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我的精神生活的作文

我的精神生活的作文

时间:2018-05-03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我的精神生活的作文 第一篇_作文素材之2精神篇

作文素材(二)

精神篇

1、敢说真话

①写下《丑陋的中国人》的柏杨曾说:“我是《皇帝的新衣》中那个说出真话的孩子。”

②巴金的《随想录》,就是一部“遗嘱”般沉重深刻的“忏悔录”。在彼时的中国,当世人奔

赴物欲的盛宴如过江之鲫时,他却割裂了自己的伤口,一鞭一条血痕地解剖自己、指责自己。

这个当代中国一度活得最痛苦最热情的老人,要从解剖自己入手,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彼时的巴金先生代表了中国人“说真话”的勇气、“直面自我”的决心。20世纪的中国精神

史,因为有了这种“求真意识”、“忏悔意识”,而奠定了新的高度。

③索尔仁尼琴:“我的一生苦于不能高声讲出真话。我的一生都在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

众讲出真话。”

他的一生宠辱不惊,无论被推崇还是被鞭笞,无论是鲜花美酒还是苦役禁闭,他总是安

之若素,永远只为“正义”说话,挥舞着“战笔”,为国家的前途开出“良方”。

“我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受伤。”索尔仁尼琴不仅像圣徒一样承受了命运的一次次严

峻的考验,还以深刻的思想和远见卓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罪感意识”、炽烈的爱国情怀成

为时代的“先知”,感召着一代代知识分子。

2、大胆质疑、挑战权威

李贽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强调社会平等说,反对圣人凡人之分、智愚之别,反对封建

教条和男尊女卑观念,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只是其弟子随笔记录,并非“万世

之至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怒斥官吏之罪恶行径为“不操戈矛之强盗”,“吃

人之老虎”。

3、甘于寂寞,淡泊名利

①陈寅恪一生魂系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诸位同辈学人高呼全盘西化的口号时,犹能

守志不移,甘于寂寞,恪守国学。其早年为王国维所题、且自己也终生躬行的“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是其绝佳写照。

②李叔同先生一出家即告别尘世的一切繁文缛节,并发誓:“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

非佛语不说”。如好友夏丐尊所形容的,从“翩翩浊世佳公 子”,一变而为“戒律精严之头陀”。

这种变化,在常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在心理上难以承受,而李叔同却以平常心澹定自

然地完成转化,成了弘一法师。 其为人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4、“童心说”“赤子说”

①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须抒发己见,反对复古摹拟。“童心者,真

心也”,他感叹国人被孔孟之道污染了“童心”,到处是“言语不由衷”说假话办假事的人。

②安徒生通过小孩之口,向世人发出呐喊“皇帝没有穿衣服”。 李贽认为,人只有保持“童

心”,才能正确认识世界,主张文学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

③婴儿之知识欲望皆极简单,故《老子》言及有修养的人,常以赤子(即婴儿)比之。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5、大道至简

①海子:“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憧憬“喂马、砍柴”的生活。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

幸福 //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

暖的名字 //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 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②梭罗在瓦尔登湖自耕自给两年,在简单少欲的生活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梭罗积极倡

导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的生活方式。

③ 巴赫的音乐音律变化不大,甚是简单,如淙淙的小溪,轻灵地流淌在人们的心间,荡涤

尘埃。 在险峻的悬崖上,它照样流淌;在偏僻的角落里,它照样流淌;在阳光月光的照

耀下,它照样流淌;在风霜雨雪的袭击下,它照样流淌……小溪的水流量不会肆意狂放,激

情万丈得让人震撼,但它让人感动是持久的,不会一曝十寒,不会繁枝容易纷纷落,不会无

边落木萧萧下,而总是一如既往地水珠细小却清静地往前流淌着。

伟大不见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如庙堂之器哉。伟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伟大也

可以是溪水。巴赫就是这样清澈的小溪水,当世事沧桑,春秋代序,高山夷为平地,江河顿

失滔滔,大河更改河道,小溪却一如既往,依然涓涓在流,清清在流,静静在流。

6、磨难不屈

①曾卓自比为一棵长在悬崖边的树,任凭狂风吹卷,仍在石缝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岩上 //它

倾听远处深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

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跃进深谷里 //而又像是要展翅飞翔【我的精神生活的作文】

②“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

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关于写作对自己的意义,

史铁生曾这样在文章中写道。用思想做脚的史铁生,整个生命与写作互相支持缠绕。

贾平凹说他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

学。“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多么诗意而温暖的梦。 古往今来,身残志坚的文学大家多不胜数,各有千秋。从普鲁斯特到伍尔夫、从陀思妥耶夫

斯基到福楼拜、 狄更斯,从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直到我们的阮海彪、史铁生,他们

比正常更正常,比健康人更健康的就是深怀一颗敏感细腻的温柔之心,来为我们忽略的、纠

结的、怨毒的、无奈的生活平添美好、欢欣、勇气和力量。

7、特立独行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除了这只猪,我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

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

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8、宽容精神

先驱者忍受孤独、寂寞、嫉恨,终将赢得敬重、光荣。

(1)《〈宽容〉序言》(房龙)

(2)《光荣的荆棘路》 (安徒生)

„„图画一幅接着一幅的出现,光荣的荆棘路真是没有尽头。

在黑暗中坐着一个人,他要量出月亮里山岳的高度。他探索星球与行星之间的太空。他

这个巨人懂得大自然的规律。他能感觉到地球在他的脚下转动。这人就是伽利略。老迈的他,

又聋又瞎,坐在那儿,在尖锐的苦痛中和人间的轻视中挣扎。他几乎没有气力提起 他的一

双脚:当人们不相信真理的时候,他在灵魂的极度痛苦中曾经在地上跺着这双脚,高呼着:

“但是地在转动呀!”

„„

在微堡的宫殿里,丹麦的贵族烧毁了国王的法律。火焰升起来,把这个立法者和他的时

代都照亮了, 同时也向那个黑暗的囚楼送进一点彩霞。他的头发斑白,腰也弯了;他坐在

那儿,用手指在石桌上刻出许多线条。他曾经统治过三个王国。他是一个民众爱戴的国王;

他是市民和农民的朋友:克利斯仙二世。他是一个莽撞时代的一个有性格的莽撞人。敌人写下他的历史。我们一方面不忘记他的血腥的罪过,一方面也要记住:他被囚禁了二十七年。 有一艘船从丹麦开出去了。船上有一个人倚着桅杆站着,向汶岛作最后的一瞥。他是杜却·布拉赫。他把丹麦的名字提升到星球上去,但他所得到的报酬是讥笑和伤害。他跑到国外去。他说:“处处都有天,我还要求什么别的东西呢?”他走了;我们这位最有声望的人在国外得到了尊荣和自由。

„„

我们现在来到美洲,来到一条大河的旁边。有一大群人集拢来,据说有一艘船可以在坏天气中逆风行驶,因为它本身上具有抗拒风雨的力量。那个相信能够做到这件事的人名叫罗伯特·富尔敦。他的船开始航行,但是它忽然停下来了。观众大笑起来,并且还 “嘘”起来——连他自己的父亲也跟大家一起“嘘”起来:“自高自大!糊涂透顶!他现在得到了报应!就该把这个疯子关起来才对!”

一根小钉子摇断了——刚才机器不能动就是因了它的缘故。轮子转动起来了,轮翼在水中向前推进,船在开行!蒸汽机的杠杆把世界各国间的距离从钟头缩短成为分秒。

人类啊,当灵魂懂得了它的使命以后,你能体会到在这清醒的片刻中所感到的幸福吗?在这片刻中,你在光荣的荆棘路上所得到的一切创伤——即使是你自己所造成的——也会痊愈,恢复健康、力量和愉快;嘈音变成谐声;人们可以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上帝的仁慈, 而这仁慈通过一个人普及到大众。

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象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才被指定为建筑那座联接上帝与人间的桥梁的、没有薪水的总工程师。

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许多世纪,同时在光荣的荆棘路的这个黑暗背景上,映出许多明朗的图画,来鼓起我们的勇气,给予我们安慰,促进我们内心的平安。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跟童话不同,并不在这个人世间走到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却超越时代,走向永恒。【我的精神生活的作文】

9、公民的责任意识

作家韩寒积极对公共事务发表看法,其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智慧的言说和理性的态度,树立了一个公民样板,“公民韩寒”成为一个蕴含着青春和寄托了希望的流行称谓。

作为法律工作者,公民郝劲松挥舞“法律斧头”,以“不服从”的劲头,勇敢地站出来,依法理性维权,成为一个“勇于用法护法的公民”表率。一位网友说:“对游戏规则的尊重,对民意的谦卑,正是公民社会一个获得理性光照的公民的高贵举止。”

作家鄢烈山把自己的写作称为“公民写作”,说“首先得把自己当成公民,表达是最基本的权利”;

摄影师卢广用照片“说话”,以《关注中国污染》的专题摄影呼吁政府与民众保护环境;中国绿眼睛保护组织,以“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为使命,用眼睛“说话”。

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首位变性人阿曼达·辛普森为商务部工业安全局高级技术顾问。是啊,变性人也是人,也是公民,也有平等参政的权利。

10、文化上的创新意识

(1)做法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一方面,不能离开文化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

新,需要博采众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各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现象

山寨:目前社会上关于“山寨”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假冒”之间模糊的界限。但山寨不等于盗版和剽窃。山寨品与假冒品、盗版品有一条根本无法逾越的法律 分界线。“假冒品”是完全不法的行为,自然应该受到有关部门的法律制裁。而山寨品则表现为“合理组装、学习模仿复制、借鉴和技术改良”,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智慧。山寨春晚、山寨奥运会等等都如火如荼的举办起来,它们虽然看上去是在模仿主流的文化,但是加入了许多人们喜闻乐见的 形式,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充分体现草根阶层的创造力。

影视剧翻拍:《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现代名著、武侠经典,影视改编与翻拍胜过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从炎黄故里、姜尚故里,到老子、庄子故里;从曹操、华佗故里,到诸葛亮、赵云故里,再到四地争抢曹雪芹、五省七地争二乔、两国四地抢李白,不仅历朝历 代名人被翻了个底儿朝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观音菩萨是热门人选,就连臭名昭著的西门庆竟也成了香饽饽。

(五千年传统文化信手拈来,被涂脂抹粉,戏谑调侃。当代文化真的乏善可陈到只有躲在老祖宗的麾下才能讨生活?“文化啃老族”频频拿古人说事,举文 化大旗,打的却是速成名、速得利的算盘,做的是靠文化发大财的梦。背对时代,挟持古人,“啃老”透露了文化自信的贫瘠苍白,折射了当今时代文化创造能力的 缺失。倘若文化不再以文化育人,而只沉湎争名谋利,我们将以什么面目面对子孙? )

11、敬业精神、尊重意识

日本奥斯卡获奖影片《入殓师》的人,都会被其中展现的强烈的人性关怀所震撼。影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在优美的画面中,入殓师给了逝者最后的人性尊严,他们敬逝者如奉神灵,在一丝不苟的手工动态中,让逝者以最美丽的样子留在世间,传递给亲人,让他们死后一样拥有尊严和美丽,那贴心的服务甚至将家属感动的低首痛泣。这其中是对死者的尊重,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令人温暖的人性关怀。

12、致中和

“致中和”出自《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各得其所,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谓“和而不同”。

13、协作精神

约翰·堂恩:“ 没有哪个人是一座孤岛,自身就已完整;每个人//都是构成大陆的一块,是汪洋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将其中的一坨冲走,欧洲//就会少一些,冲走的无论是一片海岬,还是//你或者你哪个朋友的哪片庄园//也都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会将我消减,//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必差人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我的精神生活的作文 第二篇_高考作文素材:物质与精神

高考作文素材:物质与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里超负荷地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蓝色帆布衣服,破旧但不脏乱。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美国典型的富人代表,而清洁工是美国典型的穷人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仇恨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很多富人开始羡慕穷人的生活。

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二、考场要点

1、结合时代背景揣摩材料主旨 方法:认真审读原文提炼关键词看原材料看提示)

2、补充材料留下的思维空白(对关键词进行排列组合,优选最佳写作角度)

3、精心锤炼标题

4、确定擅长文体

5、罗列可选材料

6、在草稿纸上写好关键语句

友情提示:这是考场作文的重中之重,成败的起点,控制在5—10分钟为宜。请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也是阅卷教师在快速浏览的时候能留下印象的部分。

三、探究最佳写作角度

(一)、当事人语:

不妨让罗伯特道出其中的秘密:

“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现了。我将镜头对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摘自2010《人民文摘》第1期 作者沈岳明

(二)、考场点睛

【分析品悟】不能只比物质。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现了。这位记者将镜头对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

【最佳立意】 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适用主题】物质与精神、幸福感。换个角度

素材:

1、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

2、青海玉树地震(热门素材用好不易,建议回避 尖新示例)

车辚辚,风萧萧,行人远望各心焦。山川河流走相送,尘埃不见西宁桥,千里驰援志如刀!前方有生命的等待,后面有国家的催促,这些志愿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征程。

3、曹德旺、曹晖父子 黄富荣 陈光标 才仁旦舟

4、著名作家阿来拒上《百家讲坛》

5、为什么贫穷的尼泊尔、不丹、老挝、智利人均幸福指数那么高?为什么经济发达的日本、韩国自杀率节节攀升?

6、知名心训师林A的心灵富豪榜——参见所转博文(我关注信义兄弟时看过《武汉城市圈》对林A的专访,专为收集反面素材而用)

信义兄弟怎么用,反面材料有哪些:黄光裕入狱、刘晓庆逃税、史玉柱“伪信用”、荣智健黯然退出

示例一: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当然是诚信和道义的象征,但光“信义”两字还无法诠释他们价值的全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元素,“伪诚信”、“伪道义”在我们国家比比皆是。我记得大名鼎鼎的史玉柱“重出江湖”做脑白金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还债,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诚信典型”,其实目的还是获得银行的信任。所以,其后来被曝出的“漏税”丑闻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不同,他们的信义行为因为哥哥一家五口的灾难而凸显出来,更因为弟弟的主动接力而得到彰显。中国人讲究“人死账消”,但孙水林一家五口都死了,但他的账不但没有消,而且在没有账目的情况下由民工凭良心领工钱。这说明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而不是为

了信义而信义。这种内心的信义之心、责任之心和良善之心,才是我们社会的最珍贵宝藏。

示例二:

黄光裕曾数次被评为“中国首富”。但取得商业成功后,他根本无暇也不愿回头构建自己的心灵大厦和道德天空,而一度沉溺于官商勾结和无道德环境的长袖善舞。因为出身贫寒和“原罪”心态,黄光裕虽然有百亿身价,但他的心灵是贫困的。 中国像黄光裕这样拥有巨额财富数字内心却十分赤贫的人非常多,这样的富豪是不能算真正富豪的。但我们的社会,现在就是迷恋这样的富豪,这不是不说是个时代的“杯具”。在一个经济财富得到不断累积而心灵财富得不到张扬的社会,会造成很多畸形的社会问题。

7、证严法师《静思语》

富中之富、富中之贫、贫中之富、贫中之贫是法师经常提起的四种贫富人生。早会时法师申言,贫者,沉浮于种种秽恶苦境之中,然心若知足,即可转苦难为快乐,若是徒具丰足的财物,却不懂得善用,反会受其诱引,心灵永不满足。

(1)富中之富者,富有物质,更富有爱心。如企业家开展事业,安定了许多人的家庭生活,也将有余的财富为社会、为人群付出。知道如何运用有形物资助人,心灵富足才是真富有。

一个财力丰裕的富翁,如果也能发慈悲心尽量去帮助社会上一些不幸的人群,则其内心也必定感到很充实,精神上感到很富足,那么他也会成为一个“富中之富”的人。

(2)富中之贫者,“有一缺九”──拥有十就想要一百,有了一万更想要十万„„因为永远觉得不够;不够,就是缺乏,这是心灵的贫穷。法师解释,富中之贫的人除了捨不得付出,也缺乏情与爱,害怕他人向自己寻求协助,故与人疏离;所以不唯自觉有形的财物不足,更是缺情、缺爱,富中之贫者实堪怜!

精神方面感到很空虚和苦闷,则不管拥有多少财富,住着豪华的别墅,开着进口的名车,吃着山珍海味或满汉全席,穿着名贵华服和钻饰,也会觉得这些一切都索然无味,毫无意义,甚至觉得非常无聊、孤独和痛苦。这些人便是典型的“富中之贫”。

(3)贫中之富者,就是我天天都可看见的人间菩萨──他们生活并不富有,却富在肯做、肯投入,虽然天天辛勤工作才能维持生活,但他们仍尽一己之力帮助社会、帮助更穷困的人。

法师以环保志工为例,他们多是默默无闻的市井小民,或是学历不高、识字不多的老者,却心心念念助人为善,努力做回收、分类,一举手一投足,都为人间做出最有意义的贡献。“尽管回收所得微少,但是他们爱心充分,也能集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个人如果在物质上或财富方面很匮乏,但是如果能发心行善,纵然布施的能力很有限,然而也可以在精神上感到很富足,成为一位“贫中之富”的人。

(4)至于贫中之贫者,不仅生活贫困,心灵也困顿,永远想要依靠别人的帮助。“菩萨度人,先以利济。”法师教示,对于贫者,可先抚平其民生之苦、济助其生活来源,但更重要的是要以清净善法化导、循循善诱,慢慢度化其心灵步上善的方向,产生尊严和自信心,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帮助别人。

8、热播剧《老大的幸福》、毕淑敏《破译幸福密码》

由范伟主演并监制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在央视一套开播后,当天收视率高达5.03%,创下今年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段首播集的历史最高。剧中笑中含泪的感动,简单幸福的老大,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而傅老大四个弟妹到底是否幸福,也如猜谜一般引人深思。

电视剧中,傅老大的四个弟妹有房地产大亨、官迷、房奴、股疯,都是外表光鲜的人物,但他们的生活却充满着压力、紧张、迷茫和无意义。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寻求满足的都是病态的欲望,这种远离生命本源的欲望好像一个无底洞,永远无法满足。

剧中佳佳有一句名言,说追求身外之物的人都是奴隶,再光鲜都是不幸福的。傅老大的四个弟妹正是因为心底的迷茫、空虚,才会缺乏幸福感和满足感,才会不择手段地追求不属于他们的权力和钱财。这是一种神经症性的病态欲望,即便拥有再多权钱,也填不满欲望沟壑,反倒作茧自缚。

9、钱学森

精神和物质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我们怀念五六十年代人的精神风貌,但我们绝不愿回到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中去。同样,当我们今天生活在相对物质丰富的年份,人们又是多么想望那份曾经拥有的精神家园!有了物质基础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因为经济充裕了,人们可以求知求学,可以知书达理,可以乐善好施。但物质丰富也容易带来享乐、攀比、仇隙。这种时候非常需要有好的社会环境和精神引导。

依钱学森老人的家世,他尽可以享受锦衣美食的生活,甚至可以在大洋彼岸做着无数人羡慕的科研工作。而他却选择了报效祖国,而且是要冲破各种阻挠、迫害的漫长之旅。当他融入祖国,看到那一代伟人以身作则,亿万人民精神饱满地为新中国建设而忘我奋斗,钱老被中国的领袖和人民的精神感染着。而今,他又感染了我们无数人。

10、沈浩日记

“电影《牧马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许灵均的父亲在美国是一个亿万富翁,他回国本想让儿子出国继承财产,重新认识“人生的价值”,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当他听到了许灵均讲述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后看到儿子有那么丰富的

精神生活,反而羡慕起来,感到自己的物质生活虽然十分优裕,但并不幸福。因此不得不感伤地承认:“在财产上,我是富翁;在感情上我却一贫如洗,准确地说,是个乞丐”。

亿万富翁居然成了乞丐?细细想来,并不奇怪。因为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由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来确定的。如果精神空虚,即使物质财富再多,也无法感受人生的真正幸福。

当然,我们说人离不开高尚的精神生活,绝不是说可以不要必须的物质生活。我们搞四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这种丰富的物质生活需要用革命的精神去创造。现在有的年轻人不讲革命理想,不讲做人的道德,一心只做金钱梦,这种人应该从亿万富翁是“乞丐”的感慨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3.一次成功就够了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 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 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 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他,就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分析: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材料作文训练(2011-05-06 16:38:45)转载▼标签: 杂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比喻型材料。材料很简单,关键就是穆罕默德的名言——“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原话是:“谁有两个面包,卖掉一个吧,用来买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是精神的粮食。”这是一个比喻。“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水仙花”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要从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的角度进行写作。

我的精神生活的作文 第三篇_“精神的屋前空地”材料作文优秀作文

“精神的屋前空地”材料作文指导及优秀作文

巴东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原先我看不出纽约市中摩天大厦的美点,后来到了芝加哥,才觉得只要在摩天大厦的前边有相当的地面,而四周又有半里多的空地,倒可成为庄严美丽的。芝加哥在这方面比较幸运,空地较纽约曼哈顿市区多一些。如果那些大建筑物间的距离比较宽阔,则在远处看起来,就似乎没有什么东西阻碍了视线。这样比较起来,我们的生活太狭仄了,使我们对精神生活美点不能得到一个自由的视野。我们精神上的屋前空地太缺少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提示:

立意时要抓住“自由的视野”、“生活的美点”“精神的屋前空地”等关键词语,可以写自由的视野对寻找生活之美的重要性,也可以探讨精神的屋前空地的可贵;可以把“屋前空地”定义为“悠闲的生活态度”,也可以把“自由的视野”具象为书籍,旅行等;可以联系当下人们被各种各样的物质追求占据,那挤压在逼仄的精神空间里的人性难以舒展,从而讨论自由的视野如何使自我心境平和,并且锻造面对忧愁微笑的力量,最终发现生活无处不在的美点。

学生例文:

还一片净土

高三(8)班 宋铮

古人云: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临泰山便可畅俯齐鲁,诚然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然泰山之高奇峻雄,齐鲁平原居功至伟。

怎会如此?巍巍泰山又有多高呢?它能高得过太行雪岭吗?泰山之名胜在山前的一片自由的视野。

人生亦是如此,只有从庸碌狭仄的生活中为自己留下一片精神的栖处,方能占据灵魂的制高点,一览无余。

我仍然记得石油大王在临终前所留下的遗言:“如果再来一次,我宁肯不要这样的生活。”是啊!奔波辛劳,一生为他人忙碌,当身体的自由逐渐丧失时,精神的自由也在悄悄沦陷。而这种遗憾,又是多少人的缩影呢?

还一片净土,给生活留点空间。生活绝不是一场生下来,活下去的旅行。生活需要空间来滋长,倘做不到诗意的栖居,又谈什么生命的享受呢?忆往昔季鹰归未只因莼鲈之思,人生贵得适意耳,安能羁宦千里以要名节?叹那时王维隐居修辋川别墅,独坐幽篁,弹琴长啸,深林不知,明月相照。想当年朱云弃官岂欲相吏邪,教授门人,出行车牛,怡享田园。

这便是生活,给生活留点空间,在人生道路上慢慢走,去欣赏,于是生活才会让你明白什么是宁静与超然。

还一片净土,给思想留点空间。都市快节奏的生活要求人们衔枚疾走,然而在生存的闲暇,你是否有思考的空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这是哲学家帕斯卡尔的经典名句。思想的高度决定着人精神的高度,当年苏格拉底参军时,一日清晨他站在一片空地上沉思,人们纷纷打赌他能站多久。太阳落山,日月行空,赤日东升,他仿佛自成一体,思考了一天一夜方带着微笑回来。有怎样的思想,就有怎样的灵魂;有怎样的灵魂,就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于是,苏格拉底才能在遭遇妻子的怒吼加泼凉水后幽默地说:“我早知道,打雷过后必定下雨。”

这样的人生不好吗?这样的人生岂非更有意义,更加洒脱?

还一片净土,给信仰留点空间。人们常说古代中国人没有信仰,但对于信仰的缺欠,又哪只是中国如此呢?德国哲学家尼采曾提出真诚主义和虚无主义。真诚即对信仰的真诚。他指出,一个虚无主义正逐渐到来。虚无主义中的人们,没有信仰,没有道德的束力。信仰未必是神论,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是要求人有处世的原则,有对于真理的信仰,对于善的信仰。有信仰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有信仰的精神,才会更加自由。

要么我们驾驭生活,要么我们被生活裹挟着前行。给精神留点屋前空地,给思想留一片驰骋的空间,给信仰留一片滋生的天空。不与万法为侣,不与千圣同步,给自己一片自由的视野,方能成就如风的生命。

天空的遥远

三(8)班 谭飚

我们分享这同样的命运,带着被缚的翅膀飞行——费尔南多

当天空渐阴,当鸟雀止鸣。

当水泥凝结成地平线,当钢筋囚困云朵。

田园牧歌被遗忘在角落,游赏山水被蒙上了烟尘。

我们的精神飞向了哪片天空?

昔有文王困而演《周易》,通晓先天三十二卦;有史太公幽而著《史记》,纵览千年百帝;有卧龙深居而分天下,有黑衣丞相姚广孝归佛而改国势,也许我们比起他们来说身体更自由 。

那到底是什么使我们的精神囿于无形?

这不是我们一代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梦魇般纠缠着人类,已世世代代。远至西欧古籍《翠玉录》中有关以身囚神的感慨,到卢梭《凡尔登胡》以景之自由、求心之自由的尝试,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用绝对肉身禁锢反衍灵魂升华的狂想。而中国,从道家的言传身教,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与之后王阳明心学的实践,无数先哲们在探求精神自由的路上艰难前行。他们抛尘世的束缚,追寻“由人而天”的法门,像是希腊神话中用蜡黏成翅膀向天空探求的人,即便因烈日融化坠海溺亡也不后退。

其实,精神的自由也许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困难,至少,若是只需寻得片刻的自由,我们还是有心亦有力的。永恒的自由太难,那片刻自由也未尝不能聊以自慰。

安静下来品几杯热乎乎的软饮,无论是茶还是咖啡,在这个冬天都是好的。感觉热量从内至外的发散,精神便偷得片刻自由。

睡前翻几页书,无论是纸还是屏幕,不需要太高太深的经典,浅薄的文字,简单直白的剧情,让自己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看另一种人生,精神也赚得片刻的自由。

还有,运动场绿茵上挥汗如雨,饭桌上大快朵颐,亲朋的推心置腹„„哪怕是独自看一场电影后大笑或大哭,或坐在桌前信手写作涂鸦„„若是生活于你如囚笼,那何尝不能像《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言:

“我从未弄清他们在喝什么,那歌声像风与小鸟般轻捷,越过高墙与电网,从每个囚犯的耳中直入其心,那一刻,万生平等,所有束缚化为灰烬,那一刻,所有囚犯刑期已满,重获自由。”

精神与心灵自由好似无际天空,蔚蓝而有致命的诱惑,引人向它更深处追求,可是天空很遥远,而我们翅膀上带着太多的束缚。

那就不必倔强了吧,飞在自己喜欢也能适应的高度,低头山岗原野,身前日出月落,抬头一望。

天空,不知近还是遥远。

给精神留一点空间

高三(7)班 胡骄阳

几度执起梭罗的《瓦尔登湖》又几度放下,倒不是因为苦恼于意识流文学中难寻线条的文字,只是觉得这种精神与自然呼吸相关的宁静境界,让我的阅读都成了一种打扰。

一般的观点都认为是文学家成就了景色,就好比如果没有李白,可能今天我们绝不会知道金陵凤凰台的壮景。但于梭罗,我却觉得是瓦尔登湖成就了他,瓦尔登湖赋予他精神的自由,让他在精神的空地上,更加投入地融入自然与世界,让他拥有一颗澄净的心。

我看着梭罗醉心于他的世界,却不免悲哀地发现,如今,像梭罗一样的人,是愈发的少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阻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习惯于把目光投向手中方寸大小的液晶屏幕,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充填在脑海里,却忘了给精神世界留一点空间。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为信息驰骋的高速公路,把精神空间变为别人思想的舞台,然后悲哀地发现自己说过的话都是别人说过的,自己表达的观点,无论多么新颖,都是别人的嘴嘟囔过的。才明白,自己原本以为丰富而充实的精神世界,其实根本就是拥挤混沌的世界,就好比是未经开天辟地的洪荒之初,尚是一团迷雾,如何寻得到自己的影子,又哪里谈所谓的美呢?

我们生活于后物欲时代,但我们不能让物质洪流淹没我们的思想,我们不能让狭

窄的生活局限我们的视野而使我们找不到精神的美感,我们要给自己一片空地,给精神足够空间。

想当年,庄子垂钓于秋水之上,不让诸侯争霸时局动乱侵占他的精神世界,畅游江湖终留一段南华;想当年,苏子寓居于贬谪之所,不让名利是非得失霸占他的精神空间,徜徉于山之清风与水之明月以致千古流芳;想当年,曹雪芹家道中落,不让富贵侵蚀精神,不让贫困消磨意志,保持精神自由,字字泣血留下一楼红梦。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从精神上的屋前空地里窥见了天地人生之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自由舞蹈,赢得了自身超脱和后世芳名,千百年后,不过一抔黄土,谁会记得他们呢?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颗有思想的苇草。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思考能哭能笑能欣赏这个世界,但这一切又始终离不开我们的精神世界,与其汲汲营营,给大脑充满垃圾信息,做一个会说话会行走的机器,我们何不给精神一点空间,同梭罗一般感受精神的美与宁静,做天地人生的精灵?

精神世界的留白

高三(6)班 宋宇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芝加哥的摩天大厦前有足够的空地让他发现了这些高楼的美点。我也突然想到某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我站在学校操场上,从远处看见教学楼深深嵌入蓝天里的样子,分明的棱角被阳光镀上金色,原来生硬的水泥材质也有如此柔美的一面。

由此说来,我们确乎该为自己的精神世界留下一些空白,以便更好的欣赏那些高大、永恒的丰碑。

通俗点说,精神世界的留白就是少想一点,不去胡思乱想,也不给自己太多精神负担。

试想一下,自己站在高楼大厦之间,在逼仄的人行道上看着风驰电掣的车流,吹着狭管效应带来的城市热风,头顶一方几何形的巴掌大的天空,你能感受到那种雄伟建筑带给人的憧憬之感,那种心潮澎湃吗?恐怕剩下的,也只是一种倾覆之感,一种压抑和失望。再者,想想课本中高大气派的布达拉宫,地处群山之中,在苍茫的高原上,远处没有什么遮挡,这种欣赏才算得上精神上的美点,才会带给你坦然和释放。

精神世界的留白大概就像从高原上观看布达拉宫。让你的心灵、精神像平坦一望无际的原野,放下无谓的负担,才能见得美景。

当精神世界留下空白时,你可能是暂时放下了对功利的追求,放下了和别人的宿怨,学会了淡泊,学会了宽容。这时候,那些曾经让你感动、震撼的人或事就会显现出来,像是巍峨的高山,而你站在远处的平原上,感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壮阔。便能更好地理解伟大之所以伟大,永恒只所以永恒,让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激励。

精神世界的留白需要我们真正放开心灵的枷锁,放开烦恼对心灵的束缚。

我们匆匆忙忙地活在这个世上,追逐名利,甚至争权夺利。即使向往崇高和伟大,

也被尘事阻挡了眺望的视线。所以放下一些精神上的负担,学会淡泊和宽容,才能为我们的眺望留下空间,给心中的高楼大厦一个完美的视点。

只要心里自始至终有高大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41749/

推荐访问:我的课余生活作文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