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

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

时间:2018-09-12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 第一篇_描写母爱细节的句子 (1)

描写母爱的细节描写

1. 我上小学的那年,母亲让我参加了羽毛球队的训练。由于功课繁重就渐渐地和母亲的感情变淡了,甚至有时候还给母亲添乱,可是母亲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还是默默地为我操心,担忧。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时,总能听到母亲的鼓励。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母亲总是耐心的疏导我克服困难。母亲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我的身上。 2. 母亲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农家妇女,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然而,她用无私的母爱浇灌儿女健康成长。母亲身上展示的言而有信,自强自立,仁爱宽厚,深明大义等优良品质,

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母亲不仅给了我生命,而且给了我一切。【描写母爱细节的好句好段】描写母爱细节的好句好段。多少年来,在我悲伤时,母亲是慰藉;在我沮丧时,母亲是希望;在我软弱时,母亲是力量。我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告诫自己“不管做什么,先把人做好。”

3. 记得有一次,我发烧,可急坏母亲,半夜背着我去村子里的卫生室,由于农村的卫生室晚上根本没有医生值班,母亲就背着我走了十里来路去镇卫生院。镇里的卫生院也无人值班,急得母亲都哭了,迷迷糊糊的我却不知道安慰母亲。这样的生活事例太多了,举不胜举,生活让我们所有天底下的子女都经历或感受着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4. 妈妈同时还是我的“铁杆”支持者。每当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妈妈总是在远处高高地竖起大拇指,为我祝福;每当我失败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励我继续努力。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2007年参加全省古筝大赛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的三个好朋友,她们的成绩都比我好。当我得知比赛结果时,心里难受极了,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妈妈轻轻地擦干了我的眼泪,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对我说:“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我们有勇气参加了,而且看到了其他同学的优点,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回家后我们

还需要继续努力,下次再和她们比一比,好不好?” 5. 母亲今年三十多岁,对我格外关心和疼爱,记得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一年365天,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整天打针吃药,虽说这样但我整天连一口饭也不吃。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无奈之下妈妈决定为我熬粥,总之喝点粥总比一口饭不吃强吧。母亲每天精选优良大米细心地将挑拣出来用水淘上几遍,再倒入堡汤的锅中耐心的坐在旁边调制火候。煮熟后倒入碗中再将几粒莲子与葡萄干放在碗里,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颗颗大米丰厚饱满。开始我感到十分新鲜,还吃上几口索性把玩也砸了。但母亲并没有抱怨依然为我熬粥我也常常耍小性子,不明白母亲的苦心。

6. 梦中,看到母亲光滑的额头上竟添了几缕皱纹,乌黑的头发变得苍白,平时笔直的腰杆变得弯曲。我害怕了,难道这是苍老向母亲走来了吗 我的心一沉,鼻子酸酸的,两行泪已忍不住从脸颊上滑落下来。梦醒时分,我擦去眼角的泪珠,我悔恨„„

7. 今天中午,我体验了母亲洗衣服的艰辛。不禁想到了孟郊流传千古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名句。不错,只有切身经历过的道理,才能深刻地领会其中的深意,正如未经沙场的将军永远只会纸上谈兵;未经殊死搏斗的雄鹰,永远只是天空中的摆设;未经磨难成长的孩子,永远只是父母手中的风筝------

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 第二篇_我的妈妈(细节描写300字)

晚,不仅有一轮明月陪着我,还有她——妈妈。

妈妈悄悄地推开门,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过来,为我端来一杯热牛奶,催促我喝掉赶快睡觉,我双手捧着热热的杯子,妈妈的面庞在昏黄的灯下是那么柔和,我看着她的侧脸,眼梢处已有些皱纹,曾经的一头青丝也渐渐有了白发,我的眼渐渐就就有些模糊了。妈妈轻轻地吹了吹那杯热牛奶,慢慢地递到我的手边,说了一句:“休息一下,喝呗牛奶吧!别太累了。”没过多久,我感觉身后有人在敲我后背似的,紧接着,一件衣服盖在了我的身上,我睡意朦胧的抬起头,是妈妈啊,妈妈怎么还没有睡啊!妈妈随后翻起我的书,说:“睡吧!太晚了!”我回到床上睡觉,想起妈妈对我的关爱,幸福地睡着了。

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 第三篇_通过细节描写分析节制的母爱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节制的母爱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学设计

湖北省嘉鱼一中余萍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阅读小说,积累字词,理清小说的行文脉络。

能力目标:鉴赏细节描写,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理解执著、博大的母爱及母亲面对苦难时所表现的宽厚无比的忍受能力与有力的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概括母亲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节制处理。

课时: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先锋小说”家余华曾说:“为什么神父都会在这个女人面前不安?为什么枯萎的鲜花会令我们战栗?”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疑问一起学习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

二、整体感知小说情节

①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颤(zhàn) 窒息(zhì) 褴褛(lánlǚ) 孱弱(chánruî) 麇集(qúnjí) 龟裂(jūnliâ) 档案(dàngàn) 趿拉(tālā)

②关于作者马尔克斯及其创作风格。

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喜欢用极其简练、内敛的语调和冷静的态度写作,并且他的创作还深受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影响,小说情节极其精练,人物的感情极其节制内敛。

1、关于作者马尔克斯

1927年3月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1982年,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2、代表作品《百年孤独》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文中有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作家采用倒叙手法,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

【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

实,从而让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

3、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突出特点:“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其代表作品常通过塑造非凡超常的人物形象,描写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运用奇异多彩的表现手法,将现实与非现实融为一体,反映拉丁美洲的现实生活,使人获得一种极其强烈的既荒诞又真实的感觉

②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颤(zhàn) 窒息(zhì) 褴褛(lánlǚ) 孱弱(chánruî) 麇集(qúnjí) 龟裂(jūnliâ) 档案(dàngàn) 趿拉(tālā)

③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给课文分层,梳理小说的情节。

明确:

(一)(1-14)小说开端 祭拜途中

(二)(15-58)小说发展 与神父交谈

(三)(59-70)小说高潮 准备去祭拜

纵观小说的全文,我们发现小说的行文脉络很清晰,小说的情节主要由三个场景构成:一是母亲带着女儿乘坐破旧的火车前往埋葬儿子的某镇;二是母亲和女儿在神父家里借公墓的钥匙准备去祭拜儿子,三是准备去祭拜。这三个情节分别发生在车厢和神父的家里。文章就是通过这三个关键的场景描写,集中的表现了母亲冷峻而又热烈的情感。

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明确:作品主要讲述某地一位贫穷的母亲带着女儿和鲜花,坐着简陋的火车,在八月一个礼拜二的午睡时间去给被当做小偷打死了的儿子祭坟的故事。

学生再次阅读文本,讨论后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学生,确定研读的重点和难点。

三、探究文本。

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小组讨论后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学生,确定研读的重点和难点。 ①母亲为什么不让女儿到小镇后哭,为什么叫她渴死也不喝小镇的水?

②面对母亲的镇定,神父为什么会脸红,额头冒汗?

③儿子被人打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为什么不哭?

④如何理解标题“礼拜二午睡时刻”,标题有何象征意义?

四、分析鉴赏精彩描写。

(一)学生阅读第1——14段,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分析母亲内心的感情。

例①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明确:“直挺挺地背靠椅子”这一神态描写和“按”这一动作描写,刻画出母亲在极力用坚

强克制悲伤。“安贫若素”“镇定安详”写她在生活中遭遇的贫困和丧子的不幸使她极度痛苦。 ②“把鞋穿上!”

“梳梳头!”

“你要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明确:母亲与女儿的对话,连用三个感叹号,完全是命令的口吻。看似无情的语句中隐藏着母亲极大的悲愤。临近小镇,母亲心中悲痛又矛盾,用命令的口吻克制自己的脆弱,所以在语调上显得特别强硬。她是以以执拗克制激动。【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

(二)学生重点阅读文章31——42段,分析神父为什么会脸红冒汗。

例③找到神父之后的一番对话。【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

“你有什么事?”他问。

“我要借用一下公募的钥匙。”女人说。

“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

女人默默地摇了摇头。

“你们想去看那一座坟墓?”他问道。

“卡洛斯·森特诺的墓。”女人回答说。

“谁?”

“卡洛斯·森特诺。”女人重复了一遍。

神父还是没听明白。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的说,“我是他的母亲。”

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神父的脸一下子红了。„„神父头上开始冒汗。

请三位同学对话,注意读出母亲的悲痛和神父的心虚、汗颜。

学生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有困难,需要老师的引导。这一段话理解透彻了,小说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清楚了。

明确:一个“小偷”的母亲,面对人们的歧视,道德上的优越感,坦然而坚定地认自己的儿子,承认自己是“小偷”的母亲,这种无私的母爱是博大的,足以让代上帝普爱人间芸芸众生的神父心虚、汗颜。

巴尔扎克曾说:“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她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

日本谚语: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悲悯——人类最高尚的情怀。

小结:马尔克斯显然不想煽情,只是想克制地叙述一件本身无需渲染就令人震撼的事情,也许对这样的一位母亲煽情就是一种罪恶。但是,从她简单的言行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个妇女内心隐藏的悲痛是多么刻骨铭心。也许你可以隐隐感觉到,这个妇女表面上平静地就像大地,但是内心却犹如地底下的熔岩,奔突激荡。镇静的背后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

爱。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悲痛的,此时无声胜有声,隐忍的悲痛比嚎啕大哭更让读者心酸。

(三)分析神父道德天平倾向母亲的语句。

例④找出神父几次劝阻母亲去墓地的话语并结合背景加以分析。

A“天太热了,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

明确(结合背景分析):这是一般的家常搭话,是一个神父对一个普通母亲的问话。 B“等一会走吧”

明确(结合背景分析):神父对这对母女充满了关切,他为了避免母亲受到伤害,才提出建议。

C“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

明确(结合背景分析)神父试图相劝却又无能力,但可以看出神父心中道德的天平向母亲倾斜。

小结:原本在母亲面前以为在道德上有优越感的神父,初见母亲,只是一般的家常搭话,在感受到母亲对儿子博大的爱后,神父的道德天平向母亲倾斜,为避免母亲在众人面前受到伤害,两次真心劝阻母亲。

(四)概括母亲的形象。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坚强、倔强、淡定、自尊的母亲。

五、概括小说的主旨。

文章通过叙述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去祭拜被误当“小偷”而打死的儿子的经过,向人们展示出了母爱的执著、博大与神父的宽容、关爱,揭示人性中固有的真善美。

20世纪60年代,殖民者飓风般的掠夺和政权的反复更迭是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人民除了经受着贫穷之外,个体生命安全也没有丝毫的保障,普通民众对个体的生命的死亡不以为意。在这种混沌蒙昧、冷漠的背景之下,马尔克斯创作《礼拜二午睡时刻》,让一个有生命尊严的、敢于直面苦难的母亲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以一个有尊严的生命个体来警醒世人,唤醒人性中的良知。

六、作业。

利用节制的手法写一件非常令人痛苦或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注意刻画人物的形象。

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 第四篇_多一点细节描写

多一些描写,少一些叙述

一、细节描写示例。

高考作文怎么写,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半壁江山”,好的作文需要好的细节做填充,下文为考生提供了一些高考作文的精彩细节描写段落,供大家欣赏!

段落一:

过了一会儿,老爸便抱了一些苹果兴冲冲地跑来。他把苹果从车窗一个一个递给我,看着老爸那染霜的白发,我不禁一颤,最后一个苹果没接住,掉在地上。老爸赶忙弯腰去捡,就在这时,车启动了,老爸慌忙把沾有泥土的苹果在衣服上蹭了几下,又递给了我。车开动了,老爸在车窗外挥动着手,着急地喊:“那只苹果,你别吃,还没擦干净„„别忘了到校给家里写信。”我的热泪涌了出来,滴在手上,也滴到了那个还沾有泥土的苹果上。

(节选自《那一刻,我感动了》)

段落二:

那是一个数九天气的夜晚,上完晚自习往宿舍去,却发现路边蜷着一个人。本来倒没注意,但当眼光触及那双破棉鞋时,我定住了脚步,是母亲!她抬起头抖了抖身上的雪,用笨重的步伐走到我身边,冻得伸不直的指头还死死扣住一个包。我打开包一看,一双新棉鞋和一些鸡蛋。我用手一摸,鸡蛋上还留有余温。她开心地拿出一个鸡蛋,剥开送到我的嘴边,看着她请求的目光,我含着泪咬下了一口,当知道她在雪地里等了我近两个小时后,我心疼地怒斥她:“为什么不到班级里来找我?”

她委屈地低下头,用手语告诉我:“我不想让人知道你母亲是哑巴,他们会笑话你。”这时我再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一把搂住了现在只及我肩高的母亲,她的表情更让我惭愧,她先是惊恐,后又转为高兴,最后试探性地搂住我。

(节选自《母爱默默的》)

段落三:

他脸上的表情,随着走近女人,变得愈发地柔和起来。等到坐下来,替女人剥开雪糕外面的包装时,他的眉眼里又重现昔日柔软清亮的底色。那支雪糕,他们你一口我一口地吃了许久,一直吃到阳光薄薄地洒落下来,轻纱一样,将他们环拥住。等我再一次经过他们身边时,他正牵着她的手,朝一个水池旁走去。在那里,他很认真地扶她蹲下身去,而后为她洗着手上残留的雪糕的汁液。那一刻,他们互相倚靠着,水中的倒影,晃如一池盛不住的幸福。 (节选自《你是我心底最完美的缺陷》)

段落四:

烈日下,田野里,母亲挥动着锄头,在她那黑黑的面颊上,滚动着许多细密而晶莹的小汗珠。渐渐地,这些小汗珠汇集成一颗豆粒般大的汗珠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往下淌,淌到下巴上挂了片刻,闪闪欲坠。这一刻的汗珠在阳光照耀下,是那样晶莹璀璨,银光四射。然而瞬间又落了下去,滴进脚下那片热土,激起一片小小的烟雾。(节选自《妈妈的汗珠》)

段落五:

赵大爷一手拎着锄头,一手高举着信,气喘吁吁跑进小院:“孩儿他妈,快来看,儿子来信了!”笑容洋溢在他的脸上。他扔下锄头,把另一只沾满泥土的手在破袄上使劲蹭了几下,把信从刚才那只手上转到这只刚蹭过的手上,又把刚才拿信的手在袄上蹭了蹭,用衣袖抹了一下汗,把信摩挲平,笑嘻嘻等着老伴。(节选自《儿子来信了》)

段落六:

母亲穿着一身破旧不堪的工作服,正弯腰洗鱼,沾满血污的手麻利地干着。一缕干枯而又焦黄的头发随风飘浮。突然,母亲微微咳嗽起来,佝偻着身子,好一会儿,母亲才直起腰,捶

捶胸,敲敲背,一切我都明白了,我和妈妈的目光相遇,她尴尬地笑了。节选自《一道风景线》)

段落七:

第二天,我捧着一束精心修剪的茉莉花去医院探望母亲。轻轻推开门,看到爸爸头靠着床沿,紧紧拽着母亲的手,放在怀里“窝”着,睡得正香。或许是我的脚步声惊醒了父亲,他头一颤,轻轻地把母亲的手放下,把我拉了出去。“爸,你怎么不找张床睡啊?”“我怕你妈晚上不舒服,不肯叫醒我,我把手拽在怀里,只要她手一动,我就醒了。”说完,就去买早点了。望着父亲疲倦的身影,一股暖流夺眶而出,是泪在飞。(节选自《最浪漫的事》)

段落八:

爸爸在凉席上睡着午觉,外面的蝉不停地在绿叶间聒噪着。我蹑手蹑脚地溜进爸爸的房间,看着爸爸憨睡的样子,“扑哧”一声笑了。爸爸的一只大手半吊在空中,几束阳光照在上面,露出斑驳的痕迹。我好奇地将那只手捧了起来,透过光束,我看见爸爸的手指粗而长,黝黑黝黑的,仿佛一块粗糙的铁板,手心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黄色小山包,硬硬的„„ 阳光顿时灼伤了我的眼,我不忍再看下去了,将爸爸的手安放在凉席上,鼻尖酸酸的。 想起爸爸第一次用大手将我高高举起,第一次用那双大手给我做了一只风筝,第一次用那双大手给我组装了一辆自行车„„如今,我长大了,爸爸的那双大手却被岁月打磨得

痕迹斑斑,莫非是我一刀一刀刻上去的?我的泪再也忍不住落下来了。(节选自《那一刻我感动了》)

段落九:

因为一天没吃饭的缘故,我从包里取出水果、面包和火腿,自顾吃了起来。对面的那个男人隔一会儿瞅我两眼,手缩在袖子里。我抬头看他时,他就嘿嘿笑一下。反复几次以后,他一个人朝门外走去了。我快要吃完时,他回来了,手里拿了一个烤熟的地瓜,还冒着白白的热气。他碰了一下旁边瘦弱的女人,就将热乎乎的地瓜塞进女人手里,并顺势抱过女人手里的孩子。

女人愣愣地看了一会儿她男人,脸上荡漾出了红润。她大概是惊讶:今天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吗?男人平时是舍不得花钱的。女人开始吃地瓜,很幸福,速度很快,显然是饿了。她苍白的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女人吃到一半,忽然想起了什么,冲着男人说:“你吃吧,我吃饱了。”男人说:“叫你吃你就吃!”女人不吃。女人说:“你没吃,你嘴唇还干巴着呢。”他俩推来推去你让我吃我让你吃。最后还是女人强行将半块地瓜塞进男人手中。男人吃完,又抱着孩子缩成一团„„(节选自《寒风中,两个人靠在一起就是温暖》)

段落十:

那天狂风怒吼,草木萧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下车后独自回家,可是,我却看见了一个人,黑压压的天下,凛冽的风中,那人不住地颤抖。风不停地掀翻他的衣角———是父亲!透过窗子,清晰地看见了父亲的白发,不是月亮清辉的点染,没有华丽的词藻的装饰,就是白发,是一根根、一片片的白发,父亲的白发,一次次被狂风压倒却又一次次不屈地挺立,那一倒一立中,我知道一定是为了谁„„(节选自《父爱如山》)

二、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简言之,细节是指文学作品中描绘人物、事件或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细节的刻画,是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环境的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常见的作用表现如下:

(一)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人物塑造方法,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

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要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就要采用多种恰当的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

1.写外貌,应力求写出人物的风度、气质与神韵。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是鲁迅《故乡》里的杨二嫂。作者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把杨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从而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毒害之深。在她这里,一切都是夸大了的,是根据自己的实利考虑变了形的。她一出场,发出的就是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这是她不感惊奇而故作惊奇的结果。她的面貌特征也是在长期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形成的。她一生只练就了一个“薄嘴唇”“能说会道”,脸相却迅速衰老下来,只留下一个“凸颧骨”,没有了当年的风韵。她的站姿也是不自然的,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实际上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心,失去了做人的骄傲,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

2.写语言,应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语态,让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有两段非常好的细节描写:

范进因没有盘缠,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也不是你的文章,„„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胡屠夫作难道:“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

这两处语言描写,把胡屠户一副无耻的嘴脸刻画得十分逼真。既有前面臭骂范进尖嘴猴腮的话,也有才学又高、品貌又好的赞扬。把“小女在家长到三十多岁”一提,胡屠户的话越发显得不知羞耻。

3.写动作,应精选动词,对其行动过程进行生动的描摹。朱自清的《背影》里有一段父亲买橘的动作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段文字作者运用了“探”“穿”“爬”“攀”“缩”“倾”六个动词,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父亲买橘时穿越铁路、攀爬月台的艰难和努力,衬托了父爱的伟大。

4.写神态,应抓住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生动的描摹。

(1)表现不安。如《孔乙己》中的一段神态描写: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孔乙己深怀科举失败的隐痛,不幸这隐痛又被别人戳到,他那点可怜的自尊簌簌跌落。这里的神态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他内心隐痛被戳到时的痉挛、挣扎。

(2)表现悲愤。如茹志娟《百合花》中对新媳妇的描写: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3)表现惊恐。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写菲利普夫妇得知卖牡蛎的老水手是于勒时的神态: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

5.写心理,也应抓住细腻的地方进行描写。刘和刚演唱歌曲《父亲》时,评委以及不少现场观众都感动得哭了。歌词写道: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啊/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歌词内容完全是一段心理活动描写,而“抚摸你的双手”“鬓角露了白发”“眼角上添了皱纹”就是几个生动的细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自内心的真情表白和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这首歌才打动了所有的人。

(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是奥楚蔑洛夫身份的象征,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文中四次提到“军大衣”,而“脱”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浑身冒汗的胆怯心理。“穿”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冷,而是遮掩因辱骂将军而心冷胆寒的心理。一“脱”一“穿”的细节,不仅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而且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使主旨得以升华

文学作品中人称的变化这一细节也能深化主题,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一个细节,就是鲁迅回到家见到闰土那一瞬间,闰土“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这个细节使作品大放异彩,主题也因此更为深刻。另外,人物的衣饰也能折射出时代的背景。《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衣饰的描写:“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就活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毒害。由孔乙己的破长衫而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真可谓一叶一世界!

其实,古人也深悟细节生情之三昧。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有归有光怀念早逝母亲的细节描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这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却如林纾所言:“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79818/

推荐访问:母亲做饭的细节描写 我的母亲细节描写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