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生哲理 > 人生感悟 > 不惑之年天命之年

不惑之年天命之年

时间:2014-10-13   来源:人生感悟   点击:

【www.gbppp.com--人生感悟】

不惑之年天命之年(一):我们八十年代那一辈

我们八十年代那一辈

——重庆师范大学8 0年代中文系校友征稿函

亲爱的重庆师范大学80级——8 9级中文系校友们:

你们好!

天地悠悠,人生倏忽。四季轮回,人世翻覆。上个世纪8 0年代,唱着“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重师学子,而今, 8 0级同学毕业将满3 0年,8 9级同学已整整2 0年!为纵深反映重师学子的立体多面校园生活和同学们毕业后的人生历程以及时代变迁的多彩社会生活,作为给母校6 0周年的献礼,我们拟编著一本重师8 0年代中文系校友纪实性回忆录《我们八十年那„一辈》(暂定名)。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内容及主题:

(一)我的校园记忆:追忆自己在重师校园四年期间的青春梦幻。选择自己在大学期间亲历的真实故事,还原8 0年代青春时的真实大学校园生活。选题如:纯真的友情、青春的:苦闷、激情的冲动、青涩的爱情、师生的情谊、刻苦的求学、理想的瞻望、心灵的忏悔、„‘桩校园公共事件„„等等精彩的、有吸引力的故事。

(二)我与时代同行:选择自己毕业后进入社会的人生精彩片段。 8 0年代的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期,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回忆自己青年时代的奋斗和拼搏历程,见证时代变迁,体会人生酸甜苦辣,感悟生命价值和意义,将自己精彩的人生故事书写出来,为社会、时代、母校和自己留一份珍贵的备忘录。选题

如:为梦想而战、我的第一次跳槽、我怎样离开教育系统、我的海南梦、我的爱情、我的婚姻、当理想遭遇现实、我的下海经历、欲望的代价、那些难以启齿的事、理想的破灭、分享我的成就、平凡人生、不悔的青春、我的堕落人生、人间自有真情在、给理想一点时间、我这3 0年、我这2 0年、折断的翅膀、我与孩子的故事、失败肩示录„等等精彩的、有吸引力的故事。

(三)人间留痕:写给逝去的同学的悼念性文章。

选择他们精彩的人生片段,缅怀失去的岁月和同学真情,安慰逝者,励志后来人。

二、文稿要求:

(一)真实性:

以真实性还原——一代大学生的人生经历,以真实性还原特定的社会时代生活。唯有真实,才有力量。拒绝假话、空话、套话,要活生生的真实,哪怕有些观点偏激,哪怕有些行为离经叛道,只要不是恶意伤害和故意诽谤,都可以大胆写出来。不管是成功者的自喜,还是失败者的警醒,不管是隐逸者的逃遁,还是追逐者的执着,不管是失足者的忏悔,还是庸常者的自慰,不管是不幸的遭遇,还是奋斗的艰辛,都是我们所欢迎的。

(二)故事性:

从8 0年代到现在,中国3 0年,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转型历史时期,是一个产生故事的时代,每个人在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中,都先后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甚至是前后矛盾的角色。同学们毕业以

后,进入社会所遭遇的种种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种种独特的人生体验,要大胆写出来。写出自己经历的甜蜜和痛苦、激情和苦闷、奋斗和失败、期盼和失意、享乐和堕落,光荣和罪恶,不幸和灾难,等等,对他人有所启迪和教益。

(三)文学性:

在追求情感性、思想性、深刻性的同时,发扬中文系学生的特长,尽量写得有文采,有可读性,有感染力。通过这一回忆性写作,对过去的生活是一次梳理,一种检索和审视判断。是一种自我和社会的对视,是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融通。

(四)字数控制在5 00 0以内。有反映自己生活的照片随文以电子稿形式发给所在班级的联络员(中文86发给夏祖琼或刘伟)。

三、截稿时间:2 0 1 3年8月3 0日。

四、咨询:请与各年级联络员联系咨询。(名单附后)

亲爱的校友,本书是重师80级一8 9级中文系全体同学们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是校友们在这个共同搭建的平台上的集体亮相,是对同学友情友谊的贡献,是对母校的感恩行为,是改革开放3 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在一代大学生身上的真实展示。’

我们期盼你的参与,等待你的大作!

重庆师范大学《我们八十年代那一辈》编委会

2 0 1 3年5月1日

附件:写作参考资料(一)

一、我们生活时代的特征和关键词(仅供参考)

尽管每个人对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就时代的大体特征而言。我们一路走来,只要我们在思考,在行动,就会和社会发生摩擦,甚至是血与泪,时代和个人构成了一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经历发出真实的声音,雁过留痕,我们的只言片语,都是解读我们心灵的秘语,都是时代阳光照射的水滴。

(一)七十年代,关键词:窒息与反抗;

爱左的政治,高压的政治,文革的尾声,黎明前的黑暗,7 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沉重的改革大门。

(二)八十年代,关键词:变革与理想

回顾8 0年代,那是整个中国大地:都激荡着改革、酿想的年代,后来也产生了激烈的思想冲突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人们有理想,有激情,有未来。

8 0级同学1 98 4年7月毕业,1 9 8 5级同学1 9 8 9年7月毕业。这六个年级的同学都于8 9年前毕业,走出校门,扑进火热的社会生活。 8 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国家包分配。每个同学都有一份工作,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从校园到社会,这一步有的同学跨得很轻松,有的同学跨得就很艰难。初入社会,正如游泳,难免不呛水。重点叙写在一个变革与理想的时代,个人命运沉浮,好在那时很年轻,摔倒了爬起来,很多同学还没有和社会开始真正的短兵相接呢。当时,都还是大学毕业包分配的时代,在强大的体制内,

我们既享受到体制的优越,又感到深刻的束缚,左冲右突,开始人生艰难的定位和踉跄的跋涉。

(三)九十年代,关键词:转型与疯狂【不惑之年天命之年】

9 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从国家包分配,到从一定范围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到了2 00 0年,“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新机制全面出台。

8 9年到9 1年,中国市场经济进入反复和争论阶段,到9 2年正式确立市场经济地位。从计划经济带市场经济,中国进入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期金钱拜物教,开始进入中国人的心灵。金钱,开始指挥中国人的心智。如果说,8 0年代,很多事情还是难以启齿,还是遮遮掩掩,到了9 0年代,欲望的洪水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泛滥,人的各种欲望不断以各种方式满足。侍统社会的人伦开始解体,连天使也开始疯狂起来。各种社会丑闻层出不穷,制假售假,卖淫嫖娟,贪污腐败,理想主义沉落,下海经商,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但正面的建设和高速度发展,直接奠定了中国强大的物质基础,令世界刮目相看。 你在这个万花筒般的时代里,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四)2000-2009年,关键词:浮躁与迷茫

驶上高速列新车的中国继续向前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环境的破坏和人心伦理道德的沦丧为代价的。传统观念的瓦解,宗教信仰的缺失,使这种沦丧更彻底更全面。贪腐横行,贫富悬殊;文化迷失,环境恶化,各

不惑之年天命之年(二):各个年龄段的称呼

古人对各个年龄段的称谓

总角:童年。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垂髻: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髻”指童年。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及笄: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寇”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破瓜: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曰弱冠。”西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30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增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

强仕:40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谓男子40岁,智慧、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天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称50岁为“天命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发苍白如艾也。意谓头发苍白如艾的年龄。

花甲:60岁。由天干、地支互相组合排列的60个名号而得名。循环一次为60岁,称作一个“花甲”。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60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古稀:70岁。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不惑之年天命之年】

耄耋:《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诗经·秦风·车

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后因以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以十岁为一个年龄段来泛称:

10岁:花季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天命之年】

50岁:天命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不惑之年天命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不惑之年天命之年(三):2015老同学聚会感言

第1篇:老同学聚会的感言

一、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已过了知天命之年。

带着近四十年时光的印痕,老同学重聚在一起,开怀畅谈。

我们虽不再有年轻时的蓬勃朝气,也不再有年少时的青春浪漫。

但几十载岁月的沉淀,使我们的同学友情之泉,更深、更浓、更纯、更美、更甜!

二、走过不平凡的岁月,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太多......

几十年后再聚首,仿佛学生时代就在眼前,而感慨万千!

我们出生在共和国创建初期,成长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

从节粮度荒、文革动乱、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步入WTO世界圈。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之路,步入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今天。

我们,

也许很多人没念成大学,没能取得令人羡慕的高学历,

但,

我们从风云变幻的社会大学中,学到了许多,大学课程无法涉猎的经典,

并读懂了凡人一生的艰难。

虽然,

我们在经商大潮中,没能成为大款。

但,

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并不因贫穷而志短!

我们,

也许没得到厚禄和高官,

但,

我们以拥有宽广的胸怀,而心地坦然!

无论当今你下岗、内退或买断,

也无论现在,你是老板、大款或高官,同学之间万不能势力相看。

请记住!

你每天吃饭时,永远不会端两只碗!

应该说,

无论你我怎样走过这些年,无论你我如何经历了沧桑世间。

今天,

我们能健康、快乐的欢聚在一起,

都是大家的幸运、幸福与前缘。

因为我们是老同学,才会有我们大家聚会的今天!

三、同学之情,

谁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即便我们到了花甲之年,

你,仍是平民百姓,

他(她)还是王侯将相高官。

当回忆起聚会的今天,

让人欣慰的是,

我们的同学之情,没有被商海淹没,没有被势力污粘。

虽然,

曾因下岗而囊中羞涩,

甚至,

不愿与老同学相见。

但,

真情的涌动,终究无法抗拒,与老同学的聚会团圆。

四、少年分手各东西,三十七年一瞬间。

再聚首,

已然过知天命年。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我们每一个人,都改变不了昨天,更不能提前预知明天。

现如今,

我们要,面对现实,面对自己,过好我们的每一天。

愿同学之情,天长地久,祝同学友爱,绵延久远!

第2篇:老同学聚会感言

二十六年轮回后的一个金秋,酝酿出今天聚会的热望。当年我们在校的时候,就设想着五年、十年后相聚的场面,今天的聚会,是我们一次饱蘸二十六个春秋的激情而实现的梦想。

二十六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创造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体味了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品尝人生的苦、辣、酸、甜之后,才发觉:让我们最难以忘怀和割舍不掉的依旧是那份师生情、同学情。这份情谊如同一道深情的歌,悠远而回味无穷。多少欢笑、多少故事、多少校园里的往事间或出现在你我的梦里,分手时的相互嘱托,常闪现在我们眼前,于是我们再也不能以忙碌为由而淡漠彼此的情谊。纵然人间有许多美好,然而有哪一种能比得上我们同学情谊的真诚、质朴!如果说世上有一种情义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丽,那就是同学之间的情义。深深的同学情就像陈年的美酒,愈久愈纯香,愈久愈珍贵;深深的同学情,就像人生情感世界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十月——金秋——吉木萨尔,一群收获了成功喜悦的人们来到这里寻梦,这里曾是我们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这里有我们青春的足迹和难忘的记忆,这里有珍贵的友情,这里是跋涉苍茫后的驿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港湾。

二十六年前,一个难忘的盛夏,十五、六岁的我们怀着初识的喜悦和惊奇相聚在一个平凡的集体里,开始了中学的同窗生活,当时我们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对还是错,现在想起来都那么美好亲切,那是一种记忆,一种财富,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回想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如今都令我们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与深深的陶醉。同窗的生活,在老师的培育下,我们不仅收获了学业,更收获了真挚、纯洁的友谊。在此,我仅代表全体同学向精心培育我们的各位老师真诚的道一声:老师,谢谢您!祝您在今后的生活中愉快、安康!

又是一个金秋,二十六年后的金秋,已近不惑之年的我们相聚在这里。一次短暂的相聚,能了却我们一时的惦念,但了却不了我们一生的思念,这就是深深的同学情,一生一世的情谊。让我们的聚会成为一道风景线,让我们的聚会成为一种永恒,记住这个十月吧,这个收获的季节,这个相聚的日子,这是一次期待了二十六年的聚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这期盼了二十几年的相聚而激动而流泪。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的生活之旅充满阳光。

最后,让我们为深深的师生情、同学情,干杯!

第3篇:同学聚会感言

岁月悠悠,情谊绵绵。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前我们带着青春的热情,朝夕相处,共同度过了人生最纯真,最美好,最值得留恋的校园生活。曾经花季的年龄,有多少憧憬,有多少豪情,我们不仅收获了学业,更收获了真挚和纯洁的友谊。二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命运的选择和考验,有坎坷和磨难,也有成就和辉煌。二十年后如梭的岁月把我们推到了淡然处之的年岁,如今的我们少了一些轻狂多了一些成熟,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沉稳,我们肩上挑满了对家庭、对社会、对事业的重担。二十年前我们依依惜别,扬帆远航,开始踏上人生的征程。二十年的拼搏,经历了太多,更让我们怀念二十年前那段纯真而甜蜜的回忆.好想念我们亲爱的882同学们呀.你们还好吗?期待已久的同学聚会让我圆了这个梦

当制作聚会之前短片和写聚会感言之时我满脑子里全是一些很美很美的回忆,打开同学发来的二十年前在校时的照片,聆听那个年代的经典老歌,那熟悉的旋律流淌着岁月的痕迹,这些美好的回忆汇聚在这一首首歌、一张张相片上,如什么东西漫过我的喉咙,堵住我的呼吸,我知道,这是触动了我内心深处那长久不为所动的东西……

二十年前的一幕幕场景,穿过时间的遂道漂浮在眼前…….亲爱的同学,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刚刚从农村考上中专的那份激动和骄傲,第一次出远门报到时那分陌生和拘谨,很快,同学们就熟悉了,成了要好的兄弟姐妹.

你是否还记的,我们组成882班,我们的体荣誉感有多强,每次学校组织活动我们班都不甘示弱,竭尽全力为班争光,我们班,男同学少,篮球场上是弱项,但每次比赛,我们男同学总是全力拼搏,忘不了女同学在场外的呐喊和鼓励,我们班女同学的确厉害的不得了,特别是杨爱丽同学身高马大,抢拦板球是好样的,为我们班争得了不少荣誉.

你是否还记得,89年的政治风波,年少的我们为了那份激情,走上街头,摇旗呐喊,在东方红广场为民请愿,现在想来,真的好笑,但那份火热的记忆却记驻我们的心田.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第一次上解剖课,许多胆小的女同学看见尸体,吓的哆哆嗦嗦,只往后退,但那份好奇又驱使你们壮着胆小心翼翼的往前凑.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寝室的上下铺?还记得高可心同学不小心从上铺掉下来的情景吗?还记得每晚熄灯后,我们的寝室夜话吗?侃大山,谈男生女生,天南海北,那些话题,你都还记得吗?还记得男同学给女同学,女同学给男同学起的绰号吗?你还记得你自己给谁起过外号,而自己的外号又是什么吗?

你是否还记得漂亮的化学老师樊海燕呢?咱们一个男同学上课总爱打呼噜,老师调侃的说,你可以当孟县县长了…..你还记得另外一个化学老师吗,那些化学公式和符号让我们没上过高中没有化学基础的同学真的好为难,考试时,同学们大部分都没及格,为了讨好老师,我们大家集体买秋裤的场景,你还都记得吗?

你是否还记的,每天早上6点操场上烦人的广播音乐吗?该上早操了,真的不想离开那暖和的被窝呀,于是有的同学偷偷的睡懒觉,被老师和学生会的干部检查逮住而挨批的场景吗?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组织去郑州黄河游览区春游吗?第一次踏进母亲河的激动和兴奋吗?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军训时的严格训练,站军姿,踏正步,好累呀,但那个时候我们过得是多么的充实。你还记得我们的连长,年轻的小伙子张延忠吗?还记得军训结束时我们的恋恋不舍吗?

你是否还记得学校隔壁就是公园,公园内的假山旁,草坪边,吊桥上,人工湖畔,留下了你我多少青春的足迹和记忆?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组织去后寨上山采药,我们共同租住的那个小楼?集体打地铺,一起洗脸吃饭,谈笑风生.你是否还记得我们一起吃饭,肉太多,害的我们同学只从肉里找士豆吃.

你是否还记得,有一天,我们沿丹河上游采药,看到了亚洲第一拱铁路桥,我们钻火车隧道,趟丹河水,走了大半天到了青天河,站在雄伟的拦河大坝上,我们的同学触景感怀,留下了青春苦涩而又甜蜜的泪水……

你是否还记得三年校园生活结束,我们毕业了,背起行囊,怀惴着梦想,夹杂太多的兴奋、感伤和回忆,恋恋不舍离开了我们的学校.从此我们天隔一方…..

太多太多的记忆,很难从心底抹去,纵然二十年过去了,但年少青春的记忆让我们留恋,让们感怀.二十年前难说再见,挥挥手,二十年后同学渴望再见!

其实并没有什么诺言。二十年前青春年少的我们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匆匆散去,以后我们许多人彼此没有了音讯,也许有太多的话没有来得及说,也许是岁月积淀了太沉的思念,当时光的脚步走到了2015年4月9日,咱们焦作中医药学校882班学子从东南西北赶回来,成就了这样的一次弥足珍贵的相聚.

9号上午我开车去接咱们的班主任,电话相约在学生桥见面,当又见到咱们可亲可敬的班主任张老师,还是那么帅气,只是更多了一份沉稳,当接张老师到博爱,同学们已集中很多了,见到一个个老同学,那一张张陌生但又再熟悉不过的面容,让我激动,感慨,二十年没见了!同学们!你们都还好吗?

多少次,我在脑海里猜想过你的模样,

多少次,我在梦乡里幻听过你的声音。

但,直到今天,直到见到大家,那模糊的记忆才逐渐清晰,你的音容笑貌才拨开虚幻的面纱,真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同学们激动的相互留影,照相,频频举杯庆贺这难得的相聚。午饭后,我们同学一行驱车前往后寨,走到了我们魂牵梦绕二十载的地方,看,那是我们二十年前一起走下火车的后寨车站,那是我们一起踏过的丹河桥,那是我们一起打地铺住过的两层楼房,难忘当时我们一起采药,一同玩耍,难忘玉女峰,难忘丹河水…….我们一同游走于丹河畔,重温二十年前难忘之旅,一张张相片,一张张笑脸,记录下一段段温馨和幸福.

晚上我们在九渡会议室,举办了聚会联欢,久违的音乐,难忘的旋律再次响起,一起欣赏二十年前的老照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的20年聚会感言,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了从前,王艳同学一首<你是谁的谁>,让不少同学热泪盈眶,大家一起高歌毛阿敏的老歌<思念>,让我们重新回到了难忘的同学时代.

联欢结束了,我们久久不能平静,同学们抑制不住兴奋,一起打扑克,聊天,直到凌晨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rszl/67995/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