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藏族风俗

藏族风俗

时间:2018-06-17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藏族风俗 第一篇_藏族生活风俗习惯简介[1]

藏族生活风俗习惯简介

一、生活上有什么习惯,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藏民族生活习惯主要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讲,藏族同胞的藏装分地方样式、颜色、面料等方式有所差别,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藏族同胞的服饰也呈多元化,只重大节日期间才着盛装。饮食上以糌粑、酥油、干肉、藏面、各类面点等为主,目前也不局限于此,特别是藏族干部职工及城镇居民都习惯吃中餐和小吃,川菜尤其受藏族同胞的喜爱。

需要注意的地方:

1、在西藏,领导干部乘坐小车时一般坐副驾位置,这与内地不同。

2、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3、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杯子不能用来吃饭喝水,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饮食有什么要求:

藏民族饮食主要有糌粑(类似于内地的炒面,吃时往碗

里倒些糌粑,倒入酥酒,冲茶水,然后用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捏均匀,然后用手捏成团状,吃时也用手往嘴里送)、酥油茶、风干肉、甜茶、奶渣、藏面等。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与内地联系日趋紧密,藏族的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变,其中受四川影响最大,川味食品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

需要注意事项:

1、藏族同胞大多喜欢喝青稞酒或啤酒,很少喝白酒。

2、在食肉方面,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不吃马、驴、骡、狗、青蛙肉等。

3、在饮食方面,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三、藏族的礼仪礼节

1、按照藏族习俗,客人来了,豪爽热情的主人要端起酒壶(或酒瓶),斟三杯敬献客人。前两杯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点,但不能一点也不喝。第三杯斟满后则要一饮而尽,以示尊重。藏族同胞劝酒时,经常要唱酒歌,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

2、藏族同胞伸舌头,是表示尊敬而并非嘲笑;双手合十则是一种礼节。

3、步入藏族同胞的帐篷、居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痰。

4、尊称别人时,一般在他(她)的名字后面加一个“啦”

字,如卓玛啦、巴桑啦、格桑啦。

5、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

【藏族风俗】

6、藏族一般没有姓氏,初次见面时忌讳对客人说:“请问你贵姓”。

四、接待时需要忌讳什么:

随着西藏内地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大,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也有很大改变,一些落后的习俗也不复存在。在接待藏族同胞时,基本没有什么禁忌的地方,按内地接待方式进行即可。

藏族风俗 第二篇_藏族风俗禁忌

1、 当好客的藏族人把青稞酒端到你面前时,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

后右手举杯,左手无名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

2、 在喝酒时,藏族的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

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

3、 饮茶时,您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

为失礼,离开时在碗里不能有剩茶,否则视为失礼。

4、 步入藏民的帐篷、居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

痰。

5、 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

望。

6、 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

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7、 吃饭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之

规矩。

8、 藏族人对吃大蒜有较多的禁忌。大蒜作为调味品平时人们亦食

用,但如果要去转经拜佛朝拜神圣之地则绝对不可食蒜,忌讳食蒜后的臭气玷污和熏脏了圣洁之地。

9、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绝不吃马、

驴、骡、狗肉,有的人连鸡肉、猪肉和鸡蛋也不食用。

10、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

点头为礼

11、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

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12、 未经同意不可入庙,入庙后不可吸烟。庙内物品观看无妨,惟

不可擅自触摸佛像、经书。

13、 要尊重佛教寺庙及僧人;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

设施,必须从左往右、按顺时针绕行;经筒、经轮也必须顺时旋转.

14、 严禁跨越法器。

15、 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16、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17、 一个陌生人走在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时,不能大声

喧哗。

18、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19、在藏区偶见身挂红、黄、绿布标的牛羊徜徉于郊野,可不要随意【藏族风俗】

驱赶、伤害,那是藏民敬神祭品。

20、进入藏胞的帐房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得混杂而坐。 21﹑藏族人认为,天上所有的星星都是天神的住所,所以忌用手指数【藏族风俗】

星星,据说我们数星星,星星也会反过来数我们,一具死尸,两具死尸……但是如果人们伸开手掌数,同时说:一位神两位神……星星也会反过来数一个人两个人……

22、人们认为用镜子直接对着太阳反射是一种罪过,千万不能这样做,

否则你会得到相反的宿缘结果。【藏族风俗】

23、禁止在岩石下浸出泉水的地方小便(龙神所居),蛇和青蛙也是

龙神的化身,不可伤害。

24、不准下河捕捞鱼类,不食鱼肉。

25、对长辈和自己尊敬的人要用尊称,不直呼姓名,爷爷奶奶爸爸妈

妈舅父叔伯先生都可。很少直呼死者姓名,用星霞(指高僧大德),策代(寿终之人)代替;帕拉依(天堂之父)、玛拉依(天堂之母)。

26、藏族避免直接在火苗上烤肉,会激怒火神。

27、在一个人家做客,喝一杯茶不礼貌,饮两杯或者在杯里边稍加一

点,以除晦气。

28、禁止夜间吹口哨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29、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

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0、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

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31、教学禁语:“你笨得很”、“你差得很”、“白痴”等污辱性和岐视性

的语言;不能在背后议论和评价别人,有事当面说,就事论事,不能说言过其实的话。

32、由于宗教信仰关系,一般反对捕杀野生动物。

33、韦陀菩萨圣诞(佛教)

夏河藏族响浪节

佛陀初转法轮日(藏传佛教)

转法轮节(藏传佛教)

藏族朝山节

34、七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7月21日 7月22日-8月4日 7月23日 7月23日 7月23日

藏族风俗 第三篇_藏族的风俗习惯

民俗风情论文

藏族—世界民族中的奇葩

【摘要】:我国的藏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受“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藏传佛教的熏陶,藏族的民风民俗与其他民族迥然相异,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雪域高原民俗风情,成为了世界众多民族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藏族 青藏高原 民俗风情 藏传佛教

我国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他们都处于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受青藏高原的影响很大。

独特的地域环境对饮食、建筑和服饰的影响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东连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西达万山之宗的帕米尔高原,北邻中国内陆沙漠地带,南眺热带亚热带风光的印度大平原。它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号称“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 因地势高亢,形成以低温、缺氧、大风、干旱为特点的高原气候,大部分地域年均温在0℃以下,高原面上处处冰雪覆盖,冻土广布,冰川、冰缘等地貌发育,形成了与南极和北极雷同的自然景色,故称地球上的“第三极”,大部分地域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20—40%,大风口数大都在100—150天;周围大山环绕,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内还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000米,喜马拉雅山不少山峰超过8,000米。高原内部被山脉分隔成许多盆地、宽谷。湖泊众多,青海湖、纳木湖等都是内陆咸水湖,盛产食盐、硼砂、芒硝等。古代和现代冰川发育,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冰雪融水,世界上知名大河,如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等均发源于此,称之为“江河之源”。湖泊更是星罗棋布,成为世界上高海拔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仅西藏境内湖泊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三分之一;分布在草原、丛林、雪原中的野生动物,使这片空旷、荒寂、宁静、着不到人烟的世界,呈现勃勃生机,成为高原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由于地势高,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高于4,500米的地方最热月平均温度不足10℃(50℉),无绝对无霜期,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牧畜以耐高寒的犛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4,200米以下的河谷可以种植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圆根、油菜等耐寒种类为主。雅鲁藏布江河谷纬度低,冬季无严寒,小麦可安全越冬。

20世纪后半叶,有关青藏高原的各种科学研究不断升温,青藏高原也成了各国科学家和探险家所向往的“圣地”。据说当年希特勒派先后三次遣探险队到西藏寻找“神秘力量”和“优秀人种”,企图找到沙姆巴拉洞穴,启动地球轴心,将时间扭转到纳粹不可一世的1939年,并借助它的力量,为纳粹德国打造一支刀枪不入的“神族部队”,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藏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严酷而又神秘的国度里,这对他们的饮食习惯和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

饮食习惯: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

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服饰: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用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建筑: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传佛教对藏族节庆、礼仪、禁忌、丧葬的影响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历史。公元1 3 至1 6 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藏民大都信奉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瑞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藏族风俗】

藏族信教的内容大体包括磕长头、转经、六字真言、玛尼堆和五色风旗。 磕长头:磕长头分为长途、短途和就地三种。长途一般历经数月,信徒们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着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一般是围绕寺院、神山、圣湖、圣迹磕头一周,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十天半月。就地则是在自家佛龛前或附近寺庙大殿门前,以一定的数量为限,就地磕头。磕长头时首先取立正姿势,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伸,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 六字真言:六字真言又叫大明咒,发音为 ōng mā nī bēi miē hòng,一般写作:嗡嘛呢叭咩哞。六字真言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藏传佛教把这六个

字看作是最高佛号,是藏族群众最尊崇的一句咒语,无论僧侣俗人,这句真言都是神圣、力量、功德与佛法的象征,他们认为反复念诵,可以消除身上的罪孽,造福来世,因此在民间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对它的尊崇:在石头上刻写将其放置于各个要道路口;印在经幡上,将经幡悬挂于各个山头或是桥梁,路边;刻写于经筒之上供人们转经等等,这样不辞辛劳的传播,是要让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有这句咒语的存在,告诫人们不要忘了生活中还要念诵这句经文,以此来获得神灵的庇佑,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这些行为不仅仅表现出了藏族群众内心对佛教的崇拜程度,同时也从侧面印证出在这种宗教的影响下藏民族日积月累的那种善良的性格和严格自律的民族心理。

转经:西藏各寺庙门口,转经廊两侧,都安置有一长排、一长排的转经简,朝佛者照例要推动法轮,效果与诵 念六 字 大 明 真 言相似。 围绕宗教圣地转经 早饭以后或者更早的时间,人们络绎不绝地围绕 寺庙、宫殿、神山、神 泉、神 树 转 经。藏民相信,一个人一辈子要念30万遍经文(转一圈经筒也相当于念了一遍经文)、磕10万个头。

玛尼堆和五色风旗:在西藏,我们往往可以在较高的山坡、山顶、悬崖旁边、十字路口、湖边以及被认为是神圣之地的地方等处看见用石块、经幡、木箭(高10米以上)、风马旗堆积及装饰的玛尼堆,藏族习惯在路过玛尼堆时必放一个石子或石块作为一次祈祷,石子如是白色的最好。许多玛尼堆都是又高又大的,这一般是较为古老的或为信徒较为信仰的地方。玛尼堆中的“玛尼”的意思来自梵语,意为“如意宝”,即人们丢石子祈祷,希望万事称心如意。据考证,玛尼堆中放置石子的行为来源于藏族古老的白石崇拜,该种宗教意识把山上的白色石头视为神灵的化身,据记载,古代藏人常在家中供奉白石。

藏族的节庆:藏族节日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伴以许多娱乐活动。西藏月月都有节庆活动,尤以1、2月份为多。其主要节日有:藏历年、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等。不同地方的藏族又有一些不同的节日。

礼仪: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禁忌: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

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丧葬:受佛教影响,藏族人认为人死之后并没有幻灭,而是转生了。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

藏医藏药

提到西藏,我们不得不提的是藏医。藏医药学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藏医药在其理论形成过程中,曾向邻近国家或地区的民族学习过各种先进的医学精华,并把它们加以消化、改造和提高,形成和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

藏医药学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础。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三者在人体内保持着协调和平衡的关系,因而是生理性的。每当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过于兴盛或衰微的情况时,则变成了病理性的东西,而出现隆的病态、赤巴的病态和培根的病态,治疗上就需要对三者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协调状态,达到健康的水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藏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藏族也越来越现代化,藏族已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但好多的民俗风情已经不再进行或者是变味,有些民俗风情只有在节日之时才看的到。这虽然是时代进步的大趋势,我们依旧感到心痛。

老师,首先得感谢你为我们带来这么一们精彩的课程,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扩宽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了解到如此多的有关民俗风情的知识。在上你的课之前,我是抱着“选修课必逃”的心态来上的,但听了你的第一节课后,我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羡慕你去过那么多的地方。所以说你拯救了一个打算逃课的孩子啊!

建议谈不上,只能说是我的个人看法。我觉得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一小点理论的东西,引导我们对民俗风情的思考。

藏族风俗 第四篇_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

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 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54631/

推荐访问:藏族风俗介绍 藏族风俗禁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