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美文 > 爱情故事 > 朱德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

时间:2017-12-06   来源:爱情故事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故事】

朱德的故事 第一篇_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小故事——朱德元帅的小故事

(一)从小爱劳动

1886年12月l日,四川省仪陇县李家湾,一个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第一个元帅朱德。

朱德从小热爱劳动,4岁就帮妈妈干活,5岁时,他就学着割草、拾柴,帮家里干些杂活。朱家附近没有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妈妈再也没有力气去挑水。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却发现缸里的水满满的。妈妈感到很奇怪,于是连着几天都不打水,可是水缸每天都是满满的。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妈妈起了个大早,这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在悄悄地挑水。妈妈又惊又喜,紧紧地把朱德搂在怀里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二)以身作则

朱德有个侄孙,不太安心在农村工作,曾几次写信给朱德,请求朱德把他调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侄孙参了军。一次从东北回老家探亲,途经北京时去看望了朱德。朱德对他说:“你参军了,咱们是革命同志关系,而后才是其他关系,你要遵守部队纪律,好好学习,严格训练,努力进步。”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到北京请求朱德帮他在城里找个工作,朱德说:“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能有半点特殊。你在部队入了党,共产党员更应该服从组织纪律。仪陇县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组织安排,无论干啥都要干好。”这个侄孙听从了爷爷的教诲,愉快地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当了公社的放映员。

(三)普通一兵

1929年的一天,朱德的通讯员在行军路上病倒了。朱德硬要通讯员骑上他的大黑马,自己挑担子。当部队要到松源的消息传开后,当地群众比过年还高兴,都巴不得立刻见到朱军长,但是因为谁也没见过朱军长,不知道哪个是他。党代表告诉大家,朱军长骑的是大黑马。于是,队伍出现在面前时,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那个骑大黑马的人身上。只见黑马背上坐着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青年,面色也不太好,而且显得有点疲劳;前面走着一位挑担牵马的人,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壮汉。他正是朱德,他身穿一套黄灰色旧军装,脚踏草鞋,腿打绑带,肩上弯弯的扁担挑着四五盏船灯。在乡亲们疑惑的目光中,只听朱军长洪亮的嗓门冲着大家说道:“乡亲们好啊!”乡亲们这才明白,敬爱的朱军长原来已经来到了他们中间。

【朱德的故事】

(四)一块银元

三千多名战士驻扎一个村,吃饭吃菜成了一件大事。刚开始,由于地主老财造谣惑众,加上村民对红军并不了解,许多人弃家躲避,来不及逃的人关门闭户,筹集粮菜一时陷入了困境。朱德军长严明纪律,让战士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天,两名战士到村南一户人家,大门紧锁,听说已逃到外村亲戚家中。只见其家门口有一个南瓜大架棚,十分旺盛,棚上挂着两个黄艳艳的大南瓜,小战士心想:人家又不在,怎么个买呢?大个子战士说:“把两个南瓜割下,我写一张纸条,钱以后送来。”说完割下南瓜,写了一张字条“买两个南瓜,以后付钱。——红军”.放在架上回去了。有一天晚饭,朱德吃到香酥的南瓜饭后,询问谁买的瓜真是好吃时,他才知道南瓜没有付钱。他让人叫来那二位战士,从背包里带出一块银元,语气严肃地说:“人不在,也不能白吃呀。”说完要二位战士去还钱,两位战士原以为办了一件好事,却受到首长的批评,顿时面面相觑,等他们回过神来时,早已站在身旁的排长对他们耳语了一番,这时他俩才兴冲冲地走了。

再说红军进村后,帮助村民打扫庭院、挑水劈柴。一位大爷病了,还派医生为他诊治„„一桩桩军爱民的好事在村里传颂着。村民们消除了误解,事实戳穿了地主们造谣中伤的阴谋,外逃的村民回来了,村子里家家户户敞开大门,争相帮红军做事,有送粮送菜的,有送儿子来帮丁当兵的,真是军民鱼水一家亲啊。又说村南那户种南瓜的村民叫陈亮,他携妻带儿回到家里,一切依然如故,十分高兴。只是棚上两个南瓜不见,他心里想:家在就好,

两个南瓜算是让贼偷了罢,也不把它当回事,在村民会上他无意说了这事,没想到那二个战士又狠狠挨了一顿批,可他们心里不服气哪。

一天,陈亮的妻子上棚割南瓜叶准备煮了喂猪,不经意间看见被割走的一个南瓜蒂上用红布扎着一个小包,他拿下来一看,里面包着一个金闪闪的银元,还有一张小纸条,可他不识字,急忙拿到村里给丈夫看,只见字条写着:“老乡:买2个瓜送上一块银元。——红军’’村里人顿时都聚拢过来,有的窃窃私语。陈亮顿时面红耳赤,捶胸顿足,大声说:“我好糊涂啊,原以为南瓜被贼偷了,没想到红军大哥纪律严明,买东西付钱,一银元可买好多南瓜呀。”说完他拉着郭夫爷一起找朱军长,一是把银元还了,二是要向两位战士赔罪。朱德军长激动地对他们说:“这是红军应该做的。银元你留着,至于赔罪由我来吧。”回到家里,陈亮倾其所有,把鸡蛋、鸭蛋和鸡鸭装满箩筐,上面用红纸写着“拥军爱民”,一家三口人高高兴兴担着慰问品走向美魁堂,听说红军走的前一天,他还特地屠杀大肥猪前去慰劳。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亮的“银元故事”在村里传遍了,拥军爱民在福鼎在横口成了时尚,蔚然成风。后来,一位诗人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首《南瓜蒂上长白银》的诗还在省里获奖,而一位画家以此为题材的国画也得了奖。从此,拥军爱民的优良风尚在福鼎在横口在永春代代相传,永远相传。

(五)向往和平

时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上的开城进行停战谈判,和平有望。朱德听说添了第二个孙子,非常高兴,说:“朝鲜战场正在进行和平谈判,就叫„和平‟吧!希望这孩子能成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的有用之才。”这是朱德同志送给孙子的第一份礼物,这名字里面一定寄予了一个戎马倥偬(kǒngzǒng)大半生的老人对和平的向往,对子孙美好前程的祝愿和期望吧! (六)沉默的笑话

“文革”期间,“四人帮”连朱德这样一个沉默的老人都不肯放过,足见其心狠手辣。然而,朱德的沉默有着丰富的内涵,有一则政治笑语为证。王洪文当了副主席。有一天,他去看望朱老总,朱老总对他那妄自尊大的神情很轻蔑,瞄了他一眼,用拐杖指指天,又戳戳地,没有说话。王洪文嚼不出滋味来,便去找邓小平,邓小平答道:“这还不明白,是说你不知天高地厚。”

朱德的故事 第二篇_朱德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 内容包括: 冈山会师、 井冈山上的“文化教员”、 三打龙岩城、 第四次反“围 剿”、同甘共苦、藏区鱼水情、粉碎九路围攻、与敌人“捉迷藏”、总司令与柯棣华、《伟大 的道路》、六十寿辰、“攻坚战术开新面、履险如夷等。 *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886.12.1~1976.7.6),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 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1909 年加入同盟会,后曾 参加辛亥革命、南昌起义等 朱毛会师井冈山 朱德与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共同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 战胜千难万险, 推翻了三座大山, 打倒了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但是,直到 1928 年,两位伟人才在井冈山第一 次会面。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两支革命队伍在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意义非常深 远。 朱毛是怎样会师井冈山的呢? 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带领一部分队伍转移到了广东的三河坝。敌人很快纠集了 10 个团两万多 人的兵力进攻三河坝。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虽然消灭了不少敌人,但是敌众我寡,又与主力部 队失去了联系。为了保存力量,寻找有利战机,朱德决定转移。这时,一部分战士有些动摇了,朱德 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起义虽然失败了,革命遇到挫折,但这只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他宣布:“革 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有人问:“敌人这么强大,我们怎么办呢?” 朱德坚定的说: “我们打游击啊!反动派总有一天要被我们消灭。” 队伍又前进了,但仍然很艰难。部队打到湖南汝城时,一天夜里,战士们正在睡觉,朱德还在翻 看报纸,考虑第二天的行动,突然一声枪响,他立即下令让警卫员通知部队转移。朱德交待说,现在 情况不明,不到万不得已不准开枪。 大家提着枪准备撤退,敌人已经追了上来。敌人喝道:“朱德在哪儿?”一个战士答道:“在后 面!”此时,朱德已来不及隐蔽了,他急中生智,随手拿起伙夫的围裙系在腰上。 敌兵厉声问道:“朱德在什么地方?快说!” 朱德不紧不慢地指着后面那间房子答道:“在后面!” 两个敌兵赶紧朝后面那个房子走去,可走了几步又转过脸来,不放心地问朱德:“你是干什么 的?” 朱德用手掸了掸围裙,说:“我是伙夫头!” 这时天已经黑了,敌兵把朱德拉到灯下仔细一看,只见朱德脚穿一双破草鞋,身上穿着一件破衣 服,胡子长长的,就赶紧去找朱德了。 朱德向警卫员使了个眼色,两人急忙跳窗户跑了。 朱德带领队伍到了湖南信丰时,就听说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他还派【朱德的故事】

毛泽覃上井冈山与毛泽东联 系,准备必要时也转移上井冈山。 毛泽东知道了南昌起义的情况,很是关心,派何长工下山去打听起义部队的下落。何长工在广 东韶关犁头铺找到了朱德。 朱德听何长工介绍了毛泽东上井冈山的情况,非常高兴。他激动地说:“我们跑来跑去,没有一 个站脚的地方,正要去找毛泽东呢!前几天,我已派毛泽覃去井冈山了。” 第二天,朱德给何长工写了一封介绍信,还给了一些盘缠,让他赶快回井冈山,向毛泽东说明情 况。不久,起义部队发起了湘南起义,敌人纠集了 7 个师的兵力进行围剿。为了保存实力,朱德决定 向井冈山转移。毛泽东很快派部队下山去接应,朱德在汝城又见到了何长工。何长工说:“我们拼命 往南打,没想到你们撤得这么快。” 朱德高兴地说:“你们的行动直接掩护了我们。现在,毛泽东 在哪儿?”何长工说:“他带领部队打掩护,再过三、四天才能到这里。” 朱德和毛泽东在宁冈的砻市会合了。两位巨人历史的会面是在砻市的龙江书院。 朱德和陈毅先到了龙江书院。当毛泽东到来的时候,朱德和陈毅到书院门外迎接。朱德大步走向 毛泽东,伸出大手,两位巨人的手掌紧紧握到了一起。他们使劲摇着对方的手,那么有力,那么热烈, 这是一次历史的会见。 1928 年 5 月 4 日,在砻市举行了“庆祝两支部队胜利会师”的大会。 会场设在砻市南边一个草坪上。用门板和竹竿搭起一个主席台,两侧插满了红旗,悬挂着'“庆 祝两支部队胜利会师”和“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幅标语。山茶花红,油菜花黄。笑声,歌声震天 响,会场上人山人海。 两支部队的领导和各界人士组成的主席团走上了主席台,庆祝大会开始。何长工主持大会。当他 宣布庆祝大会开始时,军号吹起,鞭炮齐鸣。执行主席陈毅首先讲话。他说,今天是五四纪念日,我 们在这里庆祝两支部队的会师,意义非常重大。他宣布,两支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 同志任军长,党代表是毛泽东同志。 朱德在大会上讲话。他说,两支部队的汇合,意味着中国革命的新起点,我们有了根据地,我 们的力量更大了。我们两支队伍要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他还风趣地说:“我们大家都很高兴, 敌人却难过了。 那么, 就让我们的敌人难过去吧, 我们不能照顾敌人的情绪, 我们要彻底把它们消灭! ” 毛泽东也发表了讲话,会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毛泽东和朱德的巨手紧紧地握在 了一起,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朱德的扁担和南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朱德和毛泽

东领导的两支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是 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象征着中国革命的一个新的开端,也是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基 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造的井冈山精神,今天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革命的一大胜利。但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处境非常困难。根 据地地处山区,百姓不多,经济困难,部队的供给不能保证。特别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断进攻, 围剿,经济上封锁,部队吃粮都很困难。在非常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部队还要下山去筹集和运送粮食。 部队所需粮食都是靠下山打土豪解决。要从山下把筹到的粮食运上山。山高路陡,到山下运粮要走几 十里路。那时候也没有汽车,全靠人挑,战士们经常要下山去挑粮。毛泽东和朱德虽然军务繁忙,每 天夜里都工作到很晚,但还要亲自与战士下山去挑粮,这在现在是很难想象的。朱德当时已是 40 多 岁的人,身为军长,日夜操劳,但他仍然和战士一样,亲自下山去挑粮。直到现在还流传着“朱德的 扁担”这样一个故事。 到运粮那天,朱德穿一双草鞋,头戴斗笠,和战士们一样用一根扁担挑着满满一担米,汗流满面 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从山上到山下的茨坪有五六十里地,从天亮出发,要到天黑才能回来。战士们 见军长每天日夜操劳,白天还和大家一起下山挑粮,都很心疼,就劝他不要去了。可是,怎么劝也没 有用,有的战士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军长的扁担给藏了起来。军长没了扁担,还怎么去挑粮?可是, 朱德又设法找来一根扁担,而且在扁担上刻了三个字:“朱德记”。 到山下运粮的地方越来越远。这一天,部队要到宁冈挑粮。多远呢?离井岗山足有 200 里地。 当天回不来。 装粮的同志想照顾照顾军长,少给他装点粮,朱德不干,亲自把箩筐装满。这还不算,又把专门 带来的两个口袋都装了半下。有的战士急了,说道: “军长,您那么大岁数,少挑一点吧,我们每人 多挑一把就行了.”朱德不答应,一脸严肃地说道:“我为什么要少挑?我挑得动嘛!”朱德挑了多少 粮食呢?一过秤;142 斤。好家伙,真不简单,走的都是山路,一边是崎岖小路,一边是万丈深渊, 革命真是不容易啊! 路远了,挑粮的队伍要在半路住一宿。战士们凑在一起商量怎样减轻一下军长的担子。第二天一 早,几个战士来到军长跟前,还没张嘴呢,朱德就先开了口:“怎么样,你们是不是要跟我比赛比赛 啊?”班长谢长生一听比赛来了劲,赶紧说:“好啊,谁先到山上谁英雄。”一个战士拉了一下班长 的衣角,谢长生忽然恍然大悟,说:“

比赛可以,但有一个条件。” 朱德问:“什么条件”? “你年岁大,把粮食给我们每人分一把!” 朱德听了,赶紧挑起箩 筐上路了。 朱德挑着 100 多斤的重担,大步大步朝前走,要是不认识的人,怎么能相信这挑担的人竟是军 长! 中午,在一个叫斜源村的地方休息了一会儿,继续上山。两个战士不由分说,把朱德两个箩筐上 的口袋抢了去。朱德要去追,两个战士已经走远了。没办法,朱德笑着说:“这小家伙!”朱德和战 士们一起把粮食挑上了山。 后来,红军长征到了延安,仍然非常艰苦。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扼杀革命,对延安又实行了经济封 锁。毛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朱德总司令虽然已是半百的老人,也亲自纺线种 菜。他经常到菜地里劳动,浇水、施肥,他种的南瓜可大了,一个南瓜几十斤重,创了纪录。 朱德的扁担和大南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艰苦奋斗不能忘。 朱德军长与士兵 朱德身为总司令,但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总是平等对待士兵,时时关心战士的冷暖疾苦, 与战士心连心,受到广大士兵的爱戴与人们的尊敬。这里,讲几个朱德在当红军军长时关心士兵的故 事。 在茅坪的红军医院,有许多伤员都急着重返战场,医生怎么劝说都不行。朱德听说以后,亲自来 到了茅坪医院看望伤员。医生们对朱德讲述了伤员不安心疗伤的情况,请军长帮助想办法。朱德问清 情况以后,对医生们说:“你们既要治伤,也要治心,把二者给结合起来才能让伤员安心,早日治好 病。”医生们犯难地说:“我们医院条件很差,没有什么好药,也没有什么营养品。” 朱德说:“正 因为这样,才要治心嘛!”他说,治心就是千方百计让伤员安心治病。他建议给伤员们演些小节目, 特别是演些宣传战士们的英雄事迹的小节目,让大家配合治病。最后,朱德说:“这样吧,我给你们 把戏班子请来。” 第二天,朱德就把戏班子请来了。朱德还亲自和战士们一起背门板,抬木桶。在医院门口搭了 一个戏台。 戏快开演了,伤员们兴高采烈,只见朱军长和医生护士们又把几个重伤员背了来,让他们也来看 节目。一个重伤员在朱军长背上直喊:“军长!使不得,使不得!” 朱德不在意地说:“有什么使不得,你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负了伤,是人民的功臣,我背你们是 应该的!好好看戏,心情愉快了,伤也好得快!” 伤员们看着精彩的表演高兴得不得了, 狮子舞完龙灯, 医护人员还来演自己编的 《慰问红军伤员》 、 《赞英雄》等节目。最后,朱军长还亲自上台指挥大家唱起了歌颂红军的山歌。 节

目看完以后,伤员们都表示,一定要听军长的话,安心养伤,争取早日再上战场。 在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的干粮袋没几天就空了,部队陷入了饥饿。 一天,朱德在路边发现一些牛、马的蹄子。他兴奋地喊道:“这可是好东西,老板还专门吃这 些东西呢!”他让警卫员把蹄子送到炊事班,把肉和筋挑出来,煮了锅蹄筋汤给战士们喝。战士们这 些天尽吃野菜了,端着蹄筋汤都高兴起来。可是,大家一想,军长岁数那么大了,每天操劳最累,就 在军长碗里多放了一些蹄筋,少放了一点野菜。朱德发现了,他把自己碗里的蹄筋汤又倒回锅里,搅 了一搅盛了一碗,他和战士们一边吃一边拉呱(聊天),说:“干革命不能靠一、两个人,要靠大家。 我们团结一心,才能战胜敌人。今后,不许为我搞特殊化!” 彭德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之一 (1898.10.24—1974.11.29) 按族谱所排,彭德怀取名清宗,字怀归,号得华。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湘潭人。1898 年 10 月 24 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乡彭家围子。妻子浦安修,无子女。在我们以前的语文课 本里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在红军长征途中,战士们断粮了, 饥寒交迫,许多战士都到下了。焦急无奈的彭德怀忍痛割爱,把陪伴自己多年的座骑—大黑骡子杀了,给战 士们充饥,以解燃眉之急。我被彭德怀对战士那深深的爱感动了。我的心被一股伟大的力量牵引着,怀着崇 高的敬意走进了彭德怀的世界。 彭德怀,原名彭德华,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 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帅。有一次,警卫员给彭德怀泡了一杯茶。 他端起来一看, 发现茶叶不对, 就问警卫员: “这茶叶是哪来的”?警卫员回答: “是管理科送来的” 。彭德怀一听就火了,大声批评警卫员: “你看,你看,你就是不动脑子嘛?管理科送来的茶叶是给客人和公家吃的。 ”警卫员笑着解释: “就这么点 小事,算得了什么?”彭德怀一听,更加生气说: “事情不大,可是个原则问题,还不是白占公家便宜嘛! 中国有句问题,叫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最后,彭德怀拿了一今茶叶的钱, 让警卫员管理科送去, 并明确要求他把公家的茶叶和茶叶钱分开来放, 个人喝茶, 绝不能从公家的茶罐里拿。 这是发生在 1952 年的一段往事,现在听起来,任然让人肃然起敬。彭德怀讲的道理,不仅是我们党的光荣 传统,也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

朱德的故事 第三篇_少年朱德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

少年朱德的故事

伟大母亲人格魅力的影响

当我们将敬佩的目光投向四川西部那山峦叠障的大巴山麓时,寻觅朱德童年时代的生命足迹,就会强烈地感悟到在他的幼小的血肉之躯里融入着母亲那忍耐、宽厚、善良的伟大人格,贫穷的生活使他自立而自强,并养成了不屈的个性。这一切,无疑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朱德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他的人格魅力又是如何形成的?

四川北部的仪陇县,隐没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大巴山西麓,出县城往东南行走70余里,有一座形状如马鞍的大山,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马鞍山。每逢一、五、八日,附近的山民便到山前的平坝上赶场,人们习惯上称这里为“马鞍场”。1886年12月1日,呼啸的北风如脱疆的野马夹着大片的雪花恣意地践蹋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在马鞍场李家湾的一座破落的房子里,传出一阵阵婴儿的啼哭,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了这苦难的人世。这个幼小的生命就是朱德。

朱德出生的时候,祖孙三代十几口人居住在地主丁邱川废弃的一座破仓房里,全家人仅靠佃租地主的几十亩薄地维持着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苦难便如同孪生兄弟般裹住了朱德那幼小的生命。

苦难的日子虽然使人食不裹腹、骨瘦如柴,却没有压弯人们的脊梁。朱德的母亲钟氏以她的善良、勤奋、吃苦的精神默默地影响着他那幼小的心灵。在朱德的记忆里,母亲性情和蔼,从没有打骂过孩子们,也没有和村人吵过架,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便天天坐在母亲的纺车旁,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纺那永远也纺不完的线,一方面听母亲娓娓地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那些穷苦百姓受苦受难,有钱人家为非作歹的故事,在朱德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母亲讲到动情处,朱德那明亮的双眸里便盈满了泪水,有时还把小拳头颛攥得紧紧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德在四五岁时便开始帮助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在田野里、在院子里、在母亲高大的身躯的背后时时见到朱德那幼小的身影。虽然显得很吃力,有时不免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地上,朱德却始终都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角,艰难地在人生路上迈着坚定的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朱德从母亲那里学到了许多劳动知识。对童年时代的这段生活,他曾深情地回忆过,“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地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见《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一1ll页)童年的这段岁月,养成了朱德的吃苦耐劳的品格,使他在日后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凭借着这种品格将革命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朱德的母亲不仅教给他许多劳动知识,也教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有一年,南巴地区遭了灾,不少灾民拖家带口地出来讨饭,朱德的母亲没有粮食周济他们,就煮了一锅菜糊糊,让朱德给灾民端去。受母亲的这种影响,朱德在很小的时候便用他弱嫩的双肩经常帮助小伙伴们把柴草背回家去。而1895年除夕之夜在地主的欺压之下,朱家十几口人被迫沦落到两个地方,临别时,母亲那含泪的教诲、那沉痛的诉说,使幼小的朱德深受触动,在他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决心寻找新的生活”。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以自己勤劳朴实的习性、以自己宽厚仁慈的性格为中国革命造就了自己伟大的儿子。母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以怎样的形象给予孩子以怎样的影响,是每一个母亲都应该深思的。 1892年,在朱德的一生中应该是值得记住的年代,这一年,6岁的朱德背负着父辈的殷殷希望跟着哥哥代历、代风走进了离家不远的药埔垭私塾,开始了艰难而又执着的求学生涯。 对于当时的入学情景,朱德后来回忆道:“入学那天,天还没亮,全家便都起身了,看着上学的孩子洗好脸穿好整齐的衣服,又谆谆告诫说,要绝对服从先生,不许有二话——因为师生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吃过早饭,老大、老二、老三随着伯父像执行神圣任务一样,出了家门。全家老小一直送到门口„„”

朱德同他的哥哥刚到私塾时,原有的十多名学生均是富家子弟,很看不起衣不蔽体的朱氏兄弟,经常找碴欺辱他们。朱氏兄弟在讥讽、嘲笑中度过了几个星期,终于忍无可忍,朱德在哥哥的带领下,将富家子弟打得落花流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1893年,朱德和大哥代历转到了丁姓地主的家塾里读书,朱家为此而承担聘请先生的一半费用。在丁家私塾,朱德兄弟坐在课堂里光线最暗的地方,有时逢上阴天,连课本上的字都难以看清,尽管如此,朱德却十分珍惜这用父辈的血汗换来的如生命般珍贵的读书时间,拼命地将一点一滴的知识储藏在自己的脑子里。

这一年的冬天,山里只下了一场小雪,开春时节,由于干旱,田地里裂开了许许多多的大口子,好容易长出来的一点庄稼也全被晒死了。灾荒使本来就度日如年的朱家更加雪上加霜,除夕之夜,在地主丁阎王的威逼下,朱家被迫骨肉分离,朱德随伯父母回到了大湾。具有远见的伯父在回到大湾一年后,咬着牙又将朱德送到距家7里的席家碥私塾就读。朱德在这里度过了9年私塾生活。

塾馆的先生叫席国珍,年近50,他为人刚正,嫉恶如仇。9年间,席先生对封建统治者的抗争意识和图谋变法革新的维新思想对朱德日后走上民主主义道路、走上为千百万劳苦大众谋幸福的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课堂上,席先生不仅讲四书五经,而且还经常将他所听到的一些悲惨、悲壮故事讲给朱德他们听,启发大家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割地赔款的消息一年后才传到马鞍场,席先

生气愤地对同学们说:“如此下去,我们偌大的民族就像砧板上的一块肥肉,将任凭洋人宰割。”在席先生的启蒙引导下,懵懂的朱德知道了许许多多山外边的故事,在他少年的心灵中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逐渐在头脑中清晰起来。萌发出了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的强烈爱国意识。他每次回到家中,都津津乐道地向家人讲维新、讲变法,灌输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思维。

【朱德的故事】

然而,如何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摆脱外国列强的欺侮?少年朱德在席先生的影响下,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并寻找救国的道路问题。有一年夏天,朱德的学友带回来一本数学书,朱德和他的老师等人在昏暗的灯光下一连研究了好几个晚上,虽然还不太懂先进的科学技术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却对科学的信仰从此产生,并成了一个热心的信徒。

在席先生的私塾里,朱德的收获不仅仅是旧学的根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是产生了对新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的意念。虽然日子还是以往的日子,充满了艰辛与苦难,然而少年朱德却日夜思索着如何走出这荆刺遍地的崇山峻岭,去寻找、去探索新的生活、新的道路。

朱德的故事 第四篇_中国名人故事:朱德

朱德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战争,任过滇军营长、团长、旅长。

中国名人故事:朱德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

【朱德的故事】

四川仪陇人。1909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战争,任过滇军营长、团长、旅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与领导 四川沪州、顺庆起义和南昌起义,曾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军长。1928年 同陈毅等发动了湘南起义,率部与毛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任工农革命军第4军军长。1930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部指挥,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兼任军委成立的军事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后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军委前方军事委员会分会(后改称华北分会)书记。

1938至1939年间,先后兼任过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曾负责领导军事教育委员会并兼任军事学院院长,194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继续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朱德协助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在军事理论和实战中的建树。是毛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中国名人故事:朱德在军事理论和实战中的建树。是毛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朱德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 第五篇_2016八一建军节的由来最新介绍与祝福语大全

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到底是怎样的,想了解八一建军节的由来的同学们可以来看一下,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八一建军节的由来最新介绍与祝福语大全

八一建军节的来历_八一节的由来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祝福语大全推荐

1、嘿!傻傻的兵哥哥,我把八一的祝福挂在哨所前面的那棵树枝上了,八一可别忘了早点起床捡祝福哟!

2、以蓝天为纸,春花为笔,祝福为墨,点出真诚星星,描上白云奉上月亮送给看信息的你,祝生活如诗似画!永远安康幸福!

3、通知:请大家收到短信后速到行政部门领取八一建军节纪念品一份,包括手枪一把,子弹一发先到先得,送完为止。

4、夏日高温不退,生活枯橾无味,革命工作太累,个人身体宝贵,多吃瓜果是对,再烦也要去睡,八一马上来到,找个时间聚会,战友都得叫全,地方不要太贵。

6、八一到,辛苦了,全国人民问你好,你是祖国的铜墙,你是母亲的骄傲。

7、抗震救灾需要你,扑灭山火辛苦你,扶弱济困也有你,除暴安良还是你,守疆戌边只有你,保

家卫国不能没有你,家中老母念着你,心中情人想着你,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你。

8、昂首挺胸齐步走,浑身是武雄纠纠,保家卫国手牵手,我留守。

9、想死人的兵哥哥,自从当兵去哨所,就再也没来看过我,八一写信问哥哥,可有喜讯告诉我?

10、人生忙忙碌碌,日子酸酸甜甜,缘分简简单单,联系断断续续,惦记时时刻刻,祝福长长久久,八一快乐!

11、风铃的浪漫在于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驼铃的深沉在于激起人们对锦绣前程的憧憬,手机的铃声让你知道有人还在惦记你,见不到你的日子里依然想着你八一快乐!

12、有一种快乐飘飘洒洒,有一种美丽温温柔柔,有一种幸福安安静静,有一种拥有实实在在,有一种友情长长久久,有一个士兵祝你和家人康康安安!

13、落叶知秋,友情似酒,风渐冷时酒暖人肠;走过的风雨,有过的悲喜,在一声声问候中醇甜如蜜不论多久未曾相见,我的祝福请你含笑接过,战友节日快乐!

14、花前月下是别人的,三推婚期是我们的;物质享受将是暂时的,军功章的荣誉总是永恒的;爱情是相互理解支持的,这次结婚不成,下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15、有一个故事两岸同讲,有一首歌谣两地共唱,有一种别离太深太久,有一份思念骨肉情长,母亲的心愿我们牢记心上,团聚时的月亮最圆最亮。

16、红花配绿叶,绿水配青山,蓝天配白云,赞词配才子,好语配佳人,鲜花配英雄,成功配流汗的人,最可爱的人献给所有无私奉献的军人。

17、看见白云我知道你在天边招手,看见流水我知道你在大山思念,迎来春天我知道你在林间风餐露宿,夜幕降临我知道你坚守在哨所,我爱你在每一个朝朝暮暮。

18、你们是祖国边防线闪亮的眼睛,你们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繁星,你们是军旗上最明亮的星八一节快乐,高山哨所的兵!

19、红红的蜡烛已经点燃,远方的妈妈,儿在边关向您拜年军营的爆竹,是我对您平安的问候;哨所的雪花,是我为您捎去最美的思念。

20、阳光是我的祝福,月光是我的祈祷,轻风是我的呢喃,细雨是我的期望流星划过的刹那,我许下心愿:祝正在摸爬滚打的战友,事事皆好!

军姿无言,是一种守望,守望着和平守望着万里江山;军姿无言,是一种执著,执著的付出执著的奉献。军姿无言,接受的是命令,挺立的是尊严,撑起的是天地,捍卫的是和平!

军歌嘹亮,每一个音符都渗透到军人的骨子,每一个字眼都激发着军人的斗志。军歌嘹亮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当生命中有了军歌嘹亮,就有了荡气回肠的无限精彩!

哨音威严,清脆干净,不拖泥带水,如天籁之音。哨音威严吹出了铁的纪律,吹出了步调一致。有了哨音威严就有了雄师劲旅的所向无敌,有了哨音威严就有了生命履历的精彩回放!

全体烈属、军属、退伍红军老战士、革命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你们的功绩同样不可估量.

轻轻拨动你的手机键,让你知道我的到来;慢慢放飞我的祝福,让你感受我的热情;风送去心声,星传递问候,祝战友们“八一”建军节快乐!

让每一次心跳,都融入祖国的脉搏;让每一滴血汗,都绽放和平的花朵;让每一只铁拳,都化作呼啸的雷电;让每一声呐喊,都吓破敌人的胆魄。

有一种追求,叫精忠报国;有一种日子,叫与星相守;有一种情愫,叫思家念亲;有一个佳节,叫“八一”建军。祝福战友!

阳光是我的祝福,月光是我的祈祷,轻风是我的呢喃,细雨是我的期望——流星划过的刹那,我许下心愿:祝正在摸爬滚打的战友,事事皆好!

流星划过天空,我错过了许愿;浪花溅上岩石,我错过了祝福;故事讲了一遍,我错过了聆听;人生只有一回,我却结识了你这个好战友,“八一”邀你共快乐!

装满一装甲车祝福,让平安为你开道;卸下一步战车厚礼,让快乐与你拥抱;空投一战斗机真情,让幸福把你围绕;我们的节日已到,让健康对我们的亲人关照,祝全体军人阖家幸福。

给小草以轻柔细语的,是春风;给小鸟以清脆鸣啭的,是树林;给我以唱不完的歌的,是你那真挚的友情。战友,八一节快乐!

东海有大海晨曦,南国有椰海蕉林;北方有长风骏马,西域有牧歌苍鹰。我站在高高的哨所,向火红的军旗敬礼!

女兵是生活中的红颜色,太阳这么说;女兵是大海中的蓝颜色,浪花这么说;女兵是中华巾帼中的好男儿,祖国这么说。

军人用理想充实头脑,用意志铸造信念,用绿色装点青春,用生命抒写忠诚,把情感思念打入背囊,把责任荣誉刻入心田。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qg/398978/

推荐访问:朱德的小故事 关于朱德的故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