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最新流行俗语

最新流行俗语

时间:2017-03-18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最新流行俗语(一):常用俗语集锦

常用俗语集锦

常用俗语是一种人们所熟悉的、通俗流行的固定短语,反映人们的生活经验或愿望,它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有些可以拆散开来,插入一些别的词语,固定性不很强。

1.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半斤八两

6.病急乱投医

7.不到黄河心不死

8.不分青红皂白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0.苍蝇不钻无缝的蛋

11.长得人中,短了鼻头(指不能两全其美)

12.车到山前必有路

13.船到桥头自然直

14.秤锤虽小压千斤

15.吃软不吃硬(肯接受规劝,不屈服于威胁)

16.吃(饮)水不忘挖(掘)井人

17.吃香(的)喝辣(的)(形容生活富裕)

18.迟来和尚吃厚粥(他人之功占为己有)

19.初生牛犊不怕虎

20.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21.打错了算盘

22.打开天窗说亮话

23.打铁先得锤子(或腰板)硬

24.大树底下好乘凉 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25.刀子嘴,豆腐心(说话尖刻而心肠好)

26.多栽花,少栽刺(多做好事少树敌)

27.耳朵里起茧子(形容听腻了)

28.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29.放长线,钓大鱼

30.肥的瘦的一锅煮(不加区别一律对待)

31.肥了骡子瘦了马(一人得利,别人吃亏)

32.肥水不流(过)别人田

33.风吹两面倒(没有主见立场动摇)

34.扶不起的阿斗

35.赶鸭子上架(令人做无法做到的事)

36.高不成,低不就

37.隔着门缝看人 把人看扁了

38.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39.各打五十大板

40.狗改不了吃屎

41.挂羊头,卖狗肉

42.光打雷(刮风)不下雨

43.光许愿不烧香

44.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

45.海阔凭鱼跃,天空(高)任鸟飞

46.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7.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

48.好心认作驴肝肺

49.好戏在后头 50.恨铁不成钢

51.横挑鼻子竖挑眼(百般挑剔抓人短处)

52.鸡蛋碰石头

53.性急吃不得热稀饭(或汤圆或豆腐)

54.迅雷不及掩耳

55.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56.见人矮三分(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57.井水不犯河水

58.叫狗不咬,咬狗不叫

就是说这个人只会瞎咋呼,其实没什么本事

就是说这个人只会瞎咋呼,其实没什么本事

叫狗不咬咬狗不叫,就是说看见人或其他动物动不动就叫的狗一般不咬人,真正有咬人倾向的狗是不乱叫的

也可以用来形容人

59.近水楼台先得月

60.敬酒不吃吃罚酒

61.旧疮疤又痒了(老毛病重犯)

62.开船遇上顶头风(一开始就遇到阻力)

63.空手打空拳(没条件,办不成事)

6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65.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捶

66.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67.老虎头上瘙痒 比喻胆大妄为

68.太岁头上动土

【最新流行俗语】

69.锣鼓听声,说话听音(琢磨话中用意 :由此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70.萝卜青菜,各人自爱

71.事后诸葛亮

72.蚂蚁啃骨头

73.馒头吃到豆沙边(差一步达到目的)

74.没有不透风的墙

75.磨刀不误砍柴工

76.拿了鸡毛当令箭 比喻玩弄权术,以假充真,公开发号施令。

除此之外,还有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的意思。

77.拿得起,放得下

78.哪壶不开提哪壶(专挑弱点评说)

79.脑子里要多一根弦

80.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8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82.牛不喝水强按头(强迫行事)

83.牛头不对马嘴

84.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85.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86.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87.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88.好钢用在刀刃上

89.前怕狼,后怕虎

90.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91.枪打出头鸟

92.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93.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94.神(人)不知,鬼不觉

95.女大十八变

96.人是铁,饭是钢

97.人心是肉做的

98.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99.三各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00. 杀人不见血

101.杀人不眨眼

102.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103.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104.上梁不正下梁歪

105.身(心)正不怕影子斜

106.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107.失败乃成功之母

108.是可忍,孰不可忍

109.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110.水火不相容

111.死马当做活马医

112.抬头不见低头见

11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14.听见风,就是雨(听到传闻就相信)

115.偷鸡不成蚀把米

释 义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编辑本段由来和故事

这句谚语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小混混,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有一天,他们两个看见了镇上王姓大富人家的一只养了多年的大公鸡,哥俩一合计:要是晚上把它偷出来,拿火一烤,多美味呀。

于是他们俩想尽办法去偷那只鸡,但可能是那鸡活得久了,学精了,人还在一米远的地方它就发现了,还昂头扬爪向他们示威。哥俩想尽办法都没偷成,整天在镇上郁闷的逛来逛去。这天哥俩在路过酒楼门口时被什么东西拌倒了,爬起来一看,原来是一醉汉。哥俩看着那醉汉,眉头一展,计上心来,也不找醉汉的麻烦了,快步跑回老窝,倒出二两老酒倒碗里然后取了一把米往里一泡,想着大公鸡吃了米后醉晕晕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果然,晚上他们把那鸡弄到手了,迫不及待的提着鸡跑到郊外的树林里,匕首把那脖

子一砍,放了血拔了毛,内脏都不清理就急不可待地烤了起来,看着慢慢烤熟的鸡,闻着越来越浓的香味,哥俩心里乐滋滋的。可是,空气怎么不对,转过头一看,妈呀,咋那么多人呢,哥俩鸡也顾不上了,埋头冲了出去,老远,老远还听见王大富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声“我的大雄啊”!

那镇上酒楼的厨师当时灵感突发,花大价钱买下了那只鸡,回家悬梁刺股,精心研究了半年后,怀揣醉鸡谱离开了小镇,踏上了去远方大城市的路。从此以后,各酒楼的菜单上就多了醉鸡这道菜,那厨师也成了当时天下皆知的名人。据说,后来微服私访的一个王爷把他带进宫里,成了皇上最喜欢的御厨。至于那两个无意中发明醉鸡的小混混,则背上一个偷鸡的罪名,不知跑去哪了,反正再也没有出现过。

从此,民间就多了一个“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谚语。

11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17.兔子不吃窝边草

118.兔子尾巴长不了

1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20.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王婆实际上是古代的一个男人,以卖胡瓜为生,名叫王波,刚开始卖瓜,根本无一人买瓜,于是他靠自夸来自卖出自己的瓜,得到当时皇帝的赏识,对他的这种方式称赞有加,因此这个故事得到了广为流传(简要故事内容)。

意思是当一个有本领的人没有遇到伯乐,有时候不妨来个毛遂自荐一下,可能就把自己推销出去了。(这是我的理解)

现在更多的是被人们理解为是贬义 ,就是讽刺一个人不自量力,自我夸大,吹牛。

121.屋漏更遭连夜雨

122.无事不登三宝殿

123.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是指打仗时候向后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向后逃跑一百步的人胆小。词语流传至今,用以比喻现在的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到自己也有这样的不足或过失,只是程度要比别人轻一些罢了。“五十步笑百步”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124.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125.小巫见大巫

126.新官上任三把火

127.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12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锁就像是一个问题,钥匙就是一个答案,这个世界有这个问题,那么就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指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要求

129.一口吃个胖子

130.英雄无用武之地

最新流行俗语(二):常用俗语大全

常用俗语大全

1.八竿子打不着。[/b]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齐鲁晚报》2003/1/30)

“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厦门晚报》2003/12/31)

]2.拔出萝卜带出泥。[/b]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中国青年报》2001/9/20)

3.饱汉不知饿汉饥[/b]。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春城晚报》2003/6/5)【最新流行俗语】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新华网2003/12/16)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b]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上海证券报》2002/7/2)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大连日报》2002/8/20)

5.不管三七二十一。[/b]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拿来主义》)

“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b]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销售与市场》1997/12)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大家所熟知的经典投资理念,主旨是强调分散风险。”(《中国经营报》2002/9/16)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b]

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教育报》2001/5/30)

“孙伯渊知道马宝山非常能干,有一次跟他说,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应该凭自己的实力另谋发展。”(《北京晚报》2004/1/26)

8.闭塞眼睛捉麻雀。[/b]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9.唱白脸。[/b]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四川在线2003/8/13)

10.唱对台戏。[/b]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1.唱高调。[/b]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高调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高调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大连日报》2002/4/8)

“大凡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新华网2003/6/27)

12.唱空城计。[/b]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华西都市报》2004/1/29)

“难怪肚子大唱空城计,原来该吃晚饭了。”(席娟《我就是赖定你,怎样?!》)

13.唱主角。[/b]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百兽联欢猴子唱主角”(《文汇报2004/1/21》)

“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一小时发送一千万条”(2004/1/30)

14.炒鱿鱼。[/b]

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千龙网2003/11/3)

“韩亲美外长被炒鱿鱼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23511/

推荐访问:俗语大全 最新流行歌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