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瓦尔登湖简介

瓦尔登湖简介

时间:2018-05-20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瓦尔登湖简介 第一篇_《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其实早在初中就已经初次阅读过这部小说,那是给我的感觉,是对于主人公那种

美妙的生活的向往;而如今的第二次阅读,给我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目标以及人生理想的思考。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

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1817年7月12日出生在波士顿附近超验主义思想运动中心康科德村),父亲是小业主。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1837年),曾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在学生时代与爱默生相识,在爱默生影响下,阅读柯尔律治、卡莱尔等人的著作,研究东方的哲学思想,同时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英国工党、印度的甘地与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整体分析

阅读了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不同于以前所看的小说,《瓦尔

登湖》记叙了作者一段时间的生活,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全书笼罩在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中,没有跌宕起伏的展开,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然而在这平淡中体现的思想性,却远远超过了那些惊心动魄的小说。 大自然能赋予人平和的力量。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似乎是本书的核心所在。梭罗一直在试图向我们描绘出那种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以及真正的“简朴生活”所展现的美好图景。这一切都是他

所热爱的、他所亲身的以及他发自内心热爱的。从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梭罗找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不是浮华的虚伪,也不是道貌岸然的“文明”,而是一种平静——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平静。在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人类已经过上了一种现代化的生活。而梭罗却反而回头,去寻求在世人眼中脱离时代、有违文明的一种近乎“野蛮”的生活方式。然而正是这样的生活,使梭罗感到自己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个文明人。 那么究竟何为文明?文明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中,加入了不少他本人对文明的解释,或者说是对当时社会所认可的文明表达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看法。他所分析的许多社会现象都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而他自己的感慨更是警句迭出。读这本书的感受,绝不是在读一页写满了字的纸,或者一个单纯的、与我们本人毫无关系的故事在我们脑海中如电影般闪过画面。你感到你是在与伟大的先人交流,你在了解他们的想法——有别于学术论文中滴水不漏的阐述,这是一种相对随意的、零散的、平易近人的叙述,也许更像是面对面的交流。而在此过程中,它的一些思想、一些振奋人心、使我们找到心灵的共鸣、精神的真正归宿的那样一些东西,会渗透进我们灵魂,进入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平静的力量,使我们能够(或许说是接近)真正的自我。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他静静的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每次看他的书都是一种震撼,他思考人生,让我的心如净水般澄澈。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这里是这样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简单而又芳香扑鼻,虽然短暂而又意蕴深远。他的精神世界绚烂多彩,而且是精妙绝伦,世上这样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许吧。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他提倡俭朴生活,并不是让我们要粗茶淡饭或是节衣缩食,而是想要让我们多听听新的节奏,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只是孤独,恬静,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电气5班 吕杰 2012330301139

瓦尔登湖简介 第二篇_瓦尔登湖介绍

上海译文出版社,徐迟 人民文学出版社,苏福忠

一、概述

瓦尔登湖(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中国大陆译“瓦尔登湖”,台湾译“湖滨散记”,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写的一本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的中文译本有多种,如徐迟、张知遥、戴欢等翻译的版本。

这部书出版于1854年,是19世纪美国文

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到目前为止,此书已有将近两百多个版本。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见

解独特,耐人寻味。对自然的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纯洁透明,像山林茂密翠绿;有些篇章叙事简洁清爽,议论犀利峻刻,给人启迪。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二、走近梭罗,

尝试了解一个淳朴却伟大的灵魂

梭罗的思想、行为对美国社会影响很大,

但他的生平简单却耐人寻味。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回到家乡,执教两年。他于1841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的家里,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

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28岁

的梭罗向《小妇人》的作者阿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就孤身一人,来到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畔(瓦尔登湖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城,离梭罗家不远),自己砍材,建造了一个小木屋,过了两年零两个月自耕自食的生活。并根据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观察与思考

写下了《瓦尔湖》。

【瓦尔登湖简介】

三、梭罗为何来到湖畔?

梭罗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深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在许多人看来,他落落寡合,喜欢孤身独

处。如果仅仅这样认为,也许是对他的曲解。 梭罗到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居住,不是避世,不是隐居,他反对过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过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

他并不在意某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他只

是想生活得简单、自在。

四、梭罗的启示

梭罗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

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不要为了物质生活的享乐疲于奔命,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他

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地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他的市民同胞,还有当时与后来的读者们。

如何生活,

如何内心充实地生活,

如何诗意、幸福地生活……【瓦尔登湖简介】

梭罗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4

岁。在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

五、“瓦尔登”的真谛

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

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

心中有“瓦尔登”,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

更有意义、更有目的、更加充实,更加幸福,

这才是“瓦尔登”的真谛。

“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

我名誉,给我真理吧。” ——梭罗

在晴朗的夏天,从略微远处望去,特别是在波涛起伏之时,呈现一片 ;但从极远处望去,湖泊呈现一片 ;在风暴之下,则显露一片。

从山顶上看,它呈现蓝天的色彩,走近湖

边,看到岸边细沙浅水处,水泛着的水波;再远一点,呈现 ,愈远色泽愈深,最后水波荡漾呈现一色的 。但有时在阳光的映

瓦尔登湖简介 第三篇_瓦尔登湖及作者介绍

《瓦尔登湖》初版于1854年。它记述了作者在瓦尔登湖畔所经历的一段生活,以及其间作者的所思所想。1845年3月尾,作者戴维·梭罗向邻人借了一柄斧头,跑到郊外一处人迹罕至的森林去砍伐白松,在那儿的山丘林地环抱的湖泊边上盖起一座小木屋;随后,他独自一人在那里整整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之久。

这样一本书,在世纪末的中国,竟然着实很热闹了一番,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然而很快也就归于沉寂;不过,这反而显得正常和在意料之中。因为,从人们屡试不爽的经验来看,它的确不啻缺乏感观上的可娱乐性,更主要的是脱离了现实生活,从其方式到其观念都近乎于不切实际。

对于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的人们而言,它远不如一本《养殖致富手册》来得重要与实用。在经济上,它所宣扬的最宏大的目标不过是“脱贫”:建造一座可以遮挡风雨寒暑的整洁明净的小木屋;开垦出不到两英亩的荒地,种植一些豆类、玉米、土豆和黑麦,吃没有发酵的面包,喝未经加热的纯净湖水,偶尔收获一些从湖中钓上来的鲈鱼或梭鱼。在满足食物供应的情况下,其盈余只要能够保证获致正常生活所必须的适量的油盐酱醋以及服饰,如果还能够再购买一些自己所渴望的少量书籍则更好(事实上,真正值得阅读的书籍向来很少,以后也不会更多)如此,劳动者也就不必再去考虑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劳动强度了。

这本书所描述的这个劳动者确实没有更为远大的抱负。他只是想经由最有限的劳作来维持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给自足式的平静生活,拥有一副健康、自然、洁净的身心。他甚至不无得意地说,每年大约只需花费六周的时间来劳动即足以保证生计,而其余时间则完全可以由自己自由支配,随便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读读书、写写字、间或到附近的农庄或荒野上消磨一些寂寞的时光。梭罗在书中提倡的是一种有限的劳动,一种仅仅作为生活手段的劳动,它从来都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和归宿;一旦超越了这种有限,劳动就会堕落成自由的桎梏。因此,在那些一心想努力早日致富的贫困者眼中,阅读这样的文本,无疑不啻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荒谬。

而对于那些已经富裕或暴富了的人们来说,这本书也未能满足一种因财富而日益增长起来的荣名心的需要,相反,它却对财富以及“出人头地”表达了一种“斯多噶”式的节制、淡漠,甚或反感。梭罗通过对服装、东方式的陵墓以及纪念碑的论说表达了他的态度。他说,一条狗向所有穿了衣服走到它主人的地方来的人吠叫,却很容易被一个裸体的窃贼制服,一声不响。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没有了衣服(财富或威权)的话,人们将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他们的身份,没有了衣服的话,你能不能在任何一群文明人中间,肯定地指出谁个最尊贵?人们关心的往往并不是真正应该敬重的东西,而只关心那些受人尊敬的东西。人们认识的人很少,可认识的贵重奢华的衣服和裤子倒是怪多的。其实,使任何人的衣服庄严起来的,乃是穿衣人的严肃显现的两眼和穿衣人在衣服之中过的真诚生活。

梭罗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所有人的说法也都是值得商榷的。梭罗似乎忘记了,大凡内容总是需要经由某种形式来表达的,人的富有、尊贵和伟大又岂能独独例外呢。而服饰、豪华轿车、别墅乃至官位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最直接、最方便、最经济、最省心力的表达方式―――它根本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才能学识,也不需要什么难能可贵的品格修养。服饰的实际功能不过是保暖、蔽体、装饰而已;这些早已不再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服饰已经被款式、品牌所遮蔽。款式、品牌变成了服装的话语,它表达时尚和趣味,向大众暗示不菲的价格,表明拥有者的消费水平,并显示了拥有者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有限物质资源的卓越才能与胆识;最终,他通过“穿着”这样一种无处不在的日常行为,使许多无力消费的大众经由比较、联想、嫉妒,在对自身萌生出一种深深自卑的同时,对穿着者由衷地产生一种肃然起敬感觉。在此,富有者或权势者的艰辛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而他们那本已卓绝无比的进取心则更进一步被煽动起来。

也许一些比梭罗走得更远的人会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值得尊重,并不是因为他所拥有的那些随时可能丧失掉的外在品质或东西,比如财富、权势、美丽、聪颖、幸运等等,而直接就是那个人绝对的“本身”。因此,他们想必是很乐意于这种说法的:由于某个女人美丽而爱她的人,他是在爱她吗?不是的;因为天花―――可以毁灭美丽而不必毁灭人―――就可以使他不再爱她(不再尊崇膜拜原本富有尊贵的他)。由此看来,人是可以丧失其某些外在的品质而不必丧失其本身的。然则,这个“本身”的她(他)又在那里呢?要知道,一个没有具体构成物的“本身”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所有自诩的“本身”从来都是由各种琐细的内外品质和其他附属物所构成。人们向来都不是在爱人或尊敬人,而只是爱某些品质和示意这些品质的附属物罢了。因此,基于另一个不同的视点,人们是否也可以表达另一种看法,即不要再嘲笑那些由于财富、地位和职务这些附属品质而受人尊敬的人吧,因为我们所爱于别人的从来只不过就是那些假借的品质而已。(以上源于帕斯卡《思想录》323节)

至于那些热衷于寻找新鲜刺激的猎奇者,同样也不在这本书的视野之内,他们被有意无意的加以忽视;在这本书中,人们几乎发现不了任何离奇的情结、悬念,更找不到诸如身体写作之类的惊人之笔。

就日常标准而言,作者的生活无疑是寂寞的。最近的一个人类邻居离他起码也有一英里以上的距离,他即使站到湖畔的高坡上瞭望,也很难看得清邻居的屋顶。他和鸟雀、野鼠、水獭、松鸡为邻。他有时也会在无意中观察到这些动物们如何觅食、游戏、休息以及哺育后代,并从中自娱自乐。有一次他发现土拨鼠吃光了他1/4英亩的庄稼,他不但没有因此而急于报复这个贪婪的窃贼,相反他却质问自己究竟有什么权力拔出狗尾巴草之类的植物,毁坏自古以来就属于土拨鼠们的百草圆,以便自己理所当然地种上人类的庄稼;难道人们就不应该为败草的丰收而欢喜吗,它们的种子原本可都是鸟雀的粮食。

漫长的冬夜,湖边没有舞会,也没有其他的娱乐,有的只是雪的狂飚和森林的呼号。这时就会有一个老年的移民,原先的主人,不时来拜访他,告诉他许多旧时和新近的故事,交换了对许多事物的惬意的意见,他俩就这样度过了一个个愉快的夜晚,虽然没有苹果与美酒。而在他的附近还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老太太,寂寞的时候,他就会高兴地跑到她的芳香的百草圆中去散步,采集药草,倾听她的寓言,他觉得这个面色红润的、精壮无比、兴致勃勃的老太太,看样子要比她的孩子活得更久。梭罗是寂寞的,但他却并不孤独,因为他是在同上帝和大地为邻。

至于作者的生活究竟孤寂与否,最好还是由作者自己来说吧,实在不忍心割舍这样的精彩。他说:“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我倒要问问这孤独的湖有谁作伴?上帝是孤独的,―――可是魔鬼就绝不孤独;他看到许多伙伴;他是要结成帮的。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酢酱草、一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我不比密尔溪、或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融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

梭罗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许多有经验的读者想必是不会太在意的,因为读者所想相处的并不是这本书的作者,也不是这本书的文字,他真正想要促膝而谈的是居住在这些文字中的思想(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在本书中我看到了思想的人———孟德斯鸠对《蒙田随笔》的评价)。无论如何,世上总有些免不了寂寞的书,就像世上总有些免不了寂寞的人。难怪《瓦尔登湖》的译者之一――徐迟要把它说成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一本一个人的书,只有在你的心真正安静下来以后,才适合去阅读的书。可是,时下又如何能够安静下来呢?当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还是自己去阅读吧,因为阅读总是无法代替的。

瓦尔登湖简介 第四篇_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报告题目:让心灵去旅行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1503班 张万佶

【瓦尔登湖简介】

图书名称:瓦尔登湖

图书作者:梭罗、译者:王义国

一、 主要内容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博物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一生支持废奴运动,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长篇散文《瓦尔登湖》。

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一八四五年到一八四七年间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的二十六个月的生活记录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

“梭罗的伟大在于它的主要思想具有强大的威力。这些思想是:人必须不顾一切地听凭良知来行动;生命十分宝贵,不应为了谋生而无意义地浪费掉;树木和溪流的世界是好的,而熙熙攘攘,街道纵横的城市世界是坏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7卷第562页。)

《瓦尔登湖》是他的代表作,他的思想在书中得到了最全面的体现。

二、 直观感触

文中的梭罗很有趣,一点也不死板。他开篇就调侃自己是公鸡,要使劲打鸣,才能叫醒那些昏睡的邻居。冬日散步途中,他遇到了一只猫头鹰,硬是和猫君对视了半个小时,猫君困到不行,只得认输,飞到其他地方睡觉去了。

中学时,学过篇《童趣》,里面的虾蟆,蚊子依旧历历在目,梭罗在湖畔定居时,已年近30,但他对自然却依旧怀有极高的热情。整本书充满了对自然细【瓦尔登湖简介】

致有趣的描绘,如候鸟迁徙、蚂蚁大战等。他观察之细,令人震惊,结冰过程中,一英寸的变化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读《瓦尔登湖》,觉得这里的景真美。“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杨和白杨,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有时,在星期日,我听到钟声,在风向适合的时候,很柔微甜美,仿佛是自然的旋律,真值得飘荡入旷野。在适当距离以外的森林上空,它得到了某种震荡的轻微声浪,好像地平线上的松针是大竖琴上的弦给拨弄了一样。„„这一次传到我这里来的钟声带来了一条给空气拉长了的旋律,在它和每一张叶子和每一枝松针寒暄过之后,它们接过了这旋律,给它转了一个调,又从一个山谷,传给了另一个山谷。正是一个林中女妖所唱出的一些昵语和乐音。”

能像梭罗这样和谐地与自然相处,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福气。自然是他最好的朋友,瓦尔登湖是他思想的温床,他在这里尽情地阅读,思考,写作,尽情地享受自然馈赠他的一切。他一个人在湖畔,每日与一些壮美的事物为伴,思考人生的的意义。他有着世上最单纯可爱的邻居——水牛、土拨鼠、灰兔、红眉鸟、狐狸、山雀„„有一次,他在村中园子里锄地,一只麻雀飞来停落在他肩上,待了一会儿,当时他觉得,“佩戴任何的肩章,都比不上我这一次光荣。”

当然,这更是一部充满思想的书。书中充满了梭罗对社会,对制度,对人类,对生命等等不凡的见解。

初读时有些不解,看的是前面的章节,觉得生涩无聊又难以让人理解。作者说自己在湖边种了哪些东西花了多少钱多少成本等等,从叙述的方式来看,感觉比我往日所看的散文逊色多了。后来明白这是一场实验,他要证明物质生活究竟可以简化到何种程度,以便为更重要的追求腾出时间。在文本中,可以看到各种数据,如“猪肉0.22美金,糖,0.80美金”。因此,就算将书中的生活模式归为理想,它也是经梭罗用数据论证过的理想。

我还有过疑惑,梭罗的淡泊,怕是太过理想与出世,怎可适合所有人呢?而后来明白:正如从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半径,生活亦有无限的可能,每个人都应探

索自己的半径,梭罗写《瓦尔登湖》,无意让大家去湖边搭木屋,他只是想大声疾呼,让大家醒醒,生活并非只此一条死路。

三、 对作者的理解【瓦尔登湖简介】

1845年,梭罗拿了一柄斧头,一个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开始了独居生活。不同于中国文人宦海沉浮后的避世隐居,梭罗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追求现实,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探索。他说:“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

他不执意要做一名隐士,他想隐居时,他就来了,他觉得够了时,他就去了。梭罗让我想起了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海子。海子在卧轨而去的时候,书包里就有这本《瓦尔登湖》,海子未必是不爱生活,也许他已经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他也像梭罗一样,他觉得时候够了,他就去了。只不过他去了另一个天堂,那里也可有像瓦尔登湖一般的美景?

梭罗与海子,让我想起黑塞笔下的树:“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一些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物。”这一段话,恰能很好地描述他们。

四、 深入思考

我们到底应该花多久去谋生,然后花多久去享受生活?

梭罗一直在说,活着其实用不了多少钱,没必要将大多数时间都拿出劳动,然后忘记去生活,他觉得生活就应该享受大自然,应该读书,学习,思考还有旅行。

没必要穿华丽的衣服,没必要吃华丽的食物,甚至不需要非要找个人跟你同行,因为那些人都会成为累赘。

“独行的人今天就可以上路,而有同伴的旅客则必须等别人准备好,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发。”

“我们明明肚子还饱着,却担心会饿死。人们说及时缝一针,将来省九针,所以他们为了在明天省九针,不惜在今天缝上一千针。”

“你们不惜把自己累到生病,为的只是能够存下些防病的钱财。”

“积攒着会被虫蛀和锈蚀,会被窃贼偷走的财宝,这是愚人的生活。” “我们总是想要学会如何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有时候应该学学如何满足于更少的东西。”

“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用来赚钱,以便能在人生中最没价值的阶段享受一点值得怀疑的自由。”

所有的话都有种指着鼻子骂的感觉,而且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现代社会的人们比19世纪时候的人面临更大的压力,但是事实上,抛去把赚钱当做乐趣的人不说,大多数人赚钱只是目的,但是却耗费的他们大部分精力,想看书,想旅行,想做点事情,想学一门语言,想做很多事情,却只是说,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

我在想:如果我像梭罗一样淡泊,又有他那样的能力与天赋,像他那样真正知足,也许我就不会烦恼了吧。但我很希望能报答父母,很希望能让他们感受更好的世界,希望可以给他们买最好的东西,带他们去世界各地周游。这是一个普通的子女最普通的愿望了吧。可是如果我要选择淡泊,我就没法实现这些。长大了总要面对一些东西,再加上这个世界的现实。自己的衣食住行,父母的养老,还有人生中的意外与伤病。即使父母表示不需我负担,我只需照顾好自己,可是我想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除此之外,还有对社会的责任。我想帮助那些可怜的人,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公平,我希望从富人那里赚钱,然后给那些穷人以帮助。

好在,在不停的游走之中,我已渐渐找到了平衡。我现在要努力学习,以后要努力工作,但这些和我追求的平静并不是完全相悖的。

我不想接受庸碌的生活。而我的不庸碌,则是我不要过着一生无趣的生活。

五、 对我的影响

读过《瓦尔登湖》,我好似醒悟般翻出冰心的《往事二》,蓦然对她笔下的灯守台,充满了羡慕与向往。那是“一种清净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我想象着,每日大海为伴,“登梯燃灯,悠然看潮落星生,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多么好啊。

然而,如同冰心终于“永不作灯塔的梦”了一般,梭罗的生活于我这样的年纪,是不适宜的,因为有太多的羁绊,太多的纷扰,更有太多的没有实现。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在寻常的日子里,去我的“瓦尔登湖”,踩着刚修剪完的松软草地,坐在唐岛湾畔的阶梯上,数数海面上飘来飘去的渔船,翻翻这本《瓦尔登湖》,这是一本读不完的的书。当察觉内心浮躁过头了,就静静地翻开它来读,

读出声。我年轻朝气,昂首阔步不懈怠,也正因为如此,内心比肉体更需要旅行。

感谢梭罗,教我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我感觉得到,虽然我们都在努力,为了眼前的苟且,要弯腰低头,但我心里有一个湖,是梭罗给我的。为了自由,我需要面对现实的世界,我做不到像梭罗一样,但是他的湖水会一直在我心头荡漾。

瓦尔登湖简介 第五篇_瓦尔登湖介绍

一、概述

瓦尔登湖(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中国大陆译“瓦尔登湖”,台湾译“湖滨散记”,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写的一本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的中文译本有多种,如徐迟、张知遥、戴欢等翻译的版

这部书出版于1854年,是19世纪美国文

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到目前为止,此书已有将近两百多个版本。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见

解独特,耐人寻味。对自然的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纯洁透明,像山林茂密翠绿;有些篇章叙事简洁清爽,议论犀利峻刻,给人启迪。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二、走近梭罗,

尝试了解一个淳朴却伟大的灵魂

梭罗的思想、行为对美国社会影响很大,

但他的生平简单却耐人寻味。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回到家乡,执教两年。他于1841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的家里,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

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28岁

的梭罗向《小妇人》的作者阿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就孤身一人,来到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畔(瓦尔登湖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城,离梭罗家不远),自己砍材,建造了一个小木屋,过了两年零两个月自耕自食的生活。并根据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观察与思考写下了《瓦尔湖》。

三、梭罗为何来到湖畔?

梭罗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深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在许多人看来,他落落寡合,喜欢孤身独

处。如果仅仅这样认为,也许是对他的曲解。 梭罗到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居住,不是避世,

不是隐居,他反对过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过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

他并不在意某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他只

是想生活得简单、自在。

四、梭罗的启示

梭罗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

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不要为了物质生活的享乐疲于奔命,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地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他的市民同胞,还有当时与后来的读者们。

如何生活,

如何内心充实地生活,

如何诗意、幸福地生活……

梭罗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4

岁。在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

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

五、“瓦尔登”的真谛

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

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

“它一直坚持着自身的纯洁”

心中有“瓦尔登”,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

更有意义、更有目的、更加充实,更加幸福,这才是“瓦尔登”的真谛。

“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

我名誉,给我真理吧。” ——梭罗

也是在这一个地方,春天一来,冰块给水底反射上来的太阳的热量,也给土地中传播的太阳的热量溶解了,这里首先溶解成一条狭窄的运河的样子,而中间还是冻冰。在晴朗的气候中,像我们其余的水波,激湍地流动时,波平面是在九十度的直角度里反映了天空的,或者因为太光亮了,从较远处望去,它比天空更蓝些;而在这种时候,泛舟湖上,四处眺望倒影,我发现了一种无可比拟、不能描述的淡蓝色,像浸水的或变色的丝绸,还像青锋宝剑,比之天空还更接近天蓝色,它和那波光的另一面原来的深绿色轮番地闪现,那深绿色与之相比便似乎很混浊了。这是一个玻璃似的带绿色的蓝色,照我所能记忆的,它仿佛是冬天里,日落以前,西方乌云中露出的一角晴天。可是你举起一玻璃杯水,放在空中看,它却毫无颜色,如同装了同样数量的一杯空气一

样。众所周知,一大块厚玻璃板便呈现了微绿的颜色,据制造玻璃的人说,那是“体积”的关系,同样的玻璃,少了就不会有颜色了。瓦尔登湖应该有多少的水量才能泛出这样的绿色呢,我从来都无法证明。一个直接朝下望着我们的水色的人所见到的是黑的,或深棕色的,一个到河水中游泳的人,河水像所有的湖一样,会给他染上一种黄颜色;但是这个湖水却是这样地纯洁,游泳者会白得像大理石一样,而更奇怪的是,在这水中四肢给放大了,并且给扭曲了,形态非常夸张,值得让米开朗琪罗来作一番研究。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46560/

推荐访问:瓦尔登湖读后感 瓦尔登湖简介ppt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