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生哲理 > 人生感悟 > 人生应是知何似

人生应是知何似

时间:2014-08-07   来源:人生感悟   点击:

【www.gbppp.com--人生感悟】

人生应是知何似(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撰写者:朱荣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作者原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崤山],骑驴至渑池。)

诗人一生宦海沉浮,展转做官与流浪中。但诗人并没因人生的坎坷而消极悲观,在逆境中随缘自适、旷达豪放,仍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王国维曾评价“东坡之词旷”(《人间词话》)。文如其人,一个没有旷达胸襟的人很难想像可以写出如此旷达的作品。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但是在失意中还能写出如此大量名垂千古的旷达之作的,东坡是第一人。我们从苏轼的诗文中可以透视苏轼这一人生态度

一、坦坦荡荡、自然率真

苏轼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率真,在朝为官明知与当权者相左,但仍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不人云亦云,趋炎附势、看风使舵。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风云。他是自然之子,其高风亮节能与日月争辉,其品行高洁与当世不容,其绝

世才华招致众小人的诋毁。但苏轼面对生活中的遭遇坦然处之,“乌台诗案”苏轼入狱后,遭受诟辱折磨,几致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结案出狱。他的秉性并没因此改变,“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此苏轼在黄州度过了五年的谪居生活。在黄州的生活非常拮据,他亲身垦荒种地,又筑室郡城东门山坡,因字号“东坡居士”遂缘自适的思想使他在适宜中得到解脱,后来他的官一贬在贬,离别亲人,白首投荒来到海南。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依然满不在乎:“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的确,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横跨了大半个中国,足迹何止万里?但是,尽管不幸接踵而来,他却从未放弃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九死不悔。在给朋友李常的信中,他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吾济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生死之际„„虽怀坎憬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一切付与造物。”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让苏轼处变不惊、坦然面对,他从不趋炎附势,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他作了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应是知何似】

【人生应是知何似】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引申。在于中照常舒徐行步。坦然的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是悠然的面对政治风雨。“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苏轼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予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接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着饱含人生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途中所遇风雨,又指几乎治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综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坦然的胸怀、超然物外的精神

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也有经世报国之才。《宋史》(《东坡先生本传》)中记载:“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当时的考官,文坛领袖欧

阳修也很赏识他的才华,曾兴奋地对梅圣俞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不仅如此,“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已皆传诵。下至闾巷田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其盛盖当时所未有。”《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明·李绍)苏轼在文坛中的声望,达到了“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的地步,可谓是当朝第一名士,而且也曾经位极人臣,显赫风光。然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念头,苏轼没有。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的变迁,人事的调动。我们来看他的《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首《初到黄州》就是在这起“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后所作。在处地偏僻的黄州,苏轼当一个“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小闲差”,对于一个昔日的京官、当时的天才来说,当然“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当时43岁的他自觉前途一片渺茫,百感交集,真是只能摇头来一句“荒唐啊,荒唐!”不过一味哀叹不是诗人的人生态度,这位进士初到黄州还能见“长江绕郭(城)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意趣。是啊!这城郭之外的江水、水中的鱼儿,那满山遍野的绿竹、春天的新笋,不正是下酒的好菜嘛!鱼美,笋美,口福之惠实在诱人!哈哈!被贬职又怎样呢?我还是回归本原,享受我的鱼笋和美酒,做我的新诗吧!真是酣畅痛快、潇洒非凡啊!只是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却没能为国家出力办事,而又要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实在是惭愧得很啊!”(“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压酒囊”指工资)虽然钱不多,可对于一个“无补丝毫事”的人来说,还要费这工资,确实惭愧,哈哈!

《初到黄州》是一首七言律诗,充分反映了苏轼乐观豁达的天性。在人生途中前有狼后又可能有虎的当口,生命才是最最宝贵的,生活是自己的,乐观才是最大的坚强。苏轼真是“活得精彩”!他能适应艰难的生活环境,作到以苦为乐,面对人生巨大落差他几乎没有太大心灵颤动,他把悲与喜、荣与辱融进了自然山水。 一代文学巨匠,默默无闻地田间劳作而能自得其乐,是因为他超越了物质的追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态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在《超然台记》中他有这样一段话:“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知足感恩,他认识到“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所以选择安贫乐道,澹泊自持。“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由于苏轼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忘怀得失,所以能做到“无往而不乐”,无论身在何方,总能随缘自适,自得其乐。苏轼晚年遭贬,一次比一次远,最后被流放到“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天涯海角--海南,几乎没人相信他能生还,然而65岁的东坡老人居然

奇迹般的等到了遇赦北归的那一天,活着渡海回来,连他自己也觉得很得意:“问翁大庚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赠岭上老人》)这与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

三、寄情山水,物我两忘

虽遭贬谪,苏轼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他常常登山临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

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黄州,坎坷的经历,艰难的处境,让他在“幽人独往来”的日子里,感苦闷和矛盾。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这首〈〈临江仙〉〉〉里表现了苏轼的苦闷和彷徨,但作者仍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作者在静听江声中思索人生的真谛,感叹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为名缰利锁所羁绊。在为夜晚江上静谧美好的景象陶醉的同时,作者不由产生了归隐江海以寄余生的想法,试图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中,以求得精神的自由。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轼身处逆境之中坦然处知的旷达情怀,写得飘逸脱尘。在另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了他的壮志豪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它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

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边疆危机的确良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呵!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塑造导演这一战争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所以,当词人一量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而无可如何地归结为以酒浇愁了。虽然词的结尾调子失之低沉,但这也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在这篇千古传诵的《前赤壁赋》中,作者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政治失意和人生无常的苦闷,从而消解内心的痛苦。自不变者观:盈虚、消长、荣辱、得失,一切事物在不断变化;自不变者观:水、月、人、我,一切都无增减,没有变化。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即使在逆境中,有为的生命仍其永恒的价值。况且,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慷慨,馈赠给你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无穷无尽,任你享用。正象李白的《把洒问月》那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必强求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大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寻求心灵的自由,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的灵魂。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成败得失,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生命的彻底把握。作者辩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逆境,采用了变通的态度排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困厄中解脱出来。就像他写的《题西林壁》中悟解的那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作者借助对山水的认识来阐释社会人生,对人生的认识多么彻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苏轼在逆境中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所以许多人认为,贬居黄州,放逐领海不是苏轼的不幸,而是时代对他的磨炼和造就。就连苏辙也感叹:“(轼)尝

人生应是知何似(二):人生到处知何似

人生到处何所似?

化学化工学院 孙敏芝 101130099

摘要:苏轼代表了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而他的作品因为他坎坷的一生有了深厚的内涵。他以其政治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才思,文学家的天赋,于古代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中弹出博大深邃的儒家人文精神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他走在百姓间,是个如此可爱的人。 关键字:苏轼,放逐,回归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而我早已飞过!

历史习惯了以水波不惊的平静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混淆你的视线,让你难于看清曾有的水花。循着那独有的深邃,我去寻找它涌动的暗流。

越是光辉的舞台,越是难觅演员的光彩;可是,却又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光辉足以照亮一个世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一个最为伟大的时期。”他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的科学与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但“隆宋”并未“隆”于政治。1

北宋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九日夜里,一艘官船因为修理停泊不行。

平静的太湖怀抱了漫天的星斗,天上一条银河,地上一条银湖,此中诗情画意,正是才子佳作的灵感之源。可是船上的情景,却生生的将这一份诗意捏碎。一位中年男子斜倚船窗,一群凶神恶煞的官兵寸步不离的看着这位即将被送去御史台问罪的准囚徒。男子避开狞恶的目光,眼睛看向窗外,惊魂甫定。刚刚还是地方任上的长官,突然就接到弟弟逮捕令将至的密报,匆忙转接手上的公务,州衙的大门就已被生生的闯入,几句简短的问答,跟着就是五花大绑,“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鸡犬”。乌台诗案被搬上了历史的舞台,男子即是台上的主角。

【人生应是知何似】

此间羞辱难当,这是男子生平第一次遭此劫难。窗外即是烟波浩瀚的湖水,只要纵身一跃,一了百了„„莫砺锋老师如此体会男子当时心境。他说,东坡是执着与人间的人,宗教也好,哲理也好,都无法让他忘却他对人间的情爱,也无法让他人间的痛苦。 与胞弟初读“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时的约定在心中萦绕„„

太湖水终究没有留下他,他去了御史台的监狱。待出狱时,时令已是冬季,入狱刚好白天,只是他还不知道他人生的冬季只是刚刚拉开帷幕,我们也只能心疼地喟叹,他诗人灵魂上的春天已经来临。

多小的颤动能让一颗脆弱的心崩溃?强大的灵魂是否会有边界?这位男子,受万人敬仰的东坡先生,会给我们一个诠释。

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他怀着怎样的胸襟?从乌台诗案开始,东坡先生信而被谤,一度被贬,最后贬至满目疮痍海南,反对党们仍穷追不舍。而先生对弟弟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即便心怀百姓的东坡会不满一些人的做法而争锋相对,但他不会去恨这个人。所以东坡怡然自得,无所介怀,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东坡诞生于眉州眉山县。这时的宋王朝,在“升平图”的背后,封建社会固有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天边不是有电光闪闪,雷声隐隐。苏轼选择了这个风雨欲来的时代。

在二十岁时,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离别故乡,去京城参加秋试。他们由阆中经褒 斜,入凤翔,次长安,出关中。到河南时,马匹累死了,改为骑驴。到渑池县时,投宿佛寺,得到住持奉闲的热情接待,兄弟俩还在寺壁上题诗留念。五年之后,苏轼首次出任外省官职,任凤翔签判,再次经过渑池时,奉闲老僧已死,当年题诗的墙壁已败坏坍塌。苏轼去凤翔,苏辙把他送到郑州,兄弟俩在郑州西门话别。苏辙折返汴京,想到苏轼赴凤翔必经

渑池,乃于归途中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寄之。诗中有“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之句,东坡忽然就觉得到处飘荡的人生就如飞鸿踏雪一样,萍踪漂泊,忽东忽西,与迁徙无定的鸿雁何异?“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东坡就真如飞鸿一般细数起了他人生的驿站。

苏轼不乏治世之才,在杭州通判任上,他多次到属县了解民情,到常、润、苏、秀几个州去赈济饥民。徐州的两年展示了苏轼务实的领导才华。刚上任俩月 黄河就发大水,他亲率军民抗洪抢险 当时的诗作至今读来仍惊心动魄。而乌台诗案后被贬的东坡是真正和百姓走到了一起,处于同样的水生火热之中。

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几年,处境险恶,收入微薄,一到黄州就陷入了捉襟见肘的穷困境地,寓居僧舍,布衣素食,随僧一餐。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他独自来到江边散步,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东坡自觉犹如一只离群的孤雁。人们在孤独艰难的 处境中都希望能有亲人在身边,以为慰藉。可是,此时的苏轼却害怕一家老小来到黄州,只因为此时囊

【2】 中羞涩。

或许上天是眷顾这位天才的。一年后,在友人的帮助下,苏轼获准开垦东坡那片废弃已久的营地以谋衣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苏轼开始号东坡了。苏轼率众人平整土地,辛勤劳作,第二年便喜获丰收,看着这片土地,他好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心中充满了喜悦。东坡喜饮酒,他就用收获的粮食,自己酿了米酒,闲来得空,便带上一壶,去往令他流连的山水风月。徜徉在黄州的山水中,他成了一个智者和顽童的结合。林语堂说他是快乐的天才,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踏青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流水可以西去,人生再少可以实现吗?我想,他是重生了一颗年轻的心吧,人若在心里有了希望,他的幸福就是你没法儿否认的。

黄州赤壁借着东坡的两篇赤壁赋而名扬天下。东坡与游人泛舟赤壁,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本是兴起而游,而游者一到动情处,就容易将自己置于自然所设的命题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关于人之渺小,总叫人难掩失落。在《苏东坡传》中,先生颇为诗意的描绘了这一幕: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

【3】 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东坡淡然,以这一江之水与山间明月笑问,诠释了变与不变之道。变与不变,存乎一心。一位爱玩的行家,面对江山风月,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东坡的思想就在这一夜成熟了,永远的享有良辰美景和赏心乐事,他也更显得坚毅沉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东坡居士”这个别号产生于黄州,连东坡这个人物也是诞生于

【2】 黄州。

东坡的境界不止与韦庄的“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的放逐,他在精神上达到了一种回归。

苏轼喜欢上黄州这片土地,打算在此终老了。可是,这还远不是他的终点驿站。浩荡的皇恩改迁他到离京师较近的汝州,于是,苏轼又踏上了行程。从九江到兴国,经高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rszl/48537/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