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冰心的诗歌

冰心的诗歌

时间:2018-09-19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冰心的诗歌 第一篇_冰心诗歌成就

冰心《繁星》、《春水》中的诗歌大多小巧玲珑,构思新颖奇特,充满诗情画意,语言明丽清新,富含生活哲理。诗集中,以青年为话题的诗共有8首,《繁星》3首,《春水》5首。读这些诗,你会为它的新颖构思所叹服,你会为它的深刻哲理所感动。

《繁星》之十六:

青年人呵!

为着未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图画。

[赏析]

这首诗很通俗,一读就懂。诗人劝诫我们要把握好现在,勤奋努力地学习,脚踏实地地工作。只有“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将来的事业才辉煌,人生之路才宽广。在你“回忆往事的时候”才“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你才能够自豪地说:我的这一生是过得丰盈充实的,是有意义的。一个“小心”,用词精妙、无限关爱、叮咛之情力透纸背。

《繁星》之九十八:

青年人!

相信自己罢!

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

也只有你能创造自己。

[赏析]

这首诗重在劝诫青年人要树立自信心。要相信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不怕人生路上的艰难坎坷,不畏生活中的风霜雨雪。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鸣金收兵,不要受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不要经受一点委屈就意志消沉,不要遭到一点打击就萎靡不振。还是《国际歌》唱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朋友,“相信自己罢”,“只有你能创造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在世人面前亮出自己亮丽的风采,展现一个全新的自我。

《繁星》之一一零:

青年人啊!

你要和老年人比起来,

就知道你的烦闷,

是温柔的。

[赏析]

这是劝勉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处世观的哲理诗。青年人要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也就是要正确地去对待生活中的“烦闷”。人生在世,要生活,要学习,要工作,就必定要与人相处。在与人相处中,就一定会遭遇困难和挫折,因此,就一定会产生“烦闷”。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只有从容豁达地去面对,勇敢乐观地去迎接。古人就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只有在困难和挫折中你才能增长智慧,增长才干。有圣人说:“困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真是精辟精彩。青年人不像老年人那样饱经沧桑,饱经忧患,有时一回想往事,就难免心有余悸,痛苦不堪。青年人面对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青年人没有生活负担,没有家庭拖累,没有太多的杂事羁绊,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生存危机。因此,即使有一点“烦闷”,比起老年人来,也是“温柔的”。

《春水》之三:

青年人!

你不能像风般飞扬,

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浮云似的,

无力的生涯, 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呵! [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精彩的哲理诗。诗人以风儿飞扬、云儿飘浮和高山静止巧妙设喻,对比比照,告诉我们立身养性的真谛。诸葛亮曾在《诚子书》中谆谆告诫其子诸葛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可见神静气定,戒除浮躁,对于我们修身养性是多么重要啊!

《春水》之三十四:

青年人!

从白茫茫的地上,

找出同情来罢。

[赏析]

这是一首告诫青年人如何待人处事的抒情诗。言简意赅,情深意长。诗人要青年人“从白茫茫的地上找出同情来”,就是要青年人对别人充满关爱,对社会充满爱心。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暗”。说得多么好啊!可见同情和关爱对别人、对社会是多么重要。正如那首歌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春水》之八十七:

青年人!

只是回顾么?

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赏析]

什么是诗?艾青说:“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什么是好诗?艾青说:它“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冰心的这首小诗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她将自己“心灵的活的雕塑”栩栩如生地展现在青年人面前,她不但让我们从诗中“感触了它所包含的”,而且还让我们“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诗歌告诫青年人不要取得了一点成绩,有了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妄自尊大,停步不前,不要老是沉浸在幸福的“回顾”中,要戒骄戒躁,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因为“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诗歌真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

《春水》之一三一:

青年人!

觉悟后的悲哀,

只深深的将自己葬了。

原也是微小的人类呵!

[赏析]

这首诗和《繁星》之一一零一样,也是告诫青年人要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的抒情诗。这首诗写得稍微难于理解些。但只要我们懂得了读诗要注意其跳跃和省略的特点,那么这首诗就容易理解了。这里,我们只要稍稍将诗人的思路作一个梳理,它就成了:青年人!要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觉悟后还悲哀,就只会深深地将自己葬了。这原本是微小的人类的致命弱点呵!

诗歌精短而警策,如醍醐灌顶,足以使那些昏聩的头颅猛醒。

《春水》之一七四: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赏析] 这是一首极富哲理的劝勉诗。诗歌开篇用呼告手法,采用倒装句式,劝勉青年人勤奋努力地学习,去“珍重的描写”自己的人生诗篇。不要懈怠,不要蹉跎。然后,用一拟人兼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原因,催人上进;因为“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啊!诗歌与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读到此,我们耳畔会油然响起古代那位哲人震聋发聩的警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而扬鞭催马自奋蹄,勤勉地去抒写辉煌的人生。

冰心的诗歌 第二篇_冰心与泰戈尔诗歌的异同

试论冰心与泰戈尔诗歌的异同

201203235823(学号) 卓云云(姓名) 指导教师 齐裕焜

【摘 要】: 冰心与泰戈尔的诗歌虽然都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但具体到宗教精神和宗教理想的表达上却又不同,冰心的诗歌在文体格式上是对泰戈尔诗歌的一种继承,他们的诗歌都是以歌颂大自然、儿童和爱为主题。但冰心不像泰戈尔一样去歌颂自己的爱情生活。虽然他们在歌颂人类情爱的类型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共同地想发现人类情爱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字】: 泰戈尔; 冰心;诗歌; 宗教哲学

冰心,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笔名冰心女士,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被称为“世纪老人”。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孟加拉族人,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反现代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

【冰心的诗歌,】

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泰戈尔和冰心两位作家虽然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但就其作品而言,爱的宗教哲学虽然是泰戈尔和冰心诗歌主题的基本色调。冰心的作品受泰戈尔的影响,她的创作走向温柔的爱的吟颂,尽情地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

那么,这两位作家的诗歌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一、我们知道,泰戈尔一生同情中国,他曾两次访问过中国。他访问之后,他的作品大量地译成汉文。当时翻译的绝大多数是散文诗,因此,泰戈尔对中国的影响首先是散文诗。从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起,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不少体裁像《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一类的作品,这其中有沈尹默、刘半农、冰心、鲁迅、郭沫若、瞿秋白、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在他们中间,冰心可以说是受惠于泰戈尔最深的“私淑弟子”了。泰戈尔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的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诗作家——冰心。她写了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冰心的诗歌受之于泰戈尔的影响,是现代文学史上不争的事实,也是研究者们的老生常谈。闻一多称冰心是“中国最善学泰戈尔”的女作家,徐志摩认为,冰心是“最有名的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而冰心自己则说:“我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自己平时写在笔记本上的三言两语——这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是无须回避的事实,但是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停留在诗歌外表结构的单向模仿上,更为重要的

是,冰心的诗歌创作在宗教精神和宗教理想方面更多地接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并有所发展,我们既可以在两位诗人的作品的语言结构里享受到阅读的诗美的愉悦,更能够在他们诗歌中感受到两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诗人在努力为多灾多难的人类寻找一块灵魂息憩的宗教绿洲。

二、印度是一个宗教呈多元化特征的国度,而且,历史上的印度,宗教与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成为印度文化的核心。泰戈尔从小就生活在宗教的氛围中,他的父亲戴温德拉纳特对“吠陀”和“奥义书”都很有研究,在当时的社会上被称为“大仙”。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使泰戈尔的诗歌体现了印度宗教文化的大宇宙和小宇宙统一的“梵我合一”的观念,以及追求至爱的精神理想。特别是青年时代的泰戈尔,由于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因而他诗歌中的“上帝”是东西方宗教文化混合的象征符号。一方面他认为“上帝死了的时候,宗教便将合二为一”(《飞鸟集》第84节)另一方面,他又主张不要去乱礼拜,“向谁礼拜呢?睁开眼看,上帝不在你的面前。”(《吉檀迦利》第11节)很显然,泰戈尔对“上帝”的理解糅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宗教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化解为完全彻底的泛爱哲学。冰心出生于中国20世纪初一个温馨的家庭,她的祖父谢子修是一位私塾先生,其手书的“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的对联,足以道出这个家庭的宗教文化氛围。冰心的母亲一心向佛,与世无争,这对早年冰心的宗教情结有一定的影响,及至进了贝满女中,“因受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并用诗歌来表达宗教精神,

这是泰戈尔与冰心诗歌创作的共同点,而全方位的宗教式的爱,则是两位诗人诗歌情感的共同主题。

三、泰戈尔是一个“爱”的宗教的崇奉者,他宣传爱的福音,认为“真正增强文明的力量,使它真正进步的是协作和爱,是互信和互助”。他爱神、爱人、爱大自然,爱的思想成为他诗歌中泛神论的宗教情结的精神支柱。无论是梦幻多于现实的早期诗歌,还是晚期直面现实的厚重力作,爱的思想始终是他诗歌统一的宗教基调。就表诉内容而言,泰戈尔一生的诗作大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爱情诗、自然风景、宗教颂歌、神话哲理诗、历史掌故诗、社会问题诗等几大类。这几类诗歌虽然主题表达的侧重点不同,但是爱的宗教哲学却始终如一地贯穿其中,是泰戈尔诗歌精神价值的主要取向。同样,在冰心的全部诗作里,爱作为一种宗教行为,是她诗歌最基本的情感主题。冰心所努力表现的宗教式的爱主要是:自然之爱、母爱、儿童爱和人类之爱。在爱的宗教的启示下,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大自然在诗人纯洁欢悦的灵魂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之骄子。诗人笔下的“繁星”、“天风”、“树影”、“红果”、“山影”、“春水”等自然景观,都是宗教性灵的产物,散发出一种爱的生命气息,是人类生命的起源。诗人甚至称赞道:“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繁星》第14节)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人不过是自然怀中的一个有命脉的灵魂。冰心试图通过对大自然的内模仿而达到净化心灵、向内观照、凝心忘我的恬淡心境。在静默无言的大自然面前,通过幻想而达到一种宗教式的适意感受。“母亲”在诗人的笔下,是

大写的宗教式的人,是生的安慰,是爱的典范,是最崇高的、最无私的“上帝”。“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繁星》第33节)冰心把“母爱”看作是万能的,在诗人看来,灵魂的幸与不幸都取决于母爱的有无。而“母爱”不仅是生命的庇护者,更是灵魂的拯救者;不仅是肉体的给予者,更是性灵的授予者。泰戈尔和冰心都把爱看成是拯救人类的精神宗教

虽然爱的宗教哲学是两位作家诗歌主题的基本色调,但却有着不同之处。

一、泰戈尔诗中的宗教情感主要是对泛爱哲学的肯定和对神的依赖与崇敬,而冰心的诗歌更多的是对爱的肯定和褒扬,

以颂神的形式来完成诗歌创作的外形结构,以泛爱主题来完成诗歌的情感表达,这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美学特质。他的《园丁集》就是宗教式的爱的哲理升华,诗人力图创造一个完美的爱的宗教世界,人类在神的指挥和训导下,完成了从幻想到现实的实践过程。不仅爱情是美满的、无涯的人生是完美无缺的、甚至连死亡也是美丽的,至于人之外的一切自然物更是美丽无比。爱的理念在泰戈尔诗中是最卓然超拔的,也是他诗中宗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飞鸟集》显示了宗教人格化的特点,是诗人心灵历程的纪录,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宗教精神的复杂性。在这一本诗集中,诗人多次呼唤上帝给人类以关爱,祈求无所不能的神灵把爱洒向人间。诗人将主观思维的主体情感投向无形而万能的“神”,这样,他诗歌中的虚幻意象自然而然地渗

冰心的诗歌 第三篇_冰心与泰戈尔的小诗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笔名由来: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取“冰心”二字意为“玉洁冰清”。

代表作:诗集《繁星》、《春水》这些小诗是受到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

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 小说集《超人》

二、诗歌特色:

其作品题材以歌颂母爱、童心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

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能够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春水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三、课外阅读延伸:

冰心的小诗

——《繁星》

《繁星.一》

繁星闪烁着——

【冰心的诗歌,】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繁星.九》

梦儿是最瞒不过的呵! 清清楚楚的, 诚诚实实的, 告诉了,

你自己灵魂里的密意和隐忧。 《繁星.二八》 故乡的海波呵! 你那飞溅的浪花,

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磐石, 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

《繁星.二》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繁星.十二》 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甸着同一的归宿。

《繁星.三三》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冰

《繁星.七二》 西山呵! 别了!

我不忍离开你, 但我苦亿我的母亲。【冰心的诗歌,】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七五》

父亲呵!

出来坐在月明里,

我要听你说你的海。

《春水

.一》 春水!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个影儿么?

春水温静的答谢我说

: “我的朋友!我从来没留下一个

【冰心的诗歌,】

影子不但对你是如此。

.三三》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冰心的小诗 ——《春水》

《繁星.八十》 母亲呵! 我的头发, 披在你的膝上,

这就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春水.三》

青年人!

你不能像风般飞扬 , 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 浮云似的 , 无力的生涯 ,

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呵!

《春水.四三》

春何曾说话呢?

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 已这般的, 温柔了世界了!

《春水

《春水.八七》

青年人!

只是回顾么?

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一三六》 《春水 洞谷里的小花 , 无力的开了 , 又无力的谢了, 便是未曾领略过春光呵 ! 却也应晓得!

《春水.八十》

当我看见绿叶又来的时候, 我的心欣喜又感伤了, 勇敢的绿叶呵!

记否去秋黯谈的离别呢。

《春水.一七四》 青年人,【冰心的诗歌,】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印度诗人

——泰戈尔

一、作者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代表作:诗集:《吉檀迦利》——(冰心译)、《园丁集》——(冰心译)

《新月集》——(郑振铎译)、《飞鸟集》——(郑振铎译)

短篇小说:《还债》 、《弃绝》

长篇小说:《沉船》 、《戈拉》 、《家庭与世界》

二、诗歌特色:

泰戈尔的诗歌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清新隽永,其创作的最大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对纯朴感情的自然流露和对日常生活的形象捕捉上,整个作品弥漫着一种恬淡、静谧、飘逸、肃穆的意境,如珍珠般闪耀着深邃的哲理光芒,读来发人遐想,让人陶醉。

三、课外阅读延伸:

泰戈尔的小诗

——《飞鸟集》

《飞鸟集.一》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飞鸟集.三》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飞鸟集 .六》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 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飞鸟集 .二十》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 是那最好的选择我。

《飞鸟集 .一四九》 世界已在早晨敞开了它的光明之

心。

出来吧,我的心,带了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飞鸟集.九》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

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飞鸟集.二十五》 人是一个初生的孩子,

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

《飞鸟集.一六七》

世界以它的痛苦同我接吻, 而要求歌声做报酬。

冰心的诗歌 第四篇_冰心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冰心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冰心和陈衡哲一样,重视女性自身特质和母职价值存在。郁达夫说:“读了冰心女士的作品,就能够了解中国一切历史上的才女的心情;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冰心确实一贯追逐“人”的本真,艺术的本真,她不压抑遏止天赋的性别特征,又向往有个性的文学,因而,作品思想和艺术均具女性表征。当然,冰心作品的女性意识因其裹挟着“时代风云”而不同于封建时代的闺阁文学,呈现的是新旧文化嬗变时期,中国知识女性向往现代文明的“真我”形象;冰心作品的审美方式因其以心为文、交织“古今”、融汇“中外”,而不同于古代女作家翠楼吟稿般的封闭纤弱,其文体、风度集人类和民族审美的甘露,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关键词}女性意识;感伤主义;个性化文章;冰心体

一、诗歌散文的思想——现代的女性意识

冰心的女性意识,首先表现在她东方式的性别自认方面。她视母性为授予、牺牲、仁爱和温柔,认为“女儿情性”应娴静温和,女人是真善美的象征,女人的力量在于用爱“温柔了世界”。

除真善美,冰心作品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其中心当然是“爱的哲学”。从“五四”到20年代末,冰心全身心地投入对母亲、儿童和大自然的眷爱和礼赞中,而其中三分之二涉及母亲。如沈从文所述:“冰心女士所写的爱,乃离去情欲的爱,一种母性的怜悯,一种儿童的纯洁,在作者作品中,是一个道德的基本,一个和平的欲求。”(《论中国现代创作小说》)对冰心“爱的哲学”虽历来有些争议,但其本【冰心的诗歌,】

质是积极健康的,内涵也很丰富,并总在发展。

假如说,母性是人类的创造之源、人格之源、和平之源的话,那么,冰心“爱的哲学”是她对人类最真诚的奉献;她在现代文学史上开创的母爱文学,呈现了女作家独特的精神创造力。

冰心“爱的哲学”和母爱文学,从文化意义上说,其显现的是女性意识,但究其根本,是人类性的表现。特点有三。其一,爱的内容相当普泛,并始终同祖国、人民、家庭、兄弟姊妹、朋友邻居、贫弱劳苦、生命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充满人道、民主和博爱精神。其二,爱的期待既理性又幻想,一方面看到人世间存在着战争、杀戮、欺凌、贫困、愚昧诸种非人道现象,一方面则期待用“母亲的爱光”来消弥世上的罪恶和解决社会的矛盾,使“贫富贵贱”和“人造的制度阶级”得以融化或消解。这样的期待富于人性,但在文化背景尚未成熟情况下,颇具浪漫、空想色彩。其三,爱的价值偏胜于人道主义,因而,它文化的、道德的意义甚于政治性作用,时间具长远性和未来性。

最后,冰心女性意识还表现在对“美”的瞻仰、生慕和兴叹上。“五四”以来,很少女作家像她这样率真地表达自己对山水、花草、飞鸟、美女、艺术美的倾心和陶醉;她从不掩饰自己作为女人的爱美之心。

二、冰心自的我选择——文章的艺术性

冰心对美的选择富个性化特征。在自然界,她爱星星甚于月亮,爱大海甚于山陬,爱黑夜甚于白天,爱玫瑰、桂花、海棠、蒲公英甚于牡丹花。晚近,她竭力颂扬君子兰,称君子之“言”如“花的香气”,君子之“行”似“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暂”(《话说君子兰》),以此来为孔子“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作注释。她倾向于风骨风采兼存的美物。因而在艺术上更偏胜于像泰戈尔、纪伯伦富性灵又富哲思的作

品,也酷爱龚定庵、黄仲则和纳兰性德思想深沉、感情强烈而风格清新澹泊的诗章。

基于对传统与外来艺术的继承和吸收,冰心审美注意对两者的融汇。她艺术上追求个性、追求自我、追求创造,因而这种融汇表现在作品里,自有其独特性和开创性特征。

早在20年代初,她欣赏他关于文学作品应当“以作者生平涌现于他人之前” (《文艺丛谈》)的观点。在她看来,“真”的文学,是“表现自己”的文学,“可以使未曾相识的作者,全身涌现于读者之前。她的才情,性格,人生观,都可以历历推知”;“真”的文学,还在于“发挥个性”,则为“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的文学”。

冰心散文创作更留下她的心迹。抒情主人公“我”绵延不断地出现。自赴美留学后,“我”常常充当记忆女神,在思国怀乡、想亲念友中回顾往事。直到《生命从八十岁开始》,“我”依然在回忆和思量中把前前后后、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挖掘出来,由童年开始,进一步梳理生命历程中积累下来的生活与情感。倘若把冰心散文经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就能连缀成她一部“淡泊心志,宁静致远”的心灵史,一部心灵的“自传”。当然,其间也有缺憾,即她对反右斗争时期在特定境遇中的苦楚心态,不曾有文字记述,以致形成一个“断层”。

三、创作的风格——感伤主义的笔调转换

冰心基于时代与自身气质的变化,创作风格相应变化,前期呈温柔伤感情调,中、后期呈清朗秀逸风貌。

“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是她创作高峰时期艺术风格最真实而贴切的写照。是“爱的哲学”使冰心沉溺在温柔恬美细婉的感情之中,“使她的笔底有了像温泉水似的柔情”。她的母爱作品,其赞词“不

绝如缕,乙乙欲抽”,至情至美,感人肺腑。她的问题小说,对问题的解决,所开药方不外乎“教育”、“调解”、“改良”之类,与“暴力”、“残酷斗争”等无缘;她笔下人物形象,除了慈祥的母亲,温柔的姊姊和可爱的弟弟外,“军人”形象,“父亲”形象也同样充满人情味,如“父亲”形象集威严、慈爱、勇敢、深情于一身,一派男性柔情。而对大自然的渲染,作者既将它作为造化杰作,又加以人格化,再点染上素净淡雅的笔墨,雅澹温柔之态令人倾倒。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素有偏重于感伤的文学传统,冰心作品的伤感情调表层上与之相近似,但其深层自有其深刻的时代生活内涵。由于她小说里的人物,或因环境所迫而陷入不幸,或因感怀忧世而心绪起伏不安,他们大多郁郁死去和生离死别;作者因为存有“忧郁”、“悲伤”是一种“颖悟”的看法,从而虽给悲苦命运和精神危机以“爱”的烛照,但其哀伤之情、之词早已浸染纸面。冰心散文、诗歌里的“淡淡忧愁”更加突出,如对“乡愁”的描写已达到切肤入骨境地:“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这样的感情与文字所烘染的忧郁情调,确有着古代女性文学感伤传统的因子,但也不乏冰心自己的个性光泽。

建国后,感伤主义的情调在冰心创作中被努力克服,代之以清朗明快的旋律。到了晚年,不管是微型小说,还是随笔、杂感等,行文虽老道辛辣,但仍然落在清朗明快的主色调之中。笔调的转换清晰可辨。

四、语体的主张——文体的变化创作

冰心崇尚创作中的精神自由,从而开创了多种文体,“冰心体”语体的创造,则是她最杰出的艺术贡献。

冰心创作最大的成功,还在于她饱蕴情思的语言,即创造了充满诗意的“冰心体”。早在“五四”时期,她在小说《遗书》中就提出了自己关于语体的主张,她说:文体方面我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这“化”字大有奥妙,不能道出的,只看作者如何运用罢了!我想如现在的作家能无形中融会古文和西文,拿来应用于新文学,必能为今日中国的文学界,放一异彩。

白话文言化,并非为冰心所独创,“五四”时期,在“白”中加“文”的情况较为普遍。冰心的创造性在于,把古文拆兑,或镶箝于白话文中,得体可读;或发明新词,而不显古奥。另外,冰心还首先把古诗词和骈文中的语言结构(主要指排比、对偶和长短句句式等)穿插于散文,以致造成现代散文的节奏感和诗感。冰心语体富灵性和修养,易于创造各种语境,她作品中抒情

冰心的诗歌 第五篇_冰心现代诗

《纸船》 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永恒的妈妈

当第一次睁开初生的双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无比圣洁 慈爱的睇视和欣喜的泪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细的盯着你 你朦胧无知的心本能地律动 却无法表述亲情只一阵四肢乱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声啼哭

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抚育 终于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躯 在调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后

决不等待,径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宝的第一声——妈妈 这是最感人的原始蕴蓄

无论世界上流韵着多少种语言 只有这一声呼喊绝对的相同 没有什么乐音,没有什么诗歌 能比这一声更动人

游子吟

群山不愿送走夕阳

多情的水手不愿远航。 希望在召唤。

外面的世界是我的天堂, 自由的心在飞翔。

母亲你牵挂我吗?

母亲不安的望着我。

母亲你希望我的人生更精彩吗? 母亲欣慰的看着我。 听火车气声,笛声……

隔着窗户紧紧握着一双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81681/

推荐访问:冰心的诗歌作品 关于冰心的诗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