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经典美文 > 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时间:2018-05-24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第一篇_中国中学教育的现状

中国中学教育的现状

葛优在《天下无贼》电影中讲过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人才。而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根本策略。其中初中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村与城市的中学教育状况介绍,希望能引起大家对青少年教育的关注。

一、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

1、中学学校教学设备落后。目前农村中学教学楼普遍存在使用年限已久的危房,且教学楼学习环境差,没吊扇,灯光暗黄,农村经常停电,使得学生往往点着蜡烛上晚自习。同时农村学校的住宿条件、食堂饭菜、实验设备、体育设施等均有欠缺,学生不能享受到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

2、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农村中学的老师很多是父亲、母亲或丈夫、亲戚是老师,然后就进入学校做老师,这批“关系”老师大多数学历不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他们中有的人专业知识甚至比学生还差,就直接上岗,使得农村教学质量差。虽然近几年也有不少大学生进入农村中学,但其教学水平整体仍不高。

3、学校生源渐少,且流失量大。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新生人口大量减少,再加上大批农民工进城打工也将子女带入城里上学,农村中学生源锐减。且农村信息封闭,很多在家务农的家长只中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用,让孩子中途退学外出打工挣钱,因此学校生源流失严重。据走访常德某农村学校,该校一个班每年至少有三人辍学。学生失学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4、农村学校周围环境鱼龙混杂,很多学校被网吧、游戏厅所包围,使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很多学生被校外不良分子所影响,无心向学,在教室里破坏纪律,学风混乱,课堂嘈杂,很多老师对此无可奈何。

此种结果导致农村学校升学率不高,优秀率更少。大部分学生选择读中专或外出打工。

二、城市中学教育的现状:

相对于农村,城市中学无论是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教学手段很明显要好得多。城里的家长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但由于升学率的影响,城市教育也存

在不少问题。

1、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业重,书包沉,作业多,休息少。城里的学生每天上完八节课后,每晚奔波于各科老师开设的“小班”,半夜还在做学校与老师发的各类教辅,周末赶着是各类补习班、培训班。学生几乎没自己的独立时间。每天上学放学,背着沉重的至少15斤的书包。学生身心疲惫。

2、学生生活常识匮乏,动手实践能力差。由于学生忙于学业,加上家长的溺爱,很多孩子对生活常识一无所知,有的甚至不知道稻谷长啥样?而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也将很多课外课程如音乐、美术、劳技等直接换成数理化。

3、学校乱收费,学杂费繁多。学生在学校除了缴纳老师的补习费,学校的补课费以及各种学辅资料费。对于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孩子上学是个沉重的负担。

4、城市中学班级人数太多,教室太拥挤。一般的教室学生有五六十人,有的教室甚至达到了八九十人,连走道都做了人。

5、学生自主意识差,生活没目标,喜欢互相攀比。目前,城里大多数的学生精神迷茫不知道读书干什么,只是完成父母和老师的任务。盲目崇拜偶像,不分好坏。平时喜欢攀比,如比手机,比名牌,甚至比发型。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农民工,处在社会的夹心层。他们的子女既不在农村又不属于城市户口,没有在农村就读,而城市公立学校爆满,更是严格控制生源量,这使得这一部分人面临着入学难,门槛高,收费贵等问题。农民工子女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

四、针对以上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改善中国中学教育的现状:

1、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改善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使部分农民工子女能够回流。

2、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高成为教师的门槛,同时给教师加薪,提高教师的福利和待遇,让教师能专心从教。

3、规范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管理,对教师考核实行多元化。

4、加强教育监督管理,以及校内、校外的环境管理,创造和谐校园环境。

5、努力为学生减负,关注其身心发展,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结束语: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和谐、人性的教育环境,我们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第二篇_论中国高中教育之现状

论中国高中教育之现状

论中国高中教育之现状

教育?教育是个什么玩意儿?谈到中国的教育,这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范畴,所以就加了一个“现状”,这就触及了许多人的神经。

教育,谁可以给出一个较全面、较准确的解释或说法?说到教师,人们是很容易理解的了;说到教授了,也许只是人们意识观念里的一个形象,也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现在的中学生,有几个是可以完全理解“教育”的含义的。 说到教育家,也许中国有个很大的,应该归属孔子吧!几千年前,不认识字的人都知道这个孔老二,你说这孔老二的影响力怎么样?

道这孔老二也是多么的厉害,让不认识字的人认识他;让不认识字的人认识教育家(当然,现代也不局限是文字,更是科学),这才是真正的伟大!这伟的也太大了,把中学生都“围”进去了!

看到一批一批的高中生因高考失利而不能自拔,离家出走的、跳楼自杀的,变成精神病的、抑郁症的等,无不让人痛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重复着,总没有人提出,有的是“不敢”,有的是不会提,有的是不想提。久而久之,教育之弊大矣,学生之弊大矣,社会之弊大矣!千年文化传脉就这样被肢解着!

试问:所谓被正式录取的,到底有多少才是真正合格的;只差那么几分、十几分或者几十分的人就是不合格的么?

试问:真正的才人就真是用一页破试卷就能决定的么?

试问:一页试卷就真能决定一个学生的能力么?如果真是这样,也未免太荒唐了吧!

荒唐!荒唐之极!

孔子为了一个教育家的名头,可是穷了一辈子;而现在的教育“家”,为了一个“特级教师”的名号,主要目的就是钱!

可以发现,不只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还包括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踏进这个社会后,连最基本的一点礼貌都没有,更别说做人的道理了!【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这就是现在的“官二代”、“富二代”多的满街都是,至于那些无官无分的,满街都是“人渣”!

有了问题,连最基本的原因都搞不清楚,就像黑暗中的狗一样,听见别的狗叫自己也跟着狂叫,即和狗的行为都差不多,这还不愚昧无知么?

既然是教育的腐败,为什么不承认呢?但也不是不承认,是忙着挣钱,忙着搞活,忙着增长GPD呢!

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生,它绝不是偶然;一个国家问题的出现,它绝不是一天两天!

现代,文化课成绩只代表一个人当前的处境,不代表一个人的实力;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要全面发展;现代的文化课只是一个形式的误导。学校你是很优秀的,也不代表你出社会以后也是优秀的,现在的社会要想立足,就要全面发展,不只是文化课。这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精华!

如此,是我们的目标太小、眼光太短!一个人一生在一个“书”上吊死,这是何等悲催的事情;至于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小时我们都知道“亡羊补牢”,也许那时没有政府、政治格局,高中之弊日益厚矣!!

笔者:曹富荣

2012。07。25

甘肃庆阳环县环县第四中学高二:大唐东龙

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第三篇_中国中小学教育现状

《中国中小学教育现状》感言

现代社会,家长们正面临着空前的、严峻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老祖宗没有给我们这代人留下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以前,都是多子多福的观念占统治地位。例如:过去的社会,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经常为一件事争抢。孩子们之间抢着吃饭,已司空见惯。这样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竞争意识和自立意识。而且,年龄相当的他们也更容易相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而现在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事事让着孩子,连孩子吃饭都是家长追着孩子一口一口地喂。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没有与孩子抢东西玩的伙伴,也就没有了成长道路上的竞争对手。

1、很多孩子过于依赖家长。 独生子女蹒跚学步摔倒后,做家长的恨不得8个人一起去扶他,但这样做反而让孩子哭闹的更加厉害.这不是因为孩子摔疼而哭的,是孩子用哭声向爸爸妈妈传递一种信号——你们快过来把我抱起来!结果是:你不扶他,他就不起来。时间长了,这样的孩子就会养成娇气。这种现象很普遍。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一个孩子摔倒了,父母不一定会顾得上过去扶他,他就不会依赖别人,自己就会站起来。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什么事都要依靠自己的好习惯。

2、很多孩子缺乏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都是让着孩子的。做家长的总会千方百计的哄孩子开心,玩游戏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送到身边。不喜欢的东西,家长就不让它出现在孩子面前等等。这些使孩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什么都要是第一、不能吃亏的思想。独生子女长大后到学校或走上社会就很有可能碰壁。因为离开了家庭后,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让着他们。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变了,甚至产生厌学或讨厌社会的不良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在适当时候应该跟孩子一般见识,在生活中扮演兄弟姐妹的角色,故意跟孩子抢东西玩。从小树立竞争意识和自立意识,让孩子从小认识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否则孩子成长不起来。

3、 很多孩子缺乏责任感。这是由于家长从来没有养成让孩子对一件事负责任的习惯,责任都让家长承担了。没有对事物负过责任的孩子,他的责任感又如何产生呢?所以这样的孩子走进学校后,当老师要求他们承担很重的学习任务时,他很可能会不习惯,于是千方百计地逃避,就会出现上课不安心听讲,做作业磨磨蹭蹭甚至不能完成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缺乏责任感的培养和锻炼。

如今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教育是一次性的,一旦出错,很难有改正的机会。孩子幼儿阶段没教育好,到小学阶段再来补救的话,效果就差远了。因为孩子的每一个成

长阶段都有它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在我国现实的国情中,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思想也紧跟着传播开来.如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教会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1、教孩子学会做人是根本。

家长要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品行端正,比如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知恩图报等。无论哪个年代,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年轻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但最好能坚持自己带孩子,以便与孩子建立感情,加强对孩子的德育教育。

2、教会孩子怎样独立,只有在教孩子学会独立的基础上才能让他学会创新。

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让孩子学会创新就必须先让孩子学会独立,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还相对封闭的传统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家长总是让孩子自己走,或者骑着小自行车跟着,孩子摔倒了也从来不扶;孩子都有单独的房间,自己整理、安排;在日常语言交流上,他们也总是以征询式、开放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由决定。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养成了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这种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也使孩子更加乐意主动地去学习,去进一步创新。而非独立性的教育则使孩子经常处于等待、顺从、依附的状态,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学会主动学习。

现代人才观不是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以一个人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大小作为人才衡量标准的。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学会适应,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创新。但现行的学校教育往往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恰恰束缚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对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畏惧心理。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支持他鼓励他大胆尝试新事物,让他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

此外,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竞争能力、耐挫折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都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与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父母要着重对孩子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独生子女的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孩子在家庭的呵护中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凡事都让父母代劳,如果要让他自己做,我不行三个字就脱口而出。这种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能担负起新世纪的重任?孩子行与不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改变我不行的不良心态,经常向孩子发出你一定能做好的正面信息,使孩子逐渐形成我一定能

【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行的良好心态,同时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2、学会合作。要学会合作,首先就要学会与人交往。父母不仅要平等的对待孩子,使孩子与成人友好共处。同时,还要大胆的把孩子放出去,或者热心的把小伙伴请进来,鼓励孩子到群体中去交往、游戏,帮助孩子学会发现同伴的优点,从而逐渐形成接纳、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学会公平竞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父母应提供给孩子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孩子意识到要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社会是在竞争中求得进步和发展的,用物质或地位撑起的保护伞保护不了孩子的一生。

4、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成功人士都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

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第四篇_中国中小学现状

中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由于我任教于江西某市某乡中心小学,该乡地处偏僻山区,所以作此文参照了该乡的情况。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大约9亿人。所以,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自1986年4月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07年底,全国99﹪的地区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开始免除学费,这项政策直接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农村的教育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当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 中小学规模逐年萎缩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本地人口逐渐减少,本地学校学生也越来越少,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减少教育经费。各地开始将学校进行兼并,几所学校合并成一所。使大量学生因路途遥远不得不开始在学校吃住,由于学校条件限制,学生吃的非常艰苦,普遍营养不良。冬天,连基本的热水也提供不了。学生晚上洗脚时被冰冷的水冻的通红。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偏低

这几年,在金融危机作用下,教育部门面向社会招收了大量的大学生,为农村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在小学,大部分老师要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数学以及其余学科。英语老师更是身兼全校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通常一所小学只配一位英语老

师。然后,学校里老教师仍是主力。他们很多都是民转公而来,自身素质较低,教学方法传统,知识面狭窄。而新老师由于刚涉入教师行业,经验不足,教学工作存在较大问题,需要时间锻炼。培养几年后,自身素质得到提升,他们便会努力考进城区学校工作,或者动用关系网调至更发达的乡镇工作。总之,农村学校留不住人。更别说找出多少优秀老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了,他们早已飞向城区学校的怀抱。我们开玩笑说山区学校都变成了“教师培训基地”,因为很多优秀教师都是从山区走出的。然而,没有好的园丁,怎能培养出美丽的花朵。

三、 教育经费,资源分配不均衡

现在,偏僻山区破旧的校舍、艰苦的办学条件现象履见报端。我曾看过一些图片,有的学校连校舍都没有,师生上课竞是在山洞里,里面放些课桌便是教室,旁边搭座木房子就是老师的住处;而有的学校竞建在山顶上,出了校门不远就是万丈悬崖,学生上学路是危险的山路。我想,一年级小朋友读到:“哪座房子最漂亮,要数我们的小学堂”时,他们是否心中打过疑问号?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仍能坚持上学,实在让我无语。那么,能留在那工作的也就只有本地老师了,而且是代课老师。我想,我们都应该对他们致敬。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某城区学校富丽堂皇的校舍,一应俱全的教学设施,大批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可是,为了打造所谓窗口学校,为了标榜业绩,他们仍没停止建设的脚步,继续“锦上添花”。却不肯用这些钱把山洞里的学校搬出来,把山顶上的学校搬下来。国家拨下的教育经费被他们一级一级的蚕

食,最后剩下的廖廖无几,这对农村学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那么,拉近城区与农村距离,平等共享资源将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以。我突然想到自己刚参加工作那年被分配到一个教学点,没围墙,没厕所,没国旗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四、 家长对教育的不重视

说到农村学生,大家自然想到留守儿童。的确,在农村,由于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出外打工,只能跟着爷爷奶奶或寄养于亲戚家,成为留守儿童。我们无法改变这一社会现象,但起码家长应该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可以多打电话向孩子的老师咨询或者一条短信也可以,可是能做到这点的寥寥无几。就连有些呆在家的家长,也不声不响。有一次我接到班上一位学生家长的短信,叫我把他孩子的学习情况告诉他,我惊讶不已,这真是破天荒的事情。另外,以前很多孩子因贫困上不了学现象已经没有了。但是,却出现了初中生自动中途退学现象。有些学生升上初中后,因为成绩很差,教师教育方法不正确,自觉升上高中无望。便自甘堕落,在外界的诱惑下自动退学,出外打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没有担当到一点监护人的角色,对孩子这一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其发展。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家长还义正言辞的说:某某人小学毕业还照样当老板呢?可惜,不是所有小学毕业的都是比尔盖茨。

五、应试教育积重难返

泱泱中国之教育,应试也。随着时代发展,应试教育已不符合中国国情,并开始阻碍经济的发展。可喜的是国家已认识到这一问题,所以

很早前就提出推行素质教育,并将它写入了教育大纲。可是,雷声大,雨点小。应试教育不仅没改观,反而更加严重,这一现象由其出现在农村学校。事实上我们的老师对此也是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上级要考核老师,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而这结果便是学生考试成绩。领导们以考试成绩作为老师一个学期的教学成果,并作出判断,该老师本学期是否勤奋工作。为了提高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各乡制定了奖惩的考核制度。学生考的好,老师“发大财”了,考的不好那就罚钱。有些地方觉得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要更进一步,加大这种收入差距。没办法,一级压一级,老师们只能更加严厉的要求学生,布置更多的作业。而按照“新课标”设置的课程表成为了摆设、应付上级的例行检查。唉,可怜的学生........我们也经常感叹自己小时候上学没这么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任何创造力都被扼杀在“摇篮”中。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我认为应该做到:一是建立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对于城区和农村学校应平等对待。尤其是增加对农村学校的财政投入,大力建设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增加教学设备。为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供良好的服务;二是改革现行的考核制度,不要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只要学生达到一定的标准即可。还要重视德智体美劳这些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减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三是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与管理,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

重视农村教育不仅仅是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农业发展事关国脉民生,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转型正处在一个“潜力大压力更大”的爬坡阶段。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差是造成“就业低层次化,收入长期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彻底解决农民受教育的问题,农民的素质就永远不会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会继续受阻,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会遥遥无期。要大面积地提高农民的素质,除了让他们受到足够的教育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第五篇_中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教育问题历来一个沉重话题教育事业历朝历代兴国安邦大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发展大计关系着一个民族兴衰存亡

基础教育教育核心部分塑造一个人综合素质及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关键而中学教育又构成基础教育核心部分作为个体它承担着一个青少年成长期最基本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及人生素养培养;而作为整体它则承担着一代代国家新生力量科技水平和社会公德及国民素质塑造。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实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为了更全面、科学地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外在假期间通过走访和查阅资料对##市中学教育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发现本市中学教育在建国后历经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既有显著成就又有存在问题现就中学教育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中学教育投资规模扩大,布局趋向合理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市中学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状况政府逐年加大对文教卫生广电事业投资力度2004年全市为发展文教卫生广电事业财政支出为11106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23%其中有相当部分用来发展中学教育在学校兴建方面建国后也有了飞跃发展到2004年止全市已建成普通中学270多所其中完全中学27所高级中学7所初级中学220多所九年一贯制中学21所基本上满足了本市人民接受中学教育需求

中学教育布局也日趋合理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学校分布极不合理状况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到目前全市12个县区出吴堡外都有一定数量普通中学各个人口众多乡镇大都建有初级中学在交通枢纽和经济活跃乡镇还建有完全中学而每个县城都有完全中学1到4所榆阳区横山府谷神木还建有高级中学5所从而使学校布局和城乡人口分布相适应

二、中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拉大

中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在调查中随处可见首先从国家财政支出分配上教

育经费增长幅度远低于财政收入增长本市2005年财政收入计划增长30.7%总支出增长36.6%而文教卫生广电支出增长额只有29.7%其中用于教育经费饮很少其次在各部门之间那些如政府电力交通等有资源支配权利部门在办公室和职工住房、待遇、福利等方面都远远优于学校

中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还表现在城乡差距上城市人口教育需求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教育资源则非常有限城里中学有漂亮教学大楼花园式休闲校园完善体育设施和教学设备富裕学校校长出门还有高档公车而在农村中学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中现象:篮球场黄泥地足球场一片荒田实验室门上结满了蜘蛛网室内器材更十分陈旧如此环境乡村中学学生怎能得到良好前面教育这种城乡差距严重阻碍了中学教育发展

三、中学教育收费逐年上升家长难承重担

建国初中国中学教育一种国家补贴式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学教育事业逐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几乎成了一中自费教育以本市2004年城市普通中学收费标准为例初中学费75元/学期借读费500/元学期课本作业本费140元代办费95元高中学费350元/学期借读费800元/学期择校费8000元课本作业本费150元代办费80元此外还有个别地方和学校收什么所谓赞助费建校费等而补课费考试费资料费则每 一所中学必收一笔费用

教育收费逐年上升直接加重了家长负担特别农民家长负担在中国二元经济体制长期存在情况下农民家庭普遍收入微薄而子女又多大笔中学教育收费就成了农民家庭主要消费且力不从心如果一个家有两个孩子上中学就可以花去一个农民或工人家庭一年收入如果再多一个或几个这个家庭就难以再承受这直接促成了低收入家庭辍学率居高不下状况教育收费高问题不仅影响低收入家庭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们对新知识接收及民主与法治贯彻实行造成障碍

四、中学教育师资队伍壮大素质有待提高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本市中学教师队伍有了很大发展教师队伍数量不断提高全市有教职工近14000人仅榆阳区就有2203名其中初中中专任教率达79.5%高中达93%这些人中涌现出大量省市级教学能手特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我市已形成同中学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包括培养新教师和培训在职教师两大类师范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和壮大师资队伍

近年来师资水平虽然有了不断提高但整体素质上还有些偏低既表现在知识积累上有表现在师德修养上本市中学教师特别初中教师整体上存在和学历不高专业技能偏低问题而且各县区普遍缺少美术、音乐等方面专业教师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一支教师对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祖国几代人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师资队伍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五、中学教育课改步伐缓慢教学考模式化

中国中学教育课程改革口号叫得很响但课程改革步伐总蹒跚不前中学教育其实一直遵循一种模式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被动性接受和强迫性记忆典型形式就老师在讲台上拼命地讲课本内容学生在下面拼命地抄本书笔记“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现实工作中演变为一个万能公式如果你不符合公式要求就必定差生她不要求张扬个性更不赞成渡船过河因为独木桥教育公式唯一解所以老师用教鞭规范学生学生用分数应付老师这就所谓“传道受业解惑矣!”

随着高考试卷标准化不断加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考试越来越趋向标准化、模式化高考电脑阅卷使试卷变得机械化、呆板化、程式化90年代初作文阅卷也走上了标准化评卷标准化体现在按某种模式来进行阅卷即开头、中间部分、

结尾“三段论”模式有人戏称其为“三股文”其惨状可想而知高考“标准化、统一化”呆滞了中学教育改革南辕北辙形成僵化、模式化、程式化教育和学习磨灭了教师和学生们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十多天调查研究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新能力已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一个重大问题

创新教育要求把学生看作具有创新潜能创新主体教育结果不仅学生对人类已有思想文化成果接受更重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创新个性倾向形成亦即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发展创新教育过程不学生消极被动地被改造而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发现和自我完善过程亦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展能动过程

在中学大力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模式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1、实施中学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保守教育观念

我们要以实施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形成有利于创新教育环境特别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新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人才观 在教育思想上来一次彻底革新使全民族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实施中学创新教育必须改革现行课程结构

课程改革要趋向教科书多样性多元化课程结构合理性大力推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位一体课程体系还学生一片自由创造发挥才能天地教师要树立较强课程意识改变过去那种“重教学轻课程”现象从而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实施中学创新教育必须改革陈旧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从整体上要真正构建“三主”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为主线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教风抛弃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培养学生好奇心、探索欲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4、实施中学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一贯教育体制

改革教育体制首先完善考试制度招生制度特别高考制度和模式使高考和招生制度朝着真正有利于选拔品学兼优有创新才能优秀学生方向转变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其次要形成以促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评价机制以形成有利于创新教育环境

5、实施中学创新教育必须营造浓厚创新氛围【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全社会提倡创新精神营造浓厚社会环境和氛围鼓励人人创新形成有利于创新家庭教育环境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敏捷性和思维独立性注意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鼓励其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形成

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在中学里大力提倡和推行创新教育促进教育质量提高重要途径和条件时代发展要求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需求培养大批世界性一流创新型人才和科学家需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及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需要

姓名:易琴琴

2012年11月2日

中国高中教育现状 第六篇_中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说到中国的高等教育,科学泰斗钱学森生前最大的疑问就是,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西方的一些研究咨询机构也得出结论,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很难招到适合岗位要求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甚至比不上印度。而在大学里,不少学生反映,花了四年的时间加上高昂的学费,但“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万名受访者中,34% 的人后悔读大学,而后悔就读大学的人中,有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中国教育网曾刊文指出,当下中国教育现状堪忧。,那么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现状如何?今天的中国观察节目我们继续请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问题专家程晓农先生来为我们做深入分析。

主持人:程老师您好!

程晓农:你好,希望之声的听众你们好!

主持人:上期节目中您谈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官僚化,这种官僚式的管理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能力很差,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培养出来的学生你会发现他们的综合能力很强,他们不光是会干他自己的专业,专业之外的其它许多方面也都会,但从中国的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干一件事,就

是他自己在学校里学的那点儿东西,离开自己的专业就不会干了。

程晓农:这里我想可以分成两个层面来谈。一个是学生的自由发挥空间和自由想象力在中国大学被扼杀,而在西方是完全相反的。我们以西方的大学课堂为例。西方大学有教科书,但是,老师主要不是依靠教科书,教科书发给学生自己看,课堂上绝不会念教科书。课堂老师是把他自己最新的了解的这个领域的成果介绍给学生,而且经常是两、三种观点一起介绍。因为很少说在一个领域里头永远只有一个观点。因为最新的研究常常是各有千秋的不同的成果,有长有短。有的时候连教师自己也不见得能判别出来,不同的研究成果到底是哪一项在未来更有发展前途。所以他把各种不同的结果介绍给学生,当然这个难度就会超出教科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最重要的是课堂上老师不是闭门教学,让学生背教材。相反,老师是把教材发给学生你们先看,看完以后我上课以后以提问为主。老师向学生提问,同时鼓励学生提问,你们有什么问题不懂的,尤其是鼓励学生提出与于他们阅读的材料不同的观点,不一定是相反的,只要是不同的就好。因为这表明一个学生读懂了一个材料他才能提出不同的观点来,这个观点提出的本身,观点多重要多正确并不是很关键,它的价值在于,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的自由思想空间得到最大的发挥。鼓励学生去挑战现有的知识,去寻找新的知识。

所以,对于美国很多大学来讲,一个学生的论文好不好,不在于它能

不能发表,而在于这个学生能不能够自己去独立的思考,寻找不同的文献,然后提出一套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与已有的教授的想法不同,这个就是很有潜力的学生。至于那种考试样样好,教材背的特熟。但是什么想法也没有。像这样的学生,在美国大学会被认为很平庸的学生,甚至和差劲的学生,尽管考试都是满分。像这样的学生我曾经给过很低的成绩。因为他除了把教科书背熟了以外,别的啥也没学会。

另外西方的考试和中国的也不一样,西方的考试经常考的是一些个开放性的问题。当然我这里是举社会科学的例子。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答案,甚至没有答案。学生能不能够凭自己的想象空间发挥,提出一种独特的看法,这一点才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的理解力。

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博士资格考试的时候,我的导师给我出了一个关于一门学科的总的理解的一道题目,我再回答的时候花了大概80页。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其中包括这个学科和另外一个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它们交叉性、相似性和不同性。后来教授就很满意这个问题。他觉得你的观点、结论并不太重要,但是你能想到这个问题,没有人提出过,这就很好。然后这个教授第二年就把我问的这个问题拿去考学生去了。这种考试方法实际上是逼着学生阅读远远超出大学教科书和课堂材料的文献,让学生的知识面大大的扩开。然后学生的潜能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来了。中国现在的教

育实际上是远远的做不到,或者说是完全做不到。因为这样的教育的方法前提是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而中国的教育系统完全背道而驰。

主持人:在中国无论是老师、学生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程晓农:实际上我觉得很多教师现在已经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他们是经历过这种教学方法的。但是,他们无力改变。海归的教师不可能在学校里面按照他的意图来推行这套方法,因为这套方法和党的教育方针背离了。因为思想禁锢和学术自由的禁锢,是中国党的教育方针的潜规则,没有写在纸上,但是实际上是每天都在做,是坚持的。所以,中国讲的党的教育方针,其实要害和核心指的就是,不许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所以大学教授即便懂得这点他也不能做,如果做了他就会遭到学校当局的处罚,官僚机器就开始启动。要把他扭回到官僚机器习惯的这种体制上来。

然后我再谈一点这种西方的现代教育体系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制度。

在这里,我先把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德国的中学高中教育体系做个对比。德国的教育体系是这样,它很清楚的知道,任何社会,适合上大学的人永远只占小部分,而不是大部分。与此同时,每个社会都需要大批的技工型的人才。这跟我们上次谈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技工型人才一样,这是同一个道理。因为一个大型公司如果制造先进的

科技产品,它不能光靠实验室里几个教师,几个研究人员在那里做研究就造出来了,制造过程是需要通过技师的努力来实现。

比方我举个例子,日本和中国现在都相似,大量的在机械加工方法使用数控机床。中国认为数控机床就是机械加工领域的最先进的工具,但是实际上,在日本,一些尖断的机械加工产品,比方讲,飞机的发动机的喷嘴,还有阀门,这些产品的加工在日本很多企业里不是数控机床加工,而是手工。因为高级的技师,技能很好的技师,凭他的经验,他的加工精度可以超过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有误差,是所谓的技术范围内允许的误差。但是,在工业领域里头,这种允许范围内的误差,或者说不可避免的误差,会造成设备使用的失败。如果用在火箭上,那你这个喷嘴的加工精度不够,到时候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导致火箭发射失败。

日本的产品之所以精。他不光是技术高,而且它加工精度方面非常精,原因是它有大批的技能非常好的技工。那么德国之所以重视技工,就是它看准了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迄今为止,在欧洲国家当中,德国的机械加工产品一直在世界领先前茅。那就是它的加工能力非常过硬。而加工能力建立在教育体系上。德国的中学教育,从初中毕业以后就有一个分流的安排。就是说德国的初中老师有权决定学生是不是将来进入大学,或者是进入普通高中,还是进入技工学校。他们会像家长建议,根据你的孩子在初中的成绩和他的潜在能力,我们认为如果他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447693/

推荐访问: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