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美文 > 爱情故事 > 古代诚信故事

古代诚信故事

时间:2018-03-16   来源:爱情故事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故事】

古代诚信故事 第一篇_诚实守信小故事

诚实守信小故事

一、曾参杀猪的故事。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二、诚实的小男孩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

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三、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

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五、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转自:/view/54130.htm)

七、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八、在战场上,某战士为部队开拓前进道路,不惜以自己身体引爆敌人埋下的地雷阵,以至身负重伤,危在旦夕。报纸上连续不断报道他的事迹,称他为黄继光式的英雄。当部队老将军得知这位战士生命垂危,将不久于人世时,便去医院探望,并给他颁发军功章。将军问战士还有什么话要说,战士说:“有句话,指导员不让我说。”将军问:“为什么?”战士说:“指导员说已经报道了,全国都知道我是英雄了,说了影响不好。”将军追问:“怎么回事,你说!”战士说:“我不是用身体引爆的地雷阵,而是自己不小心,跌倒在地碰上地雷的。我不是英雄。”将军极大地振动,沉思良久,最后说:“把事实真相说出来和用身体引爆地雷阵同样需要巨大的勇气。你仍然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军功章你当之无愧!”

九、一天晚上,一个中尉军官看到一个小孩在路口哭,于是问他是不是迷路了,小孩说不。又问为什么不回家。原来这个小孩是在参

古代诚信故事 第二篇_中国古代诚信故事皇甫绩守信求责

中国古代诚信故事皇甫绩守信求责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

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上学。

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古代诚信故事】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古代诚信故事 第三篇_诚实守信小故事

诚实守信 从小做起

(诚信教育材料)

寿光市台头镇台头小学

2012-3-31

前 言

诚信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都需要讲诚信。诚信是立国之本,做人之基础。

诚信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而且诚信是相互的,如果一个诚信善良的人总是受到愚弄和欺骗,就和"狼来了"故事一样,时间长了就没有诚信了.

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道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诚信已成为既无国界,又不分社会制度的共道德伦理准则.诚信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作为维系国家兴旺,家庭和睦,人格尊严的源泉,起着基石和阶梯的作用.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

【古代诚信故事】

做人的一个基本的原则

让大家一起看看下

面的古今中外诚实守信

的例子吧。

大雨中的信守承诺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鲁迅先生曾说过:“诚信为人之本。”历史上关于诚信故事也很多:苏武牧羊、一千棵樱桃树„„在我身边也有一个诚信故事,这件事让我更明白诚信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

在我家居住的小区里,我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小伙伴,叫栾舒慧,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她高兴地对我说:“沈泱,你知不知道绍兴图书馆正在举办宓风光泥塑展,可好看了!星期六我们一起去看吧!”我很乐意地说:“好啊,我很想去长长见识呢!”于是我们约定星期六下午两点在图书馆门口见面,不见不散。

星期六下午两点,我准时到达图书馆,可是过了十分钟,栾舒慧没有来,我有点焦急,心里开始埋怨起她来:“自己约了我来看展览,却怎么不守时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情绪由原来的兴高采烈转为忿忿不平,我在图书馆门口转起了圈,又等了十分钟,栾舒慧还是没有出现,我很失望地想:“这个舒慧,真是太不守信用了,不过,她平时可不是这样的!或许她家里有事„„”这时候天突然阴沉了下来,我抬头看看天边,不好!乌云密布,眼看天就要下雷阵雨了,我一跺脚往图书馆大厅内跑去„„

天果真下起了大雨,我又开始为没带伞发愁了。正在这时,我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个清脆的叫声:“沈泱!沈泱!”我回头看去,竟是舒慧!她撑着一把红雨伞,在密密的雨帘中急冲冲地向我走来。一见到她,不知为什么我的气都跑光了,不等我开口,舒慧收了伞甩一下头发上的水珠,扑闪着两只大眼睛气喘吁吁地说:“对不起„„沈泱„„我„„

来迟了„„我外婆家里临时有急事,妈妈让我一起去,两点钟的时候我往你们家里打电话,可是你妈说你已经走了,我只好来跟你说清楚。”哦!原来是这样,我问道:“你外婆家的事很急吗?”“是的,妈妈在图书馆外面等我呢!”我朝外看去,舒慧的妈妈正在雨中焦急地等着女儿呢。“喏,这把雨伞你拿着吧!我走了。”舒慧说着,回头朝大厅外跑去,我一楞,心头涌上一股暖流,远远地我还听见舒慧在说:“沈泱,祝你看到一个好展览!”她的身影渐渐远去。

我一个人走进了宓风光泥塑展览室,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一天,我虽然是一个人欣赏展览,但我的心情却特别好。

一滴水能照见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增进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诚信,我们应当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代诚信故事】

买卖中的诚信 有这样一个故事:200多年前,美国马里兰州一位普通的平民要出售他的庭院,可在交易时他主动降低了价格。面对惊诧万分的买主他真诚地道出缘由:他最亲爱的小儿子葬在房后,他希望那买主能保留那小小的坟墓,让他儿子和这块土地同在。买主万分感动,他向买主郑重承诺:将来无论这块土地属于谁,他一定将这个愿望传递下去,保存他儿子的墓地。后来,这块地几易其主,他们贫富不等.肤色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无一例外地遵守着买房时的承诺:保存那小小的坟墓。这样一直到了1792年,包括这庭院在内的大片土地归联邦政府所有,乔治.华盛顿选中

它做总统府基址。几年后,一座白色沙岩石的建筑物拔地而起,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白宫。可是,你相信吗?就在白宫的不远处,有一座修整完好的小小坟墓在绿草坪中矗立着。就这样,那位贫民的儿子得以和历届总统朝夕相处在那块非比寻常的土地上。

这故事像一股清泉一直在我心中流淌。除了感动一种来自人性的崇高情感浸润着我周身每一个细胞。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但人与人之间的高尚情感却足以让时间停滞。就像那个小小的承诺,会被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信守并传承了几百年!卑微与高贵、平庸与伟大就这样平等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人性中最光辉、最永恒的一面,是诚信最永恒的光芒!

五百万的故事

2002

年8月,广东化

州一体彩投注站老顾客

吴先生因临时出差,便电

话委托该投注站老板林

小姐代购了700元彩票,

彩票号码是林小姐帮他

选的。孰料,这700元彩

票竟中了500万大奖!而

直到此时,吴先生仍出差在外,且未向投注站交钱,众所周知,彩票最大的规矩是,它不记名、不挂失,在谁手里,谁就有权去领取,这是受法律保护的,林小姐完全可以将大奖据为己有,但她却毫不犹豫地通知

古代诚信故事 第四篇_关于诚信的名人事例

大超人李嘉诚——诚信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实力和信心的象征

香港超人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资金极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一无着落,但他并没有捏造事实,或是含糊其词,一切据实以告。那位外商深为他的诚信所感动,对他十分信赖,说:“从阁下言谈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不必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约吧。”

虽然这是个好机会,但李嘉诚感动之余还是说:“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但我还是不能和你签约,因为我资金真的有限。”外商听了,极佩服他的为人,不但与之签约,还预付了货款。这笔生意使李嘉诚赚了一笔可观的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李嘉诚也悟出了“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原则,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古代诚信小故事汇编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

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古代诚信故事 第五篇_中国古代经典道德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道德故事

泰伯采药

殷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字叫泰伯,他是周朝太王的长子。他的第三个弟弟,名字叫做季历。后来季历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姬昌,就是后来的文王了。生下来的时候,先有一只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户上,表示着圣人出世的祥瑞,所以太王有想把周朝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昌的意思。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就和第二个弟弟、名字叫仲雍的约下了,假称因为父亲有病,要到山里去采药,借着这个名头,兄弟俩顺便逃到蛮夷的地方,披散了头发,又在身上画了花纹,表示自己的身子是不可以再在世上干事的了。孔夫子表扬泰伯,说他已经到了至德的地步。

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许武教弟

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父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叫许晏,一个叫许普的,年纪都还很小。许武每每在耕田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立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自己教他两个弟弟读书。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告罪。

后来许武举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广大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反而看轻许武了。

等到两个弟弟都得了选举,他就会合了宗族和亲戚们,哭着说明当时要给他弟弟显扬名声的缘故,并且把所有的家产,都让

给了两个弟弟。

姜肱大被

汉朝时候,有个姓姜名肱的,表字叫做伯淮。和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一个叫姜季江的,天性非常友爱。虽然他们兄弟三个人,各自娶了妻子,可是不忍分开了睡,所以他们做了很大的被,兄弟三个人一同睡着。

有一次,兄弟们一同到府城里去,晚上碰着了强盗,就要杀他。他们兄弟三个人都抢着死,强盗也就把三个人都释放了,只抢了一些衣服和金钱去。

到了府城里,别人家看见姜肱兄弟们都没有了衣服,就问姜肱这是什么缘故。姜肱就用别的话来支开了,终究不肯说明,碰着强盗这一回的事。强盗们得知了,觉得很感激,并且很懊悔,就到了姜肱那儿,叩头谢罪,把以前抢去的物件,统统都还了他们。

缪彤自挝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缪单名叫做彤。表字豫公。他在幼小年纪的时候。早已没有了他的父亲。兄弟四个人。一同住在一块儿。等到后来各自娶了妻子。这几个妇女们就要请求均分家产。

已经有好几次了。甚至于屡次有争闹的言语发生。缪彤听见了很感愤叹息。就关了门。自己打着自己说道。缪彤呀缪彤。你勤修身体。谨慎行为。学了圣贤人的法则。想去整齐世界上的风俗。为什么不能够去正了自己的家庭呢。他的弟弟们和那几个妇女听到了。就都在门外叩着头、谢了罪。缪彤才开了门出来。从此以后。他们一家的男男女女。就更加敦好和睦。

王览争鸠

晋朝时候。有个着名友悌的人。姓王名览。他的母亲打他不同母的哥哥叫王祥的时候。王览每每流着眼泪。抱了哥哥。他的母亲虐使王祥和王祥的妻子。王览同了他的妻子。也一定赶去同做。后来王祥在社会上。渐渐地有了名誉。王览的母亲很妒忌他。就用毒酒要药死他。王览知道了。就拿了药酒来抢着喝。他的母亲就急急忙忙把药酒夺来倒在地上。因为了这一件事。他母亲的心里也就感悟了。当时吕虔有把佩刀。看佩刀上面刻着的字。带了这佩刀的人。做官可以做到三公。吕虔就把这佩刀送给王祥了。王祥拿来给了弟弟。果然后代的子孙。做公卿大官的有九代。

庚衮侍疫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姓庾。单名是一个衮字。表字叫做叔褒。

那时候正逢着了大瘟疫。他的两个哥哥。都传染了疫病死了。第二个哥哥名叫庾毗的。又病得很危险。疫气非常的盛。所以他的父亲母亲和弟弟们。都避到外边去了。独剩了庾衮一个人不肯去。他的伯父叔父们硬要他也出去躲避。庾衮就说道。我的生性。是一向来不怕病的。竟不肯出外。他并且亲自扶持病人日夜不睡。有时候还抚着死去的两个哥哥的灵柩。哀哀的哭。这样的过了一百多天。流行的时疫、没有了。家里的人才回到家里来。这时候庾毗的病已经好了。庾衮也没有传染。地方上的父老们。都觉得很奇怪。

刘进束带

南北朝时候,南齐朝有一个人,姓刘,单名是一个琎字,表字子敬,就是刘瓛的弟弟。他的做人,是很刚方并且很正直的,在南宋朝泰豫年间,曾经做过明帝的挽郎。

有一次,他的哥哥刘瓛,半夜里在隔壁房间里,叫着他的名字,但是刘琎并不去答应他。等到下了床,穿好了衣服,到了哥哥床面前立正了以后,才答应了。刘瓛很怪他的弟弟,怎么答应得这样迟。

刘琎从从容容对他的哥哥说道,以前我因为身上的带子还没有束好,深恐防礼貌不周,得罪了兄长,所以不敢随随便便答应的。刘琎的敬重哥哥,是这个样子,所以做了一代有名的臣子。

古代诚信故事 第六篇_经商诚信案例

案例之一: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巴林银行计划在新加坡设立分行。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派人考察后,发现该银行信用不佳,遂毅然拒绝。英国首相为此多次向李光耀交涉,亦无结果,以致两国关系也一度受到影响。几年后,巴林银行破产,英、美、法、日等发达国家因此蒙受了巨大损失。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新加坡的信用环境是最好的。国际资本开始向新加坡聚集,新加坡逐渐成为亚洲金融中心。新国经济腾飞也从此开始。

案例之二:早在1858年,恩格斯就称汕头为“中国唯一有些商业意义的口岸”。但是,近几年,这个百年商埠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因为信用缺失,经济开始萎缩。2002年,国家在这里查出1000多家偷税漏税企业,涉及金额200多亿元。这个时期,汕头走私、假冒伪劣商品、地下六合彩泛滥成灾。作为一种必然结果,全国有18个地区向辖区经济实体发出警告“不能、不要、不和汕头人做生意”。在一些城市,商家甚至打出了“本地无潮货”的广告,以显示其诚信。2000年,汕头GDP增长首次低于两位数,2001年,汕头GDP首次出现2.5%的负增长。信用环境不好,投资环境不好。从1999年到2001年,迁出汕头的企业多达1200家。

这两个案例一正一反,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讲信用就不能做生意。

本文来自:长大导航文字网【/wenzi/】详细出处参考:/wenzi/581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一个人的人格,强调怎样做人,强调以什么样的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诚”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论语》中的“以德报德”,《荀子、修身》中的“养心,莫善于诚”,以及民间流传的“以诚待人”等等,都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做人为人中重视和追求“诚”的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使民族相互认同、沟通和融洽,之所以能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信赖,与中国讲究一个“诚”字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做人为人的“诚”,包括哪些内涵呢?

一是诚实、真实、

诚实,是一个人做人为人的基本道德品质。诚实的人是最值得信赖人,因为他说真话,不欺骗别人,也不欺骗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掩饰事实的真相,能做到事实求实。

二是正直

正直视一个人的一种高尚道德品质,要求人们有原则,遵守信义,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总能在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维护正义,而不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背信弃义,虚假伪善。因为正直能赢得人们的友谊,尊敬,钦佩和尊重,因而历来被古人所推崇。

三是无私待人

真心实意的对待别人。当别人有困难时,不是光说漂亮话,而是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一个人能这样无私的对待他人,那就是一

个诚实的人。

四是有信誉

信誉,是做人的重要形象,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凡是诚实的人,必定是有信誉的人;反之,失去信誉的人,必是形象不好的人。古人有许多有关“信”的作用方面的言论。《言论》中说,“为人诚信,便会得到别人的信任”;《老子》中也说,真话、实话不一定要好听。好听的话未必可信”。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做人为人之中特别强调一个“诚”字 ,希望人们成为一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真诚的人、真实的人、有信誉的人和求实的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在市场经济下讲“诚实”是“傻瓜”......因此,在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强调“诚”这个字并将它发扬光大师很有现实意义的。

事例

季札心许

春秋吴国公子季札,之所以为历代儒家所推崇,除了他的仁义礼让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季札十分守信遵诺。一次季札奉命出使鲁国当时途经徐国时,徐国国君很喜欢他的佩剑,但又不敢明言,季札心里明白,但因外交重任在肩,不便立即解剑相赠。当季札完成使命回国,再次来到徐国时其国君已去世,季札人将佩剑解下,挂在其墓前的树上。随从不解的问:“您这是送给谁啊?”季札解释说“此前路过时,我已心许徐国国君哪能因他的去世而违背我的心愿呢!"季札心许也就成为守信遵诺的典范。“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等成语、格言,早已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对“守信”追求的生活概括。

朱晖以诚感人,以信的友【古代诚信故事】

汉朝时期,有一个人教朱晖,是一位清廉之士,他不仅重情义,而且讲信义。他在读书的时候,偶然结识了一位大官,名叫张堪,与他同乡。张堪很重视他,但朱晖却因为自己是个大学生,不敢与他交往过密。又一次,张堪对朱晖说:“你真是一个自持的人,值得信赖,我愿以身家子妻托付与你。”朱晖因为张堪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对此重言不知该怎么反应,只是恭敬的拱手相应。后来,张堪去世,因为清廉,身后没有留下什么丰厚的遗产。朱晖其实早已与张堪很久不通音讯,但闻讯之后,感于张堪的知遇之恩,不但千方百计的济以钱粮,而且经常去慰问他的家属。朱晖的儿子对他说:“爹,我们以前并不曾听说你与张堪有什么厚交,我们家也并不丰裕,你为何这样善待他的家人?”朱晖回答说:“张堪生前,曾对我有知己相衬之言,我当时已有备于心。做人要守信,不能欺别人,更不能欺自己。”朱晖还有一个同乡,名叫陈揖,两人也十分投缘,可是陈揖过早谢世留下了一个遗腹子陈友。朱晖在陈揖去世之后,也是尽一切力量代陈揖尽父责,照料陈揖家生活,帮助教育孩子。后来,陈友长大成人,有一次,南阳太守召朱晖的儿子去当僚属,朱晖却换下自己的儿子,举荐陈友去。

点评

交友贵在真诚,要有一种能做到无怨无悔地付出的心怀。交友重在守信,不能想象一个食言的人,会拥有真正的朋友。交友要择信友,

但同时自己也得有信,并不一定指高不可攀的高德嘉行,我们平时所做的日常小事,都包含着这种“信”。

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要求,为人重在守信,

商人失信丧生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捆大麻杆,拼命地呼救。有个打鱼的人赶忙去救他,刚靠近时,商人大叫说:“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打鱼人把他救上了岸,他只给10两金子。打鱼人说:“你刚才亲口说给百两金子,现在怎么只给10两金子呢?”商人变色道:“你一个打鱼人,一天能收入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够吗?”打鱼人听了,心中很不是滋味,怏怏不快地走了。又一天,这个商人再次从吕梁坐船而下,船被石头撞破,又碰上了打鱼人。有人说救救他吧!打鱼人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啊!”于是停住船不动。商人便淹死了。单说那商人之所以遭此恶果,正是不守信之故。一个人如果不诚实,言而无信,迟早是要遭到惩罚的。

点评

说话算数、遵守诺言是诚信的表现。自古以来有“千金一诺”之说,意思是一个许诺,价值千金,所以为人出世要重诺守信。据《史记》记载:秦末楚人季布,任侠仗义。他曾在项羽军中供职,刘邦立汉后曾悬赏通辑他,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免于祸害,

古代诚信故事 第七篇_古代商人案例

范蠡造秤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激流勇退,隐姓埋名,回乡经商去了。他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睛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想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

一天,范蠡经商回家,在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里汲水,方法极是巧妙: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回家仿照着做了一杆秤:用一根细直的木棍儿,一头钻上小孔,小孔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一头拴上吊盘,装盛货物,一头系鹅卵石为砣;鹅卵石移得离绳越远,吊起的货物就越多。秤做出来了,一头挂的货物多,鹅卵石就要移得远,才能平衡,他觉得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呢?他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然不得要领。

一天夜里,范蠡出外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突发奇想,便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一两重,十三颗星是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

时间一长,范蠡发现有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如何杜绝奸商的恶行呢?范蠡又是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星,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禄、寿三星,十六两为一斤。范蠡以此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赚黑心钱。他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失去福气(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不得“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折损“阳寿”(短命)!”

就这样,秤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

胡庆余堂今景

作为一代 "红顶商人",胡雪岩叱诧商场,写尽人间风流。更令后人称道的是,他 "为富且仁",善好施,做出众多义举,在赢?胡大善人"的美名、黄马褂加身的同时,亦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在他的这些义举中,胡庆余堂药号的开办,尤为后人们所称道。

关于创办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的缘由,流传至今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胡雪岩因胡老太太生病抓药受阻,怒而开药号;一种说法为胡雪岩因小妄生病,抓回的药中有以次充好的一两味药,要求更换时遭到药店伙计的抢白,激愤而开药号。实际上,任何偶然事件都有其必然性,胡庆余堂的开创与胡雪岩深受杭州悠久的中医文化熏陶,身处乱世而兴济世救人之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早在1875年由于战乱、疫病等原因,死亡率剧增,人口负增长之时,胡雪岩便己打定救死扶伤的主意。他邀请江浙一带的名医研制出"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赠给曾国藩、左宗棠等部及受灾区民众。胡雪岩在全盛时期开创的胡庆余堂将他救死扶伤的对象范围扩大到全天下所有的百姓。在胡雪岩的主持下,胡庆余堂推出了十四大类成药,并免费赠送 辟瘟丹、痧药等民家必备的 "太平药",在《申报》上大做广告,使胡庆余堂在尚未开始营业前就已名声远播,这正是胡雪岩 "放长线钓大鱼"的经营策略。1878年春,以上的耗费换来的是成倍的利润。 胡庆余堂在1880年时,资本巴达到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而胡雪岩,胡庆余堂的创办者,也因其不耻下问、勇于探索,以一个钱庄出身、不熟悉药业的人在中国

药业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使胡雪岩的声名不至被时间所冲淡。这也算是善有善报吧!

除了创办胡庆余堂以悬壶济世的义举之外,胡雪岩还为左宗棠的西征举借洋款,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结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蛮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书写了他人生中精彩的一笔。

白圭有一套独到的经商术,他把自己的经营原则总结为八个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具体的做法是在收获季节或丰年,农民大量出售谷物时,适时购进谷物,再将丝绸、漆器等生活必需品卖给这时比较宽裕的农民;而在年景不好或是青黄不接时,适时出售粮食,同时购进滞销的手工业原料和产品。而且白圭所说的“与”,是予人实惠,当某些商品积压滞销时,一些奸商坐待价格贬得更低再大量购进,而白圭却用比别家高的价格来收购;等市场粮食匮乏时,奸商们又囤积居奇,白圭却以比别家低廉的价格及时销售,满足人民的需求。白圭的这种经营方法,既保证了自己能够取得经营的主动权,获得丰厚的利润,又在客观上调节了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个体手工业者以及一般消费者的利益。无怪乎白圭自诩为“仁术”。 白圭还有一个让现代人汗颜羞愧的经商思想:“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意思是说如果为了省钱而买谷物自己吃,就买差一些的谷物,如果是为了做种子来年丰收,那就请买上等的种子。他不但为对方着想,还计划得合情合理,既要节俭,又要丰产,可谓将思想做到了家。这种经营思想和真诚为顾客着想的人在如今也是很少见的。许多商家如果真把顾客当做上帝来对待,就应该处处为顾客着想,而且要像白圭那样想在前边,这才是最有效的最让人钦佩的经商策略。

叶澄衷在1862年(同治元年)在虹口开设老顺记商号,经销五金零件。经营有方,不数年,总号移于百老汇,并在长江中下游各商埠遍设分号,遂成巨富。成巨富名流后,热心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在家乡和上海设立慈善救济机构,多次出资赈济浙、鲁、豫直等省灾区,受清廷嘉奖,并捐得候选道员加二品顶戴。

诚信起家

叶氏的诚信,不仅受到同人同行的称赞,而且也博得外商的好评与信赖。他的发迹是在17岁那年,自棹小舟,来往于黄浦江中,与番舶做小生意,有一天,有一位外商乘他的小舟过渡到十六铺彼岸,外商上岸时,忘带了一只手提的小皮包。叶氏发现后,那位外商已经远去。叶氏拉开皮包一看,里面有很多钞票与支票,于是叶氏在十六铺守候,等他来取,等到傍晚,那位外商急急忙忙前来向叶氏打招呼,找那只公文皮包,叶氏一见确是那位外商,就将此包如数奉还。那位外商拉开皮包一文不少,用一叠厚厚的钞票送给叶氏以表酬谢,叶氏婉意谢绝。这位外商原来是英国火油公司负责人,是中国部经理,他看叶氏诚实,就请叶氏去管理火油仓库并请一位中文教师和一位英语教师,帮助叶氏学习文化,从此叶氏对西欧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经营五金及火油等买卖中也有了靠山。

钱王故事

百余年来,在彩云之南的昆明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那是清末的一天,外面在下着绵绵细雨,红顶商人王炽开的同庆丰钱庄总号大店之内,人来人往,熙熙攘

王炽

攘。此时一个衣衫褴褛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qg/427940/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诚信故事 古代诚信故事大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