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新型城镇化含义

新型城镇化含义

时间:2018-10-26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新型城镇化含义 第一篇_城镇化的基本含义

城镇化的基本含义

城镇化,或称城市化,是英文Urbanization的不同译义, 城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以及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的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的物质面貌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转化和强化的过程。城镇化不仅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

关于城镇化的含义,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人口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地理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社会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认为——城镇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镇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 这说明,城镇化现象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能简单地只从单个角度去理解。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

真正科学认识和理解城镇化的含义,要从城镇化的五项基本内涵来全面来把握:

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

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

三是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城镇建成区扩大,新的城镇地域、城镇景观涌现,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五是经济要素集聚方式的变迁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重组。

研究城镇化问题常用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或者叫城镇化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程度的指标,通常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这是国际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通行方法,我国目前也是采用这种方法。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 虽然城镇化水平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但人口城镇化只是城镇化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城镇化的全部内容。要实现城镇化,就必须在加速人口居住地域城镇化的同时,大力加强经济现代化、非农化、商品化建设,特别是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真正实现由由“农村人”到“城镇人”的转变。

另外, 从城镇化的发展过程看,城镇化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 史发展过程。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内,人们的思想观念、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对城镇化的进程往往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甚至会出现“超前城镇化”或“滞后城镇化”的现象,但从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看,城镇化的发展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新型城镇化含义 第二篇_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正在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但是解决已经进城的几亿农民工及其家属享受公平待遇问题,而且对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对世界历史有影响的的大事。

作为位于祖国西南部的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云南省与全国同步实现新型城镇化,更是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壮举。

一、影响世界的重大意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初期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个是新技术革命,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这场预计未来20年内由3亿农民移居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变革,将为中国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提振世界需求释放巨大动能。

(一)我国的城镇化能够使地球上十几亿人迈入现代化行列,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1/4,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实现社会公平、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都起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我们总结了建国后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牢牢抓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终于实现了国际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以发展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利益共同体为基础的,具有全方位性和开放性,不以任何国家的衰败为前提。中国顺应历史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时调整和转变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与竞争,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朝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不断前进,使14亿多的人民生活初步实现小康,国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二)中国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中国曾经遭受西方列强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城市化和现代化只是不能实现的梦想。新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而来,是在一个非常差的底子上,而且是在常年战争的废墟上开始建设的。这一点与许多当年也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发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向全球的扩张,是现代世界演进的方向,异质的其他民族除了调整自身,很难抵抗得住这种文明形态的挑战。于是,无论出于被动还是主动,欧洲之外的民族,最终都被卷入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而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的演进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特征,五彩缤纷文明之间的互动改变了单一化的趋势。历史逐渐由其最初的欧美主义特征,而越来越趋向世界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东方的复兴,成功实现了向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转型,从世界的边缘渐渐向世界中心接近,日益共享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和发展的权利。中国的经济社会逐渐融入世界体系之中,正在成为多元化世界的重要一极。

发展中国家根据自己的历史、人口、资源基础和外部环境,坚持结合国情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是后发展国家的最优选择。发展中国家应当坚决维护本国的利益,坚持文化、文明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既不能盲目追随某种在其他国家取得成功的发展模式,也不能违背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要正视自身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兴利除弊,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吸取一切人类发展的优秀成果,开发利用国际资源与市场,为自己所用。鉴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相似性、共同性,中国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经验,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中创造的一系列发展理论和发展理念是对人类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城镇化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西方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著名的现代化理论,其中涉及城镇化的理论就有城市带动农村理论,城乡二元经济理论,农民进城的城市拉动和农村推动理论,城市城镇的比较效益、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等等,卓有成效地指导了城市化发展。在中国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已经创造出许多新鲜经验,并检验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真理性认识。例如,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等都是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探索中找到的符合我国国情、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广大后发展国家在探索本国的城市化城镇化和现代化道路中,在总结自己的发展经验时,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都为它们确立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新榜样、新坐标,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火车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王牌”引擎。努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为我国赢得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挥的巨大空间。要看到,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推进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有序引导这个宏伟进程,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稳步推进这一历史进程。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以城镇化和工业革命为代表的近代史告诉我们,一国特别是大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城镇化。世界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有过城市化城镇化较快推进的时期,而且这个时期往往也是工业化较快推进的时期。特别是二战后德国和日本正是抓住了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历史性机遇,快速推进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并最终完成了城市化城镇化任务。一些国际组织常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三次产业结构、城市化率等指标衡量一国的发展水平。如,日本城市化率曾由1950年的37.5%猛增到1955年的56.3%,城市化率5年上升18.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766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2012年4月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从2011年到2050年,世界城镇人口将从现在的36.3亿增加到62.5亿,城市化率由52.08%提高到67.13%,其

中较发达地区将提高到86.26%,而欠发达地区也将提高到64.08%。我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必须自觉遵循城市化城镇化发展的规律的内在要求,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稳步发展,2013年,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3.73%,云南省达到40.48%。但总的来看,我国特别是云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明显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而且,现有的城市化城镇化还明显带有传统城镇化的特征,制约着我国国内需求的扩大,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必然选择。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自觉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建设经济强国的必之路。

城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尊重它,按照它办事,就能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违背它必将受到惩罚。纵观世界城镇化历史,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公认的强国,无不是遵循了城镇化发展规律;而不少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染上了“城市病”,无一不是违背了城镇化发展规律。

关于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并不是某些人主观杜撰,而是从大量发展历史事实与数据中概括出来。例如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即把城镇化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1750~1850年为城镇化的初兴阶段,或起步阶段;1851~1950年为城镇化的局部发展阶段,或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1951年至今为城镇化的普及阶段,或城镇化成熟阶段。在成熟阶段,城镇化发展速度迅猛,造成城镇人口过度膨胀、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导致人口向城郊迁移,引起商业衰退,而城镇人口进入饱和状态,经调适后,城镇化进程又呈健康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时期。要抓住世界城镇化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建设经济强国的角度来看,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经过20年使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基本完成城镇化任务,建设经济强国,则是必须的,可行的。

(三)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城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按照多数学者的解释,城镇化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城镇的经济要素,城市城镇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城市城镇所具有的比较效益、规模效益、聚集效益和均衡效益等四大效益,为城市城镇的形成、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动力。

比较效益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农业比较效益低于二、三产业,它是城市城镇形成的第一原动力。比较效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于是就为另一类专业分工──商业服务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规模效益是城市城镇形成的又一基本力量,规模较大的城市城镇其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共建共享,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提供了市场动力。企业、人口的空间集中不仅可以节约运输、洽谈等交易费用,而且可以产生诸如道路、排水系统、管理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经济社会活动的成本。

聚集效益则为城市城镇的形成提供了直接推动力,它是多样化的厂商、居民及相关组织单位得以聚集、推动城市城镇形成并使之不断扩张的根本力量。众多具有不同偏好的居民的存在,会减少需求波动给生产者造成的损失,众多的社会经济活动可以给具有不同工作能力的居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地域上的聚集会产生互补利益,人口、企业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大大便利了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同时也刺激着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的产生。正是由于这些集聚效益,人口、企业不断地趋于空间上的集中,从而推动了城市城镇的形成、发展和扩大。城镇化带来人力资本和信息知识聚集,促进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改善管理,有利于提高资源集约利用,降低工业排放,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城镇化的规模效应将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对污染进行集中治理,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均衡效益是指促进经济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推动区域经济更协调地增长。城镇化进程不只是城市人口比例的提高,还是社会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的过程,它将带来城镇体系的完善和城镇分布格局的转变。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起来,构成一个比例更为协调的城市体系。城市分布格局的转变意味着城市城镇的分布将更合理地实现资源的空间配置。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将使经济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推动区域经济更快地增长,并有利于产业布局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

新型城镇化含义 第三篇_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含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综合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指出的,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

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将扩大内需由工作方针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凸显扩大内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目前,我国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需要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带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全方位需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建设就是经济建设,城市投入就是产业投入。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缺少工业化,城镇化就没有发展动力;缺少城镇化,工业化就失去发展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县城,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特别是发展小城镇的农村社区加速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工业化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能够为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载体和支撑,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进工业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实现工业经济的快速提升。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加快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需要服务业跟进,这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大而不强,“三农”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的最现实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驻马店赶超发展、加快崛起,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能破解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难题;只有拓宽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空间,才能减少农村人口、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节点,这既能够促进农村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又能够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新型城镇化含义】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

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活力的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说,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消费提高、投资增加、GDP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当前,我省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要实现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加快实现富民强市步伐,必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时,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的新型城镇化主要参与者是农民,最大受益者也是农民,这为农业大市解决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民生问题,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新型城镇化含义 第四篇_城镇化的涵义

城镇化

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基本涵义

“城镇化”一词出现很显然要晚于“城市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与城市化的概念一样,“城镇化”概念也是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至今尚无统一的概念。不过,就数量看,对城镇化“概念”的论述要少于“城市化”。据粗略估计,在2012年之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至少在20种以

上。具有代表性的并符合中国西部地区现实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

【新型城镇化含义】

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它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 笔者以为,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

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理解其本质特征是有益无害的。

从农村城镇化的角度而言,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时间特征,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非农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土亦“洋”,以“洋”为主,亦新亦旧,以新为主。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是不一样的。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西部均属发展型城镇化。发展型城镇化有5个特点:一是城镇化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二是城镇化偏重于发展第二产业,而非发展第三产业;三是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四是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镇化中城市贫民占有很大比重。 编辑本段投资问题

带动投资

城镇化将带动中国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哈尔滨市为例,到2015年哈尔滨城市化率要达到55%以上。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哈尔滨市总人口为1063.5万人。2012年,哈尔滨市城镇化率尚不足50%,照此计算,约有

60万-70万农村人口融入城市。此外,截至2010年哈尔滨市的常住流动人口多达134万人。由于有了新的户籍制度,南宁市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进度有望加快。截至2010年年底,南宁市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突破130万人。[1] 一个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增加的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需求在1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随着哈尔滨市、南宁市取消农业与非农户籍划分,以及给予农民工市民化待遇,有望吸纳超过300万新增城市人口,进而带动3000亿元以上的投资需求。[1]

城镇化必须处理好三个问题:粮食安全、保护耕地、农民市民化问题。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进口粮食已经达到6088万吨,其中主要是进口大豆。全世界出口大豆一半运到了中国。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三大谷物均已经转为净进口,如果我们不进口这部分粮食,而是由国内自产供给,需要增加6亿亩耕地。人口的增加、城镇化的发展都是粮食消费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带来多少粮食消费量的增加,这需要我们给予重视,加以测算。[2]

保护耕地

保护耕地,推进征地制度和用地制度的改革。

在征地方面,下一步土地改革需要研究怎样保障农民的利

益,改变征地过程中产生扭曲市场经济的各种行为。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用地制度方面,2012年之前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而土地利用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不同用途的土地出让价格差别很大,工业用地的价格约只相当于服务业商业用地的11%,约相当于房地产开发的14%,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过低产生了工业用地发展慢、用地浪费等问题,改革用地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2]

农民市民化

解决农民入城后的市民化的问题

首先需要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其次是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陈锡文说:“这项工作现在应该开始做,已经有点晚了,如果再不做,矛盾就更大,压得我们做都做不动”。如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解决这些涉及民生的切实问题,那么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推进城镇化一定要有新的思路,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2]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推进人口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文件要求,加快改革户籍制度,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政策。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社会保障、权益保

新型城镇化含义 第五篇_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 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戒。

与国际社会比较,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1998年,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6%,低收入国家为30%,中等收入国家为65%,高收入国家为77%,中国为31%,而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则为34%。 到2000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尽管上升为36.09%,但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比低收入国家略高一点。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型城镇化含义 第六篇_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

何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含义】

何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叫“四化”同步,这是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的思想之一。 当前,新型城镇化可以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探索和发展,新型城镇化概念被探索和提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与原有的城镇化战略有所区别,我的理解是绿色、发展、可持续,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新型城镇化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积极稳妥推进。在推进城镇化的方面,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一个是户籍制度改革,还有一个是农村的土地流转。户籍制度的改革要实现城乡人口流动真正的开放,土地流转是说农民的土地不应该作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牺牲的对象。

我们探讨城镇化,除了它自身的逻辑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政府的政策。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在一定限度内很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政府职能体现在一系列政府促进城镇化的政策中,有五个方面:产业的、人口的、土地的、基建的,还有公共服务的,这些方面也应该成为改革的主要领域。

总之,城镇化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增长主要命运的一个因素,它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且是政治方面的因素,它对整个社会结构对整个政治结构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使国内消费需求的市场容量得到持续快速的扩张,不仅成为未来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力,更能有效发挥出中国市场的世界影响力。

新型城镇化含义 第七篇_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四大重要战略意义

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四大重要战略意义

发布时间:2014-4-6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城镇化作为农村人口从传统分散的乡村向现代先进的城市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进入21世纪,我国明确提出城镇化战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中共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纲要还对城镇化作出了具体安排:“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将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并列。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新型城镇化含义】

日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至此,城镇化战略的总体框架已清晰地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矛盾,使城市经济、城市建设积极、有序、健康地发展,并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新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城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按照权威解释,城镇化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

的主要动力的过程。比较效益、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动力。比较效益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农业比较效益低于二、三产业,它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原动力。比较效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于是就为另一类专业分工──商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规模效益是城市形成的又一基本力量,规模较大的城市其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共建共享,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提供了市场动力。企业、人口的空间集中不仅可以节约运输、洽谈等交易费用,而且可以产生诸如道路、排水系统、管理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经济社会活动的成本。如果说比较效益和规模效益为城市的形成创造了初始条件,那么聚集效益则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直接推动力,它是多样化的厂商、居民及相关组织单位得以聚集、推动城市形成并使之不断扩张的根本力量。众多具有不同偏好的居民的存在,会减少需求波动给生产者造成的损失,众多的社会经济活动可以给具有不同工作能力的居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地域上的聚集会产生互补利益,人口、企业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大大便利了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同时也刺激着新知识、新观念的产生。正是由于上述集聚效益,人口、企业不断地趋于空间上的集中,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发展和扩大。

城镇化进程不只是城市人口比例的提高,它还是社会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的过程,它将带来城市体系的完善和城市分布格局的转变。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中小城市发展起来,构成一个比例更为协调的城市体系。城市分布格局的转变意味着城市的分布将更合理地实现资源的空间配置。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将使中国经济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推动经济更快地增长,并有利于产业布局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一些人主张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基本理由。由于长期忽视城镇化的意义与作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畸形发展,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社会性基础设施严重被忽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欠账严重,中小城市的供电、供水、供气、排水等设施多数不能满足需要。近几年,各级政府虽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但“面子”工程居多,地下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一大批小城镇中无供水设施或者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地铁是现代城市快速公交的最有效手段,但我国只有少数城市拥有地铁。在工业制成品普遍出现相对剩余时,一些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仍处于“短缺”状态。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承载体,也是城市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产业部门,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系统、水源与给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和防灾系统,还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部门,如此种种,与城市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大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提高城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还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市找到适合他们做的比较稳定的工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大,市场主体参与度高,政府、企业和市民都有相当高的积极性,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迅速取得启动经济、扩大内需的效果。

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镇化进程对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城镇化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唯一出路。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需要将滞留在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二、三产业,摆脱目前严重失调的人口城乡分布格局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其次,城镇化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城镇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高效的资源利用有利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最后,城镇化有利于减轻生态脆弱地区的压力,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造成生态退化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中国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对土地、草原、林地等自然资源的依赖和过度利用,加剧了生态退化。在生态脆弱区减少居住人口,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是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方式。考虑到中国因众多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所带来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大压力,以及遍地开花的农村工业企业所造成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城镇化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农民人均收入会不断提高,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压力也随之降低,为生态退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

实践表明,我国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就可拉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2%。由此可见,城镇化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不加快城镇化进程,就难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就难以跃上一个新台阶。

新型城镇化是消除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必须依赖城镇化。按我们的调查,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农民的有效工作日的长短和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农民的有效工作日又决定于农民的专业化程度和农民的经营规模。归根结底,我们要靠农村大量人口转移来解决农民的专业化问题和经营规模扩大问题。按我们的测算,在目前已经有2.5亿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基础上,我国农村的隐形失业率仍然接近30%。农民收入总量低,但日工资单价并不是很低。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的日报酬单价仅仅比城市平均工资低30%左右,还略高于城市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这个道理说明,要让农民收入增长,就必须让农民忙起来,必须让农民参与市场分工体系。只有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这个目标才能实现。

(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92562/

推荐访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