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随笔 > 杂文随笔 > 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时间:2018-12-03   来源:杂文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杂文随笔】

第一篇: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他们,预测了汶川地震之八】八万人的死换不来几句真话吗?!【翟明磊】

八万人的死换不来几句真话吗?!

汪成民汶川地震预测反思录

翟明磊访谈并纪录

汪成民是中国地震史的关键人物,唐山大地震时他是国家地震局负责华北震情的京津组组长。坚持华北有大震的主帅人物。唐山惨痛教训,他亲历之,周恩来、李四光的决策过程,他亲历之。在国家地震局曾主持综合预报组工作。现任地震局长陈建民是他的学生。汶川地震后,受中央委托,主持余震预报,三发三中。他是国家八六三课题地震中的智能化决策的课题领头人。他上书中央要求追查国家地震局在汶川中的责任。并成功查证收集了被压制的汶川预测意见二十多条,写下《对汶川大震的预测存在两种尖锐对立的意见》。

八万人的死换不来几句真话

问:汶川地震发生了,我们如何来反思预测的问题呢。我注意到,通过四个月调查,我觉得首先要创造一个讲真话的环境,我们才可能正确反思汶川地震。 汪先生,在震后,你访谈了众多的预测工作者拿到了第一手资料,写出了汶川地震预测中两种尖锐对立的意见。你如何看汶川反思?

汪成民:唐山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局长刘英勇说:“我要准备坐牢,这件事是给人民欠下的血债”。当他地震后觉得,在地震前有对唐山预测可以做得更好的事他并没有给与支持,使他作为党员说一些党性的话。现在更不如唐山。这批新的官僚完全考虑的是怎么应付上面和下面。所以我说一点尖锐的话,八万人的死,人命都换不来几句真话。非常非常严重。试图在各个方面压制,我们发点言,发表点文章,当面和他沟通。尽管这第一把手(陈建民)是我的学生,都予以拒绝。沟通不了,没法沟通,完全回避。陈建民是我从北大选来的研究生,当时在我的课题组成绩不算好,但善于和人打交道,我常派他搞公关。

最近,打着要广泛听取民意旗帜的中国地震学会要开会,我写了一篇文章过去。接文章的人说,老汪,你的文章非常好。我要求在大会上发言,在大会讨论,编成会议论文集,他们说应该是这样的。可是到现在为止没有消息。我就打电话问,办事人员说:“汪老师,我是负责领导批了哪个人、我通知哪个人,我查了查,批的文件人名中没有你。”采取明目张胆的封锁冻结正确的意见。我写的《汶川地震预测中两种尖锐对立的意见》,我已修改缓和许多,但他们不敢登。也不让我去做报告。

唐山地震后,我收到过一封地震局某官员的信。大意是“我们曾有过对立的争论,地震后,我醒悟了,觉得我错了。”现在很可惜。这次汶川争论非常之大,从头到尾,从汶川地震前三四年到发生前三二天,一直有不同的尖锐的意见在争论,这样的意见全部被压下去了。压下去不可怕,可怕的是到现在不承认这个问题,

没有一个人认为有这样的争论,不可能吧,大家都认为没有地震。没有一个人良心发现,写一封信说这件事是我错了。包括汶川地震前专门写文章的四川地震局前局长韩渭宾,他专门写文章,说谁认为最近有大地震,这个观点是错误的。07年12月作为标题性的文章封顶文章。从地震局局长到四川局局长,从头到尾,地震发生到现在一年了,没有一个人说过一句,好象这件事情上我有点什么错。这和唐山地震很不一样。唐山地震后毕竟有一批人说我们错了。所以现在我觉得形势更加不好,这是一种政治形势。现在这批官员们不怕党性、民心,就是全力以赴维持自己乌纱帽,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这种情况,我们花很多力气和他们争辩。很不容易。

谈论真理要恰如其分

问:有时我觉得勇敢说出真话,并不难,但如何恰如其分地说出真理是困难的。 汪成民:你说了一句话,这句非常非常重要。敢于坚持真理,谈真理要谈到恰到好处。真理这个事跨过一步就变成荒谬了。夸大预报的效果,这东西很难办。起了一个反作用。要恰到好处。比如,群测群防,唐山地震前,有没有异常,有异常,吹高到不应有的高度,反而让别人说你是胡说。包括张庆洲的文章。某些部分是过分的。似乎地震局不需要,只要有二中、八中、马家沟几个人,这个唐山地震就报出来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由于这些人过份强调自己,使地震局这批人完全把他们打倒。地震不可知论、这次地震没有预报,持这些观点的人,我们要同他们争论。同时我们内部的一些人,有分寸谈这个问题,这个也非常重要。我知道你接触了许多预测地震的同志。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他们讲了他们预报成功的一面。但也有这种情况,他们也有大量的错报,有的同志,一旦报成功了,就把自己提到到一个高度。地震局的人马上反过来抓住他报出来的毛病。但这话柄是你自己交给他的。

钱钢可能知道老耿一种毛病,头脑一热。科学家带有诗人气质,一冲动,就押宝了,非常有害。地震局就看笑话。你接触的一些人啊,有一种非常勇敢的气质,与地震局对抗性的,非常有信心地建立一些地震预报的开创者。但他们有时不是冷静地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一些工作。

问:如何看待地震局与地震预测者严重割裂的事实,中国人真得合作不起来吗? 对地震局来说,现在有很多预报是非常好的,地震局不承认是不对的,你应当立足于地震是可以预测的,我们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对内部合作者,我要说,你不要头脑太热,这次汶川地震你确实报准了,可是你报错的也很多,我们要冷静地坐下总结经验,压低报错的比例,提高正确的比例,

地震局说地震不能预报,老耿拿出他的例子说能预报,唐山、汶川,我赞成他确实做了预报。但是如果老耿想用这预报说这是万能的,他本事很大,他的预报方法很灵,这个药方可以治很多病,把这夸大到不应有高度,我就会反对的。 问:我发现地震预测者相互间是相互学习的,但又不承认。合作起来才有希望。

汪成民:我不用“准确”这个词,我都写“正确预测”。都用“正确”或“错误”,不用“准确、精确”,一般不用。因为这些东西都不是科学上的精确。老耿的本事呢是在地震前锁定一个地区。叫了二次,三次,四次,来了。人家说你报的地区太大,时间太长,他做了很多努力,五项指标,共轭,想让预报更明确化,但这样例子还太少,还不能非常精确地说明。这些预报者大家碰头,知道一方药都是不行的,我取你一点好东西,你取我一点好东西,很多东西交叉,互相又不承认的。张闵厚是以自己发明的东西为主,加上别人的东西,老耿以旱震为主,加上别的东西,这些都是好同志,都是对预报千辛万苦奋斗的同志。但是在策略上,如何把问题说得恰如其分上都是需要考虑。

问:很想把地震问题恰如其分地介绍给公众,非常不容易。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呢。

汪成民:可是这任务对你来说太重。我觉得这问题很清楚,能让大家说得明白。普通读者很简单,这地震能不能报?这是非常简单的问题。科学上深层次的难度,并不是太知道,老耿能报了,他就是英雄了,他再给我们报一次,我们的生命就交给他了。实际上呢,地震预报是个难度很大的问题。

地震局混淆了两种“地震预报”

汪成民:地震局一批专家采取一种混淆的方法,他把地震预报的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一个概念上呢,叫“科学上的精确预报”,是科学家坐家里头在计算机面前拼命计算,没有什么“老百姓生命财产,国家任务”,这些观念比较淡薄。就象计算机结果,算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这种预测要求精度高,科学上说得很清楚。科学家说,“地震不能预报,国家让我们报就是把不可能的事让我们做,肯定是要失误的。因此汶川地震、唐山地震没报出来,这是可以理解。地震没过关,要长期研究和机理,等到过关以后做得更好,目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反而适得其反。”问这些专家,“什么时候能报?”他们说,“几代人,十几代,几十代。”这是用美国专家的传统说法。那就是说,现在不是预报的时候,是研究积累资料的时候。这句话说白了,共产主义的事放在社会主义做了,这是不现实的。我就问,“什么时候能报地震呢?”他们说把所有机理搞清楚了以后,才能报地震。我说:“这样,我们治病,哪一个病机理是弄清楚的呢?感冒,机理清楚不清楚?如果清楚,怎么有非典,鸡流感,猪流感?这说明有变种,感冒机理永远没搞清楚,不断变化的,是不是感冒就不治了,非典就不治了,猪流感就不治了?绝对不是啊。”

所以面临第二种概念,不是科学的精确预报,我把它叫做“可操作的时效预报”。可操作,我们要取得效果,不是什么机理不机理,机理肯定要研究。运用目前认识去做,有多少经验做多少事情,这种预测就是周恩来说的,你们事先要打个招呼。就是这个事情。周总理说“科学上的预测我不苛求你们,可是你们能不能利用各种现象,你们的经验,老百姓的反应,各方面情况积累在一起,蛛丝马迹,事先给我们打个招呼,为政府排忧解难”,他就把这样的任务下达给李四光。所以周恩来总理非常聪明,也非常务实。

现在陈建民局长说十几代,几十代。从科学预测上才有可能,但几十代之前怎么办?汶川地震再发生怎么办?坐以待毙?没有其它任何办法:只有利用现在的知识来做,就是周总理说的打招呼。地震局呢,他是以第二种办法:“向老百姓打招呼”去向国家要钱,可是一旦出事就用精确预报做不到来推辞。这两手反复应用。这手法我很清楚,地震局我呆了这么些年,给中央报告都这样。口袋里放一些有地震的资料,另一个口袋放一些没有地震的资料。资料很多,看领导脸色。领导说最近势态紧张,国内外情况很多,你们要做好工作。不要给我们添乱。我们就拿出最近地震安定的材料让领导安心。假如领导说现在地震是当务之急,你们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就拿出随时都有地震的资料给你。你看,我一直管这种情况的汇总,对上对下。过去没有对外发言人,在实际上业务上我是发言人。对周恩来汇报都是我去,主要文件都是我写的。我明确发现越来越多的领导特别是后期的领导,受文化大革命熏陶,领导都变成政治家,都是琢磨发生地震我是有功、不发生地震我又无罪,怎么样我乌纱帽能保住,整天琢磨这些事情,于是采取很多措施。这东西非常害人。我们在地震发生以后给中央写了封信。明确认为这次地震,地震局是有责任的,写得非常尖锐,认为做好工作,事先是可以打招呼的。因此应当问责。

问: 你能讲一讲地震能不能预测争论的来龙去脉吗?

汪成民:地震预测一直有争论,我亲自看到老的院士学部委员一些不同意见。为什么周总理说“李老独排众议”,独排这个词用得很厉害,一个人反对所有的人,舌战群儒啊。说明李四光的意见,是少数,确实是这样。李老与众不同,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他有他一套思想。于是总理马上说一段话:成立地震局,要派对地震预报有信心的同志来负责。假如说指挥员都没有信心的话,如何能带领大家攻克这样的科学难关。就把地震预报不可预测论给压下去了。从政治上用有雄心壮志对预报有信心的人,这在政治上很厉害的,我们认为这些东西是文化大革命产物,不是。精神因素非常重要。

始终在我们地震队伍中有人认为地震不可预测,于是总理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不是精确预测,是有效果的用你们的经验给老百姓发布,打一个招呼。”总理亲自给我说过这样的话,“你们应该多下去,象蜜蜂一样到震区的老百姓那边,把他们经验象蜜蜂采蜜一样采回来来酿成科学之蜜。”这话说得多精彩,找出路到群众中找,总理不是泛泛的政治性口号。这是非常好的思想。现在我们的路子越走越窄。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始终存在,但关键是领导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扶植什么,要有鲜明的态度,这些年正好这方面非常弱。不是这些技术人员的问题,是思想乱了,从上到下,没有树立一个一定要把地震预报搞出来这样的一个雄心壮志,没有切切实实来琢磨一种预报本身如何解决老百姓的困难作为指南,反而把一些外国的模型,生搬硬套与国外接轨。

过去科技部部长许冠华参观八六三展览会,我们地震预测智能决策这样一个课题,他停下来问我们地震局一年花多少钱,他说花了干什么去了,我说台网改造与西方国家接轨。他问美国日本搞得怎么样。我说他们认为地震报不出来。许部长说,那你跟他们接什么轨呢?接了轨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结果世界先进水平是不能预报。你跟他接什么轨?我说许部长,你跟我说没有用,你跟我们局长说。

基本问题,这些领导没考虑。整天就搞高精尖仪器,我们有多少专家从美国回来。整天就搞这个东西,他们祖师爷都说不能预报,你学这个东西干嘛。

而且中国很多专家,地震局你不用,排斥,而且排斥得非常厉害。打个比方,过去解放区的八大司令,都在我这儿(八六三课题组)。地电、形变、水氡,综合以外几个方面,测震学、有应力、有水的,过去都是和总理打交道的老专家,他们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水平呢?因为他们实践经验,他们报准过很多地震,有失败的教训,可是这些人不用。

地震后的官方与民间的预测比赛

汪成民:地震发生后三天。他们说你是老同志,尽量组织起来帮国家抓抓余震。中央要求,我就请大家来做这样事。5月15日到8月15,我们两个委,一个是地震咨询委员会,一个是天灾预测委员会,两个委,许多委员呢是重叠的,大部分重叠,一起为国家解决难题吧。我们总共报了三次强余震,三次全部正确。没有错一次。

5月18号将有6.0,5月25号青川6.4,7月29日北川6.1,三次强余震,也是这段时间最大的三次。

第一次预测,我们从18号预测到20号。我们同时报地震局,同时由内参转到中央。有一份图,在17号报,7级地震,在青川这一带。18号早上,发生6级,震级偏高。发生地震。我就通知后面取消。24号我们又报7级,24号到28号。25号青川6.4级。第三次比较好,预报青川北川6.5级,结果发生6.1 级。我们把这个意见,在香山科学讨论会,是科技部召开的论坛会汇报了。谈的过程中,有人说我太乐观,说地震是不能预报。我就把过程一说,大家都很信服。北大一个科学家说,时间,地点报得好,余震地点是比较容易。他说7级与6级相差三十三倍。我说,知不知道总理指示,知不知道海城地震怎么报出来的。海城地震,我们报5到6级地震,结果发生7.3,能量是三百多倍差别。尽管这样,事先打了招呼,至少救了十万个人。老百姓与中央领导并没有苛求我们一定要报多准,而是要我们向老百姓打招呼,告诉大家最近不太安稳,可能有情况。我们老实说看不准哪天,哪个地点,只知道这一片。这样的预报,中央已经非常非常满意了,没有人叫你们搞科学计算小数点后面多少位的预报。这个概念上的差别是非常非常大的。

【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问:然而地震局报的余震却是失败的,以致于成都人流传,“可怕的是,没报地震,地震来了,比这个更可怕的是,报了地震,地震不来。”的口头禅。

汪成民:地震局报得非常不好,嫁祸与我们,幸亏我们是两头报,我们17号送去报告,认为18号到21号有大震,我给车时副司长,车时第二天跟领导汇报,地震局领导开讨论会,根据我们的意见也根据他们专家的意见,做了一个19号到21号有大震的预报。轰动了重庆市、甘肃省、青海省、山西省,陕西省出现跳楼,混乱,压力太大。在他们讨论过程中我们报的地震,在18号凌晨就发生了。他的第一个地震没赶上,他搞了个时间差,完了后,把我们的意见做为根据,说是意见也得到了周恩来时期老专家的同意。可是我们报的地震在18号凌晨就

第二篇: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汶川地震损失究竟是多少

汶川地震损失究竟是多少?

“8451.4亿”难以承载我们全部的痛,然而——

中国坚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赵亚辉

“经济损失是最难确定的数据,地方报上来的总数超过1万亿,我们经过仔细的再三核实,最终确定了这个数字——8451.4亿元。”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著名灾害评估专家史培军教授对我说,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这只是直接经济损失,是地震直接毁坏的、有形的、物质财产的损失,不包括不可计价的损失和间接的损失。”

其中,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失确实很大,占到了总损失的7成。

死亡和失踪共8.7万多人

失踪者生还希望渺茫

9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映秀表示,汶川地震遇难者人数已超过8万人。史培军教授解释说,温家宝总理说的数据是遇难人数和失踪人数加起来。

“根据国家标准,对任何一次灾害后,人员的伤亡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遇难的人数,第二类是现在确定不了他是不是遇难了,把它定义为失踪人数。”史培军说,因为地震已经过去3个多月了,我们认为,因地震造成的那些现在还失踪的人数生还的希望已经很小,把死亡的6.9万多人和失踪的1.8万多人,加在一起是8.7万多人。

史培军说,评估鉴定的时间是7月中旬,直接的遇难人数是69,197人,失踪的人数是18,341人。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一直都在很快地更新这些数据,还会持续公布最新的结果。

他还特别指出,其他灾害和汶川地震的伤亡一定要分开,比如说这次公布攀枝花地震遇难人数已经达到了38人,这就不是汶川地震的事。

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占总损失七成

“经济损失是最难确定的数据,地方报上来的总数超过1万亿,我们经过仔细的再三核实,最终确定了这个数字——8451.4亿元。”专家委员会中负责灾情评估的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

校长史培军教授说。

“关于地震灾情的评估,我们经过长时期的调查,并利用了遥感资料,以及地方政府的统计资料,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表格,分成了13大类、25个指标、229项统计要素进行统计。 最终获得了直接经济损失的数据是8451.4亿元人民币,其中四川的损失是最严重的,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其他各省的损失之和不到20亿元。

“在这些损失中,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失确实很大,占到了总损失的7成。”史培军说,按照比例排序,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最大,占总损失的27.4%。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为其次,占到总损失的21.9%,包括学校、医院在内的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为第三,占总损失的20.4%。

这三项之后,损失排序依次为工业占7.7%,服务业4.9%,农业4.5%,居民财产4。4%,土地资源3.3%,社会事业3.2%,文化遗产1.1%,矿山资源0.7%,自然保护区0.6%等。

不可计价和间接损失不计其数

文物损失、档案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未入统计

“这次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地震直接毁坏的、有形的、物质财产的损失,不包括不可计价的损失和间接的损失。”史培军告诉记者。

比如,损失的文物,有很多是无形的价值,就是没法计算的,很难进行准确经济损失评估,所以没有列入直接经济损失;再比如失去的档案、文件,地震生态环境的破坏,灾区人民的心灵伤害等等方面,都属于不可计价的损失,没法进行评估,也不能列入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中。

对于那些地震造成的间接损失,比如工厂停产、道路停运,等等,都不再统计之列。 有专家告诉我,如果算上这部分未统计的损失,可能会是是真正的天文数字。

航拍北川大滑坡(赵亚辉摄)

地质灾害发生1.2万多处

北川老县城西最大滑坡致死1600人

介绍地质灾害评估时董树文研究员指出,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我国有史以来一次性灾变事件爆发的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经过初步判断,整个汶川地震的损失中约有三分之一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而是次生地质灾害引起的损失。 马宗晋院士说,根据初步统计,地质灾害多达12,000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地震发生之后,地震、地质、水利等多学科专家对此次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对灾害的防治以及堰塞湖的治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董树文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引发如此多的地质灾害和危害,主要是由于龙门山脉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地势梯度带上,在50-70km直线距离内高程落差达到3500-4000m,山高壑深,峡窄坡陡,在8级地震引发下发生世界罕见的地质灾害。

与其它地震灾害明显不同的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非常惨重,至今仍难以获得完整确切的数据,可以推断目前大部分失踪人员多数被滑坡等地质灾害所掩埋。根据部分现场调查,死亡人数大于30人的地震滑坡、崩塌灾害约22处,其中,【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死亡人数最高的为北川老县城的城西滑坡,高达1600人,直接摧毁了近半数老县城建筑;从映秀到汶川的20公里路段为成都—九寨沟的环线要道,由于被340多处滑坡、崩塌严重毁坏。

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初步弄清

主要是“印度板块惹的祸”

搞清楚汶川地震发生的机理也是此次调查评估的重要内容。马宗晋院士介绍说,这次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的主断裂上,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中段。从区域构造背景上看,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中,两侧边缘带构造应力长期积累。初步推断,在印度板块总体向北东方向的作用下,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并受到四川盆地的推挡,促使巨大的能量在龙门山映秀-北川

地带突然释放,暴发了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的主震发生在具有右旋性质的仰冲型断层带上,震源深度为15公里左右。通过现场地震地质构造的考察及多种观测资料的分析,现已初步认定,于中生代早期已开始逐步形成的北东向龙门山已伴生了三条近于平行的断裂,位于龙门山的映秀-北川断裂即是汶川地震的发震主断裂。从龙门山及其外围地区多年连续观测的地球物理资料来看,此次地震之

前尚未能认定有显著的异常,因此也未能给出短期和临震预报。

董树文研究员进一步解释说,有人说汶川地震是青藏高原惹的祸,表面如此,实际上是印度板块惹的祸。根据全球大地变形测量(GPS),印度板块每年向北运动量达到40-50mm,因为板块是刚性体,所以向北运动的量须分配到不同的断裂的位移中去达到平衡,根据这种理论,青藏高原向东运动分配在龙门山的年运动量有4mm,而过了四川盆地测出的向东运动量为2mm,就是说龙门山吸收或积累了2mm的运动量,从而成为地震的动力源。汶川地震给科学家上了一课,过去往往关注那些位移量大的地区,如鲜水河断裂等,每年位移量是龙门山的好几倍,地震也频繁,可是位移量由大变小的地区,即使位移量不大,应当高度关注,因为应力和应变正在聚集之中,可能爆发大地震,汶川就是如此。所以,大自然永远是

科学家的老师。

第三篇: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公共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设计

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班级: 安管1203班

姓名: 徐 邦 耘

学号:311219020320

2014.12

目录

1.案例简介 ................................................................................................................................ 3

2.防灾减灾 ................................................................................................................................ 3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 3

2.2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 ............................................................................................. 4

3.应急准备 ................................................................................................................................ 4

3.1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 ..................................................................................... 4

3.2应急准备资源不足 ..................................................................................................... 4

4.决策过程 ................................................................................................................................ 4【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4.1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 4

5.处置行动 ................................................................................................................................ 5

5.1事态界定 ..................................................................................................................... 5

5.2响应迅速 ..................................................................................................................... 5

5.3采用心理干预 ............................................................................................................. 5

5.4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 5

5.5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 ......................................................................................... 5

6.信息管理 ................................................................................................................................ 6

6.1信息透明,发布及时 ................................................................................................. 6

6.2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转,联合作战 ......................................................................... 6

7.恢复重建 ................................................................................................................................ 6

7.1国家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 ..................................................................................... 6

7.2恢复速度迅速 ............................................................................................................. 7

8.结果与影响 ............................................................................................................................ 7

8.1造成巨大的损失 ......................................................................................................... 7

8.2提高人民防灾意识 ..................................................................................................... 7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积极救灾。汶川地震可谓是我国现代该类灾害的代表性案例,本文将从该案例的防灾减灾、应急准备、决策过程、处置行动、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与冲突、恢复重建以及结果与影响方面剖析该案例的整个应对过程。

关键词:汶川地震 案例分析

Abstract: May 12, 2008 Wen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Richter 8.0 earthquake,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erious property damage. After the inciden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rapid response, positive relief. Earthquake can be describ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of such disasters of modern paper from the ca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disposal a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impact case entire response process.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Case Analysis

1.案例简介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里氏8.0级,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2.防灾减灾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汶川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建筑物大多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物,当时预制空心楼板中大量使用冷拔低碳钢丝构件的房屋,以及在农村建房中大量使用“干打垒”等土筑墙形式,用泥、砂或糯米浆为主要粘结材料的房屋,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差,对于里氏8.0级的地震无力抵抗,在农村房屋基本全部倒塌,城市大部分建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这次地震中倒塌房屋536.25万间,损坏房屋2142.66万间。

2.2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

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国就没有发生过如此重大的地震,因此当地人民群众对于地震的警惕性较低,没有了解过面对地震时应该如何避难,更加没有进行过面对地震的演习演练。所以在发生地震时,群众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毫无理性可谈,在这样慌乱的状态下,能够逃避地震的几率就更加的小。群众在逃避的同时也不会寻找适合避难的地方。在这样慌乱无序的避难状态下,人员的伤亡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量。

3.应急准备

3.1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

2006年1月,我国为了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通过了地震应急预案,明确要求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有关各级人民政府立即自动按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本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但是目前我国的应急预案仅仅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并未进行相应的应急演练来检验预案的操作性,使地震应急预案还停留在书面上,未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2应急准备资源不足

应急准备的资源包括了应对的专业人员、技术与物资。在汶川地震之前,汶川很少发生重大的灾害,因此对应急管理不够重视,对于应急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几乎没有,也没有专业的应对技术。汶川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小县城,对于防灾的物资储备很少,不足以用于灾害前期的应对。所以当地震来临时,当地政府无法快速的响应,这延误了救灾的最佳时期。

4.决策过程

4.1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介入指挥救援,首先是由地方政府进行指挥,之后上级部门陆续到达并接管指挥权,地震发生两小时后温家宝总理到达现场进行指挥救援。不管是任何一级政府进行指挥时,都要求将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迅速集结各种救援力量,进行人员的抢救,同时要求军方介入救援,与军方形成良好的合作。整个决策过程都是围绕拯救生命来进行的。

5.处置行动

5.1事态界定

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也正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成都军区、武警四川总队和驻川某师5000余官兵根据上级命令正紧急赶赴汶川地震灾区参加救灾;中国地震局派出一支180人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赶赴四川地震灾区;16时28分,成都空军的两架直升机起飞,赴汶川震中灾区了解灾情,帮助抗震救灾;通信、铁路、公安、航空、电力、卫生等部门也都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工作。

5.2响应迅速

灾情发生后不到半个小时,国家领导人、中央各部委、各级政府、民间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各地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也自发组织起来,开展互救、自救。一切救援行动都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

5.3采用心理干预

汶川地震使数以万计的民众丧生,许多劫后余生的灾区公众或惊魂不定,或沉浸在丧失亲友的极度痛苦之中,重创了灾区社会公众的心理。我国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社会公众实施心理干预,其介入时间之早、力度之大,实施范围之广,发挥作用之好,为历年来所有自然灾害之最,这不仅极大地凸显了政府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为灾区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5.4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在汶川地震救援的过程中,社会力量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救灾现场,志愿者身影频现,全国各地民众踊跃为灾区献血、募捐,政府、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有效地组合力量,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5.5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

截至2008年5月18日12時,军方及武警共出动113080人,來自五个军区、涉及20于个兵种;出动各型飞机1069架次,动用各种运输、后勤保障设备11万台。从废墟中挖掘被埋人员21,566名,救治受伤人员34,051名,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和遊客205,371名;调运各类物资7.8万多顿;抢修道路557公里。基于救灾需要,总参谋部按照应急预案,首次无偿征用了国内民航公司的12架民用客机,以弥补军队运输力的不足。总共参与地震救援行动的军队人数为14.6万名,其涉及地域、动用力量等,都创下了中国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抗灾历史记

第四篇: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的同胞中,有很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第五篇: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1、老师身体断成两截仍紧握两学生

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这位老师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

2、女警家中10口亲人全部遇难仍奋战在抗灾一线

5月12日中午12时许,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一次电话通话。两个小时后,14时28分,蒋敏与女儿永远天各一方。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遇难。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3、11岁少年背着3岁妹妹逃生

在北川,一个11岁的少年背着3岁半的妹妹,非常吃力地前行。这名少年叫吉万,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的责任,为了逃生,深山中步行了12个小时。

4、女护士奋力救援后流产

地震发生时,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4岁的护士陈晓沪,一趟又一趟背着、抬着病人,搬运氧气罐、床、被子„„在成功转移了病人后,她却先兆流产,孩子无法保住。

5、死难学生手里仅仅攥着一支笔

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一名死难学生手里仅仅攥着一支笔,让人欲哭无泪。

6、警花当众解衣为灾区婴儿喂奶

16日,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当众解衣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蒋小娟坦言,看着怀里的孩子,她担心起在婆婆家吃奶粉的儿子(6个月大)。从5月12日以来,蒋小娟一直没有看见自己的儿子,她说:“送走的时候小家伙17斤,现在肯定又长了。”

7、痛失14为亲人仍坚守在救援第一线

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在地震中失去15位亲人,却没有时间伤心,仍坚守在救援第一线。

8、母亲临终喂奶,女婴含乳生还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救援者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也许是这位母亲感动了上苍,女婴含乳得以生还。

9、武警亲手刨出老父遗体,噙泪坚持指挥救援

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队长张秋红率队解救都江堰一废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亲和嫂子就埋在这片废墟中,他亲手刨出老父和嫂子的遗体,来不及哭泣,噙泪坚持指挥救援。 10、11岁小女孩跳下六楼逃生脱险后返身救老师

康洁是汶川县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地震发生时,她正在6楼上课,意识到危险,她立即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康洁对此也感到不可思议。脱险后,康洁冒险跨进随时可能倒塌的教学楼,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跑出废墟求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

被救出的“救人英雄”

被埋废墟50个小时后,13岁的何翠青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生还。5月20日,记者在广元市中心医院看到了这位正在接受治疗的地震幸存者。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位坚强女孩原来是一位救人英雄:地震发生时,本来已经跑出寝室的何翠青,因想叫醒午睡的同学又返回寝室,使自己错过了最佳逃生时间而被埋废墟。

何翠青是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学生。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学校一幢3层的宿舍楼发生坍塌,正在午休的400多名学生被埋废墟。

地震发生时,何翠青正在睡午觉,她们寝室共19名学生,当天几名学生刚好不在。“当地面晃动时,我已经起床走出了寝室来到走廊。当意识到地震发生时,我就开始跑,突然想到寝室里还有许多同学,我就返回寝室去喊她们。”何翠青说,“地震刚开始时,一些同学还以为是有人在捣蛋摇床,我进来后大喊‘地震了!地震了’,许多同学才赶紧起床往外跑。”

在何翠青喊人的同时,学生寝室就开始倒塌。她和另外4名女孩一起被压在废墟底下。她说,下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也无法动弹。刚开始4个人还能够互相说话,互相鼓励,都说要好好活下去,并且轮流呼救以保存体力。她说:“但后来能够说话呼救的学生越来越少,不知过了多久,只剩下自己还能说话。”

在灾难发生47个多小时后,14日14时左右,现场救援人员听到废墟中传来微弱的呼救声,他们加紧行动并于当日16时58分将何翠青救出。当天晚上,她被紧急送到广元市中心医院急救,由于被埋时间太长,何翠青右小腿已发生坏死被迫截肢。

记者问何翠青后悔不后悔返回寝室救人,这位救人小英雄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救出更多的同学。”

地震中15岁的英雄

一个在地震中受伤的15岁孩子能做什么?

“我把她藏在我的肚子下面。”“我使劲掐他,我们还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甯加驰说。 甯加驰,都江堰聚源中学三·2班的学生,15岁。

12日汶川大地震中,甯加驰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里,埋在他身边的还有一男一女两位同学„„

地震后,甯加驰被掩埋,双膝跪在地上,左手被死死地压着,头也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紧紧压住,无法呼吸。出于求生的本能,甯加驰不停地扭动脖子,左脸擦破一块皮以后,他终于将头侧了过来,鼻子可以自由呼吸空气了。

还来不及平静一下,一个惊恐的声音从甯加驰右边传来。“甯加驰,救救我。”说话的是甯加驰的同学曾婧。“那你到我肚皮底下来嘛。”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甯加驰伸出能活动的右手,帮助曾婧一点一点移动过来,躺在自己蜷起的膝盖和肚子之间的空隙里。

【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刚被掩埋时,甯加驰的头靠在一个男同学的屁股上,这个男同学就是祝祥。其身体的上半部分被压住,动弹不得,但是还能和甯加驰说话。

为了麻醉身体的疼痛和心里的恐惧,甯加驰和祝祥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来。聊着聊着,祝祥逐渐迷糊起来,声音越来越低,最后竟毫无声息了。甯加驰赶紧掐了祝祥一把,祝祥有点反应了。

90后英雄:令人感动的解放军小战士

19日上午9时28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设在绵阳安县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护中心进行了一台紧急手术。成都军区某装甲部队士兵严情勇年仅18岁,带病在山区背送病员三天三夜后晕倒。

主刀的两位主任大吃一惊,就差一点点,这个年轻战士的生命就不保了。

昨天上午,长征医院护理部总长杨亚娟更是将这位小战士认作干儿子,希望自己只比他小三天的女儿能向这位小哥哥学习。

连续入山抢救灾民

安县的高川镇被发现道路毁坏,灾民无法出来后,指挥部立即调配昆明的一支陆军抢险部队赶赴现场,下死命令,要求尽力营救灾民。这个满脸稚气的年轻士兵说,他15日晨抵达高川镇抢险。高川镇整条山路都毁了,坍方的泥石流从高川镇所在的山脚下延伸到村民聚居的山顶处,单程需要7至8个小时。战士们采用接力的办法。严情勇负责的一段山路,背着食品爬上山需要两个半小时,背着伤员下山需要3小时,他一度连续往返20余趟,中间没有休息过。

16日,他突然觉得腹痛,由于救灾任务重,他也没当会事,继续和战友们一起扛着包行进救援,第二天当他背着50公斤粮食进山时,阵痛加剧,像是有什么东西卡住了肠子,异常难受,可他没有吭声,只是把腰带紧了紧,死死扎住痛处。

第三天,他背着一名老奶奶蹒跚着向山外行进,突然身子一歪,但他仍拼命用手撑住地面,将老奶奶轻轻放下,捂着肚子晕了过去。

晚一刻可能就没救了

看到严情勇倒下,战友们立即围了过来,灾民拿出战士们背进山里的水,轻轻撒在他的头上,队长立即决定将其转到灾区医院。

救护车疾驶,他被送进安县上海二军大长征医院的急救帐篷,普外科主任陈学运教授、江道政教授紧急为他会诊,由于疝气引起大网膜穿孔,小肠已流进阴囊造成肿大,变成了嵌顿性腹股沟疝,必须立即手术,否则肠坏死,危及生命。

两位教授亲自主刀。一个小时后,小严的肠复位了,可是由于时间太久,大网膜已经坏死部分,只能切除,进行高位结扎。江教授说,手术很成功,对以后的生活不会有影响,这种病完全是因为过度劳累和负重造成的,肠子穿孔的疼痛非常人所能忍受,何况小严肠穿孔三天还在来回负重奔波,那是何等痛苦啊。

坚韧精神感动护士

护士长王静华是一个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小严被推下手术台后,她带着护士们为他清理全身,更换衣物,看着他十个磨烂的脚趾和背脊上严重的压痕,还有为了止痛用武装带紧紧勒住腰部造成的紫痕,,本文由范文论文网搜集整理,大家都哭了。这才多大的孩子啊!医疗队最小的护士是1985年出生的,可这个战士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这么小的年纪为了救人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大家为他换上全套干净的衣服,可是他太累,没有被惊醒。 看到记者要采访,王护士长拉着记者去看小严的行军背包,进入灾区时刚发的新背包,这时已看不出它本来的模样了,除尘土外,所有地方都磨了一遍,背包的盖子已被顶破,他们为了给灾民多送点物资,每天都拼命往里塞。

护理总长:叫我军医妈妈

护理部总长杨亚娟,每隔10分钟都要用湿润的纱布轻轻沾湿小严干涩起泡的嘴唇,用母亲般的目光看着熟睡的小严。她说小严是幸运的,他坚强的意志和军人的使命救了他,肠穿孔这种突发疾病最忌讳的就是在发病时吃东西、喝水,小严的背囊里全是水和食品,可他愣是没有动,全部送进山里给灾民了,发病的这三天,小严几乎没有进食,这也为抢救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杨总长说,小严的事震撼了大家,一线的战士们是那么可爱,值得敬佩。小严一醒来,她就要认这个贵州籍的小战士为干儿子,让他叫自己一声“军医妈妈”,也希望自己比小严小三天的女儿

能和这位小哥哥结对,向他学习。

作文素材

一、救援篇: 将爱心传播,为生命祈祷

1、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

不这些子弟兵24小时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废墟中,手刨肩顶,忍受饥饿与寒冷,克服种种困难,连续作战,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心中千万遍地呼喊着“救人”“救人”。

2、一排牙印的故事

撕心裂肺,莫过于生离死别。这一幕,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地震遇难者遗体掩埋现场的什邡市洛水镇青峰墓地上演。

今天,在执行维护墓地秩序的子弟兵中,空降兵某团黄继光生前所在连一级士官李武手臂上一排深深的牙印,格外引人注目。当地百姓凡是知道这排牙印来由的,无不唏嘘感叹。

由于聚集在墓地的遇难者家属过多,为了防止死难者亲属情绪失控,妨碍现场遗体掩埋,当地政府规定在掩埋过程中,每具遗体下葬时只能有一名亲属进入墓地送葬。

五月十五日十七时,当里圈负责掩埋的战士们准备将一具遗体下葬时,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从人群中哭着冲了出来,一头撞在了负责维护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钻入掩埋现场。李武和战友看着满脸泪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拦她进入,一面好言好语安抚她。眼见无望冲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只胳膊,猛地咬了上去。

面对情绪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强忍身上的剧痛和心中的悲伤,纹丝不动。小姑娘见李武没有反映,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针,对着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约三厘米长的胸针一下子全扎入了李武手臂,霎时间,涌出的鲜血迅速染红了他整条胳膊,顺着肘部滴淌下来。

但李武就像没有感觉一样,继续安慰着小姑娘,脚下还是一步不退。在场的所有老百姓都被这一幕惊呆了,有的当场就哭出声来。一位老大爷走出人群,轻轻拉起小姑娘,“孩子啊,叔叔的心也疼着啊,我们回家吧。”

小姑娘凝视着李武汗流满颊的面容,止住了哭泣,默默随着老大爷向后退去„„后来战士们掩埋遗体时,就再也没有过群众冲撞警戒的情况。

李武后来告诉笔者,“当时真正痛的不在手上而在心里,小小年纪一下子失去了亲人,能不伤痛吗,只要我的伤痛,能减轻她的一点伤痛,那就让她咬吧!”

3、特殊的新婚仪式

我们牵手为连理,这个日子,我们郑重地分配这甜蜜。一分给你,一分给受难的同胞兄弟。当我们的热血流进了亲人的脉管,这甜蜜,就有了新的意义。——5月13日,在河北省血液中心的献血屋内,刚举行完婚礼的新郎薛旭、新娘卜硕斐携手为四川地震灾区献血,奉献爱心。

4、爱心汇聚成河

“广州日报,灾情最先报!买一份报,一元献爱心。”昨日7时开始,本报发行公司上千名

投递员分赴全市各区义卖报纸,形成了一股红色暖流,无论是老板、职员、学生、保安、民工等各个阶层的市民,纷纷踊跃解囊,其中不乏外籍人士。一个上午,两轮义卖,结果不到一个小时报纸就全部售罄,各义卖点临时增加了至少三次报纸,都满足不了市民的热情。全天报纸销售比平常增加20%。

捐款数十万日元的两名日本低收入者,他们都是原在华日本遗孤的后代,其父母于战后是在善良的中国人照料下才得以幸存并返回日本的。他们表示,中国于自己有恩,现在是报恩的时候了。“中国也是我们的故乡。故乡遭灾了,我们心痛”,他们这样说自己的心情。

5、铁女子张泉灵

有“北大才女”之称的张泉灵,是《东方时空》的主持人,先后主持了跨世纪庆典的直播、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雅典奥运会、连战及宋楚瑜大陆之行等大型直播活动,同时还以记者身份深入到抗击非典第一线、罗布泊无人区、阿富汗战乱地震灾区等做连线报道。并连续多年担任《一年又一年》节目的主持人。张泉灵每每以其大气的表现和得体的谈吐,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央视具有大型直播节目主持能力的主持人之一。

作为一名记者,张泉灵总是勇于接受挑战。几天前,她还在海拔五千多米的珠峰大本营做全程直播报道。当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她马不停蹄地直奔四川,奔赴正在打通的都江堰至汶川县公路的第一现场,并向观众发回了最新消息。虽然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但祖国需要她,她便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奔赴灾区。虽然当地余震不断,但张泉灵仍坚持在第一线,坚持在最危险的地方进行报道。正是有了数不清的“张泉灵”们,祖国人民才能及早了解到灾区人们的情况。

6、发怒的温总理

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国家总理温家宝一向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然而,在抗震救灾中,平日里温和的温总理却发怒了,这一下,让看过这条新闻的人无不为之吃惊。

温总理没有理由不发怒。由于连绵的大雨导致救援行动受阻,在废墟下的民众急需救助,心系民众、心急如焚的温总理面对空降部队的领导说出“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已看着办”的话语是自然而然的。

温总理没有理由不发怒。地震灾区的惨烈,震憾了一个国家总理的心灵,受难的百姓让他泪流满面,他嘶哑的声音响彻在灾区的万山丛中。因为在废墟下,在狂风暴雨中,在漫漫长夜里,还有无数人民群众在等待着救援人员的到来。

无论是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还是2004年底印尼大海啸,世界其他国家很少有领导人会在灾难发生时,除赶到现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之外,还要亲自担任救灾总指挥。毕竟前者属于政治职责,后者属于专业领域。

温家宝亲临一线,四处疲于奔命地指挥、调度、慰问。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之下,总理的到场除了提高应变效率、争取黄金时间、督促地方官员、现场拍板解决问题之外,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挥救灾、慰问百姓,更是灾场和全国民心稳定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国总理这个职位,自周恩来时代开始,就被赋予了兢兢业业、克尽职守的形象,“周总理”三个字既是一代中国人对周恩来的永恒纪念,也是对继任者的道德标尺和衡量比照。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刊登署名周兆呈的文章说,“中国的总理难为”,“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

7、国际大家庭

大难面前,愿爱心永恒!此时,中国灾难不断,困难重重,急需来自世界各国的援助和支持,请不要让国内四溅的口水和各种污言秽语淹没了国外更多人的热心和善意。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之心,真诚之意,友好之情,和平之愿,大度之怀,文明之风,会使中国多方受益,早日走出困境。

二、亲情篇:一定记住我爱你

第六篇: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

汶川地震有感

汶川地震有感

汶川地震有感

汶川、玉树地震的惊心动魄还未曾在心中散去,大地震又重新张开了黑色的翅膀。虽然有了经验教训的积累,我们面对灾难已不再是手足无措,但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在灾后,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挽救生命和减少二次灾害。而从不断上升的遇难人数中,我们意识到光靠灾后救援是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并且在救灾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民间救援力量的分散、媒体报道的不专业等。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不应该始终沉浸于伤痛之中,而应该吸取教训,为未来的不测做好充分的准备。近日来关于抗震救灾的几个细节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也引起了民众的思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w/512095/

推荐访问:预测汶川地震第一人 日本人遭遇汶川地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