保山、思茅、玉溪、版纳。

白糖生产有如下特点:

【怎么样保存白糖】

第一,糖料与其它作物不同的是,收获后不能直接变成商品糖,必须经过工业化加工。 第二,由于工业化加工需要较大的设备投入,糖价高且有充足的糖料时,加工能力的增加滞后;同样,糖价低或原料不足时,加工能力又不容易很快减下来,因此,糖价格波动周期比一般农产品要长一些。

第三,近几年,北方的甜菜糖产量逐年下降,糖业生产出现从北向南、从沿海向内陆、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广西、云南、广东、黑龙江四省区白糖调出量占全国总量的95%。

白糖消费与进出口

世界上平均每人每年消费白糖21公斤。全球白糖消耗量平均1.24亿吨/年。

我国(大陆)人均白糖消费量6.7公斤,是世界人均白糖消费最少的国家之一,远远低于全世界人均年消费21公斤的水平(不计我国,世界人均年消费量为24.9公斤),也低于同期台湾人均23.9公斤、香港人均31.0公斤的水平。

我国因人口众多,是世界白糖消费大国之一,年均消费白糖量76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白糖

消费量的6.2%。白糖主要消费区分布在华东、京津、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和京津地区的消费量最大。

近几年,我国食品工业、饮料业、饮食业等用糖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白糖

消费的大幅增长,社会总消费量已由1980年的380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近800万吨左右;据专家预计,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白糖消费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由于白糖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世界多数国家都保持一定的自给率。食糖的国际贸易以原糖为主,年世界贸易量约为370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世界上主要出口国是巴西、欧盟、澳大利亚、泰国、古巴,这五个国家(地区)的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5%;主要进口国是俄罗斯、美国、印度、欧盟、日本、韩国、埃及、伊朗、马来西亚、加拿大,这十个国家(地区)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50%。为了稳定供应,出口国和进口国一般都签订了长期双边贸易协定。我国与古巴签订有长期进口原糖协议(有对外援助的政治意义),每年从古巴进口原糖40万吨。由于原糖便于保存,进口原糖大都直接转入国家储备。

我国白糖多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有靠进口来弥补缺口,因而成为世界白糖市场进口大国。1992年进口白糖110万吨,1993年则达200万吨以上。在1993年之后,我国白糖产量迅速提高,白糖供应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连年剩余。不再依赖进口。1999年底,南方主要产糖区受灾,使糖产量有所下降,2000年国储糖出库以补足供需缺口,我国并未因糖产量下降增大进口食糖量。

鉴于我国白糖消费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白糖实行高关税保护,而我国为加入WTO不得不承诺偏低的白糖进口关税,所以未来我国的白糖出口将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相反,白糖的进口将会稳步增加。

白糖价格【怎么样保存白糖】

1.影响白糖价格变化的因素

种植面积:在正常情况下,种植面积决定产量的增减,生产甜菜糖的国家更是如此。

气候:甘蔗在生长期具有喜高温、光照强、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特点,因此,对构成气候资源的热、光、水等条件有着特殊的依赖性。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天气对生长期中的制糖甘蔗具有灾害性的影响。如1999年底在我国甘蔗主产区发生的霜冻,不仅导致

1999/2000年度白糖减产200多万吨,还因霜冻使宿根蔗的发芽率降低,2000/2001年度的糖产

量再次低产,致使糖价在一年内从l900元/吨跃居4000元/吨左右。气候也同样对甜菜产糖量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甜菜在生长期遇到不正常天气,单位产量会降低。

库存:预估当年及下一年的库存;国家对食糖的收存与抛售。

政府政策:国际白糖组织的有关政策、欧盟国家对白糖生产者的补贴,美国政府的生产支持政策等,对全世界白糖供给量均有重要影响。各国白糖进出口政策和关税政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如美国实行白糖的配额制度管理,按照配额从指定国家进口白糖,进口价格一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美国不出口原糖,但却大量出口由原糖精炼而成的食用糖浆。因此,产糖国若向美国出口,必须首先获得美国的进口配额。巴西、古巴、独联体国家用控制种植面积的方法,有计划地控制产白糖产量。印度、菲律宾、泰国政府则依据国内市场情况控制出口数量,随时调整有关政策。

白糖替代品:人造糖和甜味剂是食糖的主要替代品,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等食品中,虽仍不可能完全取代天然糖,但它的使用减少了食糖的正常市场份额,对糖的供给、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1)糖精。糖精是一种甜味剂,其甜味是白砂糖的500倍。糖精是从石油产品中提取而成,多食对人体有害,国家卫生标准规定其用量不得超过0.65克/公斤。1998年中国生产糖精24,000吨,其中12,000吨在国内销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最近采取措施,限制糖精产量,这将有助于增加天然糖的需求量。(2)甜味剂。甜蜜素(环己基氨基黄酸钠),安赛蜜,甜味素(甜菊甙)等,均为人工合成品,甜味是白砂糖的200倍左右。(3)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高果糖玉米糖浆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甜味物质,可以替代糖作为甜味剂。由于其价格较低,所以其用量逐年增加。美国是高果糖玉米糖浆主要消费国。

走私糖:一些沿海地区走私糖的流入,损害了我国糖业的利益,对我国食糖价格有较大的冲击。

其它:一些不发达国家如古巴、菲律宾、多米尼加等主要靠白糖的出口换取外汇。这些国家的耕地只适合于种植甘蔗而不能改种其他作物,甘蔗的减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白糖产量一直维持供给过多的情况。另外,一些国家用甘蔗提炼乙醇,其中巴西是用甘蔗生产乙醇的主要国家。用于乙醇生产的数量影响着白糖生产数量,巴西可以将全国甘蔗不用于生产白糖而改为生产乙醇,所以巴西甘蔗提炼乙醇的数量对预测全世界白糖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2.白糖价格走势

国家对糖料的生产及价格非常关注。90年代初,我国白糖供不应求,国务院确定把广西、云南、新疆三省作为全国产糖基地,三省区由此跃居我国产糖大省。

第四篇:怎么样保存白糖

白糖基本情况

一、食糖概述

食糖是天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糕点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食糖作为一种甜味食料,是人体所必须的三大养分(糖、蛋白质、脂肪)之一,食用后能供给人体较高的热量(一公斤食糖可产生3900大卡的热量)。

1、 生产食糖的原料

生产食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其次还有甜菜。尽管原料不同,但甘蔗和在品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

甘蔗是适宜种植在热带亚热带的作物,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沛的雨量,一般要求全年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5500℃-6500℃,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以上,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地球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都种植甘蔗,主要分布在南美、加勒比海、大洋洲、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地区。

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少量在亚洲地区的日本、俄罗斯和我国北部等。

一些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埃及、西班牙、阿根廷和巴基斯坦既生产甘蔗糖又生产甜菜糖。

从全球看,利用甘蔗生产食糖的数量远大于甜菜,两者的比例大致为7:3。

2、食糖的种类

根据加工环节、加工工艺、深加工程度、专用性等不同,食糖可以分为原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方糖、红糖等。白砂糖、绵白糖俗称白糖。食品、饮料工业和民用消费量最大的为白砂糖,我国生产的一级以上等级的白砂糖占我国食

糖生产总量的90%以上。

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3、食糖生产

工厂利用甘蔗榨取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形成糖结晶,这种结晶称为原糖,呈浅棕色。甘蔗制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亚硫酸法或者碳酸法直接生产白糖(一步法);另一种是先用石灰法制造原糖,然后在精炼厂再回溶、提净,再次结晶成为精炼糖(二步法)。欧美等发达国家制糖历来是进口原糖,加工成精炼糖。我国糖厂全部采用一步法生产。

甜菜制糖都是用渗出法提糖和用碳酸法澄清直接生产白糖,不生产原糖。

4、制糖生产期

由于所处纬度和气候不同,世界主要食糖输出国(地区)的制糖生产期(糖料收获期)不同。习惯上,世界食糖生产销售年度期从9月至翌年8月计算。 我国食糖生产销售年度从每年的10月到翌年的9月,开榨时间由北向南各不相同。一般讲,我国制糖生产期从11月至翌年4月。甜菜糖榨季从每年的9月底或10月初开榨,到次年的2月结束。江西和湖南10月底或11月初开榨,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11月中或12月初开榨,云南省12月底或次年1月初开榨,到次年4月-6月结束。

5、白砂糖保存

白砂糖存放时间受气候条件、加工质量、保管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加工质量好、气候条件好、保管条件好的情况下,白糖可存放2-3年;而在加工质量差、

气候条件差、保管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保存半年左右。

目前,我国白砂糖的出厂质量大都能达到国标(GB317-2006)一级标准,但是,受加工工艺的影响,在相同的储存条件下不同工厂生产的一级白砂糖保质期差别较大。白砂糖保管不善或保存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受潮、溶化、流浆、结块;二是色值变化,颜色变黄;三是污染,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超标。

二、我国白糖的生产流通与消费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食糖产销量仅次于巴西、印度、欧盟,居世界第四位。2003年以来我国食糖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产销基本平衡。

1、生产情况

我国食糖生产具有非常强的周期性。导致食糖生产这种周期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糖料种植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长规律。如甘蔗种植一次,宿根可以生长3年;二是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灾害也导致糖料生产的强周期性;三是糖料大幅度减产或增产,导致价格的大幅涨跌,从而影响第二年的播种面积。

近十年来,食糖生产大致上以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本上是2-3年连续增产,接下来的2-3年连续减产。2007/08榨季食糖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484.02万吨,同比增加23.7%,是历史上超过1000万吨产量的第四个榨季。其中甘蔗糖产量1367.91万吨,同比增加27.30%。甜菜糖产量为116.61万吨,同比减少7.03%。2008/2009榨季受上一年霜冻的影响,宿根蔗涨势不好,蔗糖出现大幅减产。2009/2010榨季受干旱影响,同时上一年度种植效益不佳,蔗糖继续保持减产,预计本年度食糖产量为1100万吨。

第五篇:怎么样保存白糖

新鲜人参怎么保存

新鲜人参怎么保存

人参的保存方法要很注意,稍有一个不注意就其药效性、时间都会大大打个折,大家跟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免得等人参因保存方法不妥而造成浪费。

人参如何保存,人参的家庭储存方法

一、干燥剂保存

找一个密封性高的容器,最好是透光性不高的,然后在容器底部放干燥剂,如木炭、硅胶等,目的就是让保存人参的容器干燥,记得把人参放进容器之前要氢人参用纸包好再加盖密封,如此就能防人参虫蛀、发霉。

二、糯米白砂糖保存

同样找一个密封的容器,在容器底下撒大概3厘米厚度的白砂糖,然后把糯米炒熟,用炒熟的糯米把人参包裹好,才放进底下已放入白砂糖的容器中,盖好密封!这种方法很适合家庭长期保存人参。

三、低温保存

若是已经干透的人参就直接用塑料装好包好,不要有漏风,然后放到冰箱的贮藏柜内,如果人参是还没有干,要先放到冰箱冷冻柜里面,等冷冻干燥了再放入贮藏柜内。

四、阳光暴晒保存

对于已经生虫、长霉的人参应先将虫体、虫卵、霉点去掉再用水洗干净,然后直接放到太阳底下暴晒至干透,用塑料袋密封好!

若家里还有人参没有吃完又在随便放的朋友们赶快按上面说到方法保存好了哦。

鲜人参的四种保存方法

冰箱内保存:这是一般家庭广泛使用的方法。保存前适当地洒一点水,然后包在塑料袋内,置于冰箱中。同时将塑料袋刺几个小孔,即可保存两个月。

藓苔保存:这是在阴凉处大量保存人参的方法。将人参和藓苔以层层间隔的方式放入箱子或容器内,喷洒充分的水分,可保存一周。

沙内保存:这是一种在秋季长期保存人参的方式。适当地湿润沙子,将人参一层层地埋在干净的沙堆里,可保存1个月以上。

纸盒内保存:将人参放入用马粪纸做的纸盒内,存放在没有多大气候变化的仓库或地下室内。这样,可以从秋季保存到冬季。

第六篇:怎么样保存白糖

白糖变色问题

国内糖业界长期以来流行一种说法,说亚硫酸法生产的白糖在存放时变色是由于它含有二氧化硫;而且还有人认为,白糖中残留的二氧化硫越多,白糖变色越快。这些说法正好是倒过来了。【怎么样保存白糖】

白糖长期存放时色泽会逐渐变黄变深,这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不论是那一种糖,在长期存放时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时,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氧化作用,使色泽逐渐变深,只是速度和程度不同而已。

近年的大量研究结果已经确证,影响白糖存放时色泽变深的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外因是温度,内因是白糖中几类非糖份:多酚类、类黑精(还原糖与氨基酸反应产物)和铁的含量。白糖含这些杂质越多,变色就越快。精制糖中如果含有这些物质,同样也会在存放时变色。

白糖存放时的变色是由于这些物质逐渐被空气氧化。多酚类物质氧化变黄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水果切开后变黄、报纸存久变黄,都是这类反应。铁化合物氧化变深色也是常见的,铁化合物有两价和三价两种形态,低价铁化合物颜色较浅,高价铁化合物颜色深得多。人们常用的蓝黑墨水,自然变黑就是由于铁被氧化的结果。

白糖变色的原因不在于是用亚硫酸法还是碳酸法生产。广东不少用亚硫酸法生产的质量良好的白糖,特别是炼糖生产的优级糖,存放几年也很少变色。碳酸法生产的白糖的质量一般较好,但也有些产品在存放时变色较快。国外如印度也有这种情况。有些碳酸法糖厂以为白糖变色是由于二氧化硫,因此尽量减低糖浆的二次硫熏,结果白糖变色更快。【怎么样保存白糖】

用石灰法制造的原糖,没有用二氧化硫,在存放时的色泽也不断变深。国外一些原糖厂,早期曾经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硫,可以减慢原糖的变色。机制红糖完全没有接触二氧化硫,在存放时很快变色,几个月后甚至变成深黑色。

白糖变色是其中的杂质被空气氧化造成的。环境温度越高,氧化变色速度越快。此外,强烈的光照也会加速反应。

二氧化硫是还原剂,能够减慢氧化反应的速度。在制糖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减少了糖汁的被氧化,还减慢了美拉德反应(还原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减少糖汁蒸发过程的颜色加深。存在于白糖中的二氧化硫则会减慢白糖的变色。这些都已有很多实验数据证明。

不过,二氧化硫的作用并不是完全的。一方面,它只能减慢而不是阻止上述的反应,另一方面,随着反应进行,二氧化硫本身逐渐被消耗(氧化成三氧化硫)。因此,它不可能根本解决上述的问题。

解决白糖变色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减少白糖中的杂质含量,特别是多酚类和铁。这主要靠搞好澄清处理,尽量多除去这些杂质。要加强注意白糖的含铁量及其影响,如果它超过1~

1.5mg/kg,白糖变色就会明显加速。有些糖厂澄清处理未搞好,清汁质量不好,希望通过加强糖浆硫熏来提高白糖质量。这种做法是不好的。糖浆硫熏pH值低,既加速了蔗糖转化,降低了收回率,还加速了物料对设备的腐蚀,增加糖液含铁量,并导致制得的白糖含铁量增加,变色就会更快。不过应当注意,这种白糖变色快不是由于二氧化硫多,而是由于含铁量高。不要由这种现象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糖浆硫熏pH值宜高于6.0,不应低于5.8。

第七篇:怎么样保存白糖

冰糖和白糖的区别

冰糖和白糖有什么区别?

满意答案

Mr〢低調° 10级 2008-08-04

冰糖是

食糖的一种,它是砂糖的结晶再制品,是以白砂糖为原料,经加水溶解、除杂、清汁、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制成。

冰糖性温,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生产的高档补品和保健品。老人含化冰糖还可以缓解口干舌燥。气味甘平,益气润燥,清热,色泽有白色微黄、微红、深红等色,结晶如冰状,故名冰糖。冰糖以透明者质量最好、纯净

白砂糖、绵白糖都称白糖,蔗糖含量一般在95%上。白砂糖颗粒均匀整齐、糖质坚硬、松散干燥、无杂质,是食糖中含蔗糖最多、纯度最高的品种,也是较易贮存的一种食糖。绵白糖与砂糖相比,结晶颗粒细小,含水分较多,外观质地绵软、潮润,入口溶化快,适宜于直接洒、蘸食物和点心,因其含水量高而不易保管,最好加工成小包装。

糖 (sugar)

幼沙糖 (caster sugar or granulated sugar)

白色颗粒状结晶,纯度高,蔗糖含量在99%以上,是食糖中质量较好的一种,水分、杂质及转化糖的含量很低,较易储存。

糖粉 (icing sugar)

为洁白的粉末状,糖颗粒非常细,同时有约3—10%左右的淀粉填充物(一般为玉米淀粉),作为防潮及防止糖粒纠结的作用。

糖粉也可直接以网筛过筛,直接筛在西点成品上做表面装饰。

红糖

结晶细软,色泽深浅不一,有红、黄、紫、黑等色;含糖蜜、杂质、水分均较高;但由于它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具有补血、破瘀等功效,特别适合于产妇、儿童及贫血者使用,红糖大多是用土法生产的。

冰糖 (rock sugar)

采用特殊结晶方法制成的大块蔗糖结晶,呈半透明状起杂质转化糖及水分的含量较少,质量较优,易保管,冰糖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肥的功效,用于治肥燥咳嗽,咽痛口干,胃弱食少,高血压等。

菜里放糖 加热了再吃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食糖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调味品,炒菜、熬粥、制作点心和小吃,样样都要用到它。食糖的种类很多,但很多人都不清楚它们有什么区别。有人说“女子不可百日无红糖”,有的人认为冰糖有营养而且最甜,这些说法是否科学呢?

颜色不同精度不一

食糖按颜色可分为白糖、红糖和黄糖。颜色深浅不同,是因为制糖过程中除杂质的程度不一样。白糖是精制糖,纯度一般在99%以上;黄糖则含有少量矿物质及有机物,因此带有颜色;红糖则是未经精制的粗糖,颜色很深。

根据颗粒大小,食糖又可分为白砂糖、绵白糖、方糖、冰糖等。白砂糖、绵白糖都称白糖,蔗糖含量一般在95%上。白砂糖颗粒均匀整齐、糖质坚硬、松散干燥、无杂质,是食糖中含蔗糖最多、纯度最高的品种,也是较易贮存的一种食糖。绵白糖与砂糖相比,结晶颗粒细小,含水分较多,外观质地绵软、潮润,入口溶化快,适宜于直接洒、蘸食物和点心,因其含水量高而不易保管,最好加工成小包装。冰糖是以白砂糖为原料,经加水溶解、除杂、清汁、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制成。

炒蛋放糖更嫩滑

如果比较各种食糖的甜度和口感,结果会让很多人吃惊:纯度高的白糖反而不及红糖甜。不过,白糖的甜味比较纯。一般而言,白糖、黄糖适合加在咖啡或红茶中调味,黄糖也常被用于烹调菜肴时调味。红糖有特殊的糖蜜味,适于煮红豆汤、制作豆沙、蒸甜年糕等。冰糖的口感更清甜,多用于制作烧、煨类菜肴和羹汤,如冰糖银耳、冰糖肘子、冰糖兔块等。冰糖除了使菜肴具有特殊风味外,还能增加菜肴的光泽。冰糖性温,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生产的高档补品和保健品。老人含化冰糖还可以缓解口干舌燥。

使用砂糖制作糕点,不光可以让味道香甜,更可以使糕点蓬松柔软,蛋糕就是最好的例子。炒鸡蛋时加点糖,也可以使蛋更嫩滑。此外,和盐一样,糖也可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例如蜜饯与果酱。

用红糖补血没必要

红糖精炼程度不高,保留了较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每100克红糖含钙90毫克、含铁4毫克,约为白糖、黄糖的3倍,还含有少量的核黄素(维生素B2)和胡

萝卜素。《本草纲目》记载,红糖性味温,有化瘀生津、散寒活血、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我国有产妇吃红糖、妇女月经期喝红糖水补血的习俗。此外,天寒受凉或浑身被雨淋湿,喝碗生姜红糖水,可预防感冒。这可能与红糖中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铁质有关。中国传统膳食中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吸收利用差,妇女、尤其是孕产妇贫血发病率高,红糖中的铁无疑是很好的补充,这在动物性食物不丰富的年代尤其重要。现在,膳食中铁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丰富,喝不喝红糖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人们最常吃的还是白糖,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白糖容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尤其是容易被螨虫污染。如果螨虫进入消化道寄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肠螨病"。如果螨虫浸入泌尿系统,还可能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直接做凉拌菜用的糖、给婴幼儿或老年人食用的糖更需要特别注意。建议最好将添加白糖的食物加热处理。加热到70摄氏度,只需3分钟螨虫就会死亡。家庭购买白糖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夏天气温高,更不可以久存。购买的食糖宜贮藏在干燥处,并加盖密封。

得糖尿病与吃糖无关

糖分子结构简单,不用消化酶作用就可以直接吸收。如果吃糖过多,必然影响人体摄入其他营养,而使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受到影响。尤其是儿童不宜吃太多甜食、喝过量的含糖饮料,否则会影响正常进食时的胃口,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不过,许多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糖的摄入量与肥胖的发生率以及血脂升高没有直接关系,而脂肪的摄入却与二者密切相关。糖尿病的发病是由于胰岛的功能不良或受损所致,与吃糖无关。但糖尿病患者确实不可随意吃糖,因为极易吸收的糖会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岛更不能负担,加重病情。

残留在口腔中的糖,被口腔内的细菌分解成酸后会腐蚀牙齿而引起龋齿,所以吃完糖或含糖的食物后要注意清洁口腔。

评论(0) 0 0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96459/

推荐访问:国储白糖怎么保存 白糖可以保存多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