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创业 > 确保促进失地农民充分落到实处。

确保促进失地农民充分落到实处。

时间:2015-08-18   来源:励志创业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创业】

确保促进失地农民充分落到实处。(一):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失地农民及农村富余劳动力

创业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农民今后生存及长治久安的大事。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在亲身经历与自己的生产方式迥然不同的巨大变革中,失地农民因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就业技能,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为认真做好失地农民就业促进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确保失地农民长远生计有保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近年来,随着我辖区企业岗位增多,多方位的协作联动招聘,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个数大量增加,但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偏大、技能单一,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要;二是本地企业因工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等削弱了对求职者的吸引力,即使招用成功,也很难稳定。

2、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任务艰巨。长期以来,我办的就业工作着力点主要在街道、社区,随着形式的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失地农民就业逐步成为主要工作之一,给繁重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扶持就业的资金投入不足,职业技能培训经费、鼓励创业、扶持弱势群体就业、基层就

业服务机构建设、公共专项服务活动等,都是给予和服务,都需要资金扶持。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树立促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大局意识,创新工作思路,突破工作难点。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为目的,以、村(社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创新机制、拓宽渠道、优化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促进失地农民家庭中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人员充分就业。

二、工作目标

以就业、培训、维权、创业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抓手,落实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健全就业服务平台机构、实施困难援助、拓展就业空间,多渠道、多方式促进就业,有步骤地实现失地农民充分就业。重点解决2014年辖区失地农民家庭中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劳动能力和意愿人员推荐就业岗位,促其就业,使失地农户至少实现一名人员稳定就业。

三、实施办法

四、 结合我区实际,将辖区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失业就业登记制度和城镇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劳务输出等方式,分三个阶段积极稳妥促进失地农民就

业。

第一阶段:筹划准备阶段(2015年2月1日--2015年5月31日)分两步进行:

1、统筹做好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各村各社区要按照各自职责,把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细化措施。由街道办劳动就业办在全办开展专项摸查登记工作,为每一位失地农民劳动力建立求职和培训档案,加强对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劳动素质的失地农民针对性的服务力度。

与此同时,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统计调查,建立失地农民专项登记统计制度,及时反映就业、失业状况,摸清底数,掌握就业技能、培训需求、就业愿望 摸清底数,掌握情况。 2、加大岗位搜集力度。结合前期开展“春风行动”这一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依托辖区企业,开展辖区企业用工需求调查登记工作,加强企业用工指导,搭建好企业与劳动者双向交流的平台。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6月1日—2014年12月31日):2015年3月起,全面推进失地农民就业促进工作。为有效缓解当前部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的用工信息不对称、对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供求匹配效率,尽早实现就业”根据摸查情况,及时为农民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下乡活动;围绕招商引资项目、

做好辖区内就业岗位的开发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了辖区企业用工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的信息互动机制,实现了用工企业与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对接。同时,把企业用工岗前培训与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联系起来,实施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创业。

四、具体措施

1、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力促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通过广泛招商引资、大力启动民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就业空间,广开就业门路。创新工作思路,五是强化服务,增强招聘会实效和送岗位下乡,广泛收集和整理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信息,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集中促进一批就业,促进更多的劳动者就地就业,今年将计划开六个培训班,培训专业主要为家政服务、酒店服务、烹饪技术,电焊工,电子电工、编织等容易就业的技能。

2、加强管理,确保就业工作强力,实施规范。通过制定实施方案、目标考核办法和相关工作文件,强化各村组织领导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的工作责任;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办事处与村、社区逐级建立至上而下目标责任体系;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做到日常工作有计划、有措施、过程有检查;确保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落到实处。

3、发挥好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职能。各村、各社区要把

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作为村、社区的重点工作切实抓好,失地村都要建立村级就业服务站,悬挂就业信息发布牌,并组建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突出抓好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就业服务功能的完善,强化基础管理和制度建设,做到“五清”(家庭情况清、生活状况清、技术特长清、择业愿望清、就业状况清),并实行动态管理。相关办事处劳动就业办对辖区内失地人员建立统一完善的以家庭户为单位的基本信息库,实现区、办、社区(村)就业服务网络,定期发布岗位和政策信息,为求职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鼓励、指导、支持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4、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失业资源管理体系。对年满16周岁(即不再升学的人员)以上,男55周岁以下、女50岁以下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作为享受各项就业政策的依据。发证机关应在备注栏注明其属。对符合就业困难认定条件的,可到户籍所在地、社区(村)提出申请,经社区(村)核实公示、办事处劳动保障所审核、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认。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其提供就业援助 5、因人因需施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对所有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未就业且有就业愿望的,根据培训需求调查,协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排委托定点培训机构

确保促进失地农民充分落到实处。(二):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城中区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农民今后生存及长治久安的大事。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在亲身经历与自己的生产方式迥然不同的巨大变革中,失地农民因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就业技能,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为认真做好失地农民就业促进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确保失地农民长远生计有保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失地农民 15773 人,劳动力年龄范围内 人。其中:女性劳动力7402 人,1男性劳动力 8371人;初中及以下10359人,高、职中 4615 人,大专及以上 799 人。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 11171 人以多种形式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中,企业吸纳1139 人,转移输出 4893人,灵活就业 911 人,自谋职业 人3211,其他形式就业1017人。

(二)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近年来,随着南川工业园区岗位增多,多方位的协作联动招聘,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个数大量增加,但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偏大、技能单一,难以满

足用人单位需要;二是本地企业因工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等削弱了对求职者的吸引力,即使招用成功,也很难稳定;三是异地就业受家庭、生活习惯等因素制约。

2、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任务艰巨。长期以来,我区的就业工作着力点主要在街道、社区,随着形式的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失地农民就业逐步主要工作之一,给繁重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扶持就业的资金投入不足,职业技能培训经费、鼓励创业、扶持弱势群体就业、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公共专项服务活动等,都是给予和服务,都需要资金,但我区财政困难,无力给予支持。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树立促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大局意识,创新工作思路,突破工作难点。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为目的,以乡镇、村(社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创新机制、拓宽渠道、优化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促进失地农民家庭中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人员充分就业。

二、工作目标

以就业、培训、维权、创业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抓手,落实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健全就业服务平

台机构、实施困难援助、拓展就业空间,多渠道、多方式促进就业,有步骤地实现失地农民充分就业。重点解决2012年辖区失地农民家庭中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劳动能力和意愿人员推荐就业岗位,促其就业,使失地农户至少实现一名人员稳定就业。

三、实施办法

四、 结合我区实际,将辖区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失业就业登记制度和城镇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劳务输出等方式,分三个阶段积极稳妥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第一阶段:筹划准备阶段(2012年2月1日--2012年3月29日) 分两步进行:

1、统筹做好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前期准备工作。一是相关街、镇、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把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细化措施。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调各街、镇,在全区开展专项摸查登记工作,为每一位失地农民劳动力建立求职和培训档案,加强对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劳动素质的失地农民针对性的服务力度。

与此同时,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统计调查,建立失地农民专项登记统计制度,及时反映就业、失业状况,摸清底数,掌握就业技能、培训需求、就业愿望 摸清底数,掌握情况。

2、加大岗位搜集力度。结合近期开展“春风行动”这一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依托南川工业园区企业,开展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调查登记工作,加强企业用工指导,搭建好企业与劳动者双向交流的平台。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3月1日—2012年11月31日):2012年3月起,全面推进失地农民就业促进工作。为有效缓解当前部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的用工信息不对称、对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供求匹配效率,近期,集中联合总寨镇、南川东路办事处、南川西路办事处 组织开展2场以“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帮您尽早实现就业”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公益招聘会。根据摸查情况,及时为农民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下乡活动;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工业园区建设,做好辖区内就业岗位的开发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了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的信息互动机制,实现了用工企业与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对接。同时,把企业用工岗前培训与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联系起来,实施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创业。

第三阶段 :落实阶段(2012年9月1日—2012年11月31日):在全面摸清失地农民就业、失业状况的基础上,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大督促考核力度,确保当年实现失地农民充分就业的目标。

四、具体措施

1、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力促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一是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新增就业的潜力;二是大力发展灵活就业的组织形式。当前尤应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旅游、餐饮、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三是采取放宽市场准入、税收优惠、加强投融资支持等措施,放手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四是通过广泛招商引资、大力启动民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就业空间,广开就业门路。创新工作思路,五是强化服务,增强招聘会实效和送岗位下乡,广泛收集和整理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信息,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集中促进一批就业,促进更多的劳动者异地转移就业。

2、加强管理,确保就业工作强力,实施规范。通过制定实施方案、目标考核办法和相关工作文件,强化各级部门组织领导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的工作责任;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区与街镇、街镇与村逐级建立至上而下目标责任体系;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做到日常工作有计划、有措施、过程有检查;确保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落到实处。

3、发挥好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职能。街镇、社区要把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作为街镇、社区的重点工作切实抓好,失地村都要建立村级就业服务点,悬挂就业信息发布牌,并

确保促进失地农民充分落到实处。(三):2015建立健全“四个机制” 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建立健全“四个机制”

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安居乐业,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近几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寒亭实际,坚持把维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初步建立起了“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创业有扶持”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模式,从根本上解除了失地农民的近忧远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确保失地农民长期受益。为避免有限的补偿金短期内被“吃光分光”,我们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坚持按国家有关政策最大限度地提高整地补偿标准、规范补偿金发放的同时,努力探索经营土地补偿进的路子,到了明显成效。一是确保土地补偿金及时到位。为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按照一定要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一定要严格依法办事、一定要注意节约土地 “三个一定要的”原则,严格土地征用,并且始终坚持“凡征必补、补必到位”,对土地补偿的标准、补偿款的发放、兑付时限都做出具体要求。明确规定,凡是对农民土地补偿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确保土地补偿金及时足额拨到农民手中。目前,全区农民因失地获得的补偿,均高于其失地前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二是搞好土地补偿金经营运作。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经营土地补偿金的路子,把土地补偿金留在村集体作为开发建设资金,通过村民入股、合作开发等形式建设标准车间向外出租的方式,让“死”钱变“活”,“小”钱变“大”,实现了土地补偿金的多次增值,让失地农民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收益。如我们开元街道南张氏三村,组织村民每人以2000元土地补偿款入股,建设了标准车间13000平方米,租赁给来投资的企业,去年收入近100万元,每个村民分红500元,预计今年可达1500元。三是加强土地补偿金监督管理。为保证土地补偿金的科学合理使用,给村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我们在明确土地补偿金及其收益失地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区、乡、村三级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土地补偿金用到明处、用到实处。各村动用土地补偿金,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民主理财小组签字盖章,再报经乡镇政府批准方可使用,并定期公开账目,努力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同时也进一步缓和了干群关系。此外,区经管局、财政局还不定期对各村土地补偿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切实加强了对补偿金的监督管理,杜绝了滥用、挪用土地补偿金的现象。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是对安置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们本着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逐步到位的原则,坚持从为失地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入手,初步探索建立了三项保障制度,解除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是实行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管理,建立健全了失地农民保险预警预测制度。区就业管理办公室每年对全区的失地农民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把因失地而失业,失地而致贫的农民及时纳入统一管理中,多方筹资设立失业保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定期给予援助,切实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二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制定完善了《农村养老保险暂行管理办法》,保险资金采取村集体统一支付或者是由村集体和个人按比例缴纳的方式,合理负担,将失地农民逐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有益尝试,在我区开元街道部分村开展了试点,有三分之二的失地农民参保,他们用土地补偿金或者是租金入保,达到规定年龄后,每人将获得100元左右的月收入。三是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切实防止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就医问题,我们大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按照“农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农民得实惠”的原则,采取“利益吸引、连锁牵引、政策导引、管理指引”的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失地农民自愿参保,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就业扶持机制,加快失地农民转移步伐。富余农民的最佳途径就是减少农民,尤其是加快失地农民的转移步伐,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农民就业,不断探索失地农民转移途径上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切实加快了“农民变民工、农民变职工、农民变市民”的步伐。一是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网络,为失地农民就业搭建服务平台。由于农民多数生活比较闭塞,与外界接触的信息渠道有限,可能就会失去许多外出务工的机会。为此,我们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创新机制、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了信息平台和中介平台建设,成立了由区劳动服务公司、乡镇社会保障办公室和村委会“三位一体”的劳务信息网络机构。对全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失地农民的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建起了包括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技术状况等在内的劳动力资源台帐及数据输出平台。投资15万元修建了劳动就业服务大厅,主要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培训介绍、就业认定、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和劳动力资源信息,不断加强与区内外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企业用工动向,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企业职工招聘会,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运行规范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新机制。今年以来,共举办农民工就业供需洽谈会 次,达成用工协议的占参会人数的 %以上。二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失地农民就业。随着招商引资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外地企业纷纷到我区投资兴业。为确保项目引进后,农民失地不失业,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措施,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征地后应优先招用被征地的劳动力,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村失地人员,对用人单位招用失地农村劳动力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优惠;此外,认真清理和纠正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使失地农民可以享受到与城镇失业人员一样的最新优惠和扶持政策。同时,大力倡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出台了农村失地人员创办民营企业税费减免政策,积极为他们提供资金、场地、创业培训和创业项目等方面支持和帮助。目前,全区由失地农民创办的私营企业已达200多家。三是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关键是要搞好就业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我们坚持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以区劳动力就业培训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区技工学校、区综合高中为重点,以其他部门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为辅助,不断拓展培训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提高农民工的各项技能,特别是针对用工单位需求,进行“订单式”、有针对性地专项技术培训,切实增强了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素质。2015年,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 期,近 名失地农民工分别通过车工、电工、家政、针织、驾驶、电子、焊工等20多类工种的初级培训,大多数已在区内企业就工。 四是建立健全居住安置机制,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为不断改善失地农民的居住条件,切实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结合“城中村”改造,大力实施村居改造工程,逐步实现平房楼房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一是统一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完善”的思路,把失地农民住宅小区纳入全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进行建设,避免了各村无序开发,提高了整个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统一拆迁补偿。对符合条件的村庄和住户,将按照统一的拆迁标准给予补偿,最大限度的体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以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三是统一建设。通过统一招标的方式承招建筑商开发建设,并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首期失地农民居住安置工程已经开始实施,主要是在我区开元街办、雷家庄子村驻地以及西寺村驻地范围内,规划了两个居民小区,通过对外招商承建,实施“城中村”改造,逐步建成既满足农民居住,又满足企业职工承租的商住小区,600多户农民明年即可住上公寓楼,真正开始了农民变工人、村民变居民的城市化进程。

确保促进失地农民充分落到实处。(四):2015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第1篇:市级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肖家坝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塑造良好的乡村形象和干部精神风貌,现结合肖家坝村实际,特制定肖家坝村创建市级“文明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改革开放稳定大局,紧密结合本村特点和工作实际,把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根本任务,大力推广“爱国守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156966/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