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世界之最 > 什么是麻风病

什么是麻风病

时间:2018-03-20   来源:世界之最   点击:

【www.gbppp.com--世界之最】

什么是麻风病 第一篇_麻风病防治知识

麻风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严重者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如不早发现、早治疗,可造成眼、手、足的畸残。

二、麻风病流行有多长时间

麻风病是古老的疾病之一,在全球广发流行已3000多年,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之一。

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麻风病属于哪类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麻风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四、麻风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一般认为,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过的麻风患者,其中多菌型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多菌型患者的传播效率是少菌型患者的4-11倍。多菌型患者的家庭接触者发生麻风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5-10倍。

五、传染上麻风病要具备那些条件

健康人感染麻风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同传染性麻风病人(或传染性麻风病人排出的麻风杆菌所污染的东西)长期密切接触。二是本人的皮肤有破溃,并且感染了麻风杆菌。三是机体对麻

风杆菌抵抗力低下。三者缺一都不可能感染上麻风病,但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抵抗力。

六、当前有疫苗预防麻风病吗

当前麻风病尚无疫苗可用,尽早发现新病人并及时予以规则全程联合化疗是主要控制传播的措施。

七、麻风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就是皮肤上出现各种皮疹,且伴有感觉丧失(麻木)干燥闭汗;或伴有外周神经干粗大。

八、麻风病人需要隔离治疗吗

不需要。现代对麻风病均采取社会防治措施,即在门诊、家庭接受治疗,不需要隔离,只要坚持服药,可以边治疗、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即可治愈。

九、得了麻风病是否一定会出现畸形

不会的,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正确处理麻风反应并在医生指导下规则服药,可以使现症麻风病人不发生任何畸残。

十、麻风病会遗传吗

麻风病是不会遗传的,因为麻风病是细菌性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麻风病人所生的婴儿,只要在出生后及时和母亲隔离抚养,就不会得上麻风病。至于某些病人的个别子女也得上麻风病,那是由于患麻风病的父亲或母亲对子女没有做好预防隔离工作而长期密切接触被传染上麻风病,这和遗传并无关系。

十一、正常人是否易得麻风病

机体感染麻风杆菌后是否发病,与宿主对麻风杆菌的细胞免疫功能有直接关系。免疫学研究表明,95%左右的健康人对麻风菌具有这种先天的免疫力,在接触麻风患者后并不发病,只有少数人对麻风易感。因此,麻风病与结核病一样,受感染的人多,而发病者却少。 十二、麻风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从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到出现症状,这段时间叫做潜伏期。麻风病的潜伏期一般2-5年,最长可达10余年。

十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了;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按风湿治疗无效;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走路跛脚,步态异常;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十四、怎样预防麻风病

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级领导应关心与重视,切实支持各县市医院,普遍开展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开展宣传,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

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十五、 麻风病的畸形是怎样造成的

麻风病的畸形有面瘫、勾手、吊脚等。其原因是在病情发展时,面部或四肢的周围神经受了麻风菌的侵犯而引起的。也有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麻风反应,引起神经痛时处理不当,也会促使畸形发生。畸形是中、晚期症状。

十六、麻风病人怎样预防发生畸残

要避免发生畸形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当出现畸形时,病人不要悲观,要积极作主动和被动运动,如加强按摩瘫痪了的肌肉,不断地拉直手指,背伸和外展,每天坚持短跑锻炼,还可采用新医疗法治疗。早期合理的治疗和功能锻炼,是可以恢复生理功能的。

十七、得了麻风病及早治疗有什么好处,讳疾忌医有什么害处 麻风病和其他疾病一样,发现得越早,及早治疗,效果越好。 有的人患了麻风病,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拒不承认,或明知自己患了麻风病又不积极治疗,采取讳疾忌医的错误态度,延误了治疗时机,致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畸形或残废,给自己留下终身遗憾。 十八、治疗麻风有那些优惠政策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麻风病一直采取免费咨询、免费诊断、免费治疗等优惠政策。

十九、什么是麻风反应

在麻风病的慢性过程中,麻风病人可突发症状活跃,出现新皮损,伴恶寒、发热等急性或亚急性症状,这种变态反应性现象称为麻

风反应。通常可分为Ⅰ型、Ⅱ型和混合型麻风反应。处理不及时,会导致病人发生畸残。

二十、麻风病的治疗期限有多长

一般来说少菌型麻风,治疗6个月即可治愈,多菌型麻风24个月即可治愈。

二十一、麻风病可以治愈吗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随科学的发展,治疗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现使用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的联合化疗药物是利福平、氯法齐明、氨苯砜三种药物联合应用),疗效更为显著,只要服上一个星期的药,体内的细菌就可杀死95%以上。只要坚持服药,少菌型麻风服半年的药,多菌型服两年的药,麻风病就治愈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二十二、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即国际麻风节是哪一天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广泛宣传麻风知识,消除人们对麻风的误解,改善麻风病人的生活待遇,促进消灭麻风病伟大事业的发展,决定将每年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国际防治麻风病日”即国际麻风节。

什么是麻风病 第二篇_麻风病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麻风病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图片来源网络

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麻风病的临床表现是多样性的,为描述方便可以分为三部分:

麻风病的危害有哪些?

【什么是麻风病】

A.“原发”性损害:是指由麻风菌直接导致的各种各样的皮损和周围神经损伤。皮损可以是一处或多处,通常其颜色均较周围的正常皮肤浅一些,有时这些损害也可以是淡红或铜色的。以斑诊、丘诊、斑块、弥漫浸润、结节、溃疡为常见。神经损伤如爪形手、腕下垂、足下垂等。

麻风皮损大多数缓慢发生、发展,但以反应形式为首发症状者也因麻风病人机体免疫力不一,发病后临床表现各异,一般分为结核样型麻风、界线类麻风。多数皮损麻木无汗,但少数有痒感或奇痒。并伴有感觉障碍:感觉丧失是麻风病的典型特点,皮肤损害处可显示不同程度的温觉、痛觉等感觉障碍。【什么是麻风病】

B.麻风菌抗原诱导的免疫反应性损害:是指麻风菌在体内死亡后会释放抗原,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和组织损伤,如麻风结节性红斑、虹膜睫状体炎和神经炎等。这些表现一般出现在皮肤和周围神经损害之前,但有时也可发生较早,成为首发和突出表现,常引起误诊。请您注意对皮肤和周围神经检查,可疑时请转有关专科医生协助诊断。

C.神经损伤:主要见于周围神经干,表现为皮肤的感觉障碍和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变的软弱无力。周围神经损害后的并发症:如手足麻木、无汗,晚期可出现皲裂、溃疡,甚至骨和组织吸收。

以上表现可相互重叠和交叉,一般病期越短,神经损害的可能性越小,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畸残有重要意义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

麻风病的治疗方法

鉴于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理想的预防药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早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根据病人体内的菌量,世界卫生组织在 1982年推荐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麻风病,即采用利福平、氨苯砜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少菌型麻风病, 采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多菌型麻风病。 疗程分别为6个月和2年。二十多年的防治经验表明,麻风联合化疗方案快速杀菌、高效、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目前仍然是麻风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且只要早期发现和治疗,就可完全治愈疾病,不留残疾。

麻风病如何预防

什么是麻风病 第三篇_怎样辨别麻风病

《怎样辨别麻风病》教学设计【什么是麻风病】

教学目的:

认识麻风病的一些特征,及如何辨别麻风病的一些常识。 教学重难点:

如何辨别麻风病的一些常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知:

1. 谈话:我们提到麻风病都是闻风丧胆,那我们有了解多少有关他的的多少知识呢?今天,让我们深入的了解,解开自己心中的疑问。

2. 揭题板书。

3. 学生自由交流。

4. 齐读课题两遍。

二、瘤型麻风 本型麻风患者机体抵抗力很低,故皮损数目多且对称,发展较快,受累组织器官范围较广。皮损处可查见大量细菌,麻风菌素试验阴性。

(1)早期:皮损为浅色、浅黄色或淡红色斑,边界模糊,广泛而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面部和躯干等。浅感觉正常或稍迟钝,有蚁行感。鼻黏膜可充血、肿胀或糜烂。

(2)中期:皮损分布更广泛,浸润更明显,少数皮损可形成结节。浅感觉障碍,四肢呈套状麻木,眉、发脱落明显,周围神经普遍受累,除浅感觉障碍外还可产生运动障碍和畸型。足底可见营养性溃疡,淋巴结、肝、脾等肿大,睾丸亦可受累。

(3)晚期:皮损呈深在性、弥漫性浸润,常伴暗红色结节,面部结节或斑块可融合成大片凹凸不平的损害,双唇肥厚,耳垂肿大,形如狮面;眉毛脱落,头发部分或大部分脱落。伴明显浅感觉及出汗障碍,周围神经受累导致面瘫、手足运动障碍和畸型、骨质疏松和足底溃疡等。淋巴结、睾丸、眼和内脏器官受累严重,睾丸可萎缩,常引起阳萎、乳房胀大、不育等。

三、麻风病的特征:

长期生疮、不痛不痒;红斑白斑、麻木闭汗;眉毛稀落、貌似醉酒;耳垂肥大、面有虫爬;皮肤干燥、肢端麻木;四肢筋粗、疼痛难忍;虎口无皮、手指变曲;小腿变细、吊脚跛行;嘴歪眼翻、口角下垂;足底溃烂、长期不愈。如果你有以上症状者,请到当地皮防(所)或防疫站慢病科就诊。

四、在以下情况下要特别注意避免麻风的误诊问题:

(1)发热也可以是麻风:

麻风病一般不会导致发热,但是近年来麻风误诊的报告中发热者比例不少,如侯氏报告1例,女,39岁,2年来反复突发高热伴发皮肤红色结节。患者初诊十入某医院内科待查,后皮损活检结合临床诊断为脂膜炎,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后高热及皮损消退出院。此后每3-4月反复发生同样损害,仍到该老保医院就诊,诊断和治疗如前。患者系教师,爱看一些卫生保健书刊,又来自麻风高发地区,怀疑自己得了麻风,要求会诊,经检查被诊断为瘤型麻风伴ENL反应。(侯玉鸿,王载明,陈家琨.瘤型麻风ENL反应误诊为结节性脂膜炎2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5):491-492)麻风发热一般见于发生麻风反应时,此外足底溃疡感染或非特异性麻风菌血症时也可以发热。所以对于一些伴有皮损的发热病人要考虑麻风的可能。

(2)面部和四肢浮肿要考虑麻风

麻风早期有时出现面部四肢浮肿等症状,在发生二型麻风反应时手足或面部肿胀患者也不少,有时手足发生腱鞘炎也可水肿,在这时临床多将其误诊为肝肾水肿或风湿病。如才卓玛报告1例18岁男性,3年前无原因高烧,全身浮肿,诊断肾炎,后来发现身上出现红斑,白班,检查发现多处神经粗大,诊断BT麻风。还报告1例50岁女性,面部浮肿,脱眉,手足麻木2年,后诊断LL麻风。(才卓玛.一家庭发现麻风病人4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7):638)李红毅等报告1例52岁男性大学教师,双下肢浮肿5年,全身结节2年,1995年开始双侧膝关节肿痛,下肢浮肿,诊断肾炎,2年后出现手臂

等处红色结节样损害,后鼻腔堵塞感,反复在各大医院误诊,最后确诊组织样麻风瘤。(李红毅,范瑞强,石灵春.组织样麻风瘤误诊为组织细胞增生病1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18(3):289-290)一般面部浮肿如果不是反应性的,很可能是早期皮肤浅在性弥漫性浸润表现,注意仔细观察可以避免。

(3)关节疼痛麻风不少见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有麻风关节炎的报告,但对于其临床类型研究很少,Singh I 等认为无麻风反应的病人,其炎症性关节病变对于以后的关节破坏可能有重要作用。(Singh I et al.Intern J

Lepr,1994,62(3):428)麻风在早期可以有非特异性的关节酸痛或肢体乏力症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者麻风反应时关节症状也不少见。诊断为麻风的病例中,有1-70%的患者有风湿性关节炎的表现。Haroon N称:“表现为关节炎的纯神经炎型麻风:风湿病学家的难题”(Haroon N, Agarwal V, Aggarwal A, Kumari N, Krishnani N, Misra R. Arthritis as presenting manifestation of pure neuritic leprosy--a rheumatologists dilemma. Rheumatology (Oxford). 2006 Oct 31.)国内莫氏曾经报告2例伴发关节痛的LL麻风。(莫桂莲.麻风伴发关节痛2例。中国麻风杂志.1994,10(3):179)唐永琼曾经报告3例麻风别人,起始都是双手指关节酸胀,进而出现皮肤麻木,关节疼痛,肌肉萎缩,有些向手腕关节,肘关节扩展,都是被长期诊断为风湿病进行治疗,后来查到麻风菌及神经粗大后才诊断为麻

风。(唐永琼,马德建.纯神经炎麻风3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6):619-620)关节疼痛是麻风易误诊为风湿性疾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基础之一。

(4)鼻塞鼻出血请考虑瘤型麻风

瘤型麻风早期易损害鼻枯膜,常见的症状多为鼻孔发干或鼻塞,鼻涕中带血,尤其是前下鼻中隔处于麻风杆菌的亲和部位。鼻尖凹陷是麻风病的特征。刘氏报告1例32岁患者面部四肢多发性结节伴疼痛,4个月,同时有角膜炎与胬肉,患者左侧赛鼻塞,鼻出血,眉毛脱落,明显乏力,食欲差,否认麻风接触史,检查见鼻腔黏膜充血明显,左侧鼻腔见一黄豆大小红色结节,右眼角膜部分浑浊,见胬肉增生。诊断组织样麻风瘤LL(刘振峰,廖文俊.组织样麻风瘤1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6):512)高氏也报告1例瘤型麻风误诊慢性鼻炎,患 者女,38岁,农民。自95年开始鼻孔发干,流涕中偶尔带血,未求医。2年后,上述症状加重,到某市医院就诊,以慢性鼻炎住院治疗21天,鼻孔发干、鼻涕带血症状未减轻,不久而部出现红润,轻微的浮肿,鼻尖略有凹陷,多次到医院诊治,均未做出明确诊断。近一年来,眉毛逐渐稀疏,面部、四肢及臀部皮肤麻木,千燥无汗,并呈浅红色,边缘不清,后来至专业机构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瘤型麻风病。(高宝春,邢楚萍 瘤型麻风误诊慢性鼻炎一例[J] 现代预防医学 2002,29(2):271)对于一些鼻塞鼻出血病人临床医务工作者要注意排除早期瘤型麻风的可能。

什么是麻风病 第四篇_麻风病教案

麻风病教案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历史 发现史

这种病菌从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发现出第一例痳疯病的证实,痳疯病记载出现在公元前600年的印度宗教典籍中,描述了病人手指和脚趾丧失感觉的症状。当时的病人往往受到残酷对待,被遗弃在荒野中任其生灭,甚至被烧死。麻疯病自古是绝症,一直到了1940年代,抗生素问世后,痳疯病才可以治愈。然而,至今为止,在世上一些医药贫困的地区依然有痳疯病在流传。

中国历史的情况

麻疯病在古中国被称为疠病,肆虐超过二千年。孔子弟子冉伯牛可能患有痳疯病[2],孔子赴冉伯牛家探望,只是站在窗外和他握手[3]。《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秦代出现了收容疠病的“疠迁所”,隋代曾设立疠人坊专门收容、隔离痳疯病人并治疗。宋朝《太平圣惠方》最早使用“麻风”一词[4]。书籍方面,《丹溪心法》中提出了一种名为大风子的药物,称可治疗痳疯;明朝《解围元薮》则是一本针对痳疯的专著。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接触传染,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

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2.间接接触传染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必须指出,机体的抵抗力无疑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近年来不少人认为,麻风病也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存在有亚临床感染,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对麻风菌特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临床特征

19世纪一位24岁的患者

主要伤害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也能侵害深层组织和器官。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很广,估计约有病人约一千万人左右。他们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麻疯病按五级分类法分为:结核样型麻疯(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疯(BT)、中间界线类麻疯(BB)、界线类偏瘤型麻疯(BL)、瘤型麻疯(LL)。各类麻疯病的早期阶段为未定类麻疯(I)。 结核样型麻疯(TT)

临床上本型较多见,损害常局限于外周神经和皮肤。皮损为红色斑疹、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表面干燥无毛,有时有鳞屑,局部感觉障碍出现早且明显。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疯(BT)

常见皮损为斑疹、斑块和浸润性损害,基本特点似结核样型,但损害多发。典型皮损中央有明显的"空白区",周围常有小的卫星状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多发,皮损感觉障碍明显。 中间界线类麻疯(BB)

典型皮损为斑疹与浸润性的双型损害,基本皮损呈多形性和多色性。可见有特征性的倒碟状、靶状或卫星状损害。面部皮损呈蝙蝠状者,称"双型面孔"。皮损大小不一,数量较多;神经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皮肤与神经的损害和功能障碍介于结核样型和瘤型之间。中间界线类麻疯可向结核样型或瘤型麻疯转化。

界线类偏瘤型麻疯(BL)

皮损有斑疹、斑块、结节和弥漫性浸润等,分布广泛,不完全对称,少数皮损边缘可见。有的弥漫性浸润中央可见空白区。浅神经肿大,多发但不对称。晚期患者皮损融合成片,面部深在性浸润可形成"狮面",鼻中隔溃疡或鞍鼻。病变还可以侵犯内脏。 瘤型麻疯(LL)

早期瘤型皮损多为斑疹,呈淡红色或浅色,边缘模糊,形小数多,分布对称。无明显感觉障碍和闭汗,可有痒和蚁行感等感觉异常。病程长者可出现温觉、痛觉迟钝。 中期瘤型可出现斑疹、弥漫性浸润和结节等损害,边缘不清,表面光亮呈多汁感,分布广泛,局部可出现轻度浅感觉障碍。 晚期瘤型麻疯弥漫性浸润更加明显且向深层发展,体表皮肤绝大部分都有浸润。面部皮肤弥漫增厚,额、颞部皮纹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四肢和躯干广泛深在性浸润,有明显的感觉障碍与闭汗。 神经损害早期不明显,摸不到神经粗大。中、晚期可出现广泛而对称的神经干粗大,可导致严重的残废畸形。 早期眉毛外侧对称性稀疏。随着病程的进展,眉毛睫毛都可全部脱光。头发等也可逐渐脱落。 粘膜损害出现早而明显,中晚期常有淋巴结、睾丸、眼球及内脏损害。

未定类麻疯(I)

为麻疯病的早期阶段,常见少量斑疹,多为浅色,少数淡红色,边缘清楚或不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浅感觉障碍。

麻疯反应

在麻疯病的慢性过程中,麻疯病人可突发症状活跃,出现新皮损,伴恶寒、发热等急性或亚急性症状,这种变态反应性现象称为麻疯反应。

治疗

易感人群

麻疯杆菌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麻疯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人类对麻疯杆菌的易感性很不一致,一般儿童较成人易感,而病例多为2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

著名的麻风病人

摩西的姐姐:米利暗(民数记12),摩西是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的领袖。    ,国王。 ,日本战国时代西军参战将领。 ,之一。

什么是麻风病 第五篇_如何预防麻风病

如何预防麻风病

1.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严重者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如不早发现、早治疗,可造成眼、手、足的畸残。

2.麻风病可怕吗?

麻风虽然很少引起死亡,但可导致肢体残废和畸形,使患者丧失劳动力,群众常把它叫做“癞子病”,“鸡爪风”,“歪嘴风”等。并因此而遭受歧视和排斥,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

3.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麻风病属于哪类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麻风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4.麻风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一般认为,麻风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过的麻风患者,其中多菌型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多菌型患者的传播效率是少菌型患者的4-11倍。多菌型患者的家庭接触者发生麻风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5-10倍。

5. 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一般来说有直接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染方式。直接接触传染是指与麻风病人长期密切接触,如同吃、同住而被感染的,这种传染的可能性较大;间接接触传染是指健康人使用过麻风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食具、生产工具等而被感染,但这种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6. 麻风病传染方式有几种?

麻风病传染方式一般来说有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传染二种。

7.那种传染性大?

其中以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较大。

8.传染上麻风病要具备那些条件?

健康人感染麻风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同传染性麻风病人(或传染性麻风病人排出的麻风杆菌所污染的东西)长期密切接触。二是本人的皮肤有破溃,并且感染了麻风杆菌。三是机体对麻风杆菌抵抗力低下。三者缺一都不可能感染上麻风病。但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抵抗力。

9.当前有疫苗预防麻风病吗?

当前麻风病尚无疫苗可用,尽早发现新病人并及时予以规则全程联合化疗是主要控制传播的措施。

10.麻风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就是皮肤上出现各种皮疹,且伴有感觉丧失(麻木)干燥闭汗;或伴有外周神经干粗大。

11.麻风病人需要隔离治疗吗?

不需要。现代对麻风病均采取社会防治措施,即在门诊、家庭接受治疗,不需要隔离。只要坚持服药,可以边治疗、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即可治愈。

清凉峰镇卫生院

什么是麻风病 第六篇_麻风

一、什么是麻风病?

答: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答:到目前为止,公认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主要是多菌型患者,其皮肤、粘膜损害处含大量的麻风菌,细菌常随破损的皮肤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引起传播。

三、麻风病的传染方式和途径是什么?

答:麻风病主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1)长期密切直接接触传染。(2)经飞沫呼吸道传染。(3)间接接触传染。

其侵入途径为:传统的看法认为皮肤和呼吸道是麻风菌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但最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呼吸道才是麻风菌的主要侵入途径,特别是这些部位的粘膜有破损时,更有利于麻风菌的侵入。【什么是麻风病】

四、麻风病的潜伏期有多久呢?

答:麻风病从感染到发病一般需要2-5年,甚至更久。

五、麻风病的早期体征与症状是什么?

答:(1)皮肤出现一块或多块斑疹,斑疹平坦或边缘高起,丧失触觉、痛觉、冷热觉、不痒,也无刺激症状。(2)面部、耳朵及手部皮肤增厚,呈亮红色,眉毛脱失,受累部位感觉丧失。(3)有时虽无斑疹但手或足部感觉丧失并伴有神经粗大及触痛。(4)由于某些神经受损,手及足部出现闪痛及运动困难。

六、麻风病能否治愈?

答:麻风病可以治愈。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三种药物(氨苯砜、利福平及氯苯吩嗪)联合治疗麻风病是非常有效的。少菌型联合化疗用氨苯砜利福平两种药物,治疗6个月。多菌型联合化疗应用氨苯砜、利福平和氯苯吩嗪三种药物治疗24个月。

【什么是麻风病】

七、患了麻风病如不及时治疗会有什么直接结果呢?

答:会出现如下结果:(1)手及足部出现难愈性溃疹;(2)眼脸不能闭合,眼球破坏以致失明;(3)手指及足趾蚀脱;

(4)钩手(手指屈曲);(5)垂腕和垂足。

八、麻风病是否属于免费治疗?

答:属于免费治疗。凡患麻风病的病人一旦确诊后,国家将免费提供优质,高效的联合化疗药物给病人服用。

九、现在麻风病的治疗是采取集中隔离治疗或自行在家隔离治疗呢?

答:根据病人意愿可以选择到麻风村集中隔离治疗,也可以自行在家治疗。

十、麻风病人治疗多长时间后不具传染性?

答:麻风病人只要经过正规的联合化治疗7天左右,即使查菌阳性,也丧失了传染性。

1.传染源:目前公认已知的唯一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具有传染性的麻风病人,特别是多菌型患者,其皮肤及粘膜损害处常含有大量的麻风菌,细菌常随破损的皮肤和鼻分泌物排除体外引起传播。

2.传染方式和途径:主要是通过长期密切直接接触或经飞沫传染,其次为间接接触传染。 ⑴直接接触传染:研究证明,多菌型麻风病人上呼吸道是向外界环境中排菌的最主要途径,其皮损有破溃时也可向外界排菌。因此,健康人接触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排菌的皮肤或吸入病人含菌的飞沫后而感染,少数免疫力低下者即可发病。与具有传染性的麻风病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接触者发病率高,可能与长期密切接触有很大关系。目前尚未发现麻风病有遗传倾向。

⑵间接接触传染:麻风病人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排出的麻风菌可沾染生活用品、水源和土壤,当健康人接触这些带菌物品、水和土壤时则有被传染的可能。理论上存在节肢动物作为传染媒介的可能性,但目前还没有证据。 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强吗?

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24℃)条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 60℃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吗?

绝大多数人(约占95%)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起发病,只有很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

.在没有瘙痒的慢性皮肤病应想到是否为麻风。

【什么是麻风病】

2.要严格掌握麻风的诊断标准,判断是否得了麻风病主要有4条标准: 1)皮损伴或暂无麻木; 2)周围或皮神经粗大; 3)皮损查菌阳性;

4)皮损活检有麻风特异性改变

以上4条标准中一定要符合2条以上标准方可诊断麻风。

3.要严格确认为麻风阳性体征,如神经的粗大,皮损的存在,感觉的障碍,查菌的阳性,皮损病理的麻风特异性改变。在临床和实验室所见不符时要仔细找原因,如查菌试剂问题,取材是否适当,神经是否异常粗大,病人是否配合感觉检查。未能确认的麻风体征,要谨慎考虑。

什么是麻风病 第七篇_麻风病防治知识常识宣传单

麻风病防治知识常识

1、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国家规定的丙种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已知传染源。

2、麻风病是如何传播的?

目前对麻风菌在体外的生存情况和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清楚,但有证据表明,除直接接触外,呼吸道是麻风菌传播的重要途径。

3、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患麻风病吗?

95%的人对麻风菌有自然免疫力,即使感染了麻风菌也不发病,少数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才会发病。麻风病发病缓慢,平均潜伏期3~5年。

4、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麻风菌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如耳大神经、尺神经、绕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等)。主要临床表现是:

(1)皮肤出现单个或几个与皮肤齐平或边缘高起的浅色、淡红色或紫铜色斑疹;也可发生淡红色或紫铜色的丘疹或结节。面部、耳朵及四肢皮肤肥厚,潮红,发亮。眉毛脱失。

(2)上述皮损不疼,多数不痒,不出汗,皮损部位浅感觉(触觉、痛觉、冷热觉)迟钝或丧失,毛发生长障碍。有时虽无皮疹,但四肢麻木,并伴有周围神经粗大及触痛。

(3)有的病人在皮损部位刮取组织液涂片或活检,抗酸染色查菌阳性。

5、麻风病遗传吗?致死吗?致残吗?

麻风病不遗传,不致死!但发现晚了或治疗不及时、不规则,或出现麻风反应未能及时处理,部分病人则可导致终生的、不可逆的残疾(兔眼、爪型手、面瘫、垂足等)。

6、麻风病的治疗。

治疗麻风病药物免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81年推荐的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MDT):少菌型麻风用利福平和氨苯砜2种药物治疗6个月;多菌性麻风病人用利福平、氯苯吩嗪和氨苯砜3种药物治疗24个月即可治愈;而且用药后1天内即可杀灭体内99%的麻风菌,所以不必隔离治疗。病人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样正常地生活。

7、麻风病的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麻风病人,是控制传染,预防畸残,保护健康人群的最好方法。

麻风病和普通疾病一样,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治疗一周后就失去传染性,治愈后和正常人一样,也可以结婚生子。所以我们不能岐视他,更应关心和爱护他,共同为消除麻风病贡献自己的爱心。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29200/

推荐访问:麻风病症状 麻风病图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