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

时间:2014-03-07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一):渡汉江(宋之问) 阅读答案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8、诗歌前两句里,诗人反映怎样的贬谪生活?

9、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

8、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9、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二):宋之问《渡汉江》

作者介绍

宋之问(656—712),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又一说为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8年)进士。武后时,官尚书监丞。他投靠武后面首张易之,成为宫廷侍臣。张易之失宠,后被杀,他被连累,贬为当时属蛮方的岭南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第二年逃回洛阳,藏于张仲之家中。不久,又设法巴结武三思,被起用为鸿胪丞。唐中宗时,增设修文馆学士,他与杜审言、沈佺期等人同时入选。后宋之问主持科举考试,受贿犯罪,贬为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长史。睿宗即位后,又把他流放到钦州(今广东钦县),不久,便下旨赐死于贬所,死时年57岁。

推荐理由

后人常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和这首诗作类比,两首诗用类似的构思方式来表现感情,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也是不相上下的。

渡汉江①

宋之问【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

岭外②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①汉江:即汉水,这里指流经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②岭外:指五岭以外,这里指岭南的泷州。

赏析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按照常理,诗的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名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拓展

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和“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

参考答案:“断”字将作者被贬远方,与家人音讯隔绝的处境再现出来,“复”字将作者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现出来,这两个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三):渡汉江 宋之问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宿建德江【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采莲曲二首作者: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花坞

作者:王维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竹里馆

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

鸟鸣涧

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

作者: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问答

作者: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客中行

作者: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出塞二首·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四):古诗渡汉江阅读答案_渡汉江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

<渡汉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古诗渡汉江阅读答案_渡汉江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之问(此诗作者一说是李频,此从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五):下山歌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

<下山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鉴赏]
宋之问的七言歌行和楚辞体诗最具独创性。下山歌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他的楚辞体诗与七言诗的区别,仅在诗句的第四个音节增加一个感叹词“兮”字,及某些主题的惯例。这首<下山歌>是他最著名的楚辞体诗,当时曾被广泛地模仿。
宋之问在这首短诗的第三句轻易地回到了一般的七言句。楚辞体诗与强烈的、或许可称为“浪漫的”情感抒发相关。从宋之问运用楚辞的音节及他的此类诗被模仿的事实,读者可以感觉到,八世纪开头十年的文学趣味发生了一些变化。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六):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注释]
1、寒食:寒食节。
2、可怜:可惜。
3、洛桥:今洛阳灞桥。
4、怀:惦念。
5、故园:家园。
6、日夜:日日夜夜。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
7、柳条新:新的柳条。
[译文]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鉴赏]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588/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