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文章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时间:2018-05-23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文章】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第一篇_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考研方向和学校排名

这是一篇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前景,电子信息的文章。不但决定于结果明了的一刻,最初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也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 专业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正确的为报考专业定位 二是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能力水平 专业选择的具体注意事项:

1.认真分析专业发展前景 „„考研是一场心理战。只有那些有很好的时间观念并能坚持不懈的人,最终才会取得成功。随着考研热愈演愈烈,致使这场无形的战场背后是竞争与淘汰更加激烈。胜利,不但决定于结果明了的一刻,最初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也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

专业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正确的为报考专业定位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

二是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能力水平

专业选择的具体注意事项:

1.认真分析专业发展前景

2.冷静评析个人能力

3.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能力

4.个人实际情况

1、通信与信息系统

2、 电路与系统

3、信号与信息处理

4、物理电子学

5、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7、跨专业考研

注:通信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一直以来都稳居全国同业系冠军位置。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作为二级学科,在全国工学类高校中排名第一。近些年电子工程系平均每个

方向招生计划都在3-4人,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个专业激烈的竞争现实。

清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如下:统考政治、201英语、数学一、信号与系统;初试指定书目《信号与系统》(上册 下册郑君里等 高教出版社 2000年第二版);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现代通信原理或电子电路(含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二选一)。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和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作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创建起来的以电子科技类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的综合性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作为其主要优势学科代表之一,多年来一直在专业科研领域遥遥领先。

需要注意一点,虽然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但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才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3、北京邮电大学

想必很多人对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早有耳闻。这所高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科研实力是京都所有同类专业中,仅次于清华大学的。每年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很高,与清华大学不分上下,但是,相对来讲,录取率高一些。而且,目前就业情况也很不错。

4、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有着悠久历史的成都老城。电子科技大学不但风景宜人,而且学校非常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性。这也是很多走出电子科技大学的学子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引以为自豪的地方。电子科技大学为研究生提供了很多与外界交流、学习、探讨的机会。该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很受国家重视。从科研实力到科研经费的支持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5、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每年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考生甚是火爆。但你的分数一定要高。如果你的成绩确实很高,你本身实践能力也较强,建议你事先拜访导师,这一环节很重要!提前亲自去看一看导师,看一看学校,这个费用一定要舍得。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开设有与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的核心课程,培养当前急需的高水平ic设计人才。因此,每年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分数很高。熊华钢、王祖林、冯文全、张晓林、刘久文、常青、杨东凯、李晓白、渠慎丰、黄智刚、寇艳红、秦红磊、刘荣科、赵琦、高强等37位导师。通信与信息师资力量较雄厚。

武汉大学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在全国同类高校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七。武汉大学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很重视科研实践,一般通过对本科生课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或协助知道试验、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项目开发、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经批准可外出调研、搜集资料等活动等形式对研究生进行实践锻炼和日常考核。且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被要求在学习期间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与其他同专业研招机构相比,武汉大学更着重培养研究生科研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

8、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在全国排名第8。从2007年该专业报录比初步分析,录取人数占到报考人数的约五分之一(其中不包括近二十人推免录取)。虽然报录比不能精确的说明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今年的应考难度,但是,它起码可以说明竞争程度。

2008年北京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招生11人,报考85人,录取率是12.9。虽然,北大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在全国排名第九,但是其名牌效应,还是让不少学子选择报考。很多人都认为现在报考一个名牌学校要比报考一个好的专业更明智。其实,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结合你的实力和考研目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与信息系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电路分析》(王楚余道衡 北京大学出版社);《电子线路基础》 高文焕 ;《 数字逻辑电路》( 王楚 沈伯弘 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杨素行。

10、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大学、国家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理科总分列全国高校第17名,工学第9名。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由此前的13名,晋升到08年高校同专业榜的第9名,不得不说是师资、教学科研发展进步的表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第二篇_电子信息科学专业考研方向与学校排名、各专业的简介

这个是我在百度文库里面找到的一篇文章 看过之后 感觉很有收获 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各个方向研究的内容、前景和要求。并列出了各名牌高校的排名

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

2集成电路工程

3自动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通信与信息系统

6信号与信息处理

7电子与通信工程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光电信息工程

10物理电子学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2电子科技大学A+ 3东南大学A+

4北京邮电大学A+ 5复旦大学A+ 6清华大学A 7华中科技大学A 8北京大学A 9西北工业大学A 10南京大学A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2重庆大学A 13天津大学A 14浙江大学A 15上海交通大学A 16西安交通大学A 17安徽大学A 18华南理工大学A

B+等(28个):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燕山大学、宁波大学、东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学科研究范围

根据国内需要及本学科在国际发展趋势,具体研究方向可归纳为:电路与系统理论,语、声和图像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专用电路设计,网络与滤波器理论及技术,VLSI电路与系统设计,信息与通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功率电子学,非线性电路与系统,自动测试系统与故障论断,优化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

培养目标

研究生应掌握数字、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理论及技术,电路与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信息与通

信网络的理论与技术;在本研究方向有系统和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术;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具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在科研单位、生产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科技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电路理论及其应用

2.DSP与信号实时编码技术

3.嵌入式系统

4.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5.生物医学图像处理

6.智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7.信息网络与编码技术

02.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一、学科概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第三篇_中国哪个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好

中国哪个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好

毫无疑问是清华大学。

根据中国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在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290所院校中,共计58所被评为A类,暂列出A+类15所以供参考: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清华大学 A+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3 电子科技大学 A+

4 东南大学 A+ 5 北京邮电大学 A+

6 华中科技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北京理工大学 A+

9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上海交通大学 A+

11 北京大学 A+

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3 天津大学 A+

14 南京大学 A+

15 复旦大学 A+

清华是显然排第一。

上交 南大 东南这些都是很好的。

对于这个专业,我想给LZ点建议,要是能去顶级的学校,像清华 上交这种,地方好、学校好,倒是无所谓。

如果你要是去个一般的或者是地方比较偏的(中西部),本科毕业这专业找工作就是悲剧,除非你很牛,学的好,要么大学杰出项目多。

这个专业适合深造,希望LZ慎重考虑。

清华大学,然后是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大学是顺着来的,好大学资源肯定更丰富和优越。

归根结底还是靠自己,清华每年也有退学的。

我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我个人的看法:中国大学的管理模式大同小异,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的授课方法也是大同小异,关键在你自己的努力啊!选好你喜欢的专业,坚持不懈的走下去,总会学有所成的!!

电子类的应该说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

2009年全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最新排名|排行榜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北京邮电大学

3 电子科技大学

4 清华大学

5 东南大学

6 北京交通大学

7 北京理工大学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10 上海交通大学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北京大学

13 西北工业大学

14 大连理工大学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南京大学

17 四川大学

18 山东大学

19 天津大学

20 浙江大学

21 西安交通大学

22 武汉大学

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24 南京邮电大学

25 上海大学

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B+等(41个):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深圳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江南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长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厦门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济南大学、西安邮电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B等(40个):江苏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南大学、贵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汕头大学、长安大学、新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五邑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燕山大学、湘潭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烟台大学、重庆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青岛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扬州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内蒙古大学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第四篇_电子信息专业大学排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

排名 单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1 清华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3 北京邮电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4 电子科技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5 华中科技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7 武汉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8 北京理工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9 北京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0 东南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3 上海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4 北京交通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7 南京理工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8 山东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9 四川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0哈尔滨工程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1厦门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2吉林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3西南交通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4天津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5南京邮电学院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6大连海事大学 C+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7北京广播学院 C+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8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9东北大学 C+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30中国矿业大学 C+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31云南大学 C+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32重庆大学 C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33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34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全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最新排名|排行榜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北京邮电大学

3 电子科技大学

4 清华大学

5 东南大学

6 北京交通大学

7 北京理工大学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10 上海交通大学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北京大学

13 西北工业大学

14 大连理工大学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南京大学

17 四川大学

18 山东大学

19 天津大学

20 浙江大学

21 西安交通大学

22 武汉大学

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24 南京邮电大学

25 上海大学

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B+等(41个):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深圳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江南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长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厦门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济南大学、西安邮电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B等(40个):江苏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南大学、贵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汕头大学、长安大学、新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五邑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燕山大学、湘潭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烟台大学、重庆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青岛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扬州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内蒙古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第五篇_全国各个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考研的排名

查看文章

全国各个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考研的排名

2009-01-29 20:47

整体水平 分项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及名称 学术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声誉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10003 清华大

学 1 92.44 12 77.7 1 100 4 83.14 1 100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 2 91.56 7 86.59 3 86.74 1 100 4 92.83

10013 北京邮电大

学 3 88.65 1 100 5 82.89 2 84.84 2 93.72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

学 4 86.5 2 94.58 2 86.83 3 83.87 8 83.81

10286 东南大

学 5 83.16 8 85.99 9 7

6.93 5 80.03 3 93.31

10004 北方交通大

学 6 81.07 3 94.04 10 76.81 8 77.93 12 82.4

10007 北京理工大

学 7 80.62 5 88.14 7 79.25 9 75.96 11 82.69

10614 电子科技大

学 8 80.04 9 78.55 12 74.97 7 78.12 5 89.9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

学 9 79.44 6 87.01 6 80.07 1

4 68.96 7 84.48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 10 78.29 18 70.34 4 85.18 10 71.56 14 80.17

10248 上海交通大

学 11 78.09 4 90.9 14 73.88 11 71.2 9 83.06

10561 华南理工大

学 12 74.55 10 78.27 8 78.44 13 69.95 16 71.48

10335 浙江大

学 13 72.25 11 78 15 66.67 17 66.02 10 82.84

10487 华中科技大

学 14 72.21 20 69.15

18 65.76 6 79.91 15 75.34

10699 西北工业大

学 15 71.39 14 73.61

13 74.41 16 66.07 17 71.1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71.28 16 71.16 17 66.25 18 64.54 6 85.11

10698 西安交通大

学 17 70.89 19 70.05

16 66.44 15 67.93 13 80.58

10141 大连理工大

学 18 68.89 13 74.09

19 64.75 12 70.76 18 69.66

10732 兰州铁道学

院 19 66.51 22 60 11 75.84 20 63.87 22 60

10151 大连海事大

学 20 63.88 15 72.27

21 60.5 18 64.54 20 62.93

10183 吉林大

学 21 63.35 21 64.41

20 60.72 21 63.41 19 66.31

10337 浙江工业大

学 22 61.94 17 70.87 22 60 22 60 21 61.2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第六篇_全国各大学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排名

全国电子专业高校排名——送给考研的朋友们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校代码及名称

10003 清华大学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10001 北京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南京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省合肥市 10055 南开大学 天津 10486 武汉大学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长沙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10056 天津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0110 中北大学 太原市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市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10216 燕山大学 河北省秦皇岛市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 10459 郑州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长沙市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南京 10212 黑龙江大学

31

63

28

64

18 19 20 22 23 25 27

73 72 71 70 69 68 67

15

74

整体水平

排名 1 2 3 4 6 8 9 11 12 13

得分 95 93 88 87 85 81 79 78 77 75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10140 辽宁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657 贵州大学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35个,本次参评30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4个,本次参评3个;还有4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4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33

62

估。参评高校共41所。

学校代码及名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10003 清华大学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10001 北京大学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0056 天津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90005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10280 上海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617 重庆邮电学院 10110 中北大学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整体水平排名 1 2 3

5

8

11 12 13 15 16 18

19

23

26 28 30 32

得分 100 94 92

88

87

84 81 80 77 76 75

74

73

72 70 69 68

10459 郑州大学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10294 河海大学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11318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11664 西安邮电学院 10356 中国计量学院

38 39 41

64 63 61

35

66

送给所有和我一样怀着最初的梦想的朋友们~加油!!!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第七篇_考研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前10院校

考研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前10院校 复习到今天,很多考生对于院校专业目标都有了基本定位,至少对于专业和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就是院校选择的问题了,逐步临近9月考研预报名,大家也要早点准备。凯程考研和大家分享专业排名前10院校,可供考生参考。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忆状态,将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据科学证明,晚上特别是九点左右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演员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来记忆台词。因此,只要掌握了一天当中每个时段的自然规律,再结合个人的生活学习习惯分配好时间,就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方法一:按习惯分配。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

方法二:按学习进度分配。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在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447507/

推荐访问:电子信息专业大学排名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