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创业 >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

时间:2016-09-12   来源:励志创业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创业】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一):奥巴马马云对话稿

马云APEC受邀与奥巴马对谈:环保及如何扶植年轻人

新浪科技讯11月18日中午消息,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APEC会议上就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创业精神进行讨论,奥巴马一连向马云提了5个问题。

马云在对话中表示,面对环境保护等问题,现在仍然担忧,那就太晚了,我们要行动,一起努力。

以下是双方对话实录:

奥巴马:马云今天早上的演讲已经点燃了整场的气氛,作为演讲嘉宾,在他后面讲感到压力很大。我会让演讲尽可能的简短一些。马云,为什么你对气候保护充满热情?为什么你觉得企业应该在环境变化的问题中发挥作用?

马云:不是热情,而深深的担忧,促使我对环境和气候变化投入精力。当我12岁的时候,我到一个湖里游泳,差点淹死,因为那个湖比我想象的深很多。而5年前我故地重游,整个湖都干了。大家身边都有年轻朋友都死于癌症。20年前,几乎没人听说过癌症,而今天,很多家庭,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遭受着癌症的痛苦。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环境,无论赚多少钱,都将面临环境变坏的灾难,这就是我们的忧虑。从六年前开始,我们把阿里巴巴集团千分之三的收入捐献出来,鼓励帮助年轻人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创新方式,一起去面对这个问题。

当然,钱永远都是不够的,但钱是用来帮助唤醒人们的意识,让人们知道,气候在出现问题,食品安全有问题,水质有问题,从而认真的去对待和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的思考。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阿里巴巴一直相信,机会永远在最麻烦,让你忧虑的地方。你能够解决多大的麻烦,就能够产生多大的机会。

几年前,比尔盖茨打电话给我,邀请我一起推动清洁的能源,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这也是我们可以贡献的东西。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

15年前,我们是小公司,现在我们变大了,是一家跟很多公司不一样的公司。但是我们认为,不管你是一架什么样的公司,如果你不关心环境,食品和水,那么不管你的企业是大还是小,你都很难生存下来。

奥巴马:我们看到在很多国家,年轻的创业者使用高科技,进行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样的,在亚洲和非洲的很多地方,连电话线都没有铺设,人们直接跨越到移动设备,而且显然每天从阿里巴巴买东西。重要的是,他们不需要巨额投资于基础设施,这部分导致了过去我们脑子里的”发展“这个概念,”环境可持续“这个概念有些故事了。这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来支持年轻的创业者?马云,你做过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现在也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经历过两种阶段,你觉得,大公司和政府如何创造好的环境给年轻的创业者?

马云:政府很简单,减税就好了,别对年轻创业者收税。

奥巴马:你得到了你CEO同行的欢呼。

马云:但是我认为,我听到这些创业者的故事感到非常激动。创业公司对创业者来说就是他们的小孩,我到今天有了五个“小孩”,我是一个有经验的父亲了。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等等,这些是我的孩子。我觉得对创业者来说,没有人能帮到你,我们只能帮助自己。投资者,合伙人,政府他们是叔叔阿姨,你才是父母,不要放弃你的小孩。当我们开始谈论自己的小孩,自己的激情时,都听起来很疯狂,你是那个照顾小孩的人。

我们所做的是创造一个平台,我们的任务是赋能。今年双11我们平台上有145亿美元的交易,今年我们会有5000亿美元的总交易额。我们不出售任何东西,我们帮助别人出售,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其他企业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们平台上有个app,他们追踪卡车,因为卡车物流一般把东西从这个城市送到那个城市,但是他们回来时候是空载的,这个应用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卡车司机减少空载。我们的科技和平台帮助这家企业,去年一年,这家企业就帮助节省了价值15亿美元的燃油。这是用创新的方式使用科技。

中小企业永远最有创新力,大企业保持创新很难。当我们看到这样的企业时,我们激动,我们资助他们,我们用科技支持他们,如果他们是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在我们的平台上,我们会推广他们。

奥巴马:马云,在中国,人们正在越来越关心环境,你觉得你的同行企业家在关注这种转变吗?

马云:以中国为例,比如北京的雾霾,导致更多人关注环境。因为雾霾,政府和所有的企业都改变了非常多。我几周前从北京回来,我喉咙都是疼的。我组【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

织了一个桃花源基金,我邀请了中国的45位商业领袖,一起加入,投入资金。这是一个由政府,企业,科学家,社会学家和慈善家等等一起联手的组织。有很多事情,企业应该更积极自觉的来做。现在讨论谁的错已经太晚了,美国的错还是我们的错,我们要一起解决问题。我们如何联合在一起,更高效的做事?我一直相信,做公益,你应该有慈善的心,商业的方法来实践,因为这是做成事情的最有效方法。科学家应该想的是如何正确的做事,企业家则应该考虑如何有效的做事,政府应该创造很好的环境和基础,做基础研究,我们也需要媒体来告诉大众怎么做。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我们采取了很多好的措施,但是我们应该探索一个更有效方法。我在美国纽约州布兰登买了一块覆盖着森林的土地,我买这块土地的原因,不是为了买下森林,是想要买经验,看看美国人在上个世纪是怎么解决自己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我们把这些技术和经验带回到中国,带到这个半边的世界。这就是机会。现在仍然担忧,那就太晚了,我们要行动,一起努力。

当地时间11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APEC峰会,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对话交流。

记者从阿里巴巴集团获悉,奥巴马与马云就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创业精神进行讨论,奥巴马连续向马云提出“为什么你对气候保护充满热情”、“为什么你觉得企业应该在环境变化的问题中发挥作用”、“大公司和政府如何创造好的环境给年轻的创业者?”等问题。

在与奥巴马对话前,18日上午马云还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我们相信自己正在建设一个新的EWTO,这将帮助小企业走向成功”,小企业是最具有创新力的公司,互联网和电子商业将帮助他们成功,阿里巴巴在中国已经已经帮助了1200万中小企业。

马云在演讲中提到刚刚过去的双11。“上个周三是刚刚过去的双11,我们创造了一个节日,一个属于所有人的购物狂欢节。今年双11,当天成交额是145亿美元,4500万人同时用手机在我们的平台上购物,如今,在移动端我们每天有1.2亿用手机上在我们网上购物,我们有超过10亿商品在网上,当然在那天

我太忙了,没有买任何东西。我感兴趣的是,如何用科技帮助更多的人,帮助更多世界上的中小企业。如果中国能做成,为什么其他国家不能做成?”马云表示,这个纪录不是阿里巴巴创造的,是年轻人和中小企业创造的,有超过1000万中小企业在中国,在试图用互联网做生意,在网上销售。

继今年10月首次提出“EWTO”概念后,马云再次详解了何谓“EWTO”。他提出:“无论你在哪个国家,无论你的国家多大多小,贸易是一种自由,贸易不应该被用来成为对抗其他国家的工具。我们应该建设一个新的EWTO,或者说一个WTO2.0的世界——20年过去了,WTO时代为大企业服务,未来20年,EWTO时代应该帮助小人物们。

以下为澎湃新闻从阿里巴巴集团获得的双方对话实录: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

奥巴马:马云先生今天早上的演讲已经点燃了整场的气氛,作为演讲嘉宾,在他后面讲感到压力很大。我会让演讲尽可能的简短一些。马云先生,为什么你对气候保护充满热情?为什么你觉得企业应该在环境变化的问题中发挥作用?【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

马云:不是热情,而深深的担忧促使我对环境和气候变化投入精力。当我12岁的时候,我到一个湖里游泳,差点淹死,因为那个湖比我想象的深很多。而5年前我故地重游,整个湖都干了。大家身边都有年轻朋友都死于癌症。20年前,几乎没人听说过癌症,而今天,很多家庭,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遭受着癌症的痛苦。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环境,无论赚多少钱,都将面临环境变坏的灾难,这就是我们的忧虑。从6年前开始,我们把阿里巴巴集团千分之三的收入捐献出来,鼓励帮助年轻人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创新方式,一起去面对这个问题。

当然,钱永远都是不够的,但钱是用来帮助唤醒人们的意识,让人们知道,气候在出现问题,食品安全有问题,水质有问题,从而认真的去对待和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的思考。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阿里巴巴一直相信,机会永远在最麻烦,让你忧虑的地方。你能够解决多大的麻烦,就能够产生多大的机会。

几年前,比尔盖茨打电话给我,邀请我一起推动清洁的能源,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这也是我们可以贡献的东西。

15年前,我们是小公司,现在我们变大了,是一家跟很多公司不一样的公司。但是我们认为,不管你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如果你不关心环境,食品和水,那么不管你的企业是大还是小,你都很难生存下来。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二):向奥巴马提问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

向奥巴马提问 陈磊 一位目睹了整个交流活动的上海市主要领导,很感慨地对身边人说:这些上海孩子啊, 比起北方人啊,就是软! 被“选择”的学生 选择” 接到院党总支副书记谢静的电话,单颖文有些纳闷:有什么事不能在电话里说,还一定 要到办公室去谈? 到了办公室,单颖文才知道,谢老师让她参加的这项“外事活动”不一般——和美国总 统奥巴马交流。 单是复旦新闻学院的团委书记,也是该院三年级研究生,平时兼本科生的辅导员,和党 总支副书记谢静很熟。 临走时,谢静问单颖文,参加这项“外事活动” ,要提问的话,可能周末还要去参加一 个培训。 2009 年 11 月 16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 图/汤彦俊 “考虑了一下,想到周末有事,错不开,我就说,那就不提问了。 ”单颖文认为,这给 了她一个重要感觉——凡是想提问的人, 都应该参加这个培训, 否则就不能在交流时站起来 提问。 那一天,单颖文记得,是 11 月 10 日,周二。 很快, 上海交通大学大四学生钱文韬和同济大学二年级研究生黄立鹤等来自上海复旦大 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外国语大学等 8 所高校的 400 多名学生,都陆续收到了“外事活 动”的通知。 黄立鹤记得,当老师告诉他参加这个活动时,还让他填了一张表, “都是些个人信息” , “性别、学号,班主任联系方式之类” ,没有说是和奥巴马交流。 那这 400 多位学生,如何在 8 所高校几十万学生中产生呢? 单颖文说,她曾经给别人分析,大概是三条:一是政治素质好;二是英文水平高;再就 是,外事活动,形象要好一点。 “后来,我还特地跑去问谢静老师,她说,对,大概也就是 这么几条。 ” 参与奥巴马上海青年对话活动最初计划的复旦大学倪世雄教授告诉本刊, 上海市教委和 上海外事办,在实施这项活动之前,并没有为选什么样的学生设定一个明确标准, “都是各 个学校自己来定” 。 在出席奥巴马对话的 400 多名学生中,有多位学生干部和“政治素质过硬”的人,如复 旦大学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院 2007 级学生邓贝西,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大四学生钱文韬 等。 翻看邓的简历,十分炫目:上海唯一一个参加国庆阅兵盛典的大学生代表;2008 年全 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08 年北极使者;五次进入艾滋病村;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参加学生领 袖峰会…… 钱同样是位优秀学生,毕业于江苏名校启东中学的他,曾获“2008 年度上海交通大学 优秀学生党员干部” ,并被保送 2010 年免试直接攻读硕士。 被审读的“问题” 被审读的“问题” 在 11 月 14 日和 15 日奥巴马

来访的前两天,同济大学的黄立鹤,特意抽出时间去听了 为“外事活动”准备的两场讲座。一场是在复旦大学举办,倪世雄教授主讲,另一场在上海 广播电视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主讲。 黄立鹤说,两次讲座,学校都派了车,把他们选拔出来的 60 个学生,送到复旦大学和 上海广播电视大学,考虑得很周到。 倪世雄说,在课堂上,他主要讲了目前国际形势,以及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等,都是一 些基本国际知识。 “之所以开讲座,是因为美方说,奥巴马在交流中有可能向学生提问,学 生如果答不上来,就麻烦了” 。 在杨洁勉的讲座上,学生们说,也主要是讲中美关系,并且提到了见国外元首,应该注 意哪些事项等。 “当然,也有提到什么是敏感问题,尽量不要问,什么问题可以问。 ” 据倪世雄教授透露,从他手头掌握的材料看,最后的现场交流,学生问到的事先收集的 问题并不多,但大都“没有超出原先问题的范围” 。 第三个提问的黄立鹤表示,他关于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提问,没有向任何人征询,也没有 人向他提起,那是他头一天临睡时,突然想出来的。学习语言文学的他,对世界文化的多元 化发展本就很感兴趣。 这些上海孩子啊 在 11 月 16 日奥巴马和上海青年的“town-hall meeting”中,刨去美国驻中国大使替代 网民提出的一个问题,青年学生一共提出了 7 个问题: “你现在在采取什么措施来加深美国和中国城市之间的关系?世博会明年将在上海举 行,你是否准备参加世博会呢?” “您来中国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给中国带来什么?又想从中国带走什么?” “请问在您的这届政府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共同构建这个世界向着文化多元化发展? 在您的外交政策中会有哪些措施去尊重各国的不同的历史文化?我们中美两国在此方面会 有哪些合作?” “我想知道您是否支持改善两岸关系。 ” “您是如何看待您得奖的?您得了奖对您来说是不是意味着更多的压力和责任?您有 更多的责任去推动世界和平。同时,这会不会影响你解决世界问题的一些态度?” …… 就是这 7 个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议。 曾多次在新闻单位实习的单颖文说,当她在现场听完这几位同学提的这几个问题, “都 快要崩溃了”“现场是有掌声,但大都稀稀拉拉的,这样的问题,怎么可能有掌声呢?” , 和单有同样感觉的不止一人。 复旦日月光华 BBS 上的质问更刻薄一些, “tgbhu (LG) ”说: “按惯例奥巴马本来是准 备好面对尖锐问题的,没想到面对的小资群这么十三(上海俗语,意指笨蛋)……” 随后, 借助媒体的传播, 7 个问题

遭受到更大范围内的争执与议论——一位网友撰文: 这 “从给奥巴马提的这些问题看,这些来自上海名校的大学生们,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逻辑 思维能力,对事物的洞察力,还是政治敏锐性,都有待提高。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博士表示,他认同一些网友的观点, “多数(问题)都很宽泛 和平淡,缺乏年轻人的锐气、朝气和勇气”“当然,也许被‘培训过’是个因素,但我想, 。 有挑战性的问题,同样可以用温和的方式来发问。 ” 事后来看,上海青年发问奥巴马,之所以被批评者居多,一个重要因素是,1998 年克 林顿在北大、2002 年布什在清华,和学生交流都充满了碰撞与摩擦,甚至一度有火药味, 而上海的这次对话平淡无奇。 第一个提问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的女孩陈曦说,她构思了很多问题,有经济的、政治的、 生活的,最初设想的是,如果在前面提问,就问些委婉的问题,如果在中间或后面,就问严 肃的。没想到会是第一个提问的。于是, “就选择了一个稍微委婉的问题,以调动现场的气 氛” 。 替奥巴马着想的不止陈曦一人,第二个提问的钱文韬,就认为自己的问题不尖锐,比较 温和,因为在他看来, “这样才更能体现中国青年的特点” 。 可能是感觉到前面问题偏软, 最后一个提问的明星学生邓贝西, 提了一个他自认为比较 硬的问题: “恐怖主义是否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安全威胁?您如何看待在阿富汗的行动是否会 升级成另外一场阿富汗战争?” 结果,这个所谓“硬”的问题,也被奥巴马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倪世雄教授的看法是, 在美国国内,有不知道多少人问过奥巴马类似问题,这样的东西,对奥巴马来说, “真是太 轻松了” 。 一位知情人士说,后来,一位目睹了整个交流活动的上海市主要领导,很感慨地对身边 人说:这些上海孩子啊,比起北方人啊,就是软!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三):2016马云互联网大会演讲全文 句句干货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四):2016雷军一刻演讲稿

奥巴马问马云3个问题(五):2015毒胶囊事件反思

第1篇:毒胶囊事件的深刻反思

毒胶囊事件却再一次让我和我可怜的同类目瞪口呆。我的“性本善”的同胞啊,看到老人跌倒了你不扶也算了,看到被两辆车辗压后奄奄一息的小悦悦你不抱也算了,我理解你,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也相信你,那不是你的本意,不是你内心的表达。

可是,现在,面对毒胶囊,我的“性本善”的同胞啊,你又作何解释(

看看吧,我的亲亲的祖国,你的一位名叫重庆子衣的美丽的女诗人在怎样的无奈和疼痛中写下了这样的诗行:“在五毒俱全的现实里,我们还得对着祖国说爱/还得对这个剧毒中的国度/说着泪水,忧虑,说着应该说着的赞美”!

从地沟油到苏丹红,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我们能吃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到如今,连治病救人的药也不能吃了!我曾经说过,口水是诗,下半身是诗,废话是诗,试问,还有什么不是诗?而现在,我只想问,我亲亲的祖国啊,还有什么能吃?

第2篇:毒胶囊事件的反思

1、胶囊市场供需关系:本来,空心胶囊市场供大于求,在原料成本的巨大差别下,一些不良企业,为暴利铤而走险。于是便有了造劣、卖劣的专业链条出现。

2、相关法令法规不健全,执行力度较差:与造劣、卖劣的专业链条对应的是法律法规的弱化。空心胶囊以前是按药包材管理,近年才划归辅料管理,在《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对药包材的监管要求比较明确,而对辅料的要求相对较弱。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方面完善了对胶囊用明胶的详细规定,并制订了一些新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版标准中对于“明胶空心胶囊”有七大详细要求。而此次事件却表明了《中国药典》对“明胶空心胶囊”规定的苍白与无力。

3、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多部门交叉无法明确责任:监管流于形式、以“罚”代管也是积习已久,“无利不跑”、“脚软难跑”等现象长期存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模式,容易造成监管真空,从而带来责任认定模糊、相互推责等问题。正如胶囊事件中,胶囊本身不是药,生产胶囊的企业可能是质监部门在管,而胶囊最终会被用作药品的包装,药品又由药监部门管。将社会事务拆解成了不同的环节,交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多头管理的方式必然容易产生职责不清的问题,监管难以无缝对接。再加上政府协调不力,才会导致此类事件频发。如果不改变目前的监管模式,即便此次的监管部门受到了处罚,依旧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

4、公关利益复杂,利益共同体的攻守联盟战略“漂白”问题根源:“毒胶囊”事件曝光后,接二连三出现一系列怪象,比如药监部门不承认媒体送检的检测结果,涉案工厂放火烧毁有关资料,嫌疑药厂不承认不道歉,分管县长表态只谈功绩不言过。

树倒猢狲散,没有人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企图毁灭证据撇清关系。问题明摆着,就是有人不到黄河不死心,时间可以换空间,时间也可以混淆黑白,因为背后看不见的手,是一支“牵手观音”之手,能量大着!等待利益共同体的攻守同盟,是中国熟人社会的特色!

“毒胶囊”简单问题被复杂化,表明我们的监管体系,我们的执法部门以及企业之间,都在和一个看不见看得见的“利益”,结成了共同体,一旦危机来临,他们会做出应激反应,从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不是找出问题的根源和根本解决的办法,而是将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保护的更加密实,更加安全而已。

5、意图息事宁人的荒谬专家论调:在一起公共事件中,当政府缺位、责任方封闭、媒体无力时,面对一堵堵“隔离墙”,公众往往倚重于专家的独立建言与释疑解惑。但在“毒胶囊事件”中,“专家”的表现乏善可陈。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呼吁大家“要冷静,不必恐慌”,一日数粒铬超标胶囊无碍的言论,被网友讽为“故作天真”。这与3年前北大教授“上访户多有精神病”的言论如出一辙。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吃少量铬安不安全的问题,而是一个本来就不该使用工业明胶毒胶囊的原则性问题。科学姿态丢掉,公言身份也尽失,混淆是非的言论引来舆论汹涌。

6、即使事件曝光,惩戒软弱无力甚至不了了之:很多国家对于食品安药品的监管都非常严格,比如日本,政府的严厉监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如果政府自身环节出了问题当事人一定被开除,有刑事责任还要负刑事责任;此外,涉事企业也会被罚得倾家荡产。在这种监管惩处体制下,犯错误的代价非常高,因此对于企业与政府人员都有很强的威慑力。

第3篇:“毒胶囊”事件的反思

2015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

》,对“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一、从毒胶囊事件曝露的问题:

1、胶囊市场供需关系:本来,空心胶囊市场供大于求,在原料成本的巨大差别下,一些不良企业,为暴利铤而走险。于是便有了造劣、卖劣的专业链条出现。

2、相关法令法规不健全,执行力度较差:与造劣、卖劣的专业链条对应的是法律法规的弱化。空心胶囊以前是按药包材管理,近年才划归辅料管理,在《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对药包材的监管要求比较明确,而对辅料的要求相对较弱。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方面完善了对胶囊用明胶的详细规定,并制订了一些新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版标准中对于“明胶空心胶囊”有七大详细要求。而此次事件却表明了《中国药典》对“明胶空心胶囊”规定的苍白与无力。

3、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多部门交叉无法明确责任:监管流于形式、以“罚”代管也是积习已久,“无利不跑”、“脚软难跑”等现象长期存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118905/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