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汽车知识 > 2015驾考改革方案

2015驾考改革方案

时间:2017-12-07   来源:汽车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汽车知识】

2015驾考改革方案 第一篇_2015年驾考新规定

2015年驾考新规定

近日出台2015年驾照考试新规定,年内试点自学直考、异地考试。从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办主任座谈会上获悉,年内将开展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自主预约考试、异地考试改革试点。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称赞"此乃重大利好"。

原标题:公安部称年内试点驾照自学直考 网友:重大利好

网易河北讯 记者15日从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办主任座谈会上获悉,110余项公安改革举措已细化落实到各业务部门。其中,年内将开展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自主预约考试、异地考试改革试点。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称赞"此乃重大利好",相关专家也表示驾照自学直考将有利于加快拿证的进度,同时也能减少腐败问题。不过,也有少部分网友担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

称赞:多年期盼将成真 政策获网友力挺

驾校学费高、报名难、内幕多、腐败严重等等乱象一直被诟病,也一直让大家饱受困扰。期盼并争议了多年的驾考自学直考终于要成为现实,这让许多网民"喜极而泣"。有网友调侃"此时驾校教练可能已经哭晕在厕所",还有网友忍不住吐槽:"现在的驾校实在是太黑了,不送礼很难过,送礼了就一切都好办。""合理的打破垄断,开放市场,这是惠及百姓的大事!"更多的网友则是和网友"此时彼刻2015"一样力挺自学直考。

网友"庄建宏-学车啦"认为这是一件跟国际接轨并释放市场化改革红利的好事:"对驾校来说机遇跟挑战并存,驾培半垄断经营不久的将来一去不复还。直考已不再是新鲜事。相信驾培互联网化受政策影响会越来越弱。"

除了获得多数网友的支持,自学直考政策也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肯定。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驾驶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范立认为,这些措施便民,如果做得好,能提高驾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考试的廉洁担忧:是否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尽管政策获得了许多网民的支持和力挺,但也有不少"理智派"担心"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经网友"忘忧草"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没车没教练怎么练?第二,无照上路练车违法和练车之间的矛盾怎么破?第三,学车过程中发生事故,向谁追责、保险是否赔付?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确实会存在一些难题,这位网友的担忧似乎不无道理。

对于"自学直考",还有网友直言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马路杀手。网友"小鱼丸"是一位有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他认为不经过驾校的学习技术难以过关:"现在的马路杀手就那么多,自学的?缺少专业指导和实际操作经验,更不靠谱。"网友"皮球皮球你别跑"则认为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技术配套,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也有网友认为应该在"考"上下功夫。媒体评论员舒圣祥发表文章说:"美国等国家考驾照的程序简单得多,网上报名预约考试,考过笔试就可以拿到实习驾照,只要副驾上坐着一位拿到正式驾照的人就可以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国驾照很容易拿,报考虽容易考试却很严格,且更注重考核安全意识"。(记者毛雅谊)

2015驾考改革方案 第二篇_2015驾考新规定

2015驾考新规定

最新的交通违章扣分规定,2015年已经公布出炉了,如下是具体的规定事项:

一、以下4种违规 扣6分

①驾驶证被暂扣后继续驾驶;

②在堵车时占用应急车道行驶;

③未按规定避让校车的(新增);

④闯红灯(修改):闯红灯的处罚也更加严厉了,由以往的扣3分改为扣6分。 ⑤副驾驶有不满14周岁乘坐的,记6分,罚300元(新增)。

二、以下5种违规 扣12分

①高速公路倒车、逆行、穿越中央隔离带调头;

②超速驾驶高于限速50%(修改):超速驾驶高于限速50%,由原来扣6分改为扣12分; ③酒驾醉驾;

④事故后逃逸但未构成犯罪;

⑤未悬挂、伪造、变造、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修改):车牌安装不符合规范,也会处扣12分处罚。

三、以下的行为,会被扣3分。

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

驾驶机动车违反规定牵引挂车的;

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和设置警告标志的;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

四、以下4种违规 扣1分

①未携带行驶证、驾驶证;

②车辆未张贴年检;

③车辆未张贴交织险标志;

④违反规定使用灯光和双闪。

⑤副驾不系安全带,记1分,罚50元(修改)。

五、以下5种违规 扣2分

①堵车时乱插队、强占对向车道;

②不按规定车道等待红绿灯;

③超载小于20%

六、以下9种违规 扣3分

①经人行道未减速、停车、避让行人;

②行驶中拨打手机,由记2分改为记3分,罚100元。

③未按照禁止标线指示行驶;

④转弯车未让直行车或行人先行;

⑤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车未让左转车先行;

⑥不按规定道路行驶;

⑦超速驾驶但未超过限速50%;

⑧未给特殊车辆让行;

⑨不按规定超车、逆向行驶;

⑩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修改)!

2015驾考改革方案 第三篇_学院考试改革方案2015.9

武华院教[2015]131号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关于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考试改革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精神,改变现行考试以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书面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相结合的形式,结合学院转型发展方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际,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特提出以下意见。

【2015驾考改革方案】

一、考试改革的目标

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要求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能力,针对现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实用、重期末轻平时的状况,通过改革考试内

容与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提高知识和能力,以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 、考试改革的原则

(一)考试形式多元化。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考试形式不作统一要求,要根据各专业特点丰富考试形式,各门课程要依据课程特点确定考试形式。在教学进程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例,可采用随堂考试、课外考试和学期考试相结合,考试题型和方法可多样化,通过单元(阶段)测试、课程论文、调查(分析)报告、文献综述、读书笔记、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技术技能演示等考查学生对已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采用教师出题考试和学生出题考试等形式,学生出题可在期末让学生按课程内容出一套综合题,要求覆盖基本概念及课程主要内容,说明每个考题出题原因、与课程中相关内容的联系,并配备相应的参考答案。

(二)突出实践考核。一般课程考试内容注重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保证理论知识够用,更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群能力、实践应用技能和综合能力;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主要以实践考核为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课程,可在企业中进行实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社会行为表现、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

(三)灵活运用“半开卷”考试。笔试可采取闭卷、开卷、半开

卷(一页开卷)等形式,注重理论与实际、记忆与应用方面知识的合理融合,据课程性质适当开展口试,测试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项目教学的课程和课程设计可采取答辩形式。

(四) 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标准化考试由开闭卷考试、实验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平时作业等考核内容组成,要由教材化向综合化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倡将与课程相关的科技竞赛、科技论文、专利、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成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考试改革方案

(一)命题与试卷

改变传统的命题结构,命题抓住两个重点:一是考察大纲及整个知识体系,学生综合能力。二是考察实践能力,减少理论性考核内容。

改变传统的试题结构,可构建符合不同专业、相应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模式,如将:平时+论文+实践报告+面试+笔试模式(笔试成绩50%)适当组合。

(二)指导方案

1. 考试课内容及改革方案:对一些数学、力学难度较大、学生及格率低或专业的考试课程,可参考以下的几种考试方式 (可结合或单独使用):

(1)一页开卷方式:学生自带一张A4纸,内容可记录学生自行整理的、与考试相关的内容(需要手写,复印件没收),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公式。

(2)适当加入少量未授知识,考察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

(3)考试内容中有一些能体现应用能力的题目,且答案一题多解,重点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创造性,而不是最终答案的正确与否。

2. 考查课内容及改革方案(可结合或单独使用)

(1)学生写课程小论文、文献综述、读书笔记、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论文撰写等,还可开展论文答辩。注意防止学生从网上直接下载内容。

(2)专题分组讨论,培养应用技术和分工合作的社会实践能力。

(3)不同人不同答题,抽签面试。回答不好,可以下去完善,直到学生当场能回答。

3. 实验实训课考试内容及改革方案

(1)讲、练、考结合,课堂老师讲,学生实验操作、技术技能演示,当堂交报告;

(2)设置综合题,不同班不同题,开卷考试。

四、考试组织

1. 各系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进行考

试改革的课程在教学日历表中标注清楚,开课时向学生明确,在课程结束前两周,随命题计划表、A、B样卷和成绩评定的标准,将改革的方式,一并报教务处备案。

2. 考试结束后,各系根据学生成绩作出分析,总结考试改革成效。

3.

具体考核程序参见《课程考核管理工作条例》。 教务处 2015年9月16日

2015驾考改革方案 第四篇_2015年驾考改革——驾照自学自考或成真

2015年驾考改革——驾照自学自考或成真

11月24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调研车驾管工作,在听取检测站、驾校、私家车主代表意见时表示,将推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把考试场建设成为公开透明的阳光场,把车管所建设成为勤政廉洁、便民利民的窗口。 黄明强调,驾考改革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公开,只有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才能确保公平公正;二是开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供给能力;三是脱钩,打破部门利益藩篱,斩断或明或暗的利益链;四是便利,给予考生更多选择权,更好地便民利民。

黄明还表示,将在全面深入推进车检改革的同时,推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公安部正在组织调研论证,争取尽快形成改革具体措施。据了解,人们期盼已久的驾照自学自考,或许在此轮改革中有所突破。

驾考改革 必须斩断固化的利益链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日前表示,在全面深入推进车检改革的同时,将推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目前公安部正在组织调研论证,争取尽快形成改革具体措施。相关分析认为,人们期盼已久的驾照自学自考,或许在此轮改革中有所突破。

车检改革已经给广大车主带来直接可感的便利,现在,人们自然也期待驾考改革能带来重大利好。要知道,在汽车时代,驾考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必修课。然而,这些年,围绕驾考的各种黑幕、天价收费以及权力寻租现象,一直在引起舆论热议。要让驾考领地不再成为掠夺民众利益的重灾区,就必须通过改革来还原驾考的公平正义。

问题是,在驾考背后,已形成一条坚固的利益链条。对此,从去年广东湛江曝出的一则新闻上就能获得具象感知——— 湛江当地一个车管所39名考官收取考生红包多达2100多万元。在这背后,学员要通过考试,往往被要求给教练送礼;教练则拿出一定数额的费用来“孝敬”考官,这样驾考考官又成为肥缺;许多人为获取考官资质,又向车管所的实权者“进贡”。由此,一层一层,一条清晰的利益链条得以展示。

很显然,这是一条由权力和资本连接而成的利益链条,处于最顶端的,是权力部门。当权力掌握着强大话语权,当资本垄断着驾考的市场,就可以对民众形成捆绑。而驾校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自然也会选择与权力结盟,把代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由此,也就形成一个固化、封闭的驾考领域,使权力不受监督,市场缺乏竞争。

驾考改革要想不辜负民众期待,就必须真正斩断这一固化、坚硬的利益链条。这就要求,必须划清驾考领域的权力与

【2015驾考改革方案】

市场的边界,让权力的归权力,让市场的归市场。更重要的是,必须让阳光成为驾考领地最好的防腐剂,以公开透明将相关权力关在笼子里;同时,也必须让市场成为驾考实现公平竞争的调节器,使驾驶培训走向社会化。也只有如此,人们长期诟病的行政权垄断监考权滋生权力腐败,形成部门利益最大化的顽症才能被祛除,驾驶培训也才能真正给予考生更多选择权,包括人们期盼已久的驾照自学自考才能成为可能。

既然驾考事关民生利益,驾考改革承载民意期待,开弓没有回头箭,接下来,相关部门就必须拿出勇气和魄力,做方案设计和路径选择,来彻底斩断驾考背后的利益链条,让驾考改革传递更多的民生利好。

探因 车管所腐败案为导火索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驾驶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范立告诉记者,之所以要改革目前的驾照考试政策,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最近驾校考试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如石家庄公安交管局车管所第三分所,一个微机录入临时工利用工作便利,帮助相关驾校学员提前预约考试、增加考试指标等,累计收受25家驾校贿赂30余万元。这种触目惊心的腐败案,是引发此次驾考改革的直接导火索。很多人之前对驾校和考试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了解,此案一发,才明白两者之间有如此复杂的关系。

范立告诉记者,驾校与考试部门存在着利益链,通过贿赂考官,来增加驾校考试的名额。如考试部门规定一辆车只能有两个人,驾校通过贿赂,就可以增加到3个或4个。据范立了解,目前全国很多驾校都向学员收取保过费,如果不交,就有可能考不过。最高的保过费收到4000元,甚至比学费还要高。公安部此次改革,也是为了保护民警,不让驾校和考官再产生这种利益关系,从而让考试更加公开和公正。

驾校应付考试不重质量

据了解,目前全国约有1.1万所驾校。范立表示,此次驾考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所有的驾校基本上都是在应付考试,把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通过权钱交易来完成培训考试,而不是真正的培训合格的驾驶员。很多驾校不落实考试大纲的学时,规定的学时,有的甚至不到三分之二。这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学员虽然考试过了,但没有学完足够学时,并没有掌握真正驾驶知识,上路后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此次改革能打通考官和学员的通道,切断驾校和考官的利益链,让学员在驾校也能学到真正的东西。

释疑 “自学”不是哪儿学都行

针对“自学自考”的说法,范立表示,这种提法可能会引起误解,容易让人认为可以自己随便在哪儿学都可以,然后报名考试,但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在道路上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应当使用教练车,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练车。范立表示,此次驾考改革不可能与法律相悖,因此“自学”应该是指可以自由选择驾校,可以选择有资质的教练进行培训,否则就涉及无照驾驶。但范立表示,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有可能是熟练的司机可以考取教练员资格证,学员可以向“私人教练”学习。 范立表示,改革后如何落实考试大纲规定的学时等问题,都需管理部门之间进行协调。

据记者了解,目前美国等国家规定,学车时只要有老司机陪同即可,而不是非要有教练证的教练员。至于中国将来能否实现,范立表示,中国在这方面,应该向发达国家看齐。 难题 特大城市道路资源紧缺

针对昨天的“自考”消息,驾校人士表示,考虑到特大城市本来就存在道路资源紧缺等问题,在北京等大城市,实施驾照自考措施“不太可行”。另外,如果自学措施推行,将回归到“老司机带新司机”的状况,这对于学车人员的驾驶质量可能存在保障问题。

2015驾考改革方案 第五篇_2015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第1篇: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XXX“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上海市正在推进的二期课改精神,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为目标,立足校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以教育科研引路,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转变教学方式,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逐步调整课程设置,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努力完善课程结构,扎扎实实推进课程改革。

二、目标与任务

1、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核心内容,采取立足校本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一方面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育、教学骨干课程培训活动,另一方面认真组织校本培训,请专家来校作课程改革专题报告,到课程改革先走一步的学校考察学习,系统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改理论著作。

2、提倡“有意义”教学,打造“绿色课堂”。 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优化基础型课程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构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不断完善学校课程结构,开发建设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拓展学习时空,加强学科间的延伸拓展与交叉融通,实现课程的校本统整,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4、做好以新课程的实施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以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大力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能力,确保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5、加强与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教师综合考绩档案,将教师的考核与校本研修、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职务评聘相结合,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对学生实行“学分制”评价制度,使教师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评价的正确方式,促进全体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6、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课改计划有效实施。新课程实施势必对学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学生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产生冲击,为此,教务处、教科室、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探索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和健全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生学习评价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以保障学校课改计划的有效实施。

三、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

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要求,以及学校发展的现有条件,目前,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基础型课程——17门课程(严格按课程计划实施);拓展型课程——学科类拓展共31门课程,本学期正在实施的有19门(其中一门是外教课),活动类拓展20多门,兴趣讲座每学期10场,还有专题教育、班团队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另外,探究型课程若干门(根据学生探究情况而定)。

校本课程结构体系如下:

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的构建,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拓展学习时空,丰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的能力,有助于实现专业发展;更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第2篇: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本学年,我校课程改革工作将围绕“课程改革是重心,教育科研抓创新”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区基础教育工作精神,本着“稳中求进、适度发展、扎实工作、务求实效”的原则,推进“教育强县”发展工程;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统领,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育人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倡导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教学评价制度,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成立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由校长张俭任组长,副校长纪少良、李永孝任副组长,李保贤、勉力俊、金忠、陈毅、马成国、金存荣、金录杰、李允昌为成员,具体领导实验工作。

2、加强宣传推广工作。要在全校师生中积极营造实施新课程的氛围,召开家长会议,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形成全社会支持课改的良好实验环境。

1、培训内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重点,进一步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新编教材,了解掌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2、培训形式:我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要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要以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为依托,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现全员培训为目标。培训要坚持集中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培训与广大教师的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则;典型示范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开足开齐课程,严格按照课表进行教学。突出抓好教学程序管理、教学环节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评价管理、教研与教改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检查和评价工作,通过情况分析、问题研究、修改完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以常规为本,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深入探讨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标,以研究过程为主线,以质疑问难为标志,以教学民主化为保证,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培养创新人才而施教,要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堂上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答案让学生找、结论规律让学生说;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给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用信息技术来整合教学、用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实践操作。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交流、健康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和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积极开展实验学科的教学达标课、探索课和示范课活动,努力培养学科骨干和课改带头人,对骨干教师进行动态管理,严格把好师德关。

我校首先抓好科研队伍建设,加强科研骨干教师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走科研兴校之路,通过研讨、公开课、教材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研究和指导,明确教材改革的内涵及教学操作的方法和策略。精心选题,科学论证,积极进行课改实验研究,要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实验中本着“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以研促教、以研促改。行政、教研、科研紧密配合,齐抓共管。

第3篇: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落实宝坻区教育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具有大钟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我镇按照宝坻区教育课程改革的步骤和实施办法,特制定大钟庄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验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在我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依据,探索课程实验的规律和方法,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课程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构建具有大钟特色的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奠定基础,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进程。

(二)具体目标

1、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检验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在大钟地区的适用性,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材资源开发提供建设性意见,为国家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据和建议。

2、构建适应大钟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在完善国家课程的同时,总结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和管理的经验,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总结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高干部教师整体素质的经验,加强对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培训,改进培训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课程意识的干部教师队伍,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师培训体制。

4、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和模式,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大钟学习的现状,建立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5、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作用。

6、建立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机制。

7、创设全社会(或社区)共同关心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形成家长和社区公民理解、支持并主动参与教育改革,积极为课程改革提供条件的和谐环境。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

1、一年级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性实验。对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实施并验证课程设置方案,验证并修订各科课程标准,为国家正式颁发各学科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做好准备。

2、加入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研究力度。以英语,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和形体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以逐步加大对选修课的开发与研究为重点,稳步推进并不断完善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具有大钟特色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小班化教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树立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探索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研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等教学模式,研究充分体现新课程三个基本目标的教学策略,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实现教学的深刻变革。

4、与课程改革同步的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研究,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成长过程,形成不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评价方式。改变单纯以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教师教学水平的做法,逐步形成内容多元,形式多样,引导分析和反思,激励教师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教师评价体系。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学校教学评价办法。

5、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干部教师素质研究。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改革并不断完善教研和培训工作的内容、方式与方法,探索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为基础,以参与式为重要形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的干部教师培训模式。

6、适应新课程的学校教学管理研究。新的课程设置,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的实施,将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学校将从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教师将从教材使用者成为教材完善者,由此带来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等新问题,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因此课程改革过程也是学校建立与现代教育观念相适应的、着眼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新的管理体制的过程。

三、实验的主要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管理。

组长:田德久

副组长:陈庆英、齐德山、曹锡英

组员:郑云兴、岳树明、郑春雨、程国兴、刘文奇、刘建东、芮义、、常贺平、陈维康、马少跃。

2、加强过程管理。

统计、积累新课程改革执行标准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每月进行实验情况总结,每学期总结出阶段性实验成果等。

3、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研究、交流制度。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每两周组织一次课程改革实验的专题教研活动。年级组、备课组、每周实行集体备课研究制。

4、加强宣传,扩大参与面,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积极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加强社会宣传,让社会了解、关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讨论课程改革,倾听社会各界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意见和建议,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各方面的参考。

5、制订并实施实验教师培训的管理制度。

实行实验教师持证上岗,对课程改革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学习出勤有记录、教学情况有反馈、实验成果有评价。

6、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

通过举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理论讲座,开设课程改革专题教学研究活动,组织骨干实验教师赴其他课程改革实验区参观学习,开辟课程改革网站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四、实验步骤

本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

(1)起草实验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呈报实验方案。

(2)成立组织机构。

(3)广泛宣传,开展新课程实验的社会动员,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

(4)组建实验队伍,制定培训计划,对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研员和实验年级全体教师进行有计划的通识与专业培训。

(5)实验教师熟悉新课程标准,通读新教材,集体备课。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一20XX年12月)

(1)小学一年级各学科全面及时地进入新课程标准的试用和新教材的试教。

(2)邀请课程专家,针对新课程和新教材实验进行系列专题讲座和针对性的指导。

(3)每月组织一次实验教师的研讨会

(4)及时检测、记录、反映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实验的情况。

(5)深入开展新教材的教与学、新标准及新教材与学生认知规律等研究。

(6)每学年组织一次阶段性实验成果评估和展示活动。

3,实验测计及总结推广阶段

(1)完成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验报告,提出完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建设性意见。

(2)总结实验区教学改革、区域课程管理改革和教师培训的经验,展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各项教学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

(3)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构建新课程体系下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劳动技能教育)的研究结果和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五、实验的成果形式

1、实验报告。

2、校本课程教材的形成。

3、新课程相关教辅资料(教学改革案例,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及策略,音像、CAI、教具、学具等)。

第4篇: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教育的“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搞好新课程改革工作对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深远意义,从而真正实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这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具体工作措施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该模式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在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和分类指导下实现的。

(2)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2015驾考改革方案 第六篇_2015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第1篇: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将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地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如:一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一年级设艺术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四、三级课程设置表

几点说明:

1、教学时间

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每期分别20周,假期(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1—2周。各学期20周教学时间安排:各年级每期上课18周,复习考试1周,综合实践活动1周。

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为30课时(一、二年级分别为26课时、28课时),每课时上课40分钟。

3、国家规定的学科类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均在周一至周五的教学时间内按课表进行。

4、班队活动每周安排一课时(周一第六节),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环境教育、心理教育。

5、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必须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即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学习中。

6、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

7、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即学校校务会,它是学校课程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确本校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上级颁发的课程计划制度《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同时指导各处室工作。教导处是学校课程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计划、执行、检查、指导、评估全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并联手各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以促进课程合力的形成。

2、经费保障

学校管理,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都需要必需的设备和经费上的支持。学校有新课程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各室的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实施于开发等方面

3、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相应制度。如:校本教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等。学校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课程计划的真正执行。

第2篇: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学校新课程实验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李传涛

副组长:孙金伟

成 员:郭方旭、赵祥涛

三、新课程实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1、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以新的课程标准组织本次实验,为新课程体系的完整积累经验。

2、完善开发和整合我校课程资源,特别是加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的力度,开发适合我校师生的校本课程。

3、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

4、以素质教育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为导向,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构成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特别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教研新模式。

5、加强德育探索与实践,开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新渠道,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人文教育等校本德育课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

6、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新课程推进组织体系,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形式,以促进全体教职工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支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

四、新课程实施计划表

五、实施新课程理念评价

(一)对教师的评价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只是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而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贯彻教学设计的“五核心原则”就必须从“单一角色”向“多元化角色”转变。即:

1、教师是给学生一个独立探索知识的空间和多元化信息渠道的提供者;

2、教师是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3、教师是课堂研讨氛围的营造者;

4、教师是学生的探索计划的指导者;

5、教师是学生探索过程中的鼓励者;

6、教师是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合作者;

7、教师是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

8、教师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

(二)对教学手段的评价

(1)是否成为既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

(2)是否给学生构建了一个自主科学探究的平台;

(3)是否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

(4)是否实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5)是否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是否给学生课后通过网络自学加以指导和创设了条件。

(三)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

1、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是否体现出来;

2、是否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3、教师与学生能否交融情感,体现师生互动;

4、学生是否主动参与;

5、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有体验,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

6、学生能否独立思考,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7、学生是否有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否能提出探究性问题,是否有独到见解。

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研活动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关注教师自身发展,提高老师整体素质,不断把老师个人智慧、经验转化为老师集体的财富。

实施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应由“教教材”的传统方向向“用教材”的理念转变。

1、各学科实行集体备课制。在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基于校本教研,针对教材不同章节的地位及作用,实现“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的教学循环。

2、邀请课改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亲临指导。

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做到教师每周至少互听一节课,加强教师间的相互观摩、交流、提高。

4、认真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做到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5、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6、每学期教师小结课改的经验,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七、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保障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和指导思想。《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是指导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各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依据,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99291/

推荐访问:2015工资改革方案 元贝驾考2015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