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个人所得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个人所得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时间:2017-06-01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个人所得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一):我国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优惠模式分析

我国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优惠模式分析

组员:钟珲 费泽红 李秋颖 杨婷婷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社会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现今的中国已不可逆转地进入到一个老龄化社会,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和基本养老保险已不足以抵抗“银发浪潮”的冲击,构筑由社会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大支柱体系支撑的社会保险大堤,确保我国安全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出的必然要求。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因其国际实施的普遍性、对个人投保的激励性以及对保险企业的盈利刺激性而成为当下解决我国个人养老问题的理想选择。

本文以我国施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机遇与挑战为切入点,以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方案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定性研究结合定量研究为主要手段,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设计方案。论文包括以下几大方面:首先以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概念界定、相关理论介绍为出发点,再深入的分析在我国施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国内实践试点的相关情况。紧接着,对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外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详细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方案设计。同时,对设计出来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对施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方案的相关注意问题进行强调,以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

一、导论

(一)研究的目的

在总结欧债危机的教训时,学者们发现债务危机的背后潜藏着养老金危机,失衡的养老保险制度所累积的巨额财政赤字是危机爆发的隐性诱因和直接推手。然而相较于南欧诸国,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更不均衡,第一支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承受着全社会的养老压力,资金缺口巨大;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规模太小,尚起不到支柱的作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的发展最为落后,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支柱。而全球养老保险的发展实践表明,各支柱均衡发展的养老保险体系既能提供有效的保障,又具有较强的可调整性与可持续性。因而自世界银行提出三大支柱理论后,各国的补充养老保险,尤其是个人养老保险便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本世纪初,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60

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0.3%,表明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达到国际上定义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中国自此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老龄化趋势愈演愈烈,人口老龄化形势极其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出了各种政策,并将于上海市等地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对此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施行个税递延养老保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进行模型分析找出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全面落实献计献策。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投保人为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而做的“投资”,保障投保人在退休后老有所依,可以有效缓解长寿所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够缓解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压力,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目前,我国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研究尚且处于较薄弱的阶段,论文专著等相对较少,因此,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旨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政策的理论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已明确提出对养老保险投保人给予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这标志着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萌芽,但之后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养老保险试点的讨论持续了近6年并一度停滞搁置,最终随着2014年“新国十条“的颁布获得试点确认。本文在阅读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施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政策落实所面临挑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我国实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税收延型养老险优惠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吴祥佑、许莉(2014)指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巨大威胁,需要借鉴国际养老保险改革的成功经验,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用个税递延优惠激励人们投保个人养老保险,促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发展,降低第一支柱的压力,提高全社会的保障水平,完善三个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

刘海燕(2013)认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程度低,需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并且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给政府带来的税收减少会通过其他条件进行弥补,资金

投入资本市场也可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HansFehr(2007)分析了德国2002年以来开展的个税递延型养老金税制改革对国内的收入、分配和效率所产生的影响。并认为德国的改革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缓解了政府沉重的养老负担,有利于缓解国家养老保障财政支付的压力,提高了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收入的差距,使得社会经济更加有效率。

(二)我国税延型养老险情况

刘美洁(2013)运用精算模型测算我国企业年金与个人性储蓄养老保险的实际替代率,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得出EET模式是我国目前的最优选择,并提出了特定替代率下的税收优惠率。

朱文君(2011)针对四种主要的税收优惠模式(EET、TEE、TTE、ETT)进行分析,并从概念上和实证上进行比较,得出在尽可能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的同时能够给予参保人最大的税收让利的模式为“EET”型模式,这一模式在国外的相关补充养老保险的中取得了很理想的效果,在未来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方案中,“EET”型的税收优惠模式应该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彭雪梅、刘海燕、孙静(2014)基于社会公平的理念,借鉴美国IRAs的phase out的安排并借鉴德国的“直接补贴+税收递延”的优惠模式,考虑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计划的设想:(1)将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计划结合起来,给予一个总的税收优惠额度;(2)给予低收入人群补贴,鼓励其参加个人养老保险计划。

唐云(2012)对四种模式的进行分析,再通过分析美国401K计划和个人退休计(IRA),认为我国应推行EET型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并且提出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具体优惠路径,即全额扣除法,限额扣除法和延期交库法。通过分析比较,认为限额扣除法中的定额扣除法最适合我国,此方法可避免收入畸高人群的税收优惠,并且还可以结合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行业情况进行调整。

王亮(2014)比较了税基延税与税额延税两种延税模式的税收效应,综合考虑个人收入变动周期与通货膨胀等因素,认为税基延税模式对于个人的减税效果更好,能更好的减轻个人的税收负担。

(三)我国税延型养老险优惠模式存在的问题

梁旭(2014)通过分析天津、上海两地税延型养老险的试点情况,指出税延型养老保险涉及部门多,程序负责。与财政、税务部门的利益冲突成为税延型养老保险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障碍。

徐文虎(2013)认为国家尚未“解决个税征收标准全国统一而地区财税资源参差不齐的问题”,容易出现东西部劳动者养老水平差距扩大和不利于国家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尴尬现象。

刘海燕(2013)我国的个税体系实施的分类税制,工资薪金收入、个体收入、劳务报酬收入等类别税率不同,如果按纳税人类型选择不同的税基,他们能获得的税收优惠将各不相同。殷俊(2014)认为目前来说还不适宜全国推进,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大,而且就个人而言,统一的税收标准和收入的两极化也导致富人多收益。

吴祥佑(2014)指出尽管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用,但在我国却仍处于理论探索与政策探讨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为高收入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避税工具,而低收入者则受益较少,甚至根本无法受益,容易引起收入逆向再分配的累退效应,加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刘美洁(2013)认为投资收益率、年金积累时间将会影响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总额,从而影响养老金替代率,投资收益越高、年金的积累时间越长,个人账户积累额越多,造成基金的收益性与安全性的冲突。

(四)相关应对措施

靳晓静、王雅婷(2013)通过对北京地区的调研,认为参与五险一金的员工都有一个个人账户,可在此账户下设置子账户,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附在其中,节省成本。个税递延养老保险随个人账户一并流动。根据年收入状况,可设置一个最高限额,并随以后年度工资的增长进行调整,可对领取年龄进行限制。郭琳琳(2012) 通过研究我国实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几个问题,认为在实施该政策时应注意制度的差异化设计。他提出了四种需要注意的群体,即50岁以上职工、退休人员、未在职的城市居民和没有固定单位的自由职业者、高收入人群,认为应根据群体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政策。

邱峰(2013)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开展税延型养老保险的策略选择需要做到:(1)提高居民的风险意识,从立法层面上确保法律运营环境;(2)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规划合适的资金运作机制;(3)建立养老金信用评级体系,强化投保人购买信心;(4)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强互通协作。梁旭(2013)通过对天津、上海两个试点城市的实证分析,提出一方面应克服税制矛盾,合理制定税收优惠额度,避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得到财税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对养老基金的征收、投资运行等环节实施切实监督管理。

梁旭(2013)认为良好的资金运营与成功的资本运作是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保

证。建立稳定的金融市场,为养老保险资金提供安全的投资环境,是提高递延型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有效途径。耿志祥(2015)提出引入合适的保险公司参与税延型养老计划,成立专门机构委托专业投资机构对社保基金进行市场化运作。

(五)国内外研究评述

以上文献从理论上分析了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可行性,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运用相关模型与国外实践经验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延税模式与体系,通过对天津、上海等试点城市的实证分析,讨论了我国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但是上述研究大多属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特别是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较为笼统,对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并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目录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 1

一、背景........................................................................................................................................... 2

1.人口老龄化趋势 .................................................................................................................... 2

2.现有养老保险体系的不完善 ................................................................................................ 2

3.政策支持 ................................................................................................................................ 2

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 ........................................................................................... 2

1.基本内涵 ................................................................................................................................ 2

2.主要内容 ................................................................................................................................ 3

三、实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 4

1.提高工资替代率,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 4

2.刺激企业年金增长,解决税收不公平现象 ........................................................................ 4

3.推动保险业发展,促进市场繁荣 ........................................................................................ 4

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 4

1.税收优惠存在不公平现象 .................................................................................................... 5

2.同现行财税政策矛盾重重 .................................................................................................... 5

3.可行制度设计难度较大 ........................................................................................................ 5

五、推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 5

1.社会方面的可行性 ................................................................................................................ 5

2.税收方面的可行性 ................................................................................................................ 6

3.市场主体方面的可行性 ........................................................................................................ 6

六、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涉及的几大关系 ................................................................................... 6

1.财政收入与保障民生 ............................................................................................................ 6【个人所得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2.商业保险与企业年金 ............................................................................................................ 6

3.银行储蓄与养老保险 ............................................................................................................ 7【个人所得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4.劫富济贫与劫贫济富 ............................................................................................................ 7

七、关于个税递延的社会观点 ....................................................................................................... 8

1. 上海平安人寿保险的业务主任费伟倩 .............................................................................. 8

2.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 .............................................................................................................. 8

八、我国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 9

1.完善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法律 ............................................................................ 9

2.建立养老金信用评级体系 .................................................................................................... 9

3.成立专门的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机构 .................................................................................... 9

一、背景

1.人口老龄化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社会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1世纪的中国不可逆转地进入到一个老龄化社会。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和基本养老保险已不足以抵抗“银发浪潮”的冲击,构筑由社会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大支柱体系支撑的社会保险大堤,确保我国安全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出的必然要求。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因其国际实施的普遍性、对个人投保的激励性以及对保险企业的盈利刺激性而成为当下解决我国个人养老问题的理想选择。

2.现有养老保险体系的不完善

1994年,世界银行提出养老保险三支柱理论,即养老保险制度应由国家主办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构成。我国目前养老保障体系也是由这三个部分构成,但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存在一些不足: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狭窄,养老保险金替代率偏高。企业年金市场不够成熟,企业年金发展受到制约。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大多是薪酬制度健全规范的国有企业以及部分大型民营企业,覆盖范围有限。个人养老保险的发展和健全事关重大。

3.政策支持

200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金融30条”)。该意见提出“研究对养老保险投保人给予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的议题,标志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纳入到了国家决策之中。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同上海市研究具体方案,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该决议进一步推动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

但是,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09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函〔2009〕694号),明确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部分,均不得抵扣个人所得税,其一度被解读为“被誉为行业催化剂作用的养老保险税递延消失了”。

随后,上海保监局表示,个人税收递延养老保险产品试点是2009年和2010年上海市政府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2011年度,上海保险业将抓住时机,密切配合市政府继续推进此项工作,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工作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

1.基本内涵

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即个人年金计划),是指当个人所缴纳的保费在一定金额之内时,可以在税前工资中扣除,退休后领取保险金时再补缴个人所得税。即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税款。举例来说,假如某职工的工资为每月8000元,个税起征点当前为2000元,则其个人所得税缴纳在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前后变化情况如下表

所示:

表1中使用的公式按照: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由表1可以看出,该职工当期应缴个人所得税少缴117元。同时所缴纳的600元养老保险金将进入其个人账户进行管理,等到退休时,根据当时的收入、税收起征点以及税率等因素再确定需要补缴多少个人所得税。如果该职工退休时的收入低于起征点,则不需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高于起征点,则按当时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通常而言,个人在职时的收入普遍高于退休后的收入,且在购买保险和领取保险金时,投保人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所以其边际税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养老保险税收递延,对于投保人来讲是非常大的税收优惠。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实质上是国家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个人的税收优惠,是一种政策上的鼓励,旨在鼓励个人购买养老保险,增强自我的一种保障能力。

2.主要内容

6月30日,2012陆家嘴论坛闭幕。在论坛“专题会场八:保险市场创新与养老保障体制的完善”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强调,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加大对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政策支持。通过包括税收在内的政策引导,提高市场、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包括现在一直在呼吁的试点个人税延型保险养老产品。

昨日传出的最新消息是,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年内有望在上海率先试点。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昨日在2012陆家嘴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现在推出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我相信年底以前应该可以推出。”他进一步称,“现在据我了解,大概1个月可以买1000块钱的税延养老保险金额的保险。”

根据上报的方案,上海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定位为:契约型,产品形式为万能型、分红型保险;税收递延模式采取“税基递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44937/

推荐访问: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 个人税收递延养老保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