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描写自己特别重感情

描写自己特别重感情

时间:2018-11-02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描写自己特别重感情 第一篇_老 王

老 王

教学目标:

1、通过几个生活片断的学习,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感受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善待他人,关注弱势群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2016年5月25日凌晨去世了一位受人爱戴的百岁作家,终年105岁,这天微信朋友圈里被这个消息刷屏了。我喜欢看她的文章,她的文章看了有一种安静的感觉,特别是《我们仨》,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夫和女却不幸相继离世整本书还有一股淡淡的哀伤,我就喜欢这种回忆录风格的文章,巴金的,老舍的我都看过,而且她活了这么长,从民国到共和国成立这么多年,写的东西很深刻很有意蕴。

导入二:出示一组图片,说说他们是谁?

二、检查预习,展示交流

(一)、走近课文

了解作者。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堂·吉诃德》 散文集:《干校六记》 《将饮茶》 长篇小说:《洗澡》 近期作品《我们仨》

掌握重点字词。 (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字词勾画出来并摘抄。)

注音:伛 攥 惶恐 荒僻 取缔 翳 骷髅 滞笨 愧怍 塌败 ............解释:塌败:塌陷破败。 滞笨:呆滞笨拙。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惭愧。

(二)、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2、作者对老王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明确:同情、关心、爱护、尊重、理解。

3、说说我眼中的老王。(或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建议:可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句式表达出来。

在这一环节中,带领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在这个环节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文本、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知道了老王是一个苦人、善人,这样,老王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的能力,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突出教学重点。) 明确:(1)老王是一个苦命的人。表现在

A、 谋生手段艰难: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

B、生理缺陷: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C、精神凄苦: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D、居住条件恶劣: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2)老王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表现在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所送之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

B、“文革”时送钱先生看病,不肯收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我们看病钱不够。 (理解“我”不愿意白接受礼物的想法)

C、临终之前硬撑着送鸡蛋和香油上门感谢。 (感激“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

4、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作者夫妇是怎样对待老王的?这体现了他们的什么品质?

(继续研读文本,感受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善待他人,关注弱势群体。) 作者夫妇对老王很好,表现:

(1)别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我”却常坐。(照顾老王的生意)

(2)“我”女儿给老王吃鱼肝油治好了老王的夜盲症。

(3)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4)询问只有一位主顾的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

品质:善良,有爱心。

第二课时

一、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品析语言

本文最让你感动的片断是哪一个?为什么?

如: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

(这一环节可在找句子、读句子、品句子的基础上谈感受、悟真情,同时可顺带品味相关生动的词语, 如对老王形神描写的语句及“镶嵌”、“强笑”“攥”、“直僵僵”等词语,从而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同时,通过自主体验,学生对老王的认识也更加透彻,也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所说的“善”与“愧”。原来,作者是在呼吁我们每个人都应同情关爱弱者。) 教师小结:

1、文章中写了老王很多事,有些事一带而过,有些事却要具体写详细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详写”和“略写”。同学们在写作时对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内容一定要详写。另外在送鸡蛋香油这一情节中作者尤其突出了老王的外貌、行动,以此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这也是同学们写作时可以借鉴的。

2、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对于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同情和关心。但老王又是可敬的,他善良纯朴,关心人,讲仁义,他需要钱,但他更重感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

三、合作探究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1、课文首段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而第六节却说“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这样写是不是矛盾?

讨论后明确:联系当时时代背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开始”这几个字,杨绛不敢坐是因为当时坐人力车被视为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凌辱。这也从侧面也写出了老王不怕被牵累、真诚关心钱钟书夫妇的善良心地。

2、杨绛先生对老王是照顾有加,并没有剥削老王的行为,既没有在物质上亏待老王,也没有在精神上鄙视过他,为什么篇尾却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小组讨论后明确:

(1)在作者看来,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认为他们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因此算得上是幸运者。

(2)作为幸运者,作者认为自己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因此,幸运者有责任帮助不幸者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3)老王拿了香油和鸡蛋来看“我”时,不肯收钱,其实是想表达想和作者夫妇成为真正的朋友的心愿,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活不长久的时候。但“我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没能理

解老王的心意。这可能也加深了“我”的“愧怍”。这里的“坐坐喝口茶水”,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客套,而是有一种“真正把老王当作平等的朋友相待”的意思了。

四、拓展延伸

让我们把思绪从那个非常的时代回到现实社会,结合自身经历回答下列问题(三选一)。

1、平时你是怎样对待周围的不幸者的?

2、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

3、你怎样看待人与人交往要首先付出爱的问题?

(这一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唤醒了通讯们对弱者的同情和关心)

讨论后出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的名言: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教师小结: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以纯真的情感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将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温暖,少一些残酷。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五、答疑

六、作业

1、假如时光能够倒流,请你为文中的“我”想一想:我将为老王做些什么?请以作者的名义把它描述出来。(课内完成)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请用文字把他(她)描述出来。不少于600字。(课外完成,可作为一次作文训练)

附:课外作文指导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细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进行生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勾勒人物形象。

写好这类文章须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写作对象。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有影响,和自己有交往,又有典型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特征的人。

(2)想一想哪些事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备选事例中抽出共性的东西来突出文章中心。

(3)从多件事例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并确定详略。如文中详写了老王离世前一天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来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

(4)考虑事例顺序,从什么角度入手,怎样收束全文,以及这些事例以什么为线索将其串连起来。

(5)带着情感下笔成文。

板书设计:

老王:善、苦

作者:善、愧 呼吁: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

描写自己特别重感情 第二篇_我给老师写评语

1、您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您讲课十分生动有趣,同学们回答不出问题时,陈老师就变个法比喻一下,经常逗得我们大笑;您做事一丝不苟,每次班里同学有什么矛盾,您总是耐心教育。您在黑板上写的字比我们在本上写的还帅哩;您的普通话也非常标准,有些同学说得不标准,您就耐心地给他纠正。刷厕所时,您总是把脏活累活全包了;生活中您也经常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我们一定要向您学习!希望以后您布置作业时,分等级,让每个同学都更加进步,好吗?”

2、“集体荣誉对您是那么重要。您为了我们的纪律,嘴唇上都起了泡。为了我们的学习,您总是牺牲休息时间,为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补课。您还很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那次,我生病了,您到医院看我,鼓励我安心养病。如果您能把每一节课都上得和公开课一样精彩,那您就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了!

3、“课堂上,您生动的语言、流利的普通话、富有感情的朗读,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劳动时,您不怕脏不怕累的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工作时,您认真专注的态度,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老师,听着您用沙哑的声音为我们上课,我真想对您说:„如果您在批评我们时,声音再低些,少发点儿火,少生点儿气,那您的声音一定会很甜美!‟陈老师,您说对吗?”

4、“这学期,您比往日多了几分风趣,对同学也温柔多了,不过您也别把火闷在心里。忘不了课堂上您生动的讲解,使我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忘不了批作业时您认真专注的态度,唯恐批错一个字;忘不了微机室中,您耐心地指导,将我们带入神奇的E时代。总之,在我们心中,您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好老师,希望您以后有什么苦恼和开心,都和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5、“老师,您平易近人,不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您都特别亲切。”“老师,您对我们总是非常体贴,当我们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您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解,一点儿也不抱怨”

6、“老师,您有拖堂的毛病。您知道吗?当下课铃声响后,我们的注意力就不再集中了。”“老师,您有时脾气急躁”

7、“我们班每项活动都是第一名,老师的功劳最大。” “张老师每天都来得很早。” “张老师是个爱读书的人。” “希望张老师以后留长头发。” “希望张老师以后多提问那些不举手的同学。” “希望张老师以后天天都不留作业。” “希望张老师以后什么时候都不要哭。”【描写自己特别重感情】

8、“朱老师端庄朴素, 工作认真负责,难得请一天事假,对待同学的态度友好亲切。有一些话不知怎么说,还是我写几件事吧!

听说朱老师今年教我们数学,可把我们乐坏了,说实在的,我们最喜欢听朱老师的课。朱老师上课总是笑容满面,精神抖擞。讲起话来总是清晰易懂,娓娓动听。听她讲课,我们感到既轻松愉快,又增长知识。40分钟的一堂课,常常是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一般来说,老师总是喜欢成绩优良的学生,我们的朱老师也不例外。可是我渐渐觉得,朱老师越来越偏爱于差生了,上课时,老师总是请差生回答。

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朱老师特别爱差生,就是让差生进步,优生更优,使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这就是我给老师写的评语中最重要的一条。

9、我今天要给最漂亮,最敬爱的班主任张老师写评语。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想知道你的孩子的真实想法吗?您想知道您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吗?那您就读一读我给你的评语吧!在我心目中,张老师您是最美丽的老师,也是最辛苦母亲。老师,您每天在朝霞中迎接我们走进学校,又在晚霞中目送着我们离开学校。每天早上,当学生们向您问好时,您的脸上露出了花一样的笑容。中午,您和我们一起吃午饭。 有一次,咱们班的赵子豪同学没带饭盒,眼看他就要饿哭了,是您第一个把自己的饭给赵子豪吃的。您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地吃饭的样子,脸上的笑容就像母亲望着自己的孩子那样慈祥,我敢说那时您的笑容是最美丽的。您对我们每个学生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你不仅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还关心我们的衣食冷暖,您就像妈妈一样。您常说:“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是您的孩子。”

老师,每当您批评我时,我都觉得您是在削剪我身上的枝杈,校正我成长的方向,是您让我及时改正了缺点,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茁壮成长。在您的谆谆教导下,有多少孩子以优异的成绩离开母校,走进中学!在这一批一批的孩子中,哪一个孩子不是您的骄傲呢!您说哪一位母亲会有如此众多的好孩子呢。所以,老师,我想对您说: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老师,我想向您提个建议,你不会介意吧?希望您能在课堂上讲一些既有趣又对我们学习有帮助的小故事,那样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更生,更有意思了?我还希望您在下课时能陪我们说说话,唱唱歌,那才叫真正的课余生活呢!

老师,我还希望您能让更多的小朋友喜欢上您。我真希望您能和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度过这箭一般的五年。

现在我想对您说:”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您是我们孩子的好朋友,老师我爱您!“

10、闲情老师:

都说文如其人,这话用在你的身上应该恰如其分吧?你出差这几天,我看完了你博客里所有的文章(30多篇),从你的语言文字里对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不能用了如指掌来形容,但基本上也略知一、二。你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也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你是一个很孝顺的人(父母和长辈),又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但是,你应算是一个粗线条的人,你的性格有时有点急躁,有时有些许的霸气(这是和你聊天时隐约感觉到的),你的感情很真挚,也很丰富,但不是很细腻,有时缺乏对某些事物更深层次的分析,这可能与你很随意的性格有关。你的文字有时很美,对景物的描写也很细腻,但有时略显粗糙,用唯美二字来形容,稍显逊色一点。你的语言文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简洁流畅,但时而随意,偶有口语的成分,这可能也是你与生具有的,随意惯了的性格所至,不知我的看法对否?这让我想起了你曾说过的你的衣着不是太讲究,但偶有亮丽之时。你的文字不知是不是一如你的衣着?时而亮丽,时而随意,时而洒脱,时而怠意。看了你的文章,感觉:1、大多数的文章你是很用心写的,倾注了你的心血,投入了你的情感。2、及少数的文章你写的很匆忙,像是在完成写作任务。(这些都是我的真实感想)

对于你,我不需要用虚伪的态度,虚伪的语言,以及说些虚伪的恭维话。若那样,那便不是真实的我,我喜欢实事求是的谈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受,也喜欢实事求是的去评价一个人,我没见过真实的你,和你相识的时间也很短,难免有看错之处,若有,请你别介意。如有不实之处请多多谅解。总之 : 喜欢你的文字,喜欢读你作品时的感觉。

哈哈,不知道你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搜集了这么多给老师的评语,希望对你有所借鉴!祝你愉快,学业进步!

描写自己特别重感情 第三篇_八年级语文老王14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走近老王(投影画像)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得也不错。这幅画中的主人公叫老王(板书课题作者),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刚刚对他的描述是不是和作家杨绛写的相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王》去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

2、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

二、认识老王:

生速读课文

师: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中有没有留下了新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1、老王是苦人。学生迅速浏览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多媒体展示)

⑴生活艰苦。明确:课文前面四段,主要是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老王一辈子艰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这些说明他的生活艰难。(板书:生活上--条件艰苦)

⑵精神凄苦。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老王的处境艰难,有人说,生活苦不算苦,就怕心苦。老王的心境如何呢?(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能结合课文具体谈谈吗?

明确:失群落伍、单干户、没亲人、不老实--被人瞧不起,没人搭理„„(板书:精神上--内心凄苦)

2、老王是善人。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艰难与辛苦,不只是反映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上。可以说,老王是个不折不扣的苦人--贫穷卑微,是社会中的弱者,他是不幸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逆境中依然保留纯朴善良的品质。

明确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小结: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对于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同情和关心。但老王又是可敬的,他善良纯朴,关心人,讲仁义,他需要钱,但他更重感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板书:关爱 尊重)

板书

生活——艰苦

苦 关爱

老 精神——凄苦

善 老实厚道 尊

(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完成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理解。)

三、品味老王:

师: 文章中写了老王很多事,有些事一带而过,有些事却要具体写详细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详写”和“略写”?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我们要详写。课文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老王的哪件事写得最详细最感人?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

师:有此同感的同学请举手。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一段感动人,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 1、 指名读。(注意读出感情)

2、 学生听读,并思考: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外貌、行动)这两种手法课文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把它们找出来,

3、小组交流体会。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A、对老王的形神描写语句进行分析及“镶嵌”、“强笑”“攥”“直僵僵”等主要字词的理解;

B、体现作者感情的字词)

(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善待老王:

1、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表现如何?学生谈谈对'我们一家'的看法。

明确: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说明'我们一家'也是善良的。(投影)

教师小结:大家的理解都很好。作者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她才会用一颗善良关爱之心去对待老王这样的普通人。我们常说,理解是相互的,善良也是相互的。你宽容、慈爱,你才能体会到别人的宽容和慈爱,才会用平等的、尊重的目光,去对待你周围的人,哪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2、师: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愧怍)

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明确: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而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 '愧怍'。

五、关注'老王':

师:老王生前,杨绛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但她仍感到自己对老王关爱不够,深感愧怍。而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多媒体展示弱势群体图片)

说话训练:任选一张照片准备两分钟发言,角度自选。

教师总结:在这个世界,人只有身份不同,谋生方式不同,但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并且在一些普通人的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因此人只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之分,而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社会需要爱,社会呼唤爱,我们要尽可能关心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有不幸遭遇的人和处境艰难的人。我们应当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多媒体展示)

六、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感受生活。

七、课外练笔:请赶快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

描写自己特别重感情 第四篇_从教育教学故事写开去

从教育教学故事写开去

尊敬的来自全省各地的同仁们:

大家好!

坐在这里,充满忐忑。先说句不谦虚的话,我们淮师附小,素来‚藏龙卧虎‛,我充其量只能算附小沃土里的一条蚯蚓,偶尔躲在‚淮师附小‛这面放大镜下时,便有了些蜿蜒曲折的意味。手持放大镜,我走进了这间教室,在放大镜的感觉虽然很好,但我知道下面我只要一张嘴,说上几句话,在家的行家里手们还是会很快就能判断出来我是半斤还是八两。所以,我把丑话说在前面:我今天坐在这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拿掉身上的放大镜,轻装上阵,还大家一个真实的我。所以,下面的胡言乱语中不妥不当之处,请尽情嘲笑,不吝赐教。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天何年何月何日?2011年1月11日,多好的日子啊!那么多的‚1‛,第一个年头,第一个月份,后面还有俩‚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更何况咱们今天那么多‚1‛呢!好日子,好心情!

说起教科研论文,可能大多数老师都感到有些头疼。毕竟我们都是实践在第一线的老师,我们的更多的时间是在课堂上,是在和学生打交道,没有时间学习高深的理论,没有机会研究精辟的论述,所以我们离理论总是有些距离;也有些教师刚开始可能还有一股投身教科研的热情,但是或苦于找不到进行教研的门径,或屡遭失败,结果搞来搞去,一番折腾之后,却没有品尝到开展教科研的成功和乐趣。加之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时间一长,这种投身教科研的激情慢慢退去,追求不复存在,教育教学就全凭感觉和所谓往日的经验,久而久之,就会由一个有追求有激情有理想的教师蜕变成一个教书匠;还有这么一群教师,他们工作尽心尽责、勤勤恳恳,学生学业等各方面名列前茅、出类拔萃,谈起教学方面的体会,更是如鱼得水、信手拈来,然而,一到教科研写作的节骨眼上,他们就成了“煮饺子的茶壶”——有货倒不出。由于诸多原因,一线教师很少主动通过论文来总结教学经验,偶尔提笔也是学校考核或评选职称“要我写”,教科研写作成了教师的‚被写作‛。怎么改变这一自己的这一现状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如何从写教育教学故事起步,进行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

一、为什么要写教育教学故事

讲起我的写作动因,颇有些偶然,但应该有些代表性。

说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参加工作的前十年,教育教学论文之与我,那是‚相看两不识‛。我是92年参加工作的,当时所在的学校虽然也是一所在当地也算不错的学校,但相对现在的附小来说轻松得多,带班之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我闲暇时间很多,那时的我好像有点强迫症,就觉得学习、考试才是我的正经事儿,教学工作只是业余爱好,所以在没有迈入21世纪以前,我一直忙着参与各种考试,拿各种证书。当然现在想想,那个近十年的‚不务正业‛,对于一名语文教师的基本知识和素养的积淀还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

进入21世纪,该考的试也算暂时考完了,该结的婚也结了,该做的梦也醒了,站在新世纪的路口,我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航标。这时,我们学校一个年轻的老师考研走了,自我感觉,无论是知识积淀还是刻苦精神,自己都不必他差。我为什么不能试一试呢?对,考研!一个学校找不到几个爱学习的人,这样的学校不是我呆的地方——现在看来是年轻的轻狂。可是我又

是很重感情的人,我考研走了,对我们家先生肯定是一种伤害,闹不好,影响婚姻,我还是很爱我的家的,公公婆婆对我都特别好,孩子那么小,也抛舍不下呀,犹犹豫豫中,我们家先生却已经把考研的书、磁带都替我买来了,我心里那个愧疚啊:你看人家多爱你,多支持你,你不好好过日子……唉,带着愧疚,我还是开始了考研书籍的攻读,谁知道,还没看几天书,我现在的学校打来了招聘电话(以前曾向附小表达过意愿),让我来试教。就这样,来到了附小。前面说了,附小真的是藏龙卧虎,小小的我何以立足,压力迫使我静下心来——静下来我才醒悟到——搞好教育教学才是正经事儿。真的很感谢附小这块沃土,它让我不敢再心有旁骛,它让我学会了专一,它让我知道要向着既定的标杆前进。写教育教育故事是我收心后的一个重要举措。

另外,从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角度来说,不会思考、记录,不会总结、提升的教师,他只能成为一个经验型的教师,会学习,善思考,爱总结的老师,才能在专业上有着长足的进步。

二、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写作经历

第一阶段:杂志指引桃源路——题好文一半

第一次写东西,是在2003年,距离参加工作时间已经11年了,起步应该不是一般得迟,那是相当得迟。第一次写东西的原因很偶然:一天,在2003年的某期《班主任》上看到一篇教育故事,故事很简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故事后面的反思,内容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语言简洁而不失深邃。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教育故事‛。一日,十年迷途终知返的我,受这篇文章的启发,以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一个插曲为内容,并套用了那篇文章中的两句话,写下了我教育教学生涯的第一篇随笔——一个作文教学故事缀上一段反思,(学校举行越野长跑比赛,早晨我带孩子们跑,跑步时孩子们捡了一个崭新的流氓兔(流氓兔是源于韩国、流行于21世纪初的一种玩具)玩具,有的孩子说给王老师家宝宝玩,我就说不行,这么漂亮的玩具,失主一定很着急,我就以此事指导孩子们写失物招领,最后完成了一篇习作)为吸人眼球,取名为‚流氓兔回家记‛后来感觉这个题目表意不够清晰,更名为《‚捡来‛的习作》。记得当时,我把它寄给了《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参评,后来不知怎么辗转到了《新作文》(现在叫《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发表了。时隔一年的2004年10月,我收到了平生第一份稿费40元钱和一份样刊。为此,我订了两年的《班主任》杂志以示感谢,对于发表了我第一篇作品的《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我则从05年订阅至今,(说老实话,看得可不怎样)。

但真正开始有意识地写作还是在到了附小之后。

对写作教育教学故事认识的提高也在到了附小之后。

记忆深刻的是学校04到06那几年,每学期末都要求交送教育案例,本来就喜欢未雨绸缪,加之初来乍到,迫于压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就留意记录了一些教育教学小故事。没想到,整理加工后竟然发表了几篇、这些文章能够发表,我清楚地知道不是我的文章水平高,而是在座的各位当时没去投稿。说真心话,大家如果愿意写,绝对比我写得好。特别是上次的师德案例征文让我感触颇深,我很认真地拜读了一些老师的作品,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汗珠掉。这事儿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我的优势就在于写得多一些,写得勤一些。可能大家更容易看到或听到别人发表了多少,鲜有人问及投了稿没发表的有多少。特级教师张万祥著述颇丰,但他说他收藏的

退稿信有一百封之多。我自然难以望及张万祥老师的项背,但我邮箱里发送成功而无下落的文件如果换成退稿信,肯定也是厚厚一打。所以,下回学校再布置咱们写什么东西,咱们得学习魏书生——转化心态,心存感激——感谢学校,我写作的动力又来了。

文章能够发表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题目帮了忙,稍有些‚标题党‛之嫌。题好文一半,给这些教育故事起名字时我是用了一点心思的,如05年发表的《为了面子,失了面子》成了《班主任之友》的封面文章,完全是一看标题,就知道是写教训的,勇于自揭伤疤的教师毕竟在少数;再比如写于05年,发表于2009年的《老师你也进步了》,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以生为本,是站在学生的视角说话的;写于04年,发表于06年《中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上的《一节没有预设的语文课》,在那几年,‚预设‛还是一个挺时髦的词汇,用了自然受编辑欢迎;最近发表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因为注入了电视片名这个流行元素,受到了编辑的特别宠爱——用大大的美术字把我文章的标题放在了封面显著的位置。

当然,第一个阶段写出来的东西是很模式化的:每篇都是教育教学故事加反思的范式。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因为每次写反思时都得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考虑一个立意的落脚点,而落脚点是需要理论支撑的。刚开始理论欠缺,经常为后面的反思搜索枯肠,怎么办呢?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写完教育故事后从故事里选择几个关键词或提炼出一些中心词输入电脑,搜集相关理论进行阅读,把理论和自己的故事融合之后才落笔写反思。久而久之,自我感觉理论水平确实提高了那么一丁点儿。

第二阶段:源头活水是日志——文贵真实始动人

05年暑假是一个转折点,这个暑假我通过‚教育在线‛认识了一名语文教师、中学班主任——赖联群——一位被称为‚教育随笔改变着老师的行走方向‛理念的实践者(这里的‚认识‛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的那种认识),拜读了他的一系列日记体随笔,触动很大,记忆最深的是他的一篇《抱着孩子写随笔》。受他的感召,我从2005年秋季开学开始写教育日志,上学期侧重写教育日志,下学期侧重写教学日志。一年日志写下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每每打开电脑,总有一吐为快的冲动。大家想一想啊,成日忙碌,心灵难免麻木或蒙垢,反思则如涓涓细流,常常荡涤心灵,才能保留一份纯洁的心空,使你能够走进教室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是反思的力量,也是习惯的力量。

这一阶段发表的教育故事5篇左右,《班有男生初变声》题目套用‚我家有女初长成‛,讲述的是自己引导学生度过青春期变声的故事;《换一种方式》,讲述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文字交往‛;《学生教会我怎样选择》取材于学校科技周‚高空投蛋‛活动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学生成了我的老师》源于一个我食而未化的问题,竟然从学生那里得到答案的语文课堂;《跟贾母学当老班》,灵感完全来自学生对我的一句戏言——‚贾母驾到,有失远迎‛(当时我们班风靡看《红楼梦》,好多同学都有了《红楼梦》中的对应名称,我也没有幸免)。这些教育教学故事真实而细微,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因为它在我们很多老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中都发生过,我们很多老师做得都比我好得多,想的也比我有深度,只是大家没有记录。没有记录,再美丽、再精彩的往事,时间也会把它演绎成空白。

这一阶段的教育故事渐渐脱离了第一阶段的那种僵化死板的模式,进入了一种相对来说比

较自由的状态,自我感觉在故事中基本可以将自己的论点及理论依据表述清楚了,所以这个阶段的案例后面的‚反思‛就常常省略了。

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反思经历中,我慢慢懂得:反思的最关键之处在于从理念性反思走向实践性反思,只有让反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才能成就教育智慧,反思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好的习惯养成不易,但破坏起来你会浑然不知。2006年,孩子上学了,我的第二次单身贵族生活就此结束,良好的习惯因此遭到了破坏。记得最长的一次我记不清具体因为什么了,反正打开电脑,日志的时间是上个月这一天的,我着实吓了一跳,再面对电脑屏幕,脑海里一片空白,搜肠刮肚了半天,才敲打出有限的几行文字。这次事件后我就警励自己——一定要把写教育日志的好习惯保持下去,哪怕就是每天记录几个关键词也要坚持下去,惭愧的是现在我没有做到。

第三阶段:课题引入论文门——真性始从平淡出

随着学校课题的东风日渐,我慢慢有了这样的意识:日志总归是日志,它的容量是有限的,要想让自己的思考能够更深入,行动更具目的和意义,还得写论文。

我的第一篇学校课题论文写于05年寒假,原因也很偶然:一次翻阅《小学语文教学》时,受张志公先生提出的阅读教学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观点的启发,突然萌生写一写‚阅读教学中‘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念头,论文出来后的那个学期正赶上学校的课题论文征稿,我手中无稿,甚是着急,又静不下心来写,后来灵机一动,不对,其实是‚懒筋‛一动,就把自己那篇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加以修改,和信息技术整合起来,算是完成了课题论文。没想到学校给我那篇论文的评价很高,后来不知何时送到了省里参评,期末前颁发证书时我才知道自己得了个省级一等奖,第二学期还收到了《安徽电化教育》寄来的样刊。这事给我的启迪,平时真的要做一个有心人,留心一些观点,消化吸收的同时最好能记录下来,以备后用。

这篇论文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论文写作都是空白,就是说那时候自主写作论文的意识是没有的,或者说那时候写论文仅仅是为了参评,而不是自我总结、提高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但享受了第一次成功的喜悦以后,我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些:起码我知道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它是写作的知识基础,是写作灵感的源头活水。此后,我对教育教学杂志的学习热情有所增加。

在学校课题的引领下,在自我反思的警砺下,在相关学习的润泽下,我慢慢跳出墨守成规之囿,在教育教学中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学校课题内容,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忙活起来。我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随后的每个寒暑假,我都有和课题相关的论文诞生。像《现代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总结了自己借助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论班级博客的教育管理功能》就是以我们班的阳光榴榴博客为例,阐述了班级空间在班级管理、家校交流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包括前面所说的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那篇,可以说,这时候发表的几篇论文都是学校课题对我的馈赠,课题引领着我进入了论文写作之门。

后来想想,这阶段与其说是课题论文写作,毋宁说它是对自己在课题指导下的平平淡淡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记录和反思。我无非是把众多的教育教学案例和反思分门别类后,采用了

【描写自己特别重感情】

一根合适的线索将它们串在了一起。

经历了课题论文的写作之后,我渐渐明白:对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是教科研的基础;而教科研又是对理论学习以及日常反思的提升;在教育科研中形成的方法、技能有助于提高反思能力,同样也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消化和吸收。

第四阶段:思考尝试始独立——拨云见雾路漫长

08年参评中高可以说是一次重要的分水岭。其实04年(刚到附小),从最基本的条件上说我就够资格了,但看看周围的大师们、专家们,我连想的念头都没有;06年,又是一次机会,但随着我对学校大师、专家的熟悉了解,仰视他们累得脖子都酸了,我哪里还敢参评呢?

06年以后,随着发表作品的增多、加之来自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我开始积攒参评的勇气。当然,勇气来源于资本,资本来源于思、行。我告诫自己,要想参评,在教育教学上就要有属于自己的思考,属于自己的教学行为。08年暑期,我从开始逼着自己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开始,巧的是那一学期,我们学校正好放假前就安排好了教师的代课问题。就是一本语文书,坚决不看任何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用书。从08年秋季开始,我不再满足于课题论文写作了,我开始从平日的教学入手,边尝试,边记录,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策略初探》,就源于07年年底看到关于端午、中秋、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的新闻之后,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些尝试;08年暑假完成的《巧用背景知识 落实有效课堂》,则源于平时对背景知识处理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浅谈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词语训练的几点做法》,就是带三年级时,把平时对学生进行词语训练时的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做法记录下来,假期进行的提炼和总结;《我的‚团长‛我的‚团‛》则是自己在班级社团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前面我讲述了我的第一篇教育教学故事和我的写作经历,实际上解决的是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问题,下面想向大家汇报写什么的问题。

三、写什么

1.记录自己的过错和反思

【描写自己特别重感情】

我2005年发表在《班主任之友》上的一篇文章《为了面子,失了面子》,就是真实记录了自己在学生面前犯下的一个错误,我相信类似的错误大家都犯过,心灵都或轻或重经受过拷问如果没有反思和记录,久而久之,你对错误就会越来越麻木,你就会越来越成为一个靠经验教育教学的教书匠。因为,时间会淹没你曾经的痛或愧疚,会麻木了你曾经敏锐的心灵,但是只要你学会了记录,学会了反思,你对自己错误的敏感性自然就增强了,而你在现实中的错误一定会随着你对问题敏锐性的增加而随之减少。

2.写学生给自己带来的启发

能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这个词内涵的教师,才能在教师专业化道路上真正走下去。08年,我送走了我在淮师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94377/

推荐访问:描写感情的句子 重感情的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