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夜袭观后感

夜袭观后感

时间:2018-04-04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夜袭观后感 第一篇_《夜袭》观后感

观《夜袭》有感

历史课上,历史老师给我们放了这部电影,真的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这部影片教育我们,过去已经是历史,现在即将成为历史,将来也必将是历史,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轮回。历史,我们一定要铭记。

抛开历史不谈,我想先谈一谈单纯对影片的看法,有些东西如果刻意模仿就会失去原本的味道。如果刻意去追求一种效果而失去真实,那就是一种愚昧。国共两军站在火车站用轻武器对空射击,我们的战士挤成一堆堆的,那不成了活生生的靶子?大白天的为突出效果竟然可以用口径都不超过9毫米的轻武器打出大口径武器的曳光弹,令人费解。当鬼子的战机在向我们的战士俯冲射击时,我们的战士还排好队的向前跑,队伍一丁点都不凌乱,更没有人卧倒……我希望像这样的历史片还是要注意一下设置的剧情合理性,在我们感悟历史的同时突然出现这样一幕,是不是会有些尴尬呢?

这部电影一直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讲述这个经典战例。电影从写人入手,以人带事,事为人服务,在这个前提下,对史和事还做到了详略得当。深刻刻画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如三营长赵大力,勇敢憨厚;侦察排长狐仙,鬼灵精怪;陈团长,有勇有谋。从怯懦到疯狂的新兵“姑娘”,勇敢机智又重战友情的小飞刀,阳光美丽又痴情的国民党爱国女记者郭小娟,他们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见证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通过一件件小事的铺垫最终将故事推向高潮。把战争和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描写人物反应战争,在战争中又突现了人物,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无情的战争时代,热兵器比冷兵器更加地冷漠。这也许就是安澜导演刻意打造的场面。只有赤裸裸的搏杀才能突兀出先驱的英勇,侵略者的无耻。回家探亲的机灵的排长死了,不经世事的砍飞机“翅膀”的兵死了,憨厚可爱、嫉恶如仇的赵营长死了,还有那充满爱国热情的郭记者,也死了。鲁迅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破给人看,的确这些人都是善良正义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好人,但也正因此,他们的死,才会引发观众的深思。

铭记历史,是为了防止麻木,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发愤图强,要把从抗日战争中提炼出的精神动力激发到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上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面镜子,有句话我觉得说的很经典,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历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们更加坚信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后中不及时吸取教训,不知道怎样振奋精神,不懂得如何

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和平也是打出来的。应该说抗日战争是中国从屈辱历史走向复兴之路的一道分水岭,靠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不仅成功地收复了台湾和澎湖列岛,而且有资格在联合国做为一个大国存在,帝国主义的豺狼野心才有所收敛,靠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接下来的援朝战争和反越战争,我们获取了五十多年的和平。和平好啊,但是和平的环境里往往容易涣散斗志,缺失精神。今天,我们十分痛心地看到“身披日本国旗”的类似事件一再发生;狼牙山五壮士唯一的幸存者葛振林去世时,我们的社会几乎听不到声音,而他的故事据说要从教材中删除;我们某个幼儿园里每天早上稀里糊涂地重播着日本海军军歌;我们的抗战遗址和一些印证侵华日军罪证的遗址因得不到保护而毁灭……

夜袭真的是一部十分好的电影,很感激我们历史老师能给我们在历史课上放在这部电影,的确比简单的说教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以我个人理解,最好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学到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而不是老师灌输给的东西,这样才能活得有个性,活出一个真正的自己。

夜袭观后感 第二篇_《夜袭》观后感

《夜袭》观后感

电影已经放完了,电影中的画面却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陈锡联坚毅而又消瘦的面庞,赵大力刚强有力的声音,郭记者柔弱 美丽却倔犟勇敢的眼睛„„这些都一次次冲击着我的心„„

《夜袭》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即著名的“夜袭阳明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锡联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1937年10月他率部夜 袭阳明堡日军机场,一举击毁日军飞机24架,取得129师抗日的首战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受到八路军总部嘉奖。而电影以刻画陈锡联这一英雄人物为主,

【夜袭观后感】

向观众展现了这一抗战史上激情壮烈的一幕。

八路军原来计划是阻止日军增援雁门关,但他们在苏郎口村一带的天空中,不时可以看到日军的飞机尖叫着掠着树枝飞过,对我抗日军民进行攻击。

八路军没有防空武器,看着日军飞机从 头顶飞过,只能气得跺脚生气。陈锡联时常望着天空的飞机发呆,他从飞机飞行起落的规律看,确定附近有敌人的机场。

经过细密的侦察,证明 陈锡联的猜测是对的,隔河十多里外的阳明堡果然有个日军飞机场。

打掉日军机场!一个大胆的决定从陈锡联的嘴里冒了出来。

陈团长决定炸掉“机窝”并立刻作出了偷袭的具体部署。袭击机场的任务由3营来完成,其他两个营的任务是破坏崞县到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阻击崞县和阳明堡方向的可能增援之敌。赵营长在整完队后走到陈锡联面前敬礼,到:”报告团长,赶死队集合完毕。”每个人都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3营战士们在营长赵大力的率领下,用铁剪剪开敌人的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机场。赵大力带10连向机场西北角运动,准备袭击敌人守卫部队的指挥部,11连径直向中央的机群扑去。当10连的

行动被鬼子发现时,双方同时开了火。顷刻间,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混成一片... 每一名战士都拼命去与敌人拼搏。穿梭的子弹打倒了一个又一个战士,铮然的利刀向敌人刺去。大地被鲜血染得殷红。无畏的八路军与敌人拼搏,驰骋沙场,有的还剩最后一口气还不忘奋力去杀敌,有的还剩最后半条命也要顶着,没有任何人离开机场。

情豆未开,不知情信为何物的“姑娘”死了,不经世事的砍飞机“翅膀”的士兵死了,憨厚可爱、嫉恶如愁的赵营长死了,还有那英姿焕发充满爱国热情的郭记者也死了。

给了我极大震撼的是最后的赵大力,他在英勇杀敌的同时还不忘保护陈团长,在临死前,他硬是挺着站了起来,回过头,用嘶哑的嗓子对着团长说了最后五个字:”团长 三架了”然后微笑着走向了飞机...

班级里一片呜咽声,我极力控制的泪水在这一刻夺框而出...但是我知道,这是用生命换回来的胜利,他的死是值得的!我们感受到了他浓浓的爱国之情

这部令人热血沸腾的电影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悲壮的画面刺痛我的双眼,我终于知道热血真的是可以沸腾 的,那些坚强、勇敢的身影也在我的脑海中留下的深深的烙印。

夜袭观后感 第三篇_《夜袭观后感》

《夜袭》观后感

苍溪县元坝镇店子中心小学校四年级 李夏

指导教师 何芹英

生在和平的年代,我向来对不喜欢看战争片,认为那是爷爷奶奶才喜欢的东西。可在学校看的这部《夜袭》却使我久久难忘。

《夜袭》将我重新拉到洒满鲜血的历史天空,重温当时那悲壮凄凉的场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奉命北山打响雁门关战役,年仅22岁的陈锡联团长带领三千战士步行北上。可行军途中总是受到日军的空袭,装备极差的八路军没有还击之力,每天总有人上网,而师部的战士也伤亡掺重。尽管是鸡蛋碰石头,陈团长当机立断下令捣毁日本人在阳明堡的“机窝”。 经过前期多方探查,陈团长精密部署,决定亲自带领三营作为敢死队,速战速决夜袭阳明堡机场。打斗声、枪声、爆炸声相互交织,漫天的火焰与那鲜血抛洒成最美的景色。一个个年轻的战士只有向前,向前,那怕只剩半条命,只剩一口气,也要炸掉日本人的飞机。终于炸毁了日军24架作战飞机,歼敌160余人,捣毁了这个害人的无数“机窝”,而八路军 30多名战士的也在此永埋青山。 阳明堡机场作战的胜利,有力的支持了忻口战役,是我军以少胜多的一次伟大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着虽然只是一部电影,但它也是历史的写照,时刻给人们警醒。我们现在安定美好的生活是革命前辈流血牺牲换来的,应该好好的珍惜。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没有上场杀敌的机会,但这种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给的爱国精神需要我们一代代延续下去。我们要牢记历史,感恩生活,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只有握紧手中的钢笔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长大才能好好的回报我们的祖国母

亲。

夜袭观后感 第四篇_《夜袭》观后感

观看《夜袭》有感:

在2015年11月12日下午,在教室,老师让我们观望一部鸣做《夜袭》影片。

该片讲述的是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769团,在陈锡联团长的带领下,炸毁阳明堡机场,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这部影片让我再一次感慨感染到战役的残忍。知道了抗日战役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眼望着那昨日还生动活泼的脸庞,在此时一张张消失,心里真得很痛。我深深的痛恨那些鬼子,也深深的敬重那些流血的战士。我们应该像那些抗日的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为了祖国安危不怕牺牲的精神。现在,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前提优胜,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夜袭观后感 第五篇_电影《夜袭》观后感

观《夜袭》 有感 看了这一部抗日影片,我感慨万千。我既被中国人的勇气和魄力所感动,又为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所感到愤怒。

他们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团,但是团中的每一个战士都是英雄,就如那东方夜空中一颗颗闪耀的星星。

1937年10月上旬,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团长陈锡联奉师长刘伯承的命令,率该团在代县、崞县以东地区,执行袭击南犯日军后方的任务。但是要知道这个团队的士兵,都是从长征一路走过来的老战士!或许在一开始就说明了这个任务是多么的艰难。

在任务过程中,陈团长遇到了一个中央晚报的记者——郭小娟。这个记者,就是来拍摄战争情况的。一路上,郭小娟都觉得陈团长是在逃避战争,从而对他产生的一个很大的误会。相处过程中,郭小娟慢慢了解了他,并也喜欢上了这个只有22岁的大男孩。【夜袭观后感】

10月中旬,通过侦察发现,日军飞机机场就在阳明堡,于是团长陈锡联决定夜袭机场。【夜袭观后感】

路军战士在夜幕的掩护下逐渐靠近日军后方,在千钧一发之际被日军发现,双方发生激烈的冲突。我们的战士手持步枪、大刀地同武器精良的日军作战,丝毫不显畏缩。而另一部分战士怀揣炸药向日军飞机冲去。只见他们迅速地打开机窗,将炸药扔进机舱内再迅速跑离飞机,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而后面只会传来一声巨响,一架战机——毁了。

当夜晚过去,太阳渐渐升起,黎明悄悄到临的时候,阳明堡变得悄然无声了。留下的只是战后疮痍的土地,弥漫的硝烟,飞机的残骸和染血的——躯体,有敌人的、也有我们的,有我们可爱的、坚定的、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让人心疼的战士、还有我们那唯一的女记者…… 在此片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我们的那年仅22岁的大男孩——陈团长。他英勇善战、善于观察、聪明睿智……方显英雄本色。他就像是郭小娟描绘的那样“你就像只鹰,虽然不会飞,但是却总是站在悬崖上。要知道飞得最高的鹰靠的不是翅膀,而是信念!”这个带领英雄团的团长本身就是一个英雄。 通过此片我懂得了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像赵大力,郭小娟,陈锡联团长……那样,为了祖国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英雄为我们抗击敌人,我们应该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好好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生活,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我坚信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无翅之鹰,但是我们都有信念,终有一天我们也会飞向那最蓝的天空。

七[2] 班 蒋璐

【夜袭观后感】

2014年12月11日

夜袭观后感 第六篇_《夜袭》观后感

学会珍惜

——观《夜袭》有感

11月12日,我们在“毛概”课上观看了《夜袭》这部影片。该片讲述的是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769团,在陈锡联团长的带领下,炸毁阳明堡机场,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影片以郭记者用相机拍下的照片为线索反映了那段真实却壮烈的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画面,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一声声高声的呐喊,无不击打着同学们的内心。随着故事的展开,“铁蛋”、“机窝”、“钢鸟”„„这一连串从八路军战士嘴里迸出来的词儿,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那个可笑却又心痛的时代。当播到炸飞机场的那段,我不禁心里默念“加油加油„„”就像那些“抗日神剧”一样,所有战士都完好地活下来,可是事实总不如人意,面对那一个个倒下的战士,我切实感受到了心痛,而这也正是这部影片吸引人却残忍的地方。【夜袭观后感】

1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那紧张的情绪也随之渐渐缓过来,只是“珍惜”这两个字在我的脑海却挥之不去。珍惜我的家人、朋友,珍惜我所拥有的,珍惜我有别人所没有的,珍惜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珍惜„„一株草、一棵花、一只鸟、一个陌生人的微笑、一句歉意的“对不起”,都请珍惜吧。也许命运不尽如你的意愿,但那终究属于你,只有学会珍惜,才会发现他人所不能发现的美好!

12机自卓越

陈亚楠

A1248117

夜袭观后感 第七篇_夜袭观后感1000字

夜袭观后感1000字

夜袭>观后感1000字(一)

华灯初上,夜色来袭。站在窗前,不远处的钱塘江已不见波涛温柔的起舞;白天在枝头唱歌的鸟儿们也被掩盖在这浓浓的夜幕之中;望眼只有更远处下沙大桥那弯曲延伸的灯光伴着徐徐晚风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夜晚。

一个诗人曾说过:'夜晚是美丽的,夜晚也是残酷的'.

随着电视的打开,时间被回转到一九三七年。我看过很多那个时候的电影和影像资料,读过很多关于那个年代的课文和书籍,我们的儿童和少年英雄:王小二、雨来、小兵张嘎都生活正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

那时的天空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黑暗的、残酷的;那时的枝头没有起舞唱歌的小鸟;那时没有孩子可爱的笑脸和读书声;那时我们的家园被日本侵略者破坏和占有;那时我们的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夜袭》这部电影就是根据那时传奇抗日战役而拍的:一九三七年八路军126师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带领下奉命赴雁门关阻击日本军队以保证国军能顺利进行忻口会站。

电影一开始俩支中国抗日军队就为了战斗物资和专列而争吵起来互不让步,这时天空中日本战机突然来袭,慌乱危机中俩支抗日军队的团长临危不惧忘记争吵,肩并肩的站在一起指挥着军队向敌人的战机开火,击落日本的一些战机。这个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老师经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可以战胜一'.

随着电影的不断深入,陈锡联团长率领的126师769团不断受到日本敌军的战机袭击,许多战士在袭击中受伤牺牲。通过侦查发现日本敌军的战斗机场就在对面群山包围之中,战机的存在很大的威胁着抗日军队,这个时候陈锡联团长决定改变作战计划,勇敢的提出新的作战方案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炸掉日本鬼子的战机和机场,最大限度的支持忻口会战。这个时候我才真正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无畏的精神。因为:当时敌人有九千多人和许多精良的武器装备,还有坦克和机场部队在守卫着机场。而769团只有三千多名士兵,没有好的武器很多士兵没有抢支弹药只有大刀和长矛,但就是在这样极度不对等的情况下,为了抗日的胜利126师769团还是义无反顾的准备着战斗。

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只有平时认真的学习做好作业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其实打战也一样,126师769团在陈锡联团长的指挥下在战前先认真仔细的侦查敌人的飞机数量、敌人的炮火点、敌人的防御装备、敌人援军数量和行军路线、并且还在白天故意向雁门关方向出发来迷惑敌人,以为我军只是路过并不是发现了机场并炸毁它们。 正如毛主席说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电影的高潮部分也是《夜袭》这部电影的主题体现:陈锡联团长亲自率领敢死队在黑幕掩护下摸进敌军的机场,一场惨烈而光荣的战斗就这样打响了。惨烈是因为:八路军英雄不怕牺牲奋勇杀敌,为了炸毁敌军的飞机自己拉响炸弹冲向飞机英勇就义;还有的战士为了阻击敌军抱着炸药包跳进敌人的战壕与敌人同归于尽;连那美丽的女记者为了救团长也壮烈的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光荣是因为:八路军最终炸毁了敌军全部的二十四架飞机并摧毁了敌人的机场和弹药库,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次战役和平型关战役一起成为中华人民抗日战争的一段经典传奇,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电影结束了真的感动。因为我知道了七十多年前那个夜晚一群伟大可爱的人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才换来了今天这样幸福而美丽的夜晚。

夜,更加黑暗了,但再长的黑夜来袭也挡不住黎明的到来,因为太阳总在黑暗后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夜袭观后感1000字(二)

好久都没看过这么让人感动的电影了,无论是好莱坞的史诗战争还是俄罗斯的军旅作品都没有让我眼泪盈眶、热血澎涌。相比于好莱坞的精心制作,相比于俄罗斯的硬派军人,这部电影的表演和效果者能用青涩来形容。但是因为有血有肉的陈锡联,因为那个可爱活泼的女记者,那些纯朴可爱的战士,支持抗日的郭老爷子,我才知道在那个狼烟四起、血肉横飞的年代还有那么多人为了能够自由的生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为他们的存在,传承千年的中华古国在最危险的时候依旧屹立;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灿烂的文明才没有被毁灭;因为他们的存在,世界人民最后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是世界的英雄。

不自由,毋宁死。我们的先烈们用鲜血在历史的天空写下,每每仰望总是热泪满盈。积贫积弱的中国在1931年就变得残缺不全,东北三省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遏制我们的煤铁资源。而关东军却在东北磨刀霍霍,日本远洋舰队也在加紧训练随时准备吞并肥美的中国和中南半岛。我们的正规军队装备和训练水平都和日军一期、二期相差甚远,所以备受打压和封锁的八路军装备更差。可是我们的子弟兵为什么能打那么多的胜仗?因为他们的信仰是华夏大地,即使它当时贫弱不堪,即使它当时无法庇护它的子民。他们用身体和胸口挡住了敌人的子弹,把存活的机会留给战友,他们用鲜血洗净了日军在华夏大地遗留的肮脏。

我们看过那么多的战争片,每个电影里面都有那么多的英雄。他们对生死的达观,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对人性的追求,牺牲前的微笑,安息后的平静告诉我们共和国是如何诞生。

今年9月18日晚9点18分。晓雨姐姐特意开车来到大街上,在警钟长鸣的时刻按响了她的汽车喇叭……同时,沈阳9路18街上正在行驶的车辆不约而同停下来,共同鸣笛,电台、电视台中也传来熟悉的警报声……这些声音汇成一股巨浪,瞬间席卷了740万沈阳市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是啊,牢记历史,牢记英雄。我们要牢牢地记住我们屈辱的过去,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历史。前车不忘,后事之师,曾经和我们说一衣带水、世代友好的邻邦渐渐的不再安分,岛国民族的狭隘特质在渐渐滋长。原来见到中国人总说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日本人都渐渐老去,没有判别能力的年轻人在军国主义的流毒中变得好勇斗狠。中日关系最近三年跌入冰点,在日本的街头坊间都有一个秘照不宣的观点:'在中国收回台湾之后,日本在东海的航线必须改道,东海的油气资源也要重新划定。对于严重依赖外部资源的日本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无论如何也要阻碍中国统一。'日本的自卫队不断寻找机会正名,以恢复日本的军事实力,这对中国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亦将成为东南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中国的年轻人有责任枕戈待旦,闻鸡起舞,随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

夜袭观后感1000字(三)

1937年7月,全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接受任务,北上敌后,插入雁门关,牵制阻击向忻口进犯的日军增援部队,配合正面战场歼敌。《夜袭》就是以这个历史为背景,上演769团北上途中,炸毁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的情景。

那赤胆热血的中国军人,那豪情满腹的769团战士,那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经过淋漓尽致的演绎,怎么能不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隆——',火车开动了,载着晋绥军的战士赴向忻口,而他们——最先预定了火车的八路军129师769团的团长和战士们,向着幽静崎岖的山路进军。他们为什么不坐火车,宁愿多走几程路呢?战争年代,危难关头,征战路途漫漫,多走一程弯路,便多了

几倍的危险,他们又何尝不知道。可他们也深深地明白抗战是全民族的,这个时候,又是抗战的关键时期,怎能为争一节车厢而伤了国共两党的和气呢?于是,他们容让留念,为了大义,为了统一战线,为了中华民族抗战的胜利。与其说他们让出的是一节车厢,还不如说让出的是做为一个军人,一个八路军战士,一个落难民族的子孙渴求振国的期盼。他们用热血铸造的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这种宽容大度以深刻的内涵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欺辱,消灭鬼子'的迫切期盼。

颠簸不堪,九曲回肠的山路,像一条卧龙盘在神州大地上为八路军战士垫脚,长长的队伍走在上面,虽然凹凸不平,幽辟难行,履步维艰,但他们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因为他们是不怕风雨,不怕困难,不怕的八路军战士,有他们'不灭鬼子死不瞑目'的斗志。敌军的飞机跟苍蝇似的,走到哪儿翁翁跟到哪儿,并且时不时的投下一颗炸弹,他们却沉着,冷静的面对,不慌,不焦,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行,纵使有千仇万恨他们也深藏不露,只是积压于胸,等待时机发炮,鬼子哪里知道,那份临危不惧的镇定,正是他们汇聚力量,冲杀敌人的武器。

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冲杀声震天惊地,是他们主攻营趁夜袭击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他们身上背着炸药,手里拿着刀,枪,一个个怒气冲天,杀气腾腾,是啊,不从长远说,就说近来这十几天,鬼子的飞机,炸弹炸死了多少战友,残害了多少军民,出国留学网那血淋淋的尸体,那绝望的痛苦,呻吟——,一切残酷的场面一一涌上心头,愤怒,仇恨,就像浇了油的火焰越少越旺,终于无法忍耐,'冲啊——',随之后面的战士排山倒海般地冲进机场。炸弹一颗颗爆炸了,鬼子一个个倒下了,飞机一架架爆了,散了,战士们也有死的,伤的,但他们依然奋勇向前,炸药背在身上,随时准备与鬼子同归于尽。最终,他们赢了,鬼子的飞机毁了,狼窝散了。试问,世间有多少人甘用生命去拼,甘用生命去斗?可他们一个个都是用生命去战斗的,那份罕见的勇气,难得的执着,又怎能不给人潸然泪下的激奋。他们舍弃小家的私情,用大义,用鲜血给祖国铺就强壮之路。

他们有秉直刚强,也有柔情温和之处。对敌人他们是横眉冷对,怒发冲冠,对人民他们是关怀备至,温情四顾。征途中风雨夹击,危难重重,可他们心系百姓,请为国家,谁能不说,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赤胆男儿。

电影结束了,可一幕幕的战事,一个个容光焕发的样战士,深深的刻在记忆深处,那些为保家卫国奋勇献身的战士,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已经驻进我的心田不可磨灭。他们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33328/

推荐访问:电影夜袭观后感 夜袭观后感8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