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清朝皇帝清单

清朝皇帝清单

时间:2018-10-08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清朝皇帝清单 第一篇_16清朝十二帝简介

在松鹤斋十五间房,是清十二帝的蜡像展览。

天命汗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户部赫图阿拉城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从小生活坎坷,在他二十五岁那年,他的祖父、父亲同时死于明军的炮火之中。努尔哈赤以报父、祖之仇为名,以“十三副遗甲”起兵,拉开了大清基业的历史序幕。他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服,实现了女真各部的大统一。经过艰苦努力,统一了东北、创制了满洲文字、建立了八旗制度,从而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努尔哈赤兵力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他用兵如神,指挥骁勇善战的八旗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决定迁都沈阳,作为开国之君,他的一切重大军政治策都毫无例外的具有开创性,为大清帝国的建立和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努尔哈赤一生打过十二次大胜仗,正当他的事业处于巅峰的时候,却意外的遭遇了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归,终年六十八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崇德帝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三十四岁即位,在位十七年。是清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早年的八旗旗主之一,跟随努尔哈赤戎马征战,立下了重大战绩。皇太极性格独立、慎思,具有顽强、拼博的品格,因而在对内辖制,对外征服的过程中能够挫败群雄。1626年即位,即位后勤于政务,在军事上有勇有谋,不到十年他统一了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在位期间革除弊政,调剂满汉关系,积极吸收汉族文化,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强化君主集权,巩固和完善了八旗制度,创设蒙古衙门,用以专门处理民族事务,同时效仿明制完善政府组织体制,从而促使后金政权进一步封建化,为清军入关,定鼎燕京,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在沈阳遽然辞世,终年五十二岁,葬于沈阳昭陵,庙号“太宗”。

顺治帝福临

爱新觉罗福临,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极第九子,生母为庄妃博尔济吉特氏。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崇德八年(1643年)承袭大统,时年六岁,1644年改元“顺治”,意为顺利治国,华夏一统。顺治在位十八年,作了八年傀儡,其间主要是摄政王多尔滚主持朝政,顺治七年(1651年)多尔滚出塞射猎死于塞外,十四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即位后他亲善

蒙古、治理西藏,同时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改,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使新兴的统治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为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政权作出了贡献。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的突然死亡,终年二十四岁,葬于清东陵,庙号“世祖”。

康熙帝玄烨

爱新觉罗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年号“康熙”,意为万民康宁,天下兴盛。康熙即位时年仅八岁,由鳌拜等四大臣辅政,鳌拜结党营私,欺凌幼主。康熙六年,年仅十四岁的玄烨用智谋成功地禽捕了鳌拜及其党羽,夺回朝中大权。随后康熙作为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开始了其雄才大略的进去,其文治武功都值得称道,由守成之君便成了创业之君。他在位其间革除旧制,实行新政,勤于国事,好学不倦,重农治河,提倡文教,同时他又解决了三藩之乱,成功地收复台湾,三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北部回疆,挫败了沙皇入侵,奠定了我国领土的完整。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死于畅春园,终年六十九岁,葬于清东陵,庙号“圣祖”。

雍正帝胤祯

爱新觉罗胤祯,生于康熙十一年(1678年),是康熙的第四子,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在位十三年,经过激烈的宫廷斗争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十五岁的胤祯继成帝位,年号雍正,意为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雍正元年(1723年)是清朝入关的第十八年,许多社会矛盾盘根错节,积累很深,盛年登基的雍正帝年富力强,学识广博,阅历丰富,办事刚毅果决,颇有作为。雍正帝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康熙晚年标榜宽仁,吏治松驰,贪污腐败已然成风,雍正即位后,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澄清吏治,裁革陋规,整饬官方,惩治贪墨,设立秘折制度,社军机处,从而雍正皇帝乾纲独断。雍正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勤政皇帝。他在位期间勤理朝政,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建立秘密立储制度,避免了皇子们争夺储位,保证了皇位继承的平稳过渡。雍正在康、雍、乾三朝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他既继承了康熙大帝的历史遗产,有改革了康熙晚年的弊政,既为乾隆强盛奠下了根基,又为乾隆繁盛准备了条件。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十八岁的雍正在圆明园驾崩,葬于清西陵,庙号“世宗”。

乾隆帝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雍亲王府,清世宗第四子,生母纽钴禄氏。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享年八十九岁,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的。雍正元年(1723年)被密立为太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弘历即位,年

号乾隆。他站到了当是中国社会的制高点,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即位初期,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兴建皇家园林,两次出兵平定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完善治理西藏,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并开拓了中国的疆域版图,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从文治方面,主持纂修《四库全书》,青少年时就著有《乐寿堂全集》,他是一位非凡的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诗人和学者。他统治期间,国立鼎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峰,从而步入“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但在高度繁荣昌盛之中,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各地农民起义频繁,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也叩关而至,清王朝开始从强盛走向衰败。乾隆帝于嘉庆四年(1799年)死于养心殿,葬于清东陵,庙号“高宗”。

嘉庆帝颙琰

爱新觉罗颙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出生于圆明园,生母为贵妃魏佳氏,乾隆第十五子。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在太和殿举行乾隆禅位,嘉庆登基大典。乾隆归政后,以太上皇名义训政,嘉庆处于陪侍地位。嘉庆在乾隆死日亲政,亲政后采取断然措施,以二十条罪状诸除大贪官和珅,使官场腐败之风有所收敛,这是他一生处理重大政治事件中最为精彩的一笔,也是他作为政治家的为一杰

清朝皇帝清单 第二篇_清代的贡品

清代的贡品

提到封建时代地方官员向皇帝和朝廷纳贡,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是很遥远和神秘的事情。翻开尘封的历史档案,从众多的贡品中,既能看到当时贡品的种类和数量之多,封建王朝的奢侈,也看到地方官员为讨好皇帝和朝廷,为筹集贡品费尽了心机。既能从贡品中了解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也从这种特殊的经济活动中折射出政治领域中的某些现象。

朝贡是政治上从属关系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朝贡制度是从汉代开始,到了清代已经相当完善。以东北为例,根据清代定制东北的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每年要向清王朝进贡,贡品分为岁进贡品、年例贡品、鲜贡品,鲜贡品又分为头次鲜、二次鲜。

清朝初期的统治者对黑龙江东海女真各部少数民族主要采取招抚办法,或将其编入八旗兵,或编户作为边民,并令其每年定期朝贡。皇太极对黑龙江边民实行“贡”、“赏”活动,也称为“贡貂”和“赏乌林”(又称为乌棱,满语财帛之意)。这些边民部落的首领向皇太极贡献貂皮,皇太极则赏赐给他们蟒缎、绸子衫衣、棉裤、毡帽等,有时朝廷也派人下去征收,并进行交易活动。如皇太极在崇德三年曾派兵到黑龙江渥勒屯、乌鲁孙屯、博和里屯等地去征收贡品,共收得贡貂皮1124张,又交易所得貂皮1250张。再如鄂伦春族很早就向清王朝纳贡,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向清王朝贡献貂皮637张,得银1020两。清王朝还派人到鄂伦春人聚居地收取应进贡的貂皮和贵重毛皮,然后返给其物品。这种交流一律不作价,以物易物,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的交易,以此来从政治和经济上控制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这种情况到19世纪末才改变,允许鄂伦春人与私商进行买卖和交换。

清王朝通过“朝贡”、“册封”等形式,保持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朝鲜、安南、缅甸、暹罗、苏禄、老挝、巴尔山、爱乌罕、浩罕王国等当时都是中国的属国和朝贡国,他们同清王朝保持着藩属与宗主国的关系。朝贡实际上是一种官方交易,是清王朝和地方民族上层之间的经济往来,是清王朝与藩属国之间宗主国与从属国关系在经济上的表现。

围场既是皇帝巡视御围之地,又是采捕贡品的场地

清王朝在东北设立围场、牧场等采集贡品的基地。围场是驻防八旗演武骑射的场地,又是清帝巡视御围之地,还兼做采捕向清朝廷纳贡物品的场地。东北四个围场中,盛京围场是东北境内面积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围场。其范围相当于现在吉林省的海龙、辉南、梅河口、柳河、东丰、辽源、东辽和辽宁省的西丰等市县境,南北约240公里,东西250公里。另外0在吉林将军境内有一个围场,在黑龙江将军境内有两个围场。围场从圈定之日起,严禁旗民等潜入砍樵伐树、开垦、采集和捕牲。各将军派八旗官兵驻扎、把守。清朝廷制定严格刑律惩办违禁者,如偷采蘑菇蔬菜割草砍樵者,初犯枷号3个月、杖100,徒3年;再犯发遣种地或为奴。对于失察的官员,一律罚俸一年。在盛京围场内划设若干围地,有供皇帝巡视东北时行围用,占地11围。有供盛京内务府捕打“岁贡”占地11围;供捕鹿作为贡品的“鲜贡”占地14围。

在官地中划出牧厂做采集贡品、打牲之地。在东北有盛京大凌河牧厂、盘蛇驿牧厂,三陵养息牧厂三大牧厂。在现吉林市东北70华里的松花江北岸设“打牲乌拉采贡场地”,专为皇室“围猎貂皮刨挖人参”之地,采捕珍珠、蜂蜜、鲟鳇鱼、松籽等供给皇室。划出专供皇室采集土特产的5处山场,如永陵龙岗官山,养贡鹿官山、四合霍伦贡山、枢梨贡山、安楚香贡山。还有194座山场作为清廷采集人参以及围猎场所。

为了管理和组织贡品的采集和打牲,于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隶属于北京内务府。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令吉林将军兼理总管。据记载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时,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有打牲场,领催、珠轩打、土匠等4275名,有采贡山场22处,珠河64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设备、工具、官兵的俸饷等,

统由国库出资支付,采集的物品全数无偿贡交清朝廷。

贡品中不仅有稀有山珍野味,还有山里红等“土特产”

据道光二十三年的资料记载,盛京将军每年向皇室“贡鲜”三次,计品种和数额:鲜鹿尾20盘、鲜鹿舌20个、鲜鹿肋条28块、鲜鹿发尔什38块、鹿大肠和肠各12根、鹿肚10个、鹿肝肺4份、汤鹿4只、汤鹿肉7块、晒鹿肉30块、野鸡100只、东鸭60只、拆件麅4只、麅肠12根。此外,还有四次“鹿贡差”,计品种和数额:鹿尾240盘、鹿舌240个、鹿大肠160根、鹿盘肠320根、鹿肚96个、鹿肝肺30份、混鹿筋100斤、鹿舒满100根、毛鹿460只、汤鹿20只、麅190只、麅肠54根、獐子40只、树鸡40只、野鸡400只。每年还要呈送一次“附加贡”,有麂皮3张、虎胫骨和虎威骨各3副、獐子什哈280个、麅子哈320个。盛京将军“年贡”每岁一次,有鹿尾20盘、鹿舌20个、鹿大肠4根、鹿盘肠8根,鹿肚4个、鹿肝肺4份、麅10只、麅肠12根、獐子40只、树鸡30只、野鸡200只、东鸭20只、各种鱼108尾、各种山梨56缶、虎斑雕等珍禽413副。吉林将军的“皇贡”少于盛京将军。据光绪三十年(1904年)四月,吉林户司果子楼年例应进贡品数目清单记载,向清朝廷进贡的贡品中不仅有山珍野禽,还有山韭菜、山里红等土产,看来皇帝对故乡的东西也是很留恋的。黑龙江将军“皇贡”一年三次,即“十月进鲜,十一月年礼,十二月春鱼”。打牲衙门贡有:东珠、蜂蜜、松子、鱼等土特产品。

清代各地向朝廷进贡特产种类很多。光绪年间,仅茶叶一项就有40多种。直到今天,还有大量的普洱贡茶,深藏民间,且已成为文物,价值不菲。还有文房四宝,是地方官员孝敬宫廷的传统贡品。如端砚、贡墨、纸张等等。今天在故宫地下库房中,还保存着当年进贡的宣纸,装裹在八尺长的木箱内,至今尚未开封。大量的贡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北京,许多地方的宝贵财富被清王朝占有,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贡品中不仅有“土特产”还有许多“洋货”

在向朝廷纳贡的贡品中,有许多是外国的使节、传教士进献给皇帝或王公贵族的“洋货”,也有一些是地方官员从洋人手中购得后进贡给朝廷的。这些洋贡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洋钟表,在北京故宫中珍藏了大量的中外钟表,有一些是根据皇帝的喜好收集来的,还有一些是由外国使节、传教士等纳贡的贡品。在这些钟表中不乏一些稀世珍宝,如一款“铜镀金鸟音洋钟”,铜镀金钟壳、铜机芯,钟的底座有鸟和美女各种姿态的法郎画片。上弦启动后,先是乐声,乐声之后是鸟鸣,小鸟在鸣声中张嘴、提翅,十分逼真。洋钟表在当时已经成为中国人认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除此之外,一些藩属国也向清朝廷纳贡。在接受这些贡品时,清朝廷的统治者往往会拿出超过原价数倍的金银珠宝赏赐这些外来使者,以显示天朝大国的地位。从这些“洋贡品”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

从贡品中可以反映出清代东北的生态环境和农林发展状况

贡品中渔猎产品比较多,如貂、鹿等野禽,人参、蘑菇等山珍。从这些东西可以看出,虽然清代东北人口增多,特别是大量的关内移民到东北,农事活动广泛开展,但是自然生态环境还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缩影。在黑龙江、吉林的少数民族还生活在半原始的状态下,如赫哲族“以捕鱼为食”,“暑用鱼皮、寒用狗皮”,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赫哲族人仍然过着渔猎生活。鄂伦春人“养鹿,乘以出入”,从事捕捞海驴、海豹、海牛、海狗等海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乌苏里船歌》唱的就是赫哲人的生活。我们从赫哲族人和鄂伦春人的渔猎生活中看出当时东北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

到清代末期,东北的农业也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据1908年统计,奉天省年产高粱76,526,643斛,大豆40,716,000斛,小米9,009,993斛。740)this.width=740" align=right border=undefined>粮食总产以开原县为例,每垧地(6亩)的单产,大豆3石5斗,高粱4石、小麦2石。渔业生产也有很大发展。从辽东半岛沿海到黑龙江的海水产品和江河渔产品

十分丰富。据文献记载,1908年金州年产银刀鱼61,000斤,鲨鱼10,000斤,黄鱼16,500斤,梭鱼31,000斤,蛎子220,000斤。“其余虾、蟹、蚌、蛤之类,尤不可胜用”。黑龙江“江河遍于四境,产鱼颇丰,而以冰鲜为贵,活鱼则不常见”。还有人参种植、养蚕、采蜜等都有很大的发展,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

昔日的贡品成为今天的名牌商品

向皇帝和朝廷纳贡已经成为历史,然而今天的人们对贡品二字并不陌生。在商场、超市中有不少带有“贡品”字样的商品。在各种媒体的宣传中,某商品曾经是某地向皇帝和朝廷纳贡的贡品的广告,经常映入观众的眼中。什么贡米、贡酒、贡茶比比皆是,真不知是哪一天冒出这么多的“贡品”。其实我们从历史档案中了解到,在清代以至更远的朝代,各地方向皇帝和朝廷纳贡的种类不计其数,只不过是过去不被人知罢了,就拿我们辽宁省来说,新宾、清原、桓仁、开原、大石桥产的大米,都曾进贡到清朝廷,而全国来讲所说的贡米更是多很多。

还有那个餐桌上备受青睐的荔蒲芋头,曾因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宣传,一下子提高了不起眼芋头的身价,广西的荔蒲县和芋头有关的知名产品就有40多个,足以看得出媒体宣传的作用。据说云南的普洱茶也是因为曾经进贡到朝廷并被收藏了多少年,而今其成为各路收藏大军追逐的“藏品”。

由此看来,昔日皇帝和朝廷纳贡之举一直影响到今天。一方面今天的企业、商家乃至地方官员借着“贡品”这一金字招牌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尤其是土特产品。只要哪一件商品沾上“皇”气,身价倍增,销路看好,真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另一方面经过历代封建王朝对贡品的筛选,把各地方特产、精品留传下来,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

清朝皇帝清单 第三篇_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

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

朝代时序及阶段主题(脉搏)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历史(BC2070年—BC221年)

朝代更替:BC2070年—BC1600年—BC1046年—年BC771年—BC475年—BC221年

夏朝 商朝 春秋 战国

奴隶社会开始 奴隶社会发展 奴隶社会鼎盛 奴隶社会衰落 封建社会确立 王位世袭制 (殷墟、甲骨文) 分封制 分封制瓦解 确立中央集权制

代禅让制 井田制 井田制崩溃 确立土地私有制

阶段特征

总特征: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

分特征:政治上 以王位世袭制为标志,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创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影响

深远。

经济上 农业在各部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

格局。

民族关系上 华夏族主干形成,与周边少数民族接触频繁,形成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文化上 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朝代更替:BC221年——BC206年——BC202年——AD9年—— AD25年——AD220年 秦朝 楚汉战争 莽新王朝 东汉

阶段特征

总特征: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

分特征:政治上 封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确立并巩固下来。秦朝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至西汉汉武帝时这一制度得以巩固。

经济上 ①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

方地区。③对外贸易开始,通过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

来。

民族关系上 秦汉王朝均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

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思想文化上 ①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②统治者

加强了思想控制,形成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思想大统一③外来思想文化(佛教

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传入中国④与“君权神授”等封建迷信思想相对立,产生了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对外关系上 随着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

初步形成。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朝代更替:AD220年—— AD280年—— AD317年—— AD420年—— AD589年

难忘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1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三国时期 西晋短期统一 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 阶段特征

总特征: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的时期。

分特征:政治上 此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局面,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上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经济基础。 民族关系上 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促进了民族融合。

思想文化上 思想文化在动荡、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异彩纷呈,为唐宋时期的繁荣、

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石。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朝代更替:AD581年—— AD618年—— AD907年

隋朝 唐朝

阶段特征

总特征: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多项政治制度得以完善;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文化全面繁荣,泽被东西;“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统

一多民族国家获得重要发展。

分特征:政治上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局面。实行三

省六部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经济上 租庸调制、均田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农业、

手工业、商业出现全面兴盛的局面,重要工商业城市遍布南北,长安、洛阳等成为

国际性大城市。

民族关系上 唐朝以和亲、册封、会盟等多种方式,有效处理了中央王朝与周边各

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扩大了统治范围,使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对外关系上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交往形式多样,不仅与东亚各国保持经济的联系,

而且与中亚、欧洲、非洲一些国家建立联系,频繁的对外交往不仅促进唐朝经济文

化发展,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

思想文化上 由于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各民族间、国家间的密切联系,唐朝在

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都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传统文化发展的有一个高

峰。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公

元907年—公元1368年)

朝代更替:AD907年—— AD960年—— AD1127年—— AD1271年—— AD1368年

五代十国 辽、北宋、西夏 元朝

阶段特征

总特征: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政治上有分裂走向统一、传统文化发展

到新高度的阶段。

分特征:政治上 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到辽、宋、夏、金的对峙,最后元朝完成统一。 经济上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

难忘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2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南方;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民族关系上 民族间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元朝大一统局面下,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思想文化上 传统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科学技术又有新的发展,以诗词创作、;

理学兴起、元曲兴盛为代表,传统的思想文化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

第六章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

元1840年)

朝代更替:AD1368年—— AD1644年—— AD1840年

明朝时期 清朝

阶段特征

总特征: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分特征: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并对经济文化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经济上 随着土地关系和赋役制度的调整,封建经济一度呈现繁荣局面,新的生产

方式在艰难中成长。

民族关系上 历代中央政府注意发展民族间的往来,平定了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加

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幅员辽阔的版图

最终奠定。

对外关系上 由开放转向封;中国与西欧之间的往来出现“西学东渐”的局面;出现

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中国的传统对外关系由主动转为被动。

思想文化上 科学技术发展出现停滞的趋势;文学艺术仍有暂时的繁荣;反封建的

民主思想、古典小说、西学东渐则是文化领域中的新现象。承古萌新成为

明清文化的总体特点。

直击专题考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试大纲**

(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商鞅变法 秦的统一 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郡县制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革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宋的集权措施 ★王安石变法 元的中央官制与行省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内阁制与清朝的军机处

【考点梳理】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必修ⅠP6)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

难忘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3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清朝皇帝清单】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臣下,建立诸侯国,设官、建立武装、征税,拱卫王

室。受封的诸侯王要服从周王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受封国:齐、鲁、燕、卫、晋、宋等

特点:①姬姓居多;②世袭;③与宗法制相结合;④家天下,家国同构。

作用:①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治,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格局;②埋下了分裂的祸根;③后来

很多地名姓氏源于分封制。

遭到破坏:①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

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

(2)宗法制(必修ⅠP6-7)

含义:按父亲血缘亲疏分享政治权利,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主要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②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

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③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

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内外有别。

作用:①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封与继承制

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如认祖归宗、孝顺长辈、恪守孝道和传宗接代、重男轻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

★商鞅变法(BC356年和BC350年)秦孝公(选修ⅠP14)

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②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瓦解,各国面临政治、经济制度重建。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建立地主阶级政权。各国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③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④百家争鸣推动思想解放,发家学说为变革提供理论依据

⑤兼并战争需要人才提升国力

⑥秦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落后于东方各国。

目的:富国强兵,确立封建制度。

性质:是地主阶级实行的一场富国强兵的封建化改革。

内容:(1)政治上①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②实行什五连坐制度——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③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

(2)经济上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

阶级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秦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但后来也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③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交流。

(3)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打

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新兴地主的政治地位。

难忘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4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4)思想文化上①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②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③推行

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刺激了小农户数量的增加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

评价:积极①推动了秦封建化,秦国力大增,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②促使原来的世卿

世禄制向军功爵制转变。③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④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局限性①轻教化,轻罪重刑。②重农抑商后来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ⅠP8-9)

1.秦的统一

统一过程:①统一六国:从BC230年到BC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秦王朝。②北伐匈奴:BC215年,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筑长城和直道。③南征岭南:BC214年,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置郡。④通西南夷:在西南开五尺道,征服了西南夷。

统一的意义:①有利于生活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愿望。②统一后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深远影响。③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①建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②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最终使军政大权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清朝皇帝清单】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

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⑤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⑥制定法律

⑦朝议制度:三公和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的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难忘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5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清朝皇帝清单 第四篇_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易混点清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易混点清单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元血缘关系。分封制主要在西周时期推行,但在西汉初年和明朝初年也推行过。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而对于封国内的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4.郡和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秦朝统一全国后只是全面推行。

5.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先秦时期相比实质上的不同是以封建专制集权的官僚制度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但皇帝仍是世袭的。

6.比较秦朝的二三公丸卿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7.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8.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与内阁制

9.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她的共同之初:参与机票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1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清朝皇帝清单】

ll.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1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集权趋势,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罗马)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但不能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落后于古代两方的政治制度。

清朝皇帝清单 第五篇_知识清单(终极版)

【第1课】

1.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及意义?

答: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意义: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 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分裂 割据埋下了隐患。

2.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答: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继续分封。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3.宗法制的目的、特点及作用?

答: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答: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二者互为表里。

【第2课】

1.皇帝制度的特征?

答: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2.三公九卿制下“三公”的职能?

答: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3.郡县制的历史作用?

答: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②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答: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 加强和完善。

【第3课】

1.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①推行“郡国并存”;②颁布“推恩令”。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①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上:派文官,设通判。

③财政上: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3.元朝行省制度的历史影响?

答: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它的创立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职能?

答:①中书省:决策 ②门下省:审议 ③尚书省:执行

5.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

答:特点: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作用:①分散和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②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

6.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答:①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 ②参知政事:行政权

③枢密使:军权 ④三司使:财权。

7.汉朝、魏晋、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答:①汉朝:察举制 ②魏晋:九品中正制 ③隋唐:科举制。

8.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答: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87109/

推荐访问: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皇帝顺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