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美文 > 爱情故事 > 实现目标的故事

实现目标的故事

时间:2018-04-25   来源:爱情故事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故事】

实现目标的故事 第一篇_目标的故事

日本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

分解大目标为一个个小目标

山田本一是日本八十年代的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以下是他的故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在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又获得了冠军。有记者问他:“上次在你的国家比赛,你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次远征米兰,又压倒所有的对手取得第一名,你能谈一谈经验吗?”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记者的仍是上次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只是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40公里以外终点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第1个故事:猎人的目标

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得当,开始行动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事实上,漫无目标,或目标过多,都会阻碍我们前进,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如果不切实际,最终可能是一事无成。

第2个故事:一个心理学家的试验

某天,一个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有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便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记得小时候玩立定跳远时,都会盯着一个适当的有标记的地方,然后呼气吸气、站稳、摆动双臂,瞅准时机用尽全身力气朝那个点跳去,每次不是超过达到目标就是只差一点点,于是心里会很欣慰,所以每次都采用此种方法。上学时,也一直都有一个目标,升初中、高中,考大学、找工作。工作了反而常常迷失自己:不适合、不感兴趣、做不好、、、、、、所以迟疑了,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于是永远找不到那个标记,用尽全身的力量去奔了。

实现目标的故事 第二篇_关于目标的寓言故事

关于目标的寓言故事

(一)

一个大亨曾给几个期望在商业上有所成就的青年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慌忙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大亨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兔子不会爬树!”年轻人抗议道。

“一只小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呢?”另一个年轻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直到再也没人能挑出毛病了,大亨才说:“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没有提到,土拨鼠哪里去了?”

(二)

在一个葡萄园内,一串串饱满的大葡萄,让人垂涎欲滴。一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馋得直流口水,于是它使劲地往上跳,想要葡萄一饱口福。但葡萄架太高了,狐狸第一次试跳没有成功。狐狸想,这串葡萄不好,瞧它长得那个样子,外面看着挺好,里面可定是酸的。

想到这里,狐狸瞄准另外一串葡萄跳了上去,可惜这一次也没扑着。狐狸想,这串葡萄也不好,说不定里面还有虫子。幸亏没吃着,否则吃了我要拉肚子就太不值了。

第二次试跳依然以失败而告终,不知道从哪传来了稀稀拉拉的掌声,原来树上落着了几只前来看热闹得乌鸦。狐狸向它们拱拱手,表示谢意。两次试跳后,狐狸有点累了,蹲下来喘气。它心想,这时候有个教练递给我一瓶水,再给我讲讲动作要领,布置一下战术,那该多好啊!一生能有几会搏?让我最后再跳一次,我就不信跳不过这个破葡萄架。狐狸转动着眼睛,四下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长竹竿,狐狸抓住竹竿,后退了几步,并向周围示意,请乌鸦们给与掌声鼓励。有支持就有力量,各道鼓励后的狐狸,信心配增,只见它提竿快步向葡萄藤奔过去,竹竿准确地插入了地面,竹竿将狐狸高高撑起,然后是漂亮的抛竿动作,自由下坠,狐狸成功地跃过了高高的葡萄架,安全地落到松软的草地上。“啊,姿势真优美,动作真漂亮!”乌鸦们大声地夸奖狐狸。一只年轻的母乌鸦从树上飞了下来,给狐狸献上了一束野花。狐狸手捧鲜花,心情非常激动,多少年的期盼,多少代狐狸的努力,终于迎来了这胜利的时刻。

但短暂的喜悦过后,狐狸冷静下来了,它想我是来吃葡萄的,葡萄没吃着,跳得再高又怎样!

【寓言故事】很有触动

钟表店里 有两只旧钟"滴答" "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为了培养孩子自立 它们把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它们当中

其中一只做父亲的旧钟对小钟说:"来吧 孩子 你也该工作了 可是我有点担心 不等你走完3200万次 恐怕就会感觉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 ,"要我走那么多次?我可办不到 绝对办不到."

另一只做母亲的旧钟急忙安慰说:"别听他胡说八道 不用害怕 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可以了."

"摆一下 这太简单了."小钟说,"如果这样 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 不知不觉中 一年过去了 它摆了3200万次

成功并不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 许多时候 是太大的目标 太长的路途让我们倦怠和怀疑自己的能力 从而放弃努力 其实 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 只要把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 努力达到小目标 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经典寓言故事之目标的重要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二十公里外的一个村庄步行。

第一组的人对村庄的名称和路途的长短一无所知,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四、五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又走了几公里,离终点只剩三、四公里时,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坚持走到终点的只有一半人左右。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以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哲理: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的。因此,对企业来说,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有科学的量化指标来衡量进度。

请为你的未来设定目标(听来的寓言故事)

1

推荐 有一个故事说: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房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他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他重到磨房会见老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行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讶。驴子惊叹道:“你有那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时,你也一步没停止过,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各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十年之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吃惊,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97%范围的人除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有无人生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当老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时,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也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然而,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往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许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1: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 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寓言二:金尾雏鸡

金尾雏鸡和红尾雏鸡一同出生在一个巢里,又被同一个猎人捉住,关在了同一个鸟笼里。鸟笼小得可怜,但却可以享受各种美餐。红尾雏鸡饱食终日,身体养得臃肿不堪。金尾雏鸡规劝道:咱们都是鸟类,应该学会飞行的本领啊!“飞行!”红尾雏鸡嘲笑金尾雏鸡。“关在鸟笼子里,往哪儿飞?还是趁早死了那条心吧。”金尾雏鸡无奈的摇摇头,依然每天坚持在笼中练习飞行动作,把一双翅膀练习得强劲有力。红尾雏鸡则又垂下眼帘,独自舒舒服服的晒太阳。有一天,一个小孩子把鸟笼子打开了,金尾雏鸡凭着一对强劲有力的翅膀迅速冲出鸟笼飞回了山林,而红尾雏鸡想飞却飞不动,仍被关在鸟笼里。

智慧心得: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许多时候,人们面临着同样的机遇,要想不错过稍纵即逝的机遇,你必须练就一身能迅速抓住机会的本领。否则,即使与机会狭路相逢,也会白白地错过。

居里夫人说得好,强者创造时机,弱者等待时机。“机会”往往是从勤奋中得来,没有才能的人妄求机会,即使一时候能爬上高位,可能会跌得更重!

寓言三:一滴墨水改变命运

一天,美国一位年轻的保险推销员费了许多口舌才说服一位顾客购买保险,正在推销员给顾客签名的时候,他的钢笔漏下了一滩墨水,染黑了签名的地方,顾客一怒之下拂袖而去,推销员将要成交的一笔生意就这样黄了.这件事让这位年轻的推销员感到刻骨铭心的痛心,他一气之下从此不卖保险了,开始对签字笔的研究,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永远不会漏墨水的笔.年轻人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和上百次的试验.终于有一天获得了成功,他立刻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并且从此以后以卖笔作为自己的事业.这位年轻人就是李维斯.华特门.如今华特门公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以生产签字笔出名的企业,以质量上乘,制作精美华贵而著称,其中最贵的华特门笔售价2000美元,最便宜的也在100美元以上.

智慧心得:

人的一生看似平淡,但是也总会有一些关键的转折点,在人生旅途中,很多人都幻想着能够改变自己的现状.但是他们忘记了,改变自己的机会,往往是以苦难的形式出现的.

老子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困难是种机会,就像乱世造英雄一样,积极的人会在困难中寻找机会,因而找到改变命运的金钥匙;消极的人,是在机会来临时,还要找困难,找种种他们无法利用这机会的理由,让机会白白地从身边溜走.

记住:在困难面前,态度决定一切!

点睛 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托·富勒

选择很重要

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车,驴子在屋里拉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老马说: “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相信,这个故事的道理直白得不用再作附加说明,它告诉人们一个没有方向的人,将永远生活在狭小的天地里,选择方向往往比选择努力更重要。

忙碌中的人,如果每天计算一下自己为生计、为工作、为生活、为休闲、娱乐、运动走过的路,长的数数千里、数百里、数十里,即使是在家里呆着一天也要来来回回地走上千步路,平均下来每天走一公里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如此一年走365公里,十年就是3650公里,按一个甲子年计算60年就是21900公里。地球的周长是40076公里,如果一个人每天走2公里,绕地球走一圈就不再是梦想。

每天走两公里对一个现代人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随便转悠一下都远远超过这个距离了,但是有几个人真正能绕行地球的呢?

这也是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答案,从古到今能有幸绕地球一周的人毕竟是凤之毛、麟之角。原因是什么?原因在于人没有方向,或者说方向太多,以至于就像那只被蒙住了眼睛驴,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走不出自己狭隘的小天地。

人与人一生区别在于,有的人把生存当作了唯一的目标,有的人把生存当作了实现目标的手段,其实人一生无论在工作上还是事业上要有所成就,根本不需要刻意地努力,只需要坚守自己的目标,并每天为之而付出一点点的努力,那一生下来功效卓著,是理所当然的事。正如每天走2公里的路一样。

笔者看过很多企业家的传记,发现了一个规律性过程,中外成功的企业家几乎都是在用二十年的时间寻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目标,然后再用二十年的时间去实现这个使命和目标,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是,享利福特安德鲁.卡耐基松下幸之助皮尔卡丹、马文.鲍尔、比尔.盖茨、孙正义是,李嘉诚、王永庆、张瑞敏、柳传志、王石、梁伯强也是,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中国企业家的修炼》。

这告诉我们,人生没有一挥而就的事业,一个人一生想有所成就,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同时还要把远大的目标化解到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的努力中去。其实不管生命是多么的神奇与美妙,生命只是物的延伸,原本没有任何意义,生命的意义全在于不断地自我重新定义,直至找到值得你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使命为止。

人生成长的过程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将要成为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解决了,人生的所有困惑都将迎刃而解。一个人只有成为有价值的人、有贡献的人,生命才会有意义,所以人要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行动,以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成绩累积起辉煌的成就,甚至根本不需要刻意而为之,只是要把打麻将、打牌、上网、聊天的时间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实现你的目标即可,或者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赋予你的生活特殊的使命的任务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人生愿意用二十年的时间去实现一个目标,那他既会生活的很充实,也会很平静,最后也一定会很辉煌、很有成就感。为什么?因为只有太少的人愿意为目标付出如此长久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只要你能做到就一定会有收获与成就,简单的生命立即就会丰富多彩起来。

驴为了一根油条犒赏(儿时看赶驴人爱用油条犒赏驴),而不停地在转,其实陪唐僧西天取经的白马,何尝不是为了每天能混个饱肚子,所有的区别仅仅是不同的目标项下奔波、劳碌,付出的代价没有质的差别,但最后得到的却大相径庭。看来人生所有的学问都在于选择做“驴”还是做“马”了。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故事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满足他们三人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爱浪漫,要一个美丽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

我们的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你的今天是你的昨天所决定的,你的明天将由你的今天来决定。

昨天的日子,我们过得太正常了,我们和95%以上的人一样,过着正常的、没有追求的生活。因为太正常了,心态一直是消极的、失败的。大部分人只要有一只饭碗在手里,哪怕是一只破碗、泥碗。哪怕碗里只有一口粥、一口汤,我们都舍不得、也没有勇气把它扔掉。因为我们习惯在于习惯的环境里过日子,人在习惯中死亡,在不习惯中生存!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子是个小世界,在我们生活的小圈子里,你总会发现,为什么有些人不管大事小事,他们总是比较容获得成功,他们挣更多的钱,过高品质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更多的人忙忙碌碌,却只能维持生计。他们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不是智力上的差别,人在智力上是有差别,但是差别很小,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的都占极少数,不到3%。不是学历上的差别,学历只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认可,与成功没有直接关系。情况往往是,书本知识学得越好的人,越喜欢给别工打工。学校的老师和教授教你做百万富翁,那们他们自己早就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了。就像一个打工的人,永远也不资格去教一个百万富翁,应该如何去挣钱,因类他没有这种经历和经验。

生活对富翁来说才是生活,对究人来说只是生存。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有选择就有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长处和短处。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改变,才能使自己变成一个出色的人,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第一个要战胜的就是我们自己。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你想获得成功,你想拥有财富。你想别人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要改变你努力的方向,你和别人干一样的工作,做一样的事情是不可能超越别人的。你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思想。

在你的人生中,因为没有作出正确的选择,你曾经错失过多少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你可以洞悉未来,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如果你能够预见未来,你又能否把握机会?有什么股票你应该卖却没有卖?有什么商品你应该买却没有买?有什么机会你应该把握而又错失?你一生中又能遇到多少机会呢?这个时代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你要格外留神。

每10年就会有一些配合时代的伟大商机出现。80年代下海,90年代炒股,在80年代90年代把握机会,现在都已成为百万富翁。在未来几年中,也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机会!你一定要留心你的选择。你是选择接受还是选择拒绝

3.《快乐的城堡》

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

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

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繁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繁星。

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

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动物,又学习了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的,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

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 换一种积极心态看人生,你的人生会始终如同黎明一样充满希望。

实现目标的故事 第三篇_目标的例子

目标的专一

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得当、开始行动之前,

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事实上,漫无目标,或目标过多,都会阻碍我们前进,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如果不切实际,最终可能是一事无成。

目标的分解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山田本一的自传中,发现这段话的时候,我正在读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这部作者花了16年写成的7卷本巨著,有很多次让我望而却步,要不是山田本一给我的启示,这部书可能还会像一座山一样横在我的眼前,现在它已被我踏平了。

我曾想,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在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稍微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除了坚持,还是坚持

有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人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

有谁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的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 是啊,即使最简单的事情你能一直坚持做下去吗?想想自己吧,每到年初我们总喜欢制定计划,那时踌躇满志,有着许多美好的设想;每到年末总结,清点自己的收获时,往往更多的是遗憾和悔意。

有人说,成功与失败最终取决于意志的较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凡有惊人成就的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主要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由于完成目标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这其中对我们考验最多的就是坚持性。

目标有时遥遥无期,总也望不到头。你也许正在艰难中坚持却疲倦不已,如果这时放弃,以前的努力都将白费,所花的心血都是徒劳;而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再加一把劲儿,眼前就有可能是别有洞天,豁然开朗。当你拨开迷雾重见阳光的一刹那,你会觉得所做的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坚持不是忍耐,它不是原地踏步,它是在逆流中向前,是顶着压力向上,它是积极地争取,而不是无奈地等待„„你也许正在黑暗的夜色中摸索,但紧接着到来的不就是光明的早晨吗?

英国有一位叫约翰·克里西的作家,年轻时勤奋写作,但受到了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共收到七百四十三封退稿信。他说:“不错,我正在承受人们所不敢相信的大量失败的考验。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信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但我一旦获得成功,每封退稿信的价值都将重新计算。”到他逝世时为止,约翰·克里西一共出版了五百六十四本书,无数的挫折因他坚持不辍而变成了惊人的成功。

成就大事固然离不开坚持,点滴小事也需要坚持。长跑、练书法、打扫房间、早起念英语,看起来都是小事一桩,不做关系也不大,但若你试着督促自己每天去做,日积月累,你得到的就可能是健康的身体、漂亮的字迹、整洁的环境、地道的英语口语。每天坚持一点点,收获会让你欣喜不已。坚持是成功前的一种状态。

马丁·路德·金说:“可以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是一定不要放弃无限的希望。”为了把希望变成现实,朋友,你坚持了没有?

目标集中到一点

美国一位生物学家有幸拍到一组精彩镜头。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落在沙地上准备觅食时,潜伏在沙地里的蛇猛地窜了出来。鸟儿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击着蛇的头部,由于力量有限,蛇依然攻击不止。鸟儿一边躲闪着蛇信,一边用爪子继续拍击着蛇的头部,其落点分毫不差。在鸟儿拍击了1000多次后,蛇终于无力地软瘫在沙地上,再也动不起来了。

这种鸟儿和蛇的力量是悬殊的,它甚至还没有一只麻雀飞得高。生物学家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种鸟儿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办法,那就是瞄准蛇头的一个点,不停地去打。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而成功者则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并锲而不舍地走到最后。由此看来,只要能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哪怕力量微小,但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

实现目标的故事 第四篇_经典小故事告诉你目标重要性

7个经典故事让你明白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 感性主义 ] [ 来自andrew305 ]

第一个故事:爱丽丝的故事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另外,目标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目标只有与激励机制相匹配,才会形成更有效的动力机制。所以,除了关注目标之外,管理者还要关注配套的激励措施。 最后,合适的目标是员工可以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当员工经过努力之后可以达成目标,目标才会对员工有吸引力,否则,员工宁可不做,也不愿意费了很大力气而没有完成!

第三个故事:石匠的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整个国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赵日磊点评:三个石匠的回答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目标,第一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短期目标导向的人,只考虑自己的生理需求,没有大的抱负;第二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成为全国最出色的匠人,这是职能思维导向的人,做工作时只考虑本职工作,只考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少考虑组织的要求;而第三个石匠的回答说出了目标的真谛,这是经营思维导向的人,这些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组织的目标关联,从组织价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德鲁克说,第三个石匠才是一个管理者,因为他用自己的工作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它在做石匠工作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工作与建设大楼的关系,这种人的想法难能可贵!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讲的就是这一点,当一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越一致,这个人潜能发挥就越大,就越有发展!

第四个故事:保险销售员的故事【实现目标的故事】

有个同学举手问老师:”老师,我的目标是想在一年内赚100万!请问我应该如何计划我的目标呢?”

老师便问他:“你相不相信你能达成?”他说:“我相信!”老师又问:“那你知不知到要通过哪行业来达成?”他说:“我现在从事保险行业。”老师接着又问他:”你认为保险业能不能帮你达成这个目标?”他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达成。”

“我们来看看,你要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多大的努力,根据我们的提成比例,100万的佣金大概要做300万的业绩。一年:300万业绩。一个月:25万业绩。每一天:8300元业绩。”老师说。“ 每一天:8300元业绩。大既要拜访多少客户?” 老师接着问他,“大概要50个人。”,“那么一天要50人,一个月要1500人;一年呢?就需要拜访18000个客户。”

这时老师又问他:“请问你现在有没有18000个A类客户?”他说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要靠陌生拜访。你平均一个人要谈上多长时间呢?”他说: “至少20分钟。”老实说:“每个人要谈20分钟,一天要谈50个人,也就是说你每天要花16个多小时在与客户交谈上,还不算路途时间。请问你能不能做到?”他说:“不能。老师,我懂了。这个目标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需要凭着一个能达成的计划而定的。”【实现目标的故事】

赵日磊点评: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目标是计划相辅相成的,目标指导计划,计划的有效性影响着目标的达成。所以在执行目标的时候,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行动计划,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标,是每个人都要想清楚的问题,否则,目标定的越高,达成的效果越差!

第五个故事: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qg/439573/

推荐访问:关于实现目标的故事 分步实现目标的故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