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旅游知识 > 景区水产养殖旅游开发

景区水产养殖旅游开发

时间:2015-12-04   来源:旅游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旅游知识】

景区水产养殖旅游开发(一):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版可编辑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垣曲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鳟鱼、鲟鱼)养殖项目

二、项目主管单位:

垣曲县水利局

三、项目主办单位:

垣曲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四、项目负责人:卢 伟

五、项目性质:

新建

六、项目建设地址:

历山自然生

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位于垣曲县东北部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的皇姑幔景区内, 北与临汾市翼城县相接,东与晋城市沁水、阳城县相连,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7′10″北纬35°16′30″。东距晋城市105公里,南与河南洛阳相隔180公里,西与运城市相距210公里,北与临汾市相距220公里。

七、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概述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地处全国十大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之一(华北地区唯一的2.3万亩原始森林)。景区分舜王坪、皇姑幔、猕猴源、后河水库四个部分,面积84.56平方公里。史记为舜耕之地,舜王的传说俯拾即是。舜王坪为历山最高峰,海拔2358米,面积5400多亩,是山西省第二高峰。坪上荆棘不生,花草茂盛,空中白云,云下牛羊,一派草原风光。暖春,百花盛开,七色竞彩,蝶舞花海;盛夏,绿波万顷,天山一色,凉风习习,清爽怡人;深秋,人在坪上走,云从身边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白雪皑皑,红日艳艳,林中兽走,高空鹰旋。若是夏秋之交,云海翻滚,汹涌澎湃。若是一阵骤雨过后,彩虹飞架。坪下林海,坪上草原,坪下树梢直与坪面齐,再长即向平伸,成为一大奇观。日出、云海、草甸风光等大自然的胜景,在此袒露无疑。

历山的得名渊源于舜王的许多传说故事。《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耕于历山,迁于负夏,卒于鸣条。”其中,历山舜王坪就是传说中舜王居住和耕种的地方,并留下了“舜耕犁沟”这一奇特景观。此外,还有奶泉、梳妆台、斩龙台、钴镥汤坡、舜王灶、云天瀑、云中瀑、天林街、细辛园、民俗风情园、猕猴源等景观。这些景观和传说都深深吸引着游人前往探踪游览。

【景区水产养殖旅游开发】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客流量保持在15万人/年。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鳟鱼养殖区就处在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的中心部位皇姑幔景区入口处28000m2范围内,海拔在2134m至1000m之间,属森林峡谷地带,森林覆盖率达93%,水流急缓适当,冬季水温不低于4℃,夏季水温保持在17——19℃,水质好,天然无污染,是优良的冷水鱼繁育绝佳之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冷水鱼25000kg,产值112.5万元,以及560m冷水鱼天然养殖观光带,从而为历山旅游餐饮新增了一大特色美食,更丰富了游客的旅游内容,为神秘的历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该项目的实施也为我省冷水鱼养殖新增了一个优良基地,填补了无金鳟和鲟鱼养殖的空白。

八、项目总体规划: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将作为历山旅游不可短缺的一项延伸产业工程,规划面积28000m2,9个天然养殖池,560m饲养道路,450m2饲料投放平台,2个休息凉亭,以及两道防护钢网等,整个项目的规划结果如下:

规划结果分布情况表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

产品形象定位

产品定位

主要产品

【景区水产养殖旅游开发】

备 注

山西省最优良的自然生态冷水鱼养殖基地;及自然生态冷水鱼(鳟鱼、鲟鱼)养殖观光区。

1、 食用:供应景区宾馆、餐厅、度假村等,丰富历山旅游餐饮品种;除此部分产量供应县城,丰富县城居民菜篮子工程。

2、 观赏:形成560m自然生态冷水鱼(鳟鱼、鲟鱼)养殖观光区,填补历山旅游水族观光项目

年产食用冷水鱼25000kg;560m冷水鱼(鳟鱼、鲟鱼)养殖观光带。

九、工程建设内容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其主要建设内容为:1480m3仿生态拦水大坝;1928m3自然生态冷水鱼(鳟鱼、鲟鱼)养殖池;560m饲养道路;450m2饲料投放平台,2个休息凉亭;以及86m2防护钢网,其主要建设内容见附表一。

十、项目总投资:153.5万元

十一、项目建设期:9个月。

十二、项目总体资金来源:

请求国家扶持80万元

地方自筹资金:73.5万元

第二节 主办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垣曲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山西省垣曲县县城【景区水产养殖旅游开发】

单位简介:垣曲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着力于开发垣曲丰富旅游资源的一家民营企业。经垣曲县人民政府授权负责独资开发历山风景区。公司现有员工178人,固定资产1万元,下设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历山旅行社、黄河航运公司、办公室、工程部、市场部、财务部等机构,是垣曲县规模最大、势力最强、信誉最好的旅游企业。

第三节 项目结论

一 、简要结论

1、冷水鱼是世界粮农组织(fao)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养殖的三种鱼类之一,我国鳟鱼的养殖始于1959年,我省1971年开始发展鳟鱼养殖,而我们运城市也只有虹鳟一种,规模也很小;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的建成将填补我市在金鳟、鲟鱼方面的空白,也会有力地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展。

2、该项目将是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

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可以很好地丰富景区特色旅游餐饮品种。冷水鱼生活在20℃水温以下,溶解氧大于5mg/l,具有一定流速的冷水环境中,其肉质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中国传统医学就有食疗优于药疗之说,医学研究认为其有抗癌、强肾、明目、健脑的药用功能,是儿童智力发育、妇女产育、病人手术后的绝好补品。冷水鱼的引入将使历山旅游餐饮在菜系的多样化方面有一个质的提高,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3、该项目的建成将形成约560m的冷水鱼自然生态养殖观光带,为历山旅游观光增添

一处情趣生动靓丽风景。让游客在欣赏历山美轮美奂的山水之美的同时,体验到了人与生物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4、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采用自然生态放养,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且很好的利用了历山自然生态完好,冷水资源丰富这一有利资源。并可保障其养殖产品品质的的优良。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客流量保持在15万人/年,餐饮需求旺盛;此处交通便利,一部分还可以分销到县城以及运城十三县市各大宾馆、酒店、水产市场,有力地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工程。因而该项目在市场上可行。

5、该项目不仅可以丰富了历山旅游在特色旅游餐饮的品种,也为历山旅游新增了一处情趣盎然的观光休闲之处,从垣曲历山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上看,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可行性。

6、该项目位于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皇姑幔景区内,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条件,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93%,水流急缓适当,冬季水温不低于4℃,夏季水温保持在17——19℃,水质好,天然无污染,具有相当的基础开发条件。本项目建设资金部分为企业自筹,部分请求国家支持,因而该项目在建设上可行。

7、该项目在省渔业研究所的指导下,通过和2010年的试养,效果良好,且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和游客的广泛好评,因此该项目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行的。

8、经济评价表明: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9.63%,(税后)投资利润率为32.92%, (税后)投资回收期为3年。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该项目也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对历山旅游有很好的促进,而且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带动山老区群众脱贫致富,从而使该项目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益上相统一。

综上所述,该项目可行,应尽快立项建设。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数

备注

1

工程总占地面积

平方公里

景区水产养殖旅游开发(二):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版可编辑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垣曲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鳟鱼、鲟鱼)养殖项目

二、项目主管单位:

垣曲县水利局

三、项目主办单位:

垣曲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四、项目负责人:卢 伟

五、项目性质:

新建

六、项目建设地址:

历山自然生

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位于垣曲县东北部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的皇姑幔景区内, 北与临汾市翼城县相接,东与晋城市沁水、阳城县相连,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7′10″北纬35°16′30″。东距晋城市105公里,南与河南洛阳相隔180公里,西与运城市相距210公里,北与临汾市相距220公里。

七、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概述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地处全国十大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之一(华北地区唯一的2.3万亩原始森林)。景区分舜王坪、皇姑幔、猕猴源、后河水库四个部分,面积84.56平方公里。史记为舜耕之地,舜王的传说俯拾即是。舜王坪为历山最高峰,海拔2358米,面积5400多亩,是山西省第二高峰。坪上荆棘不生,花草茂盛,空中白云,云下牛羊,一派草原风光。暖春,百花盛开,七色竞彩,蝶舞花海;盛夏,绿波万顷,天山一色,凉风习习,清爽怡人;深秋,人在坪上走,云从身边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白雪皑皑,红日艳艳,林中兽走,高空鹰旋。若是夏秋之交,云海翻滚,汹涌澎湃。若是一阵骤雨过后,彩虹飞架。坪下林海,坪上草原,坪下树梢直与坪面齐,再长即向平伸,成为一大奇观。日出、云海、草甸风光等大自然的胜景,在此袒露无疑。

历山的得名渊源于舜王的许多传说故事。《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耕于历山,迁于负夏,卒于鸣条。”其中,历山舜王坪就是传说中舜王居住和耕种的地方,并留下了“舜耕犁沟”这一奇特景观。此外,还有奶泉、梳妆台、斩龙台、钴镥汤坡、舜王灶、云天瀑、云中瀑、天林街、细辛园、民俗风情园、猕猴源等景观。这些景观和传说都深深吸引着游人前往探踪游览。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客流量保持在15万人/年。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鳟鱼养殖区就处在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的中心部位皇姑幔景区入口处28000m2范围内,海拔在2134m至1000m之间,属森林峡谷地带,森林覆盖率达93%,水流急缓适当,冬季水温不低于4℃,夏季水温保持在17——19℃,水质好,天然无污染,是优良的冷水鱼繁育绝佳之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冷水鱼25000kg,产值112.5万元,以及560m冷水鱼天然养殖观光带,从而为历山旅游餐饮新增了一大特色美食,更丰富了游客的旅游内容,为神秘的历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该项目的实施也为我省冷水鱼养殖新增了一个优良基地,填补了无金鳟和鲟鱼养殖的空白。

八、项目总体规划: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将作为历山旅游不可短缺的一项延伸产业工程,规划面积28000m2,9个天然养殖池,560m饲养道路,450m2饲料投放平台,2个休息凉亭,以及两道防护钢网等,整个项目的规划结果如下:

规划结果分布情况表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

产品形象定位

产品定位

主要产品

备 注

山西省最优良的自然生态冷水鱼养殖基地;及自然生态冷水鱼(鳟鱼、鲟鱼)养殖观光区。

1、 食用:供应景区宾馆、餐厅、度假村等,丰富历山旅游餐饮品种;除此部分产量供应县城,丰富县城居民菜篮子工程。【景区水产养殖旅游开发】

2、 观赏:形成560m自然生态冷水鱼(鳟鱼、鲟鱼)养殖观光区,填补历山旅游水族观光项目

年产食用冷水鱼25000kg;560m冷水鱼(鳟鱼、鲟鱼)养殖观光带。

九、工程建设内容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其主要建设内容为:1480m3仿生态拦水大坝;1928m3自然生态冷水鱼(鳟鱼、鲟鱼)养殖池;560m饲养道路;450m2饲料投放平台,2个休息凉亭;以及86m2防护钢网,其主要建设内容见附表一。

十、项目总投资:153.5万元

十一、项目建设期:9个月。

十二、项目总体资金来源:

请求国家扶持80万元

地方自筹资金:73.5万元

第二节 主办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垣曲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山西省垣曲县县城

单位简介:垣曲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着力于开发垣曲丰富旅游资源的一家民营企业。经垣曲县人民政府授权负责独资开发历山风景区。公司现有员工178人,固定资产1万元,下设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历山旅行社、黄河航运公司、办公室、工程部、市场部、财务部等机构,是垣曲县规模最大、势力最强、信誉最好的旅游企业。

第三节 项目结论

一 、简要结论

1、冷水鱼是世界粮农组织(fao)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养殖的三种鱼类之一,我国鳟鱼的养殖始于1959年,我省1971年开始发展鳟鱼养殖,而我们运城市也只有虹鳟一种,规模也很小;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的建成将填补我市在金鳟、鲟鱼方面的空白,也会有力地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展。

2、该项目将是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

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可以很好地丰富景区特色旅游餐饮品种。冷水鱼生活在20℃水温以下,溶解氧大于5mg/l,具有一定流速的冷水环境中,其肉质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中国传统医学就有食疗优于药疗之说,医学研究认为其有抗癌、强肾、明目、健脑的药用功能,是儿童智力发育、妇女产育、病人手术后的绝好补品。冷水鱼的引入将使历山旅游餐饮在菜系的多样化方面有一个质的提高,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3、该项目的建成将形成约560m的冷水鱼自然生态养殖观光带,为历山旅游观光增添

一处情趣生动靓丽风景。让游客在欣赏历山美轮美奂的山水之美的同时,体验到了人与生物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4、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采用自然生态放养,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且很好的利用了历山自然生态完好,冷水资源丰富这一有利资源。并可保障其养殖产品品质的的优良。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客流量保持在15万人/年,餐饮需求旺盛;此处交通便利,一部分还可以分销到县城以及运城十三县市各大宾馆、酒店、水产市场,有力地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工程。因而该项目在市场上可行。

5、该项目不仅可以丰富了历山旅游在特色旅游餐饮的品种,也为历山旅游新增了一处情趣盎然的观光休闲之处,从垣曲历山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上看,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可行性。

6、该项目位于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皇姑幔景区内,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条件,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93%,水流急缓适当,冬季水温不低于4℃,夏季水温保持在17——19℃,水质好,天然无污染,具有相当的基础开发条件。本项目建设资金部分为企业自筹,部分请求国家支持,因而该项目在建设上可行。

7、该项目在省渔业研究所的指导下,通过和2010年的试养,效果良好,且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和游客的广泛好评,因此该项目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行的。

8、经济评价表明: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9.63%,(税后)投资利润率为32.92%, (税后)投资回收期为3年。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该项目也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对历山旅游有很好的促进,而且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带动山老区群众脱贫致富,从而使该项目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益上相统一。

综上所述,该项目可行,应尽快立项建设。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数

备注

1

工程总占地面积

平方公里

景区水产养殖旅游开发(三):2016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调研报告:美丽乡村建设问题调研

文 由

公 文

网 g

o n

g

w e

n

. 1

k e j i

a n .

c o

m 收 集 整 理公文

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调研报告:美丽乡村建设问题调研

根据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牢群众观点,坚定群众立场,密切党群关系,扎实开展结对帮扶、走访调研活动,我到联系点xx镇xx村进行了调研走访。通过与村干部、党员座谈,到群众代表家里走访,了解了xx村的基本情况,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认识,对该村下步建设我市“美丽乡村”试点村提出了建议。

一、村情概况

1、基本情况。xx镇xx村位于黄河小浪底大坝北岸,是小浪底大坝库区的第一个村,也是xx镇小城镇规划“两带三区”的黄河文化休闲区,全村总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x余亩,现有居民x户、x口人,x个居民组。该村“两委”干部x人,党员14名,其中女党员x名,高中以上学历x名,35岁以下x名,60岁以上x名,党员平均年龄x岁,村党支部曾获河南省五好党支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该村也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示范性文化大院等20余项荣誉。近年来,该村瞄准建设“小浪底库区生态旅游第一村”的总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围绕水资源,立足生态做文章,已发展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景区水产养殖旅游开发】

2、产业发展现状。该村是随着小浪底水库兴建而发展起来的典型移民村,是后靠安置村。依托水资源和工程建设优势,长期形成了水产养殖、机械运输、旅游服务“三产鼎立”的发展格局。一是利用水资源发展水产业。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后,xx村50%面积被淹没,形成了广阔水面,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该村养鱼户近30户,网箱养鱼达到x余箱,主要是从事鲤鱼和鲢鱼养殖。二是借助区位优势发展运输业。由于地处小浪底坝系工程核心区的特殊地理优势,机械运输业发展很快。目前,该村有私人铲车7辆,挖掘机6辆,吊车4台,大型货运汽车22辆。仅机械运输业一项每年为村里带来x余万元的收入。三是挖掘旅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188068/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