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随笔 > 诗歌随笔 > 安徽民俗文化

安徽民俗文化

时间:2018-03-06   来源:诗歌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诗歌随笔】

安徽民俗文化 第一篇_关于安徽地方传统特色民俗活动的调查研究

徽风皖韵今犹在,风俗民情味不同

——皖江地区乡情调查报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马鞍山隶属皖江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芜湖,这座钢铁城市因为李白的多次游历而与诗歌有着深刻渊源,也被誉为“诗城”。这座“刚柔并济”的城市以“海乃百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孕育着、激励着城市儿女们。本文以家乡马鞍山为中心,辐射其周边地区,通过查阅馆藏文献资料,利用亲友口述并结合亲身经历体会,重点介绍家乡及周边地区富有特色的风土民情。该报告由于个人能力不足、条件有限,并不能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完整地呈现。

研究的区域范围

风俗民情篇:

“百里不同风,十里 不 同 俗 。”由于地形、 地势和气候等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差异, 安徽民俗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从生产商贸到岁时节日,从人生仪礼到民

间信仰,形成了南北相异、多元的民俗风情,也形成了一些安徽地区特有的民俗事象。 送春

送春是一项分布于南陵、 芜湖、当涂、 宣城等地的特有的生产性节日民俗。送春, 最初意为将春天尽快送到人间,使冰雪融化, 大地回春, 万物复苏, 庄稼生长, 百姓安居乐业。发展到后来, 多指 “迎接春天, 祝福新年, 预祝五谷丰登、 一年好运”之意。 送春习俗相传始于明代明成祖 朱 棣 即 永 乐 皇 帝 登 基 的 那 一 年 。传说, 这年六月, 天降大雪, 冰封长 江 , 天 寒 地 冻 , 眼 见 有 误 农 时 ,朱棣皇帝决定发动文武官员连同自己36人, 分别往各地去送春 。 希望通过 “天子送春” 这一不同凡举, 能将春天赶快送到人间 ,使大地回春、庄稼生长,让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得到皇帝的赐福 , 便给天子 使 者— —送 春 者 赏 钱 以 表 感 谢 。由于立春多在农历年前后 , 后来逐渐演变为在新年前后送春 , 还增加了拜年、 娱乐的祥和气氛。“送春”这一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送春表演形式为1至4人, 多时也有5人, 其一敲锣打鼓, 挨门挨户演唱送春歌, 歌词内容丰富生动 , 明白易懂, 多为歌唱春耕生产 , 预祝主人家在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 四季平安, 六畜兴旺。 一般要求上门见啥唱啥, 随机应变, 上古下今, 涉及 社 会 生 产 生 活 各 方 面 , 即 所 谓“见风挂牌”, “见之唱之”。 要求新学者须死记硬背一些常见常唱的基本 春 歌 。 春 歌 代 表 作 品 有 《 送 春歌 》、 《九 天 出 门 歌 》、 《采 茶 歌 》等等。 为了增添娱乐性 , 有的人家还有意出题考送春者 。 当两队送春者同到一户时, 还要进行对歌。 有了 满 腹 春 歌 , 加 上 机 应 变 能 力 ,上门才能应对自如。春歌歌词一般7字一句, 句末押韵。 锣手起腔领唱, 鼓手及其他人和唱。 演唱时, 曲调固定, 可作任意 反 复 。 多 用 当 地 方 言 腔 切 韵 ,腔 调 委 婉 悠 扬 , 听 起 来 很 有 韵 味 。器具有锣、 鼓、 钹、 镲。 大小 锣 敲用 薄 木 板 做 成 ,喷 上 红 漆 ; 锣 敲 、鼓鞭、 镲均系上红绸, 以示喜庆热闹。送春形式上看起来同门歌类似,实质上从它起源、 唱腔、 唱词内容、流行区域等方面看, 与江北以乞讨为目的的门歌锣鼓有根本不同 。

过十岁

和大多数地区一样,皖江地区也一直继承着举办人生仪礼的传统,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在家乡,孩子成年之前的仪礼都是由外婆家主持、操办。其中,诞生礼以满月酒和过周岁为主。成年礼有过十岁和过20岁。值得一提的是,过十岁的重要性和隆重程度堪比婚礼。男孩在9周岁,女孩在8周岁时就要在春节期间挑选吉日过十岁。在过十岁的前几天,外婆家就要准备好所有过十岁的“物资”:蛋糕(约7~8层),毛毯(舅舅在上面要用100元面值的人民币贴成“望子成龙”或“XX 十

岁生日快乐”的字样), 礼炮、空调、彩电等。这些“物资”堪比聘礼,都是由母亲的娘家人诸如舅舅、姨妈、小姨等出资购买的。到了生日那天,如果是男孩生日,就要找个年龄相仿的女伴,女孩生日要找男伴,上午二人梳妆打扮后,要率领大批人马绕着整个村子走一圈回到外婆家。其中“寿星”要手捧鲜花。后面的人马有敲锣打鼓的,有挑着毛毯、蛋糕等物资的,热闹非凡。大概中午时分到达外婆家,唱生日歌,分蛋糕。除了到场的亲朋好友外,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都要送一盒蛋糕。几乎每年春节回老家都要参加这项仪礼,场面一个赛一个“奢华”。无论是家境一般还是富有的,只要过十岁都会倾尽财力。

地方风味篇

无论是岁时节日还是人生仪礼,在举办重大宴席时必不可少的就是美味佳肴了。徽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沿江徽菜

沿江徽菜是安徽菜肴的主要代表之一,以芜湖、安庆为代表,善烹活鲜、家禽,讲究刀工,注意形色,尤以烟熏技术见长。徽菜大多就地取材,而沿江和巢湖一带,是我国淡水鱼重要产区,万顷碧波为徽菜尤其是沿江徽菜提供了丰富的水产资源,其中名贵的长江(鱼时)鱼、巢湖银鱼、三河螃蟹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席上珍品。

徽菜名菜单

采石茶干

【安徽民俗文化】

家乡马鞍山市盛产采石茶干,因著名风景区采石矶而得名。最初跟福建同学提起采石茶干,大家以为是把茶晒干后的一种食物。其实不然。茶干古名“(艹叔)乳干”,因其近似茶色,又是茗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可以把它看成是豆腐干的一个细分品类。它以豆干为主料,配以鸡汁、茴香、甘草、桂皮、味精。。。。

方言俗语

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安徽方言以及大量的俗语、民谚,作为表达安徽民众思想情感和社会习俗的最主要媒介,也是安徽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庆被戏称为“方言重灾区”,其实在历史相对悠久的城市和相对闭塞的农村地区都存在着大量的方言。马鞍山话又叫“马普”,因为它跟普通话基本相似,在音调上与普通话不同。如“今天”,“马普”发音为“jin tian”。

我们也创造和使用着广为流传的俗语,如“”。。。。

结语:关于乡情的思考

乡情,既是家乡的风土人情,也是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和地域风情,展示的是家乡的欣欣向荣之貌,透露的是家乡人对家乡的款款缱绻之情。地方民俗需要传承,传承本身毋庸置疑,但是,在我们的民俗传承过程中,我们对民俗的改造、认知是否需要重新思考?对我们有激励意义、能促进家乡发展的乡土民情我们要完好地保留、传承下来。反之,不利于我们成长、阻碍家乡发展的民俗我们就要大胆、果断地改造甚至摒弃。比如家乡的“过十岁”。我至今不明白用这种方式过十岁的意义,如果说把它当成成年礼的过渡,但是这样的奢侈、浪费行为只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形成攀比心理,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我翻阅各种资料并没有找到过十岁的历史渊源,如果说这是为了给孩子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让他意识到自己长大向成年过渡了,可是这种过渡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只有奢华的排场,很容易误导孩子,他觉得他以后给他的孩子也要这么过,于是一代传一代,这也是我对这种奢侈的过十岁方式得以流传至今的一种猜测。

前几天母亲发来朋友圈的一个分享,标题是“如何证明自己是和县人”,后来又陆续在网上看到“如

何证明自己是XX地人”的相关调侃。可见我们还是有着很重的乡土情结。传承民俗的确必要,但是我们不能以地方特色为借口而排斥接纳新事物。中学时班上有位老乡,满口的和县方言,就连上课回答问题也是用方言。老师让她好好学学普通话,她俏皮地用方言回了一句“人不能忘本”。于是她就一直保持着她的方言口音。我们是不能忘本,落叶还归根呢,可是纳新和传承并不矛盾,对于像普通话这样的“外来物”如果你不接受它,那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于个人和整个城市来说都是一种倒退,最终会导致落后。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今天我们看到的安徽民俗的原真性正在逐渐淡化 ,其生存的基础也在发生着变化, 依附节日传承的民俗活动在节日里逐渐退隐. 在安徽大部分地方只有端午节和元宵节才开展民俗活动 ,其他节日里的民俗活动日渐衰弱. 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和时间的推移 ,及其掌握这些文化遗产的老人的逝去 ,许多项目已经出现既无文字记载 ,又无传承人的局面,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 . 因此,对地方民俗进行挖掘 、整理和系统研究迫在眉睫。

安徽民俗文化 第二篇_浅谈安徽民俗

浅谈安徽民俗——以九华山民俗为例

[摘要]:民俗学近些年来在中国逐渐兴旺,学习和探讨民俗有必要先弄清楚民俗是什么。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而有生活就有民俗。我们身边的民俗,也值得我们去观察和体悟,本文探讨的民俗以九华山民俗为例。

[关键词]:民俗 定义 九华山 佛文化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有人类生活,就有民俗的存在。民俗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制度和规范。

“民俗”一词,在我国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被使用是比较晚的,但是作为道德教化使用,却优势比较早的,体现了统治阶级上层集团对于作为习惯与制度的“民俗”的高度重视其实,这时候的民俗一词的含义与风俗较为接近,风俗指的是在一定社会中,被普遍公认、积久成习的生活方式,它包含着不仅是下层人民的生活方式,而且包含着上层统治者所要求于人民的生活方式。但“民俗”和“风俗”之间还是有差异的。民俗突出了“俗“的主体地位。“俗”不仅仅是生活的存在,而且还是生活的过程。相比之下,风俗却侧重揭示“俗”的本质状态,“风俗”到了汉代意义基本定型,为“辨风正俗,观微查隐”。与民俗相近的词汇除了“风俗”外,还有“俗说”“俗传”“民风”“习俗”等。这些与民俗关联的传统术语与意义,不仅从历史及文学的角度向我们揭示了“民俗”一次的由来及发展,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民俗的定义及内涵。 “民俗”一词在我国现代学术界的使用也不统一。有的拘泥于外国的“人民智慧”、“人民知识”的含义,有的则使用民俗的本意,就是指民间的风俗。民俗学者张紫晨认为“民间的风俗”意义最为明确。首先“民俗”突出了“民”字,表明其风俗现象是属于民的,既为民间创造,又为民间所通行和传习。其次,民俗的另一方面正在于它的习。习也就是传承习惯。凡一种事象成为民俗,那它必要为人们所共同传承,在群众生活中被人们反复遵照,重复出现。所以任何民俗都是“人相习,代相传”的东西。没有沿袭和传承就没有民俗。从这两方面来看,所谓民俗,乃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传性的传承性事象,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 民俗事象纷繁复杂,从社会基础的经济活动,到相应的社会关系,再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总体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民俗的主体是人,传承是民俗的重要标志。民俗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使民众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而且也生活在精神世界。

综合来说,民俗是民众创造、享用的生活文化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它通过行为模仿和口头演述等方式得以延续,是具有民间公共知识的特殊属性和地方文化身份的独特功能的民间知识。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

民俗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从古代至当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象和传承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许多重要的日常习俗,都围绕着人们的生活活动而展开。那么,我们在生活中,也无时不刻的接触着民俗。下面以九华山带有佛文化特色的九华民俗为例谈谈安徽民俗。

安徽九华山佛教起源于5世纪初,唐中期成为地藏菩萨道场,中经唐末五代及宋元时期的曲折发展,至明清时形成为我国佛教重要传播中心之一,与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并列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佛教在文化特质上表现为地藏信仰、禅净兼修和三教交融的同时并存。该传播中心的形成对丰富皖江佛教的内涵、延续安徽佛教的命脉、促成安徽地域文化儒道佛鼎立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民间化,体现了佛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以下便从四个具体的方面来阐述九华山佛教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民众的精神生活据资料显示,当今九华山地区信佛的人很多,信佛的人数约占当地人口的50% 以上,同时,83.69% 的人认为信教或拜佛可以使人在心理、伦理、生理上得到调节,精神得到安慰,有利于缓解社会压力和矛盾,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九华山佛教文化规劝众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教理,在当地深入人心,影响较大。该教理教育人们应弃恶扬善、孝敬父母、助人、济世、施爱,使民众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净化,并在客观上抑制了当地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民众的经济生活九华山不仅是佛教名山,同时也是国家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悠久的佛教文化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佛教圣地为依托、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而当地的山民也从中获益不小,除了传统的农耕作业之外,他们还利用九华山的佛教旅游资源发展了自己的副业,或进军运输业,或开旅游纪念品店,或开餐馆,或沿途卖些香火,家境较差的也卖起了自己的力气——上山帮游客挑行李,这一切都增加了山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三)民间习俗由于长期受到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影响,九华山地区形成了一系列源于九华山佛教文化的约定俗成的民间风俗习惯。其中,最重要的习俗就是逢菩萨诞期必须举办庙会,如地藏诞日(农历七月三十日) ,此外,还有荤年素年、龙灯、百子会、腊八粥、除夕进香、求签、许愿还愿等习俗。地藏诞日:自唐代以来,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前后,九华山佛教徒和当地工商界都会联合举办盛大纪念活动,以纪念地藏菩萨吉诞日。那时四方信徒、香客都云集九华朝山进香、拜塔,朝拜天台,许多山民和手工艺者趁此机会互做买卖,民间艺人也趁此献艺,逐步形成了传统的九华山庙会。但这种庙会活动曾一度中断。自1983 年开始,九华山又恢复了庙会活动,集大型佛事活动、商贸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为一体,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许多朝山拜佛的信徒和游客。荤年素年:受佛教文化影响,当地居民过春节时,先过荤年,后过素年。荤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小月二十七日),当地居民举家荤食,次日以草木灰将锅碗器皿擦洗干净,开始素食。腊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再做素菜过正年,吃过斋饭,或祭拜祖宗、或守岁、或娱乐、或进香,素食一直持续到新年正月初三。除夕进香: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或全家出动,或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远处的则到附近寺庙)进香。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据说若烧得第一柱香,最为吉祥。除夕进香现已成为当地过年必具之习俗。

(四)民间风情由于长期受到地藏文化的熏陶,九华山地区形成了一些具有佛教文化特色的民间风情,如:禁养家畜、“三元济残”等。为清洁“净土”,九华街长期以来禁养家禽家畜,尤其不得养猪,但每一户和每个寺庙里准养一只公鸡,目的是公鸡报晓,

“净土”有声,兴旺发达,此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此外,受佛教慈悲为怀的影响,九华山僧俗两家还有对残疾人救济的习惯,每年有三天( 农历正月初一、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集中救济残疾人,称为“三元”节。每逢这三天,寺院和当地的大姓宗族都要请残疾人或孤寡老人集中会餐,并分给他们钱、粮和衣物,最后再举行赈孤宗教仪式,即所谓的“三元济残”。总之,九华山佛教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已经渗透到当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九华山佛教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九华山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之所以能够对当地民俗文化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佛教教义的吸引力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最基本教义就是所谓的“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个最根本的道理或真理,其基本理论在于宣扬人世间的“苦”及提出脱离“苦”的途径,贴近社会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特征,因此对普通民众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二)僧俗杂居的现实情况九华山地区的寺庙不是孤立于世俗环境之外的,而是与周围商户和山民密切联系,僧俗杂居,和睦相处。寺院常和民间共同举办集佛事活动和集市贸易于一体的庙会,而山民朝山拜佛、求签问卦,或请寺僧念经、做佛事更是常事。因此,佛教文化与民间世俗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不可避免的。

(三)地藏文化的世俗化特点九华山佛教文化即地藏文化,地藏文化的许多思想与国情民情相通,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及强烈的世俗化特点,因此更易于被百姓理解和接受、更容易走向民间。据统计,除观音之外,地藏菩萨的信徒最多。

综上所述,由于九华山佛教寺院和当地居民的近距离接触,佛教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结合不可避免,因此九华山佛教文化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九华山佛教文化是开放的、包容的地域文化,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周边的环境不断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其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已经渗透到当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当地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有了新的特点。九华山的佛教文化渗透到了民俗文化之中,民俗文化又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两者互相融合,互相影响,推动当地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九华山地区的民俗文化是带有浓厚佛教文化色彩的民俗文化,是地藏文化信仰与当地传统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认清九华山佛教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关系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九华山佛教文化在丰富区域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九华山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有佛教的神圣情感,又有地方文化之内涵,它与当地的民间文化、民俗、民情有着天然的联系,并相互渗透和影响,对发展和促进地方和谐社会建设和丰富区域文化起着积极作用。

安徽民俗文化 第三篇_安徽风俗

安徽风俗小记

在我的家乡安徽,有很多独特的节日。例如,农历正月十七日的媳妇节,农历二月十五日的 “花朝”,农历三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春季二月底或三月初的“娘娘会”,农历三月三日的盲人节等等。此外,一样的节日在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过法。例如在安徽,春节前有蒸馒头的习俗,家家都会蒸很多,足够吃到二月二,而且蒸馒头时不许孩子数数;元宵节期间,很多人家会蒸面灯,既好玩又好吃;清明节要插柳和抬“城隍老爷”出巡;“上已节”要把玉米爆花,谓之“炸鬼眼”等等。下面,我就重点介绍一下安徽的祭龙节。

在安徽,人们把二月二称做“祭龙”。在二月初一下午,家家户户都把室内打扫得干干净净,以迎接“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二月二这一天每家水缸挑得满满的,让龙净身,祈望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除此之外,还有些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围仓

在我爷爷辈的时候,每年这天天未亮人们就起床,男人用灶内的草木灰,在门前、院内外,画“同心圆”数圈,名叫“灰仓”、“围仓”或“围仓龙”。并在圆心扒一小洞,放入五谷杂粮、硬币,俗称“粮仓钱库”。又用草木灰沿墙根洒一遍,说可防蛇、蝎、蚊、蝇等等,现在鲜少有人这么做。

2.敲门枕

妇女起床梳洗后,手持木棍敲门枕,并大声念道:“二月二,敲门枕,金银财宝往家滚”。又用木棍敲面瓢,并念道:“二月二,敲瓢砖,十个老鼠九个瞎,剩下一个不瞎的,拾掇拾掇搬了家”,以表达生财,守财的美好愿望。

3.炒虫、吃虫

这里的"虫"并非昆虫,而是妇女做饭前先炒的“杂花子”,即五谷杂粮。传说炒了后庄稼就不生害虫了。炒的杂粮,有咸有甜,大人小孩都抓着吃,叫“抓虫吃”。

4.做“土地会”

在农村,这天要做“土地会”,携带香纸果品到附近的土地庙烧香,祈求土地公、婆保佑年成好。

5.为小孩剃光头

俗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光头”。有些孩子出生后,剃胎毛时要在脑后留一撮头发,这叫“看家毛”,这是祈求小孩不夭折。当孩子长到10 岁时,就要在龙抬头的好日子剪去脑后的一撮头发。剪发那天,亲友都要送礼祝贺。

二月二的食品也是有讲究的,而且是百里不同俗。淮北一带,早上摊煎饼吃,叫“贪收”,希望农作物能丰收。晚上吃扁食,春节食品要吃完,表示年节过完了要开始春耕生产了。淮南一带,这天做凉粉,蒸面口袋,包扁食,馏元宵节蒸的面灯。寿县早上吃水饺,叫“吃龙耳”,中午吃圆馒头,叫吃“龙蛋”,

晚吃面条,叫“吃龙须”。这象征龙与人融为一体了,能争取风调雨顺,有一个好年成。

安徽民俗文化 第四篇_安庆的民俗与特色

安庆的民俗与特色

【安徽民俗文化】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能自豪的对别人说:我是安庆人!这座拥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历史文化古城是我永远

2000多年前,安庆为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安徽省的名称是由“安庆府”与“徽州府”各取一字而来。从建城至今,安庆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几百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朴实勤劳的安庆人。经过历史的洗礼,安庆也发展出了很多别具一格的民俗,一代又一代传承至今。

1830年创立的胡玉美品牌于1910年在汉口获南洋商品展览会“地球”银质奖章,于1911-1929年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西湖博览会、南洋劝业展览会等金银奖章九枚,“胡玉美”得以声名大振,享誉中外。“胡玉美”走向世界的同时,安庆这个承载着它发展史的古城也开始面向世界。

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安庆人,小时候经常吃的“一黑一白”自然是永远忘不掉的味道。“一黑”指的是中国百年老字号“麦陇香”的传统特产——墨子酥,小的时候吃上一块黑油油的墨子酥能高兴上好几天,那种油而不腻,吃完后牙齿黑乎乎的,然后看着小伙伴互相龇牙傻笑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这是一代安庆人的记忆。“一白”则是指大名鼎鼎的怀宁贡糕,也叫顶雪贡糕,相传此糕在大明永乐年间曾作为贡品上贡给皇帝朱棣品尝,因此得名为"贡糕"。至今已有500多年生产历史。洁白柔软的像纸一样,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入口即化的感觉也深受大众的喜爱。安庆人将顶雪贡糕视为吉庆的象征,每

逢佳节喜庆,互相馈赠,以示糕(高)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顶雪贡糕是“安徽省旅游指定产品”。所以,如果有机会去安庆一定不能忘了这两样属于安庆的特产。

安庆的特产远不止上面说的那些,还有像茶叶“天柱剑豪”,用的“潜山凉席”,糕点店“柏兆记”等等,如果真要一一细说估计得花好大功夫。【安徽民俗文化】

“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这十六个字说的就是我们安庆。众所周知,安庆是中国五大戏种之一的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地,耳熟能详的【女驸马】、【打猪草】、【天仙配】等都是作为一个安庆人从小就接触的黄梅戏文化为大众熟知。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梅戏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 与黄梅戏同属戏剧类的徽剧也是安庆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与黄梅戏、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2006年5月20日,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它产生和流行在枞阳和石牌(今怀宁)、安庆一带,先后被称之为枞阳腔、石牌调或安庆梆子。1790年(乾隆55年),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接着,春台、和春、四喜等徽班又相继进京,即所谓“徽班进京”。徽班进京后,又吸取京腔、秦腔、昆曲、汉调等

剧种的长处,经程长庚等名艺人的创造改革,大约经过了五十年的孕育,到道光、咸丰年间,遂形成为后来的京剧而流行全国。

从程长庚到严芬英再到今天的韩再芬,无不是为安庆的文化领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和他们一样曾为安庆文化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不得不提“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今桐城文化圈应包括桐城市、枞阳县和安庆市宜秀区等地区),故名。桐城文派理论体系完整,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影响深远。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直至今日,依然在影响着很多作家的创作思想。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高领导人——陈独秀,他是安庆市怀宁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邓稼先,他也是安庆市怀宁县人;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赵朴初,他是安庆市太湖县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创始人——邓石如,他依然是安庆人……他们代表着安庆的杰出人物,但安庆的杰出人物远不止列举出来的这几个名人。

要说安庆的旅游胜地首先想到的便是天柱山。安庆天柱山位于安

庆市潜山县境内,距县城仅9公里,是大别山东南高峰。天柱峰海拔为1488.4米,总面积为413.14平方公里。中华历史文化名山,自古就有“南岳”之名。天柱山又名皖山,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主要景点有炼丹湖、飞来峰、天柱峰、薛家岗古文化遗址、龙潭河、三祖禅寺、石牛古洞、神秘谷、大天门等。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0年获“AAAAA”旅游区称号。接着就会想到迎江寺,迎江寺位于安庆市枞阳门外的长江边上,占地3万余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大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整座寺院建筑在长江岸边的高地上,殿堂巍峨,从十里开外即能见其雄姿。

振风塔亦可拿来单独一说,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原名“万佛塔”,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图。远看如同一直立的圆锥体,挺拔秀丽,气势雄伟;近看由砖石砌成的楼阁式建筑,嵌空玲珑,庄重华美。有“过了安庆不说塔”、“万里长江第一塔”和“宝塔王”的美称,引得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美好诗篇。

至此,安庆的传统小吃、历代各届名人、旅游胜地草草的叙述了一点,想要更加了解,唯一的途径就是去亲身感受,把安庆游玩一遍,领略它独有的魅力。

安徽民俗文化 第五篇_安徽地域文化

《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报告

徽州民俗

居住民俗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徽州民居可以从村落、住房和房屋装饰三个层次来反映其民俗文化。

徽州地区的村落,兴建之初就重视村头组景,在进村口的地方,通常利用不同的山势、岗峦、溪流、,配置以牌楼、亭榭、宝塔、桥梁,形成优美的风水园林景观,人称之为“水口”。许多民居,还精于雕镂装饰,通过宅门的门罩、窗楣、柱础等予以体现,其精美的雕琢,从工艺、构造到图案,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色彩。

徽州人对中国古代诗歌、园林、绘画艺术的追求和理解,推进了徽州“水口园林”的发展。徽州村落的景观很特别,最宏丽的建筑首推宗祠。宗祠是全宗族或宗族某一分支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又是敬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具有宗教般的神圣意义,所以普遍建得比更高大、更华美、更气派,使人身临其境时自然而然产生出一种神圣崇高、肃穆敬畏之情。由于中国位居北半球,为了采光和防御冬季寒冷的偏北风,住房屋多向南而建;为了耕作和取水,房屋多建在河之北岸,且北有靠山,即建在南向的缓坡阶地上。缓坡阶地上的村落- 2 -

排布呈现阶梯状,从山坡往下看,民居错落有致,构成良好的俯视景观,同时也构成理想的生态景观。

徽州民居围墙一般很高。男人大都在外经商,此墙便起着防盗、对女性禁锢的作用。徽州民居都设有天井,它们起着通风透光的功用。天井的设计也有一层深意,经商之人,总怕财源处流,就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顺枧纳入天井之中,名之曰:“四水到堂。”意为“财不外流”。在正厅,一般

都有供桌,供桌上往往摆着这两样东西:一面镜子,两方笔筒状的瓶子,谐音为平、静,近代出现了自鸣钟以后,则将它放在中间。三者合起来,终生平静也。中堂两侧是对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些对联道出了徽州的人生态度。

中国古代村落,从形成之初就注重选择一种良好的“人居环境”,这种人居环境除了通常的良田美宅外,还与周围地势山林等物质构成要素有关。

徽州民居的装饰也极有特色。一个古村落,一条古街道,一栋古民居,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向人们述说着曾经发生在它身上的历史和所反映的文化。如徽派古建筑,就以它精美的新安雕刻、淡雅的青瓦白墙、变化丰富的马头山墙和大量的楼阁牌坊为特色。徽州大门上建有门罩或门楼。门罩在离大门门框上部少许地方用水磨砖做成向

外突出的线角及装饰,顶上覆以瓦檐,复杂的则在下部用水磨砖做成垂花门形式,两旁各置一垂莲柱,中间施横枋两层联系。门栋、门罩、柱础、梁架、窗户、栏杆等部位都有雕刻,这些雕刻虽民间艺人所作,但却是令人惊叹的艺术品。民居的雕刻图案取材广泛,凝聚着徽州人的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

泗州戏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

泗州戏的形成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1920年前后,泗州戏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开始进入城市。

泗州戏原称“拉魂腔”,又叫“肘鼓子”。叫它“拉魂腔”,是因为它唱腔优美迷人。叫它“肘鼓子”,多数人以为是它曾用狗皮鼓伴奏而得名,其实都说错了。“肘鼓子”是由“周姑子”演变来的。

早先,在山东有邱、葛、张三位民间艺人,把当地许多动听的民歌、小调和民间乐曲“太平调”、“猎户腔”等揉合成一种新的民间说唱,又分别传说到皖北、鲁南、苏北,后来发展成为受人喜爱的泗州戏,柳琴戏,淮海戏。

单说当年邱门老师邱哥,单枪匹马到安徽泗州一带演唱。由于他嗓音宏亮,唱腔好听,表演传神,再加上相貌英俊,待人随和,很是招人喜爱。他走村串户,上集赶会,许多男女老少跟着瞧、撵着听,直唱得人们魂不附体、忘了寝食。这一天,周家集有个姓周的大户人家为小姐过生曰,请邱哥去“唱堂会”。他在客厅唱,周家老爷起先只准小姐在绣楼上听。哪知,小姐听着听着就下了楼,来到客厅的屏风后面听。由于这位小姐平时爱好抚琴吟诗,所以她一边听、一边就能跟着邱哥唱。大概是 老爷和客人们都听迷了,小姐来了他们也没发现,一会儿唱完了,小姐除重赏他外,还在银包里偷偷夹了一只玲珑剔透的“玉斑鸠”(戴在手指上的玉器)。从此,这位周家姑娘经常和丫鬟一起偷跑出去听戏,还经常把自己的“私房”资助给邱哥添“行头”、“买乐器”,这样一来二往,两个渐渐地蒙生了爱慕之情。在那旧社会,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啊!周老爷知道此事,狠狠地教训小姐一顿:“你是大家闺秀,金枝玉叶。怎能和一挨门乞讨的‘戏花子’接近呢!还把我的玉器偷给他,我看你的魂被唱戏的拉去喽!”一气之下,命

家人连夜把邱哥赶出周家集;泗州戏有传统大戏八十多个,小戏和折戏六十多种,代;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今天泗州戏乐曲已运用电声乐器伴奏,尤其值得一提的;我们宿州市还有许多民间剧团,是靠事主家和大队包戏;产奠基仪式上举办持续一周的票友会,在市内反响热烈;

家人连夜把邱哥赶出周家集。邱哥一走,四方谋生,去向不明。周家姑娘在绣楼上茶不思,饭不想,整天整夜地倚着楼窗哼着跟邱哥学的“拉魂腔”,呆呆地看着远方。小姐的心思瞒不过贴身丫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她买通家院,带着小姐从后门逃出家园。她们历尽艰辛,在泗州城附近找到了邱哥,结为百年之好。这位周姑娘聪明好学,不久就能和邱哥同台演唱小生小旦戏了。她那婉转甜润的唱腔。窈窕秀美的身段,惟妙惟肖的表演,一下子轰动了整个泗州。那才真的把听戏的魂都拉去了呢!起先人们还叫不出这叫什么调、什么戏,就直呼演唱这个调的人名字。一传十、十传百,就叫开了听“周姑子调”。后来他们又就地取材,自制一个两根弦的土琵琶,就用那只“玉斑鸠”套在指头上作为弹琵琶的拨片,以后又演变用竹子、牛角料子制成,一直沿袭到现在。

泗州戏有传统大戏八十多个,小戏和折戏六十多种,代表剧目有《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跑窑》、《拾棉花》等。泗州戏的唱腔随意性很强,演员可以根据自身嗓音条件随意发挥,故名“怡心调”。男腔粗犷豪放,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结尾处多翻高八度拉腔,明丽泼辣,动人魂魄。其伴奏乐器以土琵琶为主,辅以三弦、笙、二胡、高胡、笛子等,另有板鼓、大锣、铙钹、小锣四大件打击乐器。 泗州戏的角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

“跑驴”等舞蹈表演形式,受戏曲程式规范的影响不大,带有明快活泼、质朴爽朗、刚劲泼辣的特点,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演出时有许多独特的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剪子股、仙鹤走、百马大战、抽梁换柱、燕子拨泥、怀中抱月、凤凰双展翅等,演员必须注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协调与配合。

今天泗州戏乐曲已运用电声乐器伴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泗州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除了运用于本剧种伴奏外,还被国内外中西乐队选用,影响颇大。泗州戏的剧目不是很多。尽管统计出的传统大戏有80余出,小戏和折子戏也有60多个。代表剧目有《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跑窑》、《拾棉花》等。但经常上演的,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还主要是小戏、折子戏,并且以现代生活小戏为多。在这个意义上,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也较其它剧种更显密切。

在宿州市还有许多民间剧团,是靠事主家和大队包戏的钱,大部分演员都40多岁,但他们唱腔优美生动,一般在泗县,灵璧县,埇桥区的一些县镇演出,像陈若梅、代兵等等一些演员深受观众喜爱,前不久还在元一新天地商业地

产奠基仪式上举办持续一周的票友会,在市内反响热烈。 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观众逐步减少,演出亏损,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泗州戏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经一系列的努力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

安徽民俗文化 第六篇_六安的民俗文化

六安的民俗文化

0814010079 李东梅 旅游管理本2班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一:风土人情

六安风土人情具有丰厚的历史沉积和古朴之风。

1. 居住

旧时皖西地区以农为本,安土重迁。建宅时,要求前阔后高,“宅坐青山龙虎地,门迎绿水凤凰池”(后山前水),“宁要青龙高万丈,不要白虎抬头望”(左高右低)。门向多取东南或西南,忌正南正北,更忌与山墙、烟囱、水流、厕所、道路相冲。古时城镇官富宅前倘有路口、巷口乃立一石碣,曰“泰山石敢当”,谓可祛邪消灾。

2. 饮食

旧时沿淮地区多食麦、豆、山芋,山区多食玉米、小麦、山芋,圩畈丘岗地区多食稻米。城乡人民均有自己动手加工食品习惯,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节制豆酱,立冬后腌花菜萝卜,冬至后腌鱼肉家禽,春节前做糯米年糕。六安人历来好客,旧时宴席菜肴一般为八样、十样,即“八大海”、“十大海”。

3. 婚嫁

旧时婚姻之事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婚嫁方面,一般经过提亲、定亲、送日子(选定婚配日期)和成亲四个步骤,彩礼的轻重、程序的繁简,以双方经济为基础,经过男女双方协商,男方多尊重女方意见。

提婚,又称“提媒”;订婚,又称“下书子”;结婚,也称“完婚”。完婚当天,男方备花轿、新衣、礼物,由媒人率迎亲队伍送至女家。新娘早起“哭嫁”,吃“分家饭”,后由亲人背至轿上,嫁妆前行,花轿随后。绕至男家,新娘由人搀扶从红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礼,后入洞房,饮圆房酒,闹新房。为烘托喜庆气氛,有“赞喜句”之风俗,一人唱贺,众人道好,宾客也可对新婚夫妇适度嬉戏逗乐,谓“新婚三日无大小”。完婚后,还有回门、会亲等事。

4. 丧葬

一般经过去世、出殡、柩放(用草包裹或在用砖建成的柜屋里放置)和下葬四个环节。在人行将去世时,子女应赶至死者面前送终(俗称“送老”)。柩放1-3年后,入土下葬。随着丧葬文明的发展,火化率也逐渐提高,丧葬程序得以简化。

5. 生育【安徽民俗文化】

生孩子的第二天,要向岳父母报喜,第三天产妇要用艾水熏澡,婴儿也要洗澡,称“洗三”。在小孩满月时,要请亲朋好友喝“满月酒”。周岁时(俗称“抓周”),亲朋好友道喜祝贺。到10岁时,也有做10岁生日的。人到60岁时,儿女们要为父母做“六十大寿”(做九不做十)。以后逢生日,也做寿,但一般没有逢十做寿场面大。

(6) 礼仪【安徽民俗文化】

旧时礼仪习俗主要有:迎客,宾至主人出门揖迎,宾前主后,入室后让上座,献茶敬烟。坐席以8人或10人为满,坐次视桌面缝线而定,缝线直对门向,则中堂左侧为上,右侧为次。敬奉烟、酒、饭、茶等物时均双手捧呈,神情专一,目不斜视。见面,常见者互相问候,拱手作揖;不常见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辈见亲友,应先招呼。

二:节庆习俗

六安节庆风俗多彩多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1) 春节

春节习俗很多,大多属一些美好、幸福、吉祥、安康之类的祝愿和盼望。如腊月十八、十九两天为“扫尘日”,除旧布新,祈求康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小年”,祈求平安。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夕”,贴春联,挂新画,结彩灯,放爆竹,点花灯,吃团圆饭,合家守岁,翘盼新春。除夕与次年的正月初一、初二为“过年”,正月初三早晨,便燃鞭炮“送年”。

(2) 元宵节

“正月十五大似年”,“早过十五晚过年”,是六安的传统。早餐元宵、饺子,元宵中常裹一枚铜钱或硬币,吃上者谓可“交财运”。早餐后,或赶会,或观灯,或逛集,或玩乐。是夜,城乡大闹花灯。在城镇,灯会巡礼时,所经居民、店铺门前,均要燃放爆竹,致送烟、糖之类;在乡村,灯歌队、龙灯队竞相出场表演,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3) 端午节

【安徽民俗文化】

盛行包粽子、赛龙舟之俗。粽子有火腿粽、枣仁粽、肉馅粽、豆沙粽等,有荤有素,花色繁多。至于赛龙舟,更是一种气势壮阔的水上竞技活动,下水龙舟扮成青龙、黄龙、白龙诸色。舟上划手身着彩衣,结扎齐整,双手执桨,分坐船舷,击鼓者则立船头。一声令响,数舟齐发,水上群情激昂,岸上欢声雷动。

(4) 中秋节

有“早过端午晚过节(中秋节)”之俗。若中秋之夜天高气清,月轮慢转,家家在庭院、门前或楼台摆上桌椅,备齐月饼、水果和茶水,边吃边叙,亲情融融。在农村,除了赏月、品尝食品之外,青少年们多到村外打火把、撂火球、舞火龙

火狮,天上人间,飞彩流霞。待一切平静之后,三五成群的孩子们便悄悄地去“摸秋”了,所谓“摸秋”,就是借月光偷摘庄稼,摸着不同的庄稼就有不同的兆头,是一种充满神秘、冒险和人生向往的乐事、趣事。

三:六安的各地民俗

(1)中秋耍火把、摸秋 六安市城乡在中秋节晚餐后,都有品茶赏月的习俗,青少年则要尽情玩耍到下半夜。而乡间则有耍火把之俗。是日晚上,人们用麻秸、黄蒿、稻草等扎制成丈余长的火把,点燃后高举着,欢天喜地奔向村边、大路、田野,或耍火龙,或舞火狮,奔腾跳跃,远近呼应。“摸秋”也是乡间中秋之夜的传统活动之一。入夜,人们可以随意溜到菜园、庄稼地里,摸摘瓜果、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w/424957/

推荐访问:安徽民俗文化论文 安徽民俗文化信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