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世界之最 > 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时间:2017-12-04   来源:世界之最   点击:

【www.gbppp.com--世界之最】

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第一篇_USNEWS发布2015年全球大学排名

USNEWS发布2015年全球大学排名,前10名美国8所,加州4所洛杉矶2所

2014-10-30洛杉矶商学院

一直以全美大学排名为金字招牌的USNEWS,在今天联合汤森路透,发布了2015年全球大学的排名。在全球前百名大学的名单中,美国大学有50所入选,占据了半壁江山,洛杉矶市竟然占据9所。全球前10名美国占据8所,美国加州占据4所,分别是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洛杉矶市就有2所,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在全球前百名大学的名单中,加州大学9所分校全部进入。

高居榜首的是老牌名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位居次席,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学排名第4。因为排名方法的改变,全美综合大学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跌到了13名,类似的这种以本科精英教育为核心的大学排名都受到了影响。而美国的公立大学则在这一USNEWS全球排名中上演了大跃进的好戏,UC-Berkeley和UCLA分列第3和第8位,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也升至第14位的惊人高度。 在美国以外的学校中,英国仍然是教育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前十名的世界名校也有2所英国老牌名校入围:分别是排名第5位的牛津大学和第6位的剑桥大学。 USNEWS的全球大学排名也可以按照国家和地区来筛选。亚洲地区,东京大学(24位)、北京大学(39位)和香港大学(42位)分列前3位。

加州主要名校简介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全称为小利兰·斯坦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University),是美国的一所私立大学,其在2014年Usnews最新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5名,201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7名,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4名[1]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斯坦福大学始建于1885年,由利兰·斯坦福建立,是一所四年制私立大学,其占地35平方公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市,临近旧金山。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拥有资产最多的大学之一,学校图书馆藏有超过670万本书籍及4

万多本期刊,校内另设有七千多部电脑供学生去使用。 根据1995年的资料,斯坦福大学一千三百多位教授中,有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普利策奖得主,一百四十二位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八十四位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十四位国家科学奖得主,并且有六十七位学生获得过罗德奖学金,美国最高法院的9个大法官,有6个是从斯坦福大学的法学院毕业的。

加利福尼亚大学【10所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简称加州大学或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简称UC)是美国加州的一个公立大学系统,也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加州大学起源于1853年建立在奥克兰的加利福尼亚学院。如今已发展成一所拥有10个校区并对加州发展影响深远的巨型大学系统。加州大学的伯克利校区(UC Berkeley)、洛杉矶校区(UCLA)、圣巴巴拉校区(UC Santa Barbara)、戴维斯校区(UC Davis)、欧文校区(UC Irvine)、圣克鲁兹校区(UC Santa Cruz)、圣迭戈校区(UC San Diego)、河滨校区(UC Riverside)和旧金山校区(UC SanFrancisco)(研究生)都是世界一流的学府。这些校区互为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享誉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加州大学(UC)系统。 加州大学是组成加州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三个大学系统之一。另两部分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系统(CSU)和加州社区大学系统(CCC)。相对其他两个系统,加大更注重高等研究领域,属性上属研究型大学。

加州大学系统总共有十个校区,加州大学也签约管理三个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它拥有诺贝尔奖得主60位[1]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357位,占美国国家科学院总院士2039位的近1/5;拥有全职学生20多万人,其中华裔学生占13%(2003-2004学年为26116人)。美国大学协会有成员61个,其中加州大学有6所分校为成员。在US News &World Report历年的全美公立大学排行榜中,UC Berkeley经常位列第一,在美国通常与UM(密歇根大学)UVA(弗吉尼亚大学)并称为公立大学三强,其他校区如UCLA, UC Davis, UCSD, UCSB, UCSC,UC Irvine , UC Riverside也经常名列前茅[2] ,都有着公立常春藤的美誉。 伯克利加州大学为世界学术的知名学府,在众多权威的大学排名里名列前茅。2004年,英国的The TimesHighe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评伯克利加州大

学为世界第二的大学,仅次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领先许多知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而由上海交通大学于2004及2005所作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伯克利加州大学连续两年被选为世界第四。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项目是评价美国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美国新闻周刊2005年再次评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项目又连续名列全美第一。伯克利十五个研究生项目全部名列美国前五名。接着排名第二,三,四和五的分别为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UC系统成员(按首字母排序):

加利福尼亚大学

⒈伯克利校区UCB(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第一个校区) ⒉戴维斯校区UC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⒊尔湾校区UC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⒋洛杉矶校区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⒌默塞德校区UC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Merced)(新建校区,2005年秋开始招生,也译为美熹德校区)

⒍河滨校区UC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7.圣巴巴拉校区UCSB(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也译为圣塔芭芭拉校区)

8.圣克鲁兹校区UCSC(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也译为圣塔克鲁兹校区)

9.圣迭戈校区UCS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也译为圣地亚哥校区)

10.旧金山校区UCS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23所】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简称加州州大(CSU或Cal State),是美国加州的一个公立大学系统。它是组成加州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三个大学系统之一。另两部分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和加州社区大学系统。相对其他两个系统,加州州大属性上属教学型大学。与加州大学系统相比,加州州大学费较低,入学门槛相对宽松。

加州州大共有23个校区,学生总数超过41万人,教职员总数超过4万4千人。加州州大是全美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不含社区大学)。加州60%的教师人力及40%的工程人才,及加州每年一半的大学毕业生及三分之一的硕士毕业生,出自加州州大系统。

自1961年以来,有超过2百万的校友,从加州州大系统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加州州大系统共提供在约240种专业领域中,超过1,800种学位课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最早创立于1852年,是美国加州政府创办的综合性公立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教学体系及其学位授予权。为美国所有高校中规模最大、最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因拥有40余万在校生,经常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学”。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校区

1: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Bakersfield贝克斯菲尔德加州州立大学

2: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hannelIslands切奈尔岛加州州立大学

3: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hico奇科加州州立大学

4: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DominguezHills多明内兹山加州州立大学 5: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East Bay东湾加州州立大学

6: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resno弗雷斯诺加州州立大学

7: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富勒顿加州州立大学

8: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洪堡加州州立大学

9: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Beach长滩加州州立大学

10: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Angeles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

11:California Maritime Academy加州海事学院

12: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MontereyBay蒙特利湾加州州立大学

13: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Northridge北岭加州州立大学

14: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University, Pomona波莫纳加州州立理工大学

15: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Sacramento萨克拉门托加州州立大学

16: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Bernardino圣博纳德加州州立大学 17: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18: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旧金山州立大学

19: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圣荷西州立大学

20: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University (San Luis Obispo)加州州立理工大学(位于圣路易斯奥比斯珀) 21: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Marcos圣马可斯加州州立大学

【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22:Sonoma State University索诺玛加州州立大学

23: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Stanislaus斯坦尼斯洛斯加州州立大学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又译为南加州大学,简称南加大,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市,1880年由监理会创立,是加州也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世界著名高等学府。

南加大是美国大学协会成员,被卡内基基金会归类为“特高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水平世界一流。学校在全球拥有庞大的校友网络——特洛伊家族

(Trojan Family),当中不乏政治、商业、科技、艺术等领域的著名人士,学校每年获得校友捐赠名列全美前茅,当中2011年收到美国能源公司ceo john mork单笔捐赠一亿一千万美元打破校史记录。

南加大的电影艺术学院、会计学院、戏剧学院、传播学院、公共政策学院、医药学院,建筑学院和工程学院等位居全美前十,整体科研水平世界前六十。

南加大是一所电影明星和体育明星辈出的学校,由于距离好莱坞十分近,因此拥有全球最顶尖的电影艺术学院。此外百余年来南加大校友已累计获得280余枚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位列全球大学之首。

南加大是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大学之一,全美大学排第23名[3]。其中电影学院全美排名第一,建筑学院全美排名第六,工程学院全美排名第七。在2006年,34,000申请者中只录取2700名学生。而2014年录取率更只有17.8%。南加大于2000年获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选为年度风云大学(College of theYear)、以及获得PrincetonReview对大学的广泛社会服务课程。根据卡内基教育基金会2005年公布的大学分类,南加大被归类为特高研究型大学(veryhigh research activity)。在美国4,383所高等学府中,只有96所获得此项分类。

加州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缩写为Caltech\ CIT),全球顶尖大学,规模不大,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12-2014年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而哈佛大学退居第二,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一直在10-12名。在物理学、化学、行星科学、地球科学领域,被公认为全美第一。被作为CBS美剧《生活大爆炸》的背景地。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 Caltech)创建于1891年,是世界顶尖的理工类学府。加州理工学院只有50.18公顷土地面积且仅培育了两万两千余名学生,却有32人33次获得诺贝尔奖。加州理工学院在200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年度大学排行中名列全美大学第1位。加州理工学院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综合排名列第6名,人均贡献排名第1名。在2013年世界大学百强排行榜上以95.5分蝉联榜首,领先于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这所私立大学的宗旨是”为教育事业、政府及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和毕业生中有31人32次(鲍林曾两次获奖)获得诺贝尔奖,平均每一千个毕业学生中有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比例为世界大学之冠。加州理工学院仅有2100多名学生和270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其中有66个国家科学院士、33个国家工程院院士和80个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相当于现今全体教师的 36.7%,这在全美乃至全球是无校出其右的。

加州理工学院拥有世界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美国《探索》杂志于2008年评选出了美国20位40岁以下的最聪明的科学家,他们被视为各自研究领域的天才,结下了累累硕果,在这20位天才科学家中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竟占4席。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费曼、密立根、盖尔曼,著名的天文学家哈雷、遗传学的鼻祖摩尔根、火箭专家冯·卡门都曾执教于此。除了众多的诺贝尔奖得主

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第二篇_2015年QS世界名牌大学排名大全(完整版)

2015年QS世界名牌大学排名大全(最新版)

排名 1 2 2 4 5 5 7 8 9 10 11

学校名称 麻省理工学院 剑桥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哈佛大学 牛津大学 伦敦大学学院 斯坦福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 普林斯顿大学 耶鲁大学 芝加哥大学

学校英文名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Oxford

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Princeton University Ya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olumbia Univers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King's College London (KCL)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Cornell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Toronto McGill Universit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国家/地区 美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评分 100 99.4 99.4 99.3 99.2 99.2 98.3 97.1 96.6 96.5 95.5

12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 95.3

13 14 14 16 17 17 19 20 21 22

宾夕法尼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爱丁堡大学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康奈尔大学 多伦多大学 麦吉尔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美国 美国 美国 英国 英国 瑞士 美国 加拿大 加拿大 新加坡

94.5 94.1 94.1 92.9 92.8 92.8 92.6 92.4 91.5 91.1

23 24 25 25 27 28 29 30 31 31 33 34 35 36 37 37 39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澳州国立大学 杜克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香港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东京大学 首尔国立大学 墨尔本大学 西北大学

巴黎高等理工学院 京都大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悉尼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Duk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Bristol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cole Polytechnique Kyoto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美国 法国 澳大利亚 美国 美国 香港 英国 英国 日本 韩国 澳大利亚 美国 法国 日本 美国 澳大利亚 新加坡

90.3 90.2 89.7 89.7 89.5 88.8 88.5 86.9 86.7 86.7 86.5 86 85 84.7 84.3 84.3 84

40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 83.3

41 41 43 43 45 46

纽约大学 美国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丹麦 香港

82.5 82.5 82.4 82.4 82 81.9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昆士兰大学 哥本哈根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47 48 49 50

清华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海德堡大学 阿姆斯特丹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Brown University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Osak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Glasgow Peking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Zur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Lund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中国 澳大利亚 德国 荷兰

81.3 81.2 81.1 80.5

51 韩国高等科技学院 韩国 79.9

52 52 54 55 55 57 57 59 60 61

慕尼黑大学 布朗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大阪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 北京大学 苏黎世大学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隆德大学 华威大学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伯明翰大学 华盛顿大学 卡耐基梅隆大学 赫尔辛基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

德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中国 瑞士 美国 瑞典 英国

79.8 79.8 79.7 79.6 79.6 78.8 78.8 78.6 78.3 78.1

62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美国 77.5

63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美国 76.9

64 65 65 67 68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Helsinki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英国 美国 美国 芬兰 日本

76.7 76.5 76.5 76.4 76.3

69 70 71

谢菲尔德大学 莫纳什大学 复旦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Monash University Fudan University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Tohoku University Trinity College Dublin Leiden Universit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Boston University

英国 澳大利亚 中国【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75.7 75.5 75.3

71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英国 75.3

【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71 71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东北大学(日本)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莱顿大学 国立台湾大学 诺丁汉大学 波士顿大学

日本 爱尔兰 荷兰 台湾 英国 美国 美国 荷兰 瑞典 比利时 加拿大 加拿大 瑞士 荷兰 And

75.3 75.3 75.2 75.1 74.9 74.8 74.6 74.5 74.2 74.1 73.6 73.3 73.1 72.9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乌得勒支大学 乌普萨拉大学 鲁汶大学(荷兰语) 蒙特利尔大学 阿尔伯塔大学 日内瓦大学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Utrecht University Uppsala University KU Leuven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University of Alberta University of Geneva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86 浦项科技大学

Technology (POSTECH)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韩国 72.9

88 89 90 90

圣安德鲁斯大学 西澳大学 格罗宁根大学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

英国 澳大利亚 荷兰 荷兰

72.7 72.6 72.1 72.1

92 92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奥克兰大学 杜伦大学 南安普敦大学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奥胡斯大学 利兹大学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阿德雷德大学 奥斯陆大学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 名古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洛桑大学 延世大学 佐治亚理工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 俄亥俄州立大学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匹兹堡大学

宾州州立大学公园分校 麦克马斯特大学 莫斯科国立大学 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 高丽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Durham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Aarhus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Leeds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QMUL)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University of Oslo Purdue University Nagoya Universit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Lausanne Yonsei University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hio State University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McMaster University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UPMC) Korea University

新西兰 英国 英国 美国 丹麦 英国 英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挪威 美国 日本 中国 瑞士 韩国 美国 香港 美国 瑞典 美国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法国 韩国

72 72 71.9 71.7 71.6 71.3 71.2 70.8 70.5 70.1 69.5 69.4 69.1 68.9 68.4 68.3 68.2 68.1 67.9 67.7 67.5 67.4 66.9 66.2 66

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第三篇_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200强

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200强

2015年09月15日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郝孟佳)今天,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炉。据统计,在榜单前200名中,中国大陆共有7所高校入选,清华大学排名第25位,位居中国高校之首,北京大学排在第41位。另外,中国香港有5所高校,中国台湾3所高校入选榜单前200强。

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第四篇_2015年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院校名单

2015年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院校名单

发布时间:2015-04-13【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第五篇_2015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范文

第1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在采访对象中有刚迈入大学不久的大一新生10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23名,更有已经到了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三学生27名。能够全面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和了解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也有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带着这一问题和思考,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进行了这一次调查并进行了准确统计和深入分析:

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机电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金融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总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考虑工作的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

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闯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则只有2人选择。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调查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约占50%。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报导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2)、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3)、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

(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4)、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同时老师们应该对学生们加强教育,并进行积极暗示,多增加学生们的锻炼机会(别出现面试事心里紧张表达不清等情况)。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第2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2015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5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5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5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1、供过于求

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

由此可见,一些企业认为经济危机也是转机,在这个转机的过程中,良莠不齐的企业进行了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使得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以后的发展会更加规范。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二、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影响

1、负面影响

首先是大学生本人,原本以为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原本以为大学毕业可以养活自己,原本以为找个好工作赚钱可以孝敬父母;没想到考上大学后是“天之棋子”(自己的命运任天摆布),没想到毕业后还没上岗就已下岗,没想到本应自力更生却还要父母牵肠挂肚,这些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不可谓不大。

其次是对大学生家庭的影响,本来大学期间就花了很多钱,大学毕业后还得为孩子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更主要的是看到孩子找不到工作给孩子带来的精神压力。家长真想把这些压力都揽到自己身上,既着急又没有办法,有些家长甚至希望孩子有点事干就行,哪怕一分钱不挣也行。

再次是社会压力,有那么多人不能就业本身就是非常大的社会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变成更多的其他社会问题。

2、正面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教育的反思也愈发深刻,政府、高校、企业也都在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着自己的思考。

政府从财政上予以支持,虽然有些措施是短期的,有些效果是表面的,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政府还应该在教育改革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更有效的投入。

学校也在积极寻找教育改革途径,虽然每个学校都在做着虚假的就业率统计和报告,但是有些学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经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比如有些学校的计算机院系几年前就成立了实验室,引进了实训的教学模式,现在又在积极探讨本身引进企业的教育产品和模式,应该说这些学校已经开始思考教育本身的问题、解决途径和自身的价值了。

企业首要考虑的不是教育问题,却间接地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企业一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能获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胜任工作的人,于是一些企业在相关的高校建立了定制培养班,按照自己企业的要求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业工作。而一些培训公司也应运而生,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训练后的大学生相对会更快地胜任工作。有些民营教育机构更是集合这两种方式,直接模拟企业的技能环境,请企业的人来授课。这些企业和相关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及补充教育形式的优劣势凸显出来,这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无疑是一件好事。

三、大学生就业难如何解决

很多培训机构认为09年将是就业培训的又一个转机,毫无疑问,对于找不着工作的大学生,培训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很多机构还承诺负责就业。但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很多培训机构的承诺并不能兑现,而很多认证培训除了一纸证书外,并没有为参训者带来更高的附加值,连参加培训的人自己都知道,这是自欺欺人的没有办法但又不得不试试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98648/

推荐访问:2015年电影排行榜 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