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时间:2018-02-04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第一篇_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篇一:幼儿园常规教育教案7篇

教学内容:常规教育

教学目标:

1.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要求幼儿懂的课堂上的常规要求,上课会听老师的话。

3.幼儿练习起立、坐下等。

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懂礼貌、守纪律的习惯。

教学难点:

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在小椅子上,跟老师听音乐做拍手点头的律动。

2.引出:“新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们一起来上幼儿园,我们是小班,大家真高兴,咱们一起互相认识一下吧!”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 基本部分:

1.教师弹琴,教幼儿会听琴声起立、坐下。

可以反复练习,让幼儿仔细听,跟老师学。要求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

2.教师弹琴,教幼儿听琴声,学习问好。

2/41=c

1 23 4 ︱ 5- ︱ 5 43 2 ︱ 1- ‖

师:小 朋 友 们好! 生:老 师 您好!

3.音乐磁带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找朋友。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认识一下小朋友问问他叫什么名字。教育幼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三 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活动的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2.活动结束。组织幼儿到室外去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儿歌《陌生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儿歌: 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不靠近危险物品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活动准备:

挂图3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三、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家长工作:

请家长经常提醒幼儿家中有哪些危险物品小朋友不能玩和触摸,如:剪刀、缝衣针、电器、煤气开关等等,给小朋友讲一些安全常识。

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样玩的?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

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三、提问幼儿理解歌词

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四、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教师小结:大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反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家长工作: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着火时怎么办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着火时怎样保护自己的方法,从中帮助积累安全生活的经验。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flash动画课件:碰到火灾、怎样打电话报火警、。

2、ppt:碰到火灾逃生的方法。

3、《学习活动》操作材料包4–5岁第9页《着火时怎么办》人手一份;铅笔;橡皮等

【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4、园内备有必要的消防设施(影像画面)

活动过程:

一、播放flash动画(碰到火灾),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影像,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要仔细看,把看到的记在脑子里,先不要说出来。能做到吗?

2、幼儿讨论小朋友刚才看仔细了吗?我们看到画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播放flash动画(碰到火灾正确逃生的方法)

1那真正发生火灾时我们该怎么办?你会采用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呢?(幼儿相互商量讨论)

2、幼儿讲述商量讨论的办法(打电话时一定不能着急,要说得清楚。让我们来听一听小朋友是怎么打电话报火警的?----模拟火灾报警)

3、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真动脑筋,想出了很多保护自己的办法,那我们再来看看画面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的。(播放正确逃生演示)

三、老师总结:介绍方法

我们小朋友能用那些办法来保护自己呢?(边讲边演示图片)

1、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要是我们没有毛巾怎么办?)

----鼓励幼儿说出把水浇在自己身上

3、拨打119

4、逃离火灾现场

四、幼儿操作

1、小朋友,你都记住了吗?接下来,让我们考考自己。

2、分辨图中的方法的对与错,找到正确的方法,用笔圈出来。

3、和好朋友说一说,为什么是对的。

五、延伸活动:

找一找我们幼儿园里有哪些预防火灾的消防设施。----影像画面

(楼梯口的消防拴(灭火气)、花坛里的消防水龙头、安全出口标志。)

我们不玩火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

活动准备:

1.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

2.有关灭火的录像。

3.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1.游戏: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2.讨论:“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 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5.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幼儿讨论回答。

地震自救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学学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2、情境迁移,进行地震自救演练。

活动准备:

1、幼儿安全绘本《地震自救》ppt图片、相关地震自救的现实照片。

2、地震博士图卡。

3、模拟地震的声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内容:

一、认识、了解地震:

1、师幼共同讨论:“你们知道去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吗?”

2、ppt图片1: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地震的书〈〈地震自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ppt图片2、3:观察图片,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些什么样东西,它们是怎样的?

ppt图片4、5:观察图片,说一说“某一天,在你居住的地方突然发生了地震-----”,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地震确实很可怕,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对策?

二、学习地震自救基本常识:篇二:幼儿园小班游戏区域教案

活动名称:图书区《常规培养》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习惯,学习翻阅、摆放书籍的方法。

2、让幼儿体验读书的乐趣。

材料准备:

各类书籍、坐垫、图片等。

活动指导:

1、教师介绍区域规则,幼儿进区摆放进区卡,找到合适的位置,找自己喜

欢的书。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取、放书籍,知道书籍的摆放位置。

3、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尾页等,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一页一页

的翻)。

4、指导幼儿在看图时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

5、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幼儿进行适当

的指导。

6、活动结束时,提醒幼儿将书摆放整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7、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表扬遵守区域常规的幼儿。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美工区 《学习涂色》

活动目标:

1、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

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

3、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油画棒 、画好水果图案的涂色卡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进区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涂色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及握笔的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色。

4、教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5、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要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名称:生活区《摆扣子》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2、能根据不同的数字进行摆放钮扣。

3、学习一一对应。

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第二篇_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第三篇_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认识大和小

一、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通过观察总结出小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萝卜若干个,大篮子和小篮子各一个。

2.气球若干个。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三、重点难点

1.在学习中获得“比较才知大和小”的概念。

2. 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四、活动过程

(一)、比一比

教师: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玩拔萝卜的游戏好不好?

1.每次请两名幼儿一起来拔萝卜,每人拔一个,认为大的就放大篮子里,认为小的就放小篮子里。

2.提问:你是怎样知道大和小的?(两个萝卜放到一起比一比就知道了)

3.教师小结:要知“大”和“小”,两个相比较。

4.学儿歌:大和小

哪个萝卜大?哪个萝卜小?

两个在一起,比比就知道。

5.谁愿意说给大家听?鼓励说得好的小朋友。

(二)、找一找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大?谁的头最大?谁的嘴巴张得最大?谁的手最大?谁穿的衣服最大?„„

(三)、变一变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

(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老师准备了好多气球,请小朋友自己试着把气球变大再变小好不好?

(1)、每名幼儿发一个气球用口将气球吹大,体验气球由“小”变“大”。

(2)、再将气球里的气慢慢放掉,体验气球由“大”变“小”。

3.大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大、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五、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

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六、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到了发展性原则,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活动过程符合幼儿的心理,活动效果非常明显,孩子们积极投入,自主探索,兴趣非常浓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第四篇_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鼠宝宝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巩固对鸭子、青蛙、花猫、老鼠走路特征的认识。

2、能用故事里的短句回答问题,初步理解句式:会跑又会跳。 活动准备:

幼儿已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一些主要特点,教学挂图、幼儿用书《鼠宝宝找朋友》。

活动过程:

1、了解故事名称:

教师模拟小老鼠的叫声:

——“吱吱吱,谁在叫?”(出示教具:小老鼠)

——“听一听,鼠宝宝在说什么?”

——“我要找一个会跑又会跳的朋友。”

幼儿动作体验(跑跑、跳跳),初步了解这句话的含义。 引出故事名称《鼠宝宝找朋友》。

——“猜一猜,鼠宝宝会找谁做朋友?”

2、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播放故事录音。

教师在听故事过程中插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鼠宝宝找到布娃娃,为什么说:不要,不要?”“鼠宝宝找到小鸭子,为什么说:不要,不要?”“鼠宝宝找到小青蛙,为什么说:不要,不要?”

鼓励幼儿学说短句并做动作体验,如:“小鸭子会跑不会跳,摇摇摆摆去洗澡。”

——“小花猫会跑又会跳,鼠宝宝为什么要赶快逃?”

3、听故事大胆跟讲:

幼儿完整地听故事录音。

——“想一想,鼠宝宝能不能找到一个会跑又会跳的朋友?” 再次理解:“会跑又会跳”的含义。

鼠宝宝找朋友

鼠宝宝要找一个好朋友,会跑又会跳。

鼠宝宝找到布娃娃,它不会跑也不会跳,坐在一边咪咪笑。不要,不要。

鼠宝宝找到小鸭子,它会跑不会跳,摇摇摆摆去洗澡。不要,不要。 鼠宝宝找到小青蛙,它会跳不会跑,呱呱呱呱整天叫。不要,不要。 鼠宝宝找到一只猫,它会跑也会跳,哎呀,鼠宝宝吓得赶快逃。不要,不要。

鼠宝宝找不到好朋友,急得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吱吱吱,我来了”,鼠宝宝仔细一瞧,哟,原来也是鼠宝宝,它又会跑又会跑。鼠宝宝找到了好朋友,乐得他吱吱吱吱叫。

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第五篇_幼儿园感恩节主题活动教师开场、结束语

教师开场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感恩节主题活动。在此,我代表班级的三位老师向一直以来默默支持我们工作的各位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的宝贝要把他们学会的“感恩”,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给最亲爱的人,让爸爸妈妈了解他们成长的快乐,让园长老师分享他们进步的喜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孩子们阳光般美妙的“感恩之情”吧!

结束语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今天我们可爱的孩子,用稚嫩的歌舞、甜蜜的问候和认真感恩的心表达了他们对亲人、伙伴、老师的感谢,他们是不是很棒呢!让我们再一次为孩子们的勇敢和认真鼓掌喝彩!其实我们每一位家长也要感谢我们的宝贝,是他们给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是他们让我们真正成熟学会如何“为人母”“为人父”,是他们让幸福有了崭新的定义。最后我们也再一次感恩各位家长今天的到来,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继续携手努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美好童年!

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第六篇_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老鼠上灯台目标

作者:育宝网编辑来源:未知更新:2009-05-26 16:10标签: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幼儿园,目标,老鼠,

自然,两手

导读: 目标 能轻轻地从高处往下跳。

目标

能轻轻地从高处往下跳。

准备

数目与人数相等的小椅子和老鼠头饰,猫头1个。

玩法

幼儿围坐成半圆,戴上小老鼠头饰,教师扮演小猫。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相应动作,念到„„上灯台‟‟时,„„老鼠”爬上椅子,念到最后一句时,从椅子上轻轻跳下来。这时“老鼠‟‟四散跑,“小猫”去抓“老鼠”。

[附] 儿歌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名称:模仿操预备姿势:自然站立。

儿歌

动作说明来来来,来来来, 两臂在左右前方上下各摆动两次(表示招呼小朋友)。小动物,真可爱。 两手叉腰,同时碎步自转一圈。

小花猫,喵喵喵, 两手放在嘴前(掌心向内),手指相对。两

手各向两边拉两下,做理胡须状,上体同 时向左右自然摆动,然后两臂放下。

轻轻走路,喵喵喵。 学小猫走路二下。两臂经腹前交叉,在体

前绕环两圈。

小鸭子,呷呷呷, 两腿自然开立、稍蹲,两臂于体前侧稍外张,掌心向下,手指向外(侧)自然分开。

摇摇摆摆,呷呷呷。 学小鸭原地走七步,同时上体向左右自然摇摆。 小小鸡,叽叽叽, 两手半握拳,伸出食指相拼在嘴前成小鸡尖嘴状。

两手同前做小鸡尖嘴状,上体前倾,脚跟抬起(做啄虫状)。

跺跺小脚,叽叽叽。、 两手同前做小鸡尖嘴状,两脚依次跺一下。然后,两手同前,做小鸡尖嘴状,上体前倾,碎步自转一圈。【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小青蛙,呱呱呱, 两脚稍分开,膝稍屈,两臂屈肘于肩前,手

跳上跳下,呱呱呱。 心向前,上跳七次。

注:

(1)每小段的最后三个字,如:“喵喵喵”等,念时速度稍慢,并请幼儿一起念。

(2)每一小段结束时,还原成自然站立。

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第七篇_幼儿园小班11月教案

科学:秋天来了

活动名称:

《秋天来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发现周围自然现象的变化,初步了解秋天主要的自然现象和变化。

(2)能够积极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秋天的变化,并能大胆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小班幼儿用书11月份册第2页.

(2)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秋天开的花、好看的树或家乡的秋天风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到户外观察、欣赏秋天自然环境的变化,边观察边倾听幼儿的想法。

①支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大堆秋天的感受和喜爱。 ②支持、鼓励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2)教师通过适当提问,鼓励幼儿进一步观察、思考。例如: ①看看树木有什么变化?

②现在小朋友穿的衣服和夏天有什么不一样?

③天气凉了,小朋友吃的食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幼儿园小班教案结束语】

(3)结合幼儿用书,与幼儿一起讨论,比如:“你还发现了秋天的那些变化?”

(4)和幼儿一起小结,鼓励幼儿将自己收集的秋天的图片粘在书上。

(5)欣赏儿歌《秋天来到了》。

科学:观察菊花

活动名称:

《观察菊花》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菊花的主要外形特点,知道菊花是秋天开放的一种花,能说出其名称。

(2)积极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菊花,并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胆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出对菊花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不同品种的菊花实物、各种菊花图片(每种两张)、有关菊花的录像。 活动过程: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菊花分组观察。

①教师与幼儿一起边观察边讨论菊花的颜色、花瓣、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②闻一闻菊花的气味,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③仔细看看,还有没有新发现(给幼儿留一定的时间、空间去发现)。

(2)观看录像,扩展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获得美的感受。

(3)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选菊花图片,音乐响起,幼儿拿着菊花图片,边唱歌边找朋友(寻找手拿与其相同的菊花图片的伙伴)。

美术:油水分离画---菊花

活动名称:

《油水分离画---菊花》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菊花的颜色和特征。

(3)学习使用油画棒画出菊花的花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菊花的图片或实物。

(2)幼儿用油画棒、绘画纸若干。

(3)黑色颜料或墨汁一盘、板刷一只、教师事先创作的油水分离画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有一种花在秋天里开的时间最长。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吗?”

出示各种各样的菊花的图片或实物,支持、鼓励幼儿边观察边讲述自己的发现。

例如:这些菊花的花瓣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2)出示教师事先画好的油水分离画《菊花》,引发幼儿兴趣。请幼儿猜一猜,这张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大家一起总结创作油水分离画的步骤。

(3)请幼儿自己尝试用用油画棒在纸上画彩色的菊花。

师生一起总结绘画方法,如菊花要画得大一些、颜色要深一些、涂色要有力等。

(4)幼儿用油画棒完成作品后教师为其刷上黑色颜料或墨汁,使幼儿再次感受油水分离画的特点。

(5)展览幼儿作品。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音乐:苹果

活动名称:

《苹果》

活动目标:

(1)能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演唱歌曲《苹果》。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尝试利用肢体动作、道具等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与情感。

(3)知道小朋友应该喜欢吃健康的食物。

活动准备:

(1)不同品种的苹果,如红香蕉、红富士、国光、蛇果等。

(2)在美工区投放可以制作苹果的材料,如纸、橡皮泥和不同的苹果样子,幼儿自由自由制作苹果。同时播放歌曲《苹果》,鼓励幼儿边制作边跟唱。

活动过程:

(1)再加餐时间举办“苹果宝宝聚会”,并以歌曲《苹果》作为背景音乐。

①幼儿拿着自己的苹果宝宝参加聚会,用苹果的口吻向大家介绍自己,如:“大家好,我是红富士!”“我是国光……”幼儿互相传看,摸摸手中的苹果。请幼儿猜猜不同苹果的味道。

②把每个苹果切成小块,幼儿自选不同口味的苹果品尝,并相互交流感受。如:“这块苹果有点酸。”“我的苹果真甜!”

(2)师生一起拿着自制的苹果演唱歌曲《苹果》,教师用自然的声音感染幼儿,并引导幼儿不喊唱。

(3)教师可扮演苹果妈妈,幼儿当苹果宝宝,每个人说出自己是什么品种的苹果,可边唱边随歌曲做简单动作,进行表演。“苹果妈妈”和“苹果宝宝”亲密互动。

数学:小鸭捉鱼

活动名称:

《小鸭捉鱼》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5个以内物体的量,会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

(2)通过操作、摆弄,体验物体的对应关系。

(3)用对应的方法体会物体数量的多与少。

活动准备:

(1)《小鸭嘎嘎》动画及歌曲音乐、多媒体课件、场地布置。

(2)小鱼卡若干、小鸭头饰、鱼盘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小鸭嘎嘎》动画,激发活动兴趣。

(2)引导幼儿熟悉手口一致点数物体的方法。

①出示小鸭,教师提问:“游来了几只小鸭?”

②出示小鸭头饰,邀请幼儿扮演小鸭。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小鸭头饰和邀请的小朋友哪个多。

(3)玩游戏:小鸭捉鱼。

①全体幼儿扮小鸭,练习本领(唱歌、跳水),通过声音、动作感知5以内的数。

②“小鸭”自由选择活动小组按要求捉相应数量的鱼。

(4)师生一起假装吃鱼,体验游戏的快乐。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16346/

推荐访问: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