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世界之最 > 911事件和911

911事件和911

时间:2018-05-14   来源:世界之最   点击:

【www.gbppp.com--世界之最】

911事件和911 第一篇_对911事件的看法

我对911的看法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了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 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2001年那年我11岁,记得中午上课回家在电视上看到了这则报道。电视里,飞机袭击双子塔的画面反复被播放着,可能对一个孩子而言当然不会去想那么多,一看而过,我也只是把它当做电影片段一样,被场面壮观所吸引。两座建筑物冒着熊熊大火,没有预兆就这么倒了下去……

而如今回顾这段历史,我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911事件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2749人遇难,由于遗体受损严重,四周年后仍有1155人身份无法得到确认。此次事件更是给无数当地人的心中埋下阴影,恐怖袭击,每当谈及这类敏感词汇总是令人难以平息,当今世界,平均每天都有或大或小的袭击发生。到底为什么会有恐怖袭击?在我看来,真正对这世界充满敌意的人不会很多,大部分可能由于利益受到他人支配,但是受苦的最终还是无辜的老百姓,很残酷。

恐怖分子的袭击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发生,即使不是袭击我们的社会也会时不时有一些突发事件。可能911发生的时间地点都太遥远了,很多人总觉得事不关己,但是我们身边真有那么太平吗?

“11·15”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大楼发生火灾,这场大火轻易地夺走了50多人的生命,当除此之外一些自然灾害更是让人类手足无策。我们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学会如何在危机时刻自我保护,这样方能在最大力度上减少人员的伤亡。

当今的国情也并非如此乐观,有多少国家对我们虎视眈眈?台湾问题,西藏问题,这些都压着国家喘不过气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履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学会擦亮眼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应该加以阻止,做好国家、社会的左膀右臂,带动群众向着正确的方向走。

反恐依旧任重而道远,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不能放松。当然我对我们国家有信心,对我们的人民有信心,相信我国会不断改善治安防御措施,减少或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911事件和911 第二篇_真相大曝光:911纽约世贸大楼倒塌真正原因

 真相大曝光:911纽约世贸大楼倒塌真正原因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恐怖袭击,造成3000多人的死亡,并直接引发两场战争。据说,此案由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所为。但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谎言。下面,我们将对部分证据作简略地说明。

世贸双塔爆炸

9/11当天,几乎每个目击世贸双塔在半空中爆炸的人都感到非常震惊,但人们还来不及细想,美国政府已经准备了解释:大楼是因自身重量而倒塌的。 开始时,我们被告知:没有任何人预见到满载汽油的大型波音客机会撞击大楼的情况,而航油产生象核反应炉一样的高温,将大楼的钢铁结构熔化。当人们指出,汽油燃烧的最高温度只是钢铁熔点的几分之一时,“横梁失败理论”(即“蛋糕理论”)应运而生。这个受到紧急事务管理局(急管局)支持的理论的要点是:大火使脆弱的地板横梁变软,引起地板楼层发生连锁反应式的渐进性全面塌陷。

但这个理论的问题显而易见:

1.违反基本物理学原理。

2.无法解释双塔的倒塌特徵。

3.歪曲工程惯例和双塔设计特点。

4.与物证的取证调查结果不符。

一)政府销毁物证

灾难发生后,世贸中心现场被立即封锁。人们仅仅想对“现场零点”拍照也遭到逮捕的威胁。几乎全部钢材残骸都被运到海外(中国,印度)的熔化炉里销毁。急管局对倒塌原因作前期调查的建筑表现评估专家小组也不能进入“现场零点”。

对於官方理论极为重要的建筑设计资料至今未能为公众所知。如果根据官方报告中对大楼结构的描述,将有达20%的已知被用于构建双塔的钢材不知所踪。急管局报告出台之际,“现场零点”已经清理完毕。

二)双塔的设计能承受大型飞机撞击

事实上,世贸双塔的原设计是可以承受一架载有约70多吨汽油的波音【911事件和911】

707-340飞机的撞击和随之而起的大火的双重打击的。9/11当天撞击双塔的波音 767-200飞机有着类似的体型,只载油约30多吨。每一栋大楼都是由钢柱组成的外墙和由47根巨型钢柱组成的中心区提供支撑力,地板横梁通过多重锁扣和直接焊接将中心区与外墙的钢柱紧密相连,形成所谓“筒中筒”的结构。这种当时首创的设计模式在现代的摩天大楼中广泛采用。就象所有大型钢铁建筑一样,双塔是过度建构数倍于可预见的承载,以抵抗如炸弹,火灾,台风等灾害的打击的。飞机的撞击,只切断了北塔,南塔240根外围钢柱的33和24根,即约14% 和10%的外围支撑结构。南塔飞机撞击的轨迹更提示中心区基本没有受到损坏。在没有强风或地震的情况下,每栋大楼都能轻易承受大部分(2/3以上)钢柱断裂的打击。而实际上,双塔因撞击和火灾造成的损坏只局限于不对称分布的少量钢柱和几层楼的范围内。双塔却莫名其妙地以极为对称的方式塌陷,并在这个过程中化为细小的碎片。

大楼轻易地承受了飞机的撞击。撞击口很快变黑,提示中心区没有大火。

三)火灾并不是特别严重

因为飞机燃油容易沸腾,其蒸汽也容易点燃,因此很快就会烧完。急管局也承认飞机上的燃油“数分钟之内”就已耗尽。之后的大火与一般的办公楼火灾并无两样。撞击口在撞击后很快就变成黑色,而冒出的浓烟也越来越黑 -- 这说明缺氧燃烧。南塔在撞击后,至上有18个人通过撞击区的楼梯通道从撞击口以上建筑中逃生成功。

即使在撞击后的最高温度的瞬间,也没有任何证据建筑物中的钢材达到了700C的温度。这个温度可以使钢材明显软化。当钢材达到这个温度时,即使在大白天,火灾区的钢材会显现明亮的火红色。这在所有已知的照片或录像中,都没有这种现象。事后官方对所有钢材样本的检验也表明最高温度只有300C以下。另外,也没有证据显示中心区结构受到大火的影响。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由於钢材良好的导热性,其软化程度是可以逆转的。如果钢材在汽油高温作用下变软,随着汽油在短时间内耗尽,大火温度下降,软化的钢材可以恢复刚性。南塔和北

塔是在撞击后约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发生倒塌,除了刚开始数秒钟外,其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火灾区温度只是200~300C之间。

四)火灾从来没有引起高层楼宇倒塌

如果世贸中心1,2,7号楼是因火灾倒塌的话,那么这将是世界建筑史上首三次钢铁架构高层楼宇因火灾,或其他除控制爆破外原因引发的完全性倒塌。47层高的世贸中心7号楼没有受到飞机或大块碎片的打击,也只有分散的小火的情况下,也垂直,对称地“塌陷”为一堆整齐的废墟。

五)垂直倒塌提示控制爆破【911事件和911】

世贸双塔以近乎完美的垂直方式倒塌,并同时向四周喷射大量的碎片。难以想象飞机的撞击和随后的火灾能引起如此同步和对称的破坏,使得大楼结构发生同时的和一致的失败,从而发生完全垂直的倒塌。

官方解释中地板松脱而层层塌陷的理论,由於地板层主要是向下运动而不是向侧冲击,因此无法解释外墙在正下落的建筑上部还没有到达该区域时,已经出现破碎的现象。也无法解释,坚固无比的中心区钢柱组不是使建筑物象树木一样向侧倾倒,而是互相撞击,将自己夷为平地的现象。

六)双塔爆炸

如果是单纯的地心吸引力导致的倒塌,地板楼层会在外墙范围内下塌,而外墙的钢柱或许会产生弯曲。但即使外墙发生塌陷,中心区的钢柱组也应当仍然挺立。

但现实中,世贸双塔的倒塌是非常爆炸性的。就算是在大楼刚开始倒塌的头几秒钟,建筑物上部开始缓慢地下落之际,大量的尘雾和碎片已经向四周喷射。倒塌后的双塔废墟里,只剩下大量破碎的钢材,纸张,和粉尘。混凝土,玻璃,灰板等非金属物质都完全化为细微的粉尘粒。

【911事件和911】

南塔在飞机撞击后56分钟,爆炸而成巨大的粉尘,各种碎片向四周喷射

七)大楼在半空中粉碎

双塔爆炸时产生与火山碎屑流极为相似的巨大尘雾云。在逐渐包裹大楼的蘑菇状尘雾云下方,外墙上可见混凝土粉末以规则的时间间隔向外喷射。地心吸引力或许可以解释混凝土撞击地面后被粉末化的现象,但不能解释这个现象在半空中就已经开始,甚至在大楼才刚刚开始倒塌之时。

另外,组成外墙的钢材被切断成大小一致的碎片,向水平方向喷射达70 - 100米,而不是单纯地剥落。巨型的中心钢柱组也荡然无存。

对於这些异常现象,官方的“横梁失败理论”完全不能解释.

八)大楼顶部下落没有受到延缓

世贸双塔下落的速度与一个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速度基本相同。录像资料表明大楼的倒塌时间是15秒,仅稍长于物体在同样高度在空气中下落的时间。除非建筑物坚固的下部遭到从上到下的破坏,上部下落的速度将大大减缓,甚至停止。

综上所述,双塔绝不可能因自身重力而自我毁灭。如果真的发生自然的渐进性完全倒塌,也绝不会爆炸成一团粉尘,也绝不会以近似自由落体速度塌陷。 七号楼爆炸

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对7号楼的倒塌有丝毫记忆。因为美国主流媒体在9/11当天只是不厌其烦的播放着双塔倒塌的情景,和本?拉登的画像。9/11之后,媒体对于7号楼的倒塌更是绝不提及。这一起建筑工程史上最莫名其妙的工程结构失败案例,就这样有意无意的被遗忘。

火灾从来没有引起钢铁结构的高层楼宇完全倒塌,更别说象7号楼那样子内爆了。这个案例理应受到广泛的瞩目。这座设计能承受严重火灾,台风,地震等灾难的现代化摩天大楼(里面有中情局秘密据点,和纽约市防弹防火防震的紧急指挥部),会突然间毫无理由的倒塌,对於目前所有摩天大楼的安全性和将来高层楼宇的设计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仅此理由,就应当对它倒塌的原因和机制作认真的,详细的,和深刻的研究。遗憾的是,9/11事件后,除了急管局报告中说要进一步研究外,其他调查机构却完全免提,就象7号楼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一样。

911事件和911 第三篇_911事件经过

1.袭击起因

在美国思想界的诸种论点之中,“文明冲突”论成为解读“9·11”事件根源的主要论点之一。世界上的许多媒体指出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是美国的中东政策。以巴长期的军事冲突和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杀戮及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制造”出具有必死决心的狂热激进分子。英国广播公司BBC、法国《世界报》都指出“问题症结在于美国的中东政策。”英国《卫报》以《最好的防御是公道》为题,指出美国人必须“公道”,“才能真正制止奥萨马在阿拉伯和穆斯林社会中得到的广泛支持。

有观点认为袭击是一场政治阴谋。当中的主要疑点包括飞机撞毁一摩天大厦的可能性,五角大楼的缺口直径与飞机直径不符,联合航空93号班机的碎片以及劫机者的生死等疑点。袭击后,美国政府旋即公布劫机者名单,不久后以消灭塔利班政权及捕捉本·拉登为名向阿富汗宣战,之后又以搜寻大杀伤力武器为名向伊拉克宣战;因此阴谋论者认为该袭击目的是布什政府自导自演为维护美国的国际地位,达到霸权和平目的,以便控制世界。

2袭击过程

劫机准备:在所有的19名劫机者中,有7人原本就是飞行员,其他人也在各地参加过飞行学校的学习。13人是在2001年4月23日至6月29日之间到达美国的。抵达之后,他们立即分散到全美各地,一般居住在比较偏远的城郊,并且都改了英文名字。在随后的数个月时间里,他们主要在美国的8个州活动。

这些劫机者出高价弄到汽车驾照,他们租了公寓、设立了银行账户,参加健身俱乐部。他们从网上购买机票,一般到哪儿都是用现金付账。

劫机及撞击

美航第11次航班:第一架遭劫持的飞机是美国航空公司第11次航班。飞机于2001年9月11日7点59分从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起飞飞往洛杉矶。8点14分,飞机攀升到了26000英尺高度,低于最初指定的29000英尺的巡航高度。同时飞机与空塔进行了最后一次常规通信,确认其收到导航指令。通信后16秒钟,空塔命令飞机攀升到35000英尺,但该信息及之后所有尝试联系飞机的信息都没有得到确认。劫机行动展开后,劫机者很快控制了飞机头等舱,开始释放催泪性毒气、辣雾等刺激性气体,迫使乘客与乘务员向飞机后部靠拢,并声称其持有炸弹。劫机行动开始后约5分钟,机上乘务员Betty Ong通过机上电话联系到美航东南部订票办公室,报告了机上的紧急状况,通话共持续约25分钟。8点21分,收到求助电话后,美航的一位员工立即向美航运营中心报警。8点25分,劫机者试图与旅客进行通话,却误将通话频道切换至塔台。8点28分,接到报警的运营中心通知美航调度员,向塔台报告了飞机的异常情况。之后,航班乘务员Betty Ong和Amy Sweeney多次向塔台和美航航班服务办公室报告机上情况:劫机者刺伤了两名乘务员,无法联络驾驶舱,驾驶舱内装有炸弹。8点26分和8点38分,Betty Ong均称飞机“飞行状况不规律”,并在8点44分中断了通话。同时,Amy Sweeney正向美航航班服务办公室汇报到飞机正“急速下降”、“飞得很低”。

8点46分40秒,美国航空公司第11次航班以大约每小时490英里的速度撞向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亦称“北塔”),撞击位置为大楼北方94至98层之间,导致机上所有人员及楼内未知数量人员立即死亡。 联航第175次航班撞进世贸中心南楼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第175次航班原定从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飞往洛杉矶,于2001年9月11日8点14分起飞。8点33分,达到31000英尺的预定巡航高度。8点42分至8点46分间,劫机者开始劫机。8点47分,飞机更改了两次灯塔代码。8点51分,飞机偏离了预定高度。1分钟后,塔台开始尝试联络飞机但都没有成功。8时42分,飞机的无线电通讯和应答器关闭,飞机脱离航线。8点52分,机上一名乘客Peter联系到自己的父亲,称劫机者刺杀了两名机长,控制了飞机驾驶舱,还刺伤了一名乘务员,Peter表示“飞机飞行很古怪”。8点58分,飞机飞往纽约。9点整,Peter向父亲打去了第二个电话,报告到“机上情况非常不好”、飞机“飞行不稳定”、“正在下降”。

9点3分11秒,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第175次航班撞向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亦称“南塔”),导致所有机上人员以及塔内未知数量的人员均立即死亡。

美航第77次航班:美国航空公司第77次航班于2001年9月11日8点20分从华盛顿杜勒斯起飞飞往洛杉

矶。8点46分,飞机攀升至35000英尺的预定巡航高度。8点51分,飞机最后一次发送常规无线电通信。8点54分,飞机偏离预定航线,转向南面。2分钟后, 飞机异频雷达收发机关闭,塔台与美航调度员多次尝试与飞机沟通,但都没有成功。9点,美航执行副总裁Gerard Arpey得知了第77次航班的状况,由于这已是美航第二架飞机失联,他命令所有东北部没有起飞的美航航班停留在地面。9点10分,美航总部怀疑第77航班已被劫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禁飞令。9点12分,机上一名乘客联系到其母亲,据称飞机已被6人劫持,并将乘客转移到飞机后部。9点16分,机上另一名乘客Barbara Olson联系到其丈夫,时任美国副检察长Ted Olson。Olson报告到劫机者持有刀与开箱刀,并将所有的乘客都转移到了飞机后部。9点29分,飞机自动驾驶被取消,飞行高度约7000英尺,位于五角大楼以西38英里。9点34分,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向特勤部报告称有一架未知飞机正飞往白宫方向。同时第77次航班在五角大楼西南偏西5英里处,进行了一个330度的转弯,高度降到了2200英尺,朝向五角大楼俯冲。

9点37分46秒,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第77次航班以高达530英里的时速坠毁在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 导致机上所有人员及楼内大量军官死亡。

联航第93次航班:8点42分,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第93号航班从新泽西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起飞,飞往旧金山,此时航班已延误超过25分钟。9点23分,第93号航班收到联航飞行调度员发送的警告:“当心任何针对驾驶舱的侵入,已有两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9时28分,劫机者开始展开攻击,飞机正以35,000英尺的高度飞行,突然下降700英尺。下降11秒后,位于克利夫兰的塔台收到来自飞机的两次无线电通讯,通信中包含机场或副机长喊出的“Mayday”(飞机求救讯号),并伴有搏斗声。9点32分,一名劫机者以机长身份向(或试图向)乘客发表声明,称机上携带有炸弹,示意乘客坐下,飞行记录器表明飞机自动驾驶系统将飞机掉头并飞向东面。9点39分,克利夫兰空中交通控制中心收到劫机者发布的第二份声明,声明称机上有炸弹,飞机正飞回机场,要求乘客坐下,但同联航第175次航班情况相同,该声明并未发布到乘客通话频道而是直接发布至控制中心。这时,乘客与机组人员已经开始联系地面人员,至少有10名乘客和2名机组人员和地面人员联络,机上人员报告称劫机者戴红手帕,迫使乘客向飞机后部转移。同时,一部分机上人员通过地面人员得知了世贸中心遇袭的消息。9点57分,乘客的反击开始,一名乘客在电话中说:“所有人都往头等舱冲去,我也得去了,再见。”9点59分52秒,录音机记录下机内巨大打击声、撞击声、喊叫声、玻璃和盘子破碎声。10点26秒,一名乘客说道:“进入驾驶舱,不然我们死定了!”16秒后,一名乘客吼道:“冲啊!”

10点2分23秒,飞机开始朝下并翻了个身,伴随着乘客持续的反击声,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第93号航班以580英里时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香克斯维尔的一片空地上,距离华盛顿特区只有约20分钟飞行时间。 3救援

初始救援无望的求救者

上午8时46分,两架美国空军F-15鹰式战斗机从马萨诸塞州空军基地紧急升空前往拦截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但空军飞行员不知道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的正确位置,东北防空司令部(NEADS)在接下来的数分钟设法确定有关飞机位置。

纽约消防局对袭击做出反应是在上午8时46分,也就是第一架飞机撞击第一座世贸中心塔楼那一刻。纽约消防局第一消防大队大队长在附近街区目睹了第一次撞击,他也是第一位到达现场的指挥员。大约上午8时50分,他按照纽约市消防局的预案,在世贸中心第一座塔楼的大厅内设立了灭火指挥部。当电视转播镜头推近到世贸大楼一角时,滚滚浓烟中隐约可见求救者。

消防医疗行动

大约上午9时,消防局长接管担任事故总指挥。因为不断掉下的残骸和其他安全因素,他将灭火指挥部从世贸中心1号塔楼大厅转移到西街对面的一处场所,一条8车道的高速公路。指挥员考虑到了塔楼可能会发生有限的、局部的倒塌,但没有想到它们会完全倒塌。

灭火指挥部转移到西街后,仍有一些消防指挥员留在1号塔楼大厅内,组成了在建筑内进行灭火的战斗单位的灭火指挥部,他们留在大厅内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建筑系统,例如警报控制系统、电梯和通信系统[18] 。

几分钟内,消防指挥员就决定集中力量进行营救和撤离。他们派遣消防队员进入楼内帮助数百名被困在电梯、楼梯间和房间内,以及因受伤而无法撤离的人员。他们还命令消防队员确定各层人员全部撤离。与此同时,紧急医疗服务组织指挥官也开始划定区域,集结救护车,对伤员进行鉴别归类、治疗并送往医院。紧急医疗服务现场指挥员助理在灭火指挥部中担任全部紧急医疗服务的指挥,向灭火指挥部报告情况。 上午9时03分,第二架飞机撞击2号塔楼,指挥员们立即调集另外的消防分队注3,并从1号塔楼调派消防分队。

随着动员升级,调度员命令所有回应的消防分队到世贸中心附近上级指挥员指定的集结地点注4报到。然而,当这些消防分队接近指定区域时,许多分队并没有到指定区域报到,而是直接进入两座塔楼大厅或事故区域的其他地点。结果,上级指挥员不能准确掌握所有消防分队的具体位置。另外,集结失败导致消防分队在进入塔楼大厅之前,不能得到必要的信息和准确方位。

世贸中心1号塔楼大厅内的指挥员们和他们派入楼内的分队之间的通信联络是零星的。指挥员们有时可以联络到一些分队,有时不能。一些分队也确认有时可以收到无线通信,有时不能。指挥员们不知道他们的讯息是否传送出去,那些分队是否因为忙于救助行动而没有确认收到信息,或者分队回复了,讯息却没有能够传送过来。因为关于处在危险中的市民的报告不断传到大厅中的救援指挥部,所以指挥员们决定继续尝试疏散和拯救市民,尽管存在通信困难。

世贸中心1号、2号大厅中的指挥员们也不知道塔楼外面发生了什么。他们没有可靠的消息来源,也没有关于事故区域全面形势的外部信息、塔楼的情形和火灾的发展情况。例如,他们无法收到电视报道和来自盘旋在塔楼上空的纽约警察局直升飞机的报告。信息的缺乏限制了他们对全面形势的估计能力。

紧急医疗服务机构指挥员和救护车也因为无线通信堵塞而面临通信问题,发生这种现象部分原因是两个紧急医疗服务频道在同一频率上。通常指挥频道是指挥员专用的,城市覆盖频道是救护车和紧急医疗服务派遣使用的。大量救护车反复请求被派遣到世贸中心,使得通信堵塞问题加剧。

无线通信困难是导致紧急医疗服务调度员在9月11日应接不暇的因素之一。除了要与救护车和指挥员联系外,调度员还要根据通过电话或计算机信息从911求救中心和纽约市警察局传来的求救请求而采取行动。他们必须派遣救护车,将行动录入计算机,从众多消息来源中监控信息和接听其他电话。大量的、复杂的关于世贸中心袭击的信息使得调度员们要从他们接到的众多消息来源中核实每件事并迅速采取适当的行动非常困难。

上午8时46分-10时29分:至少有20名(主要集中在北楼)被大火和浓烟围困在大楼顶楼的人员从高空跳下。

世贸中心倒塌

世贸中心倒塌发生在上午9时59分,导致许多市民和第一出动的消防人员死亡。然而,世贸中心1号塔楼中的消防队员和指挥员们最初并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情。许多人以为1号塔楼正发生局部坍塌。当1号塔楼大厅充满碎石和残害时,在1号大厅指挥部的第一大队指挥员迅速通过移动无线通信下达了撤退命令,但是很多消防队员并没有听到这道命令,一些人得以离开是因为其他战斗员告诉他们指挥部已经下达了撤退命令[18] 。

当消防和紧急医疗服务的指挥员在周围的建筑物中寻找避身处时,世贸中心2号塔楼的倒塌摧毁了西街对面的事故救援指挥部,削弱了指挥和控制机构。消防局长和其他指挥员在上午10时29分1号塔楼的倒塌中丧生,使事故救援临时处于无指挥状态。倒塌发生后,许多紧急医疗服务人员不知道谁在代理紧急医疗服务指挥官。

上午11时,计划部门的一位高级官员,接替紧急医疗服务指挥官,但是在接下来的近半个小时里,整个事故救援指挥仍不十分清楚。在这段时间里,一些高级消防指挥官都主动重建指挥部,有时导致了多重指挥。上午11时28分,4C城市值班指挥员注6接替消防局长担任事故现场救援指挥官,全面恢复了现场指挥

[18] 。

废墟的清理

事件发生至2002年5月28日,工作人员总计在世贸废墟清出了超过180万公吨的残骸,都送到一个专门

场地,另外有人员在那里继续找寻线索及遇难者遗物[19] 。

5影响

反恐战争: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001年9月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本·拉登被锁定为制造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头号嫌疑犯。美国众议院在9月14日晚同意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对恐怖分子使用武力。据美国民意测验显示,美国民众中有90%的人支持美国对恐怖主义分子实施武力打击。

2011年10月7日下午13点左右,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和英国已经开始对阿富汗塔利班当局军事目标和伊斯兰极端主义份子拉登的卡达训练营进行军事打击。反恐战争爆发。这两场因“9·11”而引发的战争出动了美军总计20多万的兵力和几千架的战斗机。据美国国会研究所计算,在未经通货膨胀率和国债利率调整的前提下,美国总共支出了1.4万亿美元军费。由于美国还大量背负外债,仅是利息这一块就还将面临几千亿美元的支出。

2011年5月1日,美国海豹突击队一支小分队乘坐直升机突袭本·拉登住所。本·拉登因反抗被击毙。整个突击过程用了约40分钟。

【911事件和911】

美国政治民意

9·11事件后,美国人几乎在顷刻间将一切可以保卫美国的技术手段都“神圣化”了。民意调查显示,2001年8月,支持政府尽快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人数约为54%,而到9月25日,这一数字升至80%以上。此外,美国朝野团结一致、共同将反恐作为国家安全首要目标的状况下,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本来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也几乎瞬间消失了。

布什政府本来是一个“弱势”政府,在布什总统的执政初期,其政府前景并不看好。“9·11事件”发生后,共和党政府成为了“准战时政府”,确实也表现了出色的危机管理能力以及当机立断的行动反应。激发了美国的“超级民族主义”情感,提升了受“9·11事件”重创的国民情绪。

“9·11”事件之后,不仅美国的盟友对美国表示了同情和支持,而且非盟友国家也表示支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美国加强了与其盟国的合作,而且也加强了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地区大国间的高层互访和会晤增多,电话热线通话频繁。

“911”事件将届五周年之际,《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进行的的民意调查显示,仍然有超过三分之二、69%的纽约人“非常担心”当地还会再发生恐怖攻击,只比2001年10月的74%低了5个百分点,显示恐怖攻击的阴影并未真正散去。 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纽约人说他们每天都会想到“911”事件,四成的受访者则说他们还是觉得很不安[7] 。

经济损失

“9·11”袭击事件遗址重建

事件发生后,美国股民开始恐慌性抛售股票,导致股市暴跌。一周内,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指数分别下降14.3%、16.1%和11.6%,估计股票缩水1.4万亿美元[10] 。尽管布什政府向股市内大量注入资金,9月17日重新开市后,恐慌性抛售仍然无法避免,各大股指不断下跌直至3年来的最低点[34] 。 由于纽约曼哈顿岛是跨国金融公司的云集之处,这些公司的业务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据初步估计,损失在100亿美元以上。办公室设在世贸大楼上的公司就更加倒霉,他们的业务几近瘫痪,大量数据丢失,其中著名的公司有美洲银行、朝日银行、德国银行、国际信托银行、肯珀保险公司、马什保险公司、帝国人寿保险公司、盖伊·卡彭特保险公司、坎特·菲兹杰拉德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金融公司、美国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摩根斯坦利损失最惨,因为它在世贸中心总共租用了29.8万平米的办公用地,公司很多职员连办公地点都没有。在已知的世贸大楼4千多名失踪者中,绝大多数是金融公司的职员,而且不乏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坎托·菲兹杰拉德投资公司1000名职工中就有650人遇难,马什保险公司也有300名职员失踪。

据纽约市审计官员估计,事件造成的建筑等财产直接损失达340亿美元,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110亿美元,灾区现场清理和抢救费为140亿美元[29] 。

美国政府集合了无数建筑精英,拿出了无数的设计方案,才于2006年开始动工。新世贸大厦由于工程缓慢、费用超标,完工日期被一次次拖延至2015年,整个项目的预计花费也增加到了180亿美元。

仅9·11事件发生后一周之内,美国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AIG就赔付5亿美元,第二大寿险公司MetLife赔付3亿美元,CNA金融保险集团赔付2.3亿美元。全球几家大型的再保险公司也损失惨重,Munich再保险、瑞士再保险、伦敦劳合保险、通用再保险等公司更是元气大伤。美国“股神”巴菲特曾表示,他旗下的再保险公司要花数年时间才能缓过来。国际知名咨信评估机构美国穆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预测全球保险业此次的偿付总额在150亿至300亿美元之间。

新闻界

“9·11”事件后,美国媒体和舆论界的政治倾向性发生了微妙而明显的变化。过去以独立于政府、敢于批评国家政策为荣的媒体和舆论界“温顺”了许多。局外人很难分清哪种情况是新闻媒体的自我约束,哪种情况是顺应民意的变化,哪种情况是受政府的操纵和影响。大量电视节目和新闻报道,都在颂扬政府官员、公务员、警察、军人的克己奉公和爱国情操。一些主流刊物为“9·11”而出版的专辑都几乎是爱国主义的宣传材料。在“新战争”的国内外两条战线上,美国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同政府对立的观点很少见。“9·11”事件后,政府对舆论导向更为关注,对军事消息的封锁更加严密。至于国内治安方面的新闻发布,政府和媒体也相当谨慎。

航空旅游

9·11后美国机场加强了保卫工作

9·11事件中,美国航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各自损失两架飞机,整个空运停顿了3天。恢复飞行以后,由于受到事件的惊吓,美国航空乘客人数短期内剧烈收缩,甚至出现了一班飞机只有一位乘客的情况。灾难发生后,美国航空业就向政府提出了50亿美元的现金救助和190亿美元其他方式援助的请求

911事件和911 第四篇_美国911事件的分析与理解

美国911事件的分析与理解

五角大楼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南部波托马克。五角大楼始建于1941年8月。1941年初,希特勒控制了欧洲大部分,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迅速壮大的美国陆军部(存在于1789年至1947年)急需一座新的指挥基地,于是五角大楼开始动工。

【911事件和911】

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具体的事情是这样8:45,Boeing 767-B-223ER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北楼,大楼随后坍塌。机上人员:92,遇难: 92。9:03,Boeing B-767-222同样地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南楼,大楼随后坍塌。机上人员:65,遇难: 65。9:45,Boeing 757-223飞离杜勒斯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随后撞向五角大楼一角。机上人员:64,遇难: 64。10:20,Boeing B-757-222飞离纽华克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直向华盛顿飞去。随后高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乡间,据猜测是乘客与劫机者搏斗阻止了这架飞机撞向目标。机上人员:45,遇难: 45。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而这次恐怖袭击对美国产生巨大、即时性影响,全球各地在事件后都有各种悼念活动,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谴责也受到大多数国家支持;救援活动持续了数月,仅事发现场的清理工作就持续到次年年中。

911事件对美国的影响。在经济上 在世贸中心事件发生之前,世界经济就已处于飘摇不定之中。世贸中心事件必将使人们早已相当悲观的预期更加悲观,消费者信心将受到严重打击,从而使美国向着衰退的方向又迈出了一大步。同时它影响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使美元相对主流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战略物资价格一度上涨,并实时从地域上波及欧洲及亚洲等主流金融市场,引起市场的过激反应,从而导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减慢。“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在政治上 无论对美国总统布什,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在两小时之内,造成美国本土遭遇数以千计的伤亡,连白宫、总统的空军一号座机、国防部大楼、金融财务中心的世界贸易大楼,都成了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事件发生后,布什立即采取适当行动,恢复政府、社会正常活动,为了显示他不受恐怖威胁,9月11日晚上,虽然白宫仍有受到攻击的威胁,他仍决定返回白宫,并在白宫向全国民众发表谈话,借此显示:恐怖分子并不能阻断美国行政中心的运作第一、世界政治格局可能发生重大调整;911事件将促使一些认为中国的兴起将对美国的安全构成最主要威胁的人重新思考未来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以及美国的对华政策。 第二, 尽管反对恐怖主义一直在美国的军事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911事件充分说明美国根本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针对恐怖主义攻击的安全体系。美国安全机构、情报机构的无能在这次事件中暴露无疑。美国必将对其整个军事战略、包括核战略进行调整,对其安全、情报机

构进行调整。第三, 美国可能将重新调整对许多世界热点地区的外交政策。如果理智占上风的话,美国将调整对中东巴以冲突的政策;对伊拉克、阿富汗等国的政策也将作出调整。

911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所以,对于我国而言,为了尽量减少“美国911事件”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有所准备,未雨绸缪。不仅要关注“美国911事件”本身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更要研究美国和国际社会为对付恐怖活动所采取战略取向、策略取向和政策取向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影响。及时跟踪研究“911事件”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

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可以主要依靠国内的巨大市场把经济搞好,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措施稳定人们的心理预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刺激民间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通过制度创新和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及蓬勃发展的经济来吸引外资。

对于全世界的人民而言,反恐怖活动将是人类社会一项长期、艰苦和复杂的斗争。这次事件沉重地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世界里, 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恐怖主义”,它是现代的魔鬼撒旦, 它那阴冷的利爪, 随时会夺取我们身边亲人的宝贵生命。

恐怖分子可能随时随地用各种办法制造事端,打击世界金融和商品市场,瓦解人们的信心。国际投机基金也会兴风作浪,利浪,利用恐怖活动提供的机会进行投机活动,通过制造恐怖事件牟取暴利,增加金融风险。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和国际社会的合作,严厉打击恐怖活动;另一方面,应研究增加对国际战略商品的储备特别是石油储备的问题,尽量减少恐怖活动引发的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打击“恐怖主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起码在这点上中美的利益是一致的。

年“9·11”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

·拉登或本·

位,被广泛认为是“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本·

2011年5月1日晚,美国官员表示本·拉登已经死亡,美当局已经找到他的尸体。希望以后不在发生911这样的事情。以上是我对911事件的理解。

911事件和911 第五篇_911事件感想

“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四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据事后调查失事前机上乘客试图从劫机者手中重夺飞机控制权。这架被劫持飞机目标不明,但相信劫机者撞击目标是美国国会或白宫(事后对参与策划袭击的恐怖分子进行审问的结果表明,恐怖袭击的第四个目标是国会大厦。而在此之前美国官方一直怀疑目标是白宫)。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两幢110层摩天大楼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除此之外,世贸中心附近5幢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五角大楼遭到局部破坏,部分结构坍塌;袭击事件令曼哈顿岛上空布满尘烟。

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罹难(包括失踪者,不包括19名劫机者):其中2974人被官方证实死亡,另外还有24人下落不明。罹难人员名单中包括:四架飞机上的全部乘客共246人,世贸中心2603人,五角大楼125人。共有411名救援人员在此事件中殉职。

2001年9月11日当天的恐怖袭击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事件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历史上第二次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这次事件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谴责和立场也受到大多数国家同情与支持;全球各地在事件后都有各种悼念活动,事发现场的清理工作持续到次年年中。

9.11事件造成了对美国,全世界的人都感到恐惧,而反对类似"911"事件的再次发生。该事件也导致了此后国际范围内的多国合作进行反恐怖行动。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而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造成严重损失。美国国内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实是历史罕见。

无论对美国总统布什,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在两小时之内,造成美国本土遭遇数以千计的伤亡,连白宫、总统的空军一号座机、国防部大楼、金融财务中心的世界贸易大楼,都成了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

事件发生后,布什立即采取适当行动,恢复政府、社会正常活动,为了显示他不受恐怖威胁,9月11日晚上,虽然白宫仍有受到攻击的威胁,他仍决

定返回白宫,并在白宫向全国民众发表谈话,借此显示:恐怖分子并不能阻断美国行政中心的运作。【911事件和911】

“美国911事件”的经济影响不仅局限于事件本身的直接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使美元相对主流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战略物资价格一度上涨,并实时从地域上波及欧洲及亚洲等主流金融市场,引起市场的过激反应,从而导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减慢。

2、〖对中国〗

可以看到的是,“911事件”前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和“911事件”后的情况已经明显不同,美国反对恐怖活动的战争将引起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新变化,引发大国关系的互动。国际政治、军事、外交形势的变化肯定会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应根据事态的发展及时进行跟踪研究,相应调整经济政策。

所以,对于我国而言,为了尽量减少“美国911事件”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有所准备,未雨绸缪。不仅要关注“美国911事件”本身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更要研究美国和国际社会为对付恐怖活动所采取战略取向、策略取向和政策取向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影响。及时跟踪研究“911事件”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

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可以主要依靠国内的巨大市场把经济搞好,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措施稳定人们的心理预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刺激民间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通过制度创新和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及蓬勃发展的经济来吸引外资。

3、〖对世界〗

对于全世界的人民而言,反恐怖活动将是人类社会一项长期、艰苦和复杂的斗争。这次事件沉重地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世界里, 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恐怖主义”,它是现代的魔鬼撒旦, 它那阴冷的利爪, 随时会夺取我们身边亲人的宝贵生命。恐怖分子可能随时随地用各种办法制造事端,打击世界金融和商品市场,瓦解人们的信心。国际投机基金也会兴风作浪,利浪,利用恐怖活动提供的机会进行投机活动,通过制造恐怖事件牟取暴利,增加金融风险。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和国际社会的合作,严厉打击恐怖活动;另一方面,应研究增加对国际战略商品的储备特别是石油储备的问题,尽量减少恐怖活动引发的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打击“恐怖主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911事件和911 第六篇_911事件全过程

概况

“9.11事件”(又称“911”、“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

过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44930/

推荐访问:美国911事件 911事件视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