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时间:2018-09-18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第一篇_关于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1

学校:新乡学院

院系:外国语学院

班级:

姓名:徐慧敏

学号: 级英教一班 10 1003040102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一个农业大国的形象立足于世界,尽管我国的工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农业依然需要更强更好的发展,那也就意味着对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目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如何?农民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富”了吗?带着这些疑问,我利用暑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十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够对新型农民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一 、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及特征:

(一)农民的娱乐方式单调,局限于家庭娱乐方式

电视是目前农村用于休闲的最主要方式,电视在农村的普及,极大地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业余生活。但由于电视反映农民尤其是农民娱乐的节目较少,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有些地方因为基础设施落后,有线电视开通较少,只能收到地方仅有的几个频道,节目数量少、质量差。基层电视台成为地方领导亮相的舞台,一些部门赚钱的工具,而对群众急需的农业生产技术,群众渴求的文化生活问题关注很少。而且,虚假广告的泛滥导致百姓上当受骗。

打牌、打麻将和下棋也是农民重要的娱乐方式。打牌以前主要是妇女的娱乐方式,但现在一些年轻人也比较热衷于此,且已经由以前的打“空牌”转向“玩儿钱”了,但下注一般较小。中年男性的娱乐方式以打麻将为主,农村妇女当中也有不少以打麻将为主要娱乐方式

的,其主要是经济条件较好、空闲时间比较多或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妇女。打麻将只是为了娱乐和消磨时间,下注比较小。年轻人一般都是聚在一起“转街”或打牌、打麻将,由于没有特别适合年轻人的娱乐方式,他们很容易转向不良的行为,比如赌博、聚众斗殴。

串门可以说是农村最常见、最传统、成本最低的休闲娱乐方式了。尤其对于农村妇女来说,串门更是她们业余生活的主要消遣方式。

(二)赶集、庙会、秧歌等传统方式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集市是农村每周都有的,赶集也是农民业余生活的方式之一。在农村,每个乡镇都有1 ~ 2个村设有集市,基本上是每10天就有3 ~ 4天是集。在集市上,农民可以购买生活生产所需的用品,走走逛逛,是休闲的好方式之一。集市在繁荣农村经济的同时也丰富的农民的业余生活。

每个乡镇都有一个或多个村有每年一度定期举行的庙会,并且曲阳县城也保留着一年一度的庙会形式。每逢庙会,村里张灯结彩,农民也趁此机会走亲访友。庙会期间,有踩高跷、舞狮子、扭秧歌等各种表演,十里八村的全来助阵,到处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齐上阵,载歌载舞,其情其景堪称是中国特色的乡间狂欢节。另外,庙会期间都会请剧团唱戏,但是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对唱戏已没有以前那么浓厚的兴趣,看戏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几乎没有。

秧歌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在一些农村,村里会定期组织扭秧歌,村民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大家凑在一起其乐融融。每到春节前后,还会组织秧歌队去邻村表演,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

(三)公共体育设施不足,体育锻炼缺乏。农村的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农民主要参加的体育活动主要有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秧歌等。但由于大多数农村没有活动的专门固定场地,农民平时很少开展这些活动,只有在春节前后扭秧歌、打球。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村镇每年会组织比赛,例如灵山镇有篮球比赛,县城每年还组织舞狮大赛。但大多数农村,农民只能在自家庭院和公路街道及天然场地开展一些简单的活动。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村民的要求,影响了体育活动在农村的开展。

(四)赌博日益盛行,并有趋于泛滥之势。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袋里钱的增多及大把空闲的时间,赌博行为在农村越来越泛滥。并且,其涉及的范围之广,覆盖了老人、成年人和儿童。在农村,人们普遍并不认为赌博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人们大多数认为这只是休闲娱乐的方式,有的甚至认为赌博是一种经济实力、能力的表现及标志。但是,赌博的危害是极大的。它会造成金钱的浪费和对财富不择手段的追求。打牌还往往会造成家庭的矛盾以及对子女的消极示范作用。恶性的赌博往往还易滋生社会治安事件。

(五)由信息闭塞到互联网时代的“萌芽”。通过调查,一些偏远的农村信息还比较闭塞,农民大多数对外部信息的获得还局限于通过电视或偶尔去一次城市,信息获得渠道较少,严重影响着农民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但在一些相对较好的农村,近几年网络逐渐得到发展,但在家庭中普及率并不高。仅有的一两家网吧也只有十

几台电脑,且装修陈设简单,设施落后。顾客中绝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人几乎都在玩电脑游戏或聊天。电脑和网络本应成为孩子开阔视野、传播文明的工具,但如果缺乏适当的管理和疏导,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农村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又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大的考验。

跟据调查结果来看,80%的村没有体育锻炼场所和体育器材;80%的村无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或阅报栏,即使有活动室的也是徒有虚名,经常锁着门,活动工具简单稀少,藏书缺少实用性,管理不到位;60%的村广播虽然畅通,但仅限于会议通知和广播找人,没有从事文化宣传和文化服务活动,不能起到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90%的村无文艺宣传队(业余剧团)。

二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没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场所。目前农村主要就是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农民的文化活动类型少,文化生活单一。 大部分农村没有文化广场,没有图书馆,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多数人每天以看电视,打扑克来度过自己的业余时间,只有少数的会唱歌,扭秧歌,下棋等的文化生活,但一年也只有的几次,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的业余生活也只是在唠嗑溜达中度过。

(二) 目前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工作难,发挥作用不力。从调查问卷和我们走访的一些乡镇看,大部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运转困难,

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第二篇_关于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专 业

班 级 1102

学 号

姓 名

关于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绵延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而备受关注,与此同时,农村、农民的问题也成为社会的焦点,农村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否。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农村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时至今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的问题,生活水平普遍迈上了新的台阶。这就为农村发展提出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的空缺如何弥补?因此,对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一农村现状会为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客观依据,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就此,我利用这个暑假的部分时间对本人所在地区的常住居民做了相关调查,发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

一、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

1.电视、广播的普及

自1958年中央电视台试验台开播以来,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一步步迈着坚实的步伐昂首走来,这是一种为所有人喜爱的娱乐形式,不出家门尽知天下大事,新闻访谈、电影综艺、音乐戏曲,时尚与传统,活泼或严肃,形式多样,种类繁杂,迎合各类人群的独特文化品味。所以,电视、广播毋庸置疑成为人们的业余文化首选,尤其是在农村这样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地区,更是得到了民众的一致好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农民表示会看电视,而且每天都会有部分时间收看电视。55%以上表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低于三个小时,在农闲时期,最多可达十余个小时。60%以上的人表示主要收看电视剧和综艺娱乐节目。男性收看新闻、体育、军事节目较多,而女性则普遍选择娱乐性质的休闲节目。另外,传统形式的节目收视率在农村依然较高,例如戏曲节目《梨园春》,这进一步反应了农村居民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流的现实。

2.主流娱乐方式——串门

串门的传统在农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串门不仅仅是农民消遣娱乐的形式,而且也是增进街坊邻里之间感情的有效方法,农民在人们眼中一贯都是勤奋踏实,热心而真诚的形象,这一形象的造就与邻里之间真诚的交往是密不可分的,许多居住在城市高楼大厦里的人都冷眼旁观着楼上楼下的邻里,缺乏的就是这么一种彼此发自内心的交流,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发达的城市远不如农村更能给人温暖。调查显示,90%以上的农民会在闲暇时会选择串门的消遣形式。

3.集会传统形式的传承

在我国各地的农村,有一种传统的集会习俗,华北地区也不例外,90%以上的村子每年都有定时的集会。相邻的村子不会同时举行,在相对的农闲时节,它们各有自己的节日。每逢集会时节,村里各家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而各路小商小贩也不会错过时机,卖衣服的,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在我的儿时记忆里,每逢集会,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套圈,打枪等形式的游戏为儿童喜欢,一般集会时会有唱大戏的戏班子,老年人都搬着小凳子热热闹闹的看戏去。 这样的集会对于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我对于儿时的集会至今记忆犹新,深知其中的乐趣。可是,对于活动范围狭小的农民来说,集会频率太小了。相信随着这种感触的加深,集会会成为农村一种别具风格的文化形式。

4.互联网汹涌而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互联网基本上成为他们消遣娱乐的唯一形式。在我的受访人群中有这样的一个大学生,暑假回家打工,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每天上午工作,下午和晚上基本没事情,所以从学校带回来的笔记本电脑成为了他唯一的娱乐形式,上网聊天,看视频,一直就宅在家里也不与老同学联系,和父母的交流就很少。虽然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也丰富了我们的网络虚拟生活,但是与此同时却让这位同学的现实生活失去了色彩,每天单调的生活近乎黑白,让人为之担忧。据调查,70%以上的农村家庭已经配备有电脑,主要原因是家庭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或年轻人的游戏娱乐需求。时代的进步,农村家庭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是件好事,但是现实中网络的有效利用率还是让我们堪忧,在网络教育和监管方面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5.其他形式的业余文化生活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业余文化娱乐形式外,近些年又出现了新的更加多样的娱乐形式,在这个村我发现有一些中老年妇女常常汇集在一起学习舞蹈,夏季每天晚上固定在某个地方练习,一来是锻炼身体,二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据调查大家普遍比较认可这种娱乐形式,希望可以一直延续下去。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业余文化形式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例如露天电影的放映,现在很少见这一现象了。另外,有些不良的业余文化形式依然存在于不少农村,例如聚众赌博。打麻将,玩棋牌受到农民的欢迎,类似于此的游戏事实上也是一种不错的娱乐选择,但是许多人把辛苦赚来的钱财抵押在了小小的麻将牌上,嗜赌成性。据调查,该村有几处明目张胆聚众赌博的场所,当然这些可视的筹码下的都小,那些在人身后的“棋牌室”,难以估计其恶化程度。

二、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业余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农村业余文化政策落实不到位

虽然政府在对农村业余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规定与要求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大部分地区处于“做样子”的状态,对于政府的方针政策执行的不认真不彻底,许多活动只是象征性的每年举行一两次。有调查数据可知,一些电影下乡、文化下乡活动有但是少之甚少。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农村业余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目前部分乡镇领导存在 “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对农村业余文化建设的重视仅限于写在文上、放在桌上、挂在墙上,就是不落在行动上,导致农村的业余文化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对农村业余文化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

2、区域差异,农村业余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据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居住地附近没有公用健身器材的占32%,而这32%的居民大多是住在偏远地区。越是接近县中心或是与市区接轨的街区或村庄,农村业余文化建设就越好,不仅业余文化活动组织频繁,而且娱乐活动的硬件设施新且全。而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村的业余文化建设就较明显落后,不仅业余活

动少而单一,而且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公用的文化娱乐设施。导致农村业余文化建设发展出现因地域问题而呈现不平衡的状态。

3、农村文艺的专业人员缺乏。

虽然政府鼓励文化人员下乡,并且培养了许多文化专业人员到基层,但是因机构改革和人事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部分乡镇文化干部岗位转换频繁,工作连续性不强,人才培养举步维艰。部分农村文化干部年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对各种现代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不足,学习新知识指导当前工作的能力不强,加上近年来培训较少等问题,造成了农村业余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式简单、缺乏新意,难以对农民群众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发展繁荣的农村业余文化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拓宽资金渠道,完善文化运行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切实负起责任, 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的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在资金方面,各级党委政府需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管理,切实把农村业余文化的专项基金全部用到对农村业余文化的建设上去,加强现有资源整合,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于那些偏远乡村更应提高重视,并且加以扶持帮助。此外还要加强管理制度,监督基层部门充分运用好这些专项基金,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同时建议基层部门积极开发农村具有独特特质的文化娱乐活动,搞出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既发展弘扬了农村文化又为自己找到了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来源。【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农村公共文化是农村业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各村庄及街区成立相关管理部门,积极组织管理,将已有的活动办的更加红火,没有的项目积极尝试 。

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庄、

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第三篇_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研调查报告

宝塔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对宝塔村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一次调查,我深入宝塔村,采取走访党委书记的形式,对宝塔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本篇调研报告。

一、宝塔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宝塔村位于皖宣城市狸桥镇,是一个由多个村合并而成的村。调研发现,调马村的文化设施相对较为齐全。村里有文化活动室、祠堂、寺庙、广播等文化设施,另外村里还有好几个篮球场。

每到大型节日,村里都会举办划龙舟、庙会等文化活动,尤其每逢到了春节,都会有舞龙舞狮、唱戏等活动,吸引了许多村民的参赛和观看。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一)数量较少。村里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村里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也很少。在村里开展相关体育比赛时,都没有专业的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二)素质相对低。村里没有自己的文化队伍,文化队伍建设缺乏引导。村里庆祝重要节日时,只能花钱请乐团来表演。

(三)经常性差。村里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

的文化活动,没有形成规模;村里搞一些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打牌等,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三、加快我村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与经济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能否早日实现。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就有了如下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同其他社会经济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进。

(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完成乡镇文化站的恢复重建工作。以乡镇为依据,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事业。逐步构建出县有文化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动户的四级文化活动网络。

(三)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市、县文化馆等部门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

如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本着先点后面,先试点后普及推广的原则,先在全市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在试点村,要把文化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全面开展。边试点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在其他村进行推广,力求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

实效。

(五)不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县、乡、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六)不断地创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门和农村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组织开展好农民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等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改革专业剧团组建文工团,增强专业剧团综合演出功能。文艺工作者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创作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乡、村巡回演出,以激发广大农民自娱自乐的积极性。要以文化下乡为载体,改进服务方式,深入农村,流动服务,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抓好乡村文化、家庭文化、农村校园文化,推进农

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

三、调研总结

这次的调研得到了村支书的大力支持,得以完满完成。通过这次调研,我们队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亲身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那原来一栋栋泥砖房的地方钻出了一栋栋的新房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见证。以前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泥路也已经变成了笔直的水泥路,成了引着我们走向更加富裕的道路。宝塔村虽然只是我国千百村落中普普通通的一个,但却有着一般的代表性,是在党的领导下,一步步走向繁荣的代表。宝塔村还有其缺陷,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走向繁荣,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篇二: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切入点,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日益发挥出重大作用。但是,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人才问题几乎是所有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共同优虑。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能独当一面、挑大梁的业务人员很少;业务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知识已趋于老化;知识结构偏低,创新能力不够,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许多民间民俗文化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文化队伍不稳定,文化活动难开展,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文化专业人才少。我市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比较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馆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乡镇都

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社区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乡(镇)、村开运动会时,没有专业的体育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二是文化工作者年龄大。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培养出的文艺才能。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很少。

三是文艺骨干素质低。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乡镇文化站没有财政编制,导致许多“老文化”不在岗或不专职,既不专业更不专心,部分专业人员既不爱岗更不敬业。现有的文艺团体均是自发形成,经费自给自足,演员忙时务农闲时演出。这些人最高学历往往只是高中,他们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帮”、“带”。文化站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各乡镇(街道)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站管理人员,但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点,或变成“杂役”,一年到头,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突击任务。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因“三权”下放而鞭长莫及。

四是开展文化活动经常性差。有的社区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

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没有形成规模;有的社区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五是开展文化活动主动性弱。由于各种原因,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多次邀请才参加。有的文艺骨干,在为文艺团体服务中,不是推辞做不好,就是要报酬,从事这种文艺活动在他们看来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积极性不高;文化站“三权”下放乡镇,文广站的管理由以条管理变为以块管理后,对农村文化工作开展十分不利。乡镇文化干部只注重办好镇里交办的工作,文化部门布置的文化工作被束之高阁,从而形成农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错位,党的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

六是文化工作影响面小。即使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也仅限于邻里之间、本村之间,横向辐射面不大,群众的参与面很小。

二、主要原因。

先进的文化是前进方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谐文化,建设好农村文化事业,没有稳定的队伍,没有名正言顺的机构,没有基层文化组织者的引导,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只能是纸上谈兵,喊破嗓子。目前发展农村文化工作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有的乡镇名义上设有专门的文化站,有的乡镇则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并没有独立的部门,职能发挥不突出。农村社区干部抓文化工作的一般都是兼职,会组织开展文化工作

的较少。农村文艺人才的培训工作基本上“撂荒”,因此,乡(镇)、农村社区的文化工作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许多上级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不能贯彻落实到基层,市区开展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基层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簿弱。我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比较簿弱,缺乏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乡镇的文化设施有闲置、挤占、挪用等现象。

三是对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处于停止状态。市区文化馆负责对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但由于文化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门类不全,加之开展城镇文化活动,时间有限,所以多年来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支持和扶持较少。

三、建议和对策。

有文化才有魅力,有魅力才有活力。为正视现实,不回避问题,真正把握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调动人的因素和工作热情。为构建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丰富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缩小城乡差别,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要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同其他社会经济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各乡镇、村要成立文化工 作领导小组。健全文化组织机构,尽快配足专业人员,落实编制,形成农村文化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

三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市、县区文化馆等部门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一是尽快解决文化馆专业人才短缺和缺乏训练场所、教练辅导力量不足等问题,加强辅导人员力量。二是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扶持乡村建立各类文化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活动,逐步扩大农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四是从源头抓起,农村各中小学要辟建好文化第二课堂,设全并上满上好音、体、美等艺术课;加强农村艺术师资力量,建议在分配艺术院校毕业生时,优先满足农村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四要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绝

篇三: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目录

摘要?????????????????????????2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3

二、**镇概况????????????????????3

三、调研内容?????????????????????3

3.1调研人员???????????????????3

3.2调研时间及地点????????????????3

3.3调研对象???????????????????3

3.4调研方法???????????????????4

3.5调研内容???????????????????4

四、调研结果?????????????????????4

五、给出建议?????????????????????5 附录 调查问卷???????????????????7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运作方式转变、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严重滞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村文化落后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加速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实现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看清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全面顺利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农民精神需求农村发展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当前,党和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投身社会,服务人民是我们不变的目标,更应该积极地走进农村,了解农村,帮助农村。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围绕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与广大农民群众联系紧密意义积极的工作展开了相应的社会实践调研。借此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学习其中的知识和理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了更新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调查中发现当下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为农村和农民服务。

二、**镇概况:

**镇位于**西部、地处**、**、**三区(县)交汇处,与**镇、**乡、**镇和**区**镇、**镇、**县**镇接壤,全镇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形)地区。辖2个居委、3个行政村,33个农业社(居民小组),总户数3308户,总人口1.1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3500人。建有党委1个、党支部9个,有党员364名、流动党员72名。

三、调查内容

3.1调研人员:###、***

3.2调研事件及地点:2012年7月,重庆市南川区神童镇。

3.3调研对象:**镇当地居民

3.4调研方法:我们采用调查问卷为主,走访农户采访为辅的调研方式,并结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完成了此次调研。

3.5调查内容:我们的问卷问题主要有居民对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了解、家庭收入、平时的家庭和个人文娱方式、信息的来源、当地的基础文化设施、和当地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娱乐情况等几类问题组成。并且根据被调查者的工作,文化程度和政治面貌整理分析了调查结果。同时,我们还走进农户家里深入交谈,更详细的了解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情况。

四、调研结果

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地现在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如下:

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基础信息渠道的情况还是非常喜人的。居民家里基本都有电视,部分居民还安装了电脑,接通了宽带,电视和网络组成了当地居民了解时事获取信息生活娱乐的主要工具。

另外,镇上还办起了图书阅览室、宣传板等公共文化设施。镇政府文化站还设有专门的村民活动室,为居民提供乒乓球,打篮球,唱歌,电影等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也有个人开设的棋牌室、网吧等经营场所,一定程度上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知识的文化生活平台。

调查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虽然当地政府和民办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较为乐观,但村民对这些设施的利用度和使用积极性不高,同时其他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地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较为不便,与外界的直接文化信息交流不够广泛,形式较为单一。镇上居民多为留守的老人,留守儿童,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而当地的主要收

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和村办企业等现代化高利润的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交通不便、人口组成和产业发展不科学等诸多问题使得村民认识不到当前社会背景下科技、文化对农村和农民本身的重要性,自发地文化娱乐活动举办较为困难。同时当地的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不多。通过走访我们得知,当地政府很少举办农业知识培训课程、文艺演出等村民公共文化娱乐活动。

以上问题导致当地居民在个人文化娱乐需求得到初步满足的同时,公共的、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在当前信息时代,科技时代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政府重视度不够、村民积极性不强等因素造成的农村科技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在当地咸咸的尤为突出。

总体来说,神童镇文化建设中的硬件设施较为齐全,但是政府和群众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文化活动开展不够深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中仍然存在这诸多不足。

五、给出建议

通过几天的走访调研以及研究和思考,我们给出以下建议,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经济,如养殖,村办企业,彩色苗圃等,也可利用当地资源招

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第四篇_我国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龙源期刊网 .cn

我国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作者:刘亚芬等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3期

[摘要] 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当前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物质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入手,分析农村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

[关键字]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对策

正文

当前,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在蓬勃发展中逐步走向繁荣,农民文化娱乐方式呈现多样化、丰富化趋势,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如何搞好农村文化生活及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民提供广阔的文化生活发展平台,使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生活权益得到基本保障,这不仅立足于国家民生层面,也是我们作为当地大学生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石家庄市周边农村地区人民文化生活现状,并以此作为代表来分析这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情况,我们四位成员开展了题为《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活动。本次活动即是希望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通过四位成员的走访和切身观察,着实为农村地区文化建设提出改进性对策,身体力行为加快河北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一、石家庄市周边地区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以石家庄市周边地区为例,四位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口头访谈、实地走访考察等多种形式,分别对石家庄市周边的娄底村、许营村、东尹村和贾村四个村庄进行了调查。 在此次调查活动中,在四个村庄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四村庄基本情况

走访调查的四个村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位于石家庄市城郊,距石家庄市南二环仅有三四公里,平均每村六千人左右,人口密度较大。同时近年来由于石家庄市的快速发展,在村民文化娱乐生活方面,受城市文化传播影响较大,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村民更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也越来越丰富。

(二)从调查人群来看

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第五篇_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根据本专业的暑假学习要求和安排,这里以本人所在的五里村为调查对象,进行关于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通过对村民平时生活的观察和相关情况的询问,结合政府网站的信息,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文化现状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文化生活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占一定的地位,在新农村建设的指引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宣传党的群众路线,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等等。从村务显示的信息来看,文化活动涉及教育、道德思想、方针路线、生产等多个方面。因此农村文化生活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景象。但是从细节上来看,文化建设较为粗糙,文化工作者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不突出。第一,从村务反映的信息来看,关于文化方面的新闻活动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从时间上看每年的数量大概只有五篇左右,其对象往往是党员干部,与村民真正相关的活动数量有限,例如最近一篇关于文化活动的报道是村老年协会在老年活动室举办的“迎新春”书画创作及展示。第二,有一定的文化团体,但是对于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变化,能参与其中的村民有限。从政府网站了解到,村中有舞蹈团,合唱队,腰鼓队等等,对于普通村民来说并不知道这些团体的存在,也没有办法加入其中。所以这些文化团体没有形成很好地带头作用,村民的文化生活状况也是参差不齐的。第三,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娱乐、体育设施等方面,缺少像图书阅览室,农村书屋之类的场所,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村中有活动中心供村民健身,近期

还新建了一个大型的羽毛球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创建了农村文化的新亮点。

结合本人多年在村中的生活经历,以及现在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可以看出村民有一定的文化建设的意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相当高。例如傍晚时分可以看到村中两个大型的小区门口分别有两批广场舞的队伍,几乎每天都准时在规定的场地尽情地舞蹈。与此同时踏入村中的商业街可以看到很多村民自发的出门带着一定的器具找空旷的场地进行小团体的休闲娱乐活动。此外,受到近些年黄梅戏发展的影响,一些黄梅戏的慰问演出更是受到了很多村民的欢迎,基层宣讲员改编的黄梅小品在村民中的演出赢得了一致的好评,把更多的惠民政策和精神通过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给了村民。因此党员干部,村委会的领导干部没有忽视文化建设,农村的文化生活在明确的指导下朝着一定的方向有条不紊地展开。

二.问题分析与对策

尽管村民的文化生活现状良好,其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有限,由于村民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封建迷信活动,不良的赌博活动仍然存在,成为了村中不和谐的因素,不利于文化建设。规范性的文化场所有限,文化活动宣传不到位,多数村民并不知道其存在,文化活动场所成了摆设。缺少指定的文化活动服务中心,文化建设没有形成有组织有纪律的活动团体定期安排活动工作。真正能让大多数村民参与其中,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质的活动并不多,村民参与度不高使得村民文化生活的不平衡。形成这些

现象,主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81496/

推荐访问:农村生活垃圾调查报告 农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