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为什么学传统文化

为什么学传统文化

时间:2017-04-15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为什么学传统文化(一):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与注意事项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与注意事项

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自己明白福祸道理,也就是让自己明白记住:在自己的生活里,福与祸的人事出现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的。弄明白祸害人事产生的原因后,消除祸害人事的原因,就自然地消除了祸害的人事;弄明白福庆人事产生的原因后,建立福庆人事的原因,就自然造就了福庆的人事。其次要明白:自己学什么、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才能使自己得到福庆的人事,以及明白自己不学什么、不想什么、不说什么、不干什么才能使自己避免有祸害的人事。学习传统文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得福避祸、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有两种利用:一种用来利己害人,另外一种就是用来利人利己。学习传统文化是学习它所讲的福祸道理或哲学原理,以这些哲理来指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思想言行及做事,以便让人们得福免祸、过好日子。因此,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就是读传统文化的经典书籍或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传统文化也有被用来害人的,例如:建庙拜佛、烧香磕头、做迷信法术等等,这些都违背了一切福祸来自自己以前的言行意之好坏业绩的传统文化之根本哲学原理。所以,不要参与庙宇神汉等迷信活动,自己也不要在家里安置佛像神像等物,以免让自己和他人产生妄想或失去勤劳无恶的正确造福思想。学习儒佛道等传统文化的观点,要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以现实情况论证儒佛道的观点,能证明是对的就接受,不能证明是对的就舍弃,这样就不会产生邪见,这样才能得其福、免其祸。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克己喜恨,容人之恶,礼貌和气,不害人、勤劳有善,这样就能免祸得福。

为什么学传统文化(二):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导读】文化本初的意义是什么?《周易》上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想这才是文化真正的本意。关于文化的讨论,这些年来可以说热度越来越高,外延越来越大,但是内涵相对有时候越来越模糊。那么文化对我们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周易·易传》中最早提出来的文化的概念。我想这里面提出两个坐标,一是自然的坐标,二是社会的坐标,我们的观察无非在这两个维度上。我们总讲“天人合一”,其实所谓天人合一,我想是一种水乳交融的视点,一种观察的角度,一种思考的方式,就是任何事情天和人是不剥离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观察四时往来,整个这个世界很多很多内在的变化,比如我们现在的这个季节,春节以前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二九”将要过去,“三九”将要开始,但是中国是在至寒的时候过春节,因为阳气已经在回来。为什么叫“冬至大过年”,因为至寒之时就是阳气开始复苏的开始,随着天亮得越来越早一点、黑得越来越晚一点,感觉到阳气是微微升腾而上的。这就是春,这个最早的甲骨文的“春”:,为什么太阳是画在下面的?包括现在我们写春字,“日”还是在下面的。这是因为它的阳气是从大地一点一点升腾回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观察,怎么能了解这样的变化呢?所谓观察,观而后察,我们今天可观的途径比过去要丰富得多,在互联网上每天的新闻一瞬间可以观遍。但是一定察醒了吗?观而后察就是能够用心去看明白什么,这个察其实是找到一种观点。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说文解字》上“文”是一个通假字,也通假“纹”。所谓人文就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世间百态是一样的。大家注意这几年有一个现象,每年都在评选年度热词,这种心态的凝结就是人间百态、精神凝聚。它有好有坏,但是它是一种现状。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用一种理念、精神、价值去化育人心,流化风气,也就是说文化文化,文而化之,这是一个动词,这是一个过程。我们过去一直在一个误区里面,我们总是骄傲有卷帙浩繁的经典,有璀璨辉煌的文明,但是文明不等于文化,它并不一定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有很多遗产,怎么样能够把它们化生,我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命题。【为什么学传统文化】

【为什么学传统文化】

我们谈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站在个人的心灵角度,我想文化最大的价值是给我们找到一个生命的坐标系,也就是我们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坐标上来看这个社会的转型时期。也许从去年的“三中全会”之后到今后的十年,正常社会里面最大的主题词大概就是“城镇化”,也就是说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会越来越消解了,我们会看见有更多的新的乡镇以城市的规模迅速崛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看到一些问题,比如说中国的农耕文明,那有我们几千年形成的伦理信仰。中国人其实是不习惯于一种外在的宗教,比如说我们没有从小注重上教堂的习惯。那么中国人最大的文化信仰是什么呢?是在农耕文明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伦理价值的默契。随着农耕的这种劳作方式逐渐转化,这种伦理默契还在吗?大家关注现在人的一个数字:2.6亿的农民工,这是现在的数字。但这个数字还在增长,2.6亿放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庞大的,全国人口甚至是几国人口总和的数字,但是对中国来讲只是一个称呼——农民工。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心态又是什么?他们作为农民,但是很多人已经没

【为什么学传统文化】 【为什么学传统文化】

有土地了;他们作为工人,但是很多人都市的福利制度、生活的保障还没有健全。那么这一批农民工带来的更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他们那些在家乡的留守儿女。我在每年的岁末都在看这个数字,2011年岁末的时候中国的留守儿童是5400万;2012年是5800万;2013年达到了6100万,这个数字也还会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增长。这些孩子的精神留守其实是比他们在衣食上的困惑更大的问题,从小的这种精神剥离,安全感的匮乏,他们内心的不安宁还能够接续上农耕文明的伦理吗?所以我想,中国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主要是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怎样把中国原来的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下去的问题。 我们要传承的又是什么文明?我想首先是每一个人在我们的传统中找到什么样的人格坐标。坐标是一种生命的可能性,就是我们给自己多大的格局,我们以后就有多大的维度。有时候我们经常说一个词:某某人有局限性,局限就是自我的格局太小为其所限。怎么样能够突破局限性把局做得更大一点,还是《周易》上讲到的这四句话。如果我们想要成长起一个圣贤人格的话,并不是现在动不动就冲突、纠结、摩擦,而是有一种“合”的思想在里面。与什么“合”呢?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个坐标在今天,它几乎把一个人“天人合一”基本上要找到的生命架构都描述出来,而这恰恰是我们今天生活里特别容易忽略的。“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当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典雅的、四季恒温的、永远有人造光的环境里,我们还能意识到吗?无论自己的家,还是自己的办公室还是酒店,都是这样的环境,那么这个比我们现在生存环境更大的坐标系还有意义吗?

第一个,与天地合其德。其实我们的今天特别容易忽略天地,过去中国的老百姓农村人要是说谁太狂妄了,经常看到长辈训斥晚辈说:看你狂到什么份上,天老大,地老二,你老

三。过去敢狂到这样就已经算是最狂的人了。但是现在的人,为什么这几年人与人之间摩擦、火气越来越大?为什么一吵架都能动手摔死别人的孩子?个人的这种无限扩张,无边界的扩张才会带来现在都市里面这股戾气,我们还能够意识到天和地的存在吗?按照《三五历记》上讲的“开天辟地”这个故事可能同学们也都听说过,都知道是盘古。但是盘古是怎么开辟的天地?他并不是像西方的那些大神一板斧把天地劈开的。盘古和天地是一种共生关系,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他本来就是一团气,然后他们共同生长,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盘古和天地保持着同步生长,并不因为天地的这种压迫而感到人的局促渺小,因为他和天地本来是融合的。一日九变,每天都有无数的变化,与天地合其德,就要与天地合上这种变化之德。在变化之中完成生命的成长,这就是不变之中应对万变的成长过程。长了多少年呢?万八千岁,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想一想,天高、地厚,人在其中,顶天而立地。如果我们了解了中国人的天地神话最早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就知道了天和人为什么是合一的。中国人不是带着原罪而来的人,他们一开始与天并不是一种对立与隔膜,谁能与天地相合,就看你自己内心有没有这种认同感。 那么合什么德呢?清华的同学都熟悉这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合的是乾德与坤德,每一个个体怎么样与天地合?自强不息和厚德【为什么学传统文化】

载物。先来看自强不息,这是一个被人熟知的、很久远的,但是又常念常新的一句话,都知道应该自强不息,但是在今天我想还有格外的意义,就因为社会的变化太快,所以每一个个体的经验体系包括社会位置都是在被不断地扩展。大家想一想,区区三四十年前是什么样的生活,“文革”时候人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是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所有这些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其实都在用自己的生命见证历史,我们是走在历史的一段大流程中。这一段因为变化太急剧会产生很多断层,我们能不能应对这个断层其实要看一看你自己的成长性够不够。什么是成长性?成长就是不断地要被打破,如果你不断地被外在打破,今天你的知识体系跟不上了,明天你的职业技能落伍了,不断地被下岗被辞退,甚至跟孩子沟通理念不行了,从而产生代沟了。无论在你的私人生活里,还是在你的公共空间里,或者是在你的职业岗位上,不断被外界打破,会给你带来迷茫、沮丧、否定、自我怀疑。但是既然必须被打破,有没有种可能就是以自我的方式从内在打破,或者你自己不断地在完成一种更新,完成自己的一种突围。从外在打破带来的是怀疑,从内在打破可能带来就是价值肯定。这就像是一枚山鸡蛋,从外在打破它就是炒一盘菜而已,从内在打破突围的就是生命。所以所谓自强不息,这个“强”也像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真正的自强是在一个变化的大时代里,对于自我有一种把握的能力。这个“强”,第一是一种态度,对我有自知的能力;第二是一种能力,就是不断把握和提升自己。这还不算一种天德么?如果我们能够以这样的一种态度,像苍天、日月、星辰周而复始运行不殆那样,那就做到了一个与天相合的德。

厚德载物是什么?从小我们的课本上就说中国地大物博,光是地大不算本事,中国的土地,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盐碱地,甚至沙漠上都能长东西,这才是中国这个大地的本事,就是任何土质都能养活生命。我们大家作为精英的企业家回到企业都是要带领团队的,你的团队不可能指望都是君子,那么中国的土地也不可能都是油汪汪的黑土地,那么别的土地就不长庄稼了吗?厚德载物,一个人如果能有这样一种包容的情感,忠恕之道,怎么样推己及人。孔子曾经说:“君子可大授而不可小智,小人可小智而不可大授。”用人用其所长,包容最积极的境界是把人都给用起来。举直错诸枉,可使枉者直,只要你能够把正直的人,把应该有的道德规范放在那些小人上面,让小人的伎俩在君子面前使不出来,这就可以了。不是说每个君子都有义务、有必要去改造小人的人格,但是你能做到的是在君子的原则下让小人的伎俩用不出来。这样的一种共生的局面也是一种高级的、动态的包容。

有的时候人如果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越想会越窄,有天地的好处是什么?当你走出去看看,天高地阔,你会觉得往来的这种空间中带着清晰的时光,中国人的宇宙观:宇为空间,宙为时光。我们从来都是在辽阔的空间中一眼望断古今,为什么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时候可以看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就是因为在沧海横流中他望见的是千古光阴里面的荣辱浮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那是千古风流人物。所以人真是要有天地的空间,才能够看得见一种辽阔气概。中国人有很多登临的诗篇,大家注意到,中国人一登楼头的时候往往都是很悲叹,但是一登山川的时候往往都是很雄奇开朗。登楼和登山同样是往高处走,但是心情却不一样,登山是向外舒张,而登楼是向内心完成一种悲怆确认。多少

人在楼头,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仍然是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那样的武将在楼头尚有此悲态,有多少人在登楼的时候,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画像永远地固定在登楼这个形象上。我想起杜甫,就会想起他晚年在《白帝城最高楼》寥寥几笔刻画的自画像,“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那样一个拄着拐杖垂垂老矣,还在为这世道衷肠情热的老者,呼啸的风掠过他萧疏的白发,他心中血泪合流,这个人就是杜甫。这是楼头的画像。有多少人在楼头往下看,看到的是孤绝。还有多少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为什么是爱上层楼,那么多的少年愁滋味都是在楼上酝酿出来的。像秦少游写的“韶华不为少年留”,他那个时候在落花飞絮时候一登楼,登楼一眼望见了什么?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中国的楼头在秦朝叫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登楼会有很多的迷失。

再来看登山,真正登上山峦的人,杜甫在泰山的名句大家都很熟悉。李白在庐山看见了什么,“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那个时代没有飞机,为什么能看得见这样的景色,因为人在山川之中的那种飞扬。我们现在登泰山都会看到那副楹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一个人登山川是为了和山川的融合。楼是人造之物,而山是自然之根,山川是从大地长出来的,谁站在山川之上,山登绝顶我为峰,你是被高山托举起来真正的山峰。所以中国人的天地之心是融合在整个生命里的,因此要与天地合德。如果说一个人长得很庄严,会形容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也就是说一个从额头到下巴,天地已经在你的面相上。我们很多喜爱中医的朋友都知道,肚脐边两寸有个大穴叫“天枢”。所以人要启动你的元气,一定都是通着天地的。今天的人为什么越来越不健康,就是因为住的楼层越来越高,楼顶上的装修越来越厚,既不接天又不接地。我们越来越忽略了自己生命体系中的天人合一,我们也越来越懒得往山上走,李白一生中五六次到庐山,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交通条件?为什么他会一次次上去,是因为他只有在山川上可以看得见。所以我说跟天地合这个德,不是我们坐在书斋里空想出来的,它还在人的行为方式中,给自己一种行走,给自己一种感受。所谓万卷书和万里路的道理大概就是如此。 第二个,与日月合其明,做有光明的人。什么是光的人格?王阳明先生一生文治武功,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大明朝的一位兵部尚书,一个武将,能够完成他的心学的一个体系,不仅致良知而且知行合一去做,这一辈子受了这么多的冤枉,他从龙场悟道到平了“宸濠之乱”之后,他自己内心会有多少慨叹。但是他临终的时候在江西南庵的那条小船上,学生问他留下什么遗言,大家都熟悉明阳先生这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当一颗心是光明的时候,还用得着在咽气前喋喋不休地解释什么、证明什么吗?一个人此心光明,这就是修炼的最大的境界。所以在平了宁王的“宸濠之乱”之后,受了那么多的冤枉,他自己跟学生又说了什么呢?“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他说这些区区鼠辈何足挂齿,这点人和事不在话下,但是如果能够抵挡心中的私欲,真正能够把人心廓清,这是大丈夫不世之伟绩。所以破心中贼,达到此心光明,这是中国圣贤所讲的。可能现在有很多企业家说我们不想做圣贤,圣贤是什么?圣贤不是一个职业,他就活在各个行业里。圣贤就是王阳明先生自己在十岁时候立志要做的那个理想目标,十岁的王守仁没有想过以后是要当官还是要经商还是要做学问,设定的都不是那么明确的目标,他设定的无非就是做圣贤。尽管当时他父

亲王华是当科状元,他有明确的目标是可以去考科举得状元的,但是他认为第一件事就是做圣贤,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所以做圣贤起于少年立志,然后才能用一生修炼到此心光明。

此心光明会有什么好处呢?人在这辈子要受很多委屈,一个光明的心可以让自己有一种不灭的光明去支撑他走过很多的逆境。光明不是用来锦上添花的,很多时候它是你生命中的雪中送炭。王守仁说亦复何也,你会发现很多圣贤其实说话都很少,孔子说:“天何言哉?”苍天也不说什么,但是大地的生长,四时风调雨顺,老天不用说话。到王守仁的时候还是一样,尽管他说自己的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他一辈子经历的不公平有那么多,但是他已经无需证明了。而我们今天是一个喋喋不休急于证明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而不是活在心灵的坐标中。为什么人要活在这样一个坐标中呢?从《周易》给出这个坐标,谁能够把自己安顿在这个格局里,我们那种惶惑不安,让别人的眼光评价自己的心就会淡一点。我们今天的人为什么这么急于向别人证明呢?因为我们的内心对自己也不确认,所以我们才会特别看重别人是怎么评价自我的。做一个生命有光的人,你会知道日月是一个多么大的天地平衡。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叫道商,我们都是来悟道的。道是什么?中国字中这个“道”字非常有意思,里面是个“首”,外面是个“走”,说白了就是脑袋决定走的一条路,这条路就叫道路。现在我们的道路越来越多了,但是脑袋思考的定力越来越少了;跟着别人走的道多了,但是心中的平衡能力减退了。今天的时代不再是一个信息匮乏封闭的时代,信息的过剩有时候过犹不及。什么才是内心的平衡?一阴一阳。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阳是太阳,最大的阴是太阴,所以日月之象是整个世间亘古不变最大的平衡。

那么,我们个人生命的这点光明能和日月合得上吗?那要看一看我们体会到日月的光明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先来看太阳,每一天只要看得到太阳,它一定是圆的、热的,是满的,这就是一种恒常不变的进取心。再看月亮,望朔之间、盈亏不定,盈极而亏,亏极而盈。这就是阴晴圆缺的平常心。一个人如果能够和太阳去学习进取和坚持,和月亮学习懂得悲欢离合,以平常态度去包容和放下,那么我们自己就能平衡很多。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今天的时代有时候是阳火过剩的时代?阳气太燥,就是因为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有时候理想与妄想只有一层纸,很多的妄念压不住了,这也是人体里的阴阳的失衡。合其明并不是说这一个人要求你光芒四射,我很喜欢老子关于光明的一个说法:“光而不耀”。就是有内在的光明,但是没有外在的光芒,守住自己一种可以有光的生命特质,但是从来不咄咄逼人。所以中国人所说的这种君子的要素,他的光是像美玉一样的,不是像钻石一样的光。《诗经·秦风·小戎》里有一句话:“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我想念的那个人如美玉一样温润,他有玉的清洁、坚硬,有玉的那种温润的光芒。那是一种典雅,一种清高之气,但是从不凌厉。这是我们要守住的生命的光。生命里的光不能一阵一阵的,好比说不能靠那种外在的电池发电。

其实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一生的修行,这种精神成长就是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让你拥有一种恒常的光芒。南宋有一位将领,也是一位词人,他的情况和辛弃疾差不多,过去的文人武将有很多立功和立言集于一身,这个人就是张孝祥。张孝祥曾经有一次贬官赶上了中秋节,一个人漂泊过洞庭湖。中秋过洞庭,内心是何其的凄凉,他写道:“洞庭青草,近中

为什么学传统文化(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引《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

学习传统文化之心得体会可以陶渊明先生之言概括,以下标题非有哗众取宠之他意,此道非彼道,末学理解的“道”只是伦常道,过去日用而不知,读传统文化经典后方知而已。

一、迷信?

研究生毕业前未接触或正视过传统文化,以之为封建迷信,颇为不屑。接触、学习传统文化后才知自己属“无知者无畏”,其实不是封建迷信,是“自己”迷信!迷信于自己的武断。

何谓迷信?迷是迷失,信是判断,迷失了自己的判断而盲目地相信自己或他人。迷信自己谓之武断,迷信他人谓之人云亦云。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自己不了解、不清楚的不可以下结论,对这句哲言耳熟能详,然理是理,我是我,道理好像是懂,然知而不行,不能落实于生活工作之中,故常犯强词夺理、武断、自大、卖弄之毛病。

想到圣人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自己甚是惭愧,能说不是学问,能做才是学问啊。

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原来学就是做。王凤仪先生亦言此之为“空学没习”!【为什么学传统文化】

古人又云“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想到此不禁惊心,想想工作、生活中之诸多不顺确实多由此而起。

二、闻“道”。

感激我的同事何先生,因其单身,闲暇时多在办公室,我此时有家无室,亦多呆在办公室,故与其交流较多,说是交流,其实应是听讲,因其所讲对我多是闻所未闻,其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地理、文学、艺术、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的诸子百家均耳熟能详,何先生所讲真若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妙语连珠,正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骂人都骂得入木三分,如形容张爱玲“小资的教母,汉奸的姘头”。

开始时心里尽管很钦佩何先生博学多识,但心里又不服,心想你是研究生,我也是研究生,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发表两篇国家一级刊物呢,你有吗?!与何先生之差距自己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承认而已,且因何先生语言犀利,我们曾因此还红过脸呢,想想真是惭愧!

因为不愿服他,因此在办公室聊天时故意寻找其语言漏洞,反唇相讥以此捞回面子,然未成功过,比如对同一历史人物或事件如此点评,几天后其观点又截然相反,以之为终于逮到机会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不料其轻松化解,道理在其手中变化无穷,好像活了一般,正如其引用古人之言“宇宙在手万物随心”、亦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三、学“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长期相处,我知其天资聪颖,国学功底更是深厚,方知与其相差太远,方才对其口服心服。何先生看我真的服了他,又见我从图书馆借了一堆国学书籍,知道我对国学也有了兴趣,就建议我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不要看,直到读懂了《论语别裁》才可去看。虽当时虽不能理解其深意,但幸亏当时我服了他,看了一年的《论语别裁》(很是惭愧,一年才磕磕绊绊读完,因为读读就犯困,后来才知是自己的性命之能量场不够,就如用100伏的电压带220伏的灯泡)。

当然我现在明白其深意:德者本也,术者末也。德行未立,术多害己,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啊。明白如何做人才是最基础的,基础未稳,大厦建的快,倒的也快!亦如当代诸多发财者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人者,仁也,曾子诠释为“忠恕”,责己为尽忠,责人为用恕,亦如孟子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想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吧,动物也有忠孝节悌,雀困笼中宁死不食,羊有跪乳之恩,鸦知反哺之孝,狗不嫌家贫,却有儿嫌母丑,想想有许多方面我们人类尚不若动物,照圣人所发露人之标准,有很多人虽长着人身、说着人话,但所行却非人事了。

感恩何先生,他用闲暇时间不厌其烦给我讲了6年,佛说人有四难(生值佛世难、生为人身难、生在中国难、得遇名师难),很是幸运遇到何先生,他比我大一岁,何先生是我良师,然我却不够格做其益友。

四、知“道”

我们都喜欢说知道,但是否真的知“道”?也许是我们只知“道”之表,但不知“道”之里(理)啊。

道是什么?《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是人之本源,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31338/

推荐访问:学传统文化感想 传统文化女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